青藏高原对我国的气候影响

合集下载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

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

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

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

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

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

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

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

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

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青藏高原对气候

青藏高原对气候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

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

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

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

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

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

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

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

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

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论述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论述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论述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作业:论述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参考答案:青藏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地貌单元,除了本身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外,还对其他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流的机械动力作用和高原本身的热力作用两个方面。

(1)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又可以分为对气流的分支作用和屏障作用两个方面:①分支作用。

冬季,西风带南移到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耸立在对流层的中下部,受高原阻挡,4000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

在高原西北部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南支在高原西南部为西北气流,高原东南部为西南气流。

在高原以东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西风带。

分支、绕流的结果使西风带在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形成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势。

北支西风脊,加强西北部冷空气的势力;南支西风槽,促进副热带锋区的活动。

高原东侧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处在背风部位,风速小,出现“死水区”,天气别具一格。

②屏障作用。

青藏高原对低空季风环流具有阻挡作用,冬季使冷空气南下的路径偏东,东部地区冬季风势力更强;使夏季的西南暖湿气流不能越过青藏高原影响到我国的西北地区,使新疆、甘肃一带夏季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

(2)热力作用。

夏季,青藏高原起热源作用,近地面形成热低压,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层相对为高压,空气向高原中部辐合,形成由周围吹向高原的风。

冬季,青藏高原起冷源作用,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层相对为低压,空气由高原向四周辐散,形成由高原吹向四周的风。

因此,由于高原与其周围自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差异所引起的特殊气压场,导致高原季风生成。

另外,夏季,青藏高原热低压的存在,四周空气向高原辐合,加强了我国夏季风的势力;冬季青藏高原冷高压的出现,加强了蒙古高压,也加强了我国冬季风的势力。

总之,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使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同时也加大了我国季风气候的强度及其空间范围。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第一,青藏高原又高又胖。

气流经过时方向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空气爬过相当困难,要想绕过也很费事。

第二,青藏高原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与平原大不相同。

它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是独一无二的。

青藏高原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加热大气,只有几次冷却大气。

第三,青藏高原上面并不平坦,常见高山耸立,沟壑密布。

这些复杂的小地形会产生一些小范围的环流圈,这些环流圈不仅影响当地的气候,还对大范围的气流形成干扰。

中国科学家认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热力条件将影响季风强度和西太平洋热力条件,是造成中国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洋、大陆、冰雪、高原等等,都来影响我们的气候,都来干涉我们的长期天气过程,把个好端端的长期天气过程弄成一个大花脸。

这个大花脸就像猴子一样,几年一大变,一年几小变,旱涝频繁发生。

除了太阳辐射的外部来源外,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形成一个系统,称为气候系统。

如果你加上岩石圈,它就是一个地球系统。

正是地球系统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着长期的天气变化,导致各地干旱、洪水、寒冷和温暖。

生物圈对气候有很大影响。

青山绿水和茫茫戈壁,气候显然有天壤之别。

人也是生物,也可以归入生物圈。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加剧,科学家已将人类从生物圈中分离出来,称为人类圈。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界正常的水分循环被严重干扰,旱涝灾害加剧,就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一个例子。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已引起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可能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的升高就是它造成的,这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又一个例子。

高考地理知识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高考地理知识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019高考地理知识-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

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一、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 附近汇合。

如图1所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

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

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及原因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及原因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及原因一、对气温的影响1.机械阻挡作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D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D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

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

表6?10中A、C、E三站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其冬季各月平均气温皆分别比同纬度、同高度的B、D、F三站为高,其中尤以C、D两站的差异最大。

这是由于D站沅陵正位于高原以东的平原上,寒潮畅通无阻,而C站德里又位于高原以南的正中地位,屏障效应十分显著的缘故。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

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

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

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

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收藏丨高考地理: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收藏丨高考地理: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收藏⼁⾼考地理:青藏⾼原对我国⽓候的影响~⼀、青藏⾼原对西风⽓流的阻挡作⽤青藏⾼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流(分⽀点在60°E),北⽀⽓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流则在流过青藏⾼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湿度较⼤的西南⽓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流最后在青藏⾼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

冬季,我国近地⾯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流会因在近地⾯受到青藏⾼原的阻挡势⼒减弱,使我国北⽅⼴⼤地区⽓候寒冷⼲燥;⽽其南⽀⽓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相遇,形成昆明准静⽌锋,使四川、贵州、汉⽔流域乃⾄⼭东、辽宁⼀带出现⼤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流会因在近地⾯受到青藏⾼原的阻挡势⼒减弱,使喜马拉雅⼭南缘⼀些地区风⼒最⼩,天⽓最稳定;其北⽀⽓流则刚好相反。

随着西南季风势⼒的增强,西南暖湿⽓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量降⽔。

青藏⾼原北部⽓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带冬季由于受青藏⾼原阻挡作⽤影响较⼤,风速较⼩,空⽓湿度较⼤,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夏季由于处于青藏⾼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减弱,就易出现⼲旱。

⼆、青藏⾼原对冷暖⽓流的屏蔽作⽤冬季,由于来⾃较⾼纬度地区的空⽓很难越过青藏⾼原,青藏⾼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温下降幅度就不⼤;夏季,由于来⾃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原进⼊我国西北地区,⽢肃、新疆⼀带⽓候就会⼲旱。

三、青藏⾼原对我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青藏⾼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个相对独⽴的⽓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

由于地势⾼,夏季,青藏⾼原上空⼤⽓受热快,⽓流上升,⽓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增强甚⾄影响到青藏⾼原的东部和南部。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广阔的面积和宏伟的地理地貌。

它不仅是地理学家心中的宝贵研究对象,也对中国的天气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并探讨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一、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板块西南部,包括中国的青海、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北部等地,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

这片高原海拔较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4.43米。

高原上覆盖着大片的冰川、草原和沙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地处于亚洲大陆的脊背上,北侧与亚洲大陆的中部相连,南侧是喜马拉雅山脉。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青藏高原成为气候系统之间的重要过渡区域,各种气候要素都在这里交汇和变化。

二、青藏高原的大气环流与动力作用青藏高原的地势复杂,大气环流在这里经历了多次运动和变化,形成了特有的动力作用。

1. 热力作用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热源,周边地区的空气经受高原的加热,形成热力冲击。

白天,高原的地表温度较高,会产生暖气流上升,引发地面低压。

这种低压将周边地区的空气吸引过来,形成盆地和山谷的地方性气流。

2. 山地-低地风系统青藏高原作为亚洲大陆内陆的高原,其特殊地理地貌也决定了山地-低地风系统在此形成。

冬季和夏季,高原与低地之间会形成强烈的温度对比,而温度梯度则是强风形成的关键。

从而形成青藏高原之上的湍流对流,携带大量水汽和能量,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3. 强大的地形抬升和风力青藏高原地势陡峭,沟壑纵横,拥有丰富的地形起伏。

这种地形特征有助于气流随地势线上升,形成垂直环流,增加降水的可能性。

同时,高原地区风速较大,在于地形因素有关,地形的起伏使得地表气流有明显的倾斜,产生较大的风力。

青藏高原的强风还可以输送水汽和能量,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三、青藏高原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对中国的天气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 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青藏高原的形成对气候的影响
• 按照地理学的地带性规律,我国长江中下游应该是干旱荒漠地区。 •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形成,海洋和大陆的气压梯度更大,夏天吸引大量的
水汽登陆,使这里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也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 青藏高原平均的高度是海拔4500米,如果在这个高度没有高原面,它 的温度就会很低。通常到海拔4000多米就应该是零下十几摄氏度了, 但青藏高原冬天的气候跟北京差不多,白天甚至不用穿棉衣都很暖和。 这个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南侧季风, 同时促进了东亚季风的形成。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长江源头
澜沧江源头
黄河源头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湖泊众多,大河源头
三 江 源 : 中 华 水 塔
三江并流
高寒牧区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高原之舟-牦牛
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 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 ▲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 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 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
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
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
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 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
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

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 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
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 •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 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 另一番景象。
青藏高原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
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
总结
• 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特殊的高寒气候,并使亚和我国的季风
环流形势,使东亚东部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 地区,从而对我国气候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
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
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 • 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
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 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 北先后进入雨季。
青藏高原对我国的 气候影响
简介
• 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高 度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 原,在全球的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有人称 它为地球的“第三极”。
青藏地区的位置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范围
横 断 山 脉
高寒气候
• 冬寒夏凉 • 太阳辐射强 • 降水少
否则长江中下游就会如同开罗所在的北非一样是荒漠不毛之地。实际上, 研究发现在2000-3000万年前,中国的湖北江西一带曾是荒漠景观,而在
青藏高原隆起后,这里才变得湿润,同时也促进了西伯利亚-蒙古高压的
形成和加强,使中国西北部更加干旱,冬季风变得十分强大,风成的黄土 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堆积。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 在这个2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它把巨大的热源形成大气,大量的热气上
升又形成热高压,这种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西印度洋季风。 • 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的四川盆地潮湿多雨,使雅鲁藏布江、怒江和金沙江 能输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这个世界最高的高原上森林非常茂密,拥有 中国目前最大的原始森林。森林下面是大片的灌木丛,然后是草地。这里 的动植物生态系统都是适应高原的生态环境而生存的。它们是人类保留至 今为数不多的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宝库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