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

(教师生动地讲故事)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

(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2、他玩的是什么?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四、作业:生字组词第二课时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从三个方面:(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湘教版三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湘教版三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1、春的消息教学目标1.认识、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媒体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先板书“消息”,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消息”的理解。

师:春姑娘就要来了,她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呢?”(学生畅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让一位诗人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

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谁能收到这些消息。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指明读,注意“漂”是个多音字,漂白、漂亮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搔痒”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动作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相机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出来。

第一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抓住“盼望”“整整”体会孩子们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掌握本课生字,学写“步、全”两个字,认识偏旁“止”字部;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亲情,懂得爱家人、学会付出自己的爱,体悟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亲情,懂得爱家人,学会付出自己的爱并体悟劳动的快乐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CAI课件字、词卡头饰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

1、复习巩固词语。

2、通过读课文,我们还知道:今天是星期天,乐了给兰兰打了一个电话。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

观看CAI动画。

星期天,兰兰会忙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早上,兰兰在忙什么?2、早上,兰兰先忙着叠被子。

她是怎么叠的`?再读课文。

你们平时都叠过被子吗?试着做一做。

兰兰是第一次叠,她是怎么叠的?指导朗读“第一次叠,叠得很慢慢。

”3、奶奶过来帮忙,兰兰是怎么说的?指导朗读“让我自己来,行吗?”4、兰兰自己叠被子,多能干!齐读前三句。

5、叠好被子,兰兰陪奶奶散步。

接着往下读!(师生表演散步时的情景:师演兰兰,一生演奶奶,其他学生演花儿、小树和小鸟。

)我陪奶奶散步,你们在做什么?出示填空句,引答填空。

看见我陪奶奶散步,你们为什么这么做?指导朗读“一路上”一句。

听到你们的夸奖,猜一猜,我心里想什么呢?理解“美滋滋”。

6、小结:让我们和兰兰一起度过忙碌又快乐的早上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中午到了,兰兰在干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中午,全家人都在包饺子呢!师引读句群。

3、喜欢包饺子吗?走,看看兰兰家是怎么包饺子的。

观看录像。

4、小组活动:表演包饺子。

5、吃上自己包的饺子,会是什么感觉?指导朗读“饺子刚上桌”一句。

6、小结:兰兰忙得团团转,吃上自己包的饺子,真鲜哪!(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认识和书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

(3)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理解。

(2)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内容。

2.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文讲解(1)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2)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3)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2)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点评,纠正错误。

(2)拓展课文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作。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答题速度较慢,影响了课堂进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3.课文主题拓展环节,学生的创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在大自然中,你们都见过哪些美丽的景色呢?生1:我喜欢大自然,我见过五彩斑斓的花朵。

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5篇

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5篇

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5篇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天外来客——陨石》一、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

二、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张陨石的图片,大家观察一下,它与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不同?2、今天就来学习新课。

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3、看到这些石头,你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到课文中看看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大家认真听,课文中的生字,句子有没有读准确。

3、认读新的生字朋友。

(出示生字卡片)这些生字朋友谁已经认识他们了?4、(课件出示所有生字)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有没有好办法能帮助记忆?5、在初读课文后,你对陨石有了哪些新的了解?6、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四、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带着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合作读书,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讨论交流,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一会儿可以加以补充。

(陨石在宇宙中是一些星体,沿着自己的轨道不停的航行,当它和大气接触时,由于分裂变成了小碎快来到了地球上。

)(它们在天上其实自己也不会发光,是太阳的光照在它们身上,我们才感觉它一闪一闪的。

)3、(出示)“它是一块沉睡的物体,还没有被生命唤醒。

”(1) 理解“沉睡,唤醒”(2) 课文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体会出什么?(它们来地球可以让我们研究宇宙中星体的结构。

)4、大家想一想,从陨石身上我们还可以研究出些什么?它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事情?5、齐读课文最后两小节。

(1)你觉得它会在回忆什么?(2)理解“信使”的意思。

(3) 一块石头又怎么能当信使呢?(4)你们想知道陨石过去的哪些行踪?我们来问问陨石吧!(5)问了这么多,又怎么能得到答案呢?(只有去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五、作业设置。

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准备下节课讲陨石的故事。

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2《珍珠泉》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认识5个字(包括一个多音字“担),能用“缘故、朴素”造句。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一、谈话导入1.出示课件(芦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答)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呢?指名读旁注2.师:我们生活在北方,很难见到芦苇。

但在长江口外,东海之滨,却生长着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绿如轻纺的芦苇,给作家樊发稼留下了甜蜜的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故乡的芦苇。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4页,用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芦苇蛛网一畦畦熠熠耀目飘拂飘逸缤纷恬静纯真纺织娘魂牵梦绕触须羽翼裹着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三、细读深究,品读悟情(一)故乡风景图师:同学们,看书回答老师的问题。

作者的故乡在哪里呢?生:汇报。

师:由于工作原因,作者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依然对故乡非常的怀念,他曾这样感慨:生:接读(生我养我的故乡啊……….)。

师:作者缤纷记忆中,梦幻般的故乡什么样呢?生:汇报师:这些缤纷绚丽的景物都打动了老师的心,那你喜欢那种呢?生:自由发言师:四种景物各有各的特点,四种景物都那样缤纷绚丽,你们想不想走进作者的故乡亲眼去看一看呢?(读课文)师:同学们,作者的故乡美吗?你们谁想像老师一样美美的读一读?生:读文。

(找两个学生读——齐读)师:评价(你读得很美;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置身于作者的故乡;你读得太美了,老师也看了缤纷的色彩)师:这几种景物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为什么到作得的笔下就变得如此生动呢?作者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哪此修辞方法?生:比喻;排比。

师:同学们,这一组排比句作者写的多美啊!让我们以小组赛读的形式朗读看一看那一组能读书这么美得景色!学生小组赛读(二)芦苇飘逸图师:作者在这里精选了四中景物进行描写,向我们倾诉着对故乡的思念,然而,令作者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却是那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

湘教版名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湘教版名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湘教版名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大家都知道一节经过寻思熟虑、反复揣摩、精心设计的公布课与准备的不够充分的随便课节,不管从教师的教态、板书、方法,还是从课堂结构、气氛、成效等都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一堂好课必须设计一个好的教案,这是上好一堂课的条件。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湘教版名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湘教版名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她是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2、知道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知道并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诵课文。

教学进程一、初读,切入重点,感知人物外在表现1、快速地朗诵课文,一边读一边摸索:题目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这篇课文讲述了“她”与“我”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阮恒在献血时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划出来。

3、师生交换。

4、自由朗诵并摸索: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动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

(板书:哭、掩)二、再读,突出重点,体验人物内心活动1、自由朗诵描写阮恒“哭”的句子,边读边体会,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书:怎么?)2、引导学生从“抽泣”、“呜咽”、“连续不断”等词语知道并体会阮恒哭得很伤心。

3、指导学生边读边比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来越伤心。

4、指导朗诵并体验阮恒内心的痛楚。

5、出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6、再次鼓励学生体验朗诵。

三、精读,强化重点,感情人物精神品质1、自由朗诵描写阮恒掩盖痛楚的句子,边读边摸索,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楚?他为何要掩盖自己的痛楚?2、小组合作学习。

3、师生交换。

①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楚?指导学生从“捂”、“掩盖”、“尽力”等词语体会阮恒是在全力以赴地不让自己哭,并指导朗诵。

②阮恒为何掩盖自己的痛楚?A、小组再次讨论。

B、引导学生想象,阮恒担忧别人会怎么劝他?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之间互读生字,相互正音。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4.指名读词语:
源头苔藓光滑绿莹莹
杜鹃浮雕发烫咳嗽
5.指名分段读文,师生评议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轻声读课文,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全班交流。
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质疑问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语文课时教案
课题
1 春的消息
第1课时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_1___课时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1.知识与能力:
正确认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充满生趣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中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在读中陶冶性情、学习语言。
个性见解: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语文课时教案
课题
2、爱唱歌的小溪
第2课时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__4__课时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4)学习第四节
请同学上台表演“欣喜又雀跃”是怎样的神态?
(5)学习第五节
议一议,你观察过树木吐出新苞吗?把你观察的说一说。溪流为什么沉睡,沉睡的原因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春的消息教学目标1.认识、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媒体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先板书“消息”,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消息”的理解。

师:春姑娘就要来了,她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呢?”(学生畅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让一位诗人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

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谁能收到这些消息。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指明读,注意“漂”是个多音字,漂白、漂亮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搔痒”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动作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相机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出来。

第一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抓住“盼望”“整整”体会孩子们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换上春装;“飞过”“飞上”表达了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欢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节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飞舞;抓住“爱怜”体会孩子们对自然万物的爱。

第四节中春的消息是指迎春花开放;抓住“雀跃”体会孩子长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绿苞、溪水唱歌;第六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4.配乐朗诵诗歌,美读中品位所蕴涵的情感。

赞美春天!设计意图:通过抓住重点的词句,来帮助孩子们去领会诗歌中对春天的盼望、欣赏和感受,进而通过感情朗读来赞美春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关于春的消息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一定能发现的更多!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

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

2.积累诗歌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一、走进春天——课前交流1.课前交流有关春的诗歌,歌曲。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课件,让学生一起唱。

二、寻找春天——寻春启示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想在我们班,登一个广告,我拿不定主意,只好来征求大家的意见,课堂的小主人们,你们同意让他登广告吗?2.出示广告:是什么广告呀?谁愿意来告诉大家?寻春启示亲爱的伙伴们,我的一个朋友走丢了,她穿着一身漂亮的衣服,走到哪里,哪里就变得活泼有趣。

她的名字就叫春天,你们能把她的消息告诉我吗?春的朋友3.说春天、找春天(交流春天)1) 哦,原来是春姑娘走丢了,它的朋友正着急地四处找他呢?2) 谁知道春天的消息呀?它藏在哪里呀?三、感受春天——品读各小节1.导语: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得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我们班的火眼金睛们,请擦亮眼睛,去这优美的诗歌中找一找春的消息吧!请打开书152页,自己赶紧选一小节,先读一读这一小节,再找一找,你选的这一小节中,有哪些春的消息。

2.交流:你选的是第几小节?请你先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那你在这一小节中,又找到了哪些春的消息?(一)第一小节(看图片,让学生先说说看到了什么)1.枝条绿了。

1) 谁能让大家看到绿绿的树叶、摇动的枝条。

2) 你瞧,枝条绿了,还有谁的枝条比他更绿?3) 老师看到了绿绿的枝条在风中摇摆,还有哪些同学能让你的枝条绿起来,摇起来了!4) 你瞧,这片树叶绿了,这堆树叶绿了,绿色越来越多了。

我们的教室满是绿色了.2.当小诗人:风,摇绿了树的枝条,风,————,3.鸭羽毛白了。

1) 谁能让大家看到,雪白的鸭子在水里玩水,游戏呀?2) 这只鸭子的羽毛可真白,还有哪只也是白羽毛的鸭子啊!3) 老师看到春天来了,一只只雪白的鸭子都下水了。

4.当小诗人:水,染绿—————,水,映出—————,……5.盼望春天的到来。

1) 导语:春姑娘这么美丽,你们欢迎她的到来吗?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三四行,把你的渴望用朗读声来表达出来!用你的朗读把春姑娘叫出来!2) 她有点想出来了,谁再来把她呼唤出来。

她能听到你这么希望她来,真高兴!3) 我们一起把她带到我们面前吧!(齐读)6.欣赏美丽的春天。

1)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欣赏春天图片)2) 小朋友们,让我们和清风流水一样,把春的消息传递给这位找春天的朋友吧。

(齐读这一小节)(二)第二小节1.我们像小鸟一样还飞过什么地方?飞过——,飞过——,2.那就让我们脱掉厚厚的棉袄,换上轻松舒适的春装吧。

(三)第三小节1.感受蝴蝶飞。

1) 谁想和这只美丽的蝴蝶交朋友?2) 蝴蝶肯定愿意和你做朋友,还有谁也想当蝴蝶的好朋友?3) 我感觉到你情不自禁地被蝴蝶牵引着,还有谁也被蝴蝶吸引了?4) 美丽的蝴蝶四处飞舞,而我们的脚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它跑。

2.保护小动物。

1) 和蝴蝶玩耍,你这么喜欢它,为什么要放掉蝴蝶呢?2) (播放蝴蝶在空中飞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这只美丽的蝴蝶又能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玩耍了,它这时候,会想说什么呢?3) 是呀,蝴蝶是有生命的,它更希望能自由地飞翔。

让我们和美丽的蝴蝶四处飞舞吧!(齐读第三小节)(四)第四小节1.走进美丽的雏菊。

1) 出示2张图片)这里有两幅图,你知道哪一幅图是雏菊呢?为什么是这幅图呀?2) 像这样刚出生的,我们就叫做雏。

3) 刚出生的小鸟叫雏鸟,哪刚出生的小鹰你知道叫什么吗?4) 还有雏什么呢?2.感受欣喜,雀跃的心情。

1) 导语:看到第一朵雏菊,你会怎么样呢?(高兴、兴奋)让我感受一下你的高兴好吗?2) 把你的欣喜大胆地展示出来吧!3) 你发现了第一朵刚刚开放的雏菊,确实值得高兴!4) 看到这么美丽的雏菊开放,我也忍不住想像小鸟一样连蹦带跳,谁想把这好消息告诉大家?3.与小花朵对话。

1) 见到这么可爱的小花朵,谁想和它打打招呼?还有谁想和它说说话?2) 练习句式:小花朵,——————?4.比高擂台。

1) 谁再来亲切地问候一下可爱的雏菊?(出示:小花朵,你还记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2) 我们来比一比高吧!谁长高了?3:3) 自豪极了,真羡慕你,又长高了!还有谁想长高的?4) 还有谁想和他们比一比的?5.再次感受雏菊的美。

自豪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朵美丽的雏菊吧!(五)第五小节1.“绿苞”是什么?(绿苞,就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可以让学生看图片感受)2.为什么说是沉睡的溪流?(预设:冬天溪流结冰了,春天来了,溪水融化了。

)(六)第六小节1.与小草的亲密接触。

1) 谁想和小草来个亲密接触?2) 让学生闭眼,用草去碰他的脸颊,让他说感觉,再让他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3) 还有谁也想试试……2.用朗读表现不同的小草。

1) 有的时候,同样的一句话,但是不同的朗读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感觉,比如最后一行(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它介绍的是小草,可是不同的人,却会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小草。

谁想来试一试。

2) 这根小草正偷偷地探出头来呢(学生轻轻地读)3) 这根小草早就忍不住想露出身子了(学生重重地读)4) 这真是一根调皮的小草(学生读地快)5) 看来这根小草可是费了好久的工夫才钻出来的(学生读的慢慢的)6) 感谢你们的精彩朗读,它让我看到了各种各样,徐徐如生的小草。

四.回味春天——配乐背诵全文。

1.导语:春天是这么美,使人这么快乐,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音乐中,去体会快乐的春天吧!2.媒体画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斓的美景,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引导学生背诵。

五.再找春天——阅读课外春的文章1.导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到处都向我们传达春的消息。

让我们再找一找春还有哪些消息?请你自己读一读,找一找,把你找到的消息,可以用笔来横一横。

可以一边读一边横。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春的消息?(学生读一读横的句子)六.写写春天——回信呼应1.导语:春天是无处不在的。

读书的时候,春天就藏在诗文里,唱歌的时候,春天就在音符上跳跃,画画的时候,春天就在画笔下变得丰富多彩。

2.课外拓展:(回信)刚才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一位春的朋友在找春天,那就让我们把这些春的消息在下课以后,动笔写一写,然后放在这信箱里,告诉他,帮他找到春天,好吗?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起去寻找这美丽的春天吧!2、爱唱歌的小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领略歌溪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条会唱歌的溪流,它会给村里的人带来什么呢?让我们随着这条欢快的溪流一起去看一看,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欢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认真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互相正音。

3.听课文朗读录音,标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三、生字探究,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拼读、识记。

(1)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下列生字的音。

源:yuán,注意不能读成“yán”。

滑:huá,不能误读成“fá”。

虽:suī,声母是平舌音“s”,不是翘舌音“sh”。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生字。

(2)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字形及书写要求。

2)老师范写“爬、翻”两个字。

3)学生练习写字。

2.结合课文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流淌:流动。

文静:(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