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医古文翻译答案

医古文翻译答案

精心整理大医精诚1.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如果对于最精深最细微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疏最浅显的想法去推求(探究)它,难道不危险吗?2.3.4.5.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自古名医治病,大多使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认为牲畜低贱,认为人类高贵,至于爱惜生命,人类和牲畜都是一样的。

损害对方补益自己,万物之情共同憎恨,何况对于人呢!杀害生命求得生存,背离生存之道更远。

我如今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入药的原因,确实是因为这个.6.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兼陈,看有若无。

另外到了病人家中,即使美女举目皆是,不要左顾右盼,音乐入耳,不要有高兴的7.1.2.扁鹊说:“血脉运行正常,你奇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这样,七天就醒了。

现在主君的病和她相同,不超出三天一定痊愈。

”过了两天半,赵简子苏醒了。

3. 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先生的治疗方法能像这样,那么太子可以回生;不能像这样,却想要使他回生,简直不能够拿这种话告诉刚会笑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4. 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知道疾病的外在症状,就能推论它的内在病机,知道疾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推论它的外在症状。

疾病反应表现在外表,与病人相距千里之内,判断的方法很多,不能一一详尽说明。

5.6.7.心的,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丹溪传1.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

读书人如果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广由己及人(推及万物)的仁爱,即使不在当时做官,也象做官一样。

2.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就全部焚烧抛弃先前所修习的科学学业,专心致力于医学。

3.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当时正广泛流行陈师文,裴宗元所校定的和剂局方,丹溪翁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这本书。

医古文 答案

医古文 答案

医古文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B 3.C 4. 5.A6.B 7. 8.C 9.D 10.A11.B 12. 13.A 14. 15.二、1. 2. 3.A B C D E 4.A B C D 5.A B C D E6. 7.A B E 8. 9.A B C D E 10.B C D三、1. 东南之竹箭梁百尺之观2. 侍中奉车都尉有《方技略》3. 持至贵之重器神明消灭4. 勿约而幽明斯契验之事不忒5. 视而可识察而见义四、1. 国:都城治穰:举办祛邪除恶的祭祀2.3. 向:以前一:专心地4. 夜分:夜半低迷:精神昏沉5. 痒:刺激幽关:内心6.7. 固:通“故”,于是一:认为……一样8. 凌:驾乘薄:止息9. 相与:共同梓:刊印10.。

五、今译题( 每小题4 分,共20 分。

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酌情扣分)1. “医”是“意”的含义。

人体的形体机能非常地精妙,要依随经气的情况而使用巧妙的针刺技术;进行针刺的时候,一点细微的不同就会造成错误。

2. 学成后治疗疾病,判断生死,验证是加重还是痊愈,就好象用蜡烛照明,用龟甲占卜,没有差错的情况。

3. 病情正在发展,则不去治疗非常强劲的病势,牢固地守护病人的元气,这就象是使敌方军队衰惫的方法;病情正在衰减,就一定彻底地治疗减退的病邪,更增加一些药效强大的药物,这就象是捣毁敌方巢穴的方法。

4. 这样以后文章的条理就能分明,大纲细目都得到列举,隐晦暗藏的内容就显现彰明,大大小小的内容都能融会贯通,不一致的地方全部得到解决,一打开书卷就如同一扇扇门都打开一样,所有的内容都清清楚楚。

5. 假若驱逐宾客而帮助了敌国,损失民力而使敌人加了益处,就会在国内使自己国力空虚,而在国外诸侯间树下怨仇,这样想要求得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达到的。

六1. 要:关键是:这种情况战栗:通“战忄栗”,颤抖2. 主:主掌斯:这样顾:难道七、标点题( 第1 小题12 分,第2 小题13 分,共25 分。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胍为名耳”这几句话?因为作者难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医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见垣一方人”的特异功能来加以解释。

2.扁鹊认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样的医学观?医学能使疾病好转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这是唯物的医学观。

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後世有何影响?“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骄恣不论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会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医”反映医学科学摆脱巫术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独立,由经验学朝着理论医学昇华,奠定中医学术理论基础的《素问》、《九卷》(即《灵柩》),就是在医巫分道扬镳的前提下,总结了先秦以来医学的实践经经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样理解扁鹊行医“随俗为燮”?扁鹊运用全面的医疗技术,根据各地的民俗,改燮行医的科别,尽心尽力地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数经”舆“合汤不过数种”的“数”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为“几”,表示少。

2.怎样理解“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东汉时期儒舆医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习儒出身,“兼通数经”;华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厌食事”,更不愿“专视”曹操。

3.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华佗是“人命所县”的人?一是华佗医术全面而高超,从傅文所载多则医案可见;二是曹操所患头风,每次发作,华佗针刺即愈,而华佗被杀後,曹操“豆风未除”;三是曹操爱子仓舒病危,而华佗已被杀,遂至死於非命。

4.华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杀害?因华佗家乡在安徽亳县,而到河南许昌“专视”曹操,“久远家思归”,便告假回家探视,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任凭曹操“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华佗“犹不上道”。

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杀害。

丹溪翁传1.“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对朱震亨提出这个要求?意爲完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确的。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医古文》——段逸山教授讲医古文》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医古文》——段逸山教授讲医古文》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4分)任何多义词,一旦进入句子,就必然呈现出单义性。

()A.错B.对2【判断题】(4分)“茅根止血与吐衄,石苇通淋于小肠。

”(《药性赋·寒性》)的“与”是表并列的连词,意为“和”。

()A.对B.错3【判断题】(4分)浑言与析言是说同义、近义词之间意义的相同与差别。

浑言即合在一起使用时,强调它们的共同点,意义相同;析言即分别使用时,突出它们的特点,意义有细微差别。

()A.对B.错4【判断题】(4分)古代医书中的委婉语多用以避凶险与避粗俗。

()A.错B.对5【单选题】(4分)“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

”(《伤寒论·厥阴病篇》)的“却”意为:()A.避免B.反而C.后D.反复6【单选题】(4分)“自雷、岐、仓、缓之作,彭、扁、华、张之起,迨兹厥后,仁贤间出,岁且数千,方逾万卷,专车之不受,广厦之不容。

”(《外台秘要·序》)的“受”意为:()A.承受B.接受C.容纳D.授予7【单选题】(4分)以下理解的是:()A.“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的“因”通“阴”。

B.“其女子不字。

”(《太素·骨空》)的“字”意为怀孕。

C.“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的“乳”意为乳房。

D.“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

”(《素问·评热病论》)的“胕”意为浮肿。

8【单选题】(4分)以下不含有委婉语的句子是:()A.“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B.“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藏中,剧者再内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C.“新内勿刺,新刺勿内。

”(《灵枢·终始》)D.“子由既抱西河之疾,不能亲自校勘,即命子婿对读,一时未遑卒业,迁延岁月,而观化之期已至,故前后异同若此。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doc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doc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五藏痼结,特以诊肌舄名耳” 逼畿句言舌?因舄作者#1以理解扁鹊以肌测病的高超酱技,便以扁鹊具有“视垣一方人”的特具功能来加以解释。

2.扁鹊言忍舄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富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檬的酱孥能使疾病好^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逼是唯物的W«o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骨沙内容是什么?它拳寸彳爰世有何影警?“六不治”的具醴内容是:“瞒恣不^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it”,藏对定”,“形羸不能服桑”,“信巫不信酱”。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酱”反映酱孥科孥摆脱巫彳标迷信的束缚而得到才蜀立,由朝着理昇革,奠定中理^基碟的《素冏》、《九卷》(即《霰柩》),就是在酱巫分道榻镰的前提下,各息结了先秦以的^践经经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檬理解扁鹊行酱“随俗舄燮” ?扁鹊i®用全面的酱廉技彳标,根摞各地的民俗,改燮行酱的科别,盈心盈力地舄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敷籍'舆“合潺不遏I■妪重”的“I■攵”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舄“多部”,表示多;彳爰者意舄“畿”,表示少。

2.怎檬理解“然本作士人,以WMIt,意常自悔” ?束溪日寺期儒舆酱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者儒出身,“兼通t■攵经”;革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厩食事”, 更不H 曹操。

3.本文彳楚哪畿彳固方面^明革佗是“人命所杲系”的人?一是革佗酱彳标全面而高超,彳能傅文所载多则酱案可二是曹操所患5MM,每次ft作,革佗针刺即愈,而革佗被般彳爰,曹操“豆JM未除”;三是曹操爱子念舒病危,而革佗已被般,遂至死於非命。

4.革佗因何原因被曹操般害?因革佗家乡郎在安徽亳杲系,而到河南言午昌“暮视” 曹操,“久递家思屋帚”,便告假回家探视,# “置辛以妻病,I■攵乞期不反”,任懑曹操“累害呼,又敕郡杲系ft遣”,革佗“才酋不上道”。

彳爰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般害。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本章内容要点1 .简答①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工具书,是指按一定的排检次序将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

它具有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的作用②使用部首检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各种字(词)典的部首差异;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熟悉部首的变体;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不要拆开查找;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查找“难查字表”或“检字表”。

③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汗字部首的位置。

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合体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称为写形符。

《康熙字典》以形符为部首。

其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药、芹、岑、宫,部首在上;然、焚、惫、裳,部首在下;涨、衫、辅、挞,部首在左;放、形、歉、割,部首在右;问、圑、舆、向,部首在内;固、围、闾、阎,部首在外。

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最常见的有哪几种?最常见的有部首编排法、笔划编排法、音序编排法、主题事类编排法。

⑤下列各字分别在《康熙字典》、新《辞海》、新《辞源》、《汗语大字典》的哪一部首?闻:《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耳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门部:衢:《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行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彳部;瓣:《康熙字典》、新《辞源》在瓜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辛部;衷:《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衣部,新《辞海》在亠部;慕:《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心部,新《辞海》在艹部;肥:《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肓:《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在亡部,《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近:《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辵部,新《辞海》在辶部:陡:《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阜部,新《辞海》在“阝(左)”部;苗:《康熙字典》、新《辞源》、《漠语大字典》在艹部,新《辞海》在艹部。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B)尊重。

2.“舍客长XXX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D)认为……奇异。

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C)征召。

4.“XXX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A)研磨。

5.“太祖闻而XXX,XXX常在左右”中,“太祖”是:(C)庙号。

6.“XXX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B)逐渐。

7.“XXX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B)四肢的病。

8.“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B)通“记”。

9.“XXX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C)死亡。

10.“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D)节取。

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B)从前。

12.“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D)口才敏捷。

13.“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B)拿着。

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使木材弯曲。

15.“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B)书房。

16.“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接续。

17.“XXX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C)体弱多病之人。

18.“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A)用。

19.“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C)逐渐。

20.“XXX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D)句首语气助词。

21.“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B)通“赐”。

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A)主宰。

D吾闻此言,心中大喜。

B此事传闻已久,不可轻信。

改写建议:23.“因为自己见识浅陋,能力小而责任重,所以勉力避免出现失误。

”24.“‘木敷者,其叶发’中‘发’的意思是草木的新叶生长。

”25.“‘黔首共余食,XXX也’中‘黔首’与‘鄙人’‘苍生’‘布衣’的意义不同,指的是平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鹊传
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見五藏癥结,特以诊胍為名耳”這幾句話?因為作者難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醫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見垣一方人”的特異功能來加以解释。

2.扁鹊認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樣的醫學觀?醫學能使疾病好轉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這是唯物的醫學觀。

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什么?它對後世有何影響?“六不治”的具體内容是:“驕恣不論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適”,“會陽並,藏氣不定”,“形羸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醫”反映醫學科學摆脱巫術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獨立,由經驗學朝着理論醫學昇華,奠定中醫學術理論基礎的《素問》、《九卷》(即《靈柩》),就是在醫巫分道揚镳的前提下,總结了先秦以來醫學的實践经經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樣理解扁鹊行醫“随俗為燮”?扁鹊運用全面的醫療技術,根據各地的民俗,改燮行醫的科别,盡心盡力地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
1.“兼通數經”舆“合湯不過數種”的“數”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為“幾”,表示少。

2.怎樣理解“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東漢時期儒舆醫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習儒出身,“兼通數经”;華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厭食事”,更不願“專視”曹操。

3.本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華佗是“人命所縣”的人?一是華佗醫術全面而高超,從傅文所载多则醫案可見;二是曹操所患頭風,每次發作,華佗针刺即愈,而華佗被殺後,曹操“豆風未除”;三是曹操爱子倉舒病危,而華佗已被殺,遂至死於非命。

4.華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殺害?因華佗家鄉在安徽亳縣,而到河南許昌“專视”曹操,“久遠家思歸”,便告假回家探视,並“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任憑曹操“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華佗“猶不上道”。

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殺害。

丹溪翁传
1.“盡去而舊學,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對朱震亨提出這個要求?意爲完全抛棄你過去學習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確的。

因爲羅知悌認爲朱震亨原来所學是無本之學,而他要傅授的是劉完素、张從正、李杲的學說,並以《内經》、《難经》等经典理論爲根本,因而提出這一要求。

2.“時方盛行陳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

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昼合。

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稱權衡,必也《素》、《難》諸經乎!…這段话反映朱震亨封局方之學持何熊度?朱震亨在認真研究局方之學以後,得出古方不能治療今病的结論,反映他封局方之學抱着寅事求是的憩度。

3.“浦江鄭羲士病滞下”一段所述證候、病因、病機分别是什么?證候:滞下,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脈大無序。

病因:病後飲酒舆行房。

病機:陰虚而陽暴绝。

汉书艺文志
1.“詔”作爲共用述語,其意不局限於“光禄大夫劉向校经傅、諸子、詩赋”句内,而通黄至哪幾矮個句子中?通贯至“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
校敷術”、“侍醫李柱圆校方技幾個句子中。

2.爲什么說裸文中的“中醫”是中等水平醫生的意思?良醫能治疾病,庸醫要加重疾病,因此如果不能聘請到良醫,舆其遭庸臀誤治,還不如不治,好比中等水平謦生在加以治瘵,故云。

3.《漢書·藝文志》是在什么基上礎形成的?在劉歆《七略》的基礎上形成
黄帝内经素问注
1.怎檬理解“不谋而遐邇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讃美《素問》所論皆爲普遍真理。

2.“且将升岱嶽,非径奚爲?欲指扶桑,無舟莫適”强调什么?强调古書注释的重要.
3.王冰整理《内經》的具體方法有哪些?“簡脱文断,羲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迁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羲;篇論吞併,羲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廣其羲;错簡碎文,前後重叠者,詳其指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别撰《玄珠》,以陳其道。

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揉。


伤寒论
1.《傷寒雜病論》的寫作背景是什么?時疫流行,張仲景家族在十年内死於傷寒的多達百人,而当時讀書人又重名利轻醫學。

2.作者的治學方法有哪些?既認真探求前代醫學著作,又廣泛收集各種方藥,並结合自己诊脈辨證的體合。

3.作者封爲醫者提出哪些要求?探求前代醫學著作的要羲,诊断疾病细心认真。

4.文中引用孔子語寓意何在?作者希望自己成爲哪種人?引用孔子之語意在激励自己舆他人。

作者希望自己成爲“多聞博識”之人。

本草纲目
1.“望龍光知古劍,觇寅氣辨明珠。

故萍寅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後博物稱華,辨字稱康,析寅玉稱倚顿,亦僅僅晨星耳。

”作者用這幾個典故想說明什么?說明人才難得。

2.“金谷之園”、“龍君之宫”、“冰壶玉鉴”分别讃美《本草纲目》什么?内容豐富、资料完備、條理清晰。

类经序
1.作者在文中使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断流之水,可以鉴形”、“壁影螢光”、“竹头木屑”、“河海一流,泰山一壤”等成語用意何在?谦遜地表逹所撰《類经》雖然價值不大,但也許能封理解《内经》起到微薄的作用。

2.怎樣理解“類经”之“類”?作者爲何用此方法整理《内经》?“颊”意爲分類。

用此方法整理《内經》目的是:“以《靈樞》啓《素問》之微,《素問》發《靈樞》之秘,相爲表襄,通其羲也。


3.作者是怎樣評價《類经》的?“自是而條理分,纲目皋,晦者明,隐者見,巨细通融,歧贰晕徹,一展卷而重門洞開,秋毫在目。

不惟廣裨乎來學,即凡志切尊生者,欲求兹妙,無不信手可拈矣。

温病条辨
1.本文首段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如何加以說明?本文首段的主旨是“病多而方少,未有甚於溫病者”。

徒“六氣之中”到“天下之病孰有多於溫病者乎”,說明
溫病病多;徒“方書始於仲景”到段末,說明溫病方少。

2.“以闕如爲恥,不能舉一反三,惟務按圖索骥”的主语是什么?“知十之才士”以外的庸醫。

3.本文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勸說吴瑭書快出版《溫病條辨》?作者從三個方面勸說吴瑭書快出版《温病條辨》:社會需要:“以天下至多之病,而竟無應病之方,幸而得之,亟宜出而公之”。

得遇知音:“心理無異,大道不孤,是書一出,子雲其人必當旦暮遇之”。

抛棄個人得失:“知我罪我,一任當世”。

养生论
1.如何體會“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過之害生”?精神與形體紧密依存,精神受到傷害,便會波及身體。

2.在“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餋身,使形神相親,表裏俱濟也”中,提出了哪幾種養生方法?修煉心性,呼吸吐纳,服食丹藥。

3.“豈惟蒸之使重而無使轻,害之使暗而無使明,薰之使黃而無使堅,芬之使香而無使延哉”說明什么道理?“凡所食之氣,蒸性染身,莫不相應。


大医精诚
1.本文所论“大医精诚”的“精”指什么?“诚”指什么?“精”指医术精湛;“诚”指医德高尚。

2.本文从哪些方面论述“诚”?从心、体、法三个方面论述“诚”。

3.首段所就“至精至微之事”指什么?“至粗至浅之思”指什么?“至精至微之事”指寸口关尺、俞穴流注、肌肤筋骨;“至粗至浅之思”指庸医的诊断。

4.作者孙思邈思想体系复杂,本文有哪些具体反映?孙思邈的思想体系,儒、释、道兼而有之。

如“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衒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属儒家思想;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属释家思想;引用《老子》的文字,则反映了道家思想。

病家两要说
1.第一段所指“非医者”有哪些表现?作者对其看法如何?“非医者”的表现有“昧真中之有假,孰似是而實非”。

作者封其看法是:“鼓事外之口吻,发言非难;撓反掌之安危,惑乱最易。

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畧同,精切者已算无遺策,固无待其言矣;言而非,则大隳任事之心,见几者宁袖手自珍,其为害豈小哉?斯时也,使主者不有定见,能无不被其惑而致悮事者,鲜矣!”
2.“欲辨此多,诚非易也”中的“多”指什麽多?作者如何描写舆看待此“多”?“多”指“装多”舆“医多”。

作者的描写是:“偏听浮議,广集群医,则骐骥不多得,何非冀北驽群?帷幄有神籌,几见圯桥傑豎?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悮投?疑似之秋,豈可纷纭之错乱?一著之謬,此生付之矣。

”作者的态度是:“議多者无成,医多者必败。

多,何以败也?君子不多也。


3.“又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者……謂人己氣血之难符”、“三人有疑从其二同者……謂愚智多寡之非類”分别是何複句关系?因果複句关系。

4.“惟是伯牙常有也,而锺期不常有;夷吾常有也,而鲍叔不常有。

”两个典故的比喻義分别是什麽?作者用这两个典故想说明什麽?两个典故的比喻義分别是知音难得、知人不易。

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说明知医之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