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复习题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古文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古代医学文献的阅读与理解,是中医专业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提供一份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者参考和练习。
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其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针灸治疗法D. 外科手术技术答案:D2. 下列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李时珍答案:A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孙思邈C. 王叔和D. 皇甫谧答案:A4. “四诊法”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声、色C. 望、闻、问、药D. 望、闻、切、药答案:A5. 《本草纲目》的主要贡献是?A. 系统总结了中药的性能和用途B. 创立了辨证施治原则C. 完善了针灸理论D. 阐述了内伤外感的病因学说答案:A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中的“________”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与气的升降出入有关。
答案:气一元论2.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__”是指人体内部的器官,而“________”则指体外的器官。
答案:脏;腑3.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________。
答案:凉4. “________”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等来了解病情。
答案:望诊5.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________”是指无毒,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
答案:上品三、简答题1. 简述《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
答:《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它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体健康的维持依赖于阴阳平衡和气血流畅。
此外,它还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念,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中医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中医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一、古文试题
古代医学文献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中医药知识和理论、深入了解中医医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道中医医古文试题,请认真阅读文本,回答相应的问题。
文本一:《黄帝内经》
初岁,春始生,夏长,秋收,冬藏。
是故春治生,夏治长,秋治收,冬治藏,此四时者,万物之盛衰也,所以养生者精神专一,无怒色,
以使志意和调以适四时之气也。
问题一:文中提到了哪几个季节?分别表征什么?
问题二:文中提到的四时养生原则是什么?
文本二:《伤寒杂病论》
夫一阳经者前人所禁断,非少无病也,岂有独夫子乎!尺中受理,
太阳更有三阳,阳明又有三阳,少阳有三阳,厥阴也復有三阳。
今夫
一阳不通,三阳危乎哉!
问题一:文中提到了哪些经脉及其阳阳关系?
问题二:文中的“夫一阳不通,三阳危乎哉”是什么意思?
二、古文答案
文本一答案:
问题一:文中提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表征了生长、盛衰、收藏的阶段。
问题二:文中提到的四时养生原则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调整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达到养生健康的目的。
文本二答案:
问题一:文中提到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厥阴经的各个阳阳关系。
问题二:文中的“夫一阳不通,三阳危乎哉”意指如果一阳经脉不通则会对其他经脉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医书中常提到的“四诊”是指望、闻、问、______。
2.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医学经典是《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指的是外感热病,而“杂病”则是指除伤寒以外的其他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3.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其中“脾”主要负责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其中“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血”则是指______。
5.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针刺,而“灸”则是指使用_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切2. 杂病3. 运化水湿4. 血液5. 艾叶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C2. 以下哪项是中医的“五味”之一?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D3. 中医认为,人体的哪个脏腑与情绪“怒”相对应?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在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六淫”邪气之一?A. 风B. 寒C. 湿D. 火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的“五行学说”。
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以此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答案:“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简述中医对“阴阳”的理解。
答案:中医中的“阴阳”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理论,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是维持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的基础。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字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A. 《黄帝内经》B. 《山海经》C. 《说文解字》D. 《礼记》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法,其中“切”指的是?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脉答案:D3.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B4. “金匮要略”是哪位医家的主要著作?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华佗答案:A5.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五运”指的是?A. 五行B. 五脏C. 五味D. 五色答案:A6.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其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青、赤、黄、白、黑答案:A7.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金、木、水、火D. 心、肝、脾、肺答案:A8.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八纲”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C. 风、寒、暑、湿、燥、火D. 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答案:A9. “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脏腑”指的是?A. 五脏六腑B. 十二经络C. 奇经八脉D. 任督二脉答案:A10.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A. 银针B. 钢针C. 金针D. 铜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著作属于中医经典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BCD12. 中医的“四诊”包括以下哪些?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13. “五行”与“五脏”相对应,下列哪些对应关系是正确的?A. 木-肝B. 火-心C. 土-脾D. 水-肾答案:ABCD14.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15. “七情”是中医情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整体。
医古文复习题答案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两段文章,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共20分)(一)當塗外科醫徐樓臺,累世能治癰癤。
其門首畫樓臺標記,以故得名。
傳至孫大郎者,嘗獲鄉貢,於祖業尤精。
紹興八年,溧水縣蠟山富人江舜明,背疽發,扣門求醫。
徐云可治。
與其家立約。
俟病癒,入謝錢三百千。
凡攻療,旬日飲食悉如平常。
笑語精神,殊不衰減,唯臥起略力。
瘡忽甚痛且癢。
徐曰,法當潰膿,膿出即瘉。
是夜用藥,衆客環視。
徐以鍼刺其瘡,撚紙長五寸許,如錢緡大。
點藥插竅中。
江隨呼好痛,連聲漸高。
徐曰,銀二十五兩賞我,便出紙。
膿才潰,痛當立定。
江之子源怒,堅不肯與。
曰,元約不爲少,今夕無事,明日便奉償。
徐必欲得之。
江族人元綽亦在旁,謂源曰,病者痛已極,復何惜此,遂與其半。
時紙撚入已踰一更,及拔去。
血液交湧如泉,呼聲。
徐方詫爲痛定,家人視之蓋已斃,膿出猶不止。
不一年,徐病熱疾。
哀叫不絕聲。
但云,舜明莫打我,我固不是,汝兒子亦不是。
如是,數日乃死。
二子隨母改嫁,其家醫遂絕。
(1)给上文断句,并加以标点。
(5分)(2)解释文中加方框的词。
(1.5分)假:借助别:另外浸:渐渐(3)在文中找出两个异体字,写出其常用的规字体。
(1.5分)撚-燃減-减(4)回答下列问题:(2分)你认为徐家治痈疽的绝学失传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徐家徐家治痈疽的绝学失传原因是徐家后人虽精医道,但无医德,贪财害死人命,失去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原则,所以后继无人。
(二)士大夫多秘所患。
而求诊以验医之能否。
使索病於冥漠之中。
辩虚实冷热於疑似之间。
医不幸而失。
终不肯自谓失也。
则巧饰遂非。
以全其命。
至於不救。
则以故药。
不效此世之通患而莫之悟也。
吾平生求医。
盖於平时默验其工拙。
至于有疾而求疗。
必先尽告以所患。
而后求诊。
使医者了然。
知患之所在也。
然后求之。
诊虚实冷热先定於中。
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
故虽中医治吾疾常愈。
吾求疾愈而已。
岂以困医为事哉(苏轼《求医诊脉说》)1、为上文断句(请统一用“。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医学典籍被誉为“医家之圣”?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金匮要略》答案:A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病情D. 脉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五行”理论中的元素?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答案:E二、填空题1. 中医理论中的“四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2.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答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养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2. 解释“辨证论治”在中医中的意义。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综合分析病因、病性、病位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论述题1. 论述《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发展的影响。
答案:《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后世中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 论述中医“整体观念”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意义。
答案:中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这一观念有助于医生全面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的整体健康。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四要?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内守D. 劳逸结合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医学家的主张?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望”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切诊,即诊脉4. “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咸、淡D. 酸、甜、苦、辣、淡5. 下列哪项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A. 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B. 系统论述了伤寒病的治疗C. 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D. 制定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6.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其中“四气”指的是?A. 春、夏、秋、冬B. 风、寒、暑、湿C. 喜、怒、忧、思D. 酸、苦、甘、辛7.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A. 人体的三个主要脏器B. 人体的三个主要能量系统C. 人体的三个主要排泄系统D. 人体的三个主要防御系统8.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是?A.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描述人体结构C. 指导药物的配伍D. 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9. “六淫”指的是?A. 风、寒、暑、湿、燥、火B. 酸、甜、苦、辣、咸、淡C. 喜、怒、忧、思、悲、恐D. 春、夏、秋、冬、长夏、短夏10. “七情”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A. 七种基本情绪B. 七种基本病因C. 七种基本治疗方法D. 七种基本药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2.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______,火克金。
3.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完整)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推荐文档.docx

医古文及答案一、1.“ 邯,人,即下医”中,“ ”的意思是:(A 高B 尊重C 尊D 富B)2.“舍客桑君,扁独奇之”中的“奇”,可: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D ⋯⋯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A 回避B 要求C 征召C)D4.“扁乃使弟子砥石”中,“ ”的意思是:(A 研磨B 利C 害D 灸A)5.“太祖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A 号B 年号C 号D 号(C)6.“佗舍去,稍小差”中,“稍”意思是:A 稍微B 逐C 很快D 一点儿(B)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B)A 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重的病8.“得,班班可”中,“ ”的意思是:(B)A 念B 通“ ”C 回D9.“昔仲尼没而微言”中的“没” :(C)A .没有B.沉没C.死亡 D .没10.“今其要,以篇籍”中“ ”的是:(D)A .去B .减C.整D.取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B)A .一向B.从前C.向 D .才12.“省病疾,在口”中的“口”意思是:A .才能出众B.明敏C.解高明(D)D.口才敏捷13.“ 百年之寿命,持至之重器”中的“ ”意思是:(B)A .奉献B.拿着C. D .断送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A 使木材弯曲B 揉搓C 使方木D 柔15 “ 于先生郭子堂”中“ 堂”指(B)A 堂B 房C 卧房D 戒之所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A 接B 属于C 种D 通“嘱”,嘱托17 “拯黎元于仁寿,羸劣以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C)A 衣食粗劣之人B 品劣之人C 体弱多病之人D 境之人18 “幸遇真,式”中的“式”的意思是(A)A 用B 通“ ”C 法式D 形式19.“去圣寖,其学精”中“寖”的意思是A 浸B 久C 逐D 已(C)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A 表副B 大德C 洪大(DD 句首气助)21.“后世有子云其余而之斤正焉”中“”的意是 A .金属之一 B.通“ ” C.帮助(D .B)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A)A .主宰B .治疗C.治理 D .正常23.“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B)A .见识浅陋B .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 D .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4“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C)A .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 D .发现25.“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A )A .鄙人B.苍生C.平民 D .布衣26.“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A)A .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7“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A)A “向隅而泣”的缩写B 面向窗口C 面向大家D 面向医生28“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 B )A 原谅B 确实C 诚实D 正直29“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A 仰面B 戴面具C 戴方巾D 戴帽子30.“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A)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二、多项选择题31.以下词语表示“病愈”的是:(ABC)A“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瘳”B“其后服人参膏尽数斤,病已”中的“病已”C“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中的“病如失”D“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中的“起”E“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中的“少”32.以下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BCDE)A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两段文章,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共20分)(一)當塗外科醫徐樓臺,累世能治癰癤。
其門首畫樓臺標記,以故得名。
傳至孫大郎者,嘗獲鄉貢,於祖業尤精。
紹興八年,溧水縣蠟山富人江舜明,背疽發,扣門求醫。
徐云可治。
與其家立約。
俟病癒,入謝錢三百千。
凡攻療,旬日飲食悉如平常。
笑語精神,殊不衰減,唯臥起略假人力。
瘡忽甚痛且癢。
徐曰,法當潰膿,膿出即瘉。
是夜用藥,衆客環視。
徐以鍼刺其瘡,撚紙長五寸許,如錢緡大。
點藥插竅中。
江隨呼好痛,連聲漸高。
徐曰,別以銀二十五兩賞我,便出紙。
膿才潰,痛當立定。
江之子源怒,堅不肯與。
曰,元約不爲少,今夕無事,明日便奉償。
徐必欲得之。
江族人元綽亦在旁,謂源曰,病者痛已極,復何惜此,遂與其半。
時紙撚入已踰一更,及拔去。
血液交湧如泉,呼聲浸低。
徐方詫爲痛定,家人視之蓋已斃,膿出猶不止。
不一年,徐病熱疾。
哀叫不絕聲。
但云,舜明莫打我,我固不是,汝兒子亦不是。
如是,數日乃死。
二子隨母改嫁,其家醫遂絕。
(1)给上文断句,并加以标点。
(5分)(2)解释文中加方框的词。
(1.5分)假:借助别:另外浸:渐渐(3)在文中找出两个异体字,写出其常用的规范字体。
(1.5分)撚-燃減-减(4)回答下列问题:(2分)你认为徐家治痈疽的绝学失传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徐家徐家治痈疽的绝学失传原因是徐家后人虽精医道,但无医德,贪财害死人命,失去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原则,所以后继无人。
(二)士大夫多秘所患。
而求诊以验医之能否。
使索病於冥漠之中。
辩虚实冷热於疑似之间。
医不幸而失。
终不肯自谓失也。
则巧饰遂非。
以全其命。
至於不救。
则曰是固难治也。
间有谨愿者。
虽或因主人之言。
亦复参以所见。
两存而杂。
治以故药。
不效此世之通患而莫之悟也。
吾平生求医。
盖於平时默验其工拙。
至于有疾而求疗。
必先尽告以所患。
而后求诊。
使医者了然。
知患之所在也。
然后求之。
诊虚实冷热先定於中。
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
故虽中医治吾疾常愈。
吾求疾愈而已。
岂以困医为事哉(苏轼《求医诊脉说》)1、为上文断句(请统一用“。
”号断句。
5分)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3分)。
①秘:保密②工拙:本领。
医疗技术③中医:医术中等的医生3、回答以下问题(2分):①文中所说的“有谨愿者”(愿意谨慎者)指的是医生还是病人,还是病人家属?答:指病人②为什么苏轼求医治病常有效验?答:因为苏轼在平时默默考察医生的本领,等到治病的时候,对自己的病情不加隐藏,积极配合治疗,医生对病情资料掌握的清楚治疗当然就事半功倍了。
五、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两段文章,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共20分)1、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九针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x x x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1)给上文断句。
(4分)(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4分)菀陈....:.淤血工.:辨别...须.:应该,须要......隆:明显....(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针刺时,应似面临深渊,不敢跌落那样谨慎。
持针时,应该像握虎之势那样坚定有力。
思想不要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应该专心致志的观察病人的反应,不可左顾右盼、2、雍乾間,吳縣葉天士,名桂,以醫名於當時。
自年十二至十八,凡更十七師。
聞某人善治某證,即往執弟子禮,既得其術,輒棄去。
生平不事著述,今惟存臨證指南醫案十卷,亦其門人取其方藥治驗,分門別類,集爲一書。
附以論斷,非盡天士本意也。
天士宿學虛心,爲一時之冠。
有外孫甫一齡,痘閉不出,抱歸求治,天士難之,女忿甚。
以頭撞曰,父素謂痘無死證,今外孫獨不得治乎?請先兒死,即持剪刀欲自刺。
天士不得已,俛思良久,裸兒鍵置空屋中,自出外與博徒戲。
女欲視兒則門不可開,遣使數輩促父歸,博方酣不聽。
女泣欲死。
至夜深歸,啓視,則兒痘遍體,粒粒如珠,蓋空屋多蚊,借其噆膚以發也。
①给上文标点。
(6分)②叶天士医术高超的原因何在?(2分)叶天士医术高超的原因在于他敏而好学。
③叶天士用什么方法给外孙治病?(2分)将外孙置于多蚊的房间,借助蚊虫叮咬使外孙得以出痘,痘出则病情好转。
古籍中因为古音相同或相近而将甲字写成了乙字,这种用字现象叫:AA.通假字B.古今字C.异体字D.错别字下列文句中加下划线的双音词,不用作偏义复词的是: D A.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 B.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C.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 D.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下列文句中加下划线的双音词,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个是:C A.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 B.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C.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
D.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其意义与众不同的一个是:A.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B.已而求见愈笃,罗乃进之C.翁穷昼夜是习,既而悟曰……D.顷之手动,又顷而唇动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不用於意动用法的一句是:C A.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B.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C.非其友不友,非其道不道D.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多用作假设连词(如果,假如),例外的是:AA.诊其脉,至而不定,如火薪然B.向非先生,或投大黄涼药下之,不知竟作何状?C.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沈思D.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代词“之”字,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是:AA.仆昔疾病,性命危笃,……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B.若其虚诈,便收送之C.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D.盖得之病后酒且内,然吾能愈之古籍注释术语中,“当作(或”当为“)”是用以纠正什么现象的?BA.脱文B.讹文C.衍文D.倒文“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中医”的意义是:(D )A中国医生B中医医师C传统医生D中等水平医生“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馀食,莫知之也”中“馀”的意义是:( B )A残余B多余C充足D不足“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中“敷”的意义是:(D )A应付B敷贴C设置D铺陈二、填空题(除第8小题外,每空1分,共15分)利用古籍修辞中的“同义对举”、“反义对举”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籍中词语的意义。
根据这一道理,《大医精诚》一文中“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麤至浅之思,其不殆哉”一句中的“麤”字,意思应该是粗。
《丹溪翁传》一文中“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余十年”一句中“末疾”指人体四肢部位的疾病。
《扁鹊传》中“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一句中的“为带下医”则指治疗妇科疾病。
写出下列文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通假字(或古今字、异体字)⑥以螃蟹数觔生捣,徧敷其身。
徧:遍⑦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
见:显⑧佗针鬲,随手而差。
鬲:膈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
中的“水”“火”分别指肾、心。
“皆可以梁百尺之观”中的“梁”字在此用作动词。
“此天下后世之幸,亦吴子之幸也”中的“幸”的意思是福气。
《方剂略》包括医方、经方、房中、神仙四种。
从下列各组例句中分析对比带点词语的不同含义(每组2分,共10分)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
将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而且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
之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除去污秽,既而..缝合。
不久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
离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脉理如前,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
出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藏乃.五六寸,而病皆瘳。
就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言未卒.,因嘘唏服臆。
完、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突然三、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或词,每个字或词1分,共15分)益闻道德性命之说,宏深粹密,遂为专门。
益:逐渐私自虞,与二子诀,二子苦,道路相传谓予死矣。
虞:预料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期:字迹人咸不之信,讵日未昃而气绝矣。
讵:岂料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照样做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尚:久远不得於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
邀射:追求;谋取可以差于常人,不能延其大限也。
大限:寿数四、翻译题(将下列文章段落译为现代语体文。
20分)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
夫行,本也;辞,从而生者也。
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
译:天下有道时,人们的行为就美好;天下无道时,人们的言辞就虚华,人的德行,是本质。
言辞随之而生,如果去本逐末,动不动就喜怒溢于言表,就会玷污了本质。
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
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译文:译:若能按照天地阴阳的道理随机应变,那么疗效就更好。
附和跟随的人就会如影随形,医学的道理并没有那么神秘只要懂得这些道理就能运用自如了。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译虽然没有经过商量,远近的事理自然一样,没有约定,隐晦的与明显的事物都一致。
言论都有根据,用事物来验证没有差错,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高深理论的源头,供养生命的根本道理所在。
8 楼..^.ayuk(345986719)在 2009年6月7日(星期天) 晚上8:31 写道:雍乾間。
吳縣葉天士。
名桂以醫名於當時。
自年十二至十八。
凡更十七師。
聞某人善治某證。
即往執弟子禮。
既得其術。
輒棄去生平不事。
著述今惟存臨證指南醫案十卷。
亦其門人取其方藥治驗。
分門別類集爲一書。
附以論斷。
非盡天士本意也。
天士宿學虛心。
爲一時之冠。
有外孫甫。
一齡痘閉不出。
抱歸求治。
天士難之。
女忿甚。
以頭撞曰。
父素謂痘無死證。
今外孫獨不得治乎。
請先兒死。
即持剪刀欲自刺。
天士不得已。
俛思良久裸兒鍵置空屋中。
自出外與博徒戲。
女欲視兒。
則門不可開。
遣使數輩促父歸博方酣不聽。
女泣欲死。
至夜深歸。
啓視則兒痘遍體。
粒粒如珠。
蓋空屋多蚊。
借其噆膚以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