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 分子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 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生使用

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
3.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教学难点:1、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教学重点:1、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分析下列化学式中画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并填空。
A.NH3B.H2O C.HCl D.CH4E.C2H6F.N2(1)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2)只有一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3)最外层有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的是______;(4)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5)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6)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____。
【解析】A.NH3中N原子与3个H原子形成3个σ键,还有一对不成键电子;B.H2O中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σ键,还有两对不成键电子;C.HCl中Cl原子与1个H原子形成1个σ键,还有三对不成键电子;D.CH4中C原子与4个H原子形成4个σ键,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其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E.C2H6中C原子分别与3个H原子及另1个C原子形成4个σ键,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C—H为极性键,C—C为非极性键;F.N2中N原子与另1个N原子形成1个σ键,2个π键,还有一对不成键电子。
答案(1)DE (2)C (3)ABCF (4)F (5)E (6)D2.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比例模型,二是球棍模型。
请你用短线将下列几种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连接起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H 2O 分子为三原子分子呈V 形,应选E—c ;NH 3分子为四原子分子呈三角锥形,应选B—d ; CCl 4分子为五原子分子呈正四面体形,应选C—a ; CO 2分子为三原子分子呈直线形,应选A—b 。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集锦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集锦)一、共价键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式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它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按电子云重叠的方式,共价键又可以分为键和键。
两个原子的电子云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是键,其电子云图像为轴对称图形。
键强度较大,不易断裂。
两个原子的电子云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是键,其电子云图像为镜面对称图形。
键强度较小,不牢固,易断裂。
s 电子云形式为圆球形,p 电子云为哑铃形。
所以s 电子云只能形成键,p 电子云既能形成键又能形成键。
判断键和键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是键;双键中有一个键和一个键;三键中有一个键和两个键。
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容易被打断。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键的长短往往与原子半径的大小有关。
键角是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2CO 为直线形分子,键角为0180;2H O 为V 形,键角为0105;3NH 为三角锥形,键角为0'10718;4CH 和4CCl 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0'10928;白磷(4P )也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060。
三、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如CO 和2N 就是等电子体。
2N 的结构式是,所以CO 的结构式是。
四、几种常见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及立体构型(重点记忆)为什么以上五种分子会有不同的立体构型呢?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提出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五、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RP theory )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我们可利用中心原子上键的总数与孤电子对的总数和来推测分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RP 模型)。
两者和为2,则VSERP 模型为直线形;和为3,则为平面三角形;和为4,则为四面体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2.1 共价键

1s 2s 2p
N ↑↓ ↑↓↑↓↑↓↑↓
1s 2s 2p
1.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π 键)
π键特点:两个原子轨道以 “肩并肩” 方式重 叠;原子重叠的部分分别位于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 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 互为镜像,称为镜面对称
1.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π 键)
课堂练习
1.σ键的常见类型有(1)s-s, (2)s-px,
(3)px-px,请指出下列分子σ键所属类
型:
A. HF
s-px
B. NH3 C. F2
s-px px-px
D. H2
s-s
课堂练习
2. 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键角接近90°的原因是共 价键有方向性
3.π键:肩并肩、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4. 共价键类型规律:
单键:σ键; 双键:1个σ键 1个π键 三键:1个σ键 2个π键
作业布置
1、预习键参数、等电子原理 2、作业:学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达标检测
• 分析下列化学式中划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 A.NH3 B.H2O
C.HCl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共价键
学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的特征 2.知道共价键的类型( σ键、 π键); 3.掌握共价键的成键类型。
问题展示
1.什么化学键?化学键的分类?
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一、共价键 1、概念:
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p-p σ 键)
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的性质》评课稿

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的性质》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和重点1.1 课程背景本课程《分子的性质》是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一节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分子的组成、结构以及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1.2 课程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包括:•分子的定义和组成•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常见分子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掌握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了解常见分子的应用和实际意义2.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子的定义和组成:介绍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分子的组成成分,如原子和离子。
•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探讨不同分子的性质,如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溶解性差异,并了解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常见分子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介绍一些常见的分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氧气和二氧化碳。
3.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分子的性质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基础概念。
•实验探究法: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不同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所学知识,并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分子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四、教学过程4.1 概念讲解首先,教师将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分子的定义和组成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由原子和离子组成的特点。
4.2 实验探究接下来,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以观察和分析不同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例如,可以进行溶解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体验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差异。
高中化学选修三(人教)第二章第三节

[思考与交流]根据图2—28,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双原子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H2 02 C12 HCl 2.以下非金属单质分子中,哪个是极性分子,哪个是非极性分子?P4 C603.以下化合物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CO2 HCN H20 NH3 BF3 CH4 CH3Cl[汇报]1、H2、02、C12极性分子 HCl ,非极性分子。
2、P4、C60都是非极性分子。
3、CO2 BF3 CH4 为非极性分子,CH3Cl HCN H20 NH3为极性分子。
[板书](1)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也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2)如果分子结构是空间对称的,则键的极性相互抵消,各个键的极性和为零,整个分子就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2、分子极性的判断(1)单质分子大多是非极性分子,但O3(V形)不是(2)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3)多原子化合物分子空间结构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不对称的是极性分子(4)、ABm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 化合价法[讲]ABm型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时,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此时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称。
反之为极性分子。
[投影]化学式BF3CO2PCl5SO3(g) H2O NH3SO2中心原子化合价绝对值 3 4 5 6 2 3 4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3 4 5 6 6 5 6分子极性非极性非极性非极性非极性极性极性极性(2)孤对电子法[讲]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反之一般为极性分子。
[自学]科学视野—表面活性剂和细胞膜[引入]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的过程,化学键主要影响了化学性质,那么,物质的溶沸点、溶解性又受什么影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主要研究一下物理性质的影响因素。
第十一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第二节 分子结构与性质

(4)利用 CO 可以合成化工原料 COCl2,COCl2 分子的结构式为
,每
个 COCl2 分子内含有的 σ 键、π 键数目为________。
A.4 个 σ 键
B.2 个 σ 键、2 个 π 键
C.2 个 σ 键、1 个 π 键
D.3 个 σ 键、1 个 π 键
答案:(1)σ 极性 (2)1∶1 (3)30 (4)D
[方法规律] “四方法”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1)根据杂化轨道的空间结构 ①直线形—sp,②平面三角形—sp2,③四面体形—sp3。 (2)根据杂化轨道间的夹角 ①109°28′—sp3,②120°—sp2,③180°—sp。 (3)利用价层电子对数确定三种杂化类型(适用于中心粒子) 2 对—sp 杂化,3 对—sp2 杂化,4 对—sp3 杂化。 (4)根据 σ 键数与孤电子对数(适用于结构式已知的粒子) ①含 C 有机物:2 个 σ —sp,3 个 σ —sp2,4 个 σ —sp3。 ②含 N 化合物:2 个 σ —sp2,3 个 σ —sp3。 ③含 O(S)化合物:2 个 σ —sp3。
(3)实例
杂化轨 杂化轨道 杂化类型
道数目 间夹角
立体构型
实例
sp
2
180°
直线形 BeCl2
sp2
3
120° _平__面__三__角__形__ BF3
sp3
4
109°28′ 四__面__体__形__ CH4
3.配位键和配合物 (1)孤电子对 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 (2)配位键 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 孤电子对 ,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形成共 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常用“―→”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 原子。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三 第2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杂化轨道理论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杂化轨道理论选择题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也可用于形成π键B.杂化轨道可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H 原子的s轨道杂化而成的D.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与3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3个C?H σ键【答案】B【解析】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不能用来形成π键,故B项正确,A项不正确;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而成的,C项不正确;乙烯分子中的C原子采用sp2杂化,1个碳原子中的2个sp2杂化轨道与2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2个C?H σ键,剩下的1个sp2杂化轨道与另一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1个C?C σ键,D项不正确。
选择题对H3O+的说法正确的是(? )A.O原子采取sp2杂化B.O原子采取sp3杂化C.离子中无配位键D.离子中配体为O原子【答案】B【解析】H3O+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采取的是sp3杂化,H2O和H+之间形成配位键。
选择题下列烃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数最多的是(? )A.C6H6B.C2H6C.C2H4D.C2H2【答案】B【解析】苯分子和乙烯分子中的C原子都是采取sp2杂化,生成3个杂化轨道;乙烷分子中的C原子采取sp3杂化,生成4个杂化轨道;乙炔分子的C原子采取sp杂化,生成2个杂化轨道。
选择题鲍林被认为是20世纪对化学科学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他也是两位获得诺贝尔奖不同奖项的人之一。
杂化轨道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提出的,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答案】A【解析】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
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NaCl、HCl的形成过程
[设问]
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
例:H
的形成
2
[讲解、小结]
[板书]
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b.种类:S-Sδ键 S-Pδ键 P-Pδ键
[过渡]
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
[板书]
2.π键
[讲解]
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
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
①重叠方式
δ键:头碰头
π键:肩并肩
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
②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
π键 P-P
δ键成单键
π键成双键、叁键
4.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方向性
[科学探究] 讲解
[小结]
生归纳本节重点,老师小结
[补充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
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
D.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I
2 B.BaCl
2
C.H
2
SO
4
D.NaOH
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KNO
3 B.BeCl C.KO
2
D.H
2
O
2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 2、N
2
、HCl、H
2
O
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Cl、NaBr、MgF
2、Na
2
S、CO
2
[答案]
1.D 2.A3.C4.AC5.略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