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选修3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选修3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①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②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③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
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
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 a . 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 、HF 、HBr b . 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 2、H 2、P 4、C 60。
c .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
d . 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三高中化学2.3分子的性质第三课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3、手性分子的用途
七、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2、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HO)mRO,R相同,值越大,酸性越强。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汇报]1、NH3为极性分子,CH4为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则,NH3易溶于水,而CH4不易溶于水。并且NH3与水之间还可形成氢键,使得NH3更易溶于水。
2、油漆是非极性分子,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也是非极性溶剂,而水为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应当用有机溶剂溶解油漆而不能用水溶解油漆。
[讲]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分子,是由一家德国制药厂在1957年10月1日上市的高效镇静剂,中文药名为“反应停”,它能使失眠者美美地睡个好觉,能迅速止痛并能够减轻孕妇的妊娠反应。然而,不久就发现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畸形儿,后被科学家证实,是孕妇服用了这种药物导致的随后的药物化学研究证实,在这种药物中,只有图左边的分子才有这种毒副作用,而右边的分子却没有这种毒副作用。人类从这一药物史上的悲剧中吸取教训,不久各国纷纷规定,今后凡生产手性药物,必须把手性异构体分离开,只出售能治病的那种手性异构体的药物。
[板书](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讲]当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时,会使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强调]另外,如果遇到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如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SO2的溶解度。
[思考与交流]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第三節分子的性質[思考與交流]根據圖2—28,思考和回答下列問題:1、以下雙原子分子中,哪些是極性分子,分子哪些是非極性分子?H202C12HCl2.以下非金屬單質分子中,哪個是極性分子,哪個是非極性分子?P4C603.以下化合物分子中,哪些是極性分子,哪些是非極性分子?CO2HCN H20 NH3 BF3CH4 CH3Cl[彙報]1、H2、02、C12極性分子HCl ,非極性分子。
2、P4、C60都是非極性分子。
3、CO2BF3CH4 為非極性分子,CH3Cl HCN H20 NH3為極性分子。
[講]分子的極性是分子中化學鍵的極性的向量和。
只含非極性鍵的分子也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如O3);含極性鍵的分子有沒有極性,必須依據分子中極性鍵的極性的向量和是否等於零而定。
如果分子結構是空間對稱的,則鍵的極性相互抵消,各個鍵的極性和為零,整個分子就是非極性分子,否則是極性分子。
[投影小結]共價鍵的極性與分子極性的關係分子共價鍵的極性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結論舉例同核雙原子分子非極性鍵重合非極性分子H2、O2、N2異核雙極性鍵不重合極性CO、HF、性鍵性分子XY HCl、NO 極性鍵極性分子直線形XY2(X2Y) CO2、CS2180°極性鍵非極性分子直線形SO2120°極性鍵極性分子V形H2O、H2S 104°30′極性鍵極性分子V形XY3BF3120°極性鍵非極性分子平面三角錐形NH3107°18′極性鍵極性分子三角錐形XY4CH4、CCl4109°30′極性鍵非極性分子正四面體[自學]科學視野—表面活性劑和細胞膜[自學提綱]1、什麼是表面活性劑?親水基團?疏水基團?肥皂和洗滌劑的去汙原理是什麼?2、什麼是單分子膜?雙分子膜?舉例說明。
3、為什麼雙分子膜以頭向外而尾向內的方式排列?[彙報]1、分子的一端有極性,稱為親水基團。
分子的另一端沒有或者幾乎沒有極性,稱為疏水基團。
分子的性质-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分子的性质-人教版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一、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结合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化学物质单位。
分子的性质受其构成原子、原子间键合方式和空间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分子的结构1.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分子中原子数目由两个到千万级别不等。
分子的构成决定了分子的基本性质。
2.分子的键合方式分子中原子间的键合方式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其中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是主要的三种键。
共价键结合的密度最大。
3.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在空间中排列的结构决定了其对其他分子或物质的化学反应性。
分子的空间结构有线性构型、三角锥构型、平面构型等。
三、分子的性质1.物理性质分子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沸点、熔点、密度等。
2.化学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很丰富,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加成反应等。
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中最常见的类型。
3.生物性质分子的生物性质主要与其空间结构和性质有关,可以参与到很多地方,如生长、代谢等。
四、实验内容1.制备二氧化碳气体1.实验器材及试剂:碳酸钙粉末、盐酸、烧杯、橡皮垫、气球、信筒、皮筋。
2.实验步骤:将少量碳酸钙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盐酸,用气球将烧杯口包住,并在气球中心处打个小洞,然后将气球口塞入信筒顶端,用皮筋将气球口固定在口外。
观察气球发生变化。
3.实验分析:观察气球变化的本质是观察二氧化碳的特性。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2.科学实验:分子的极性性质1.实验器材及试剂:纯净水、纯酒精及玻璃杯两只。
2.实验步骤:在一只玻璃杯中加入纯净水,在另一只玻璃杯中加入纯酒精。
将两玻璃杯放在桌上,用手迅速地将两玻璃杯反复对调几次,然后把手放在玻璃杯的外围感觉手的温度变化。
3.实验分析:由于酒精和水分子之间的力量相等,所以即使反复对调,两种液体分子不会互相混合,使手感到冷热不同的交替。
《分子的性质》教案2(新人教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人教版]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举例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
3. 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知道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对物质性质的不同影响。
4.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5.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必修〔2〕所学的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定义。
[讲述]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极性键中的两个键合原子,一个呈正电性〔δ+〕,另一个呈负电性(δ一)。
[板书]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极性键: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吸电子能力较强一方呈正电性〔δ+〕,另一个呈负电性(δ一)。
[讲述]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
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的某一个局部呈正电性(δ+),另一局部呈负电性(δ一);非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板书]2、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正电荷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非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投影] 图2—28[练习]根据图2—28,思考和答复以下问题:1、以下双原子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H202 C12 HCl2.以下非金属单质分子中,哪个是极性分子,哪个是非极性分子 P4 C603.以下化合物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CO2 HCN H20 NH3 BF3CH4 CH3Cl[答复]1、H202 C12极性分子 HCl ,非极性分子。
2、P4 C60都是非极性分子。
3、CO2 BF3CH4 为非极性分子,CH3Cl HCN H20 NH3为极性分子。
[讲解]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最新-高中化学《分子的性质》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3 精

第二课时[复习]分子的极性判断标准,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过渡]今天我们利用已学过的分子结构理论,继续研究物质的其它性质。
[板书]四、溶解性[讲述]物质相互溶解的性质十分复杂,有许多制约因素,如温度、压强等。
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存在“相似相溶”的规律。
蔗糖和氨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而萘和碘却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
如果分析溶质和溶剂的结构就可以知道原因了:蔗糖、氨、水是极性分子,而萘、碘、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
通过对许多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板书]1、“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讲述]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极性溶质比非极性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板书]2、溶解度影响因素:溶剂的极性、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讲述]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例如,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0H,其中的一OH与水分子的一OH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CH3CH2CH2CH2CH20H中的烃基较大,其中的一OH跟水分子的一OH的相似因素小得多了,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板书] 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强调]另外,如果遇到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如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SO2的溶解度。
[思考练习]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
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2.3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教案word版

第三课时教课目的1、从分子构造的角度,认识“相像相溶”规律。
2、认识“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用分子构造的知识解说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4、培育学生剖析、概括、综合的能力5、采纳比较、议论、概括、总结的方法进行教课教课要点、难点手性分子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教课过程[复习过渡 ]复习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并举出常有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氨和氯化氢易溶于水,这是为何呢?[指导阅读 ]课本 P52,让学生说出从分子构造的角度,物质互相溶解有那些规律?[学生得出结论 ]1、“相像相溶”规律: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易溶于极性溶剂。
2、若存在氢键,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氢键作使劲越大,溶解性越好。
3、若溶质遇水能反响将增添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稳固练习 ]达成思虑与沟通[指导阅读 ]课本 P53~54,认识什么叫手性异构体,什么叫手性分子,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设问 ]怎样判断一个分子是手性分子呢?[学生思虑并回答]有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一样的原子或基团。
[教师增补 ]我们把连有四个不一样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过渡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硝酸的酸性强于亚硝酸,这是为何呢?[叙述 ]从表面上来看,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与他们的构造相关含氧酸的通式(HO)m RO n,假如成酸元素R 同样,则n 越大,R 的正电性越高,致使R-O-H 中的 O 原子向 R 偏移,因此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简单电离出氢离子,即酸性越强。
如硫酸中n 为 2,亚硫酸中n 为 1,因此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
[稳固练习 ]1、把以下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点的玻璃棒靠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A 、四氯化碳B 、乙醇C 、二硫化碳D、苯2、依据“相像相溶”规律,你以为以下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A 、乙烯B 、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氢气3、以下氯元素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A、HClOB、HClO2C、HClO3D、HClO44、以下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LiFB、 NaFC、 KFD、CsF5、。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分子的性质》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分子的性质》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3[复习]分子的极性判断标准,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过渡]今天我们利用已学过的分子结构理论,继续研究物质的其它性质。
[板书]四、溶解性[讲述]物质相互溶解的性质十分复杂,有许多制约因素,如温度、压强等。
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存在“相似相溶”的规律。
蔗糖和氨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而萘和碘却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
如果分析溶质和溶剂的结构就可以知道原因了:蔗糖、氨、水是极性分子,而萘、碘、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
通过对许多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板书]1、“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讲述]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极性溶质比非极性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板书]2、溶解度影响因素:溶剂的极性、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讲述]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例如,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0H,其中的一OH与水分子的一OH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CH3CH2CH2CH2CH20H中的烃基较大,其中的一OH跟水分子的一OH的相似因素小得多了,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板书] 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强调]另外,如果遇到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如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SO2的溶解度。
[思考练习]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
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①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②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③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
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
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 a . 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 、HF 、HBr b . 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 2、H 2、P 4、C 60。
c .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
d . 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练习: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 、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 、原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2、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下列分子属极性分子的是 A 、 H 2O B 、 CO 2 C 、 BCl 3 D 、 NH 3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且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是A 、 BeCl 2B 、 PCl 3C 、 PCl 5D 、 N 24、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
下列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 、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D 、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5、请指出表中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其中哪些属于极性分子,哪些属于非极性分(1)、只含有极性键并有一对孤对电子的分子;(2)、只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物质;(3)、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常温下为液态的非极性分子。
7、二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有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两种,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8、已知化合物B4F4中每个硼原子结合一个氟原子,且任意两个硼原子间的距离相等,试画出B4F4的空间构型,并分析该分子的极性。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3、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难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结论]表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且这种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思考与讨论]仔细观察教科书中表2-4,结合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结]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思考与交流]完成“学与问”,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过渡]你是否知道,常见的物质中,水是熔、沸点较高的液体之一?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为了解释水的这些奇特性质,人们提出了氢键的概念。
[阅读、思考与归纳]学生阅读“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思考,归纳氢键的概念、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小结]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之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教高。
[讲解]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分子之内。
一个分子的X-H键与另一个分子的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间氢键,如图2-34一个分子的X-H键与它的内部的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内氢键,如图2-33[阅读资料卡片]总结、归纳含有氢键的物质,了解各氢键的键能、键长。
[小结]本节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也完全相同的是A.CO2和SiO2B.NaCl和HClC.(NH4)2CO3和CO(NH2)2D.NaH和KCl2.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不存在于分子之内B.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C.NH3极易溶于水而CH4难溶于水的原因只是NH3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D.冰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3.沸腾时只需克服范德华力的液体物质是A.水 B.酒精 C.溴 D.水银4.下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A.N2 B.HBr C.NH3D.H2S5.以下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1) 氢键是化学键 (2) 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3) 乙醇分子跟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⑷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碘化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6.乙醇(C2H5OH)和二甲醚(CH3OCH3)的化学组成均为C2H6O,但乙醇的沸点为78.5℃,而二甲醚的沸点为-23℃,为何原因?7.你认为水的哪些物理性质与氢键有关?试把你的结论与同学讨论交流。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
2、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5、采用比较、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手性分子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教学过程[复习过渡]复习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并举出常见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氨和氯化氢易溶于水,这是为什么呢?[指导阅读]课本P52,让学生说出从分子结构的角度,物质相互溶解有那些规律?[学生得出结论]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易溶于极性溶剂。
2、若存在氢键,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3、若溶质遇水能反应将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巩固练习]完成思考与交流[指导阅读]课本P53~54,了解什么叫手性异构体,什么叫手性分子,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设问]如何判断一个分子是手性分子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有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教师补充]我们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硝酸的酸性强于亚硝酸,这是为什么呢?[讲述]从表面上来看,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与他们的结构有关含氧酸的通式(HO)m RO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导致R-O-H中的O原子向R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容易电离出氢离子,即酸性越强。
如硫酸中n为2,亚硫酸中n为1,所以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
[巩固练习]1、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点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A 、四氯化碳B、乙醇 C 、二硫化碳 D、苯2、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A 、乙烯B 、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 D、氢气3、下列氯元素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A、HClO B、HClO2C、HClO3D、HClO44、下列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LiFB、NaFC、KFD、CsF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