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1.7

合集下载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
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一、引言
- 指导目的
- 教学目标
二、理论部分
2.1 疾病康复概述
- 定义和范围
- 疾病康复的意义及原则
2.2 内外科疾病康复理论
- 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特点与要点
2.3 内外科疾病康复评估
- 评估方法与工具
- 评估结果的意义与应用
2.4 康复预防与指导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预防原则和方法- 康复指导的内容与技巧
三、实验部分
3.1 康复实验原理与方法
- 康复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康复实验的基本步骤与要点
3.2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 结果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3.4 康复实验报告撰写与演讲
- 实验报告的结构与格式
- 报告演讲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四、总结与展望
- 教学总结
- 康复指南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参考文献
注:此教学大纲仅作为教学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及实验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
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1. 课程背景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内外科疾病康复的理论和实验知识的掌握,使其能够在康复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课程涵盖了康复的基本
概念、疾病诊断与治疗、康复方案设计和实施等内容。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 理解内外科疾病的康复原理和方法;
- 掌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
- 能够制定并实施针对不同病例的个性化康复方案;
- 熟悉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
- 具备相关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康复实验研究。

3. 课程内容
3.1 理论部分
- 康复概念及原理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分类与特点-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 康复方案设计与实施
- 康复评估与效果评价
- 康复技术与方法综述
- 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技巧
3.2 实验部分
- 康复实验室的使用与操作规范- 康复实验技术的训练与实践- 疾病康复实验的设计与执行- 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 评估方法
- 课堂参与与讨论(20%)
- 作业与实验报告(40%)
- 期末考试(40%)
5. 参考资料
- 《康复学导论》
- 《康复医学概论》
-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以上内容为《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的简要概述,以
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详情请参阅具体的教学大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
作业和实验,并在期末考试中充分展现所学知识和技能。

康复医学大纲

康复医学大纲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供非康复医学专业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前言《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是医学的第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康复医学》共设四章,主要内容有康复医学概念、康复医学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病损的康复、骨骼肌肉病损的康复、心肺疾病的康复、其他疾病的康复、康复临床中常见病证的处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及常见病损的康复、熟悉常见的康复治疗技术,以适应临床工作的病伤残者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康复医学》教学总学时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4学时,实验1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定义、残疾分类、残疾预防。

2.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功能恢复的理论。

3.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社会康复。

【教学内容】1.康复医学定义范围。

2.康复医学的发展。

3.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4.功能恢复的理论。

5.残疾学定义及残疾分类。

6.社区康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二章康复医学评定【目的要求】1.掌握康复医学评定定义、方法分类。

2.熟悉康复医学评定的目的和作用。

3.了解康复评定内容范围。

【教学内容】1.康复评定定义。

2.康复评定的目的作用。

3.康复评定的内容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第三章康复治疗技术【目的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定义、运动治疗处方、水疗法注意事项、言语治疗原则、残疾人的心理适应理论、轮椅的使用。

2.熟悉电疗法、光疗法、冷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作业疗法定义及训练内容、失语症的言语治疗。

3.了解磁疗法、牵引疗法、按摩疗法、石蜡疗法、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1.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电疗法、光疗法、水疗法、冷疗法)。

2.作业疗法:定义、治疗作用、作业疗法处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第四章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脑卒中、颅脑损伤、小儿脑瘫、脊髓损伤、骨折等疾病的康复治疗。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内外科疾病康复实教学大纲(理论、实验)一、课程背景和目的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内外科疾病康复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并使其具备相关疾病康复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概念和原理- 康复评估与康复目标制定- 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康复效果评估与调整2. 实验内容:-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介绍- 康复实验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与数据分析三、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让学生了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的方法,能够评估和调整康复效果。

2. 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康复实验设备的能力,掌握康复实验技术的应用方法,能够进行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和数据分析。

3.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 授课讲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知识- 讲解典型病例,并进行案例分析- 组织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流2. 实验教学:- 指导学生操作康复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五、教学评价1. 理论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2.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2. 实验考核:-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占总评成绩的50% -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占总评成绩的30% -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占总评成绩的20%七、参考教材1. 《内科疾病康复实指南》2. 《外科疾病康复实手册》3.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因此,认真学习本教程,不仅能为治疗师和医师在骨科和神经康复以外开辟广阔的康复新天地、推动学科发展,而且对提高内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防治并发症、改善或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提高或恢复患者的活动和参与能力、重点实施残疾的二、三级预防以及推动内外科疾病临床康复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运动学与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融入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针对常见的各科疾病及标准的治疗方法要用幻灯片、录相、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理论教学:讲授式教学法LBL、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启发式教学法、自导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实验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案例导向型教学法CBL、模拟教学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第2版),何成奇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1版),高敏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实训指导》(第1版),陈健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Physical Dysfunction(6th Edition.)》,Mary Vining Radomski & Catherine A. Trombly Latham编著,Wolters Kluwer Health 出版社,2008年。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第一章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第一章

2、光疗的形成:主要为激光的在医学中的应用。 3、其他疗法的形成:磁疗、静电疗法、空气离子疗法、水
疗、冷疗、光化学疗等等
4、心肺康复的形成: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康复治疗的一些早
期介入。
三、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1、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治疗程序基本成熟
2、肺康复:慢性肺疾病成为肺康复的主要对象,COPD的康复取得
济负担。
4、防治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心肺功
能下降、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等。
二、地位 1、心肺康复、砥柱中流
占主导地位的是心脏病康复,肺康复。
2、内外并重、媲美主流
第四节 范围与内容
一、范围
广义上讲,内外科疾病康复是除骨科康复和神经 康复以外的所有疾病的康复,包括:内科学、外 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皮肤科学 和口腔医学中各种可能引起患者功能障碍的疾病 和病损。
短波疗法开始用于医疗。
2、光疗的产生:专用的红外线、紫外线治疗设备研制成功。 3、声疗的产生:超声波疗法产生。 4、心脏康复的萌芽:美国的Levine 5、肺康复的出现:急性期后的呼吸康复。
二、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1、电疗的形成:间动电、干扰电、中频正弦电、经皮电刺激神
经等疗法产生;脉冲式微波疗法的产生;毫米 波疗法的推广。
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的特点、 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康复教育 的一门学问。
二、地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作用:
1、提高临床疗效 2、缩短治疗时间 3、防治并发症 4、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同时提高或恢复患者的活 动和参与能力。
四、目的:研究如何应用康复的理念和方法防治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患者的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康复医学教学大纲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康复医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康复医学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康复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标准化,制定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指为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文件。

它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在康复医学领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成为合格的康复医生。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理解和应用康复原理的基础。

这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疾病对这些系统的影响。

2. 康复评估和诊断:康复医学的核心是评估和诊断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评估工具和技术,如功能评定、神经肌肉检查和康复评估量表等。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每个患者的特定需求。

3. 康复治疗:康复医学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康复设备和辅助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4. 康复管理和预防:康复医学不仅仅是治疗患者,还包括管理和预防康复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康复管理的基本原则,如康复团队的协作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他们还需要了解康复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慢性病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5. 伦理和法律问题:康复医学涉及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因此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患者权利和机密性的保护,以及如何处理伦理和道德困境。

制定康复医学教学大纲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学生需求:教学大纲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制定。

学生的背景和目标可能不同,因此教学大纲应灵活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

2. 临床实践需求:康复医学是实践导向的学科,因此教学大纲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康复医学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制定一份完整的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背景和意义康复医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康复医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康复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使得康复医学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因此,制定一份完整的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可以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水平。

二、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构成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康复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

2. 教学内容:涵盖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应包括康复医学的相关学科,如康复心理学、康复工程学等。

3.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考试、论文写作、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

三、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实施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

教育机构应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支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实施还需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大纲应明确临床实践的要求和安排,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

四、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更新和改进康复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教学大纲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Rehabilitation of Internal Medical and Surgical Disorders(供四年制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特点、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健康教育。

在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内外科疾患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以及临床基本程序的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及康复医学相关知识作基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将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运用于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打下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成奇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54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占30%。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见习)学时数概论 1 1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5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3 3风湿免疫性疾病康复 3 3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4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康复 2 1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康复 3 2常见恶性肿瘤康复 1.5 2感染性疾病康复 1.5 1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疾病康复 1 3皮肤科常见疾病康复 2 3慢性疼痛康复其他疾病康复2 1合计30 24 总计 54概论1、掌握内外科疾患学的基本概念、临床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基本程序、康复病历书写规范。

2、熟悉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的发展简史。

3、了解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范围和内容。

教学内容1、临床基本知识: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临床基本程序,主治病种。

2、内外科疾患康复的发展简史: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3、内外科疾患康复治疗的作用和地位。

4、内外科疾患康复治疗的范围和内容。

5、康复病历书写规范。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定义、临床处理、康复措施、治疗原则�康复治疗的目的,康复治疗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尤其要重点掌握每种疾病所独特存在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操作的注意事项。

2、熟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功能障碍特征,康复评定内容等,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功能评定方法、康复理疗原则等。

3、了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河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等。

教学内容1、冠心病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及适应症、禁忌症。

2、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发性高血压的分型、诊断标准、危险度的分层)、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病史、体格检查、血压测量与动态血压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眼底检查等)、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其他疗法)方法。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物理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以改善体力去适应状态,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为目标。

物理治疗包括:1)运运动疗法(1)坐椅子疗法(2)步行运动(3)医疗体操(4)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

2)水疗。

4、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

5、淋巴系统疾病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6、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7、心脏移植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1) 咳嗽训练2) 呼吸机通气下的呼吸训练3) 扩胸伸展训练4) 呼吸训练5) 体能训练。

8、心脏起搏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9、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10、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康复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定义、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原则、步骤等。

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RF功能障碍灯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移植等流行病学和病因、发病机制,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呼吸衰竭的定义,坠积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临床特点(症状、病史、体征),相关功能障碍(生理功能受限、心理功能受限、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参与能力受限)及其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参与能力评定);康复治疗的原则(个体原则、整体原则、严密观察原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原则),康复治疗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康复治疗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治疗);健康教育(能量保存技术、纠正不良姿势、家庭氧疗、防感冒按摩操)。

2、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康复评定(肺功能评定;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社会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物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

3、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4、呼吸衰竭临床特点(生理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职业功能受限);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社会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家庭氧疗HOT、长期氧疗LTOT;健康教育(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教育、患者的教育、其他人的教育)5、肺移植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物理治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其他治疗(家庭氧疗HOT、长期氧疗LTOT)。

6、坠积性肺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7、肺纤维化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风湿免疫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原则、方法;主要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等技术。

2、熟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功能受限与康复评定、功能结局健康教育等。

3、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目的、原则、评定、治疗方法等。

教学内容1、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特点(症状与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评定、生存质量评)、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康复方法(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2、强直型脊柱炎概述、临床特点、功能障碍生理、心理、ADS 、职业能力四方面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康复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其他治疗)。

3、大骨节病临床特点;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简式MPQ疼痛问卷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参与能力评定;康复治疗。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消化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目的、原则;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胰腺炎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临床治疗及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和病因、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心理功能评定、功能结局。

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健康教育。

3、了解肝移植、肠粘连、功能性胃肠病、顽固性呃、吸收不良综合症、便秘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教学内容1、慢性胃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康复方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紫外线疗法等)。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定义、发病机制、病理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适应症、禁忌症,康复方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激光疗法等)。

3、肝硬化临床特点;康复治疗:心理、物理治疗。

4、肠粘连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短波疗法、音频电疗法、磁场疗法等。

5、便秘临床特点;康复治疗:腹部按摩、干扰电疗法等。

6、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特点;康复治疗。

7、顽固性呃逆临床特点;康复治疗。

8、肝移植临床特点;康复治疗:咳嗽训练、呼吸训练等。

9、慢性胰腺炎临床特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超短波疗法、中波疗法等。

10、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家庭肠内营养治疗。

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康复治疗目的、原则、方法等。

2、熟悉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功能障碍及其生理、心理、社会能力功能评定等。

3、了解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尿路感染、肾移植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健康教育等。

教学内容1、尿路感染的定义、感染途径、易感因;临床特点;肾功能评定;康复治疗。

2、生殖系统感染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3、肾移植术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4、尿失禁和尿潴留的定义、病因;临床特点;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参与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目标、原则,康复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

5、性功能障碍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方法;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功能;障碍肥胖症的康复评定;痛风的运动治疗等。

2、熟悉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评定方法痛风的辅助检查指标特点;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目的与原则;肥胖症与营养不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处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作业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健康教育。

3、了解营养不良的辅助检查内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生理功能评定方法等。

教学内容1、糖尿病的定义、分型、病因;临床特点(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目标、原则、综合治疗方法,康复方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其他治疗)。

2、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分型、病因;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3、肥胖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4、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营养不良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目标,康复方法(物理疗法、作业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

7、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8、甲状腺炎的定义;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