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米、25米、30米、35米、40米三角形避雷塔、四角形避雷塔
防雷考试题库_secret

题库1一、填空题:1、建筑物的防雷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2、北京市毛主席纪念堂,其建筑物防雷应划为第二类。
3、广州市有一个位于珠江畔的疗养院,建筑物群长200米,宽、高各20米,该疗养院年预计雷击次数为次/a (广州市平均雷暴天数为天)。
( K= D= Ng= )4、某厂区测得土壤电阻率为1000Ωm,用摇表测得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为Ω,引下线接地点到接地体最远端为25.3m,则计算出接地冲击电阻为Ω。
( L / Le= / = 查图表A= )5、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为 92 米,在此应采用以下防侧击雷措施:从 30 米起每隔不大于 6 米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30 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6、建筑物的防雷区一般可划分为 LPZ0A 、 LPZ0B 、 LPZ1 、 LPZn+1 等区。
7、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系统之间的发生火灾及爆炸危险以及人身事故。
8、防雷击电磁脉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合理选用和安装SPD 、做符合要求的等电位连接。
9、第一、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200 KA、 150 KA、 100 KA,其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 20 KA/μs、 15 KA/μs、 10 KA/μs。
10、办理新建筑物的防雷手续,须提交设计说明、防雷接地平面图及大样图、均压环设计图及大样图、天面图及大样图(包括避雷针、带、网及其它)、设备布置图、建筑物立面图、总配电系统图。
二、问答题、计算题:1、如何进行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审核应注意什么2、有一栋15层二类防雷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该楼设有15根引下线,计算机放在第10层的LPZ1区中,计算机房的六面体由Φ的网格1m×1m组成,计算机离楼顶为2米,离四壁最短距离,①邻近100米情况下发生首次雷击,求计算机房LPZ1区中的磁场强度和安全距离。
三角避雷针塔

三角避雷针塔图纸及设计说明
三角型避雷针塔现在国家没有统一标准,高度与施工办法都是依据现场而制定。
1)制作高度有:6米、8米、12米、15米、18米、24米、30米、35米。
2)制作材料分:角钢、圆钢(材料热镀锌比较稳定)
3)制作分段:4米、5米、6米等。
4)针尖材质:不锈钢避雷针、热镀锌避雷针、YBT-03Z提前放电避雷针、钛合金避雷针、纯铜避雷针等
5)避雷针塔接地材料:YBD-01T烧制泄流模块、热镀锌角钢、镀铜绞线、铜包钢接地棒、YBD-10Z高效降阻剂(施工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三角型避雷针塔部分图纸:
照片提供:河南扬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三角型避雷针基础
图纸提供:扬博防雷公司
三角型避雷针塔安装底座尺寸图纸
三角型避雷针塔接地施工
接地材料数量根据现场土壤情况计算数量,接地电阻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编辑单位:河南扬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捷力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人:杨利涛徐启贵。
20米、25米、30米、35米、40米三角形避雷塔、四角形避雷塔

20米、25米、30米、35米、40米三角形避雷塔、四角形避雷塔防雷设计中心思想一、现场环境分析山西**********有限公司位于***工业区**********号。
运城市全年受季风活动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受西伯利亚干冷气流控制,盛行西北季风,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和雷阵雨。
年均气温13.3℃,一月均温-2.2℃,七月均温27.4℃;日照时长2039.5小时;霜冻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212天。
年雷暴日23.0(d/a)属于多雷区。
雷电产生形式(如图示)二、防雷方案设计思路经过现场勘查以及当地地理环境分析,该区属多雷区!需要防护的厂房为两座,分别为:长50米、高13米,宽24米钢结构厂房,长102米、宽24米、高13米钢结构厂房。
根据现场情况依据防雷规范本案将采用采用GFW1系列钢结构避雷针线塔做直击雷防护,再有效结合良好接地:室内采用等电位联接、电涌保护安装:从而减少或避免雷电的产生,有效地防止雷雨天造成的断电造成的生产的巨大损失,主要机理(如图所示)(优化先导避雷针工作机理示意图)工作原理:在雷电条件下,当雷电下行先导接近地面时,任何导电的表面均会产生一个上行先导。
在被动避雷针的情况下,只有在长时间的电荷重聚之后,才会传播上行先导。
优化型避雷针接闪器的上行先导的激发时间大大缩短。
在雷电放电之前的高静态电场特性情况下LDY-A3000优化型避雷针接闪器在针尖会产生可控幅度和频率的脉冲,这使避雷针产生一个上行先导并向上传播,从而截获雷云里发出的下行先导三、防雷设计方案3.1、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16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562《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3.2、设计内容所谓雷击防护:就是由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煤矿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在0级保护区即外部作无源保护,主要有避雷针(网、线、带)和接地装置(接地线、地极)。
钢脚手架的避雷方法(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00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钢脚手架的避雷方法(正式版)钢脚手架的避雷方法(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接闪器即避雷针,可用直径25~32毫米、壁厚不小于3毫米的镀锌管或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竿上,高度不小于1米,并应将最上层所有的横竿连通,形成避雷网络。
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避雷针时应将一侧的中间立竿接高出顶端不小于2米,在该立竿下端设置接地线,并将卷扬机外壳接地。
二、接地线应尽可能采用钢材。
垂直接地极可用长1.5~2米,直径25~30毫米、壁厚不小于2.5毫米的钢管,直径不小于20毫米的圆钢或50*5角钢。
水平接地极可选用长度不小于3米直径8~14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宽25~40毫米的扁钢。
另外也可用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金属桩、钻管、吸水进管以及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金属结构作为接地极。
接地极按脚手架上的连续长度在50米之内设置一个,并应满足离接地极最远点内脚手架上的过渡电阻不超过10欧姆的要求。
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0欧姆。
接地极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并在地面下并不浅于50厘米,埋设时应将新填土夯实.蒸汽管道或烟囱风道附近经常受热的土层内,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砖石焦渣或砂子内,以及特别干燥的土层内不得埋设接地线。
防雷填空题题库

防雷业务汇总题库-填空题1、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
防雷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其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 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3、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12mm ;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 100mm2 ,厚度不应小于 4mm 。
4、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天面网格应不大于5m×5m或6m×4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天面网格应不大于10m×10m或12m×8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天面网格应不大于20m ×20m或24m×16m。
5、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6、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统计和鉴定工作。
遭受雷电灾害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协助对其雷电灾害进行调查和鉴定。
7、《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实施。
8、《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9、《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防雷装置必须经县级以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验收。
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其编号为 GB50343-2004 ,施行日期为2004年6月1日。
11、《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 2006年7月28日通过,自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12、《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写,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由中心主任负责批准,由办公室主任负责管理。
防雷工程技术考试题库(计算题)

防雷工程技术考试题库(六)计算题部份1.有一栋高15层二类防雷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该楼设有15根引下线, 1)在临近100米情形下发生第一次雷击,求大楼周围的磁场强度。
2)直击雷击中该大楼(注:第一次雷击),求大楼第四层单根引下线的雷电流强度。
i.二类建筑io=15OKAHo=io/2丌. Sa=15OOOO/2丌.1OO =238.73A/m =高斯 ii.四楼以下Kc=1/n=1/15i==1/ =1OKA二、某山区工厂,工厂所在地土壤电阻率ρ=1000Ω.m ,用接地电阻表测得接闪器工频接地电阻为Ω,引下线接地址到标地体最远端长度为25.3m ,计算其冲击接地电阻是不是符合标准要求(规定其冲击接地电阻为R i ≤10Ω,A=,1000的平方根为)?(此题8分)依照ρ2=e LR ~=AR i)(25.6310002m L e == L/L e == A=R i ==(Ω)答冲击接地电阻是Ω,符合标准要求3. 设在湖边的某机械生产车间,长(L )、宽(W )、高(H )别离为100m 、40m 、30m ,本地年雷暴日为40天,请通过公式计算其估量雷击次数并判定其属于第几类防雷建筑物。
(为121,此题8分) N=K*Ng*Ae 其中:K 取Ng= =*121=Ae=[LW+2(L+W )*[H (200—H )]1/2+πh(200—H )*10-6=[100*40+2(100+40)*[30(200—30)]1/2+π*30(200—30)] *10-6 =40014*10-6 =N=**=≥次/a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4. 用画图法或计算法(可任选其中一种方式)计算出以下给定条件的建筑物在地面和屋面的爱惜半径。
如屋面不在爱惜范围内应增加何种方法爱惜。
条件: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长、宽、高别离为40m 、20m 、30m ,单支避雷针高10m (设在屋面中心位置)。
(此题10分) 解:设爱惜半径OA=222010+=500=22.36m r 0=)2(h h h r -=)40602(40-•=3200 =56.6mr 30=)2(h h h r -—)2(3030h h h r - =)30602(30-• ==4.6m.显然远小于22.36m.,故单支避雷针无法全面爱惜,可采纳在建筑物屋面加装一圈避雷带,同时在中间加一条避雷带,形成网格不大于20m*20m 的避雷网防直击雷。
避雷塔的安装方法

避雷塔的安装方法避雷塔的人工设备进行解说。
一.人员安排:1.基础施工:混凝土搅拌及浇筑各1人、力工4人。
2.人工设备:起重工一人、架子工2人、力工5人。
3.现场处理:技能处理一人。
二.施工东西:1.基础施工:独轮或两轮混凝土车两台、锹六把、镐两把、大锤一把、铁钎一把。
2.人工设备:手板葫芦两只、3分钢丝绳30~60米一根(与手板葫芦配套)、一吨定滑轮两只、钢丝吊扣绳锁两根、6分大绳五根(每根40米)、松木杆4~6米两根(Ф8~18cm单调不陈腐的)、八号铁线若干。
二.施工1.基础施工:一般情况下避雷塔基础是按避雷塔节数进行描写基础予埋件及基础深度,然后根据现场实践情况选用恰当的东西及用工人员进行基础施工。
混凝土养生期为一周以上。
2.人工设备:混凝土养生期往后即可进行避雷塔的设备。
首先将配套的与基础予埋件适宜的避雷塔人工搬运到基础现场,由内行人员安排进行人工设备施工。
三.人工设备方法(抱杆法)1.抱杆的准备及固定:将一吨定滑轮用八号铁线固定于松木杆4~6米(抱杆)的顶端,再将手板葫芦吊绳穿到定滑轮,一同抱杆顶端栓三根拉绳用于抱杆的垂直,由架子工将抱杆垂直固定在塔基础处用于人工吊装第一节避雷塔。
2.吊装施工安排:第一节避雷塔人工吊装,由起重工将吊绳及手板葫芦固定好,安排三人(力工)管好三根拉绳坚持抱杆的垂直,还有二人(力工)将吊绳栓于第一节避雷塔的吊装部位准备吊装,一同栓一根拉绳用于吊装避雷塔时进行对避雷塔方位调整。
这时方可进行第一节避雷塔人工吊装,由起重工控制手板葫芦起吊,待第一节避雷塔处于垂直时由调整力工对接避雷塔与基础予埋件,核对好后立即用准备好的螺栓进行固定,至此第一节避雷塔设备完毕。
第二、三、四、五节避雷塔人工吊装,不同于第一节避雷塔人工吊装便是抱杆的固定,它是将抱杆用八号铁线固定在第一节避雷塔顶端,然后其它方法同上,但由于是高空作业对接避雷塔人员改由架子工。
物理fname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30
≤5×5或≤6×4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45
≤10×10或≤12×8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60
≤20×20或≤24×16
半径45米的滚球在建筑物上的移动轨迹
一、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当避雷针的高度h≤hr(滚球半径)时:
(1)距地面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2)以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
计算楼顶上的避 雷针保护范围时,由 于楼顶的尺寸限制不 可能象地面一样无限 延伸,常常计算结果 可能会造成滚球并未 被避雷针和楼顶撑起, 而是悬在半空,不符 合滚球法定义。
当接闪器在“地面上保护范围的截面”的 外周线触及接地金属物、其它接闪器时, 各图的保护范围均适用于这些接闪器。所 需断面的保护范围当接地金属物、其它接 闪器是处在外周线之内且位于被保护部位 的边沿时,应按以下方法确定所需断面的 保护范围:
h 避雷针高度。
解方程得避雷针高度为:h=9m。
第二计算方法: 电梯房和被保护的卫星天线同样高4米,且电梯机
房顶也有避雷带和大楼避雷带相连接。因此把电梯房顶 的屋面当作地面来计算。 按照单支避雷针的计算公式:
Rx= h (2hr-h) - hx(2hr-hx)
其中:hr 滚球半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取hr=45m。 r0 避雷针在hx高度上的保护半径,是卫星天线到电 梯机房的距离rx =8m。 h 避雷针高度。
C、E点位于两针间的垂直平分线上。在地面每侧的
最小保护宽度bo按下式计算:
(3-3)
在AOB轴线上,距中心线任一距离x处,其在保护 范围上边线上的保护高度hx按下式确定:
(3-4)
两针间AEBC内的保护范围,ACO部分的保护范围按以下方法确 定:在任一保护高度hx和C点所处的垂直平面上,在F点上以h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米、25米、30米、35米、40米三角形避雷塔、四角形避雷塔防雷设计中心思想一、现场环境分析山西**********有限公司位于***工业区**********号。
运城市全年受季风活动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受西伯利亚干冷气流控制,盛行西北季风,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和雷阵雨。
年均气温13.3℃,一月均温-2.2℃,七月均温27.4℃;日照时长2039.5小时;霜冻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212天。
年雷暴日23.0(d/a)属于多雷区。
雷电产生形式(如图示)二、防雷方案设计思路经过现场勘查以及当地地理环境分析,该区属多雷区!需要防护的厂房为两座,分别为:长50米、高13米,宽24米钢结构厂房,长102米、宽24米、高13米钢结构厂房。
根据现场情况依据防雷规范本案将采用采用GFW1系列钢结构避雷针线塔做直击雷防护,再有效结合良好接地:室内采用等电位联接、电涌保护安装:从而减少或避免雷电的产生,有效地防止雷雨天造成的断电造成的生产的巨大损失,主要机理(如图所示)(优化先导避雷针工作机理示意图)工作原理:在雷电条件下,当雷电下行先导接近地面时,任何导电的表面均会产生一个上行先导。
在被动避雷针的情况下,只有在长时间的电荷重聚之后,才会传播上行先导。
优化型避雷针接闪器的上行先导的激发时间大大缩短。
在雷电放电之前的高静态电场特性情况下LDY-A3000优化型避雷针接闪器在针尖会产生可控幅度和频率的脉冲,这使避雷针产生一个上行先导并向上传播,从而截获雷云里发出的下行先导三、防雷设计方案3.1、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16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562《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3.2、设计内容所谓雷击防护:就是由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煤矿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在0级保护区即外部作无源保护,主要有避雷针(网、线、带)和接地装置(接地线、地极)。
3.3保护原理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
在避雷针(线)顶部,形成局部电场强度畸变,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线)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这是人们长期实践证明的有效的防直击雷的方法。
然而,以往一般认为用避雷针架空得越高越好(一般只按45度角考虑),且使用被动放电式避雷针,其反应速度差,保护的范围小以及导通量小。
根据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避雷针应选择提前放电主动式的防雷装置,并且应该从30度、45度、60度等不同角度考虑,安装,以做到对各种雷击的防护,增大保护范围以及增加导通量。
建筑物的所有外露金属构件(管道),都应与防雷网(带,线)良好连接。
1、现场情况勘察:依据现场勘查已知该区两处厂房突出旷野,用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没有任何防雷措施,且没有防雷接地!依据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版)及甲方要求防雷设计方案如下;一)直击雷防护大厂房长102米,宽24米,高13米,在此处中间加装2对25米GFW1-4钢结构避雷线塔;小厂房厂50米,宽24米,高13米,在此处两边加装1对25米GFW1-4钢结构避雷线塔。
GFW1系列钢结构避雷针线塔技术GFW1避雷线塔主要用于各种建筑的防雷工程,特别是炼油厂、卫星发射站、加油站、化工厂、煤矿、炸药库,易燃易爆车间,都应该安装避雷拉线塔,因气候变化、雷电灾害不断加重、现在很多建筑都安装避雷线塔,避雷线塔使用条件:1、基本风压:w0=0.4;2、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小于8度地区;3、地基承载力:100及200KN/m2;4、覆冰厚度:≤10mm;5、垂直度:≤1/10006、GFW1基础形式:JB-57、GFW2基础形式:JA-6、JA-8、JB-5、JB-7、JB-11、JB-13、JB-168、拉线线径:Φ7.8mm9、拉线跨距L(m):40--12010、最大弧度f(m):1.6/2.411、拉线重量(Kg):11.9--59.312、GFW拉线塔高度:20米、25米、30米、35米、40米13、GFW拉线塔适配避雷针:THZ-05C、YBZ-03T、YBZ-07T、O.MEX6014、GFW线塔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15、GFW线塔接地材料:YBD-01T烧制接地模块10块、降阻剂10包16、GFW材料:热镀锌角钢17、GFW主材:L50*5、L63*6、L70*6、L80*8、L90*8、L100*100、、、18、GFW斜材:40*419、GFW脚钉:Φ16mmGFW1-4钢结构避雷线塔选用表钢结构避雷线塔,基本风压为0.4kN/m2线塔编号线塔总高度(m)线塔跨度L(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 2)线塔各段组合件材料重量(kg)线塔总重(kg)基础形式A B C D E1单塔双塔GFW1-42540~120150214.1266.3325.3346.4549.51701.63403.2JB-5GFW1系列钢结构避雷线塔各段构造图及附表独立基础JB平面及大样图GFW系列避雷线安装选用表及安装四、防雷接地施工:1)围绕厂房开挖深度1.5米、宽1米做垂直接地体,材料采用2.5米铜包钢接地棒,间距5米,敷设高纯石墨降阻剂,联接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或120平方铜绞线焊接。
避雷针塔与厂房接地采用公共接地系统。
2)室内等电位连接地线采用烧制接地模块做泄流体单独连接,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室内等电位连接:在厂房里面围绕四周敷设30mm*3mm铜排固定连接,高度根据室内设备而定或依据防雷规范而定。
浪涌保护器安装:在配电柜里安装40-80KA防雷器。
加强型并联模块式电源浪涌保护器(SPD)属于三相并联型SPD,浪涌保护器前内置空气开关。
用并联瞬态浪涌释放方式,当供电线路遭受过电压、过电流时将雷电能量或其它干扰过电压、过电流有效抑制,使各线路间的电位差基本保持不变,雷击后自动恢复,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所有接线用16mm2股铜线连接,地线用25mm2多股铜线连接。
五、部分产品技术资料烧制接地模块产品分类:烧制型常用尺寸:450mm*450mm*60mm外观种类:长方形产品性能及特点1、接触电阻大大降低2、接地电阻稳定3、减少地电位及反击4、使用寿命长5、施工安装简单产品使用方法1、低电阻接地模块可选有垂直埋置或水平埋置。
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9米,一般为0.8~1.0米2、采用多个模块埋置时,模块相距不宜小于2.0米.如条件不允许,或适当减小,与此同时就减小计算模块用量时模块系数的取值.3、把模块包裹上YBD-Z25高效防腐降阻剂.4、回填上时应多灌水,分层夯实,回填完毕后再次浇水湿润.等模块充分吸湿(72小时)以后测量接地电阻.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棒有组合式和单根式的两种,组合式接地棒施工更加方便,配有同轴连接管、驱动头和钻头等配件,根据不同地质及使用要求可以通过硅黄铜连接管连接,任意增加镀铜接地棒的长度。
顶端采用驱动头(连接螺栓)连接,供接地棒打深时打击使用。
末端采用特制钻头(连接螺栓)连接,将接地棒打深。
技术参数1.镀铜层厚度≥0.254mm(符合UL467《接地与搭接设备安全标准》)2.抗拉强度60000n/cm23.平直度误差≤1mm/m4.铜层可塑性:接地棒(线)弯曲30度时,折角内外缘无裂缝现象5.铜层结合度:经附着力试验,除虎口钳钳口咬合处出现剥落铜层,其余部分铜钢结合良好,未出现剥离现象。
可以按要求的长度连接接地棒,接地棒可以深入地下30m,而不受任何可能增加土壤电阻率及接地电阻的气候条件(如干旱和霜)的影响高效降阻剂WJD-Z10WJD电阻剂由多种成份组成,其中含有电解质、石墨、固化剂、润滑剂、高效防腐剂及填充材料等。
它呈黑色粉末状,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
将它施于接地体和土壤之间,一方面能与金属接地体紧密结合,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另一方面又能向周围土壤渗透,有效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周围形成了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从而达到降低接地电阻值的目的。
产品优点降阻效果明显,能减少施工工作量,可少打接地体,尤其可用水平接地体代替难于施工的垂直接地体(在山区及岩石地区等)。
施工方便,可解决施工场地受局限的困难,可大量节省金属材料,具有长效性与稳定性,防腐性能好。
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不易随水土流失,较少受气候的影响。
综合技术经济性好等。
降阻剂的使用方法1、先按接地工程设计要求,参照以下施工图的方法,挖好水平接地沟或垂直接地孔:2、焊接、支撑好金属接地体,金属接地体焊接牢固,表面干净无锈迹;接地装置的焊接长度:对扁钢为宽边的2倍;对圆钢为其直径的10倍。
3、降阻剂与水按1:(0.5~1)比例在容器内搅拌均匀成浆体状,否则影响降阻效果和防腐蚀效果;4、将搅拌均匀的降阻剂敷于接地沟或孔内,将金属接地体包裹均匀,6~12小时后封土夯实。
在敷设过程中,不得将泥沙等杂物接触金属接地体或混入降阻剂中。
5、对于深井接地,通常井深由找到电阻率低的地层或地下水来决定,一般达数十米。
施工时用专用机械钻孔,孔径为100~200mm。
金属接地体一般采用φ50×3.5mm的钢管,用压力将调制好的降阻剂注入管内,使降阻剂从内到外两侧包围钢管并充实整个接地深井。
有时要配以局部爆破,炸松四周土壤,以填充降阻剂,扩大降阻效果。
六、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为了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终身免费维修。
为客户提供专业、及时、优质、令您满意”的服务宗旨,特制定以下售后服务细则:1、我公司确保其提供的货物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采用的是最佳材料和第一流的工艺,并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要求。
我公司保证其货物经过正确安装、合理操作和维护保养,在货物寿命期内运转良好。
2、我公司按每台或每套设备给甲方提供至少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随货物包装发运,其中包括设备的中文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或产品彩页等内容。
3、质量保证期为防雷接地系统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工程质量保证五年内免费保修、更换,系统终身维护。
交付使用后,我公司每年巡查一次,除人为破坏或不可抗拒力,属生产、安装及材料质量问题所造成的一切责任和损失由我公司负责。
4、维修响应时间:收到业主维修要求半小时内响应,48小时内到达设备安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