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卷13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卷13 (总分:46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8,score:36分)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score:2分】【A】细菌【B】病毒【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支原体【D】衣原体【E】幽门螺杆菌本题思路:2.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病原体是【score:2分】【A】流感杆菌【B】甲型流感病毒【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乙型流感病毒【D】丙型流感病毒【E】丁型流感病毒本题思路:3.属于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的是【score:2分】【A】封锁疫【B】计划免疫【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环境消毒【D】限制集会【E】停工停课本题思路:B选项属于传染病预防中保护易感人群的。
ACDE选项都与控制传播途径有关。
4.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score:2分】【A】粪一口传播【B】水传播【C】食物传播【D】血液传播【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媒介传播本题思路:5.某社区护士拟向社区居民宣传乙脑的预防知识,在强调接种乙脑疫苗的同时,还应动员社区居民做好【score:2分】【A】家禽管理【B】家畜管理【C】灭蝇工作【D】灭蚊工作【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灭鼠工作本题思路:属于传染病预防中保护易感人群的。
ACDE 都与控制传播途径有关。
6.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是【score:2分】【A】α一干扰素【B】拉米夫定和林甲酸钠【C】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γ一干扰素和拉米夫定【E】β一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本题思路:7.患儿男,10岁。
以发热40.2℃收入院,诊断为乙脑。
针对该患儿的高热,护理措施是【score:2分】【A】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B】早期足量给与脱水治疗【C】以药物降温为主,无效时给与物理降温【D】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用小量阿司匹林或肌注安乃近【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密切观察低钾表现本题思路:流行性乙脑炎患儿高热处理措施:物理降温:可用头部冷敷、冰袋、30%酒精擦浴、温水浴、冷水浴,或在头、脑血管、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处冷敷,冷水、冰水灌肠,以求迅速降温。
第5章 护士资格考试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章节练习

第5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一、传染病概述1.以昆虫为媒介传播的疾病是A.肺结核B.流行性腮腺炎C.猩红热D.流行性乙型脑炎E.禽流感2.经胃肠道传播的疾病是A.麻疹B.艾滋病C.水痘D.疟疾E.脊髓灰质炎3.属于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是A.艾滋病B.流行性乙型脑炎C.麻疹D.鼠疫E.狂犬病4.在乙类传染病中,需要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是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C.登革热D.布鲁斯菌病E.流行性出血热答案与解析1.D。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2.E。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
3.D。
4.A。
二、麻疹病人的护理1.麻疹的出疹在发热后的A.当天B.1~2天C.2~3天D.3~4天E.7~10天2.关于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正确的是A.肺炎B.麻疹脑炎C.喉炎D.心肌炎E.急性胰腺炎3.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麻疹患者B.一旦发现麻疹患者立即隔离C.医学检疫21天D.易感儿按时注射麻疹疫苗E.注意公共场所卫生4.对于麻疹病人应采取的隔离期是A.发热后5天B.热退后1周C.疹退后10天D.疹退后5天E.出疹后5天,有合并症隔离到出疹后10天5.针对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高热时用乙醇擦浴或药物迅速降温B.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继发感染C.做好口腔、眼部的护理D.及时做好隔离措施E.观察有无合并症出现6.患儿,3岁,麻疹入院,目前处于麻疹恢复期。
今日当班护士发现患儿的体温突然再次升高,伴有嗜睡、惊厥。
该护士考虑患儿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肺炎B.咽炎C.胸膜炎D.心肌炎E.脑炎答案与解析1.D。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卷13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卷13(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E.幽门螺杆菌解析:2.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病原体是A.流感杆菌B.甲型流感病毒√C.乙型流感病毒D.丙型流感病毒E.丁型流感病毒解析:3.属于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的是A.封锁疫B.计划免疫√C.环境消毒D.限制集会E.停工停课解析:B选项属于传染病预防中保护易感人群的。
ACDE选项都与控制传播途径有关。
4.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粪一口传播B.水传播C.食物传播D.血液传播√E.媒介传播解析:5.某社区护士拟向社区居民宣传乙脑的预防知识,在强调接种乙脑疫苗的同时,还应动员社区居民做好A.家禽管理B.家畜管理C.灭蝇工作D.灭蚊工作√E.灭鼠工作解析:属于传染病预防中保护易感人群的。
ACDE都与控制传播途径有关。
6.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是A.α一干扰素B.拉米夫定和林甲酸钠C.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D.γ一干扰素和拉米夫定E.β一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解析:7.患儿男,10岁。
以发热40.2℃收入院,诊断为乙脑。
针对该患儿的高热,护理措施是A.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B.早期足量给与脱水治疗C.以药物降温为主,无效时给与物理降温D.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用小量阿司匹林或肌注安乃近√E.密切观察低钾表现解析:流行性乙脑炎患儿高热处理措施:物理降温:可用头部冷敷、冰袋、30%酒精擦浴、温水浴、冷水浴,或在头、脑血管、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处冷敷,冷水、冰水灌肠,以求迅速降温。
药物降温:可用吲哚美辛。
8.HIV感染后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主要的机理是损害哪类细胞。
A.中性粒细胞B.B淋巴细胞C.T淋巴细胞√D.T淋巴细胞E.自然杀伤(NK)细胞解析:HIV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破坏CD4 + T淋巴细胞。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卷3_真题-无答案(256)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卷3(总分66,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正确的是A. 猪B. 血吸虫C. 乙脑患者D. 螨虫E. 按蚊2. 猩红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急性。
肾小球肾炎B. 肺炎C. 脑膜脑炎D. 咽炎E. 喉炎3. 关于猩红热的出疹时间,是在发热后A. 当天B. 2天C. 3~4天D. 4~5天E. 6~7天4. 护士对脱屑期猩红热患儿采取的皮肤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 大片脱皮时用消毒剪刀剪掉B. 观察皮疹消退及脱皮情况C. 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清洗D. 脱皮时涂凡士林或液状石蜡E. 脱皮大时可用手轻轻撕掉5. 关于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 发热、全身皮肤充血、鸡皮样皮疹B. 阵发性犬吠性咳嗽,无呼吸困难C. 发热、皮疹,始见于耳后发际,开始为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D. 全身散在斑丘疹、疱疹和结痂E. 发热、咳嗽、球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斑6. 患儿,男,8岁。
发热、咽部肿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退色,诊断为“猩红热”,患者感染的病原体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肺炎克雷伯杆菌C.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D.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E. 溶血性链球菌7. 患儿,6岁。
因猩红热入院。
对其玩伴或与其密切接触的孩子需医学观察的时间是A. 2天B. 7天C. 10天D. 21天E. 28天8. 患儿,9岁。
因猩红热入院10天。
目前患儿躯干呈糠皮样脱屑,手掌、足底有大片状脱皮。
护士发现原本活跃的患儿近几日不爱说话了,总是闷闷不乐,问其原因,患儿回答是“我现在太难看了,别人会:笑话”。
该护士给予患儿心理疏导的内容应除外A. 介绍该疾病的发展特点,告诉其目前的情况是暂时的B. 关心爱护患儿,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C. 鼓励患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D. 介绍病情观察的要点E. 正确对待自我形象改变9. 患儿,4岁,高热3小时伴抽搐4次入院。
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一、A11、10-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出现的肺结核类型是二、A .原发型肺结核B .浸润型肺结核C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D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 .结核性胸膜炎【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2、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为3、A .四肢-躯干-面部-颈部B .上肢-躯干-下肢-头面部C .面部-躯干-四肢D .手足-躯干-面部E .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3、2-下列麻疹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 .隔离休息B .及早使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C .居室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D .注意口咽鼻的护理E .病程发热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4、3-水痘患者作为唯一的传染源,其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A .潜伏期B .出疹期C .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D .出疹前5天至第一批疹退E .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案解析】:出疹前1~2日至疱疹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5、麻疹患儿合并肺炎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段是A .出疹期B .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C .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10天D .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E .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10天【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案解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6、3-水痘皮疹的特点是A .无痒感B .分批出现C .呈离心性分布D .躯干少,四肢多E .不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案解析】: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存为特点7、2-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A .肺炎B .脑炎C .心肌炎D .睾丸炎E .胰腺炎【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8、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可靠依据是A .发热、盗汗、乏力、消瘦,脑膜刺激征B .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C .脑脊液生化糖、氯均降低D .发现肺部原发病灶E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本题1.0 分,建议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案解析】: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可确诊。
最新护士资格考试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习题

31某护士在给HBe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采血时,不慎刺破左
手拇指,此时急需采取的重要措施时 A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B立即进行酒精消毒
D
C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IgM
D立即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查血HBsAg及HBsAb
E立即接种乙肝疫苗,一周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A2题型
32患者男性,37岁,因近2周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疲乏无力, 就诊,体检:肝肋下2cm,有轻度触痛。为明确诊断首先应检
A体液过多 B活的无耐力 C皮肤完整性受损
E
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能 E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炎
37一孕妇,29岁,既往体健,近1年来发现HBsAg阳性,但无并
发症,肝功能正常。经十月怀胎,足月顺利分娩一4500克男
婴,为阻断母婴传播,对此新生儿最适宜的预防方法是 A乙肝疫苗 B丙种球蛋白 C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
D每日室外活动一小时 E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A2题型
48患儿男,5岁,猩红热病后20天,出现眼睑水肿,尿呈茶色,
血压130/100mmHg,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发生了 B
A喉炎 B肾炎 C心肌炎 D风湿炎 E支气管炎
49患儿男,2岁,麻疹恢复期,体温突然再次升高,出现嗜睡,
惊厥等症状,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并发 C
34某学校3周内有6位学生相继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巩膜黄染,
ALT增高,HBsAg(-),抗HAV-IgG(-)。最可能的诊断是 A
A急性甲型病毒肝炎 B急性乙型病毒肝炎 C急性丙型病毒肝炎
D急性丁型病毒肝炎 E急性戊型病毒肝炎
A2题型
35患者男性,37岁,因近周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 伴巩膜及皮肤黄染2天。既往体建。入院三天后出现嗜睡,有 扑翼样震颤,肝未扪及。血清总胆红素200umol/L,血清
护士资格考试真题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二)

护士资格考试真题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二)8.作为隔离病区的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
应明确该病的传播途径是(2016)A.直接接触传播B.间接接触传播C.消化道传播D.共同媒介传播E.空气传播9.正确的隔离区域划分和方法是(2016)A.走廊属于污染区B.存放患者各种标本处属于清洁区。
患者不得进入C.医护办公室属于清洁区。
护理人员穿隔离衣可进入D.医护人员值班室属于清洁区E.护理人员离开病房等半污染区需要洗手10.对于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正确的是(2016)A.必须单间隔离B.家属可以随意探视C.患者离开病房应不受限制D.注意开门开窗使病室内空气流通E.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必须消毒后方可丢弃11.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2012)A.金黄葡萄球菌B.A组β型链球菌C.B组链球菌D.C组链球菌E.肺炎链球菌12.暴发性流脑病情危重。
死亡率高。
患者、家属均可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
护士进行护理时不妥的做法是(2012)A.镇静。
守候在患者床前B.鼓励患者朋友、家人探视C.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D.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E.做好安慰解释工作13.患者。
男。
29岁。
初步诊断为阿米巴痢疾收入院。
医嘱:留取粪便做阿米巴原虫检查。
护士应为患者准备的标本容器是(2012)A.无菌容器B.清洁容器C.干燥容器D.装有培养基的容器E.加温的清洁容器F.吸痰后吸痰管误落地上。
立即进行地面的清洁处理G.用过的吸痰管及纱布装入高危品袋中焚烧1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典型的皮肤黏膜体征是(2012)A.瘀点、瘀斑B.色素沉着C.白斑D.发绀E.黄疸15.患者。
女。
43岁。
患肺结核2年。
现使用链霉素抗结核治疗。
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2012)A.肝功能B.心功能C.肾功能D.肺功能E.胃肠功能16.患者。
男。
27岁。
既往体健。
体检时肝功能正常。
抗HBs阳性。
HBV其他血清病毒标记物均为阴性。
其很担心自己患上乙型肝炎。
护士应告知患者其此时的状况是(2012)A.乙型肝炎且有传染性B.乙型肝炎但病情稳定C.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D.处于乙型肝炎恢复期E.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免疫力。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卷4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卷4 (总分:46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6,score:12分)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是【score:2分】【A】急性起病【B】腹痛、腹泻【C】里急后重【D】右下腹压痛【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肠鸣音亢进本题思路: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起病急,高热,继之腹痛、腹泻,由于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为显著,患者可以出现里急后重的表现,查体可有左下腹压痛。
由于肠蠕动加快,可有肠鸣音亢进。
2.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首选药物是【score:2分】【A】青霉素【B】大环内酯类【C】磺胺类【D】喹诺酮类【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头孢类本题思路: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是病原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
3.确诊中毒性痢疾的依据是【score:2分】【A】夏秋季急性起病,高热【B】黏液脓血便【C】腹泻、呕吐【D】血压下降【E】大便检查发现痢疾杆菌【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大便镜检可见痢疾杆菌是确诊中毒性痢疾的依据。
4.为进一步确诊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应首先选择的检查是【score:2分】【A】脑脊液检查【B】血常规检查【C】灌肠或肛门拭子检查粪便常规【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脑电图检查【E】脑CT检查本题思路: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肠道症状轻微或缺如,应首先考虑经灌肠或用直肠拭子检查粪便常规,如根据临床表现,加上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和红细胞,可进一步确诊。
5.某学校出现1例水痘患儿,在为家长作健康教育时,叙述不正确的是【score:2分】【A】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C】感染水痘后一般可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D】水痘痂皮有传染性【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四季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本题思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为DNA病毒,在体外抵抗力弱,不耐酸和热,对乙醚敏感,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所以水痘痂皮无传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资格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一、传染病概述1.以昆虫为媒介传播的疾病是A.肺结核B.流行性腮腺炎C.猩红热D.流行性乙型脑炎E.禽流感2.经胃肠道传播的疾病是A.麻疹B.艾滋病C.水痘D.疟疾E.脊髓灰质炎3.属于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是A.艾滋病B.流行性乙型脑炎C.麻疹D.鼠疫E.狂犬病4.在乙类传染病中,需要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是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C.登革热D.布鲁斯菌病E.流行性出血热答案与解析1.D。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2.E。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
3.D。
4.A。
二、麻疹病人的护理1.麻疹的出疹在发热后的A.当天B.1~2天C.2~3天D.3~4天E.7~10天2.关于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正确的是A.肺炎B.麻疹脑炎C.喉炎D.心肌炎E.急性胰腺炎3.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麻疹患者B.一旦发现麻疹患者立即隔离C.医学检疫21天D.易感儿按时注射麻疹疫苗E.注意公共场所卫生4.对于麻疹病人应采取的隔离期是A.发热后5天B.热退后1周C.疹退后10天D.疹退后5天E.出疹后5天,有合并症隔离到出疹后10天5.针对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高热时用乙醇擦浴或药物迅速降温B.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继发感染C.做好口腔、眼部的护理D.及时做好隔离措施E.观察有无合并症出现6.患儿,3岁,麻疹入院,目前处于麻疹恢复期。
今日当班护士发现患儿的体温突然再次升高,伴有嗜睡、惊厥。
该护士考虑患儿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肺炎B.咽炎C.胸膜炎D.心肌炎E.脑炎答案与解析1.D。
麻疹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始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及上肢,第3天累及下肢及足底。
开始为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问皮肤正常,重者可融合,皮肤水肿。
2.A。
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
3.D。
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可接种麻疹疫苗。
4.E。
麻疹患儿要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
接触麻疹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21天。
5.A。
高热时可减少盖被,温水擦浴,忌用乙醇擦浴和冷敷,慎用退热药,以免影响透疹而加重病情。
6.E。
三、水痘病人的护理1.水痘患儿出皮疹时,其皮肤病变仅限于A.表皮B.真皮C.黏膜层D.皮下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E.肌层2.患儿,6岁。
体温38.9℃,主诉咽痛,查体躯千可见少量斑疹、丘疹,诊断为水痘。
下列药物应避免使用的是A.抗生素B.糖皮质激素C.扑热息痛D.阿昔洛韦E.维生素D3.患儿,4岁,曾与水痘患儿接触,对其该采取的措施是A.注射维生素D3B.进行检疫C.注射疫苗D.隔离E.静脉注射抗生素(4~7题共用题干)患儿,3岁半。
发热2天后出现皮疹而入院。
查体:体温39.6℃,脉搏110次/分,呼吸32次/分,精神一般,咽后壁充血,头皮及躯干有散在的淡红色斑丘疹及疱疹,其余部位未发现异常。
4.根据检查结果,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麻疹B.猩红热C.幼儿急疹D.伤寒E.水痘5.如需隔离,则隔离期应至A.出疹后2天B.出疹后3天C.出疹后10天D.皮疹全部结痂E.皮疹全部消退6.护士对患儿正确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饮食宜清淡,多饮水B.及时更换内衣C.疱疹破溃时涂1%甲紫溶液D.用乙醇擦浴及时降温E.适宜的温湿度7.如需隔离,护士对患儿采取的隔离方法是A.呼吸道隔离B.消化道隔离C.接触性隔离D.保护隔离E.虫媒隔离答案与解析1.A。
2.B。
3.B。
易感者避免接触水痘患儿,若已接触,72小时内肌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能预防或减轻症状。
4.E。
鉴于水痘皮疹如发热后2天出现,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的特点,应诊断为水痘。
5.D。
出疹前1天至疱疹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所以传播水痘患儿要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为止。
6.D。
鉴于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初始时为红色斑丘疹或斑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无脐眼,易破溃,痒感重等上述特点,乙醇擦浴加重皮肤破溃和疼痛。
一般温水擦浴。
7.A。
水痘患者发热2天后出现皮疹,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
皮疹分批出现,初始时为红色斑丘疹或斑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无脐眼,易破溃,痒感重。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出疹前l天至疱疹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四、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1.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期应到A.腮腺肿大完全消退B.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C.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再观察7天D.腮腺肿完全消退,再观察10天E.并发症消退后2.患儿,7岁,发热3天伴腮腺肿大2天入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
实验室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下列会增高的检查项目是A.IgAB.IgDC.IgED.IgGE.IgM答案与解析1.B。
2.E。
五、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1.以下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描述,应除外A.传染源均为患者和(或)带病毒者B.乙型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C.病后可获得免疫力,但彼此无交叉免疫保护力D.甲肝儿童多见,病程呈自限性E.各种病毒性肝炎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2.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尿中含有胆红素的原因是A.血间接胆红素过多B.血直接胆红素过多C.血尿素氮过多D.肾小球滤过性增高E.血尿胆原过多3.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最突出的表现是A.消化道症状B.呼吸道症状C.全身中毒症状D.循环系统症状E.血液系统症状4.关于血清中常规检测到的HBV标志物,应除外A.HBsAgB.HBeAgC.HBcAgD.HBeAbE.HBcAb5.患者,男性,38岁,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护士制定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与患者接触时穿隔离衣、戴口罩B.告知家属探视应穿隔离衣,注意防护,避免感染C.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饮食D.吃剩的饭菜可倒入垃圾桶扔掉E.护理患者前后均要洗手6.某单位组织员工体检,小刘的检验结果显示乙肝五项中仅抗-HBs阳性,其余均为阴性,肝功能正常,小刘咨询阳性结果的意义,护士应告知小刘抗-HBs阳性是表明A.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免疫力B.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C.处于乙型肝炎活动期D.处于乙型肝炎恢复期E.曾经感染乙肝,但机体免疫力强,病毒已清除(7~8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2岁,因发热、恶心、食欲缺乏伴尿黄、明显乏力7天入院,患者主诉症状出现前无明确诱因。
查体巩膜皮肤中度黄染,肝下缘于肋下2cm触及,质软有触痛,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示ALT 832U/L,TBil 70µmol/L。
7.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淤胆型肝炎B.急性黄疸型肝炎C.急性重型肝炎D.慢性重型肝炎E.慢性肝炎8.进一步诊断所需的检查应除外A.抗HAV-IgMB.腹部CT检查C.乙肝病毒病原学5项检查D.腹部B超检查E.腹部磁共振检查(9~10题共用题干)患儿,15岁,因发热、疲乏4天,尿黄、巩膜黄染2天入院,体温38.5℃,发病前曾在外饮食,有乙肝疫苗接种史。
9.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甲型肝炎B.急性乙型肝炎C.急性丙型肝炎D.急性丁型肝炎E.急性戊型肝炎10.为了确诊最可靠的检查项目是A.抗HAV-IgGB.抗HBV-IgMC.抗HDVD.抗HEVE.抗HAV-IgM(11~13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7岁,单位年度体检查出HBsAg(+)。
11.能提示患者具有传染性的阳性项目是A.HBsHgB.HBsAbC.HBeAgD.HBeAbE.HBcAb12.区分该患者是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的依据是A.HBsAg滴度B.HBV-DNA定量C.肝功能D.HBeAbE.抗HBV-IgM13.如果有传染性且患者准备结婚,则有效预防措施是A.婚后不可生育B.待HBsAg转阴后结婚C.待HBcAb转阴半年后结婚D.未婚夫接种乙肝疫苗E.未婚夫注射免疫球蛋白答案与解析1.E。
2.B。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中直接胆红素过多,经过肾排泄,因此可有尿胆红素阳性。
3.A。
4.C。
5.D。
黄疸型肝炎患者吃剩的饭菜可能有传染性,要消毒处理。
6.A。
7.B。
8.E。
9.A。
10.E。
11.C。
12.C。
13.D。
六、艾滋病病人的护理1.关于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A.性接触B.输液或输血C.母婴D.昆虫E.器官移植2.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途径是A.同桌进餐B.输血C.共用浴具D.握手E.拥抱3.下列描述中反映HIV感染I期表现的是A.急性起病,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肉关节痛,10天左右后消失B.无症状,血中抗HIV(+),持续2~10年C.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D.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E.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等神经系统症状4.确诊HIV感染阳性的检查方法是A.P24抗体(ELISA法)B.P24抗原C.gp41抗原D.gp41抗体E.P24抗体(免疫印迹法)5.能反应艾滋病预后和疗效的项目是A.CD4+/CD8+比值B.血清P24抗原水平C.血清HIV抗体检测D.淋巴细胞总值E.淋巴结活检6.艾滋病患者服用齐多夫定时,应定期检查A.肝功能B.电解质C.血糖D.血象E.血沉7.护士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健康史评估时,下列内容重要性最低的是A.有无输血史B.有无静脉吸毒史C.有无器官移植史D.有无同性性行为E.有无吸食大麻史8.患者,女性,30岁。
2年前确诊为艾滋病,现合并肺结核出现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而入院治疗。
护士为患者吸痰,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吸痰操作前可不洗手B.吸痰时可不戴手套,操作后洗手即可C.吸痰时不慎将痰液溅到地面,先用漂白粉消毒后再做清洁处理D.吸痰管用毕丢入污物桶后再集中处理E.吸痰管用毕放入结实的一次性袋内直接焚烧处理9.患者,男性,27岁,因低热、全身不适、头痛,畏食、肌肉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就诊,化验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抗-HIV阳性。
护士为其指导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中应除外A.排泄物用漂白粉消毒B.教给病人用药方面的知识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C.性生活应使用阴茎套D.加强心理疏导E.外出时应戴口罩答案与解析1.A。
2.B。
3.A。
4.E。
5.A。
6.D。
7.E。
8.C。
9.E。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1.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正确的是A.猪B.血吸虫C.乙脑患者D.螨虫E.按蚊(2~3题共用题干)患儿,7岁,因发热,头痛、呕吐、腹泻2天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