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学习指导】学习导读三维目标知识: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能力: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并且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学习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自主学习】——准确的记忆和规范的表达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途径目题问题归纳和结论我国宗教掠影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2、我国的宗教政策(1)是什么(2)理解:①怎样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②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是什么?③怎样理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④如何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1、2、(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①我国的宗教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学案4: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一、温故知新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显著的优越性?二、知识目标1、识记:(1)明确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2、学习重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学习难点:全面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三、新知导学(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内涵:(2)内容:原因: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含义:目的: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1)我国宪法规定:(2)我国政府的态度: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客观原因:(2)要求:(两个要求,两个支持)——如何引导?(二)弘扬科学精神1.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2、原因(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3、措施(中学生如何弘扬科学精神?):合作释疑宗教和邪教的区别第一,信仰不同。
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
宗教有一定的神学理论、经典和戒律,有其组织体系。
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是神,在传统宗教中,神职人员只是按神的意志行事,但自己绝不能超越神成为崇拜对象。
邪教的历史则都不长,并常以各种形态出现,它的思想构架比较原始和粗糙,又往往比较极端和激烈,邪教的教主往往自称上帝或其他神的“下凡肉身”,邪教崇拜的神即“教主”,对其信徒施加极强的精神和组织控制。
第二,活动方式不同。
在长期的发展中,宗教形成了一整套崇拜仪式和其他宗教活动的仪轨,活动是公开的、开放的,教内教外人均可参加、了解。
邪教则十分诡秘,内部组织严密,一个人一旦加入,就很难摆脱出来,即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
第三,社会功能不同。
宗教要信徒爱人,劝人行善,拥护政府、遵纪守法,在追求来世的同时强调现世,在现实生活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邪教则以歪理说迷惑人,无视法律,对抗政府,破坏社会秩序,违反人性,聚敛钱财,对社会起危害作用。
高中政治 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我国的宗教政策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拟 1 课时第 1课时三维目标(1)理解熟记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2)提高学生辨别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的能力。
(3)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自主备课一、梳理回顾《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知识线索:(一)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弘扬科学精神明确我国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不支持、不鼓励、不反对,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二、辨清几个有关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误区:师生共同解决练习册P63自主探究中的误区;误区一、我国的宗教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误区二、国家保护所有的宗教活动。
误区三、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误区四、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与外国宗教不相往来。
高中政治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它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我国的宗教政策还包括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框第一目“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这个情景导入是让学生对宗教界有所了解,便于进入下面的学习。
第二目“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主要是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阐明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强调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第三目“弘扬科学精神”。
本目是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宗教。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特别是认清法轮功的邪教本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央一再强调的三句话:(1)全面贯彻宗教政策;(2)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学情分析这是本课的难点。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特别是宗教对一些少数民族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东部地区的学生,很多人还存在疑惑: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允许宗教存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呢?因此,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可以插入更多的图片或音像,通过音像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和资料以扩大视野。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五、教学方法本课是新授课,学生对宗教问题较陌生,难点和疑点很多,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学案7: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要求』1、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2、了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学习重点』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自学提纲』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探究与共享二、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1)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第一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 第三___________ 第四____________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①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②什么是不正常的宗教活动?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又,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是宪法赋予公民,是我国④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是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了解管理目的、邪教是不是宗教)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为什么要自办?)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1)为什么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既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怎样和社会主义相适应①要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求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③支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④支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弘扬科学精神1、正确认识宗教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3、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树立科学世界观『知识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符合宗教自身规律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3课时我国的宗教政策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________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又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1)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________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________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______________。
(2)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________。
宗教活动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这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___活动,抵御______________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5.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______________的支配。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________________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
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原因:这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2)内涵:①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______________,而是要求他们热爱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遵守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②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____________与民族的____________;③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的阐释;④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高中政治3.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能力目标:1.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 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三、预习提纲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1. 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2. 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 弘扬科学精神(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四、基础知识梳理(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阅读教材81页,思考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1. 怎样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 你如何看待宗教现象?(二)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阅读教材阅读教材81页“相关链接”内容,思考宗教的产生与消亡问题。
1.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我国实行(2)我国的宗教政策: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依据:内涵: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阅读教材82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宗教信仰自由的要求有哪些?②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含义:目的:阅读教材83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③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怎样理解坚持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阅读教材83~84页关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思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呢?原因:含义:(三)弘扬科学精神阅读教材84页的相关内容并思考,你是否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了进一步理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宗教呢?如何对待宗教:(1)(2)(3)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阅读教材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含义是什么?3.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是什么?3.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是什么?阅读教材85~86页的内容,思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联系我们前面所学内容,正确把握“本质特征”,分别从根本保证、本质要求、基本方略的意义上,阐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高中政治7.3 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

2010年高中政治7.3 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一、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知识构成:一、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含义:(2)实质:(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是我国尊重和保护的重要体现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2)管理的目的?3、宗教坚持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放弃宗教信仰。
二、宏扬科学精神我国中学生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宗教?三、学法和自检:1.下列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C. 到各种场所宣传宗教教义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 宗教信仰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指()①要求宗教信徒放弃宗教信仰②要求信教群众爱党、爱国、爱教结合起来③宗教活动要遵守宪法和法律④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取代迷信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3. 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因为它()①符合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④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是()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③有利于树立科学世界观④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课题7.3 我国的宗教政策四、达标检测1.我国宗教界爱国人士是中共值得依赖的朋友,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和稳定的积极力量。
这说明()A.宗教在我国主要起积极作用B.我国能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必须保护宗教教职人员的一切教务活动D.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的权利2.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奥运村设置专门的宗教服务中心,有专业神职人员为各国运动员和官员提供宗教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 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2. 知道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明确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求和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3. 理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二、重难点:1. 宗教信仰政策的内容三、课堂导学:1. 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从内容上看,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而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全社会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教育。
(3)澄清以下几个认识误区:误区一: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所以在我国共产党员可以信教。
误区二:坚持宗教同政权相分离的原则,所以宗教界人士不能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担任政府职务。
2.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为何还要弘扬科学精神?(1)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现实生活中还大量存在封建迷信,对人们生活产生危害。
(3)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4)中学生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四有”社会主义公民。
四、自测题1.青岛市宗教局与市南区宗教局联合举办了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活动,该活动以“落实宗教政策、维护宗教和谐”为主题。
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 )①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②使宗教活动有正确理论的指导③更好地全面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促使宗教尽快消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3.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 )A.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C.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B.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 D.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4. 陈独秀在《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中指出:“宗教之功,胜残劝善,未尝无益于人群;然其迷信神权,蔽塞人智,是所短也。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B.宗教与封建迷信都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C.宗教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D.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5. 在我国,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有( )。
①坚持科学的态度②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应支持和鼓励信教④大力宣传无神论,消灭宗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3我国的宗教政策1.传昭大法会又称为莫朗钦波节,是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
法会期间,有将近2万名信教群众集中在拉萨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祈祷,并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
各地的佛教信徒来此朝佛布施。
材料说明( )。
①我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持民族平等②国家鼓励公民信仰宗教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右图漫画表明( )。
A.我国各族群众在政治上一律平等B.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仰自由C.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D.信教群众对教义的理解基本相同3.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但除道教以外,其他各大宗教都是由国外传入的。
在处理国内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上,我国政府( )①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②不允许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③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④坚决打击外国宗教势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上来。
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了改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近年来,乡村的基督教发展很快,许多偏远的乡村以及城市周围的郊区都有许多人参加。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应当鼓励公民都信仰宗教 B.国家应当保护公民参加的一切宗教活动C.国家应该禁止公民信仰宗教 D.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教育7.3 我国的宗教政策【课堂探究】材料分析我国某著名歌手在一寺庙剃度修行,令广大歌迷唏嘘不已。
假设该歌手今天又作出了以下几种行为:①放弃了信仰佛教,回归歌坛。
②加入了基督教。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歌手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说明理由。
(2)对于该歌手剃度出家一事,某歌迷以“关闭各宗教”的提议来表示对自己偶像的挽留。
这种做法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1. (2014·济南模拟)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
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 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
由此可见( )①我国宗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②④2. 在我国,宗教关系可以实现和谐的根本原因是( )A.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B.我国的宗教是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C.我国有多种宗教并存 D.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3.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包括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
宗教文化中“天人合一”、“尊重生命”等内容,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正能量。
因此()A.要鼓励宗教信仰,凝聚各界力量 B.要全面阐释和吸收宗教教义教规C.要尊重信教群众,保护一切宗教活动D.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 在学习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某校高三(9)班同学形成了下面看法,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教,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B.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为了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D.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消灭宗教5. 在一座寺庙里,小李看见住持送给游客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的卡片上有这样的话: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这反映了在我国( )①宗教可以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③宗教的一些教义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④宗教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A.①③B.②④ C.①② D.①④【课后拓展二】1.2014年是《宗教事务条例》(下列《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各地民宗部门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全面回顾总结了贯彻实施《条例》所取得的成绩,动员部署下一阶段对《条例》的修改完善及贯彻落实工作。
《条例》标志着宗教工作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对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我们党和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政策和方针是什么?(2)为什么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7.3 我国的宗教政策参考答案:【自测题】1.【解析】选A。
此题考查了我国宗教的相关政策。
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
2.【解析】选C。
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宗教信仰政策,把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故选C项。
②说法不科学;④说法错误。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是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故选B项。
4.【解析】选D。
陈独秀既看到了宗教的积极作用,也看到了宗教的消极作用,这启示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出宗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D当选;A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C本身说法错误,排除。
5.【解析】选A。
宗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或发展宗教,①②表述正确;在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③错误;④表述不准确。
【当堂训练】1.【解析】选D。
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各地的佛教信徒来此朝佛布施,说明我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持民族平等,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④是我国宗教涉外关系,不合题意。
2.【解析】选C。
A强调的是政治,与漫画意思不符;B说法错误,各族群众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C说法正确;D错在“基本相同”。
3.【解析】选A。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同时并不排斥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开展对外交往,故①②③正确。
④观点错误,我国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及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而不是打击一切外国宗教势力。
4.【解析】选B。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故②③正确。
①与题意不符。
④观点错误,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未得到改变。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是不鼓励公民信仰宗教,A、C两项错误;另外,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B项错误。
【课堂探究】答案:(1) 不违反。
因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具体内容包括: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不可行。
不做定向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拓展一】1.【解析】选D。
①③选项观点错误,我国的宗教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题中没有涉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故排除。
根据题意,题中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体现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故②④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