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摆在许多生物老师面前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尤其是生物的实验是农村生物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就对现阶段农村生物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1.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对比较薄弱,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和专业素质低,教师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生物学实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黑板上讲实验也能让学生通过会考,于是,生物学实验课往往通过教师“讲实验”和学生背实验原理的方式来完成的.这样的“实验课”完全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生物学课也因此失去了其应有的特点.造成农村中学生物学师资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中学的条件特殊一些专业学科缺乏教师,部分地区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担任生物教学,导致一些重要实验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缺

乏教师,初中生物学教师改教其他学科,导致生物学专业教师流失.二是,由于人们的观念和环境的问题导致大量优秀的农村生物学教师流向了城市,进一步造成农村生物学师资更加缺乏.

2.实验设备陈旧,仪器欠缺、资金紧张

由于经费紧张,部分学校的生物仪器装备还停留在旧版本,特别是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的仪器更是缺口很大.教学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研究、探索,许多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没有资金更新和维修不及时不能正常使用,在实验室中只是一种摆设,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3.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大多数学校对生物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按新课程标准安排足够的课时,七、八年级生物每周应安排3课时,而大多数学校因专业教师缺乏等问题只开了2课时,特别是七年级上下册学习内容难且多,学生不易理解,老师们为了能赶进度,把课上完,只能忍痛把做实验改为讲实验.从而降低了生物课堂效率,达不到对新课标的认知标准.还有一些学校生物教师专业知识欠缺,实验能力差,有些教师,大部分实验自己都没有做过,对实验原理含糊不清,更别谈上实验课了.

4.实验员配置不专业,实验课准备不充分

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比较普遍.很多学校的实验员既不是生物专业毕业,又没有带过生物课,这样,对于专业知识上比较欠缺,对教材、实验内容比较陌生.实验材料不能及时培植和准备.如《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制造淀粉》、《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制作酒酿》、《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等等.

5、课堂组织困难.在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下,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但有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差导致组织学生困难,课堂秩序不好维持.七、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实验课好奇心强,无论课前怎样准备,课上怎样强调,上课时总是窃窃私语,难以控制.一节实验课上下来,比平时两节课都累.所以,有很多生物老师尽量不上实验课.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针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为了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实现新课改提出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学校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配备是教育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学生实验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实践能力和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