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艺术教育深入实施,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建立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促进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艺术课程的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

二、测评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三、测评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四、测评目的1. 了解和衡量学生艺术素质的个体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

2.了解学校艺术课程实施及课堂教育教学状况,以及影响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3.落实教育部关于将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

五、测评原则L导向性原则。

测评工作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遵循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测评促进学校配齐配足艺术教师(可采用外聘专业教师的方式),促进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促进艺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发展艺术特长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2.发展性原则。

测评工作既关注学生艺术素质水平,也关注艺术课程的开设、教学和管理;既关注艺术教育器材、设备和场地建设, 也关注教师配备、教学理念和评价机制,全面分析艺术教育成果、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整合性原则。

测评工作纳入学校全局工作安排,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相关工作阶段、环节有机进行Q4.操作性原则。

遵循“简便易行、客观公正、逐步深化”的基本思路,避免繁琐和形式化的测评方式方法,测评内容、指标及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保证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六、测评内容测评内容包括基础性测评和发展性测评两个指标。

(一)学习基础性测评主要针对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对应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指标”。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5]5号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

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

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

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

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篇一:(2014-11-06)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完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机制,推进学生艺术素质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第三条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实践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成绩。

小学生测评成绩列入学生成长记录或素质发展报告书;初中及以上学校学生测评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

第五条中小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六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七条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纳入本级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第八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第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对认真开展测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给予表彰。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及分值组合附件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及分值组合注:1.“接受艺术教育的课时及态度”指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音乐、美术、综合艺术以及艺术类校本课程的记录。

2.“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经历”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记录。

3.“艺术自学经历”指学生校外艺术学习的经历。

4.“音乐/美术基本能力”指学生通过艺术课程学习,掌握课程标准规定应会的基本能力。

5.“音乐/美术基础知识”指学生通过艺术课程学习,掌握课程标准规定应知的基础知识。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精神,为扎实推进XX 县“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课题研究和“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工作,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特制订本方案。

一、测评保障1.组织领导。

为认真落实好“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工作,特成立领导小组:2 .艺术师资。

县教体局继续通过招聘特岗教师、定向招聘艺术教师等方式,按照艺术课程设置标准和教师编制规定,综合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师资配备情况,努力实现各学区内艺术师资满足教学需要并基本均衡,为各学校配齐专兼职艺术教师并逐年提高专职艺术教师比例。

3 .加强培训。

为做好“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工作,我局将按计划定期开展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研讨、培训活动,让艺术专干、学校领导和艺术教师理解并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工作;4 .经费保障。

为使“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工作取得实效,县教体局向财政申请专项经费推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县''和“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实验、研究工作。

二、测评计划1.试行阶段。

20XX年秋季,各学区、学校根据《XX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制定学区、学校测评方案并按照方案认真做好测评试行工作;收集整理测评中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测评工作;5 .完善阶段。

20XX年根据测评情况,修订、完善《XX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指导学区、学校不断总结、改进测评工作;6 .总结测评。

20XX年进一步总结、推行《XX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三、测评对象XX县中小学校全体学生四、测评标准建立县、区、校三级测评体系,一是由德卫艺股牵头,参照20XX 年《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制定XX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二是由县教研室牵头,根据《XX县中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细则》和《XX县中小学美术素质测评细则》分年级制定测评细则,三是由各学区牵头,学校具体负责,结合本学区、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可操作的测评标准和实施细则。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掌握和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的情况
25
发展指标
5.校外学习
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
10
6.艺术特长
(加分项)
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的某一艺术项目的特长(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绘画、书法等)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
分值
基础指标
1.课程学习
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25
2.课外活动
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
15
学业指标
3.基础知识
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
25
4.基本技能
10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 [2015]5 号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 分;发展指标 20 分,其中加分项目10 分。

90 分以上为优秀,60-74 分为合格, 60 分以下为不合格。

分;学业指标 50 75-89 分为良好,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

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分值1.课程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25 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基础指标2.课外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15 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分值3.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25 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学业指标掌握和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4.基本技能准要求的基本技能的情况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5.校外学习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发展指标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的某一艺术6.艺术特长项目的特长(包括声乐、器乐、舞蹈、(加分项)戏剧、戏曲、绘画、书法等)25 10 10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10
4.基本技能
掌握和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的情况
25
发展指标
5.校外学习
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
10
6.艺术特长(加分项)
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的某一艺术项目的特长(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绘画、书法等)
附表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
分值
基础指标
1.课程学习
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25
2.课外活动
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
15
学业指标
3.基础知识
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
25

中小学学生音乐美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标准

中小学学生音乐美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标准
2.了解并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
3.为诗词、短语创编4~8小节旋律片段。
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社会生活
小学
1.喜欢从广播、影视、网络、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听赏;
2.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交流活动。
初中
1.乐于参与民俗活动,并通过音乐了解民俗文化;
2.了解八音、江南丝竹、吹打乐、广东音乐、花鼓、斑鸠调、包楞调、小调等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风格及相关音乐文化知识。
初中
1.听辨出音乐力度、速度、节奏、节拍、旋律、和声、调式等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运用所学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2.听辨出西洋管弦乐队、中国民族乐队、电声乐队中常用乐器的音色;
3.认识并了解世界各国民族特色乐器,如骨笛、埙、编钟、古琴、马头琴、竖琴、英国管等。
音乐情绪与情感
小学
1.体验、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并做出相应表情或体态反应;
2.聆听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随歌曲哼唱或默唱;
3.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小型器乐曲,随乐声哼唱短小的音乐主题或主题片段;
4.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
5.聆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
初中
1.分辨出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民谣、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
2.了解大合唱、组歌、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歌剧、舞剧音乐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
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咸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小学
1.观赏自然景物和优秀的美术作品,能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欣赏感受;
2.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知道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