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金匮真言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金匮真言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翻译】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麽回事呢?歧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他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
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冬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原文】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翻译】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
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
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
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
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
【原文】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翻译】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
春天多发生嬶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冬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
若冬天不进行按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痺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
【原文】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黄帝内经第四篇金匮真言论读后感

黄帝内经第四篇金匮真言论读后感(中英文版)英文文档:After reading "The Book of Huangdi Neijing: Chapter 4 - Jin Kui Zhen Lun",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profound wisdom and knowledge contained within.This chapt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natural world and how it relates to human health and well-being.One of the key concepts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is the importance of aligning one"s lifestyle and habits with the natural rhythm of the seasons.It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s this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good health.For example, it advises adjusting one"s diet and exercise routine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of the seasons to ensure balance within the body.Another aspect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emphasis on preventative healthcare.The chapt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proactive steps to maintain good health, rather than waiting for diseases to manifest.This includes adopting a healthy lifestyle, maintaining a balanced diet, and engaging in regular exercise.Furthermore, "Jin Kui Zhen Lun" also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observ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body"sresponses to illness, such as the color of the tongue, the pulse, and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patient.Overall, this chapter of the Huangdi Neijing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It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ative healthcare and the need to adopt a holistic approach to maintaining good health.中文文档:读完《黄帝内经》第四篇《金匮真言论》,我深受其深刻智慧和知识的启发。
黄帝内经素问卷全集,黄帝内经灵枢卷全集

黄帝内经素问卷全集,黄帝内经灵枢卷全集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话⽂素问|黄帝内经原⽂+⽩话⽂翻译《黄帝内经·素问》⼆⼗四卷 81篇摄⽣,阴阳,脏腑,治法,脉法,病机,病证,刺法,精⽓⾎,运⽓,四诊合参。
卷⼀,上古天真论篇第⼀,【本章要点】1.说明养⽣的积极意义。
不仅可以预防疾病,⽽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
2.具体指出养⽣的⽅法:精神上的修养;饮⾷起居的调节;环境⽓候的适应;体格的锻炼。
3.⼈⽣的⽣、长、衰、⽼过程,以及⽣育的功能,主要关键都决定于肾⽓的盛衰。
4.举出四种养⽣者的不同养⽣⽅法和结果,来启⽰⼈们注意养⽣祛病延年。
四⽓调神⼤论篇第⼆,【本章要点】1.具体叙述了在⼀年四季中适应⽓候变化的摄⽣法则。
⽽适应⽓候变化,是养⽣⽅法中的重要关键。
2.指出了违反四时⽓候的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发⽣的因素,从⽽进⼀步指出预防思想的重要性。
⽣⽓通天论篇第三,【本章要点】1.⼈的⽣命活动与⾃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天⼈相应”的观点,为全篇的中⼼思想。
2.指出⼈⾝阳⽓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由于种种原因⽽使阳⽓受伤引起的病变。
3.指出⼈⾝的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4.指出四时⽓候和饮⾷五味都能影响五脏⽽致病。
⾦匮真⾔论篇第四。
【本章要点】1.从四时⽓候与五脏的关系,阐述季节性的多发病。
2.从⼀⽇之间的变化、体表部位以及脏腑位置等,来说明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灵活运⽤。
3.从四时阴阳五⾏为中⼼来演绎、讨论⼈体脏腑功能和⾃然界⽓候变化的有机联系。
《⾦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对于本条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多数医家以五⾏相乘相克理论来解释。
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尚不全⾯,不能揭⽰其内在本质,难以正确指导临床,故略陈⼰见,恳请同道斧正。
从医学源流⾓度来理解 其理论来源于两个观点,⼀是《素问·四⽓调神⼤论》"圣⼈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未病先防的观点。
黄帝内经(徐文兵)

《金匮真言论》第06期广播版文字稿北京吴式太极网2010-01-09 16:53:07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依然是有请到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徐老师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在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花了一个小时讲了两句话:“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今天呢我们继续往下讲:“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徐文兵:说一下长夏啊。
我们一年有四季,但大家说了我们有五脏,你这个脾对应哪个季呀?中医单门有个说法:就是脾针对长夏。
梁冬:有两种说法吧?说脾有两个是吧?徐文兵:脾有两个,你知道哪两种?梁冬:据传说,我所学的,土呢要不然就对应的是长夏,就是夏天和秋天之间的那一段儿;还有说呢是每一个季节,春夏秋冬中间的那十八天。
徐文兵:对,我倾向于后者。
其实呢,脾是它后天之本,一年四季你都离不开这个脾的产生这种气血,就每个月抽出十八天,我们归到这种脾来讲。
脾呢主吸纳,把你胃、肠消和化好了的东西它统统地收进来,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吃什么拉什么,啊,吃冰棍拉冰棍,没化,就是完谷不化。
很多人吃完东西以后,他脾吸收不好,或者是首先胃、肠消化不好,没消,你看,吃的玉米粒儿没把它磨碎了,然后小肠没把它泌别清浊,然后从大肠拉出来还是玉米粒儿。
有些人吃西红柿,带皮儿吃,结果呢拉出来那个西红柿皮儿还在里面。
梁冬:对呀,对呀,有些人就是这样啊。
徐文兵:还有人一吃青菜,很多人说我们要学外国人,我们要保持蔬菜的营养,我们要吃生菜。
梁冬:对。
徐文兵:吃生菜结果是什么?吃什么拉什么。
你怎么不看看你的人种,你不看看你的这种消和化的功能,你就盲目崇洋媚外跟人家学。
所以我建议很多人吃菜啊,都要吃什么?炒熟了的菜,这样就帮助了你的消和化,这样尽管损失了一些营养,但是你能消它化它吸收它,你还是吸收进去了。
你生吃进去生拉出来,你不等于穿肠而过,营养还在那儿吗?梁冬:对,就是传说中的:“我穿肠而过”(唱)。
7、《黄帝内经》4-金匮真言论2

7、《黄帝内经》4-金匮真言论2第4篇:金匮真言论五、五脏对应形色气味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黄帝是问五脏应四季,五脏跟四时的节气,生长收藏有什么关系。
歧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
其味酸,其类草木。
其畜鸡,其谷麦。
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
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其臭臊。
1、东方青色岁星,就是木星,以春季带头。
文字很好理解。
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可以对应人的身体。
东方应肝脏,颜色是青色,南方呢赤色,定为心脏,西方白色,北方黑色,正中央是脾,土是黄色。
从东方开始,在学针灸的时候,学到过五脏对应的五种颜色,青赤黄白黑出自《黄帝内经》,所有中医的理论全部是来自于《黄帝内经》,这是最早的源头。
从这里延伸,继续学习。
(1)相生是吉,逆是凶。
举例:有一个人来看病,脸是发青的,一看就知道是肝病,而且这个人很痛,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这是中医的望诊。
治疗了一两周,颜色变红色,这是顺着相生的颜色,代表快治好了,代表治疗的方向是对的,就不要改变用药。
如果被治成黑色的,那就是治疗方向错了,是医之过。
同理,说如果是黑色的肾脏病,治得他脸色发青就是好,相反治得他的脸色发白,就错了。
用这种观念,不用记,马上就一通百通。
(2)所有的绿色蔬菜,青色全部都入肝,所有的蔬果类,味道淡的全部入气分,所谓气分跟血分不一样,气是行水,水气,三焦都是属于气。
味厚的都入血分,肉类的东西味道都比较重,中药的味道也很重。
东方是青色,正色的青色,春天的时候,人脸上带一点点青色,这是好的现象。
春天的脸上看到白色就不好,当令的节气一定要看到当令的颜色,这是正常。
相生的也好,比如说春天看到红色,颜色是相生。
克是制衡的意思。
比如说肝脏,肺金克木,要去制衡,如果金没有去制衡它,肝脏就出现问题了,这五脏之间是互相制衡的,拉力平均,才能够相安无事的生存。
如果不平均,就产生问题,这是病的因,把它变回正常,就是治的方法和法则,这是人身体的纪律。
徐文兵解读皇帝内经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国学堂。
我是梁冬,依然是和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一起来学习《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徐老师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是的,我们在上一周的时候呢,讲到了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这个字呢,很容易念成愉在肩背。
俞在肩背。
徐文兵:这个俞,它和我们讲的运输的输是同义,就是脏腑内的气通过这个经络,通过这个地方传输到体表。
相反来讲呢,如果我们刺激体表的气输出的地方可以影响到他内在脏腑的功能。
梁冬:噢……徐文兵:这就是中医由表及里或者由里及表的这么一个阴阳互根的,这么的一个道理。
梁冬:所谓的腧穴腧穴就是这个腧,对不对?徐文兵:对,腧穴就是一个“肉”字边,月亮的月加上这个字,就是这个愉快的愉的半边。
梁冬:对,那我想请问了,这个俞和穴到底有什么区别?徐文兵:哎,俞和穴有什么区别呢?穴,不用说,是凹进去的。
凹下去,是吧?你挖个坑,铺上草,等着野兽往下掉。
这叫穴。
相反呢,还有的人的气是什么,凸出来的。
梁冬:冒出来的?徐文兵:哎,冒出来的。
它像火山口一样,它没有形,但是它有气,有那种感觉。
就是有一些比较敏感的人,拿自己的手在病人身上一撸,就能感觉到有些地方,它有一种那种感觉,我们叫气象,象是看不见,象由心生,你拿心可以体会到。
它局部那个气的形状,那个形象,它没有形,但是有象。
是往起凸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脚踝呀,内侧,叫什么?肾经上的第三个穴,叫太谿。
梁冬:哪个溪?徐文兵:谿吧,现在简化成那个小溪,河水那个,溪水那个溪了。
在古代呢,它不是那么写。
奚还是那个奚,但是边上是个山谷的谷。
简化字为什么说有点问题呢?它就把很多它认为同样的字都归成一个字了。
其实那俩字不是一回事儿。
古代那个谿意思就是那种山谷,但是这山谷之间比较窄,所以它叫谿。
中医讲呢,人的穴位,肉之大会名曰谷,肉之小会名曰谿。
就是在肌肉接缝的地方呢,它有一种,就是凹下去的那种感觉。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直解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直解金匮,藏书之器也。
真言,至真不易之言也。
天之阴阳四时,合人之阴阳脏腑,人之五脏五行,合天地之五方五色、五谷五味、五星五音、五畜五臭,各有收受,三才合一,至真不易。
然此真言者,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日金匮真言也。
黄帝问日: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天有八风,四方四隅之风也。
经有五风,人身经俞五脏之风也。
帝欲详明天人相应之理,故有是问。
岐伯对日: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八风发邪,天之八风,发为邪气也。
以为经风,触五脏八风之邪,以为人身经俞之风,更触人之五脏也。
邪气发病,邪风之气伤人,则发而为病也。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邪气发病,是以胜相加。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木胜土也;长夏胜冬,土胜水也;冬胜夏,水胜火也;夏胜秋,火胜金也;秋胜春,金胜木也。
所谓四时之胜而发病也,是知邪气发病,乃以胜相加矣。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所谓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而有四时之胜者,如东风生于春,即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
病在肝,触五脏也,俞在颈项,以为经风也。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
南风生于夏,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
病在心,触五脏也,俞在胸胁,以为经风也。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西风生于秋,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
病在肺,触五脏也,俞在肩背,以为经风也。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北风生于冬,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
病在肾,触五脏也,俞在腰股,以为经风也。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中央为土,以应四隅,亦八风发邪,而有四时之胜也。
病在脾,触五脏也,俞在脊,以为经风也。
此言八风发邪,则有四时之胜,触五脏而为经风者如此。
故春气者,病在头。
所谓俞者,乃人身之经俞,非五脏之穴俞。
上文云,春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头连颈项也。
夏气者,病在脏。
夏俞在胸胁,故夏气者,病在脏。
金匮真言论四(1)—梁冬对话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四(1)—梁冬对话徐文兵解读黄帝经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梁冬。
依然有请的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
徐老师好。
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对,上一周呢,我们讲到了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徐文兵:就讲了一句话。
梁冬:对,讲了一句话。
今天呢,我们再开始来讲:“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脊梁的“脊”。
徐文兵:嗯。
我们说了很多风,东南西北风。
梁冬:对。
徐文兵:那个,中央刮什么风?梁冬:对。
徐文兵:嘿嘿。
梁冬:你看它这个中央就不叫风了。
你看前面是说东风、南风、西风、北风是吧?到中央,它中央就没有风。
徐文兵:中央有旋儿风。
梁冬:对喔。
徐文兵:这中央为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这一年啊就不刮风,就没风。
梁冬:对。
徐文兵:大家说这风这么不好,那没风是不是好?不见得。
风是能生万物,也能害万物。
我们说它对身体会有害,但是没有风……梁冬:那也不行。
徐文兵:出问题了。
什么问题?你看非典那年,每年都春天刮风,起沙尘暴。
非典那年都一点儿风没有,一次沙尘暴没有,所以它就湿气就起来了。
梁冬:噢……徐文兵:湿气就大。
所以给人造成了很大的这种危害,所以,中央为土呢,好像是东南西北风,它都刮不到,但是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呢,它就会造成一些脾胃方面的疾病。
脾胃方面什么疾病呢?梁冬:他说的是“病在脾,俞在脊”嘛。
徐文兵:对,病在脾,就是说,没有风的推动呢,这人呢就会吸收了很多不应该吸收的东西,造成了人体这种富营养化,你看我们现在江河湖泊,都是什么?生了很多水藻,啊,长了很多这种水葫芦,富营养化。
为什么?没流动,流动不起来。
梁冬:嗯。
徐文兵:这个,中央的话呢,我们讲东边是肝,西边是肺,南方是心,北方是肾,中间儿呢,是指我们的脾胃。
脾和胃呢,它有两个功能,胃是主消,吃进东西它把它磨碎了,大的变小了,冷的变热了。
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大家都认为好像脾主运化,这是个误解,脾是什么?太阴,什么叫太阴?梁冬:太阴湿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s ù问w èn ·金j īn 匮ku ì真zh ēn 言y án 论l ùn 篇pi ān 第d ì四s ì黄hu án ɡ帝d ì问w èn 曰yu ē:天ti ān 有y ǒu 八b ā风f ēn ɡ,经j īn ɡ有y ǒu 五w ǔ风f ēn ɡ,何h é谓w èi?岐q í伯b ó对du ì曰yu ē:八b ā风f ēn ɡ发f ā邪xi é,以y ǐ为w éi 经j īn ɡ风f ēn ɡ,触ch ù五w ǔ脏z àn ɡ,邪xi é气q ì发f ā病b ìn ɡ。
所su ǒ谓w èi 得d é四s ì时sh í之zh ī胜sh èn ɡ者zh ě,春ch ūn 胜sh èn ɡ长zh ǎn ɡ夏xi à,长zh ǎn ɡ夏xi à胜sh èn ɡ冬d ōn ɡ,冬d ōn ɡ胜sh èn ɡ夏xi à,夏xi à胜sh èn ɡ秋qi ū,秋qi ū胜sh èn ɡ春ch ūn ,所su ǒ谓w èi 四s ì时sh í之zh ī胜sh èn ɡ也y ě。
东d ōn ɡ风f ēn ɡ生sh ēn ɡ于y ú春ch ūn ,病b ìn ɡ在z ài 肝ɡān ,俞y ú在z ài 颈j ǐn ɡ项xi àn ɡ;南n án 风f ēn ɡ生sh ēn ɡ于y ú夏xi à,病b ìn ɡ在z ài 胸xi ōn ɡ胁xi é;西x ī风f ēn ɡ生sh ēn ɡ于y ú秋qi ū,病b ìn ɡ在z ài 肺f èi ,俞y ú在z ài 肩ji ān 背b èi ;北b ěi 风f ēn ɡ生sh ēn ɡ于y ú冬d ōn ɡ,病b ìn ɡ在z ài 肾sh èn ,俞y ú在z ài 腰y āo 股ɡǔ;中zh ōn ɡ央y ān ɡ为w éi 土t ǔ,病b ìn ɡ在z ài 脾p í,俞y ú在z ài 脊j ǐ。
故ɡù春ch ūn 气q ì者zh ě病b ìn ɡ在z ài 头t óu ,夏xi à气q ì者zh ě病b ìn ɡ在z ài 脏z ān ɡ,秋qi ū气q ì者zh ě病b ìn ɡ在z ài 肩ji ān 背b èi ,冬d ōn ɡ气q ì者zh ě病b ìn ɡ在z ài 四s ì肢zh ī。
故ɡù春ch ūn 善sh àn 病b ìn ɡ鼻b í衄n ǜ,仲zh òn ɡ夏xi à善sh àn 病b ìn ɡ胸xi ōn ɡ胁xi é,长zh ǎn ɡ夏xi à善sh àn 病b ìn ɡ洞d òn ɡ泄xi è寒h án 中zh ōn ɡ,秋qi ū善sh àn 病b ìn ɡ风f ēn ɡ疟nu è,冬d ōn ɡ善sh àn 病b ìn ɡ痹b ì厥ju é。
故ɡù冬d ōn ɡ不b ù按àn 跷qi āo ,春ch ūn 不b ù鼽qi ú衄n ǜ,春ch ūn 不b ù病b ìn ɡ颈j ǐn ɡ项xi àn ɡ,仲zh òn ɡ夏xi à不b ù病b ìn ɡ胸xi ōn ɡ胁xi é,长zh ǎn ɡ夏xi à不b ù病b ìn ɡ洞d òn ɡ泄xi è寒h án 中zh ōn ɡ,秋qi ū不b ù病b ìn ɡ风f ēn ɡ疟nu è,冬d ōn ɡ不b ù病b ìn ɡ痹b ì厥ju é、飧s ūn 泄xi è而ér 汗h àn 出ch ū也y ě。
夫f ū精j īn ɡ者zh ě,身sh ēn 之zh ī本b ěn 也y ě。
故ɡù藏z àn ɡ于y ú精j īn ɡ者zh ě,春ch ūn 不b ù病b ìn ɡ温w ēn 。
夏xi à暑sh ǔ汗h àn 不b ù出ch ū者zh ě,秋qi ū成ch én ɡ风f ēn ɡ疟nu è。
此c ǐ平p ín ɡ人r én 脉m ài 法f ǎ也y ě。
故ɡù曰yu ē,阴y īn 中zh ōn ɡ有y ǒu 阴y īn ,阳y án ɡ中zh ōn ɡ有y ǒu 阳y án ɡ。
平p ín ɡ旦d àn 至zh ì日r ì中zh ōn ɡ,天ti ān 之zh ī阳y án ɡ,阳y án ɡ中zh ōn ɡ之zh ī阳y án ɡ也y ě;日r ì中zh ōn ɡ至zh ì黄hu án ɡ昏h ūn ,天ti ān 之zh ī阳y án ɡ,阳y án ɡ中zh ōn ɡ之zh ī阴y īn 也y ě;合h é夜y è至zh ì鸡j ī鸣m ín ɡ,天ti ān 之zh ī阴y īn ,阴y īn 中zh ōn ɡ之zh ī阴y īn 也y ě;鸡j ī鸣m ín ɡ至zh ì平p ín ɡ旦d àn ,天ti ān 之zh ī阴y īn ,阴y īn 中zh ōn ɡ之zh ī阳y án ɡ也y ě。
故ɡù人r én 亦y ì应y īn ɡ之zh ī。
夫f ū言y án 人r én 之zh ī阴y īn 阳y án ɡ,则z é外w ài 为w éi 阳y án ɡ,内n èi 为w éi 阴y īn ;言y án 人r én 身sh ēn 之zh ī阴y īn 阳y án ɡ,则z é背b èi 为w éi 阳y án ɡ,腹f ù为w éi 阴y īn ;言y án 人r én 身sh ēn 之zh ī脏z àn ɡ腑f ǔ中zh ōn ɡ阴y īn 阳y án ɡ,则z é脏z ān ɡ者zh ě为w éi 阴y īn ,腑f ǔ者zh ě为w éi 阳y án ɡ。
肝ɡān 、心x īn 、脾p í、肺f èi 、肾sh èn 五w ǔ脏z àn ɡ皆ji ē为w éi 阴y īn ,胆d ǎn 、胃w èi 、大d à肠ch án ɡ、小xi ǎo 肠ch án ɡ、膀p án ɡ胱ɡu ān ɡ、三s ān 焦ji āo 六li ù腑f ǔ皆ji ē为w éi 阳y án ɡ。
所su ǒ以y ǐ欲y ù知zh ī阴y īn 中zh ōn ɡ之zh ī阴y īn 、阳y án ɡ中zh ōn ɡ之zh ī阳y án ɡ者zh ě何h é也y ě?为w éi 冬d ōn ɡ病b ìn ɡ在z ài 阴y īn ,夏xi à病b ìn ɡ在z ài 阳y án ɡ,春ch ūn 病b ìn ɡ在z ài 阴y īn ,秋qi ū病b ìn ɡ在z ài 阳y án ɡ,皆ji ē视sh ì其q í所su ǒ在z ài ,为w éi 施sh ī针zh ēn 石sh í也y ě。
故ɡù背b èi 为w éi 阳y án ɡ,阳y án ɡ中zh ōn ɡ之zh ī阳y án ɡ,心x īn 也y ě;背b èi 为w éi 阳y án ɡ,阳y án ɡ中zh ōn ɡ之zh ī阴y īn ,肺f èi 也y ě;腹f ù为w éi 阴y īn ,阴y īn 中zh ōn ɡ之zh ī 阴y īn ,肾sh èn 也y ě;腹f ù为w éi 阴y īn ,阴y īn 中zh ōn ɡ之zh ī阳y án ɡ,肝ɡān 也y ě;腹f ù为w éi 阴y īn ,阴y īn 中zh ōn ɡ之zh ī至zh ì阴y īn ,脾p í也y ě。
此c ǐ皆ji ē阴y īn 阳y án ɡ、表bi ǎo 里l ǐ、内n èi 外w ài 、雌c í雄xi ón ɡ相xi ān ɡ输sh ū应y īn ɡ也y ě,故ɡù以y ǐ应y īn ɡ天ti ān 之zh ī阴y īn 阳y án ɡ也y 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