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神经阻滞

合集下载

下肢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下肢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生殖股神经 L1-L2
大腿前内侧表面皮肤和部分 生殖器
股外侧皮神经 L2-L3 大腿前、侧、后表面的皮肤。
股神经
L2-L4
大腿前面肌肉(缝匠肌,股四 头肌);大腿内收肌(耻骨肌和 髂腰肌),大腿前内侧面皮肤
闭孔神经 隐神经
L2-L4 L2-L4
大腿内收肌(大、长、短内 收肌),股薄肌;大腿内侧表 面皮肤
神经阻滞的优势
术前术后镇痛好
术中出血少,心血管情况稳定
恶心呕吐谵妄发生少
降低对免疫的干扰
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
不影响胃肠道道功能
减少深静脉血栓
不影响尿道功能
不宜全麻或椎管内麻醉的高危患者
神经阻滞的劣势
缺点
禁忌
操作繁琐,起效慢
局麻药中毒
神经损伤
阻滞失败 (超声可以减少失败率)
患者不合作 有出血倾向 感染和休克 周围神经病变
• 神经阻滞的现代趋势
• ◆新型局麻药罗哌卡因 的应用、穿刺针及导管的不断更新 • ◆定位技术的进步:神经刺激器,超声定位技术的临床应用 • ◆区域阻滞麻醉价值的再认识:循证医学证明神经阻滞能有效阻断损伤刺激的
上传通路,在老年患者中采用区域麻醉恢复更好。 • ◆麻醉和外科的新发展:微创,可视化,ERAS方向,术后有效镇痛,术后恢
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解剖学标志定位 异感定位 血管旁神经定位 神经刺激仪定位 B超引导下定位 X线,CT,MRI定位
目前趋势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多普勒超声
高频线阵探头
7-14MHz 波长→短 穿透力差 分辨率高
低频凸阵探头
2- 5MHz 波长→长 穿透更深 分辨率低
神经刺激仪
➢机制:脉冲电流→神经去极化→肌肉收缩→定位

各种神经阻滞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各种神经阻滞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神经阻滞的适应征1.创伤、手术后的急性痛2.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幻肢痛等。

3.慢性退行性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

4.各种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疼、丛集性头疼、枕神经痛等。

5.各种血管疾病如雷诺氏症、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

6.癌性疼痛。

7.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颞关节紊乱综合征、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转、自主神经紊乱症等。

▲神经阻滞的禁忌征1.未明确诊断者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盖病情。

2.不合作患者。

3.局部或全身感染。

4.有出血倾向者。

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6.局麻药过敏者。

▲头面部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眶上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痛者。

2.眶上神经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上眼睑水肿:眶上神经阻滞后可出现,不需特殊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眶下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眶下神经分布区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面部肿胀:注射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出现面部肿胀,注射曲安奈德5-10ml/0.5-1ml可预防或减轻面部肿胀。

☞上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三叉神经第Ⅱ支痛。

2.上颌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3.上颌神经分布区损伤性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疼痛:注射神经毁损药后可出现一过性疼痛加剧,一般不特殊处理,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解除疼痛。

2.局部血肿:常由供应翼腭窝处的血管出血造成,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消除血肿。

☞下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癌痛,外伤、放疗后疼痛。

3.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神经阻滞篇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神经阻滞篇
▪ 外侧区:腓总神经分支配外侧副韧带神经及腓浅、腓深神经关节 返支分布到关节外侧部韧带、关节囊、外侧脂肪垫
▪ 腘区:坐骨神经、胫神经、闭孔神经分支,分布于后斜韧带、后 侧关节囊、并穿过它们进入关节内支配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成形术疼痛机制
▪ 切口痛(伤害性刺激、缺血、炎症、神经损伤) ▪ 深部组织损伤 ▪ 周围疼痛 ▪ 中枢敏化(3-6h) ▪ 围术期预防性和多模式镇痛策略的理论基础
膝关节成型术后康复训练
▪ 手术当天:保持关节功能位 ▪ 术后2-7天:被动锻炼 ▪ 术后第二周:主动锻炼 ▪ 术后第三周-3个月:主动锻炼
膝关节成形术疼痛原因
▪ 痛性神经瘤(隐神经髌下肢损伤、内侧副韧带神经损伤)应用收 肌管或股骨下端隐神经阻滞+闭孔神经
膝关节成形术疼痛原因
▪ 关节腔内原因(松弛、不稳:表现为上下楼疼痛,休息时缓解。) ▪ 髌骨源性疼痛(半脱位,脱位、外侧倾斜、髌骨症候群、缺血) ▪ 假体源性疼痛(由于假体的尺寸、位置、距离造成的软组织或内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神 经阻滞篇
副标题
前言
▪ 慢性术后疼痛(CPSP)是临床上一项重要问题,可对人的身心和 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其定义为在术后出现或加重、持续至少 三个月且对生活有负面影响,术后急性痛的延续或持续以及术后 任意时间段无症状突发、疼痛多发于手术区域或神经支配区,且 排除其他原因(感染、肿瘤等)的疼痛。术后慢性疼痛已被认定 为手术后的一种重要并发症。
膝部神经支配
▪ 浅层(皮神经):股中间皮神经、隐神经(股内侧皮神经)、股 外侧皮神经、股后皮神经、闭孔神经皮支
▪ 深层(四区):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关节内 ▪ 髌上区: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末梢延续,分布到髌骨上缘附近的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优势评价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优势评价

经与血管损伤,利于减少出血量,同时降低手术风险,安全性有保障,且剑突下入路可对双侧胸腔探查,并同期对双侧病变进行处理,优化经肋间入路手术的单侧胸腔操作不足之处,减少手术切口,减轻手术创伤,从而促进术后康复叫因此,较经肋间胸腔镜前纵隔肿物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可减少出血量、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度,同时确保手术安全性。

笔者结合本研究中问题对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临床注意事项予以总结,具体如下:①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在应用中需加长腔镜器械,从而对于术者要求相对较高,同时手术风险随之提高,要求术者需具备丰富胸腔镜手术的操作经验,同时对相应结构与毗邻组织之间关系非常熟悉;②于胸膜、肺门处操作较为困难,一旦大出血,较难止血;③实施左侧胸腔相应操作时,器械易影响心脏,增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与经肋间胸腔镜前纵隔肿物切除术对比,前纵隔肿瘤患者接受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可减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利于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同时保障安全性。

参考文献[1]王伟,杜宁,刘嘉文,等.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膈神经保护的临床效果[].山东医药,2017,5768):97-98.[]李仁鹏,黎琰,胡文滕,等.截石位经剑突下入路与侧卧位经肋间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员9,2662):员7员-员员75.3]章恒,简俊岭,王起奎,等•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6):1593-1595.4]王庆淮,谭宁•经肋间VATS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效果比较现代肿瘤医学,2019,2761):3824-3827. 5]任占良,张卫锋,张泳,等•经剑突下切口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 前纵隔肿瘤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62):889-893.收稿日期:2020-09-15)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优势评价张忠慧下肢骨折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确保负重稳定性,还要求恢复后运动的无痛性,而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手术近远期疗效影响较大。

下肢神经阻滞

下肢神经阻滞
下肢神经阻滞
孙瑞霞
下肢神经解剖
• 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自腰丛发出。两根神经均从腰大肌外缘穿出,移行为弧形走 行于髂窝表面,然后继续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筋膜层之间向前穿行,此处为超声引导下髂 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腹下神经阻滞所在。
• 股神经 自腰丛发出,经腹股沟韧带深面的中点稍外,于股动脉外侧进入大腿前面股三角。 股神经既是运动神经也是感觉神经,由L2-L3-L4脊神经腹侧支后股组成,在盆腔里位于腰 大肌外侧,走行于腰大肌与髂肌之间。
下肢神经阻滞 一、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 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 适应症:腹股沟疝修补术等腹股沟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由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介导的疼痛的治疗。
超声线阵探头垂直于腹股沟韧带放置,探头下端位于髂前上棘,上端朝向脐。神经表现为卵 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构,周围被高回声的神经外膜包绕,髂腹股沟神经比髂腹下神经更靠 近髂前上棘。
Hale Waihona Puke 1、缝匠肌 2、股动脉 3、隐神经
谢谢
• 阴部神经 自骶丛发出后,经犁状肌下孔出骨盆,分部于会阴部、外生殖器和肛门的肌肉 和皮肤。
• • 坐骨神经 为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自骶丛发出后,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在臀大肌 深面下行,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下行至大腿后面,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达腘窝上 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本干分布于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探头位于腹股沟折痕上方、 股静脉内侧,闭孔神经(箭头示) 显示为卵圆形高回声结构, 位于耻骨肌(pectineus)深面
• 适应症 : 在经尿道膀胱外侧壁切除时 抑制内收肌收缩,与股神经阻滞联合可 完成膝关节内侧手术操作镇痛
五、收肌管
• 收肌管阻滞这一区域麻醉技术在几年前就已应用于膝盖手术。与传统的股神经阻滞相 比,收肌管阻滞的镇痛起效同样很迅速,它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股四头肌无力的情况。接 受收肌管阻滞的患者既能获得理想的镇痛,也能让患者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并进行康复训 练,从而提前达到出院标准。

下肢神经阻滞治疗骨科疼痛

下肢神经阻滞治疗骨科疼痛

下肢神经阻滞治疗骨科疼痛椎管麻醉药物注射一直是外科手术或损伤下肢急性疼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虽然毫无疑问这些技术的有效性,但使用周围神经阻滞和留置导管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需要抗凝或血栓预防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椎管内手术。

此外,周围神经阻滞不会出现尿潴留,双侧运动无力,恶心和呕吐,瘙痒和呼吸抑制。

随着区域麻醉领域的不断发展,专注于提供优先感觉阻滞的技术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疼痛管理,同时促进早期动员和康复。

这种方法有对患者的恢复更有利。

股神经阻滞是一种快速,容易的神经阻滞方法,可以为大腿前部和小腿内侧提供麻醉和镇痛。

股神经起源于L2,L3和L4神经根的前支的背侧分裂。

当神经从腰肌的外侧边缘出现时,它进入腹股沟韧带后侧的大腿,沿着股动脉的侧向和稍后的路线行进。

这是神经与股动脉的关系,正好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使得容易定位。

该方法甚至可用于院前环境,以提供快速有效的疼痛管理。

股神经阻滞可以为大腿前部和膝盖的手术或损伤提供可靠,有效的镇痛。

当股骨块与坐骨神经阻滞联合时,可以为侵入性膝关节手术提供优异的麻醉和镇痛。

与腰丛阻滞不同,股骨阻滞不能阻塞闭孔神经。

因此,尽管存在足够的股骨阻滞迹象,但病人会主诉大腿内侧疼痛。

股神经阻滞的改变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在内收肌管内阻塞股神经允许在四头肌的许多运动分支已经离开神经的位置处阻塞。

通过保持肌肉力量,患者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少跌倒)并且能够更早地走动。

骶管阻滞麻醉阻塞坐骨神经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与膝盖以下的大腿后部和远端相关的术后和急性疼痛综合征。

坐骨神经是体内最大的周围神经,其起源周围的宽度超过1厘米。

它由腰骶丛形成,腰骶丛是腰骶干与前三个骶神经的结合。

骶神经丛形成在梨状肌的前表面上,并产生多个侧支神经以及坐骨神经,其代表其末端。

坐骨神经离开梨状肌下方较大的坐骨切迹并继续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

随着它继续在大腿后部下行,在内收肌大肌后面,它最终分裂形成胫骨和腓总神经。

与腰丛阻滞类似,骶骨入路应视为深部阻滞,因此也应遵循适用于椎管内手术的抗凝和血栓预防规则。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用于急诊下肢截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用于急诊下肢截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用于急诊下肢截肢手术的临床观察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已经逐渐成为区域麻醉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超声图像中可直接观察到神经及神经周围组织,同时可以观察到注射时局麻药的扩散,这些都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质量和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1]。

超声设备和超声介入技术在麻醉医师中的推广使得下肢完善的神经阻滞变得可能性更高。

本文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股神经、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对急诊行下肢截肢手术的患者施行麻醉,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30例ASA Ⅰ~Ⅱ级,因下肢毁损伤急诊行下肢截肢手术的患者,分为A组(神经阻滞麻醉)和B组(硬膜外麻醉)各15例。

30例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都在正常范围内。

复合有严重的颅脑外伤和其他重要器官损伤如胸腹部外伤、骨盆骨折的患者予以排除。

1.2 麻醉方法麻醉操作前所有患者予以多功能监测和开放中心静脉,部分患者给予有创动脉压监测,所有患者留置导尿管。

A组患者采用Sonosite公司的S-nerve超声仪采用高频线性探头(HFL38/ 6-13 MH Z,Sonosite)行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股神经、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患者首先取仰卧位,将超声探头平行腹股沟韧带置于腹股沟上,在股动脉的外侧看到回声较高的类似梭形的股神经截面,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在股神经的深面注射0.5%耐乐品10 ml阻滞股神经;在髂前上棘的下缘,横行放置探头,在缝匠肌内缘和髂肌上缘之间找到股外侧皮神经,从外侧进针抵达神经注射0.5%耐乐品5 ml;在大腿内侧腹股沟水平略向头侧取得闭孔神经的短轴超声图像,以平面内技术在闭孔神经的前支和后支各注射局麻药3~5 ml[2];随后患者改侧卧位,患侧腿上置,并且屈髋、屈膝,辨认出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在此区域内臀大肌的最深点略偏内侧找到类似三角梭形的坐骨神经,在坐骨神经的周围注射局麻药20 ml包绕神经。

麻醉科普 关于神经阻滞麻醉的那些事

麻醉科普 关于神经阻滞麻醉的那些事

医诊通全科1.什么是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实质上就是通过超声或神经刺激仪寻找神经,把适量麻药注射在神经周围的干预形式。

可逆性是这种阻滞方法最大的特点,能确保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自身不会感受到疼痛。

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头脑意识始终是清楚的,仅是进行手术操作的位置丧失了痛觉。

伴随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不断代谢,手术治疗完毕后,患者就会逐渐恢复知觉。

神经阻滞麻醉的阻滞主管区域内的单根或者数根神经,这种麻醉方式的优点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对全身没有影响、镇痛作用时间较长等,特别适用于人体上下肢部位以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治疗。

但是对于躯干大手术,仅通过麻醉周围神经很难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

2.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有哪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神经阻滞采用体位和解剖定位的形式进行麻醉操作,而现如今基本上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操作,具体是把针尖插进神经根或神经鞘中,注入前期调配好的局麻药物,例如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去阻滞周围神经,直接阻断疼痛传入纤维。

临床中可以单独使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也可以在全麻中复合应用,能够加强手术局部的镇痛效果。

常用的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颈神经丛阻滞颈丛是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处于胸锁乳突肌上方的深处,中斜角肌与肩胛提肌起始端的前方。

颈丛的分支有浅支与深支之分,浅支经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周边穿出,位置表浅,分散行向各方,针对其穿出的位置可以作为颈部浸润麻醉的阻滞点。

颈浅神经丛阻滞适用于锁骨上颈部表浅术,而对于颈部相对较深的手术治疗,比如甲状腺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等,通常推荐进行颈深神经丛阻滞麻醉干预。

禁忌证群体主要有原发性甲亢者、颈部有巨大肿块伴有气管压迫者、气管移位者、呼吸道难以维持通畅或颈椎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者等。

对于精神状态高度紧张配合度极差者、小儿及年纪偏大者(>75岁)也不推荐采用这种麻醉方法。

具体麻醉过程及操作方法如下:①实时测量患者的基础血压、心率、心电图等,及时建立静脉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Company Logo
腘窝阻滞(分支间) 操作时间约5min 0.5%Rop 20ml
隐神经阻滞(收肌管入路) 操作时间约3min 0.5%Rop 10ml
37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小腿止血带 手术时间90min
38
病例3 股骨颈骨折
女性,83y,主因“摔伤致右髋疼痛,活动受限2 天”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 既往:COPD病史,间断冬季哮喘 近期:伴咳嗽、咳痰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较多湿啰音 专科查体:右髋压痛,右下肢外旋,短缩畸形
Company Logo
25
1. 术前评估? 2. 术前讨论如何进行麻醉选择? 3.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镇痛?
26
Company Logo
坐骨神经阻滞
sciatic nerve
在盆腔内起于骶丛, 大多以单干形式出梨状肌 下孔,经臀大肌深面下行 进入骨后部,于大收肌和 股二头肌长头之间下降至 腘窝上角
ANALGESIC
宁夏人民医院麻醉科 于芝
老年患者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2
Company Logo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
Company Logo
60岁以上人口比例(%)
35
全世界
30
发达国家
25
发展中国家
20
中国
15
10
5
0
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3
2050 2030 2020 2010 2000 1990 1980 1970 1960 1950
27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8
Company Logo
适应症:膝部、胫骨、踝关节和足部的外科手术 标志:股骨大转子、髂后上棘以及二者连线 神经刺激器:0.2-0.5mA腘绳肌、腓肠肌、足或足趾的抽动 局麻药:15-20ml
29
Company Logo
臀大肌
坐骨结 节
股方肌
21
Company Logo
隐神经阻滞
1.缝匠肌 2.股动脉 3.隐神经
22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3
Company Logo
24
病例 2
踝关节骨折
基本情况 男性,80岁,68kg,175cm 踝骨折(右)入院 既往:脑梗塞病史24年,遗留左侧肢体麻木,肌力减退;高 血压病史10余年;近半年反复胸痛。 入院检查 动态心电图:室早 15598/23h; 冠脉造影:左主干散在斑块;左前降支中段100%闭塞; 右冠状动脉第一转折处100%闭塞。建议行CABG.
刺激强度
Gottschalk A et al. Am Fam Physician. 2001;63:1979-84
15
刺激强度
股神经阻滞
适应症:大腿前侧和膝部手术 体表标志:大腿根部(腹股沟)皮纹,股动脉搏动点 神经刺激:0.2-0.5mA电流刺激出现股四头肌抽动 局麻药:15-20ml
16
Company Logo
基本情况
❖男性,80岁,68kg,175cm
❖踝骨折(右)入院
❖既往:脑梗塞病史24年,遗留左侧肢体麻木,肌 力减退;高血压病史10余年。
❖近半年反复胸痛
❖入院检查
动态心电图:室早 15598/23h;
冠脉造影:左主干散在斑块;左前降支中段100% 闭塞;右冠状动脉第一转折处100%闭塞。建议行
CABG.
大腿前面
Company Logo
坐骨神经 闭孔神经后支
13
大腿后面
lower limb nerve
14
Company Logo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
手术刺激使疼痛感受曲线左移
抑制 “痛觉超敏”
痛觉超敏时
疼 痛 强 度
正常时
伤害
疼 痛 强 度
痛觉超敏时
正常时
Company Logo
胫神经
腓总神经 (深支和浅支)
肌肉
股四头肌
髋关节的股内收肌
股二头肌半膜肌 半腱肌 腓肠肌 坶长屈肌 趾长屈肌
胫前肌 趾伸肌 坶伸肌 腓骨肌
12
功能 屈髋,伸膝 大腿内收 感觉 屈膝,小腿旋外 伸大腿 跖屈 屈趾 足的背屈和内翻 外足的背伸、 外翻和旋前
下肢神经支配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闭孔神经前支
如何进行有效的麻醉及术后 镇 痛?
既是麻醉关注的重点,也是手术医 生关注的重点
4
Company Logo
病例1
患者,男性,77岁 主因车祸导致踝部开放性骨折,需急诊行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 患者1年前曾行冠脉支架置入术,长期服用 氯吡格雷。患者3年前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时有明确的困难插管病史。
5
Company Logo
30
大粗 隆
臀大
坐骨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
股方
坐骨神经(臀下入路)
股二头肌 坐骨神经
31
Company Logo
坐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
用于足踝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 痛 腘窝阻滞不损失屈膝功能,适 用于日间手术的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技术可帮助精确定位
32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33
病 例 2 踝关节骨折
Company Logo
沿神经短轴
沿神经长轴
17
Company Logo
警惕!!!
18
Company Logo
19
Company Logo
20
隐神经阻滞
适应症:大隐静脉剥除术或取大隐静脉的手术,联合坐骨神 经阻滞可完成足/内踝手术 探头位置:横向置于大腿中段前内侧或者膝关节以下胫骨粗 隆水平 局麻药:5-10ml
股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腰大肌间隙阻滞
leg
髂筋膜间隙阻滞
Company Logo
闭孔神经阻滞
9
隐神经阻滞
Company Logo
10
常用下肢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 隐神经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11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运动支配区域
外周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隐神经
34
Company Logo
入院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心功能II级(NYHA分级) ❖高血压2级(很高危) ❖脑梗塞 ❖踝骨折(右)
35
Company Logo
治疗计划-先行手术
术前:控制心律失常 术中:采用小腿止血带 麻醉:腘窝阻滞+隐神经阻滞 术中予轻度镇静
术后镇痛
抗凝药
插管困难
急诊手术
术中麻醉的选择

Company Logo
6
Company Logo
镇痛完善 呼吸系统并发症少 不会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稳定 不受抗凝药物限制
7
醉全
身 NO

醉椎 管
内 NO

Company Logo
外周神经阻滞
8
Lower extremity nerve blo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