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1000字范文4篇
边城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41篇)

边城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41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边城读后感范文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城读后感1000字篇1景致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器与浮华。
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林泉深处悠然飘出的牧歌;不禁让人想起沈从文的《边城》。
文章的由始至终都是以翠翠、傩送与天保三人之间的情感写起。
他们之间的爱情坎坎坷坷,最终却以悲剧告终。
茶桐、小溪、溪边白色的小塔。
塔下的一户人家,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家里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就这样勾出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正如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它们沉淀着黄昏照样的美丽和温柔。
翠绿的山、清澈的水,孕育着茶桐小镇一般敦实而又朴素的人。
翠翠是湘西山水孕育出的精灵,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为人天真活泼,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爱得痴心;当傩送驾船远走,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却不知那人也许再也不会回来了。
整个只在一幅平静沧桑的图画中,却给人一种无人承受的悲呛、无以承载的重量。
翠翠平安地度过了人生开端的十几年,然而一连串的人和事触动了翠翠敏感的心,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的心。
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三角恋结成一个结捆住了翠翠。
但这个结实际上又拉住了翠翠,前面就是悬崖,让她在甜蜜和矛盾中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
不久,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折断了,翠翠的命运已无法稳定。
她像坠入深渊,天保遇险丧命,外祖父的离世,傩送的出走,点动成线,悲剧似乎具有延续性。
爷爷在一场暴风雨中去世了,就只剩下她孤苦伶仃地生活着,撑渡成为她生活中意义的生活。
故事写的这样淡远,然而却是如此的凄凉,原来离散可以这样迫近,原来一切曾经的拥有可以瞬间成空,时间的触角是那么的细而漫长。
两个闪耀的星星,一个在那头、一个在这头,无情的海水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傩送在岸上遥遥地观望。
边城读后感1000字大学(通用17篇)

边城读后感1000字大学(通用17篇)边城读后感1000字大学篇1宁静、安详而有古老的小溪,只要青山不老,他就会淙淙流淌,永不停息。
唱一路欢歌激一路浪花。
夕阳影里,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老人、孩子、黄狗就是生活的全部。
这些与宁静的湘西乡间景致融为一体。
淳朴的自然民风,那温存于灵魂见的平淡生活也会继续平淡下去吗?历史的车轮并没有褪去茶峒小山城悠远的气息,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静谧的渡船。
像周围山水一样清新明净,善良单纯的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纯洁的灵魂在自然里抽穗拔节……是性格使然,还是冥冥红尘中命运多变无定,亦或兼而有之。
那个坐在家中屋后的白塔下,喜欢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红色薄云的身影,以沉默回答了我无尽的遐想……只是尽心的,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的爷爷,很忠实的管理着渡船并忠实地在那里生活下去。
心中淡若如水,似乎看起来没有喧嚣闹市的一切烦忧。
船轻轻地划破明镜般的水面,涟漪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只有船桨的摇橹声似乎在倾诉者淡淡的哀愁……我想,每当闲下来时,爷爷应该会从袖子里掏出自己的土制烟斗,坐在落寞的黄昏下,轻轻地点燃烟斗,然后狠狠地吮吸一口,烟雾便画着圈,轻舞飞扬。
与此同时,必然伴随的是一声沉重的叹息,接着便是对翠翠长久的凝望,这包含着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分明有一滴浑浊的老泪从爷爷的眼角滑落……生活仍在继续,可是仍会这样平静吗?虽然看似甜美安宁的生活,但在隐约间始终萦绕着淡淡的忧郁。
从某中意义上说,翠翠虽然有爷爷无微不至的疼爱,黄狗的陪伴,生活里充满了与动物朋友的欢声笑语,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仍是孤独的,甚至有一丝的伤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那颗充满青春活力的心更加渴望外面丰富的世界,更加希望听到渡口飘来那些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外面的世界虽然嘈杂却使人更加充满幻想和与期待。
大老、二老意外地闯入翠翠的生活,使本来平静且无忧无虑的日子在转眼间灰飞烟灭。
“车市车路,马是马路”爷爷对碾坊管主似真似假的笑话,爷爷的木讷和犹豫,源于没有碾坊陪嫁的自卑和善良人的自尊,而船总是顺顺,总是对爷爷的误会,无意间却揭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客观存在的,有时它会因矛盾而升化为人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中国名著《边城》读后感1000字5篇

中国名著《边城》读后感1000字5篇《边城》,是着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这座《边城》,最为浓郁地飘绕着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篇中国名著《边城》读后感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边城》读后感_1000字一“这原本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
在那与世隔绝的村子,翠翠和她的爷爷为人渡船过日,十七年来一向如此。
有一天,这女孩碰上了城里的男子,俩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
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
翠翠说等他一辈子……”这是沈从文《边城》的诺贝尔提名。
多次读边城,仍会被其中秀丽的风景,朴素的人家,纯真的爱情所打动。
秀丽的风景文章一开头便展示了边城之美,边城之美不在壮阔,美在清晰自然。
依山的筑城茶峒,临水的码头,湾泊的小篷船,轻柔的山风,望眼无尽的翠竹,一幅幅景融合在一起,如诗如画的展现了边城的优美意境。
边城是混着泥土气息,是边城人民与自然和谐的相处。
读起独有的湘西风景,脑海里呈现:灵动清澈河水能望见底凌乱的碎石,微风从竹林穿过,带来竹的清香;薄纱似的的雾霭笼罩夜色里……柔美而宁静。
这是钢精水泥板的城市永远塑造不出来的,看多了高楼华厦,看惯了车水马龙,再望一眼那薄暮中的边城,心便会静了下来。
与壮阔的河山不同,边城的美是朴素宁静的。
边城里也有喧闹,但与城市里的车鸣不同,那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与山歌声,是悦耳的音乐。
当城市里的人疲惫时,停下来,望一望边城,那里便是天堂。
朴素的人家“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就是在这样一个纯朴而美丽的地方,孕育出了淳朴赤诚的边城人民。
《边城》里的人情如水,却不是如水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纯净。
在外祖父与一个过渡人为过渡钱而争执时,人与人之间真切善良的交往也都印于眼前了。
端午节,所有的人围到岸边,早早的观看;而年轻小伙则在鼓声的节拍中向前奋划,四周一片吆喝助威……而龙舟竞赛的方式和捉鸭子的可爱场面,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了。
《边城》读后心得1000字(系列11篇)

《边城》读后心得1000字(系列11篇)本文介绍的是“《边城》读后心得”,由笔者精心整理而成。
大家在颁奖时肯定都会准备一份感言,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感言不仅能够记录下重要时刻,还可以帮助我们珍藏难忘的人生瞬间。
相信读完本文,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边城》读后心得篇1真的很少有这样的一份纯真感情令人怦然心动。
这份爱情带着乡村特有的芳香气味,饱蘸着独属于少女的胭脂体香,在这片因爱而清澈的蓝空下,慢慢的渲染开来,弥漫着整个白昼,也朦胧了有情人的双眼。
翠翠不爱天宝,她就爱着傩送。
她不会所谓的同情,因为爱情不需要施舍;她也不会拿乔的周旋于两兄弟间,复杂的纠缠不清,她的心意明确,然后便付诸于行动倾洒满腔爱意!在那个命运安排的夜幕,月色演绎的十分暧昧。
傩送如天神一般从水面突然浮出,一滴滴的水珠从发梢流过棱廓分明的脸庞,流过年轻结实的胸膛,流过强壮有力的大腿,也流进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的心。
就像缺水的鱼儿重回水中,突然而至的幸福让她像窒息了般。
调侃的话语,嬉笑的神情,便也从此注定了一个女孩心的沦陷。
于是就有了这流淌于日出与日落间的浓的化不开思念与哀愁。
那时时发呆的神情,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幸福傻笑,那为了爱情义无反顾的执着,那坚守的诺言,望穿秋水等待的寂寞与绝望……这样的爱情,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已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所以,我们不需要现实中的翠翠,只要她永远活在书中就好,如此,这一份爱情最初的本真就会永远的流传下去。
《边城》读后心得篇2《边城》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如水的平静,没有战争的那股硝烟。
它描写的是住在山区的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女翠翠的平静生活。
在那个山村里有的是山,有的是水,有的是那朴素的人的一张张面孔。
作者曾经讲到:世间真有百思始得其解的怪事情,每次只要我规规整整地写下“沈从文”三个字,我就立刻会想到水,汪汪洋洋的水,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沈”姓有一个三点水的偏旁,而是因为他如水的性情。
边城的10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边城的1000字读后感(精选5篇)《边城》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看完边城,是时候写一篇边城读后感了。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边城的1000字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边城的1000字读后感精选篇1一直听说过《边城》的大名,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看过。
这一次在语文课本上与《边城》结缘,感触颇深。
人性是世间最美的东西。
在现代都市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森林里,我们又保留了多少纯净的人性呢?在城市中终日奔波劳累的我们实在无力去呵护,只任尘埃将它一点一滴淹没,甚至吞噬。
人性中太多的美德将尘封的心灵在一角,疲倦的我们如何有闲暇将其开启?或许有很多人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
可是在边城,在这个几乎被世界遗忘了的边城,我找到了人性的归宿。
湘西山美、水美,但人更美。
青山绕水,水环青山,缠绵不已。
在大自然母亲的宠爱中出落得亭亭玉立的翠翠,山教会了她坚强,水赋予了她柔美。
在清澈的见底的溪水的眷顾下,她的心纯洁无暇。
年少的懵懂,初开的情窦,她的心里喜愁掺半。
因为纯朴,她无法拒绝大老,也无法向傩送表白。
一切都是源于善。
然而终是凑巧,落得个孑然一身独守空船,为了一个未必会回来的人作无期的等待!其实不管悲惨也好,完美也罢,我们都要走下去,不管我们高不高兴,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昨日随风已逝,明日迎风将来,世界从不理会任何人。
翠翠的爱情随着傩送的悄然离开逝去,就这样,爱情之花还没盛开就已凋落了。
也许没有开始的爱情才是最完美的,因为错过,才会刻骨铭心,没有结局。
才会意味着永恒的存在。
属于边城的故事结束了,但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人生路漫漫,吾等切记珍惜。
边城的1000字读后感精选篇2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边城》是其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撤纯净,甚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的读者。
关于边城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29篇)

边城的读后感1000字关于边城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29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边城的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边城的读后感1000字篇1读边城有感曹洁它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它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它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波澜曲折的情节,给我们的只有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这就是边城。
翠翠,一个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只能在梦中品尝到爱的甘露的一个女孩,她只能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
从翠翠身上,我看到了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祖父,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
在他的身上,同样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
他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的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
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孙女儿内心的情感躁动,他只能用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话语来安慰孙女儿:“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泣。
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直到最后他还是带着满心的不舍与无奈离开了她的孙女,那种无尽的忧虑与担心,还有那汹涌的爱,都随着那一夜的大雨哗啦啦的下着,下在了那小孙女的心里,会永远的甜着的吧!天宝,一个爱翠翠,但无法让翠翠同样爱上自己的老实男孩,当得知弟弟也爱着翠翠,便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浓重的手足之情,失败的落寞在那一刻主宰了他。
他对老船夫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
为了爱,他孤独地外出闯滩;又为着爱,孤独地客死他乡。
多好的一个小伙子啊!傩送,一个翠翠深爱着的男人,他英俊他潇洒他能干,他也是那样的爱着翠翠,甚至为了翠翠愿意独自守空船而不要一座磨坊,坚贞的爱情的力量就在这里。
边城读后感1000字(通用26篇)

边城读后感1000字边城读后感1000字(通用26篇)边城读后感1000字篇1一口气,读完《边城》。
在这样一个静谧的潇潇落雪的午后,被一只温婉轻柔的南国之手、被幽若辰星的一个目光,牵引着,穿越70年的时空,走进古朴的湘西“茶峒”,走近一条河溪、白塔,走近一个摆渡的老人,走近一个天生天养水晶般纯净的女孩子,走近一条乖巧忠诚、通人性的黄狗……我知道,那是沈从文的世界,是他魂牵梦萦的一片乡土。
有一年出游,我也曾到过水雾蒙蒙的湘西小城,蜻蜓点水般掠过那儿的青山绿水、黑瓦黄墙、吊脚楼,体味那一种久违的安宁和潮湿,然而,不深刻,远没有这本薄书给我的多!合上书本,一种莫名的情绪雪雾一样迅速包裹了我,可我说不出哪是什么,似乎是书中反复出现的“薄薄的凄凉”,又似乎不是,但它无比准确地击中了我,让我这个“现代文明”武装到牙齿的庸俗之人,也不得不悲哀,不得不思考:生命的卑微、朴素的爱情、人性的光辉、平淡的岁月、谜一样的命运、冥冥中的天意,痛苦以及欢乐,追求以及失落……善良的人们啊,其实想要的真不多!人总要坚守点什么!不管是苦难还是幸福,不管走水路还是走旱路,不管是负重还是轻松,酸甜苦辣总要一一尝过。
心平气和,安安静静地取走由造物分给你的那份生活,是苦是甜,均无须抱怨。
平凡的世界,无论发生过什么,正在发生什么,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
“要碾坊,还是要渡船?”这个苍凉的声音荡过万水千山,经久在我耳边盘旋。
边城读后感1000字篇2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风雨,或许生活仍将在平淡中继续。
那刚刚萌发的爱情的念头,或许还要在曲折中前进。
然而就是那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祖父。
或许他就是为这里的渡船而存在的吧,所以当渡船被冲走时,作者给予了他们俩相同的命运。
生命就是这样,总会有消亡,也总会有继续。
如老船夫的渡船被冲走,但新渡船又会出现。
也如继承了祖父遗志的小孙女一样,仍然在做着摆渡人的事情。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纯真的爱情也是刚刚萌发,而没有如炽热的火焰。
关于《边城》读后感1000字10篇

关于《边城》读后感1000字10篇关于《边城》读后感1000字10篇《边城》讲述的就是一个处在湘西的桃源之地,在时代变迁,社会风气开始污浊的时候,有那样一段纯真而悲哀的爱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边城》读后感1000字10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城读后感1000字一朋友,当你在工作之余感到累了想休息的时候,当你感慨世态炎凉想寻求一方净土的时候,当你背上行囊准备出发又担心旅途疲劳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来打开一本好书,给自己来一次无需旅途疲劳的心灵之旅,相信这本好书一定会给你的心灵之旅一路增添美景。
一直就喜欢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在给学生讲课文节选的《边城》内容时,我把这部中篇小说又看了一遍,还带学生看了一遍电影。
好的东西是百看不厌的,就像《红楼梦》:戏曲、电影、电视连续剧都演过,现在再次重拍,人们的热情照样不减。
这次寒假,再次拜读了沈先生的《边城》,再次被文中的美景所吸引,再次被文中古朴的民风所感动。
这里的水真清。
你看“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
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如果你站在这样的溪水前,想必你一定不忍心去动一下那溪水,因为你生怕自己的手会把水弄脏了,生怕自己的手会把鱼儿惊扰了。
这里的山真绿。
你看“两岸多高山,山中是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如果你走在这样的山林里,想必你一定会为这生命的绿所震惊,一定会流连忘返。
清的水、绿的山,再加上山上的白塔;四周空气是那样的清鲜,色彩搭配是那样的和谐,一切的感觉就像在画中一样。
一看到这儿,我就感觉好亲切。
小时候,我所在的村庄是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
春天到来时,桃花、杏花开得到处都是;山下的小溪也是清澈见底,游鱼成群的,山脚下的一两处还有汩汩向上冒的泉水呢!河面不宽,没有渡船,有一座由两根木头搭成的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城》读后感 1000 字范文 4 篇 《边城 》读后感 1000 字 茶峒是个美丽的小山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翠翠和她的祖父就住在城口, 每天给进城的人渡船是他们唯一的工作, 有时 祖父进城打酒, 翠翠就和她的小黄狗为客人渡船, 而小黄狗也听话地为主人拉绳 引船,动作娴熟敏捷。
这样,生活过得平淡而又快乐。
不知不觉翠翠到了要嫁人的年龄, 平淡的生活也因此慢慢走到了尽头。
我觉 得那是个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当看到翠翠第二次遇见了二老的时候, 我开始幻想他们以后甜蜜的恋爱, 可是当向翠翠提亲的大老下船出了事后, 我知 道翠翠的快乐将一去不复返了。
的确,自那以后,翠翠的生活一天一天地发生着 改变,致使最后永远失去了她的祖父,也失去了每天为人过渡的那条船。
合上书,我的心里很难过,为翠翠的遭遇,也为她的祖父,因为他们是多么 善良的人,多么快乐的人。
翠翠常要爷爷唱歌给她听,而爷爷又粗又哑的嗓子唱 起山歌来却又显得那么质朴、 那么憨厚, 总逗得在一边和黄狗玩耍的翠翠开心地 笑。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有山,有水,有鸟鸣,有歌声,有欢笑,„„而 现在全被打破了。
故事 虽然用灰色的背景为翠翠的未来打上了一个省略号, 以悲剧收场, 但我却非 常喜欢《边城》,喜欢《边城》里每一个善良朴实的角色,尤其是翠翠的爷爷。
他的大半辈子都在管理这艘渡船, 却从来不收人家一分钱, 有时客人想答谢 他放了些钱在船上, 他是追上好几里也一定要把钱还给人家, 所以人们拿这位倔 强的老头也没办法, 只好在他进城买东西的时候多给他加些肉, 加些酒来酬谢了。
平时他还会托人买些上等烟草,过渡的时候谁需要就慷慨奉献;到了天热些他还 会和翠翠准备一大缸水,里面放了些清热、解毒的草药给每位客人喝。
爷爷是个 老实人,为翠翠的未来担心,却从不把烦恼告诉她,只是紧锁在眉头里一个人承 担。
可以说在那个雷电交加的晚上,爷爷走得是不安心的,因为他并没有把翠翠 的终生大事操办好。
还有翠翠的不食人间烟火,顺顺的慷慨大方,傩送二老的朴实真挚,天保的 豪爽英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间每天都在发生悲欢离合, 这和时代的背景是分不开的, 但撇开那些令人 伤心的悲剧去看里面的每个人、每个风景、每个生活片断,你会惊异地发现,沈1/8从文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世外桃源, 那里纯朴的民风是我们这个霓 虹闪烁的大都市里所没有的,它好似一股清泉,它又似一缕清风,吹走了我脸上 的尘土,带来一丝温馨。
多么希 《边城》读后感 1000 字 在喧闹的城市,被钢筋和水泥包围的世界,很难想象那副农村特有的画面。
”在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 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 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 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也许 我们不曾想象,在这“世外桃源”中有着如此 凄美的爱情。
爱情,同那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也使那条小溪 有了一丝热闹的气息。
故事的开始与结束都围绕着小溪,因此,小溪也有了另外一成含义。
它孕育 了勤劳的茶峒人民,也让渡船这一线索变得自然。
读边城, 是一种享受。
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 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 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可每每读起便会不由自主的忧伤。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与一个十几岁的小孩,靠渡船为生。
他们的生活是拮 据的, 但他们也是快乐的, 有了歌声的陪伴, 他们不寂寞, 有了善良村民的帮助, 他门也容入了社会。
文中的人都淡化了钱,爷爷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 相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
即便是文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 个不十分在意钱的人, 慷慨得很。
而小镇里, 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 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
可见,边城,这样一 个地方,是重义轻利的,不为商业气息所熏染变质。
翠翠和顺顺的两个儿子,翠翠的父母的爱情,让整个小说 变得带有淡淡的忧伤。
“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得到体 现。
也许这是作者那个时代的悲哀。
爱上一个人没有错,但兄弟两没有与别人一 样,哥哥为了弟弟,毅然放弃,一人将痛苦承担。
然而,他的死亡给翠翠,翠催 的爷爷, 他的兄弟造成了难一挽回的悲痛。
他的弟弟将一切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 从此, 白塔下在也没有荡漾着那动听的歌。
曾经兄弟两在百塔许下的诺言最终被 溪水冲刷的无影无踪。
端午节,在小说中有被作者赋予了新的含义,二老在那天结识了翠翠,有在 那天大老与翠翠相遇。
爱情在端午这天开始,鸭子,这一普通的动物,也被赋予 了新的含义。
小说中的人物,也在作者笔下刻画得栩栩如生。
翠翠,一个封建时期女性的 代表,”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 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2/8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 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 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 作成随时皆可举 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 提起渡船,无人不知那个豪爽老人,当然,可以说每个人都摆渡,所以知道 她,但是,从文中人们对老人的熟悉和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他性格的尊敬,甚 至他去买东西, “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 作为对这个忠于 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
《边城》读后感 早在高中时,就接触过沈先生的《边城》。
那时的我浮躁而稚嫩,甚至还不 知道里面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凤凰古城, 也读不出其中的韵味, 更没有对它产生任 何自己的想法,仅仅把它当一篇普通的课文 ,糊弄过去了。
现在把《边城》通篇读下来,我读出了沈先生会湘西风情的 钟爱,读出了当地的人们纯朴赤诚,读出了故事淡淡的忧伤。
在文中,先生用幽淡的笔墨向人们呈现出湿润透明的湘西美景,其中,那座 碧溪岨的白塔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个沉 默的精灵,远远地眺望着老船夫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给予他们祝福。
它就像是老 船夫和翠翠心灵的港湾。
每当他们有心事无处诉说, 他们总会出神地遥遥望着白 塔,让被现实束缚的心起飞,在心底向白塔倾诉他们的故事。
在故事的最后,白 塔在一次暴风雨中绝望的倒下。
我想,它一定是不忍看到翠翠的眼泪。
又或者, 是翠翠已经长大,已经不需要白塔的守护吧。
倒下的白塔就这样,在唏嘘中久久 地立在我的心里。
除了美景, 文中更多的是讲述着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主人公翠翠是一 个柔美纯朴的少女, 与二佬傩送第一次的见面两人便已一见钟情。
情窦初开的翠 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对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亲的爷爷。
日子如翠翠家门前的溪水一样静静地向前流 淌着,少女的羞涩使翠翠在面对二佬时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
而此时,大佬 天宝也爱上了翠翠并请人做媒。
翠翠惶恐之中从未向任何人表明她的心思, 但她 已经有了自己内心的选择。
在天宝和傩送互相表明态度后, 天宝溺死与湍急的漩涡之中; 傩送只要渡船 不要碾坊的决心由于大哥的死也变得不再坚定如初, 加上家人的反对, 他毅然离 家闯天下, 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恬静的茶峒。
孤独的翠翠再没有听到在 梦里将她拖起的悠扬的歌声,她对此还一点都不知情。
直到最后,在爷爷怀着对翠翠的惦念离开人世之后,翠翠才明白了始末。
她 哭了,眼泪的苦涩不堪的,因为她失去了最亲的爷爷,也可能将失去那份还没来 得及开花的爱情。
在那年的冬天,那座白塔又重新建起来了,但是翠翠要等的人还没有出现。
3/8可能, 在某一年某一天, 他回来把翠翠接走, 又可能, 翠翠的遗憾就像白塔一样, 永远地耸立在她的心中。
这是一个牵动人心的故事,但我不能说这是一个我喜欢的故事。
在我看来, 翠翠如果能跟爷爷或傩送表明自己的想法,悲剧就不会发生,遗憾也不会产生。
我想,除了欣赏文章中主人公们的淳朴善良以外,我们也应该以他们作为教训。
无论什么事情, 机会是由自己把握的, 消极的等待只会让自己陷入自己遗憾或悲 剧。
《边城》读后感 沈从文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 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还是个谜:学历高 小,行伍出身,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
时间证明,他许多作品今天依然显出极 强的生命力。
《边城》 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
《边 城》发表于 1934 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 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
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 岁的翠翠,江 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 会。
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 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 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边城》 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 ”的经典文本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透视 《边城》 的深层文化隐喻, 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 中/西文化 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
著名小说家、散文 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以《边城》等作品享誉文坛,蜚声海外。
沈从文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旧军官家庭,后因家境转入困顿,刚刚小学毕业、 年龄还不满十五岁时,即厕身行伍,到人世间去“学习生存”。
其后数年间,他 随当地军阀部队辗转于湘、川、黔边境及沅水流域各地。
三十年代初,沈从文在创作的同时,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以其在文 坛的广泛影响,被视为“ 京派”作家年轻一代的领袖。
一九四九年以后,由于 “历史的误会”,改行从事古代文物研究,并先后出版《明锦》(与人合作)、 《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古代文物图案集及学术论文 集。
一九六四年,受周恩来之嘱,着手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 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4/8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 《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 被译成日本、 美国、 英国、 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 并被美国、 日本、 韩国、 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 候选人。
沈从文 1988 年 5 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故居于 1991 年被 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拨款进行了整修。
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 遗稿、 遗物和遗像, 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 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