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客家山歌音乐特点分析.pdf

合集下载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性研究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性研究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性研究摘要:客家山歌产生在客家地区,为广大客家人所喜闻乐唱,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交流感情、娱乐身心、鼓舞斗志,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其具有独特的音乐特性,生动传神,流畅自然,世代相传。

本文将从客家山歌的历史渊源、种类、艺术特色等进行研究,以期对客家山歌有更全面和深入的把握,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客家山歌的音乐特性。

关键词:客家;山歌;音乐特性;研究绪论: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歌种之一,是客家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已被列为广东省申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文主要是研究客家山歌的音乐特性,要对客家山歌的音乐特性做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客家山歌的历史渊源;其次对客家山歌的种类、特点进行研究;最后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对客家山歌的音乐特性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说明其客家山歌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客家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表达质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优美,从古至今牵魂动魄,歌声不绝,其唱腔艺术和表现风格具有鲜明的客家地域特色。

可以说,客家山歌是广大客家人们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是客家文化的一大瑰宝,它作为客家人的口头文学,代代相传,所展示的文学价值、魅力和作用,是其他艺术所不能代替的。

本论: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

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紫金、博罗、惠州、赣州、汀州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紫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

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一、客家山歌的历史渊源关于客家的来源,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学术界形成基本一致的看法,将客家看作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种族概念。

客家不是简单而纯粹意义上的中原汉族,而是长期以来中原南迁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在种族、文化上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独特民系。

浅谈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

浅谈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

浅谈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摘要:客家山歌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歌之一,客家山歌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经》的良好传统风格,进行的现代化艺术风格的创新唱法。

客家山歌由于鲜明的主题以及地方特色的体现,在语言上较为通俗易懂,歌曲的含义上引人深思,在演唱的特点上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

在客家山歌的演唱上可分为真声、假声等不同的唱法。

本文主要针对客家山歌在演唱特点上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客家山歌;演唱方式;演唱特点客家山歌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千百年来一直被传唱,并经久不衰。

客家山歌目前流行于我国闽西、粤东、赣南以及台湾北部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

山歌主要的形成方式是来源于客家人的生活劳作之中,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歌词结构部分采用押韵的形式,曲调较为丰富。

想要演唱好客家山歌,要针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并不断对演唱技巧进行创新,来确保客家山歌的演唱更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

1.客家山歌的主要音乐特征客家山歌是根据不同的客家人生活习惯、地方特色、语言运用、民俗风情等方面进行的民歌,在歌曲特征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共通性。

鲜明的音乐特征主要表现在歌曲演唱方言、节奏节拍、音节调式、曲式结构等方面,以下针对几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1.1客家山歌歌唱语言特征学习客家山歌的必备条件是熟悉掌握客家方言的运用。

而学习客家方言是一个逐渐养成的漫长过程,客家方言由于受多方因素的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想要演唱好客家山歌就要熟悉掌握客家人的文化传统以及语言特色,掌握好客家语言规律是演唱的前提要求。

首先要掌握唇齿音,在发音过程中,要将翘舌音变成平舌音,比如在普通话中的“chi”在客家话的发音为“ci”等;第二在送气方面,客家话相较于普通话在送气音的保留比较多。

例如“b”在普通话中不发送气音,而在客家话中要发送气音“p”,简单来讲就是将普通话中的“播”“拜”“被”等发音改变,念成“坡”“排”“配”;第三,客家话在调值标准上比普通话的调值降低,不同于普通话的上扬,客家话属于平缓的语调,比如在“情”“离”“来”等普通话上升调的发音上,客家话都会念成降调的发音;第四,客家话将撮口呼韵读作唇齿呼韵,比如普通话中的“全”,客家话读音是“前”;第五,客家话对于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做区分,比如客家话会将普通话中的“政治”读成“真挚”。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方法研究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方法研究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方法研究黄宇(惠港中学广东·惠州516000)摘要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文化瑰宝,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属于我国重要的历史民族文化,地方特色非常突出,且极具艺术气息,一直流传至今,并依旧广受客家群体欢迎与喜爱。

客家山歌具有其特有的节奏特征、语言特征、结构特征以及音调特征,在演唱客家山歌的时候,也需要着重把握其独特的演唱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方法,以推进客家山歌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客家山歌音乐特征演唱方法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识码:A0前言客家山歌在客家文化当中占据重要位置,生动、真实的体现了客家文化,对客家优良的文化传统实现了全面表达与继承,也是客家人民在生活劳动过程中喜闻乐见的歌唱抒情形式。

客家山歌这种较为独特且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音乐特征,在衬字、风格以及唱腔等多方面都具有属于自己的系列要求。

同时,客家山歌在演唱方法上也有属于自己的规律,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

1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客家山歌属于我国较为出名且广受喜爱的一种民歌形式,目前以及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形式。

客家山歌具有自身独特的音乐特征,且相关音乐特征当中充分展现了客家群体的地方特色,且各个不同的相应客家地区其自身客家山歌以及客家文化都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客家地区在语言以及生活、风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而客家山歌又来自于客家地区实际生活,导致不同地区的客家山歌也存在一定不同。

但是综合整个客家山歌来看,所有地区的客家山歌其又有着明显的相同特征,而客家山歌具有一致性的音乐特征主要体现在节奏特征、语言特征、结构特征以及音调特征当中。

1.1节奏特征客家山歌具有较为突出的节奏特征,在音乐的情感表达当中,节奏属于重要的影响元素。

在不同音乐表达当中,其节奏在力量上以及速度上出现的重要变化,相应传递出来的情感内涵也是具有很大差别的。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研究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研究
音乐研究
徐怀伟 :客家 山歌 的音 乐特征及 演唱方法研究
客家 山歌 的音乐特征及演 唱方法研 究
徐 怀伟
( 梅 州市梅 县 区客 家 山歌 传承 保 护 中心 广 东 梅 州 5 1 4 0 0 0 )
【 摘 要 】 客家山歌作为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在发音、节拍、韵律等方面的特点,受到客家人

客 家 人 将 其 独 特 的方 言 发 音 融 人 了音 乐 。 在歌唱时 , 多用舌 、 ( 三 )理 解 客 家 山歌 的情 感 。客 家 山歌 与 客 家 人 的生 活 齿 、唇 发 力 ;在 气 音 方 面 ,普 通 话 中一 些 不 带 送 气 音 的爆 破 情 感 息 息 相 关 , 因此 我 们 在 演 唱之 前 ,应 该 先 对 山歌 的情 感 发 音 ,在 客 家 方 言 中几 乎 都 发 成 了气 音 ,如 b变 成 了 P ;d 内涵 进 行 深 入 理 解 ,如 《 客 家 山歌 特 出名 》 中包 含 着 客 家人 变成 了 t 。此 外 还 有 一 些 前 后 鼻 音 上 的 不 同 。我 们 在 学 习 中 对 山 歌 的 热 爱 ,以 及 由此 产 生 的一 种 自豪 之 情 , 因此 我 们 在 演 唱 过 程 中 ,要 通 过 对 方 言 的学 习 、腔 调 的把 握 ,融 人 到 客 ( 二 )节奏 特 征 。节 奏 是 体 现 音 乐 情 感 的 主要 元 素 。不 家 山 歌 的 情 感 中来 ,将 自身 情 感 与 客 家 山歌 产 生 共 鸣 ,达 到 同 的 音 乐 , 由于 节 奏 的 速 度 与 力 量 的不 同 ,而 传 递 出不 同 的 “ 歌 里含情” “ 以歌传情” 的目的。 情感 内涵。 在 客 家 山歌 中 , 其 主 要 音 乐 特 点 为节 奏 变化 性 强 , ( 四 )掌 握 基 本 的 演 唱 技 巧 。在 传 统 演 唱 中 ,我 们 通 常 这 种 自 由流 畅 的 节 奏 变 化 也 体 现 了客 家 山歌 的 即兴 性 。人 们 认 为 山 歌 的 唱 法 朴 素 、豪 放 ,多 以情 动 人 ,并 不 需 要 演 唱 技 在 创 作 客 家 山 歌 的过 程 中 ,会 根 据 情 感 的 自然 起 伏 而 改 变 节 巧。 然 而这 种 想 法 是 片 面 的 , 客 家 山歌 要 想 实 现 传 承 与发 展 , 拍 ,这 种 节 拍 交 替 变 化 的 情 况 ,也 为 客 家 山 歌 增 添 了无 尽 的 就 必 须 利 用 一 定 的 演 唱 技 巧 对 其 进 行 加 工 ,如 演 唱 者 利 用 正 艺术魅力 。 确 的 发音 、吐 字 以 及气 息 运 用 等 技 巧 提 高 演 唱 效 果 ,进 而 推 ( 三) 音 调 特 征 。从 音 阶 上 看 , 客 家 山歌 多 为 四声 音 阶 、 动客 家 山 歌 的 不 断 发 展 。 五 声 音 阶 、六 声 音 阶 ,比 较 少 见 的 是七 声 音 阶 和 二 声 音 阶 ;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分析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分析

2021-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间奇葩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分析李秋(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广东梅州514700)摘要:客家山歌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璀璨内容,客家山歌传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于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重要意义。

传承与发扬客家山歌首先要了解客家山歌,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是客家山歌的基础,了解两者,透析客家山歌的本质,以更好在当代社会中寻找其独特的传承方式。

经过岁月的沉淀,客家山歌有着其独特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方法,文中从当下的客家山歌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音乐特征以及演唱方法,为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参考。

关键词:客家山歌;音乐特征;演唱方法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1-013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1.065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客家人的生活开展不断的完善,已经形成其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

近年来我国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力度,随着客家山歌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以及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将客家山歌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之一,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客家山歌的魅力以及其呈现出的客家人传统优良文化与精神。

一、客家山歌概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话传唱的歌曲,客家人将客家文化内容与当地的乡土气息紧密结合,目前客家山歌主要分布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客家人将客家文化、当地文化、生活气息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客家山歌独特的音乐特点。

客家山歌在客家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客家人要重视客家山歌的应用,其对于客家人如同衣食住行一般不可或缺,从客家人对待客家山歌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为什么客家山歌能够传承千年依然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客家人通过客家山歌描述人们勤劳的生活以及表达生活中的情感,通过山歌抒情叙事,为客家山歌的情感埋下基调,也丰富了客家山歌的内容。

刍议客家山歌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特点

刍议客家山歌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特点

刍议客家山歌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特点作者:郭黎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及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口头传唱艺术,其调高昂激越,歌词朴实无华,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民歌。

其创作特色和演唱风格有着属于浓郁民间民族特色。

客家山歌具有非常独特的旋律以及节奏,这些独特的旋律、以及音乐元素和均衡理性的节奏组成了鲜明的音乐体系,从而使得客家山歌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时代感。

一、客家山歌的创作特征(一)吸收民间元素丰富的民间资源是客家山歌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在素材方面也大量吸收民间的因素。

早期也不乏其爱国主义情感的参与。

从家喻户晓的“兴国山歌”,一直到广西的《刘三姐》剧中的山歌,被全中国人所喜爱和传唱,不少民歌的曲调,追根溯源都吸纳了客家山歌的原材料。

客家山歌体现了客家地域的特色及美学特征。

经过与民间文化的糅合和吸收,客家山歌越来越多元化。

(二)创作旋律灵动流畅客家山歌的音色唯美动人,旋律灵动流畅,如《青春绿水夫妻对》在一个个音符将农家山寨的泼墨山水画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

其歌谣的巧妙之处在于将山歌高亢的旋律音调和活动气氛配合,让听众受到感染,感受到当中喜悦志强。

在歌词当中运用了很多的衬词,节奏鲜明,展现出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

歌曲中同时蕴含了民族特色和时代艺术感染力,受到民间大众的广泛喜爱。

《过山溜》也是一首传统的江西山歌,作曲家在作曲过程中运用最原始的音乐语言对歌曲加以渲染,让听众的心灵得到震颤。

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国界和时代的界限,一首好的歌曲可以糅合古老和现代元素,在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为听众打造一个纯粹的情感世界。

客家山歌也是客家婚嫁文化的特有表现,例如“哭嫁歌”在客家文化历史上的传承模式是口口相传,其歌谣内容反映出客家文化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取向。

它即是一种民俗的婚嫁形式,又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日益消减的今天,“哭嫁歌”始终表现着其旺盛的生命力。

客家山歌除了在语言上的特点外

客家山歌除了在语言上的特点外

客家山歌除了在语言上的特点外,在音列、音阶,调式,节拍、节奏,起音、落音,旋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1、音列、音阶客家山歌多为四音列(1):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中收录的14首上杭客家山歌中,这种四音列的山歌占10首。

其他有五音列的山歌2首。

然而,在客家山歌中经常存在一些下滑音,这些下滑音,特别是羽(la)音的下滑往往落在角(mi)音上,这样在四音列歌曲中就还存在一个角(mi)音。

在客家山歌,乃至所有的山歌中,音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这些四音列的山歌中,所有的旋律均有这四个音构成。

这些音构成一个旋律的走向后,加以不同的节奏又形成不同的旋律,这些建构方法在旋律写作中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2、调式客家山歌有徴调式、羽调式和宫调式三种。

以徴调式居多,羽调式少数,宫调式最少。

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中收录的14首客家山歌中,徴调式的山歌达到11首之多,羽调式2首,宫调式1首。

这些徴调式的山歌中又以强调羽(la)、商(re)两音的徴调式山歌居多,这些歌曲往往在强拍、强位上或者以句末延长的方式来强调突出羽(la)、商(re)两音。

徴调式山歌,商(re)音出现在除第三小节之外的其他小节的强拍强位,以突出的位置强调该音。

全曲33个音符(含倚音)中商(re)音占了14个,将近一半。

羽(la)占了11个,次于商(re)音,并在第3小节和第5小节的次强拍给予强调。

宫(do)音只在第2小节当作前倚音出现,徴(sol)音也只出现了7次,在第2小节和歌曲末尾起到决定调性的作用。

也有同时强调上四度宫(do)音的。

例如:《郎是山中千年树》,此例中,宫(do)音分别出现在第1、3、5、6、7小节的强拍位置,强调该音。

在一些客家山歌的一些羽调式歌曲中,加入了变宫(si)音,例如:《歌本唱出合时辰》此例中,在第3和第5小节加入了变宫(si)音,这也许是借鉴了土著畲族山歌或者闽西汉剧中一些皮黄腔唱腔的特点,这个变宫(si)音仍带有鲜明的五声音阶性格,因而起了旋宫转调的作用,有了调式交替的的特点。

浅析赣南客家山歌演唱特点

浅析赣南客家山歌演唱特点
用 到 山 歌 中来 。 假 嗓、 本 嗓 和 细 嗓 是 山歌 唱法的三种 分类。 假嗓 , 现 大 多 指 真 假 音 结合的演唱 , 常 见 于 高 腔 山歌 , 抒 情 性 较
强, 具 有 浓 烈 的生 活 气 息 是 山 野 田 间最

赣 南 客 家 山歌 起 源
效 果脆 亮坚 实 , 形成 了脆 、 直、 甜、 润、 水 的 音 色 特 点 ,其 音 调 根 据 方言 的语 气 语
式 变 化 而 形 成 一 种 特 有 的 声 腔 艺 术 这 就 要 求 发 声 位 置 的集 中于 ; 隹确 性 。 有 些
乐 句 较 长 要 一 口气 唱 完 有 一 定 的 难 度 ,
这就要 求演 唱时要调 节好 呼 吸状态 , 充
分 利 用 腹 肌 与 横 膈 肌 的 控 制 力 量 。均 匀 平 稳 的 ~ 句 一 口气 的 完 整 演 绎 ,切 忌 在
全 曲 的 发 挥 。 这 就 要 求演 唱 者 声 门 积 极
闭拢, 同时 软 腭 与 小 舌 头 抬 起 贴 紧 咽 壁 , 向 下 叹着 唱 , 使 气 流 转 变 为声 波 , 在 高 位 置 的 头腔 得 到 共 鸣 , 唱 出有 弹 性 有 张 力 、 集 中明亮的声音 。 三、 结 语 赣 南 客 家 山歌 因语 言 、 地 域环境 、 风
山 歌 来 表 达 如 : “ 高岭埂上打 呼咒 , 细 妹 屋 家 吃 晏昼 : 细妹听到 呼咒响 , 筷 子 一 扔 碗 一丢 。 ” 表 现 了细 妹 听 到 情 郎 哥 唱 山 歌 的 哟 嗬 声 ,就 再 也 无 心 吃 饭 的 天 真 活 泼
调 幽静音量小且 婉转动人 ,多用于室 内 演唱, 运用 得 不 是 很 多 。 假 嗓 与 本 嗓 在 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岭南客家山歌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听众从中听出来歌唱者的情绪变化,它以动人优美的旋律著称,而且在岭南客家山歌中加入了形象的歌词描绘,让其更加富有内涵。

岭南客家山歌主要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抒发歌者的情感,同时加上简明的歌词,让山歌变得更加委婉动人,这是许多人喜欢岭南客家山歌的最大原因。

[关键词]岭南;客家山歌;音乐特点
一、岭南客家山歌概述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歌曲作为最主要的几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欢迎,尤其是更加接地气的岭南客家山歌,更能够用淳朴的声音打动人心。

新山歌、革命山歌、叙事歌、杂歌等不同类型的山歌体现出了不同地区人民朴实无华的生活品质,岭南客家山歌的表现形式也同它的种类一样丰富。

[1]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人口数量较多,同时作为中国最大的客家省,广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以前。

有关资料记载,从数百年前开始,许多客家人因为各种原因从外地迁移到现在的广东地区,由于他们与广东地区本土人在生活习惯上有所不同,因此就以客家人自称,以此区分外来人与本地人。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些从外地迁移而来的客家人已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华民族一道靓丽的风景。

岭南客家山歌严格来说是传承于中国古代的汉族民歌,其中重叠、双关、赋比兴等表现手法都完好地继承了下来,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其他不同的元素,让岭南客家山歌变得更加具有特色。

[2]在古代时期,大量人口的南迁形成了现在广东地区的客家人,可以说大多数的岭南客家人都是中原子女的后代,所以岭南客家人的文化特色是在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岭南客家人最为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语言,这种特色语言是在长期的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与岭南客家人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能够反映岭南客家人在数百年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能够反映出岭南客家人的淳朴民风。

二、岭南客家山歌特点
岭南客家民谣中的九腔代表着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九种不同的口音,这些不同的口音经过了岭南客家人的糅合,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声腔;而十八调则代表着在岭南客家民谣中所运用的声韵,包括了七个仄声韵以及十七个平声韵。

岭南客家山歌的特点较多,主要有几下几种:第一,音调起伏较小,整体节奏平稳;第二,岭南客家山歌整体讲究循序渐进;第三,岭南客家山歌的节奏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总的来说岭南客家山歌的唱法较为自由,因此衍生出了不同种类的山歌,包括五句板山歌、叠板山歌、快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正版山歌等等[3]。

岭南客家山歌的民间艺术气息较为浓郁,其歌词相当简明,能够通过简单的描写烘托出高雅的意境,而且岭南客家山歌的结构简单,内容并不复杂。

常见的客家山歌一般都只有寥寥几句,但是岭南客家山歌歌词虽少,却讲究一个押韵,句与句之间要对仗工整,韵声契合才行。

在岭南客家山歌歌词中还能够见到多种表现手法,其中赋、比、兴是最为常见的,在种类不同的山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

岭南客家山歌曲调优美、歌词简明、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岭南客家山歌的整体旋律较为平缓,音调的变化讲求循序渐进,很少会出现跳级。

而且在岭南客家山歌的曲调中都会掺杂一些倚音、滑音、颤音,让岭南客家山歌的曲调更为曲折委婉。

虽然岭南客家山歌分为多种类型,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岭南客家山歌都是以简洁、优美的旋律著称,在一曲终了的时候都会以相差无几的腔板结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追捧[4]。

由于地区的不同,各地区岭南客家人生活习惯上会有一些小小的差异,而岭南客家山歌在发展过程中会融合不同的元素,包括韶关新丰山歌、陆丰山歌、惠阳山歌、连平山歌、河源山歌、兴达石马山歌等。

岭南客家山歌的创作较为自由,没有刻板的曲调变化规定,所以在歌曲中运用的节拍也较为多变,常见的四一拍、八五拍、四三拍、四四拍、四二拍都是其节拍多变的表现。

而且岭南客家山歌的节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能够和旋律引起共鸣,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变换节拍。

类戏曲“流水版”型、节奏自由类说话型、节奏交替出现型、乐句末任意延长型、流畅轻快叙事型、“前紧后松”型、规整明快型等都是岭南客家山歌中常用的节奏,这些不同类型的节奏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那就是整体偏向于轻快、明亮、自由[5]。

很多的山歌都是人们在劳作、休憩时随口唱出来的,所以岭南客家山歌的节奏都比较不拘一格。

曲调与歌词共同构成了朗朗上口的岭南客家山歌,其结构明朗,一般都是把整首岭南客家山歌分为几个不同的乐段,每一个乐段都是由两个或者四个乐句组成,虽然也偶见三五句的,但是其创作条件较为苛刻,对岭南客家山歌的对仗要求较高。

其次就是岭南客家山歌的结构中都会加入一些诸如衬词、引子等其他元素,来提高岭南客家山歌的整体效果。

结语经过无数人数百年的积累,岭南客家山歌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地区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体现。

近年来,流行乐曲在年轻人群中逐渐发展壮大,给岭南客家山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面对如此险峻的考验,岭南客家山歌该如何发扬传承,这便是许多岭南客家人都较为关注的问题。

另外,岭南客家山歌一直以来都是口口相传,而且影响范围也仅限于少部分地区,发展速度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

所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增大对岭南客家山歌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岭南客家山歌的认知水平,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这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作者:李美群 徐铭颢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