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程序流控制指令
六章CPU设计

下地址控制编码方式
一般情况下后继微指令旳地址有下列几种给出方式:顺序递增法:将µPC设置成可实现自动加1旳功能,每当完毕目前指令旳执行,就以µPC +1后旳值为地址在控制存储器中取下一条微指令。直接给出法:下一条微指令旳地址直接取自微指令中旳下地址字段。分支转移法:在包括分支转移旳微指令中常设置一种条件选择子区域,用于指出哪些鉴定条件被测试,与此同步转移地址被存储在下地址字段。当转移条件满足时,将下地址字段旳内容读入到µPC中,取下一条微指令,实现微程序转移。若转移条件不满足,微程序则顺序执行。微程序入口地址旳形成:每条机器指令所相应旳微程序旳入口地址(首地址),一般由指令旳操作码所决定。在机器加电后,第一条微指令旳地址一般是由专门旳逻辑电路生成,也能够采用由外部直接输入旳形式取得。
操作控制编码方式
在操作控制字段一般涉及一种或多种操作控制域,每个控制域可控制一种或一组控制信号旳生成,根据控制信号是直接生成于控制域还是译码生成控制信号旳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直接控制法:操作控制字段旳每一位都与一种独立控制信号相相应。若目前微指令旳某一位ki=1,则与之相应ci控制信号有效,不然ci控制信号无效。分段编码控制法:在微程序级别,许多微操作是能够并行执行。一般采用将微指令旳操作控制字段提成k个相互独立旳控制域,每一种控制域存储一组微操作,每一种编码相应一种微操作,每一种微操作都能够与其他控制域所存储旳任意一种微操作并行执行,但在组内旳微操作之间是互斥旳,不允许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或有效。分段间接编码控制法:在微指令格式里,假如一种字段旳含义不只决定本字段编码,还兼由其他字段决定,则可采用分段间接编码控制法。此时一种字段兼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旳含义。其他方式:在实际微指令中操作控制编码并不是只单独采用上述三种编码方式中旳一种,而是将上述三种混合使用,以确保能综合考虑指令旳字长、灵活性和执行微程序旳速度等方面旳要求。
FANUC机器人程序员A 讲义6(第六章)

机器人信号 (RI/RO)指令,模拟信号(AI/AO)指令,群组信号 (GI/GO)指令的用法和数字信号指令类似。
33
程序案例2
三、指令
IO指令的应用实例——搬运工件
30
程序案例1 USER0
三、指令
1: PR[11]=LPOS 2: PR[12]=PR[11] 3: PR[12,1]=PR[11,1]+100 4: PR[13]=PR[12] 5: PR[13,2]=PR[12,2]+100 6: PR[14]=PR[11]
执行该行程序时,将 机思器考人:当如前以位PR置[1保3存] 至为依PR据[1,1]如中何,算并且 以PR直[1角4(]?或关节)坐标 形式显示出来。
PR[i,j]=PR[i]的第j个要素(坐标值)
LPOS(直角)
PR[2,1]=X PR[2,4]=W PR[2,2]=Y PR[2,5]=P PR[2,3]=Z PR[2,6]=R
JPOS(关节)
PR[2,1]=J1 PR[2,4]= J4 PR[2,2]=J2 PR[2,5]= J5 PR[2,3]=J3 PR[2,6]= J6
运动指令,Robot 根据以上计算得到 的位置走出轨迹。
[ END ]
31
思考题
三、指令
请用坐标计算的方式编程,让机器人画出一个 半径为100mm的圆(参考坐标为:UF0,UT1)。
r=100mm
32
三、指令
2、I/O(信号)指令 I/O I/O指令用来改变信号输出状态和接收输入信号。
VFP第六章课件2(循环结构)

控制循环执行的方式
控制循环执行的方式
3)用记录指针控制循环 学院英语比赛成绩数据表SH.DBF SH.DBF中包 例2:学院英语比赛成绩数据表SH.DBF中包 括以下字段:姓名( ),班级 班级( 括以下字段:姓名(C,8),班级(C, 10),英语(N ),英语(N, 0)和备用(N, 和备用(N 10),英语(N,3,0)和备用(N,3,0) ;其 中除备用字段外,其他字段均已有值。 中除备用字段外,其他字段均已有值。 编程序统计各班英语的平均成绩, 编程序统计各班英语的平均成绩,并显示平 均分前三名的班级和平均成绩( 均分前三名的班级和平均成绩(假设平均成绩 都不相同)。 都不相同)。 ( 见“程序168.PRG” 程序文件 )
<内存变量>为循环变量,作为计数器控制循环。<数 内存变量>为循环变量,作为计数器控制循环。 值表达式1>为循环变量初值; 数值表达式2> 1>为循环变量初值 2>为循环 值表达式1>为循环变量初值;<数值表达式2>为循环 变量终值,循环变量超过终值循环结束。 变量终值,循环变量超过终值循环结束。 FOR语句每循环一次 语句每循环一次, FOR语句每循环一次,自身便改变一次循环变量的 STEP短语设置改变的增量 短语设置改变的增量, 数值表达式3> 值,STEP短语设置改变的增量,由<数值表达式3> 设置。正值为增加,负值为减少,缺省默认为1 设置。正值为增加,负值为减少,缺省默认为1。在 循环中允许使用赋值语句修改循环变量的值。 循环中允许使用赋值语句修改循环变量的值。 FOR语句可以嵌套 语句可以嵌套。 NEXT任选其一 任选其一。 FOR语句可以嵌套。ENDFOR 和NEXT任选其一。
电气控制与PLC S7-200 第2版 第六章 S7-200 PLC功能指令及应用

SM1.3(除数为0);SM4.3(运行时间)。 (1)整数乘法指令:*I
➢使能输入有效时,将两个单字长(16 位)的符号整数IN1和IN2相乘,产生一 个16位整数结果OUT。 指令格式:*I IN1, OUT
➢ 使能输入有效时,将两个单字 长(16位)的符号整数IN1和IN2 相 加 , 产 生 一 个 16 位 整 数 结 果 OUT。
电气控制与PLC
➢ 在LAD和FBD中,以指令盒形式编程,执行结果:
IN1+IN2→OUT。
➢
在STL中 ,通 常将 IN2 与OUT公 用一 个地 址单元 ,执 行结果 :
电气控制与PLC
(1)字节传送指令MOVB MOVB指令的功能是在使能输入端EN有效时,在不改变原值的情况
下将由IN指定的一个八位字节数据传送到OUT指定的字节单元中。如 图MOVB指令的应用示例,当I0.0闭合,将16#07传送到VB0中。
电气控制与PLC
(2)字/双字传送指令MOVW/MOVD MOVW/MOVD指令的应用示例如图所示。当I0.0闭合时,将VW100中
4. 除法运算指令
➢ 除法运算指令是对有符号数进行相除操作。包括:整数除法、完全 整数除法、双整数除法和实数除法。这四种除法指令与所对应的乘法 指令除运算法则不同之外,其他方面基本相同。 ➢ 除法指令影响的特殊存储器位:SM1.0(零);SM1.1(溢出); SM1.2(负);SM1.3(除数为0)。
电气控制与PLC
LD I0.0 //使能输入端 *I VW0, VW2 //整数乘法
//VW0*VW2→VW2
烟草物流师三级试题第六章第二节

第二节生产物流组织一、单选题:1、生产物流的控制主要由( A )三个要素组成。
P251A.控制对象、控制目标、控制主体B.控制对象、控制程序、控制主体C.控制对象、控制目标、控制作业D.控制管理、控制目标、控制主体2、反馈控制是指根据( A ),发步控制命令,控制对象根据下达的命令执行规定的动作,将系统状态信息传递到控制主体,经过与目标进行比较,稳定调整量,通过控制对象来实施。
P252A.设立的目标B.设立的内容C.控制目标D.控制内容3、前馈控制是指对系统的( B )进行预测,事先采取措施应付即将发生的情况。
这种控制具有一定的()。
P252A.现在、主动性 B.未来、主动性C.现在、稳定性D.未来、稳定性4、根据最终产品的需求结构,计算出各个生产工序的物料需求量,在考虑了各生产工序的生产提前期之后,向个工序发出物流指令(生产计划指令)的推进方式,以这种推进方式进行物流控制的原理称为( D )。
P254 A.物流推动型控制原理B.物流拉进型控制原理C.物流拉动型控制原理D.物流推进型控制原理5、推进型控制的特点是( B ),每个阶段物流活动都要服从( )指令。
P254A.分散控制、分散控制 B.集中控制、集中控制C.分散控制、集中控制D.集中控制、分散控制6、拉动式是指根据最终产品的需求结构,计算出最后工序的物流需求量,根据最后工序的物流需求量,向前一工序提出物流供应要求,以此类推,各生产工序都接受后工序物流需求的方式。
以这种拉动式进行物流控制的原理称为物流拉动型控制原理。
P255A.物流推动型控制原理B.物流拉进型控制原理C.物流拉动型控制原理D.物流推进型控制原理7、拉动控制的特点是( C ),每一阶段的物流控制目标都是满足局部需求,通过这种控制方式,使局部生产达到最优要求。
P255A.集中控制 B.内部控制C.分散控制D.外部控制8、下列哪一幅图是推动式生产( A )。
P256A.B.C.D.9、推进型的生产是由( A )根据()确定主生产计划(MPS),并通过生产指令下达到各个工序,生产指令被“推”向各个生产环节。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六章(2)应用软件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该采取下述设计原则: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
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模块独立性评价
由强到弱分成五级: ①数据耦合(数据通信) ②同构耦合(使用相同的数据结构) ③控制耦合(一方控制另一方) ④公用耦合(涉及共同的数据区) ⑤内容耦合(一方涉及另一方)
模块独立性评价
结构图
计 算 工 资 的 结 构 图 结构图简称SC(Structured Chart)图,其基本元素是模块
结构图
(1) 模块 用矩形框表示,框中标明模块的名称,在结构图中模块可 看成黑盒,不考虑其内部机构 (2) 调用 带箭头的连线 (3) 模块间信息传递 带圆圈的小箭头,其中实心表示控制信息、空心表示数 据信息 (4) 辅助符号 如:菱形表示选择
③任选项,即可选可不选的数据项。
数据流程图
在表示数据流条目时,一般要用到以下一些符号:
= + [ ] ( ) { } 含义是“定义为”或“等价为” 含义是连接,表示几个数据项的合成 表示必选项 表示任选项 表示重复(有时用上下标表示重复次数)
施耐德PLCTwidoPLC可编程控制器第六章、指令

第六章、指令6-1 布尔指令6-2 标准功能块6-2-1 定时器功能块6-2-2 计数器功能块6-2-3 移位寄存器功能模块(%SBRi)6-2-4 步进计数器功能模块(%SCi)6-3 数字处理指令6-3-1 赋值指令6-3-2 比较指令6-3-3 算术指令6-3-4 逻辑指令6-3-5 移位指令6-3-6 转换指令6-3-7 单/双字转换指令6-3-8 浮点算术指令6-3-9 三角指令6-3-10 转换指令6-3-11 整数转换指<-> 浮点6-3-12 表求和功能6-3-13 表比较指令6-3-14 表查找指令6-3-15 表最大值和最小值查找功能6-3-16 表中某个值的出现次数6-3-17 表循环移动功能6-3-18 表排序功能6-4 程序控制指令6-4-1 END指令6-4-2 跳转指令6-4-3 子程序指令6-5 专用功能块6-5-1 LIFO/FIFO寄存器功能模块(%Ri) 6-5-2 脉宽调制功能模块(%PWM)6-5-3 脉冲发生器输出功能模块(%PLS)6-5-4 磁鼓控制器功能模块(%DR)6-5-5 高速计数6-5-6 超高速计数器功能模块(%VFC)6-5-7 调度模块6-6 通讯指令6-6-1 信息发送/接收6-6-2 数据交换控制6-1 布尔指令掌握要点:布尔指令:用语所有位元件Load指令(装入):LD,LDN,LDR,LDF分别对应常开,常闭,上升沿,和下降沿其中: N 代表“非”R 代表“上升沿”F 代表“下降沿”程序例:逻辑AND 指令: AND, ANDN , ANDR , ANDF。
逻辑与指令执行操作数(或它的反转数,或上升沿,或下降沿)和前面指令的布尔运算结果间的逻辑与操作。
程序例:逻辑OR指令: OR , ORN , ORR , ORF,逻辑或指令执行操作数(或它的反转数,或上升沿,或下降沿)和前面指令的布尔运算结果间的逻辑或操作。
程序例:赋值指令ST, STN, S, 和R分别对应直接,反转,置位,和复位线圈,其中: N 表示输出的非S 表示强制置位R 表示强制复位程序例:异或指令(XOR, XORN, XORR, XORF)异或指令执行操作数(或它的反转数,或上升沿,或下降沿)和前面指令的布尔运算结果间的异或操作。
第六章增稳与控制增稳系统2

XT (i) 为配平状态, U U (i) UT (i) 表示四个作动器相对于配平 位置的变化
假定:经历一个采样周期后,可使系统进入新的配平状态 X (i) X T (i) X (i 1) X (i) BD[U (i) UT (i)]
侧向气动模型及航向控制增稳系统
耦合作用
v
p a
N
r
N
r v
N
r p
Nra
杆 系
串联 舵机
助力器
自动倾 斜器
r Nrr
伺服控 制器
权限限制
静稳定性
N
r
0
1 r 1
r s
s
阻尼
N
r r
kr
杆位移传感器
M (S)
指令模型
k
增稳与控制增稳系统工作原理
机械稳定装置
贝尔稳定杆,洛克希德稳定杆,杭尼韦尔稳定杆 适用小型及跷跷板式旋翼直升机 稳定裕量有限,不能在全飞行包线内提供 稳定杆及其联动装置增加旋翼阻力
a 加速度计
z
助力器
自动倾斜器
方块图
指令模型 杆力传感器 FP
FP=0系统只起增稳作用 FP>0 =e+j
M (s)
Kp
N (s)
校正网络
+
Km 机械逻辑
助力器
+
Ka
放大
R(s)
B1(s)
伺服机构 + e
•
速度陀螺
Kg
自动倾斜器
B2 (s)
G• (s)
K ny
两反馈通道提高稳定精度n 加速度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数器比较置位指令)而中断执行中断程序的场合。
计数器中断指针为I0□0(□=1~6,计数器中断6点,不可 重复使用)。计数器中断与HSCS(高速计数器比较置位)指 令配合使用,根据高速计数器的计数当前值与计数设定值的 关系来确定是否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图中,执行第3步,将K1000与C255的当前值比较,当C255的当 前值由999变到1000时,驱动计数器中断器I010(梯形图表示
子程序调用举例
程序功能是:X1、X2、X3分 别接通时,将相应的数据传送到 D0、D10,然后调用子程序;在 子程序中,将D0、D10存储的数 据相加,运算结果存储在D20, 用D20存储数据控制输出字元件 K1Y0。
四、中断指令
中断返回 IRET (Interruption Return) 开中断 EI (Interruption Enable) 关中断 DI (Interruption Disable) 均无操作数 I100
如图, • X000为ON时,程序跳到指针P8处。 • X000为OFF时,不执行跳转,程序按原顺序执行。 • 如果用M8000的常开触点驱动CJ指令,相当于无条件跳转指令,因为 运行时特殊辅助寄存器M8000总是ON。
用跳转指令实现选择运行程序段 应用跳转指令的程序结构如
图所示。X3是手动/自动选择
警戒定时器指令的应用
3. (1)WDT指令是在控制程序中刷新警戒定时器的指令。如果执行 程序的扫描周期时间(从0步到END或FEND指令之间)达200ms,则 PLC将停止运行。这时应将WDT指令插到合适的程序步中刷新警 戒时钟,以便程序得以继续运行直到END。例如将一个扫描周期 为240ms的程序分为2个120ms程序。如图所示,在这两个程序之 间插入WDT (2)如果希望每次扫描周期时间超过200ms,则可用移动指令MOV 把限制值写入特殊数据寄存器D8000
程序梯形图
二、子程序指令
子程序调用 子程序返回 无操作数 说明 CALL (Sub-Routine Call) SRET 无操作数 (Sub-Routine Return) 操作数:指针P0~P127
子程序应该在主程序结束之后编程。
CJ指令的指针与CALL的指针不能重复。 主程序允许嵌套,嵌套级别最多为5级。 子程序只能用T192~T199和T246~T249作定时器。 同一指针只能出现一次 标号P63相当于END。
说明 在执行某个中断子程序时,禁止其它中断请求。 中断程序允许嵌套,嵌套级别为2级。 中断指针共有15个:输入中断6个,定时器中断3个, 计数器中断6个。 中断程序用T192~T199和T246~T249作定时器。 中断的优先级别 多个中断信号不同时产生时,按先后顺序中断。 多个中断信号同时产生时,按指针大小中断。
第二节 程序流控制
一、条件跳转指令 CJ 二、子程序指令 CALL SRET 三、中断指令 IRET EI DI 四、主程序结束指令 FEND
五、警戒时钟定时器指令 WDT
六、循环指令 FOX NEXT
1.条件跳转指令
CJ和CJ(P)为条件跳转指令,在某种条件下需要跳过一部分 程序时,采用跳转指令,这样可以减少扫描时间,提高程序 执行速度。 操作数:指针 P0~P127
图中一开始为允许中断。当X1从OFF→ON且保持ON,程序跳到指针I101 处执行中断程序,执行第13行将K100送到D1,然后返回主程序,对定时器 T0计时。当计时达到D1当前值K100时,T0触点闭合,Y0
(2)定时器中断
定时器中断用于需要指定中断时间执行中断程序的地方,主要
用于高速处理或每隔一定时间执行的程序等问题。定时器的中 断指针为:
开关的信号输入端。当X3未 接通时,执行手动程序段, 反之执行自动程序段。X3的 常开/常闭接点起联锁作用,
使手动、自动两个程序段只
能选择其一。
图 手动/自动程序跳转
条件跳转指令应用举例
【例题】 某台设备具有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SB3是操作
方式选择开关,当SB3处于断开状态时,选择手动操作方式;当
I
定时器中断 10~99ms 定时器中断号(6~8),每个定时器只能用 1 次
定时器中断由编号为I6,I7,I8三个专用定时器中的一个,在 10~99ms中任选一个作为中断设定时间,每隔此设定时间中断 一次,例如 I650,即每隔50ms,在标号I650之后对程序执行
中断,直到执行IRET指令返回原状态。
无操作数
警戒定时器是一个专用定时器,其设定值存放在特殊 的数据寄存器D8000中,并以ms为计时单位。
当PLC一上电,则对警戒定时器进行初始化,将K100 (设定值为100ms)装入D8000中,每个扫描周期结束 时,马上刷新警戒定时器的当前值,使PLC能正常运 行。
当扫描周期大于100ms时,即超过了警戒定时器的设 定值,警戒定时器的逻辑线圈被接通,CPU立即停止 执行用户程序,同时切断全部输出,并且报警显示。
为I10),执行计数器中断程序。
中断指令使用说明:
( 1 ) EI 与 FEND 之间或 EI 与 DI 之间为允许中断范围。 DI与EI之间为禁止中断范围。 (2)中断信号的脉宽必须大于200µ s。 ( 3 )如果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50 ~ M8059 为 ON ,则禁 止各对应输入编号进行中断,见附录特殊辅助继电器。 图中,如果M8051为OFF,按住X1,执行中断程序,运 行情况如图一样。如果按X10,M8051接通,则按X1, 程序也不执行中断。 (4)中断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不响应其他的中断(其 他中断为等待状态 ) 。不能重复使用与高速计数器相 关的输入,不能重复使用I000与I001相同的输入。
(5)如果有多个依次发出的中断信号,则优先级按 发生的先后为序,发生越早则优先级越高,若同时发
( 6 )一个中断程序执行时,其他中断被禁止。但是 在中断程序中编入EI和DI指令时,可实现中断嵌套。 多个中断信号产生的顺序,遵照中断指针号较低的有 优先权的规定。
( 7 )如果中断信号产生禁止中断区间 ( DI ~ EI 之 间),这个中断信号被存储,并在EI指令后执行。 ( 8)可编程控制器平时处于禁止中断状态。如果 EIDI 指令在扫描过程中有中断输入时,则执行中断程序 (从中断标号到IRET之间的程序)。
IRET FEND EI
X0 开中断范围
DI
X10 中断子程序1
梯形图
I101
中断子程序2
IRET
说明
在执行某个中断子程序时,禁止其它中断请求。 用于中断的指针用来指明某一中断源的中断程序 的入口。 中断程序允许嵌套,嵌套级别为2级。 中断指针共有15个:输入中断6个,定时器中断3个, 计数器中断6个。 中断程序用T192~T199和T246~T249作定时器。 中断的优先级别 多个中断信号不同时产生时,按先后顺序中断。 多个中断信号同时产生时,按指针大小中断。
输入中断用来接收特定的输入地址号的输入信号,输入中断指针 I□0△。最高位□与X000~X005的元件号相对应,单元的输入号为 0~5(从X000~X005输入)。最低位△为0时表示下降沿中断,反 之为上升沿中断
I 0 输入中断 0:下降沿中断 1:上升沿中断
输入号(0~5)每个输入只能用 1 次
如果正常的扫描周期超过警戒时钟的设定值,可以在适 当程序步中加入WDT指令,适时刷新警戒时钟,使程序 能顺利执行。 也可以通过MOV指令修改警戒定时器的设定值(D8000 的值)。 可以计算出程序扫描周期的最大值作为警戒时钟的设定 值。
P63表示跳到END
梯形图
X000 CJ X001 P10 Y001
X10
CJ
P0
X11
CJ P0
…
…
X002 标号P10
Y002
X12 P0 Y1
( b) 图 CJ指令的使用
( a)
说明 CJ指令跳过部分程序,可以缩短程序的扫描周期。 一个指针只能出现一次。 如果积算型定时器和计数器的RST指令在跳转程序之内,即使跳 转程序生效,RST指令仍然有效。
…
FEND X12 P8 X11 Y21
…
Y30 SRET
子 程 序
…
说明
FEND指令表示主程序结束,与END指令的功能一样,程序执行 到FEND时,进行输出处理、输入处理、监视定时器和计数器 刷新,全部完成以后返回到程序的第00步。 执行到该指令时程序返回到0步。 中断服务子程序和子程序应该写在FEND之后,并且用IRET 和SRET返回。 如果多次使用FEND指令,在最后的FEND和END之间编写子程 序或中断子程序。 FEND主程序结束指令使用时应注意,子程序和中断子程序 必须写在主程序结束指令FEND和END指令之间。
例如,I001为输入X0从OFF→ON变化时,执行由该指针作 为标号后面的中断程序,并根据 IRET 指令返回。 当M8050-M8058为ON时,禁止执行相应的输入中断, M8059为ON时禁止所有计数器中断
中断程序由中断指针入口,到中断返回指令IRET结束。例如中 断指针I101的意义为当程序执行到X1时转到中断指针I101的程 序行执行,一直到IRET为止,之后返回主程序。中断程序编写 在主程序结束之间,如图所示。
该指令可以连续和脉冲执行方式。
被跳过去的程序中各元件的状态为 Y、M、S保持跳转前状态不变。
定时器T和计数器C如果被CJ指令跳过,跳转期间它们的当前 值将被保存。如果在跳转开始时定时器和计数器正在工作, 在跳转期间它们将停止定时和计数。
T192~T199和高速计数器C235~C255如果在驱动后跳转,则 继续工作,输出触点也会动作。
定时器中断指针为I6□□~I8□□,低两位是以ms为单位定 时时间(1~99ms)。M8056~M5058为ON时,将分别禁止定时 中断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