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工具使用方法
强磁打捞器操作方法

强磁打捞器操作方法
强磁打捞器是一种利用磁力吸附物体并将其捞取上来的工具。
它由磁铁、钢索等组成,适用于水下的金属物体等。
下面是强磁打捞器的操作方法:
1. 检查强磁打捞器的磁力
在使用之前,必须检查强磁打捞器的磁力是否足够。
如果磁力不足,则不能正常捞取物体。
2. 将强磁打捞器放入水中
将强磁打捞器放入水中,并将线缆连接到船只或起重机上。
在放入水中之前,需要验证水中的安全情况。
3. 将强磁打捞器移到目标位置
使用起重机或船只将强磁打捞器移动到目标位置。
通过起重机或船只的运动来控制强磁打捞器。
4. 吸附目标物体
通过调整强磁打捞器的位置和角度,让磁力吸附住目标物体。
在吸附目标物体之前,需要检查目标物体的磁性。
如果目标物体的磁性不足,则可能无法吸附。
5. 将目标物体捞起
一旦目标物体被吸附住,使用起重机或船只将强磁打捞器和目标物体捞起。
在捞起的过程中,必须小心不要损坏目标物体。
6. 将目标物体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将目标物体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将其卸载到陆地或船上。
在卸载之前,必须检查目标物体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强磁打捞器必须小心谨慎。
在使用之前,必须检查所有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周围的环境,并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作。
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停止操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强磁打捞器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打捞工具使用方法1. 简介打捞工具是用于打捞水下物体或救援人员的工具。
它们通常由船舶或潜水员使用,可以帮助打捞遗失物品、救援溺水者或拖曳漂浮物。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打捞工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2. 常见的打捞工具2.1 钩型打捞工具钩型打捞工具是最常见的打捞工具之一。
它们通常由金属制成,具有弯曲的钩状设计。
使用钩型打捞工具时,可以将钩部分插入水下物体上方,然后用力向上拉动,以将物体拉升至水面。
2.2 长臂夹具长臂夹具是一种能够延伸到水下的打捞工具。
它们通常由可伸缩的金属杆和夹具组成。
使用长臂夹具时,可以将夹具部分伸展至水下物体旁边,然后用夹具夹住物体,并通过杆子的伸缩功能将物体提起。
2.3 网囊式打捞工具网囊式打捞工具是一种利用网囊来捕捉水下物体的工具。
它们通常由金属框架和网囊构成。
使用网囊式打捞工具时,可以将网囊张开并将其覆盖在水下物体上方,然后用力向上拉动,以将物体捕捉在网囊内。
3. 使用方法以下是打捞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3.1 准备工作在使用打捞工具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穿戴合适的潜水装备(如潜水服、潜水面罩等);- 了解水下环境,包括水流情况和能见度等;- 熟悉打捞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确保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损坏或松动部分。
3.2 使用钩型打捞工具使用钩型打捞工具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选择合适的钩型打捞工具,根据物体的大小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工具;2. 将钩部分插入水下物体上方,确保钩部分牢固插入;3. 用力向上拉动打捞工具,以将物体拉升至水面。
3.3 使用长臂夹具使用长臂夹具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伸展长臂夹具的金属杆至需要的长度;2. 将夹具部分伸展至水下物体旁边,确保夹具夹住物体并紧密抓住;3. 通过杆子的伸缩功能,将物体提起至水面。
3.4 使用网囊式打捞工具使用网囊式打捞工具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将网囊式打捞工具张开,并将其覆盖在水下物体上方,确保物体被完全覆盖;2. 用力向上拉动打捞工具,以将物体捕捉在网囊内;3. 检查网囊是否紧密封闭,并适当调整打捞工具的位置。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打捞工具使用方法1. 简介打捞工具是指用于从水中救起、拾取或移动物体的工具。
它通常由各种拉、推、挖和刺等动作组合而成,用于处理各种水中事故和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打捞工具的使用方法。
2. 钓鱼绳的使用钓鱼绳是一种常见的打捞工具,主要用于从水中捞取物体。
使用钓鱼绳的步骤如下:1. 将钓鱼绳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牢固的支点上,如树木或岸边的固定物。
2. 将钓鱼绳的另一端挂在打捞物体上,确保牢固绑紧。
3. 缓慢拉动钓鱼绳,用力向上提起被打捞物体。
如果物体较重或较远,可以寻求他人协助。
4. 当打捞物体浮出水面时,慢慢将其移出水中并放置在安全地点。
3. 潜水器的使用潜水器是一种专业的打捞工具,主要用于在水下进行搜救和打捞任务。
使用潜水器的步骤如下:1. 穿戴潜水服,并确保携带所需的潜水设备,如潜水面具、气瓶、鱼叉等。
2. 下水进入水下环境,确保潜水器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 如果需要使用潜水器进行打捞任务,将任务物体用绳索或其他方式固定。
4. 操作潜水器进行下潜并接近打捞物体,注意安全距离和潜水器的稳定性。
5. 将打捞物体安全地固定在潜水器上,并慢慢升至水面。
6. 在水面上将打捞物体移出潜水器并放置在安全地点。
4. 水上拖曳的使用水上拖曳是一种常见的打捞工具,主要用于拖曳在水面上漂浮的物体。
使用水上拖曳的步骤如下:1. 将水上拖曳器连接到拖曳物体上,确保连接牢固。
2. 将水上拖曳器与拖曳物体之间保持适当的拉力,避免过度紧绷或过松。
3. 使用船只或其他力量源将拖曳物体从水中拖到目的地。
4. 注意维持适当的船速和方向,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拖曳。
5. 当拖曳物体到达目的地时,将其从水中移出并妥善处理。
5. 走钩器的使用走钩器是一种特殊的打捞工具,用于将物体从水中钩起。
使用走钩器的步骤如下:1. 将走钩器插入水中并留出一定长度。
2. 缓慢移动走钩器,并试图将其钩入目标物体。
3. 当走钩器钩住目标物体时,缓慢倒转并将目标物体提起。
打捞工具使用

1.用途
卡瓦打捞筒是打捞井下钻杆、钻铤、油管等外径平滑落鱼的一种工具。
2.结构
3.工作原理
卡瓦打捞筒是将落鱼顶部套入卡瓦之内,靠上提钻具使卡 瓦和落鱼产生相对位移,促使卡瓦收缩,紧紧包住鱼顶, 将落鱼捞获。如果落鱼被卡无法上提,可用下击器下击使 卡瓦张开再正转退出卡瓦打捞筒。
4.打捞操作
2.打捞矛的使用方法
5、当落鱼捞住而又提不起来需要丢掉落鱼时,则要利用 下击器下击,以松开卡瓦与心轴锯齿扣的咬合。下击后向 右转动2~3圈,使卡瓦靠抡释放环,然后缓慢上提,直到 打捞矛离开落鱼。若卡瓦不能处于释放位置,则不能丢掉 落鱼,需要再次下击,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丢掉落鱼。
3.使用技术要求
4.打捞操作
(9)如无下击器,可用方钻杆向下顿一下卡瓦即可退开, 再用大钳顺时针拉开卡瓦打捞筒,甩至场地。 (1) 打捞过程中的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1) 打捞中,若落鱼卡死,循环不通,可下放钻柱,给打 捞筒加压200~500 kN,使卡瓦松开落鱼,然后正转转盘, 同时慢慢上提钻具,直至卡瓦全部退出。 2) 引鞋套不上鱼头,说明鱼头偏斜,需起出打捞管柱, 更换打捞钻具。
4.打捞操作
3) 落鱼能进行引鞋,鱼头入铣鞋时遇阻,说明鱼顶有毛 刺或变形,这时可加压10~20 kN,用一挡磨铣30min。 4) 若磨铣无效,应起出打捞管柱,再下磨鞋,修好鱼头 后,再进打捞。 5) 落鱼能进入铣鞋,但不能进入卡瓦,说明卡瓦内径偏 小,应起钻更换止瓦。 6) 落鱼进入卡瓦,但不能将落鱼卡牢,说明卡瓦内径偏 大,应起钻更换卡瓦。
3.使用技术要求
5、捞获起钻时,操作要平稳、轻提轻放,严禁用转盘卸 螺纹。 6、地面下击退打捞矛时,必须严防井下落物,人员要退 离井口。 7、退出打捞矛时,上提钻柱,迅速下放,待下震击器震 击后,顺时针旋转钻具2~3圈。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

公锥一、操作步骤:1、根据井下落鱼内径选择合适的公锥。
画草图,标尺寸。
2、组合钻具下钻。
(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下钻距鱼顶0.5米开泵,冲洗鱼顶10~20分钟。
然后改为小排量,在方钻杆上画出鱼顶方入和造扣方入。
缓慢下放钻具探鱼头,若进入水眼内则泵压升高、悬重下降;若插在水眼外侧,则泵压不变、方入不对、悬重不变(也有可能下降)。
应转动钻具,以不同方向探鱼头或起钻下弯钻杆探鱼头。
4、公锥进入落鱼水眼后,停泵。
在转盘面上作记号,以记录造扣圈数。
用I 档造扣,开始加压10~20KN引扣,观察悬重表悬重慢慢回升(说明已进扣),再加压30~50KN造扣,注意控制造扣速度和倒车。
5、造扣完后,上下活动钻具2~3次,再造扣一次,确认已造牢。
在允许拉力范围内大力上提,若解卡,可起钻;若未解卡,可试开通泵注入解卡剂解卡;若无效,则从安全接头处到开。
6、倒扣(左旋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1)、下钻距鱼顶0.5米开泵,冲洗鱼顶,锁死大方瓦和方补心,改倒车造扣。
2)、造扣完后,改正车,使悬重稍大于捞柱悬重。
改倒车,挂合转盘离合器倒扣;倒开后,改正车,探明方入,试开通泵起钻。
3)、若螺纹连接紧,转盘离合器打滑,可停总车,用转盘事故销销死转盘,控制总车倒扣。
二、技术要求:1、安全接头:1)、左旋螺纹安全接头不能作随钻工具,至能在倒扣打捞时使不得使用尖锐物挑出或钩出;装“O”形圈时,应用手在槽内转动几圈,胶圈不打扭。
4)、螺纹连接较紧时,可用大锤垫木块敲击。
2、公锥:1)、公锥外螺纹必须完好,造扣螺纹距螺纹锥尖端10㎝以上。
2)、打捞方入计算准确,下探鱼头不超过鱼头1m,防挤扁鱼头。
3)、捞获后,起钻操作平稳,严禁转盘卸扣。
4)、造扣时应将小方补心栓保险绳,人员离开井口。
5)、若探不到鱼头,不可随便下过鱼头,应接弯钻杆以不同方向探鱼头,必要时进行电测。
卡点计算公式: L=9.8KΔL/ΔFL=卡点井深m K=计算系数ΔL=平均钻具伸长㎝ΔF=平均拉力增加值KN初始循环立管总压力=关井立压+Pci值+附加安全压力Pci值=(压井排量÷正常钻进排量)×钻进时泵压终了循环立管总压力=(Pci×压井液密度)÷原浆密度泥浆泵排量计算公式:Q=(πR2×冲程×3×100×上水率×1000)÷60长度单位为米一、作用:它连接在地面的钻柱上,是解除井内钻柱卡钻事故的有校工具;能在弯曲井或定向井中下击解卡,尤其解除“键槽”卡钻的效果更好。
常用打捞工具操作使用方法教材

常用打捞工具操作使用方法一、公锥公锥是钻具、油管的水眼打捞工具(内部打捞工具),公锥是一次性打捞工具,因为在造扣和卸开时可能会受损伤。
特点:造扣面积小,容易造进扣;直径小,易断裂;水眼小,不能进行爆炸松扣、浴井等作业。
公锥的规格是根据钻具水眼的尺寸设计和制造的,常用的规格有:27/8゛、31/2゛、41/2゛、5゛、51/2゛、65/8゛等。
公锥的锥度通常是1:16,也有1:20、1:24,、1:32的。
锥度小,造进的扣数多;在落鱼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加工成1:12的锥度。
操作使用方法:1、钻具组合: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1/2゛以下的钻杆要接钻铤。
2、测量、会草图。
3、计算鱼顶方入和造扣方入。
4、冲洗鱼顶,探鱼顶,根据泵压判断公锥是否插进水眼。
5、停泵造扣,开始加压10KN左右,转1~2圈引扣,再逐渐增加造扣扭矩及钻压。
41/2゛以上的公锥一般加压30~40KN,有效造进6~8扣以后才上提钻具。
在公锥小、井眼大、无钻铤的情况下,要控制造扣钻压。
6、捞住落鱼以后,试开泵,观察水眼是否畅通。
上提3~5m猛刹2~3次,证实捞稳方可起钻。
注意事项1、下车、搬运和上扣时防止碰撞,用液气打钳紧扣,控制扭矩,不宜过紧。
2、造扣时加压不得过多,在大井眼和大斜度井内加压后,要控制扭矩,防止公锥折断。
3、可以短期循环,起钻控制速度,不允许转动转盘。
4、起出井口时防止挂断,不允许在井口卸公锥。
二、大头公锥大头公锥是钻具的丝扣打捞工具(内部打捞工具),在打捞丝扣完好的情况下可以再次使用。
其型号与钻具的扣型相同,锥度与同扣型的接头锥度一样(内平扣1:6,贯眼扣1:4)。
特点:强度高,不会折断,与丝扣接触的锥面同时造扣,牢靠(造扣很紧),不易滑扣,可接震击器;水眼比较大,便于测卡、爆炸松扣。
要损坏钻具丝扣。
操作使用方法:1、钻具组合:大头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1/2゛以下的钻杆要接钻铤。
根据井下情况需要可接震击器。
2、测量、会草图,检查打捞丝扣硬度。
石油行业常用打捞工具规范及使用方法

常用打捞工具规范及使用方法打捞工具是用以打捞井下落物和处理井下事故的专用工具。
常用的打捞工具有公锥、母锥、打捞筒、打捞矛、打捞篮、磁铁打捞器、磨鞋、安全接头等,本章着重介绍常用打捞工具的种类、规格、结构、工作原理、常用规范、民技术参数、现场检查、操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第一节铅模一、作用铅模是在打捞作业中用来打印落鱼形状和了解鱼顶偏离井眼中心的情况用的。
二、规范规范毫米(英寸) 接头铅印水眼d铅印直径D1全长L铅印长l 备注扣型直径D121 (4-3/4") 230 95 20 100 390 120四川设计146(5-3/4")330 108 20 120 390 120196.8(7-3/4")410 146 30 170 390 120215.9(8-1/2")410 146 30 195 390 120247.6(9-3/4")41O 146 40 225 390 120298.4(11-3/4")630 203 40 270 390 120三、使用1、铅印直径比套管内径小4.8毫米即可。
2、打印时按0.193-0.386千牛/毫米(0.5-1吨/英寸)加压。
只可一次加压打印,不得两次打印,以免难以分析。
3、由于铅很软,应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注意避免碰撞。
第二节公锥一、公锥的作用公锥是内打捞工具是内捞工具,用来打捞钻铤、接头和钻杆加厚部位。
常用尺寸为3-1/2"和4-1/2",多为国产,技术规格参见附带说明。
第三节母锥一、母锥的作用母锥是外捞工具母锥是外捞工具,用来打捞钻杆本体。
用爆炸松扣方法配合倒扣时,可用它来打捞钻杆接头或钻铤。
第四节卡瓦打捞筒一、种类Bowen150系列卡瓦打捞筒分为高强度型与小井眼型两类,按内装打捞配件的不同分为螺旋卡瓦打捞筒与篮式卡瓦打捞筒两种。
落鱼直径接近最大打捞尺寸时选用螺旋卡瓦和A型盘根。
常用打捞工具操作使用方法

常用打捞工具操作使用方法一、公锥公锥是钻具、油管的水眼打捞工具(内部打捞工具),公锥是一次性打捞工具,因为在造扣和卸开时可能会受损伤。
特点:造扣面积小,容易造进扣;直径小,易断裂;水眼小,不能进行爆炸松扣、浴井等作业。
公锥的规格是根据钻具水眼的尺寸设计和制造的,常用的规格有:27/8゛、31/2゛、41/2゛、5゛、51/2゛、65/8゛等。
公锥的锥度通常是1:16,也有1:20、1:24,、1:32的。
锥度小,造进的扣数多;在落鱼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加工成1:12的锥度。
操作使用方法:1、钻具组合: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1/2゛以下的钻杆要接钻铤。
2、测量、会草图。
3、计算鱼顶方入和造扣方入。
4、冲洗鱼顶,探鱼顶,根据泵压判断公锥是否插进水眼。
5、停泵造扣,开始加压10KN左右,转1~2圈引扣,再逐渐增加造扣扭矩及钻压。
41/2゛以上的公锥一般加压30~40KN,有效造进6~8扣以后才上提钻具。
在公锥小、井眼大、无钻铤的情况下,要控制造扣钻压。
6、捞住落鱼以后,试开泵,观察水眼是否畅通。
上提3~5m猛刹2~3次,证实捞稳方可起钻。
注意事项1、下车、搬运和上扣时防止碰撞,用液气打钳紧扣,控制扭矩,不宜过紧。
2、造扣时加压不得过多,在大井眼和大斜度井内加压后,要控制扭矩,防止公锥折断。
3、可以短期循环,起钻控制速度,不允许转动转盘。
4、起出井口时防止挂断,不允许在井口卸公锥。
二、大头公锥大头公锥是钻具的丝扣打捞工具(内部打捞工具),在打捞丝扣完好的情况下可以再次使用。
其型号与钻具的扣型相同,锥度与同扣型的接头锥度一样(内平扣1:6,贯眼扣1:4)。
特点:强度高,不会折断,与丝扣接触的锥面同时造扣,牢靠(造扣很紧),不易滑扣,可接震击器;水眼比较大,便于测卡、爆炸松扣。
要损坏钻具丝扣。
操作使用方法:1、钻具组合:大头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1/2゛以下的钻杆要接钻铤。
根据井下情况需要可接震击器。
2、测量、会草图,检查打捞丝扣硬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锥一、操作步骤:1、根据井下落鱼内径选择合适的公锥。
画草图,标尺寸。
2、组合钻具下钻。
(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下钻距鱼顶0.5米开泵,冲洗鱼顶10~20分钟。
然后改为小排量,在方钻杆上画出鱼顶方入和造扣方入。
缓慢下放钻具探鱼头,若进入水眼内则泵压升高、悬重下降;若插在水眼外侧,则泵压不变、方入不对、悬重不变(也有可能下降)。
应转动钻具,以不同方向探鱼头或起钻下弯钻杆探鱼头。
4、公锥进入落鱼水眼后,停泵。
在转盘面上作记号,以记录造扣圈数。
用I档造扣,开始加压10~20KN 引扣,观察悬重表悬重慢慢回升(说明已进扣),再加压30~50KN造扣,注意控制造扣速度和倒车。
5、造扣完后,上下活动钻具2~3次,再造扣一次,确认已造牢。
在允许拉力范围内大力上提,若解卡,可起钻;若未解卡,可试开通泵注入解卡剂解卡;若无效,则从安全接头处到开。
6、倒扣(左旋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1)、下钻距鱼顶0.5米开泵,冲洗鱼顶,锁死大方瓦和方补心,改倒车造扣。
2)、造扣完后,改正车,使悬重稍大于捞柱悬重。
改倒车,挂合转盘离合器倒扣;倒开后,改正车,探明方入,试开通泵起钻。
3)、若螺纹连接紧,转盘离合器打滑,可停总车,用转盘事故销销死转盘,控制总车倒扣。
二、技术要求:1、安全接头:1)、左旋螺纹安全接头不能作随钻工具,至能在倒扣打捞时使用。
2)、装卸安全接头时,不能咬合宽距螺纹和密封部位。
3)、卸“O”形圈不得使用尖锐物挑出或钩出;装“O”形圈时,应用手在槽内转动几圈,胶圈不打扭。
4)、螺纹连接较紧时,可用大锤垫木块敲击。
2、公锥:1)、公锥外螺纹必须完好,造扣螺纹距螺纹锥尖端10㎝以上。
2)、打捞方入计算准确,下探鱼头不超过鱼头1m,防挤扁鱼头。
3)、捞获后,起钻操作平稳,严禁转盘卸扣。
4)、造扣时应将小方补心栓保险绳,人员离开井口。
5)、若探不到鱼头,不可随便下过鱼头,应接弯钻杆以不同方向探鱼头,必要时进行电测。
卡点计算公式L=9.8KΔL/ΔFL=卡点井深m K=计算系数ΔL=平均钻具伸长㎝ΔF=平均拉力增加值KN地面震击器一、作用:它连接在地面的钻柱上,是解除井内钻柱卡钻事故的有校工具;能在弯曲井或定向井中下击解卡,尤其解除“键槽”卡钻的效果更好。
二、、工作原理:地面震击器是连接在地面的钻柱上,通过调整吨位,上提钻具,使卡瓦和心轴产生摩擦阻力向上运动;此时捞柱伸长,当卡瓦心轴脱离卡瓦时,伸长的捞柱突然收缩,伴随落鱼上部的自由段的重量也传给卡点,使卡点受到猛烈的向下冲击力,每震击一次以后,使震击器心轴关闭回位,又进行第二次冲击,如此可反复作业直到解卡。
三、操作步骤:1、将地面震击器与井内钻杆相连接,并使其露出转盘面以便随时调节,其上面接一根钻铤或方钻杆作为震击器关闭回位用。
2、校好指重表,保证灵敏、准确。
3、检查好各设备及大绳,防震击器震击时大绳跳槽和落物伤人。
4、打开拉力调节孔丝堵,将震击拉力调至所需位置,并在悬重表上做一记号。
5、上提钻具到所调拉力,心轴脱离摩擦卡瓦产生震击,再进行第二次震击。
然后下放钻具使震击器关闭回位,四、技术要求:a.调节震击拉力时要由小到大,不得超过卡点以上自由段的钻柱重量(卡点在斜井段及斜井段以下,应考虑以解卡为主),以防起反作用或将钻具砸弯。
b.深井时用,上提卡点以上钻具的伸长不能超过震击器的行程,以防过多的力量砸在大钩上(应考虑以解卡为主)。
c.校好指重表,保证灵敏、准确。
d.检查好各设备及大绳,防震击器震击时大绳跳槽和落物伤人。
随钻震击器一、工作原理:当需要上击时,快速提拉钻柱,钻柱伸长积蓄很大能量,一旦锁定机构解脱,钻柱的弹性力使震击头碰撞产生强大的上击作用。
当需要下击时,则需要迅速下放钻具,利用钻具上部的重力即可产生向下的震击作用。
上击器一、工作原理:震击杆与上、中缸套组成充满耐磨液压油的空腔,活塞与活塞环在腔内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液阻,使钻具有足够的时间储能。
随着液压油从活塞环窄缝中泄流,活塞缓慢上行至泄油腔。
当液压油的约束被解除后,钻具储存的弹性能被释放,巨大的冲击力打击到与上缸套连接的被卡钻具上,从而使钻具解卡。
开式下击器一、工作原理:上提钻具后,迅速下放钻具,利用上部钻具的重力和弹性伸缩产生向下的强烈震击。
闭式下击器一、操作步骤:1、井内强烈下击:上提钻具,把闭式下击器完全拉开,并使钻柱产生适当的伸长(上提距离为:闭式下击器的冲程+钻柱伸长之和),然后猛放钻柱(下放距离为:(闭式下击器的冲程+钻柱伸长之和)。
2、井内连续下击:上提钻具,把闭式下击器完全拉开,并使钻柱产生适当的伸长(上提距离为:闭式下击器的冲程+钻柱伸长之和),然后猛放钻柱,当下放距离等于闭式下击器的冲程减去150~70㎜+钻柱伸长,突然刹车,引起钻柱上下跳动。
3、井内上击:上提钻具,把闭式下击器完全拉开,并使钻柱产生允许的弹性伸长;然后猛放钻柱,当下放距离等于钻柱伸长时,突然刹车。
井内上击器一、操作步骤:1、组合钻具:打捞工具+安全接头+上击器+加速器+钻杆2、根据卡点以上钻具重力和上击器载荷,计算上提拉力。
3、当打捞工具捞住落鱼,先下放钻具使上击器关闭。
4、根据计算拉力上提钻具,待钻具有足够伸长量即刹住刹把等待震击。
5、第一次震击后,即可下放钻具使上击器关闭,做好第二次震击。
二、技术要求:1、上击力不能超过上击器的允许工作载荷。
2、上击器要使用20~40号耐磨液压油。
3、悬重表必须灵敏准确。
4、当井内温度超过上击器的工作温度时,尽量不使用,以防橡胶密封件失效。
5、在定向井(特别是大斜度井、水平井)内,使用上击器时,可配接加速器。
卡瓦打捞筒一、准备工作:1、根据井眼大小和落鱼外径选择卡瓦打捞筒和卡瓦牙。
卡瓦牙内径比落鱼外径小1~2㎜。
2、画工具草图并标注尺寸。
3、卸卡瓦打捞筒并装配卡瓦,卡瓦涂抹润滑脂。
4、组合钻具下钻(卡瓦打捞筒+安全接头+下击器+钻铤+钻杆)。
计算3个方入:引鞋碰鱼头方入、铣鞋碰鱼头方入、鱼头进卡瓦方入。
二、操作步骤:1、下钻距鱼顶0.5m,缓慢下放钻具,悬重稍有遇阻即刹住刹把,记录打捞悬重和鱼头方入。
2、上提钻具,开泵冲洗鱼头。
在打捞前停泵。
慢慢拨转转盘,同时缓慢下放钻具,使鱼头进入打捞筒内,在加压30~50KN,使鱼头进入卡瓦。
上提钻具,若悬重增加,则已捞获,可起钻。
3、若鱼头不规则,在铣鞋处遇阻。
则加压10~20KN,I档磨铣30分钟,若无效,需起钻换磨鞋修整鱼头再打捞。
4、若鱼头进不了卡瓦或卡瓦捞不住,则说明卡瓦偏小或偏大。
应根据落鱼实际外径选择合适的卡瓦内径。
5、捞获后,上提钻具0.5~0.8m,猛刹两次,确认已捞获,可起钻。
6、起钻完在钻台卸卡瓦捞筒,应用下击器下击2~3次,然后用吊钳拉开。
7、井内遇阻释放落鱼:大力下压钻具,使卡瓦松开落鱼。
顺时针转动钻具,同时缓慢上提钻具,使卡瓦捞筒离开落鱼。
若悬重为捞柱悬重,则落鱼已释放。
三、技术要求:1、卡瓦牙内径比落鱼外径小1~2㎜。
2、计算3个方入:引鞋碰鱼头方入、铣鞋碰鱼头方入、鱼头进卡瓦方入。
3、若鱼头不规则、有毛刺,则加压10~20KN,I档磨铣30分钟,4、捞住后,起钻操作平稳,不得转动转盘,防钻具滑脱。
四、工作原理:卡瓦打捞筒的卡瓦牙分为螺旋卡瓦和篮状卡瓦。
它的外部宽距螺纹和卡瓦牙螺纹均为左旋螺纹。
与筒体配合间隙较大,在筒体一定行程内可以胀大、缩小。
当落鱼被引入捞筒内,只要施加一定的轴向压力,卡瓦被胀大,落鱼进入卡瓦;上提钻具,卡瓦沿筒体内锥面相对下行,卡瓦直径缩小,使卡瓦抓紧落鱼。
由于筒体螺纹和卡瓦螺纹均为左旋螺纹,并由控制环控制其旋转运动,当释放落鱼时,只要下压钻具,将卡瓦放松,卡瓦捞筒即可从落鱼脱落。
反循环强磁打捞篮一、工作原理:反循环打捞篮和强磁打捞篮的钻井液循环路线相同。
下钻完正循环冲洗井底后,投入钢球。
此时,钻井液由双层筒体之间经下水眼射向井底;再由井底通过铣鞋进入捞筒内,再由上水眼流向环空。
在水力冲击、携带作用下,随钻井液一起进入打捞筒篮框或被磁心吸住而捞获。
二、操作步骤:1、组合钻具下钻(反循环打捞篮+钻铤1柱+钻杆),将打捞篮各螺纹上紧。
2、下钻距鱼顶1m开泵循环。
停泵。
3、卸方钻杆,投钢球,观察泵压变化。
4、启动转盘,下放钻具,加压10~20KN铣进0.3m,再用0.5KN铣进0.2m,停泵拔心。
5、上提钻具1~2m,反复下探方入,确定以捞获,起钻。
三、技术要求:1、投球后,观察泵压上升3Mpa左右,说明坐球成功。
2、铣进时,控制好蹩钻和泵压。
3、割心后,应反复下探方入,确认落物是否捞获。
4、铣进进尺应小于反循环打捞篮的有效长度。
5、起钻操作平稳,严禁转盘卸扣。
卡瓦打捞矛一、工作原理:当倒扣捞矛进入落鱼水眼后,分瓣式卡瓦被压下,内锥面与矛杆锥面相贴合。
卡瓦外表面略带锥度,其抓捞部位外径略大于落鱼内径。
卡瓦继续行进,上行到矛杆小锥端,卡瓦靠弹性紧贴落鱼内壁。
上提矛杆,矛杆锥面撑紧卡瓦,即可抓住落鱼。
退打捞矛时,下放矛杆,使卡瓦相对矛杆处于最高位置,再右旋900限位块限制的角度。
卡瓦下端面将被矛杆下部的三个键顶住,不能下行,工具处于释放状态。
二、型号:LM—直径大小㎜三、操作步骤:1、根据落鱼水眼直径尺寸,选择打捞矛规格。
2、画出打捞矛草图并标注尺寸。
3、核算鱼头方入和打捞方入。
4、组合钻具(打捞矛+下击器+钻杆)。
5、下钻至鱼顶0.5m开泵,冲洗鱼头,记录泵压和实际鱼头方入,停泵。
6、慢慢转动钻具并下放钻具探鱼头,使打捞矛进入落鱼内。
7、反转1~1.5圈,上提钻具,悬重增加,说明已捞获。
8、若落鱼被卡,可在拉力范围内上提;若不解卡,可震击解卡;若仍不解卡,则退出打捞矛。
9、退出打捞矛:上提钻具,迅速下放,待震击器下击,顺时针旋转钻具2~3圈。
10、卸打捞矛:落鱼捞获后,在钻台上卸打捞矛时,也可采用上述方法。
四、技术要求:1、若探不到鱼头,可旋转钻具以不同方向下探,但不得超过鱼头1m。
若仍探不到,则起钻换弯钻杆找鱼头。
2、捞获起钻时,操作平稳,轻提轻放,严禁转盘卸扣。
3、地面下击退打捞矛时,严防落物入井,人员离开井口。
打捞绳状落物一、操作步骤:1、首先将电缆用“Ω”型卡紧板卡固定在井口上。
2、从转盘面以上2m处将电缆切断。
3、在井内一端的电缆头上安装“蘑菇头”。
4、在绞车一端的电缆头上安装带有卡瓦的快速接头与“蘑菇头”相接。
5、在钻台上和天车下分别装一个滑轮(即地滑轮和天滑轮)。
6、下钻时,吊起一立柱,装好打捞筒。
将绞车一端电缆由井架工从立柱水眼穿过,并与井内的电缆相连。
7、拉紧电缆,取下井口的“Ω”型卡板,便可下钻。
8、第一个立柱座于转盘后,将电缆接头用专用“C”型承托板固定在钻杆内螺纹上,放松电缆。
9、用专用钳子打开快速接头,再穿过第二柱,依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