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导论论文
化工导论论文

化工导论论文化学工程是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过程工业中有关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共性规律,解决过程及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其研究内容与方向包括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过程系统过程及其他学科分支。
早期的化学工程内容,实际上只限于研究物料的物理加工过程,基本只是数学、物理、化学和机电等基础学科的综合应用。
直到20世纪初,出现了蒸发、流体流动、传热、干燥、蒸馏、吸收、萃取、结晶、过滤等单元操作。
对单元操作的进一步研究,都要用到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原理,而研究反应器还需要应用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原理。
化学工艺是将原料物质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一转变的全部措施。
化学工艺学是以产品为目标,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学科,目的是为化学工业提供技术上的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法、原理、设备和流程。
化学工艺可分三个主要步骤:1、原料处理;2、化学反应;3、产品精制。
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化工为解决世界超级人口大国的农业问题,为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人民对物质更好要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肥、农药、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土壤改良剂、饲料添加剂等等。
制药工业包括了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等化工过程。
在二战时期的青霉素救活了无数的生命,胰岛素的合成等等。
中国处于现在高速发展阶段对于能源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其中由于中国本身能源结构:多煤少油,现在52%的石油都是从国外进口,而煤炭中国储量70%消费也达到了77%。
现在人类使用的大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但是这种能源总量是有限的,迟早会有枯竭的一天。
化学工业所用基本原料中大部分都可以用作于能源,因此化学工业的原料与能源有着重叠性,相应的也有一个选择性,既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原料做化工用,再用剩余的原料做能源用,大大降低了陈本。
最后化工为国家的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火药、轮胎、生化武器、炸药等。
化工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化学加工追溯到远古及古代,公元前后,中国和欧洲进入炼丹术、炼金术时期,也带动了冶炼及制药的发展。
化工导论论文

化工导论论文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XXX·摘要化工导论本课程主要讲了有关化学工程的定义,核心,演变,和发展。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包括化工、石油、轻工、制药、食品、生物、冶金)等工业中的基本内规律学科。
化学工程学科的任务是:从理论上阐明化工生产中的各个过程,找到其中具有规律性的问题,以求得在化工技术开发中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
化工过程强调三传一反,强调数学基础与英语基础以及计算机基础(工具)。
特别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以硫酸的生成为例,对上诉的总结进行应用。
并结合自己的上课所学和个人思考,对本课程进行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化学工程之定义、核心、演变、发展。
三传一反单元操作实例总结意见反馈·参考资料老师相关PPT文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浓硫酸的制作工艺》---------百度百科·正文:上了这学期的化工导论,可谓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化学工程的相关知识,增长了自己的眼界,纠正了很多对它的认识误区。
罗老师在这个学期,主要讲了有关化学工程的定义,核心,演变,和发展。
首先,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包括化工、石油、轻工、制药、食品、生物、冶金)等工业中的基本内规律学科。
化工过程的核心是“三传一反”。
“三传”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化工单元操作),“一反”为化学反应过程。
化工过程可以归纳“单元操作”,主要研究领域,是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具有共同的物理变化特点的基本操作,是由各种化工生产操作概括得来的,基本包括五个方面:* 流体流动过程,包括流体输送、过滤、固体流态化等。
* 传热过程,包括热传导、蒸发、冷凝等。
* 传质过程,即物质的传递,包括气体吸收、蒸馏、萃取、吸附、干燥等。
* 热力过程,即温度和压力变化的过程,包括液化、冷冻等。
* 机械过程,包括固体输送、粉碎、筛分等。
化学工程的发展主要分为三阶段:1888年,MIT大学推出化学工程课程体系,1920年建立化学工程系;1915年化工过程归纳为“单元操作”;1957、1960年,化工过程总结为“三传一反”。
化工导论论文

我所认识的化工化学工业与我关系我们在初中三年级就开始接触化学,清晰地记得当时老师对我们说:“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你的体内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当你们了解了很多的化学知识以后,你就会明白现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没有那么神奇。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对化学产生了极大地兴趣。
对很多关于化学的事情也总想搞清楚,慢慢的我就明白了许多关于化学的事情;也是因为一直以来对化学的喜爱和对化学的擅长,让我在选择专业时选择了与化学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这就是我第一次了解并开始学习化学。
在进入昆明理工大学之后,我们开设了现代化工导论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化工的历史及各种与化工相关的知识。
在这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化工(化学原理的工业化应用称为化工),明白了化学学科与化工学科的区别。
化学学科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化工学科是要应用与实际的一门课。
对于我所学的专业来说,更加要求我们提高对实际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这门课中我知道了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我们所要求的专业课,也要明白化工的特性与化工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能更好的提高自我的能力,为化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我所认识的化工正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的,食、衣、住、行、用样样离不开化工。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需要摄取食物来维持生命。
除了靠改良品种、扩大耕种面积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食物的质量也至关重要,而依靠化学工业为农业提供的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是目前采取的又一重要措施。
再说一下我们的衣服,原来的时候,人们的衣服大都是棉麻制的,样式和颜色都比较单一。
直到化学纤维的出现,才使人们的衣着大大美化了。
合成纤维已成为人们最大的衣着原料。
由于化工的发展,染料的品种也大大增加。
目前染料有上千种,对于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品种的染料;毛织品的染料整剂和丝、棉不同,用于皮革的更另有品种。
来说一下住,记得小时候家中的窗子都是木头做的时间长了,窗子变形,都关不严了,但是现在家中都用了塑钢窗,推拉时没有噪音,并且不会变形,同时多种颜色也让家看起来更加温馨。
化学导论论文

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王礼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十四班(201302071416)摘要: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与生活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从开始发现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当今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
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质的质的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各种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看,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都离不开化学。
我们所用的玻璃、塑料、钢铁等等等都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来的我们所穿的、所用的布料都经过了化学物质的漂染;出行时汽车、火车、飞机都离不开化学能源为其提供动力……再从社会发展来看,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工业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的增产离不开化学,需要化肥、农药、植物生长激素和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的支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化学,各种性能迥异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是工业发展的方向;国防现代化更离不开化学,导弹的生产、人造卫星的发射,需要很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产品,如高能燃料、高能电池、高敏胶片及耐高温、耐辐射的材料等。
化学导论期末论文

施陶丁格(H.Staudinger),德国化学家,1903年在Halla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并先后在Halla、Zurich等大学执教,1926年始任Freiburg大学实验室主任并于1951年退休。
早年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后来专攻天然有机物结构。
当时,随着纤维素和天然橡胶的广泛应用,其结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绝大多数学者相信他们都是由小分子构成,在溶液中这些小分子依靠所谓“余价力”缔合在一起而成为所谓“胶束”,而以Staudinger为代表的小部分学者则认为这些天然有机化合物都是由大分子组成。
这两种学派之间的论战一直进行到20世纪30年代,最终以Staudinger为代表的所谓“大分子”学派的获得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
<br />1922年,Staudinger在《德国化学会会志》上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论聚合》,公开提出“聚合反应是大量小分子依靠化学键结合形成大分子的过程”的假说,同时提出聚苯乙烯、天然橡胶、聚甲醛等大分子的线型长链结构式,并指出他们在溶液中的胶体特性正是由于他们的高相对分子质量所至,其后,Staudinger设计并实现了天然橡胶和纤维素的各种化学转化,如橡胶的氧化、纤维素的硝化和醋酸纤维素进行皂化以后再还原成纤维素等,并采用端基法、黏度法、渗透压法等测定了反应前后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所有试验结果都无法用“胶束论”加以解释,而用“大分子论”则可以圆满解释之。
Staudinger也是提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的第一人,他首次指出试验测定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际上都是一个平均值。
1932年他发表了专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标志着高分子科学的正式诞生。
为表彰他对高分子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1953 年读得诺贝尔化学将正式授予了他, 从而使他成为世界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高分子学者。
<br />棉、麻、丝、木材、淀粉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连人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高分子体系。
化工导论论文——肥皂

化工导论论文——肥皂摘要:肥皂的原料,制备和分类前言:肥皂是指含有8~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或混合脂肪酸的碱性盐类(无机的或有机的)总称。
1832年化学家们确认,天然的动植物油脂大多是由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
它们的结构式为:固体肥皂具有晶体结构。
在晶格中,肥皂以偶合分子形式存在,偶合分子的排列和相互作用不同,形成不同的晶体。
肥皂具有4种不同的晶型,即αβω和δ型。
其中α型在肥皂中很少出现;β和ω型含量较高,δ型较少。
肥皂的晶型对其物化性质和感官指标影响较大。
肥皂的晶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1) β型肥皂→ω型肥皂 肥皂在46℃~71℃范围内进行冷却,干燥,研磨和压条后,可形成β型肥皂;将其在密封容器中加热到88℃,在缓慢冷却到室温即可转变为ω型。
(2) β型肥皂→δ型肥皂 β型肥皂在10℃~16℃的低温下,经研磨,压条,可转化为δ型。
(3) ω型肥皂→β型肥皂 ω型肥皂经多次研磨和压条后可转变为β型肥皂。
一 肥皂的原料1.1油脂油脂是只天然动植物油脂,即高级脂肪酸甘油脂。
根据油脂品种的不同,其所含的脂肪酸的碳数和饱和程度不同。
熔点或凝固点在40℃以上的称为“脂”,而在40℃下的称为“油”,而这无严格界限。
最主要的早用油脂是牛油,猪油,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蓖麻油,花生油,亚麻仁油,大豆油及棉籽油等。
1.2泡花碱泡花碱的肥皂的主要填料。
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肥皂的去污力和泡沫稳定性,是肥皂光滑细腻,缓冲肥皂内的游离碱,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核对植物的破坏,软化硬水,减少肥皂的消耗。
此外,由于泡花碱的价格较低,所以目前肥皂中填充泡花碱。
泡花碱是硅酸钠的俗称,属硅酸盐类,有不同比例的22nSiO O Na .1.3碳酸钠与滑石粉 碳酸钠也为碱性电解质,对防治肥皂的酸败编制很有功效。
加入少量碳酸钠可以提高肥皂的硬度,特别是配方中液体油脂较多时,还可以节约部分固体油脂。
颜色较深的肥皂中加入滑石粉,能使肥皂反光变白,改进肥皂颜色。
大一化学专业导论论文

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摘要: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目前化学科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一切技术领域,它在为人类提供丰美的食品、丰富的能源、品种繁多的材料、治疗疾病的医药,以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先说说化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
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
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
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而塑料,这是我们每天都必须接触的东西,电脑外壳,键盘,鼠标,塑料杯子,拖鞋,衣服,都离不开塑料。
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
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
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
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
可以说没有化.学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几年苹果产品在全求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是一切物质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所以没有化学就没有苹果的产品。
不但如此,现在我们生活用的电子电器产品譬如手机,相机等都离不开工程塑料。
再说化学对生物医学的影响。
医药上:所有西药及部分中药都是化学合成的,青霉素,阿司匹林这些都属于化学范畴,在医药方面有重大贡献,而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1933年Fleming氏十年前(1928)发现青霉素可以对抗很多致病菌的文章后,对青霉素的兴趣大增。
Fleming虽然发现了青霉素的抗菌性能,但是认为要把它提纯大量生产作药用,却是很难实现的。
傅氏却不接受这一看法,与另一个化学家Chain氏合作,而使用工业的方法,在二次大战末期,大规模生产出实用的青霉素。
化工导论论文《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化工行业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摘要:面向21世纪,世界贸易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为我国化工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呈日新月异的态势,总体发展速度、水平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当前,我国大部分化工企业暴露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本结构不合理,综合成本高,科技发展基础薄弱,在环保方面欠帐较多,企业对产品市场认识的观念亟待转变。
我国化学工业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化学工业发展中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将在这一时期有较大进展。
化工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企业的发展。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和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如何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调整发展战略,全面提高竞争力,这是化工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变革;生产观念;发展趋势;一体化;环保一、化工行业概况人类早期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对天然物质的直接利用。
渐渐地这些物质的固有性能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各种加工技术,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天然物质转变为具有多种性能的新物质,并且逐步在工业生产的规模上付诸实现。
广义地说,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的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
早期生产化学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一个特定的生产部门,即化学工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些生产部门,如冶金、炼油、造纸、制革等,已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从化学工业中划分出来。
当大规模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工蓬勃发展之后,以化学、物理学、数学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工程技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共同规律,解决生产规模放大和大型化中出现的诸多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化学工程诞生并得到迅速地发展,从而将化学工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经验的或半经验的状态进入到理论和预测的新阶段。
如今,中国是化工原材料和制品的进口大国。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以前,中国一直是化工品净出口国。
主要是矿物原料及石油出口。
后来不但石油净进口,而越来越多地制成品进口增大,逆差也就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发展
熊俊杰
材化学院应用化学一班(03111128)
摘要: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生活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目前化学科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切技术领域,它在为人类提供丰美的食品、丰富的能源、品种繁多的材料、治疗疾病的医药,以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先说说化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
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
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
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而塑料,这是我们每天都必须接触的东西,电脑外壳,键盘,鼠标,塑料杯子,拖鞋,衣服,都离不开塑料。
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
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
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
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
可以说没有化学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几年苹果产品在全求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是一切物质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所以没有化学就没有苹果的产品。
不但如此,现在我们生活用的电子电器产品譬如手机,相机等都离不开工程塑料。
化学与生物
再说化学对生物医学的影响。
医药上:所有西药及部分中药都是化学合成的,青霉素,阿司匹林这些都属于化学范畴,在医药方面有重大贡献,而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1933年Fleming氏十年前(1928)发现青霉素可以对抗很多致病菌的文章后,对青霉素的兴趣大增。
Fleming虽然发现了青霉素的抗菌性能,但是认为要把它提纯大量生产作药用,却是很难实现的。
傅氏却不接受这一看法,与另一个化学家Chain氏合作,而使用工业的方法,在二次大战末期,大规模生产出实用的青霉素。
使战场受伤的士兵伤口受到感染的机会大减。
后来又用於对很多其它细菌感染的疾病,产生
奇迹般的疗效。
青霉素的开发成功,估计挽救了8000万人的生命。
班氏生於加拿大,是第一个分离出胰岛素的科学家。
自那以后,每年成百万的糖尿病患者,不再只有死路一条。
胰岛素的问世挽救了1600万人的性命。
医学是人类健康的保障,而化学医学发展的基础。
化学对科学技术也有巨大的贡献。
2011年11月1号,我国神州8号载人火箭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又一个里程碑。
未来去月球旅行将不再是梦。
火箭之所以能飞上太空,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能量巨大的火箭推进剂,有固体和液体两大类。
固体推进剂可分为双基推进剂(主要由硝化棉和硝酸酯类增塑剂如硝化甘油等组成)和复合推进剂(主要由可燃剂——粘结剂如聚氨基甲酸酯、聚硫橡胶、聚丁二烯等和氧化剂如硝酸铵、高氯酸铵等组成)。
液体推进剂由可燃剂(如液氢、肼类、胺类、硼烷、石油产品等)和氧化剂(如液氧、液氟、过氧化氢、发烟硝酸、四氧化二氮、四硝基甲烷等)组成。
而现在航空飞机的在升空时会产生很高的温度,为了避免仪器被烧坏,所以有了吸热材料的产生,这又是化学对航空事业的一大发展。
现在纳米材料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社会的科学研究一切都离不开精密的仪器,但是仪器大都是由新型材料构成的,这又是化学的一大功劳。
化学与环境
提到化学,我们又不得不谈化学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化学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但是化学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
化学对环境的污染体现在多方面、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水体污染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死亡4000人。
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
据分析,这是因为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在伦敦市区经久不散,烟尘最高浓度达4.46毫克/m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竟达到3.83毫升/m3。
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随呼吸进入器官,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
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所以保护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也要继续坚持绿色化学的原则。
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让化学继续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化学实验与社会生活徐培珍, 赵斌, 孙尔康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绿色化学与环境/魏荣宝等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42页;23cm.—(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3】化学与生活/齐立权编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4】化学与生活/应礼文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175页;1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