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 3.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
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 世界 中国 孟加拉国 印 度 印度尼西亚 出生率 22.2 16.0 27.8 26.5 23.2 死亡率 8.9 6.5 9.6 8.9 7.5
N=(42×38)/12=133只
课堂练习: 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增长 (1)图中B表示稳定型,A表示_________型, 衰退 稳定 C表示________型。 B表示________型 (2)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 (3)A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 越来越大 越来越小 (4)C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即 N∶M=n∶m
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N=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数)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估算(取样调查)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方法: 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样 方 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重捕法
1km2=1000000m2)
N=(4+6+8+8+9)/5=7只/m2 =7000000只/hm2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 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标记重捕法
第1次抓捕,标记 M只
N只
第2次抓捕n只,其 中被标记的m只
把标记的M只放回
计算方法:
生态学 第四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单体生物Unitary organism:每一个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如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昆虫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个体的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其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的,如大多数植物、海绵、水螅和珊瑚。
种群population: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物种进化的基本单位,还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自然种群的3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的;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种群动态population dynamics: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种群大小population size: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种群密度population density: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中个体的数目绝对密度absolute density: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表示种群数量高低的一个相对指标样方法quadrat method:在所研究种群区域范围内随机取若干大小一定的样方,计数样方中全部个体,然后讲其平均数推广到整个种群来估计种群整体数量标记重捕法capture-recapture method:在调查样地上,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一定期限后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即N:M=n:m,式中N-样地上个体总数,M-标记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样中标记数种群的内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是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检验内分布型的指标是方差/平均数的比率,即S²/ m 。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密度 2.调查方法: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 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 —单位面积
问题探讨
怎样估算这块 草地中蒲公英 的数量(用★ 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种群的基本特征

准备
确定调 查对象
确定样方
①点状取样法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 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B,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 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 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 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
2.均匀分布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 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 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 (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 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 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 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 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 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 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在一定时间和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叫种群。
注意:
① 一定的自然区域 ② 同种生物 ③ 全部个体
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eg: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准备
确定调 查对象
确定样方
计 数
计算种 群密度
②12 ④11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 特征小结
间接影响 预测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年龄结构
种群密度
决定
性别比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生活的空间中 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最常见)
农田等人工种群
草地中的蒲公英
人类、社会性动物
(2003年上海)有些动物的性别分化受温度影响。下 图是4种爬行动物的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雌雄个体 的比例,其中能表示雄性仅出现在某个很狭窄的温度 范围内,而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则出现雌性的是
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如人,大象。
②雌多雄少型:
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 动物。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 是雌蜂。
③雌少雄多型: 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 较为罕见。如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低 (1)曲线图ab段表示甲动物在中年以前死亡率_____. 死亡率很高 (2)丙曲线表示丙动物幼年期_____________, 幼体 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将应做好__________保护工作。
例: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 的发展趋势是
Nt+(B-D)+(I-E)
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12月15日 发布的最新全球人口趋势报告预测印 度人口到2025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 界人口第一大国。
分析: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变化的依据是 什么?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的特征课件一、引言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个体所构成的总体。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种群的分布规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数量特征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生存状况和资源利用效率。
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物资源、栖息地质量、环境条件等。
种群密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种群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种群结构种群结构是指种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大小等个体组成的比例和分布。
种群结构对于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种群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种群的生殖力和生存力。
种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受到环境变化、资源利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生殖策略、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四、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种群动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种群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
种群动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和迁移率等。
种群动态的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动态,我们可以预测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种群分布种群分布是指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种群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资源分布、种群密度等。
种群分布的变化可能对种群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分布,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适应能力和生态位。
种群分布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境需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种群的特征是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都是种群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

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
(一)数量特征
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
种群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其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从而形成种群动态。
(二)空间特征
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此外,在地理范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
(三)遗传特征
既然种群是同种的个体集合,那么,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但不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差异。
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改变。
(四)系统特征
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
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心,也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
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研究种群内在的因子,以及生境内各种环境因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机制与规律。
生态学: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种群及其基本特征名词解释1、种群:是同一时期内一定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地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3、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4、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一般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成群分布。
5、最大出生率:是指理想条件下中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特定年龄出生率:特定年龄组内每个雌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
6、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寿命而死亡造成的死亡率。
生态死亡率: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死亡率。
7、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从上到下表示不同的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的百分比。
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8、生命表:用来呈现和分析种群死亡过程的表,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称为静态生命表。
综合生命表:加入了mx栏,即同生群平均每存活个体在该年龄期内所产后代数,这样的生命表称为综合生命表。
9、同生群: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一组个体称为同生群,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
10、生命期望: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天数。
11、净增殖率(R0):存活率lx与生殖率mx相乘,并累加起来,即得净增殖率。
12、K-因子分析:根据连续观察几年的生命表系列,我们就能看出在哪一时期,死亡率对种群大小的影响最大,从而可判断哪一个关键因子对死亡率ktotal的影响最大,这一技术称为K-因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
重要因素。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 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深圳每平方公里居住 人口高达4564人, 成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 的城市。
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向城镇转移 使许多村社居住的大部分是老 幼妇孺,大量“空心村”出现 。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 的大小。
而达到杀虫效果。 性别比例一定程度上 影响 种群的密度
课堂小结: 种群数量
反映
预测变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等
调查方法
年龄组成
影响数
化趋势 量变动 决定种群的大 小和密度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学习了种群特征,谈一谈如何 保护藏羚羊。
随堂练习
1.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 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N=(4+6+8+8+9)/5=7只/km²
②适用范围:多用于植物,活动范围比较小 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过程
重捕(n) (标记个体m)
捕捉(M)
标记(M)
放回
假如调查范围为一公顷,请计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
12
4
10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河北平山中学 高爱霞
1、种群密度
10立方米养鱼池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为 500只。
10平方千米草原,野驴的数量为20只。
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合作探究
估算这块草地 中蒲公英的种 群密度?
代表蒲公英
10m
10 m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
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 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5.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 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时( )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合作探究
若藏羚羊在长途奔跑和觅食过程中,有部分被标记的 藏羚羊耳朵上戴上脱落,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的种群 数量和真实的种群数量有何关系?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2.出生率和死亡率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 C.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降低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 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4、年龄组成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预测
种群密度 变化趋势
越来越大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资料分析: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 个体,使雄性个体数量减少,雌性个体数量不 性别比例 变。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比 例),降出生率,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从
样方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 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练一练
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 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 1km²)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 么,该同学该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单位:只/km²)?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如果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 记42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8只鼠,其 中有被标记的鼠12只,那么该麦田中
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38×42 ) 12
3.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 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 尾,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