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主体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施工前我们将做好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前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做好变更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设计,编制各工序、工种的作业设计并落实到施工的工长和作业队伍及班组。
掌握水准点标高,轴线控制点等资料。
第二节工程测量(一)制定测量方案的基本原则。
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点为依据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体系,保证建筑物定位准确,保证轴线、标高正确。
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测点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在场区内引测2〜3个控制点桩位,用经纬仪定出主控制轴线,(11)轴、(F)轴为主控轴线,并根据主控轴线弹出其他轴线位置。
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在土0.000结构面进行一次轴线闭合检查。
主楼轴线控制用激光经纬仪向上传递,控制点设置于地下室内,平面分别位于主控制线两端处,并在其他各楼层控制点相应位置预留200X200小方孔向上传递。
2、标高控制(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DS2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V”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V”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区域、同一层平面内红“V”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V”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3mm 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V”上顶线以作校核。
(2)±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V”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V”,复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3)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拟建筑物的质量要求。
(二)高程基准点的测设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月定时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DS2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微机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一、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工程范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等。
二、基础工程施工方案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的基础工程之一。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土壤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挖土加宽、灌浆加固等。
2. 混凝土基础施工混凝土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支撑部分。
在混凝土基础施工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方法,确保基础质量。
三、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1.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其施工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严格控制钢筋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混凝土浇筑质量等。
2. 钢结构钢结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标准进行,包括钢柱、钢梁的安装、连接和防腐处理等。
四、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方案1. 内部装修内部装修包括地面铺装、墙面装饰、天花板施工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水、防潮、防火等安全问题。
2. 外部装饰外部装饰主要包括外墙涂料、幕墙、屋面防水等。
施工时需要注意施工工艺、安全措施和装饰效果。
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1. 电气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包括配电箱、照明设备、插座等的安装,需要按照电气设计规范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2. 给排水设备安装给排水设备安装包括水管、下水管等的安装,需要考虑设备的密封性和排水效果,避免设计漏水或堵塞。
六、质量保证措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 严格执行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和资料整理,以备查验。
综上所述,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我们会按照上述方案和措施,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及所采用的技术措施

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及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一、施工原则1、采用平行流水作业的情况下,保证各工序均衡、连续、高效地施工,要求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的开工创造施工条件,下道工序的施工保证上道工序的成品完整不受损坏,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创优。
2、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和时间组织施工作业,密切围绕主要工序组织施工,为及早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创造条件,避免产生窝工。
施工高峰,加强网络计划管理,求得均衡施工。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产品质量和施工进度。
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实现大型机械化连续施工作来能力,满足规范的技术质量要求。
二、施工总体方案1、施工合同答订后,立即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首先是临时设施的布置,充分利用现场条件要求紧凑、合理、整洁规范。
施工队伍按计划进场,确保劳动力充足,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测量人员及早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网施测,确定施工范围,为工程的全面开工创造条件。
2、土方施工采用纵向调配方案,纵向开挖、水平分层填筑。
开挖时工作面尽量拉开间距,防止施工干扰;填筑时尽量大面积水平分层作业,以减少填土接茬及开挖土质台阶的数量。
土方施工完成后进行垫层施工。
3、基层碎石施工,采用碎石土垫层,摊铺机摊铺。
为满足工期要求,基层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在其上进行道面混凝土面层施工,二者紧跟进行。
第二节土方工程施工一、现场作业准备为保证土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在土方作业施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和放样、施工现场清理、确定土方作业计划、作好调配方案、搞好临时道路、临时排水等各项准备工作。
并将土方作业的各项内容及施工日期报现场监理及业主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
1、施工测量和放样施工测量依据业主所提供的测量面果和施工设计图进行。
施工测量前,对业主所提供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和验收,复测和验收合格后,方能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复测验收后,对所有测量标志进行接管并妥善保存,并恢复方格网以及中线桩、边线桩、边界桩、场界范围等。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工程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
分为XX个分部分项工程,涉及土建、设备安装、电气等多个工程类型。
三、土建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 土方开挖
•此工程将采用XX型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平整度。
•施工过程中需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查,避免发生地质灾害。
2. 基础施工
•基础将采用XX形式,混凝土浇筑时需注意配合比的准确,确保混凝土强度。
•为增强基础承载能力,采用XX增强措施。
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 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应符合工程要求,达到工程效率和质量标准。
•考虑设备能源消耗等因素,选择节能环保型设备。
2. 设备安装
•安装过程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避免出现错误安装。
•定期检查设备连接部位,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五、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 电气设计
•电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用电安全可靠。
•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2. 电气设备安装
•严格按照电气图纸要求进行设备安装,避免线路混乱。
•设备接地安全可靠,接线紧固良好。
六、总结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的制定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设计、严谨施工,可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小高层建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小高层建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 地基基础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是小高层建筑的重要施工环节,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等阶段。
以下是地基基础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土层性质和地下水位等信息,为后续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土方开挖: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采用适当的土方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确保开挖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地基加固:根据地质条件和承载要求,采用合适的地基加固方法,如挖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梁基础等。
1.2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是为了为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创造空间,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地面围护: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围护结构,如钢板桩、混凝土护坡等,固定周边土方。
•基坑支护:根据基坑深度和土层条件,选择适当的支护方式,如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护墙,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机械挖掘或人工挖掘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控制开挖坡度和平整度。
1.3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指地基基础处理后,进行地下部分的施工,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打桩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已经加固的地基进行桩基施工,如钢筋混凝土桩、循环钻孔灌注桩等。
•土方回填:在地下部分完成施工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回填,压实回填土,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构筑物基础:进行地下构筑物的基础施工,如地下室地板、地下管道等,确保地下部分的功能实现。
2. 主体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是小高层建筑的核心施工部分,包括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等。
以下是主体结构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2.1 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施工是采用砖块或石块等材料进行墙体建造的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砌筑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确定墙体砌筑的工艺和方法,如交错式砌筑、先行砌筑等。
•砌筑材料:选择合适的砌筑材料,如砖块或石块,确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分部工程需要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住宅小区的分部工程,主要包括结构主体、装饰装修、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分部工程。
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工程计划工期为24个月。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项目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环保。
2. 施工技术(1)结构主体工程1)基础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主体结构施工: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拼装、焊接,确保结构质量。
3)屋面施工:采用屋面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技术,提高屋面质量。
(2)装饰装修工程1)室内装修:采用环保、节能、舒适的材料,确保室内环境质量。
2)室外装修:采用耐候、美观、实用的材料,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给排水工程1)给水系统:采用不锈钢管道,确保水质安全。
2)排水系统:采用PVC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4)电气工程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高性能、节能、环保的配电设备。
2)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环保的灯具,提高照明效果。
(5)暖通工程1)采暖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采暖设备。
2)通风系统:采用节能、环保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 施工进度(1)基础施工:计划工期为3个月。
(2)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工期为6个月。
(3)装饰装修工程:计划工期为6个月。
(4)给排水、电气、暖通工程:计划工期为3个月。
4. 施工质量(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材料、设备、人员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5. 施工安全(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3)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6. 施工环保(1)加强施工现场环保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环保。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施工测量本工程以建筑物坐标点与建筑红线的相对关系定位,高程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为依据。
一、施工测量前准备⑴校对测量仪器:将本工程应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校核,保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⑵根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坐标桩的准确。
⑶施工前,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和建设方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进行复测,确保工程坐标和高程的准确性。
⑷对定位控制线、标高线进行复校验收,确保资料衔接齐全准确。
⑸对施工现场内影响施测的障碍进行处理。
⑹对施测用辅助材料如标高控制桩油漆、麻线等提前准备到位。
二、建筑物定位和基础工程测量放线⑴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测。
⑵控制网布设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依据《工程测量规程》进行控制网布设。
本工程设控制轴线条,分别为轴线向内侧平移2m,控制桩设置在安全、易保存位置,相邻点间通视良好。
⑶验线控制轴线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由责任工程师复检,再由质量总监检验,确认无误后申报监理公司验线。
三、施工测量放线基础施工中,在建筑物外侧埋设轴线控制桩及基准点,不得在道路或堆放材料的附近埋设。
本工程内控制基准点布设: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内控法在建筑的首层测设室内控制网。
基准点选在距轴线内偏1m的交叉位置,因激光垂准仪竖向投测,以保证竖直投测精度。
布设基准点时要注意尽量避开混凝土柱。
内控法基准点埋设方法依据施工前布设控制网基准点将内控点,埋设在首层偏高轴线1m的位置,采用100×100mm钢板,用钢针刻划十字线。
钢板通过锚脚与顶板结构钢筋焊牢。
基准点要保持通视,严禁颓放杂物,以避免破坏原由测设的控制基准点。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方案:(1)确定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范围和施工方法,包括挖土、回填、压实等工序。
(2)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地质情况、土质类别、地下水位等,以便制定相应的基础处理措施。
(3)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基础处理方案,包括土石方开挖、基层处理、基坑支护等工序。
(4)对基础处理方案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和计算,确定施工步骤、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2.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执行施工,确保地基与基础工程符合要求。
(2)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加强现场监理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4)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和手段,对地基与基础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1.施工方案:(1)制定详细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包括结构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
(2)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计划。
(3)制定施工图设计和制造工艺文件,确保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4)选择适当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主体结构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
(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检查和验收施工材料、构件和节点等。
(3)引入专业的施工检测机构进行施工现场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主体结构质量符合要求。
(4)做好施工记录和施工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1.施工方案:(1)制定详细的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的顺序、步骤、方法和工艺等。
(2)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材料、设备和工人的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制定装饰装修施工图和施工工艺文件,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规范和质量要求。
2.质量保证措施:(1)对施工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组织施工前的技术交底,详细说明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确保工人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
施
1
2
第一节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4.1 钢筋施工方法
本工程钢筋采用现场集中制作,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设备二个钢筋加场, 其中暗柱Φ14 以上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 板筋采用绑扎搭接, 梁筋连接采用对焊。
散料成捆汽车吊运,现场接头采用套筒连接挤压对接。
由于本工程钢筋用量庞大, 必须严格按钢筋加工计划进场, 实行: 配料单→列入加工计划→运到现场→加工制作→标识→核对领料→, 这一加工领料程序。
1.4.2 钢筋工程质量检测控制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框架柱、梁节点处加密箍筋, 不得漏放和少放。
浇筑砼时, 必须派专人值班, 检查钢筋位置的偏移情况, 一经发现, 立即纠正过来。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必须符合下表, 合格率应控制在90%以上。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表:
3
1.4.1.4 模板配备及施工方法:
为提高现浇构件表面平整质量及施工速度, 进入上部结构施工后, 为确保上部结构施工进度, 根据我公司设备材料配备情况, 本工程配备标准层模板4套。
主要模板采用如下方案:
矩形柱采用胶合板模板, 12#槽钢搁栅, 并用Ф48 钢管扣件作柱箍, 中间加3 道Ф12 对拉螺杆, 四周采用Ф48 钢管扣件作为斜支撑。
1.4.1.5 模板工程质量检测控制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的接缝不大于1.0MM。
柱、墙,梁节点, 梁、板节点, 墙、板节点等处模板, 其接必须平整顺直, 棱角分明。
4
浇筑砼施工时, 必须派专人值班, 以防发生模板移位, 跑模等意外事
件。
模板的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其合格率严格控制在90%以上。
1.4.1.6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上部结构砼每层现浇一次, 用砼固定砼硬管输送至操作面, 用布料机布料入模。
浇筑方向: 从远而近, 从东向西进行。
浇筑顺序: 先柱墙、后梁、板, 一次成型。
在浇捣砼的过程中, 应由专人( 管理人员) 在施工面上统一指挥控制好各泵车的速度, 合理进行供料控制, 特别对墙砼, 要适当增加振捣次数, 以防下皮砼超过初凝时间。
在浇捣时, 应有专人看摸、看铁, 经常注意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
和柱、墙插筋等有无移动、位移、变位,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