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速测试

合集下载

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
发射< 发射 <—>电脉冲 <—>压电晶体 <—>机械振动 (声波 )<—>介质<—> 电脉冲< 压电晶体< 机械振动(声波)<— 介质< 接收
④类型:根据测试对象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声波探头可 类型:根据测试对象和工作方式的不同, 划分为喇叭型、增压式、弯曲型、测井换能器、 划分为喇叭型、增压式、弯曲型、测井换能器、横波换能器 等多种类型。 等多种类型。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
第6章 波速测试
第6章 波速测试
学习指导: 了解各种波速测试的方法分类、 学习指导: 了解各种波速测试的方法分类、国家现 行规范对波速测试的要求、波速测试的要点、 行规范对波速测试的要求 、 波速测试的要点 、 资 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重点: 重点 : 各种波速测试方法以及国家现行规范对该 试验的要求; 弹性波基本理论;仪器组成; 试验的要求 ; 弹性波基本理论 ; 仪器组成 ; 野外 工作方法; 测试指标及物理意义;适用范围; 工作方法 ; 测试指标及物理意义 ; 适用范围 ; 波 速测试要点;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速测试要点;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6.1 概述
3.工程中常用的波:纵波(P波)、横波(S波)、瑞利面波(R波) 工程中常用的波:纵波( 横波( 瑞利面波( 4.用弹性参数表示的波速公式
5.Vp、Vs、VR之间的关系 Vp、Vs、
6.1 概述
6.用波速计算弹性参数的公式
7、基本测试方法 (1)、对穿法 V=L/t
(2)、一发双收测孔 ①换能器结构 ②测试原理
6.3 单孔法
6.3.1 基本原理 2 公式推导 定义坐标系原点为钻孔口, 定义坐标系原点为钻孔口 , z 轴沿钻孔向下为正, 轴沿钻孔向下为正, x轴向右为 正。 设测点深度为 hi , 激震点距 钻孔口距离为dx dx。 钻孔口距离为dx。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对地下岩土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确定地下岩土的性质和特性,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工作。

而波速测试则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岩土体的波速进行测试,可以获取关于岩土体力学性质的重要信息,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波速测试的原理波速测试是指通过在地下岩土中传播声波或弹性波,测定波的传播速度来判断岩土体的力学性质。

在地下工程勘察中,主要采用的波速测试方法有地震波法、声波法和超声波法等。

地震波法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来反映地下介质性质的一种探测方法,可以用于探测基础岩层、地下水位、构造断裂和地质构造等情况。

声波法则是通过声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来判断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对于研究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超声波法则是利用高频声波在岩土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特性来判断岩土体的质地、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等特性。

1. 判断地下岩土的性质通过波速测试可以精确地获取地下岩土体的波速信息,根据声波或地震波在不同岩土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特性,可以判断地下岩土体的结构、密实度、水分含量和力学性质等特性。

这些信息对于地下岩土体的性质评价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评估地下水位和地质构造波速测试可以用来评估地下水位、地下断裂和地质构造等情况。

因为地下水和地下断裂会对波速的传播造成影响,通过观测波速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地下水位和地下构造的情况,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预测地下岩层的稳定性通过波速测试,可以分析地下岩层的稳定性。

因为岩土体的稳定性与其密实度、结构特性和力学性质有关,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波速测试来获取。

通过分析波速的变化和衰减特性,可以对地下岩层的稳定性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评估,为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运营提供重要的参考。

波速测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波速测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波速测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1引言近年来,地铁工程勘察中广泛采用波速测试试验用来检测土层弹性波速,弹性波又分为压缩波(P波)和剪切波(S波)。

试验方法有单孔法、跨孔法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采用单孔法进行测试,其具有测试深度深、激振形式便捷、测试仪器较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测试成本低的特点。

鉴于设备的便携性和可操作性,现今多采用孔中自激自收法进行测试。

其设备采用悬挂式波速测井仪,仪器由主机、井中悬挂式探头及连接电缆、信号电缆、触发电缆等组成。

2、波速测试原理及计算2.1波速测试原理由于各土层的土质颗粒度、孔隙度以及密度等物理性质存有差异,弹性波在各地层中传播的速度也有所不同。

弹性波的传播实质上是应力和应变在介质中的传播,其特性决定于物质受力状态和传播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

据弹性波理论,波在地层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与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有下列关系:Ed=ρV²(3V²-4V²) V²- V²;Gd=ρV²;µ= V²-2V² 2V²-2V²其中V =横波波速(m/s);V =纵波波速(m/s);ρ=密度(t/m³);Ed=动弹性模量(kPa);Gd=动剪切摸量(kPa);µ=动泊松比。

单孔波速测试技术就是建立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波速测试方法。

在钻孔中以井液作为耦合剂,用电磁震源垂直于井壁作用一瞬时冲击力,就在井壁地层中产生两种类型质点振动,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井壁,沿井壁方向传播,称为S波(剪切波,横波);另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称为P波(压缩波,纵波)。

检波器接收S波的振动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对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采用两道互相关分析方法,自动计算S波在两道检波器间传播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出两道间的S波传播速度。

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wave velocity testing)观测、研究地震波在岩土中的传播速度的工程地震勘探方法。

人工激发的地震波(纵波、横波和面波)在岩土中的传播速度与岩土的形变有直接关系,传播速度的大小,特别是横波速度的大小反映了岩土的状态、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

只要测得岩土的纵波速度v p、横波速度v s和密度ρ值,即可计算岩土的动弹性模量Ed、动剪切模量Gd、动压缩模量Kd和动泊松比舶μd不少学者还用v p,v s值与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建立相关关系,因而,可以通过波速测试间接得到这些参数;或直接用岩土的波速值来评价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强度,评价地基加固效果。

20世纪80年代末,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界利用先进的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对岩体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评价,圈定地质异常体取得显著效果,为波速层析成像技术开拓了新的前景。

波速测试常用的方法有:地面直达(折射)波法、单孔法、跨孔法和瑞雷波法。

(1)地面直达(折射)波法。

在地面、探槽、坑道等岩土露头上,激发、观测直达(折射)波中的纵、横波在岩土中的传播速度。

观测方法有:剖面法和透视法。

利用传播时间和距离计算岩土体的纵、横波速度。

横波激发和接收是测试结果质量的关键,即:横波激发方向应与横波传播方向垂直,接收横波检波器的最大灵敏度轴与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直达波法使用的仪器设备有大锤或其他震源、检波器、浅层地震仪(见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仪器)。

(2)单孔法。

可以在钻孔附近地面上用叩板法激振,孔内不同深度处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纵波和横波;也可以在孔内不同深度处用爆炸或井下剪切波锤激振,在钻孔附近地面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纵波和横波。

用传播时间与路程之比计算各层纵波和横波速度。

单孔法使用的仪器设备有井下剪切波锤或其他激振设备、三分量检波器和浅层地震仪。

(3)跨孔法。

用井下剪切波锤或其他激振设备在一孔内激发,用井下三分量检波器在另一孔或多孔内接收纵波和横波。

用孔间距与到达时间之比计算地层的纵波和横波速度。

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

摘要一般来说,波速测试可原位测定压缩波(P波)、剪切波(S波)和瑞雷面波(R波)在岩(土)体中的传播速度,从而避免了室内测试所带来的误差,它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地质问题。

波速测试技术是地震勘探方法之一,也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石油工程、铁路工程、冶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众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作为地基土动力特性测试项目之一,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重大工程、高层建筑等一级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二级建筑中。

通过波速测试可获得岩土体的弹性波速,为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动弹性力学参数、划分建筑物场地类别、评价地震效应、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和地震破坏潜势分析等。

文中简述了面波法与单孔法等波速测试方法的工作原理、现场施测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过程。

以工程实例说明了波速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和及其效果。

关键词:弹性波波速测试单孔法跨孔法面波法岩土动力参数第一章绪论波速测试技术是地震勘探方法之一,也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石油工程、铁路工程、冶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众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如果回顾一下历史,可以发现随着弹性波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波速测试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

1821年,C.-L.-M.-H.纳维建立了弹性体平衡和运动的一般方程,弹性波的研究随之展开。

1829年,S.-D.泊松在研究弹性介质中波的传播问题时,发现在远离波源处有纵波和横波两种类型的波。

到1845年,弹性波传播的数学理论已经发展成熟,G.G.斯托克斯证明纵波是胀缩波,1849年又证明横波是畸变波。

后来学者们对拉压、扭转和弯曲三种类型的无限长弹性杆中弹性波的传播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精确解。

瑞利、H.兰姆等人给出了无限平板中的波动方程的解。

兰姆在1904年建立了半无限弹性体表面和内部由于扰动线源和点源的作用而引起的波动问题的理论,并得到了问题的解,故该问题称为兰姆问题。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对土壤和岩石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察手段,通过测试土壤和岩石的波速,可以对地层结构和物性进行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波速测试的基本原理波速测试是一种通过声波或振动波在土壤和岩石中传播速度进行测试的方法,根据传播速度可以推断地层的物性和结构特征。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孔隙度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测定声波的传播速度来了解地层的特性。

在波速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声波测试、地震探测和超声波检测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勘察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

二、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1. 地质勘察波速测试可以用于地质勘察中对不同地层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

通过测定地层中的声波传播速度,可以了解地层的坚固性、均质性和孔隙度等参数,为地质勘察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在地质勘察中,可以通过波速测试来确定地下岩层的类型、分布和厚度,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2. 工程设计波速测试可以用于工程设计中对地基和地基基础的地层性质进行评估和分析。

在建筑和桥梁等工程设计中,地基土壤和岩石的力学特性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通过波速测试可以了解地层的强度、压缩性和变形特性,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波速测试还可以用于水利工程、港口工程和道路工程等领域的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

3. 施工质量控制波速测试可以用于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监测。

在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中,可以通过波速测试来评估地下岩土的力学性质和工程质量,及时发现地基的松软、坚固性差、变形大等问题,为施工现场提供及时的质量监测和技术支持。

波速测试还可以用于挖掘和爆破施工中对岩石的勘探和爆破质量的控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

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摘要】波速测试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测定波在地层中传播的速度来获取地层的物理性质信息,对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波速测试的原理是利用波在地层中传播的速度与地层的密度、坚实程度等物理性质相关,通过设备发射波并记录波的传播时间来计算波速。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测试可用于确定地层的坚实程度、岩层的质地等重要信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波速测试还可以在地质勘察中用于识别地层界面、探测地下障碍物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工程建设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波速测试、岩土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施工监测、重要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岩土工程勘察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和工程地质信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而波速测试作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和施工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波速测试是通过测定波在岩土体中传播的速度来推断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的一种方法。

利用波速测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岩土体的物理参数,如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波速测试可以用于判断地质构造、岩土体性质及风险评估等,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施工监测中,波速测试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工程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

了解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详细探讨波速测试的原理、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

1.2 研究意义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波速测试,可以获取地下岩土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波速测试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岩土的结构和稳定性,预测地下水文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波速测试原理

波速测试原理

波速测试原理
波速测试是一种用来测量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的方法。

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
波速测试被广泛应用于声波、电磁波和地震波等各种波的传播速度测量。

它对于研究介质的特性和结构,以及地质勘探、地震监测、声学和无线通信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波速测试的原理是基于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

在同一介
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与波长和频率有关,而波长和频率又与波速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通过测量波的传播速度,可以间接地推导出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等物理特性。

在实际的波速测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波测试、地震波测试和电磁波测试等。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在介质中产生波,然后测量波的传播时间或传播距离,从而计算出波速。

其中,超声波测试是通过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来检测材料的质地和缺陷,地震波测试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来描绘地下结构,电磁波测试则是通过电磁波在空气或导体中的传播速度来研究材料的电磁特性。

波速测试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质勘探中,通过地震波测试
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为石油勘探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的信息;在声学领域,通过超声波测试可以检测材料的内部缺陷和结构特性,为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提供依据;在无线通信领域,通过电磁波测试可以研究天线和电路的传输特性,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

总之,波速测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测试方法,它通过测量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可以揭示介质的物理特性和结构,为地质勘探、材料测试和通信系统设计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波速测试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A 、 B 检波器的距离一定要小于 1 个波长的距离。这是因 为,如果设置的距离过大,就可能会出现相位差的误判。但检波器 间的间距又不应太小,否则会影响相位差的计算精度; (2)为提高确定相位差的精度,应尽量选取小的采样间隔;
( 3 )为保证波峰的可靠对比和压制干扰波,需要时可将正弦 激振波加以调制; 13
式中 m——波速比,m=vP/vs。
17
5.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1. 单孔法
确定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时间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确定压缩波的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2)确定剪切波的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由于三分量检波器中有两个水平检波器,可得到两张水平分量 记录,应选最佳接收的记录进行整理。 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 行斜距校正: T=KTL
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
第5章 波速试验
1
第5章 内
5.1 试验设备和方法 5.2 基本测试原理

5.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5.4 试验成果的应用 讨 论
2
5.1 试验设备和方法
5.1.1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一般包含激振系统、信号接收系统(传感器)和信
号处理系统。
测试方法不同,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各不相同。 5.1.2 测试方法
s
VR
s
(5-19) (5-20)
0.87 1.12 1
23
5.4 试验成果的工程应用
根据岩土体中的弹性波波速,可以判定场地土的物理力学
性质和地基承载力,评价场地土的液化可能性,计算场地土的 卓越周期,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
24
思 考 题
1.单孔法、跨孔法和面波法各自采用什么方式激振?
15
vP
E (1 ) (1 )(1 2 )
(5-1) (5-2)
vs
E 2 (1 )
引入拉梅常数、M,
E (1 )(1 2 ) E M 2(1 )
(5-3) (5-4)
(5-1)和(5-2)可以写为下列简洁的形式:
vP
K H H0 L (H H0 )
2 2
(5-10) (5-11)
18
L
H0 H
19
时距曲线图的绘制,应以深度H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
波速层的划分,应结合地质情况,按时距曲线上具有不同斜率
的折线段确定。每一波速层的压缩波波速或剪切波波速,应按 下式计算:
v H T
(5-12)
( 4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频率变化速率(步长),一般仪器中 都设置了频率自动降低设备,可以任意选择,但步长太小,作业时 间长;步长太大,又会影响观测精度。
14
5.2 基本测试原理
弹性波速法以弹性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岩土体中弹性波(速度、
振幅、频率等)的测量,提出岩土体的动力参数并评价岩土体的工 程性质。
2.波速法可以测试地基土的哪些动参数?
3.波速法为何能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并检测地基处理的效 果?
25
法的现场测试情况如图51所示。
4
对准备工作的要求:
(1)钻孔时应注意保持井孔垂直,并宜用泥浆护壁或下套 管,套管壁与孔壁应紧密接触;
(2)当剪切波振源采用锤击上压重物的木板时,木板的长 向中垂线应对准测试孔中心,孔口与木板的距离宜为 1~3m;板 上所压重物宜大于400kg;木板与地面应紧密接触;
vs S Ts 2 Ts1
(5-13)
(5-14)
(5-15)
S=S2-S1
3. 面波法
瑞利波波速应按下式计算: 2fL VR Φ
(5-16)
地基的动剪变模量和动弹性模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Gd Vs2
E d 2(1 ) Vs2
(5-17) (5-18)
22
Vs
(3)当压缩波振源采用锤击金属板时,金属板距孔口的距 离宜为1~3m; (4)应检查三分量检波器各道的一致性和绝缘性。 测试工作要求:
( 1 )测试时,应根据工程情况及地质分层,每隔 1~3m 布 置一个测点,并宜自下而上按预定深度进行测试;
(2)剪切波测试时,传感器应设置在测试孔内预定深度处 并予以固定;沿木板纵轴方向分别打击其两端,可记录极性相 反的两组剪切波波形;
5
(3)压缩波测试时,可锤击金属板,当激振能量不足时,可 采用落锤或爆炸产生压缩波。 测试工作结束后,应选择部分测点作重复观测,其数量不应 少于测点总数的10%。 2. 跨孔法 跨孔法有双孔和三孔等距方法,以三孔等距法用得较多。跨孔
法测试精度高,可以达到较深的测试深度,因而应用也比较普遍,
但该法成本高,操作也比较复杂。三孔法是在测试场地上钻三个具 有一定间隔的测试孔,选择其中的一个孔为振源孔,另外两个相邻
11
测试设备由激振系统和拾振系统组成。
激振系统一般多采用电磁式激振器。系统工作时由信号发生器 输出一定频率的电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入电磁激振器线圈,
使其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
拾振系统由检波器、放大器、双线示波仪及计算机四部份组成。 检波器接收振动信号,经放大器放大,由双线示波仪显示并被记录。
整个过程由计算机操作控制。
8
9
10
3. 面波法 瑞利波是在介质表面传播的波,其能量从介质表面以指数规律 沿深度衰减,大部份在一个波长的厚度内通过,因此在地表测得的 面波波速反映了该深度范围内土的性质,而用不同的测试频率就可 以获得不同深度土层的动参数。 面波法有两类测试方式,一是从频率域特性出发,通过变化激 振频率进行量测称为稳态法;另一种从时间域特性出发,瞬态激发 采集宽频面波,这种方法操作容易,但是资料处理复杂。本章仅介 绍稳态法。 稳态法是利用稳态振源在地表施加一个频率为 f的强迫振动, 其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周围扩散,这样在振源的周围将产生一个 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波振动。通过设置在地面上的两个检波器 A和B 检出输入波的波峰之间的时间差,便可算出瑞利波速度VR。
的钻孔内放置接收检波器,如图5-2。
6
激振控 制器
记录仪
7
跨孔法的测试场地宜平坦,测试孔宜布置在一条直线上。测试 孔的间距在土层中宜取 2~5m ,在岩层中宜取 8~15m ;测试时,应 根据工程情况及地质分层,沿深度方向每隔1~2m布置一个测点。 钻孔时应注意保持井孔垂直,并宜用泥浆护壁或下套管,套管 壁与孔壁应紧密接触。测试时,振源与接收孔内的传感器应设置在 同一水平面。 现场测试方法: (1)当振源采用剪切波锤时,宜采用一次成孔法; (2)当振源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装置时,宜采用分段测试法。 当测试深度大于15m时,必须对所有测试孔进行倾斜度及倾斜 方位的测试;测点间距不应大于1m。 当采用一次成孔法测试时,测试工作结束后,应选择部分测点 作重复观测,其数量不应少于测点总数的10%;也可采用振源孔和 接收孔互换的方法进行复测。
一般而言,介质的质量密度越高、结构越均匀、弹性模量越大,
则弹性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越高,同时我们又知道该介质的 力学特性也越好。故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在通常的情况下能反映材料
的力学和工程性质。
根据弹性理论,当介质受到动荷载的作用时将引起介质的动应 变,并以纵波、横波和面波等形式从振源向外传播。当动应力不超 过介质的弹性界限时所产生的波称为弹性波。岩土体在一定条件下 可视为弹性体,依据牛顿定律可导出弹性波在无限均质体中的运动 方程。相应的波速为:
由于土中的纵波速度受到含水量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土
的动力特性,故通常测试土中的剪切波速,测试的方法有单孔法 (检层法)、跨孔法以及面波法(瑞利波法)等。
3
1. 单孔法 单孔法是在一个钻 孔中分土层进行检测, 故又称检层法,因为只
需一个钻孔 ,方法简便 ,
在实测中用得较多,但 精度低于跨孔法。单孔
2. 跨孔法 确定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时间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确定压缩波的时间,应采用竖向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2)确定剪切波的时间,应采用水平传感器记录的波形。 由振源到达每个测点的距离,应按测斜数据进行计算。每 个测试深度的压缩波波速及剪切波波速,应按下列公式 TP 1
面波法不需要钻孔,不破坏地表结构物,成本低而效率高,是 一种很有前途的测试方法。
测试工作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激振设备宜采用机械式或电磁式激振器; ( 2 )在振源的同一侧放置两台间距为 l 的竖向传感器,接收 由振源产生的瑞利波信号;
12
(3)改变激振频率,测试不同深度处土层的瑞利波波速; ( 4 )电磁式激振设备可采用单一正弦波信号或合成正弦波信 号。 因为瑞利波在半无限空间中是在一个波长范围内传播的。低频 激振时,波长变长,可测出深层瑞利波速度。由低向高逐渐改变激 振频率,波长由长变短,探测深度由深变浅,从而得出不同深度的 弹性常数。 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vs
2M
M
(5-5) (5-6)
16

如果测试出了岩土体中的弹性波波速,可以由上列公式推出岩
土体的动弹性模量Ed、动剪切模量Gd和动泊桑比 如下:
Ed
2 vP
(1 )(1 2 ) 1
Gd v s
2
kPa
(5-7)
kPa
(5-8)
(5-9)
m2 2 2( m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