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总结
初中音乐西方音乐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音乐西方音乐史知识点总结西方音乐史知识点总结西方音乐史是指欧洲和美洲等地区的音乐发展历程。
在音乐史上,西方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形式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古典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等多个时期对西方音乐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古典音乐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最早的时期之一。
这个时期的音乐多以宗教音乐为主,包括教堂音乐和合唱音乐。
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人。
古典音乐以其富有律动感和优美旋律而受到世人喜爱。
巴洛克音乐时期是古典音乐之后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复杂和华丽。
重要的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等人。
巴洛克音乐中的管风琴和大提琴等乐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巴洛克音乐强调对位法和装饰音的运用,给歌曲增添了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韵味。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简洁和平衡。
著名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包括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人。
古典主义音乐注重对称性和结构性,创作的曲子通常包含开头和结束的重复段落,以及两段或三段的中间部分。
古典主义音乐的节奏稳定而规律,给人以舒适和平静的感觉。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是古典主义音乐之后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情感丰富和个人表现。
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注重以音乐表达情感和想法,他们通过创造性的旋律和丰富多变的和声来吸引听众。
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包括弗雷德里克·肖邦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人。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和情感冲击力,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类情感等主题。
除了这些时期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音乐流派和风格。
例如爵士乐是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的一种音乐风格,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即兴表演而闻名;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以其强烈的节奏和吉他演奏而受到全球年轻人的喜爱。
西方音乐史部分总结

西方音乐史部分总结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西方音乐史一古希腊音乐1、历史概况:人类五大文明没有古希腊的文化,便没有欧洲的现代文明希腊是古代欧洲文化的发祥地,爱琴文明又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包括前期的克利特文化与后期的迈锡尼文化——古希腊的地理位置2、古希腊的音乐观念:音乐是有魔力的,它能治病、净化肉体和灵魂,能在自然界产生奇迹。
音乐是宗教仪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类发展轨迹:“蒙昧——野蛮——文明”人类处于蒙昧时期的音乐共性:巫术性、群体性、仪式性。
3、古希腊的历史分期:(1)荷马时期B.C12世纪——B.C8世纪(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伊利亚特》《奥德赛》是古希腊公民教育的基本教材,是希腊人的圣经,也是整个西方文明人文主义精神的源泉。
《伊利亚特》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的战斗故事。
《奥德赛》描写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赛在回途中的离线故事。
(2)古典时期B.C8世纪——B.C4世纪(奴隶制度巩固发展时期)城邦迅速形成,两百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中以斯巴达和雅典最大,成为古希腊历史上的繁荣、鼎盛时期。
合唱——古希腊悲剧的源头,古希腊音乐的首要特征。
抒情诗歌与三位着名诗人——泰潘德、阿西乌斯和女诗人萨福。
古希腊悲剧与三大悲剧诗人:“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殴里庇得斯。
(3)希腊化时期B.C4世纪——B.C2世纪音乐伦理观的改变。
4、古希腊的音乐理论:(1)音乐与哲学:音乐与宇宙的关系(宇宙cosmos在希腊语中就包含着“和谐、数量、秩序”等意义)和谐学harmonic(和谐的、悦耳的、谐波、泛音)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协和音程,弦长比例:2:1时得八度,3:2时得五度,4:3时得四度,比例越简单声音越和谐。
欧几里德:《从弦音计求律》第一篇阐述“毕律”数学定理的着作。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哲学家、数学家、希腊音乐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
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
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
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
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
②以拉丁文为歌词。
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
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西音史总结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古希腊音乐特征:音乐以单声部声乐曲为主,采用字母记谱法;古希腊音乐具有综合的性质,同宗教祭祀仪式、诗歌、舞蹈密切相关;希腊人重视音乐特质的理论,他们认为一定的系列音的组合可以引起人的一定的情感共鸣。
第二章中世纪音乐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又叫《素歌》,内容选自《圣经》,用拉丁文演唱,为单声部歌调,它吸收古代东方、古希腊音调和民间歌曲旋律的特点,用8种教会调式,用纽姆谱记录,没有小节线和拍子记号。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的发展状况:音乐创作趋向自由和灵活,不限于宫廷仪式和宫廷生活范围,世俗内容日益增多,有一些作曲家表现出个人的创作风格;音乐内容世俗化,导致作曲技巧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现多种多样的曲式题材。
马肖是14世纪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写了许多世俗音乐,继承了法国游吟歌手的传统主张---用灵感进行创作。
也写了许多经文歌和宗教音乐。
14到16世纪“新艺术”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城市迅速发展。
牧歌是此时发展的世俗复调音乐形式,内容多些爱情。
除牧歌外世俗的复调音乐体裁还有猎歌、巴拉塔。
2试论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16世纪,因罗马教廷在德国扩展政治和经济势力,他们巧取豪夺大量的财富,使得德国社会各阶层对现状不满。
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提出95条论纲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提出音乐应该具有“仅次于神学的地位和最高荣誉”。
主张用德语唱圣经。
众赞歌是路德教创办的一种圣咏,是由信徒群众共同歌唱的赞美诗,用德语演唱,配置四部和声与复调,旋律优美,深受观众喜欢。
如他的作品《我们的主是坚固的堡垒》。
第四章清唱剧:清唱剧在17世纪,是宗教题材的音乐剧,《灵与肉的描写》为第一步清唱剧,后来作曲家卡里西米采用歌剧的形式和手法,大量运用合唱,与歌剧的区别就是清唱剧多用于音乐会演出,没有布景和服装,没有芭蕾舞,没有表演动作,纯粹只有一个讲述者来讲述情节。
第五章维也纳古典乐派及艺术成就:代表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5篇)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5篇)西方音乐总结篇1西方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多个时期,至今已经有了很多变化和创新。
西方音乐在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领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古典音乐是指欧洲主流的高雅音乐,通常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古典音乐注重和声、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美感,强调音乐的完整性、经典性和传承性,古典音乐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和经典作品,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
流行音乐是指大众化的音乐,通常包括摇滚乐、流行歌曲、电子音乐等,流行音乐注重情感、节奏和旋律的感染力,强调与时代、文化和地域的联系,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和作品,如披头士、艾尔维斯、麦当娜等。
爵士乐是一种源于美国的非主流音乐,通常包括蓝调、摇摆乐、福音音乐等,爵士乐注重即兴、节奏和和声的变化,强调音乐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意义,爵士乐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和作品,如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艾灵顿公爵、迈尔斯·戴维斯等。
西方音乐在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趋势和流派,如后现代主义音乐、环境音乐、实验音乐等,西方音乐的发展离不开音乐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大众的喜爱。
西方音乐总结篇2西方音乐的发展与演变:从文艺复兴到现代音乐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从早期的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再到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西方音乐不断地演变和进步。
*将概述西方音乐的主要发展阶段,并对其主要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音乐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追求和谐、平衡和理性。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以旋律简单、和声严谨、节奏规整为特点,代表作曲家包括但丁、彼特拉克、拉斐尔等。
二、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追求速度、力量和动态。
初中音乐西方音乐知识总结

初中音乐西方音乐知识总结音乐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它的分类和流派繁多,其中西方音乐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音乐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初中音乐学习中涉及到的一些西方音乐知识进行总结和概述。
首先,西方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世界的和谐”理论,奠定了音乐理论基础。
古罗马时期,孤独的吟唱艺术逐渐演变成了集体的音乐表演,形成了最早的合唱艺术。
中世纪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受到基督教和教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会音乐领域。
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是中世纪的主要音乐形式,它是由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的名字命名的。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宗教宣扬为主,具有庄严和虔诚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古典音乐发展的奠基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开始注重和声和多声部的组合。
大师级作曲家如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等都在这个时期出现。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一般是以合唱形式表现,或是以器乐演奏伴奏合唱。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要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庄重、复杂、华丽。
巴洛克音乐注重音乐结构和发展,主要是由Gregorian chant发展而来的宗教音乐。
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们曾经创作了许多划时代的音乐作品,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也是古典音乐的巅峰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为主,以贝多芬为代表人物。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情感丰富、音乐结构复杂和内涵深刻的特点。
这个时期的音乐追求自由和个性,与巴洛克时期相比,更加简洁和清新。
浪漫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的音乐强调个人表达情感和内心挣扎。
浪漫主义音乐作品通常采用大规模的乐团,音乐情感丰富多样。
肖邦和舒伯特等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是旋律优美抒情,情感丰富,表达力强。
大一西方音乐史知识点

大一西方音乐史知识点西方音乐史是世界音乐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风格和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音乐艺术创作。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西方音乐史的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和认识音乐的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第一,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起点。
这一时期,艺术家和作曲家开始追求自然与人类的理想状态,并展现了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崇。
音乐风格由中世纪时期的教堂音乐向更为多样化和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音乐的重要中心,它的宗教音乐和聚会式音乐都影响了后来的音乐创作。
第二,巴洛克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巴洛克音乐注重于艺术形式的繁复和复杂性,同时也强调对情感的表达。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通常包含富有装饰性的旋律线,以及对和声和对位法的巧妙运用。
勃朗宁等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重要的管弦乐和教会音乐作品,他们的创作对今天的音乐创作仍然产生影响。
第三,古典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创作巨匠云集的时期。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等作曲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
古典音乐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的曲调和对称的形式结构。
古典时期的音乐作品通常通过弦乐四重奏、交响乐和钢琴曲来表达。
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第四,浪漫主义音乐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一个重要时期。
它强调个人情感和丰富的情绪表达。
浪漫主义作曲家运用更大规模的管弦乐团,通过复杂的和声和音色变化来创造宏大的音乐效果。
肖邦、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等浪漫主义音乐的大师创作了许多具有深情和激情的作品,被广泛演奏和欣赏。
最后,二十世纪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极富创造力和多样性的时期。
受到社会和科技的变革的影响,音乐开始多元化和实验性的方向发展。
爵士乐、摇滚乐和电子音乐等新的音乐风格在这一时期兴起,深刻地改变了音乐的格局。
同时,作曲家们通过探索新的音乐技巧和理念,开创了前所未有的音乐领域。
西方音乐史 重点总结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
合唱:多个相对独立的人声声部组成的演唱形式,属复调音乐形式,每声部3人以上,以区别重唱。
普通歌:也称通节歌。
旋律随每一句歌词变化而变化,音乐随着歌词充分展开,形成较大起伏,有利于创造丰富的艺术效果,多用于艺术歌曲。
分节歌:在一段固定的旋律下方加入不同的歌词,旋律不随着歌词变化,这种歌曲形式简洁容易记,便于流传,在民间歌曲,群众歌曲及通俗歌曲中大量存在。
偶然音乐:作曲家在一定程度上故意对作品的创作或演出不加控制的音乐。
十二音体系: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
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与和声体制,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年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
玛祖卡:原为波兰一种民间舞蹈,其形式现在仍保留在许多芭蕾舞舞剧中,其音乐经过肖邦等人的发展后,已成为古典音乐中一种经典舞曲。
无调性:现代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之一。
用以指音与音之间、和弦与和弦之间无调性中心,没有功能联系,缺乏调性感觉的创作手法与音乐类型。
奏鸣曲:是种器乐音乐的写作方式,是西方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
一般分呈示,展开和再现三个部,一般包括两个主题,两个主题反复变化和相符对比是音乐的整体效果逐渐增强。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浓度的音乐小品。
是诗与音乐的结合,呈现作曲家对诗歌的主观看法,歌词采用诗人作品,内涵丰富,艺术价值高。
卡侬:一种骨雕音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当一个声部还未结束时,另一个声部就以模仿的形式开始。
组曲:由几首乐曲按照对比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其中歌曲有相对的独立性。
歌剧:在乐队伴奏下,由多个演唱演员表演。
奥加农:是圣咏的一种即兴演唱方式,即在演唱同时唱两个不同声部。
布艮第乐派:15世纪文艺复兴音乐中最重要的艺术家是来自欧洲北方的作曲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音乐史
——我心中的贝多芬听到月光就又想起贝多芬,于是就又来此。
说起他大家多数都会想起,命运、欢乐颂或者是上天对他开的那个永不磨灭的玩笑。
是的他那种超越悲剧的精神无可质疑,是崇敬、是爱戴。
但贝多芬给我的感触最深的不仅仅是伟大,因为有另一层视角感动我。
贝多芬的父亲竭力想把他培养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四岁时就强迫他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八岁公开表演。
天才却没有童年,这种痛苦却被今天的一些家长奉为天才之路,我为贝多芬感到同情。
而出生贫穷,对于爱上音乐的人来说又一种不幸。
音乐是自由的,却被现实套上了绞索。
贝多芬做出了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听不懂音乐至少你要装作一头听得懂音乐的牛,不然即使在王子面前,他也因对牛弹琴而停止演出离去。
他高傲是为了表达音乐永远是天道的一份子,是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不,那几乎就是他的生命。
当童话里的小女孩得到战场上父亲的消息,就会响起一首我终生都不会忘记的曲子。
我始终想找到那首曲子,当克莱德曼奏响致爱丽丝我真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痛苦的存在。
我反复的问自己这奇妙的感觉是谁的灵魂?十多年啊我反复的问。
但是你知道吗?偶然的一天,纪录片中这样描述了他生命中的一个时刻,致爱丽丝的谱子是贝多芬为心爱的人送去的情书。
彻底改变了以往我心目中的那位贝多芬,以往在我心中他是这个模样的:在我过去居住房子,有位邻居是大学音
乐课教师,他家的墙上除了挂着结婚照,还有一幅肖像素描画,画中男子发蓬乱卷曲,因为是铅笔画我不知发色,两眼瞪圆目光逼旁人,眉挤鼻梁,神情严肃,脸庞微凹陷,嘴唇紧闭。
而致爱丽丝让我看见了他柔软而温顺的内心,这种体会就像卑微柔弱拥抱高高在上的伟大。
不知道几年级语文课本,我也记不清具体情节转来品读那个传说,这样描述:“一个动人的传说,说贝多芬有一晚在郊外散步,忽闻一座简陋的木屋里传来钢琴的声音。
驻足倾听,那曲调正是他所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在这样贫苦的乡下人家,竟有人弹奏如此艰深的乐曲,使他十分好奇,就走到窗外聆听。
忽然琴声止住,有少女的声音叹息道:“哎呀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
要是能听听贝多芬弹奏,那可多么好。
”又有男人说:“唉,要不是这么穷,我一定会设法买张票,让你听到他的演奏。
”贝多芬大为感动,就敲门进去,眼前是一个还在劳作的鞋匠,在破旧的钢琴边,坐着一位盲眼的少女。
方知鞋匠是少女的哥哥,二人相依为命,少女听邻近的贵族家弹琴,记住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这首乐曲。
贝多芬说:“我也是一个音乐家,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
”他就在这架旧琴上弹起少女刚才所弹的乐曲。
乐音无比美妙,一曲奏竟,使这位盲眼的少女感动得热泪满颊。
忽然夜风吹灭了烛火,皎洁的月光从窗口侵入,恰恰罩住了盲眼的少女和钢琴的键盘。
贝多芬为如此清幽的景况所感,乐思泉涌,当即在钢琴上即兴作出《月光奏鸣曲》。
开始时,琴音恬美幽静,如明月冉冉升上天幕,将银光洒向林野山川。
第二段里,曲调变
得轻快活泼,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里嬉戏。
最后,乐曲向着辽阔激荡的海洋,奔涌呼啸而去。
贝多芬起身就冲出门外,跑回家里,连夜把刚才弹奏的乐曲记在五线谱上——不朽的《月光奏鸣曲》诞生了!而那一对贫苦的兄妹,还沉浸在这从天而降的喜悦里。
”
看完这样一个故事,我真想马上听听月光,可是那个时代没有网络,更想不到金钱可以换来如此神圣的灵音,我至今都以为那是无价的。
随着时间推移我忘记它了。
可事情就是那样巧妙,中学时偶尔在广播中录下了两盘磁带的轻音乐。
其中有一首月光像寒冬街头,让我联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孤零零地缓缓无力地游走在圣诞街头,整曲漫长而轻柔。
现在继续听暗暗发掘隐藏在内的是对生的希望与爱。
不过那只是月光的第一章,共三章,下面再转一段关于《月光》的诗史。
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
那一年贝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
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17岁的朱丽叶坦·桂察蒂,这位朱丽叶坦比贝多芬小14岁,是一位伯爵的女儿,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
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
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
爱这两首曲子完全可以代表我对贝多芬最为深情地感激,因为他
们究竟给人带来了多少启发,是无法计算的。
我们根本不需要计较耳聋了是不是能继续创作的真相,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贝多芬由于长期将那张小金属片含在口,中铅毒..
这就是我心中的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