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合集下载

制冷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状态变化是()。

A. 液态变为气态B. 气态变为液态C. 固态变为液态D. 液态变为固态答案:A2. 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

A. 降低温度B. 提高压力C. 降低压力D. 吸收热量答案:B3. 在制冷系统中,节流阀的作用是()。

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降低压力D. 提高温度答案:C4.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状态变化是()。

A. 液态变为气态B. 气态变为液态C. 固态变为液态D. 液态变为固态答案:B5. 制冷系统中,膨胀阀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降低压力D. 控制流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经历的状态变化包括()。

A. 蒸发B. 压缩C. 冷凝D. 节流答案:ABCD2. 制冷系统中常见的制冷剂有()。

A. 氨B. 二氧化碳C. 氟利昂D. 丙烷答案:AC3. 制冷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包括()。

A. 制冷剂泄漏B. 压缩机故障C. 系统堵塞D. 电源问题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答案:正确2.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上升。

()答案:正确3. 节流阀在制冷系统中是用于增加压力的。

()答案:错误4. 制冷系统中,膨胀阀的作用是降低温度。

()答案:错误5.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只经历液态和气态的变化。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案: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包括:压缩过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冷凝过程,高压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由气态变为高压液态;节流过程,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阀降压降温,变为低压液态;蒸发过程,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实现制冷。

2. 制冷剂泄漏会对制冷系统产生什么影响?答案:制冷剂泄漏会导致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量减少,从而影响制冷效果,降低系统的制冷能力。

制冷原理答案及试题

制冷原理答案及试题

您的得分92/100答对题数14/15制冷原理答题解析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1热泵循环的热泵系数永远____. [ 单选题:6 分]A 小于1B 等于1C 大于1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2最早出现的人工制冷手段是____. [ 单选题:6 分]A 乙醚蒸发制冷B 空气制冷C 氟利昂制冷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3制冷机依靠____在内部循环来实现制冷过程。

[ 单选题:6 分]A 压缩机B 空气C 制冷剂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4压焓图中,等压线是一条____. [ 单选题:6 分]A 垂直线B 水平线C 曲线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5物质相变化时需要的热量叫做___. [ 单选题:6 分]A 显热B 潜热C 暗热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6制冷过程必须遵从____和____. [ 多选题:8分 ]A 热力学第一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C 热力学第三定律D 牛顿第三定律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B回答正确7以下属于制冷应用领域的是____. [ 多选题:8分 ]A 生活领域B 工业领域C 农业领域D 医药领域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8以下制冷剂中含有氯元素的是____. [ 多选题:8分 ]A CFCB HCFCC HFCD 自然工质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B回答正确9自然界自发进行的过程总是朝着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 多选题:8分 ]A 焓B 熵C 功D 热量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BCD回答错误10制冷的基本方法有____. [ 多选题:8分 ]A 相变制冷B 气体绝热膨胀制冷C 气体涡流制冷D 热电制冷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11最理想的膨胀是可逆的绝热膨胀,即等熵膨胀。

[ 判断题:6分 ]正确错误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12氟利昂制冷剂中的氯元素会导致温室效应[ 判断题:6分 ]正确错误试题解析您的答案:错误回答正确13逆卡诺循环是效率最高的制冷循环[ 判断题:6分 ]正确错误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14制冷机使用的工质,称为制冷剂[ 判断题:6分 ]正确错误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15自然工质在历史上曾经是比较重要的制冷剂。

制冷原理试题及答案

制冷原理试题及答案

制冷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高压液态变为低压气态的过程称为:A. 压缩B. 冷凝C. 膨胀D. 蒸发答案:C2. 制冷系统中,用于吸收热量的部件是:A. 压缩机B. 冷凝器C. 蒸发器D. 膨胀阀答案:C3.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状态变化是:A. 从液态变为气态B. 从气态变为液态C. 从固态变为液态D. 从液态变为固态答案:A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制冷效果?A. 制冷剂的种类B. 制冷系统的密封性C. 环境温度D. 制冷剂的流量答案:A、B、C、D2.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包括:A. 压缩机B. 冷凝器C. 膨胀阀D. 蒸发器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压力比在蒸发器中高。

答案:正确2. 制冷循环中,膨胀阀的作用是增加制冷剂的压力。

答案:错误四、填空题1. 制冷系统中,______用于将制冷剂从低压气态压缩为高压液态。

答案:压缩机2.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______中吸收热量。

答案:蒸发器五、简答题1. 请简述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案: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被压缩成高压液态;在冷凝过程中,高压液态制冷剂放出热量变成高压液态;在膨胀过程中,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变为低压气态;在蒸发过程中,低压气态制冷剂吸收热量变成低压气态。

2.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吸收和释放热量,通过其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实现制冷循环,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1.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2. 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3. 制冷剂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热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4. 制冷剂在通过节流元件时压力降低,温度也大幅下降,可以认为节流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那么制冷剂降温时的热量传给了谁?5.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6.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有哪些假设条件?7. 试画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lgp-h图,并说明图中各过程线的含义。

8. 已知R22的压力为0.1MPa,温度为10℃。

求该状态下R22的比焓、比熵和比体积。

9.10. R717为制冷剂,试求其工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11. 一台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工作在高温热源温度为40℃,低温热源温度为-20℃下,试求分别用R134a和R22工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12. 0和冷凝器热负荷Qk。

有一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用于空调,假定为理论制冷循环,工作条件如下:蒸发温度t0=5℃,冷凝温度tk=40℃,制冷剂为R134a。

空调房间需要的制冷量是3kW,试求:该理论制冷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q0、制冷剂质量流量qm、理论比功w0、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P0、制冷系数1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何区别?14. 什么叫有效过热?什么叫有害过热?有效过热对哪些制冷剂有利,对哪些制冷剂有利?15. 什么是回热循环?它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16. 压缩机吸气管道中的热交换和压力损失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17. 试分析蒸发温度升高、冷凝温度降低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8. 制冷工况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一台制冷机如果不说明工况,其制冷量是没有意义的?制冷剂与载冷剂思考题1. 制冷剂的作用是什么?2. 按ASHRAE的规定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3. 什么是共沸制冷剂?4.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命名是怎样的?5. 选择制冷剂时有哪些要求?6. 家用的冰箱、空调用什么制冷剂?7. 常用制冷剂有哪些?它们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怎样?8. 为什么国际上提出对R11、R12、Rll3等制冷剂限制使用?9. 试述R12、R22、R717、R123、R134a的主要性质。

制冷原理与设备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制冷原理与设备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制冷原理与设备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制冷原理与设备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1.制冷剂的定义:是制冷系统中的工作流体,它在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通过自身热力状态的循环变化不断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达到制冷目的的,习惯上又称制冷剂为制冷工质制冷剂的种类:按照制冷剂的组成: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按照化学成分区分:无机化合物类制冷剂(如水、氨、二氧化碳等),氟利昂类制冷剂(如R12、R22和R134a等),碳氢化合物类制冷剂符号表示方法:1)无机化合物:R7X。

X是无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部分或近似整数值2)卤代烃-氟利昂:CmHnFxClyBrz;其中:m、n、x、y、z分别表示该类氟利昂分子中C、H、F、Cl、Br原子的数目。

命名:R (m-1)(n+1)(X)B(z),为0则省略。

3) 烷烃类与氟利昂类命名原则一致4) 共沸混合物:R5XX。

XX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5) 非共沸混合物:R4XX。

XX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2.选择制冷剂考虑的因素制冷剂应该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质、迁移性质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等1)环境可接收方面:制冷剂的臭氧破坏指数ODP和温室效应指数GWP应尽可能的小2)热力性质方面:在工作范围内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3)冷量应较大;比功和单位容积压缩功尽量小;等熵压缩的终了温度不能太高4)迁移性质方面:制冷剂的粘度、密度尽量小;热导率大5)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经得起蒸发和冷凝的循环变化,使用中不变质,不与润滑油反映,不腐蚀制冷机构件,在压缩终了的高温下不分解6)其他:原料来源充足,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3.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溶解性可分为基本不溶解、有限溶解和无限溶解三种情况1)当制冷剂与润滑油基本不溶解时,润滑油在制冷系统中呈游离状态,并粘附在传热面上,恶化传热效果2)制冷剂与润滑油有限溶解时,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混合物出现明显分层,一层为贫油层,另一层为富油层。

制冷原理课后答案

制冷原理课后答案

制冷原理课后答案【篇一:制冷课后习题】t>绪论1. 什么是制冷?2. 人工制冷的方法都有哪些?空气调节领域最常用的两种制冷方法是什么?3. 什么液体汽化制冷?第一章蒸气压缩制冷的热力学原理1.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2. 在图示有液体过冷,又有回汽过热的制冷循环中,写出各热力设备名称、其中发生的热力过程及制冷剂在各热力设备前后所处的状态(温度、压力、物态)32 高温高压过热气体压缩机绝热压缩413. 制冷剂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热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4. 试画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lgp-h 图,并说明图中各过程线的含义。

5. 已知r22 的压力为0.1mpa ,温度为10 ℃。

求该状态下r22 的比焓、比熵和比体积。

6. 已知工质r134a 参数值如下表所示,请查找lgp-h 图填入未知项7. 什么单位容积制冷能力、跨临界循环8. 有一个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高温热源温度为30 ℃,低温热源温度为-15 ℃,分别采用r22 和r717 为制冷剂,试求其工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9.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何区别?试说明针对这些区别应如何改善理论循环。

10. 什么是回热循环?它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11. 某空调用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氨,所需制冷量为48kw ,空调用冷水温度12. 在同一t-s 图上绘出理想循环(逆卡诺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循环过程,比较两种循环,指出理论循环有哪些损失(在图中用阴影面积表示)。

针对这些损失,说明如何改善蒸汽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14. 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15. 如何确定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最佳中间压力?16. 什么叫中间完全冷却、中间不完全冷却?17. 什么是复叠式制冷循环?为什么要采用复叠式制冷循环?18. 制冷剂在通过节流元件时压力降低,温度也大幅下降,可以认为节流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那么制冷剂降温时的热量传给了谁?19. 压缩机吸气管道中的热交换和压力损失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20. 请说明制冷剂的单位质量制冷能力q0 和单位容积制冷能力qv 的关系;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不同制冷剂的q0 与qv 是否相同,为什么?24. 在图1-27 所示的r22 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其冷凝温度为35℃,蒸发温度为-38℃,膨胀阀 2 前的液体温度为30 ℃,膨胀阀1 前的液体温度为0℃,低压级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为5℃。

建环《制冷》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部分思考题、练习题参考解答08年10月一、判断题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制冷作业部分参考答案

制冷作业部分参考答案

制冷作业部分参考答案1.列举常见的制冷装置。

冷冻冷藏装置;空调⽤制冷装置;实验⽤制冷装置;⼯业与⼯程制冷装置。

2.列举⼈⼯制冷的五种⽅法,并阐述其原理。

相变制冷(蒸汽压缩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物质从质密态变化到质稀态时,吸收潜热,从质稀态变化到质密态时放出潜热,通过这⼀过程,实现制冷。

);热电制冷(利⽤热电效应(帕尔贴效应:两种不同⾦属组成的闭合线路中,通以直流电流,会产⽣⼀个节点热,⼀个节点冷的现象,成为温差现象)的制冷⽅法);热声制冷;磁制冷(利⽤磁热效应(磁性离⼦系统在磁场施加与去除过程中所出现的热现象)的制冷⽅式,顺磁体绝热去磁);涡流管制冷(涡流管使压缩⽓体产⽣涡流,并将⽓体分成冷热两部分,冷⽓流⽤来制冷的⽅法);⽓体膨胀制冷(⾼温⽓体绝热膨胀时,对膨胀机做功,同时⽓体温度降低,⽆相变)。

3.名词解释:COP,制冷系数国际上习惯将制冷系数和热⼒系数统称为制冷剂的性能系数COP,是能量与热量之间的转换系数;制冷系数,制冷量与输⼊功之⽐,单位功耗所获得的冷量。

4.分别简述单级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的作⽤。

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并保持蒸发器中低压⼒、冷凝器中⾼压⼒,是整个系统的⼼脏;膨胀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并调节进⼊进⼊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蒸发器:输出冷量,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的;冷凝器:输出热量,从蒸发器中吸取的热量连同压缩机消耗的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

5.吸收式制冷机中,热⼒系数、循环倍率分别是什么含义。

热⼒系数,蒸发器中冷负荷与发⽣其中热负荷之⽐。

循环倍率,系统中每产⽣1Kg制冷剂所需要的制冷剂-吸收剂溶液的质量。

6.试说明为什么要采⽤两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为了降低循环中的压⼒⽐,降低排⽓温度,确保在适宜的余隙容积⽐下运⾏,从⽽保证制冷循环系统产⽣需要的制冷量。

7.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为什么要采⽤回热器?回热使节流前的液体和来⾃蒸发器的低温蒸汽进⾏内部交换,制冷剂液体过冷,低温蒸汽有效过热,不仅增加单位制冷量,⽽且减少蒸汽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减少甚⾄消除吸⽓管道中的有害过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部分思考题、练习题参考解答08年10月一、判断题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34.回热器不仅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35.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已经没有热量,经过节流才能吸热。

(×)36.在制冷设备中,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和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37.经过节流机构的高压冷凝液全部降压变为蒸发器所需的低压冷凝液。

(×)38.节流机构除了起节流降压作用外.还具有自动调节制冷剂流量的作用。

(×)39.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适用于蒸发盘管阻力相对较大的蒸发器 (×)40.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门膜片下方的空间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通而与阀的出口不连通。

(×)41.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与蒸发盘管管内阻力有关。

(×)42.热电膨胀阀的感温元件为负电阻系数的热敏电阻。

(×)43.毛细管是采用管径为3~6mm的纯钢管制作的、简单的节流装置。

(×)44.循环贮液器常常具有气液分离器和低压贮液器双重功能。

(×)45.膨胀阀是将感温包感受到的吸气温度转换为压力信号后,再传递到膜片上,自动调整阀的开启度。

(√)46.在R12、R22、R502等氟利昂制冷系统中,一般要采用回热循环。

(×)47.气液热交换器可以提高制冷剂蒸气过热度和制冷剂液体过冷度,使制冷系统能安全、有效运行.因此在氨系统和氟利昂系统中都应配置气液热交换器。

(×)48.通常规定,单级氟利昂压缩机最大压缩比应不超过8。

(×)4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只能达到-20~ -40℃。

(×)50.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通常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51.在任何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系统中,高压压缩机吸人的是中间压力下的过热蒸气。

(×)52.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的高压压缩机吸气温度会高于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相应吸气温度。

(√)53.制冷空调设备的产品铭牌上标注的制冷量为其实际制冷量。

(×)54.空调器的蒸发温度越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越大,则室内空气温度下降就越快。

(×) 55.变频式空调器的电路将输入的单相交流市电转换为不同频率的单相交流电。

(√) 56.压缩机吸气压力对应的蒸发温度就是冷库内的温度。

(×)57.制冷系统运行时,吸气压力值所对应的是蒸发温度.所以需要经常观察吸气压力。

(×) 58.氨系统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分离器排放,也可以通过冷凝器上部的放空气阀排放。

(×)59.热气除霜就是用压缩机排出的过热制冷剂蒸气在蒸发器内放热,使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化。

(√)60.定期检修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和修理o (√)61.只要坚持良好的日常维护操作,就能保持设备完好,实现设备管理目标。

(√)62.制冷系统长期停机时,低压侧和压缩机内应保持0.02MPa的压力,以免空气进入系统。

(√)63.蒸发器表面污垢多,影响热交换,就会便制冷剂的压力降低,压缩机的运转电流下降。

(√)64.风冷冷凝器表面污垢多,会引起散热不良,使制冷剂压力升高,压缩机的运转电流增大。

(√)65.压缩机效率差会导致制冷系统蒸发压力偏高。

(√)66.冷凝器有空气、制冷系统内制冷剂不足都会引起冷凝压力过高。

(×)67. 制冷剂注入过多将会引起产冷量降低和液击危险。

(√)68. 热交换器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则其传热系数也一定大。

(×)69. 热交换器放热系数α的大小取决于传热材料的性质,其单位为kJ/(m.h.c)。

(×)70. 对于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应有过热度,冷凝器出液应有过冷度。

(√)7l.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大小,完全取决于冷源和热源的温度。

(√)72.蒸发式冷凝器主要是利用水的汽化潜热进行冷凝工作的。

(√)73.制冷剂液体在0℃时的焓一定为500kJ/kg。

(×)74.氟利昂制冷系统因装有回热装置或气液分离器,则肯定不会产生压缩机的湿冲程或液击。

(×)75.氨制冷系统冷凝器内、最上部是空气、因此放空气应从冷凝器上端进行。

(×)76. 双级压缩制冷的中间压力主要取决于高压侧与低压侧的制冷剂流量比。

(√)77. 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时.共输气系数也增大。

(×)二、选择题1.对于绝热节流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由于绝热节流过程有摩擦,因而工质的熵增加b.由于流通截面突然缩小,工质要克服局部阻力,因而压力下降c.工质在节流装置进、出口处的焓相等d.由于过程绝热,所以温度不变2.蒸发器中制冷剂蒸发时干度×的变化为( a )。

a.由×=0逐渐增大至×=1 b. ×=0不变c.由×=l逐渐减小至×=0 d.×=1不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c )。

a.热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可以制造一种发动机,它能从一个热源取得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机械能c.一切热力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其能量的转换利用有一定的限度d.热机循环效率的最高值为100%4.工质的质量体积( c )。

a.与工质的温度成正比 b.与工质的体积成正比c. 与工质的密度成反比 d。

与工质所受的压强成反比5.工质流经冷凝器冷凝( a )。

a.放出热量,且放热量等于其焓值的减少 b.放出热量,焓值增加c.吸收外界热量,焓值增加 d.由于冷凝过程中压力不变,所以焓值不变6.某逆卡诺循环的高温热源温度为28℃,低温热源温度为-18℃,则此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b )。

a.0.39 b.5.5 c.-0.39 d.6.57.对于循环过程,工质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其参数变化为( d )。

a.内能、热量、功的变化均为零b.内能变化量等于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与对外输出功之差,且不等于零c.内能变化为大于零,热量、功的变化量要视情况而定d.内能变化量为零,对外输出功等于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8.关于工质的临界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对于制冷剂,其临界温度应远高于环境温度b.当压力高于临界值后,只有加大压力才能使工质从气态变为液态c.临界压力就是工质的最高压力d。

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越接近临界压力,循环效率越高9.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汽化的温度为5℃,相同压力下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为15℃,则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为( b )℃。

a.15 b.10 c.5 d.-1010.工质吸热或放热,其温度不变,只是集态变,这种传递的热量称为( d )。

a.吸热 b.放热 c.显热 d.潜热11.壳管式冷凝器属于( d )换热器。

a.风冷式 b.混合式 c.回热式 d.间壁式12.空调器中的蒸发器属于( c )换热器。

a.壳管式 b.套管式 c.肋片管式 d.板式13.大、中型冷水机组中的水冷式冷凝器多采用( a ) 换热器结构。

a.壳管式 b.套管式 c.肋片管式 d.板式14.按化学结构分类,氟利昂制冷剂属于( b )类。

a.无机化合物 b.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c.多元混合溶液 d.碳氢化合物15.空调系统中最好的载冷剂是( b ) 。

a .空气 b.水 t.盐水 d.有机化合物16.冷冻机油的主要特点是( c ) 。

a.耐高温而不凝固 b.耐高温而不汽化c.耐低温而不凝固 d.耐低温而不汽化17.下列制冷剂中,( c )属于非共沸溶液。

a.R134a b.R290 c.R407C d.R50218.《蒙特利尔议定书》及有关国际协议规定发展中国家在( a ) 停产、禁用CF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