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厂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_简洁范本

机械厂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_简洁范本
机械厂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_简洁范本

某机械厂一次设计

摘要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机械厂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变电所。变电所主接线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灵活和经济运行。

本设计在给定机械厂具体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变电所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步骤,完成了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本设计中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补偿无功功率,以减少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同时提高了供电电压的质量。此机械厂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包括: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型式的确定;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进出线的选择;短路计算和开关设备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变电所一次系统图。

关键词:电能;变电所;一次系统。

目录

1 前言 0

1.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原则 (1)

2 负荷计算及电容补偿 (4)

2.1 负荷计算的定义 (4)

2.2 负荷计算 (4)

2.2.1 负荷计算的方法 (4)

2.2.2 负荷统计计算 (5)

2.3 电容补偿 (7)

3 负荷计算及电容补偿 (9)

3.1 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9)

3.2 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9)

3.3 主接线方案确定 (10)

3.3.1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10)

3.3.2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10)

3.3.3 工厂变电所常见的主接线方案 (11)

3.3.4 确定主接线方案 (11)

3.4 无功功率补偿修定 (13)

4 高低压开关设备选择 (15)

4.1 短路电流的计算 (15)

4.1.1 短路的定义 (15)

4.1.2 短路计算的目的 (15)

4.1.3 短路计算的方法 (15)

4.1.4 本设计采用标幺制法进行短路计算 (15)

4.2 变电站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1)

4.2.1 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 (21)

4.2.2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22)

4.2.3 按短路条件校验 (22)

4.2.4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3)

4.2.5 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5)

4.3 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26)

5 变电所进出线和低压电缆选择 (29)

5.1 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范围 (29)

5.2 变电所进出线方式的选择 (29)

5.3 变电所进出导线和电缆形式的选择 (29)

5.4 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计算 (30)

5.5 高压进线和低压出线的选择 (30)

5.5.1 10kV高压进线的选择校验 (30)

5.5.2 由高压母线至主变的引入电缆的选择校验 (31)

5.5.3 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31)

6 总结 (37)

7 参考文献 (38)

附录 (39)

致谢 (41)

1 前言

1.1引言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在工程机械制造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电能从区域变电站进入机械厂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对电能进行控制、变换、分配和传输等问题。在机械厂,担负这一任务的是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变电所。一旦变电所出了事故而造成停电,则整个机械厂的生产过程都将停止进行,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

机械厂变电所要很好地为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1.2设计原则

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变电所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

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

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3、近期为主、考虑发展

应根据工作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4、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工厂供电设计是整个工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供电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产及发展。作为从事工厂供电工作的人员,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工厂供电设计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

1.3本设计所做的主要工作

目前世界上机械生产能源和动力主要来源于电能。电网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机械生产安全前提。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上现有的电力产品及其技术,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负荷计算

机械厂变电所的负荷计算,是根据所提供的负荷情况进行的,本文列出了负荷计算表,得出总负荷。

2、一次系统图

跟据负荷类别及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行负荷计算,绘制一次系统图,确定变电所高、低接线方式。对它的基本要求,即要安全可靠又要灵活经济,安装容易维修方便。

3、电容补偿

按负荷计算求出总降压变电所的功率因数,通过查表或计算求出达到供电部门要求数值所需补偿的无功率。由手册或产品样本选用所需无功功率补偿柜的规格和数量。

4、变压器选择

根据电源进线方向,综合考虑设置总降压变电所的有关因素,结合全厂计算负荷以及扩建和备用的需要,确定变压器型号。

5、短路电流计算

工厂用电,通常为国家电网的末端负荷,其容量运行小于电网容量,皆可按无限大容量系统供电进行短路计算。求出各短路点的三相短路电流及相应有关参数。

6、高、低压设备选择及校验

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各回路计算负荷以及对应的额定值,选择高、低压配电设备,如隔离开关、断路器、母线、电缆、绝缘子、避雷器、互感器、开关柜等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热稳定和力稳定检验,并列表表示。

7、电缆的选择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进行电缆截面选择时必须

满足发热条件:电缆(包括母线)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发热温度,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的最高允许温度。

2负荷计算及电容补偿

2.1负荷计算的方法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

由于本机械厂用电部门较多,用电设备台数较多,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予以确定。

1.单台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1).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30d e P K P = (2-1)

式中 30P —设备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 W );

e P —用电设备组总的设备容量(不含备用设备容量,单位为k W ); d K —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2).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3030tan Q P φ= (2-2)

式中 30Q —设备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 var );

tan φ—对应于用电设备组功率因数cos φ的正切值。

(3).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30

30cos P S φ

=

(2-3) 式中 30S —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 V A );

cos φ—用电设备组的功率因数。

(4).计算电流(单位为A)

30

303N

I U =

式中 30I —计算电流(单位为A);

30S —用电设备组的视在功率(单位为kVA); N U —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单位为kV)。 2.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1).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3 30z p i P K P =∑?·∑ (2-5)

式中 3z P —多组用电设备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 W );

30i P ·∑—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30P 之和; p K ∑?—有功负荷同时系数,可取0.7~0.95。

(2).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330z q i Q K Q g g Σ=∑ (2-6)

式中 3z Q —多组用电设备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 var );

30i Q g ∑—所有设备组无功计算负荷30Q 之和;

q K g Σ—无功负荷同时系数,可取0.8~0.95。

(3).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22333z z z S p Q =

+(4).计算电流(单位为A)

333z

z N

I U =

(5).功率因数

33cos z

z

P S φ=

(2-9) 2.2负荷统计计算

根据提供的资料,列出负荷计算表。因设计的需要,计算了各负荷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计算电流等。表中生活区的照明负荷中已经包括生活区各用户的家庭动力负荷。具体负荷的统计计算见表2-1。

表2-1 某机械厂负荷计算表

序 号 名称

类别

设备容量 e p (kW) 需要系数

d K cos ? tan ? 计算负荷

30(kW)p 30(k var)Q 30(kVA)S 30(A)I

1 铸造车间 动力

300 0.4 0.7 1.02 120 122.4 — — 照明 10 0.8 0.9 0.48 8 3.8 — — 小计 310 — —

128 126.2 179.8 273

动力

280

0.3

0.6 1.33

84

111.7

2锻压车间照明100.70.90.487 3.4——小计290———91115.1146.7223

3仓库动力300.40.850.62127.4——照明50.80.90.484 1.9——小计12———169.318.528

4电镀车间动力2000.50.850.6210062——照明80.80.90.48 6.4 3.1——小计208———106.465.1124.7189

5工具车间动力2500.30.65 1.177587.8——照明100.90.90.489 4.3——小计260———8492.1124.7189

6组装车间动力2000.40.7 1.028081.6——照明260.80.90.4820.810——小计226———100.891.6136.2207

7维修车间动力3000.20.6 1.336079.8——照明130.80.9 0.4810.45——小计313———70.484.8110.2167

8金工车间动力3500.20.65 1.177081.9——照明80.80.90.48 6.4 3.1——小计358———76.485.0114.3174

9焊接车间动力8500.30.45 1.98255504.9——照明260.80.90.4820.810——小计876———275.8514.9584.1887

10锅炉房动力2000.70.80.75140105——照明40.80.90.48 3.2 1.5——小计204———143.2106.5178.5271

11热处理车间动力5000.60.7 1.02300306——照明100.80.90.488 3.8——小计510———308309.8436.8664

12生活区照明2000.70.90.4814067.2155.3236

总计(380v侧)动力3460

———15401667.6——照明330

——

12321334.118162759

0.80.8p q K K ∑∑==,

2.3电容补偿

由表2-1知:31232kW z P =,31816kVA z S =,因此该厂380V 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为3z

3z

cos 0.678P S φ=

=。供电部门要求该厂10kV 进线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远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 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应稍大于0.9,本文取0.93来计算380V 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3Z 12(tan tan )c Q P φφ=-g (2-10)

1232[tan(arccos0.678)tan(arccos0.93)]var

849var

k k =-=

选PGJ1型低压自动补偿屏,并联电容器为BW0.4-14-3型,采用其方案2(主屏)1台与方案4(辅屏)7台相组合,总共容量112kvar ×8=896kvar 。

无功补偿后工厂380V 侧的负荷计算:

'31232kW z P =;

'31334.1-896=438.1kvar z Q =;

''2'2223331232438.11307.6KVA z z z S Q Q =+=+=;

补偿后低压侧的功率因素:

'3'31232

cos 0.9421307.6z z

P S φ===

3变压器选择及主接线方案确定

3.1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选择主变压器台数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应满足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对供有大量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应采用两台变压器,以便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变压器能对一、二级负荷继续供电。对只有二级而无一级负荷的变电所,也可以只采用一台变压器,

但必须有备用电源。

2.对季节性负荷或昼夜负荷变动较大,适于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变电所,可采用两台变压器。

3.当负荷集中且容量相当大的变电所,虽为三级负荷,也可以采用两台或多台变压器。

4.在确定变电所台数时,应适当考虑负荷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

3.2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1.只装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主变压器容量S 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总计算负荷S 3的需要,即

3S S ≥ (3-1) 2.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每台变压器的容量Sz 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总计算负荷S 3的大约60%:80%的需要,即

3(0.60.8)S S =: (3-2)

(2)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需要,即

3()S S I+II ≥ (3-3)

根据工厂的负荷性质和电源情况,工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可有下列两种方案: 方案1 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根据式(3-1),主变选用一台接线方式为D.yn11的S11-1600/10型变压器,根据民用建筑规范要求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85%,而

160085%1360kVA>1307.6KVA z S =?= (3-4) 显然满足要求。至于机械厂的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由与邻近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因此装设一台主变压器时选一台接线方式为D.yn11的S11-1600/10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方案2 装设两台主变压器 根据式(3-2)和(3-3),可知

(0.60.75)1307kVA (784.2980.25)kVA S =?=::

3()179.8124.7178.5kVA kVA S S I+II ≥=+(+)=483

因此选两台接线方式为D.yn11的S11-1000/10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互为备用。

3.3主接线方案确定

3.3.1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变电所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地位、进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灵活和经济等要求。

(1)安全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能充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可靠应满足电力负荷特别是其中一、二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灵活应能必要的各种运行方式,便于切换操作和检修,且适应负荷的发展。

(4)经济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主接线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节约电能和有色金属消耗量。

3.3.2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1.主接线方案的技术指标

(1)供电的安全性。主接线方案在确保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安全方面的情况。

(2)供电的可靠性。主接线方案在与用电负荷对可靠性要求的适应性方面的情

况。

(3)供电的电能质量主要是指电压质量,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及高次谐波

等方面的情况。

(4)运行的灵活性和运行维护的方便性。

(5)对变电所今后增容扩建的适应性。

2.主接线方案的经济指标

(1)线路和设备的综合投资额包括线路和设备本身的价格、运输费、管理费、

基建安装费等,可按当地电气安装部门的规定计算。

(2)变配电系统的年运行费包括线路和设备的折旧费。维修管理费和电能损

耗费等。

(3)供电贴费(系统增容费)有关部门还规定申请用电,用户必须向供电部门

一次性地交纳供电贴费。

(4)线路的有色金属消耗费指导线和有色金属(铜、铝)耗用的重量。

3.3.3工厂变电所常见的主接线方案

1.只装有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主接线方案

只装有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其高压侧一般采用无母线的接线,根据高压侧采用的开关电器不同,有三种比较典型的主接线方案:

(1)高压侧采用隔离开关-熔断器或户外跌开式熔断器的主接线方案;

(2)高压侧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或负荷型跌开式熔断器的主接线方案;

(3)高压侧采用隔离开关-断路器的主接线方案。

2.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主接线方案

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的典型主接线方案有:

(1)高压无母线、低压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方案;

(2)高压采用单母线、低压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方案;

(3)高低压侧均为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方案。

3.3.4确定主接线方案

1.10kV侧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由原始资料可知,高压侧进线有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又采用与附近单位连接高压联络线的方式取得备用电源,因此,变电所高压侧有两条电源进线,一条工作,一条备用,同时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对扩建的适应性所以10kV侧可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方案。

2.380V侧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由原始资料可知,工厂用电部门较多,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的方案,对电能进行汇集,使每一个用电部门都可以方便地获得电能。

3.方案确定

根据前面章节的计算,若主变采用一台S11型变压器时,总进线为两路。为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高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形式,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形式,其系统图见:图3-1 采用一台主变时的系统图。

若主变采用两台S11型变压器时,总进线为两路,为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高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形式,两台变压器在正常情况下分裂运行,当其中任意一台出现故障时另一台作为备用,当总进线中的任一回路出现故障时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低压侧采用也单母线分段形式,其系统图见:图3-2 采用两台主变时的系统图。

图3-1 采用一台主变时的系统图

图3-2 采用两台主变时的系统图

表3-3 两种主接线方案的比较

比较项目 装设一台主变的方案 装设两台主变的方案 技术指标

供电安全性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供电可靠性 基本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供电质量 由于一台主变,电压损耗略大 由于两台主变并列,电压损耗略小

灵活方便性 只有一台主变,灵活性不好 由于有两台主变,灵活性较好 扩建适应性 差一些

更好

经济指

电力变压器的 综合投资额

按单台22.598万元计,综合投资 为2×22.598=45.196万元

按单台15.217万元计,综合投资 为4×15.217=60.868万元

高压开关柜(含计量柜)的综合投资额

按每台4.2万元计,综合投资约为 5×1.5×4.2=31.5万元

6台GG-1A (F )型柜综合投资约 为6×1.5×4.2=37.8万元

电力变压器和高压开关柜的年运行费 主变和高压开关柜的折旧和维修 管理费约7万元 主变和高压开关柜的折旧和维修 管理费约10万元 交供电部门的一次性供电贴费

按800元/kV A 计,贴费为1600 ×0.08万元=128万元

贴费为2×1000×0.08=160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按技术指标,装设两台主变的主接线方案优于装设一台主变的方案。从经济指标来看,装设一台主变的方案优于装设两台主变的方案。由于集中负荷较大,已经大于1250kVA,低压侧出线回路数较多,且有一定量的二级负荷,考虑今后增容扩建的适应性,从技术指标考虑,采用于装设两台主变的方案。

3.4无功功率补偿修定

低压采取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考虑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为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但在正常状态下只由一回路供电,另回路作为备用。计算负荷时则,只考虑其中一回路。为使两段母线的负荷基本平衡,Ⅰ段母线负荷设计为:铸造车间、仓库、电镀车间、工具车间、金工车间、焊接车间;Ⅱ段母线负荷设计为:锻压车间、组装车间、维修车间、锅炉房、热处理车间、生活区。

Ⅰ段母线的负荷情况:686.6kW P I =∑,892.6k var Q I =∑,cos 0.61φ=,同时系数取为0.9X K =,617.94kW P I =,803.34k var Q I =;

Ⅱ段母线的负荷情况:853.4kW P II =∑,775kvar Q II =∑,cos 0.74φ=,同时系数取为0.9X K =,768.06kW P II =,697.5k var Q II =;

对无功功率补偿进行修定:

计算Ⅰ段母线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取cos 0.93φ=:

z 12(tan tan )617.94[tan(arccos 0.61)tan(arccos 0.93)]var 558.5var

Q P k k ??I I =-=-=选PGJ1型低压自动补偿屏,并联电容器为BW 0.4-14-3型,采用其方案2(主屏)1台与方案4(辅屏)4台相组合,总共容量112kvar ×5=560kvar 。补偿后的功率因素cos '0.93φI =。

计算Ⅱ段母线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取cos 0.93φ=:

z 12(tan tan )768.06[tan(arccos 0.74)tan(arccos 0.93)]var 394.6var

Q P k k ??II II =-=-=选PGJ1型低压自动补偿屏,并联电容器为BW 0.4-14-3型,采用其方案1(主屏)1台与方案4(辅屏)3台相组合,总共容量112kvar ×3+80=416kvar 。补偿后的功率因素cos '0.94φI =。

4高低压开关设备选择

4.1短路电流的计算

4.1.1 短路计算的方法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首先要绘制计算电路图。在计算电路图上,将短路计算所考虑的各元件的额定参数都表示出来,并将各元件依次编号,然后确定短路计算点。短路计算点要选择得使需要进行短路校验的电气元件有最大可能的短路电流通过。

接着,按所选择的短路计算点绘出等效电路图,并计算出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阻抗。在等效电路图上,只需将被计算的短路电流所流经的一些主要元件表示出来,并标明其序号和阻抗值,然后将等效电路化简。对于工厂供电系统来说,由于将电力系统当作无限大容量电源,而且短路电路也比较简单,因此一般只需采用阻抗串、并联的方法即可将电路化简,求出其等效总阻抗。最后计算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常用的有欧姆法(又称有名单位制法,因其短路计算中的阻抗都采用有名单位“欧姆”而得名)和标幺制法(又称相对单位制法,因其短路计算中的有关物理量采用标幺值即相对单位而得名)。 4.1.2本设计采用标幺制法进行短路计算

1.标幺制法计算步骤和方法

(1)绘计算电路图,选择短路计算点。计算电路图上应将短路计算中需计入的所以电路元件的额定参数都表示出来,并将各个元件依次编号。

(2)设定基准容量d S 和基准电压d U ,计算短路点基准电流d I 。一般设

d S =100MVA ,设d U =c U (短路计算电压)。短路基准电流按下式计算: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某工厂变电所设计]某工厂车间变电所供配电设计

[某工厂变电所设计]某工厂车间变电所供配电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1机械工厂供电的意义和特点 工厂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能源。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源,经过合理的传输,变换,分配到工厂车间中的每一个用电设备上。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用电量的迅速增长,对电能的质量,供电的可靠行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供电设计是否完善,不仅影响工厂的基本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而且也反映到工厂供电的可靠性和工厂的安全生产上,他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和人身安全等是密切相关的。 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从厂区以外的电网取得电源,并通过厂内的变配电中心分配到下厂的各个供电点。它是工程建设施下的依抓,也是日后进行验收及运行维修的依据。供电设计首先要确定供电系统并进行用电负荷计算,然后将设计的供电系统图及用电容量向供电部门申请。申请用电容量的大小应满足生产需要,也要考虑到节省投资和节约能源,这就要求设计者对对工艺专业和公用专业用电负荷系数有足够的把握。在设计计算中除了查找外,还必须借助于设计者在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数据。由于机械工厂车间组成类型多,产品、工艺日新月异,对供电要求各不相同,非专业设计院或个体设计者一不了解机械

生产工艺和生产规律,要作出好的设计,相对来说要困难些。比如机加工车间,从设备明细表中看出用电电量颇大,大小设备用电量相差较大,用电特点是短时下作制的设备多,机加工设备辅助传动电机一般仅工作几秒钟,而停歇时间却达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在作负荷计算时对设备下作时间要了解, 并把不同的用电设备按组划分确定其 计算功率。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①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②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即连续供电的要求③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④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省,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全局和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当发展。

kV变电站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 初步设计及防雷保护院系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06班姓名潘建雄 评分 指导教师张雅晶 武昌首义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3)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4)设计方案; 5)实施计划。 6)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 2.撰写开题报告时,所选课题的课题名称不得多于25个汉字,课题研究份量要适当,研究内容中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艺术类专业不少于2000字),其中,主要参考文献综述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开题报告的格式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4. 指导教师和责任单位必须审查签字。 5.开题报告单独装订,本附件为封面,后续表格请从网上下载并用A4纸打印后填写。 6. 此开题报告适用于全校各专业,部分特殊专业需要变更的,由所在院(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方案,报学校审批后执行。

武昌首义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20kV电压等级接线方案 由于220kV侧出线数为4回,系统A、B的容量较大,要求供电可靠性高,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接线相比,投资有所增加,但可靠性和灵活性大为提高,宜采用双母线接线, 如图4-1。 图4-1 双母线接线 规程规定,采用母线分段或双母线的110-220kV的配电装置,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不设旁路母线:当系统允许停电检修时,如为双回路供电或负荷点可又线路其他电源供电;当线路允许断路器停电检修;配电装置为屋内型为节约配电面积可不设旁路母线而用简易隔离开关代替。 110kV电压等级接线方案 由于110KV侧送出6回线路,I、II级负荷所占比重大,电压等级高,输送功率较大,停电影响较大,要求供电可靠性高,宜采用带有专用旁路断路器的旁路母线双母线接线,如图4-2。

某工厂10kv车间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某工厂10kv车间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某工厂10kV车间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摘要 本设计的题目为“某工厂10kV车间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0/0.4kV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其中还对变电所的主接线通过CAD 制图直观的展现出来。 本次设计的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通过查找大量相关资料,设计出符合当前要求的变电所。 本变电所对低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为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本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使功率因数从0.74提高到0.96;短路电流的计算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 关键词: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接地装置,变压器

目录 前言 (1) 第1章任务说明 (3) 1.1 设计要求 (3) 1.2 负荷情况 (3) 1.3 供电电源情况 (4) 1.4 气象、地质水文资料 (4) 第2章机加工车间的负荷计算 (5) 2.1 负荷计算 (5) 2.2 无功功率补偿 (7) 第3章工厂变电所的设备选择及主接线设计 (9) 3.1 总降压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9) 3.2 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的选择 (9) 3.3 变电所主结线的选择 (10) 3.3.1 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原则 (10) 3.3.2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1) 第4章工厂供、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13) 4.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方法 (13) 4.2 短路电流计算 (13) 4.2.1 绘制计算电路图 (13) 4.2.2 确定基准值 (14) 4.2.3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主要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4) 4.2.4 k-1故障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15) 4.2.5 k-2故障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16) 第5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7) 5.1 变电所高压一次设备的介绍 (17) 5.2 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的条件和项目 (17) 5.3 变电所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 (19) 5.4 变电所380V低压一次设备的选择 (21) 5.5 高压母线的选择 (23)

机械厂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_简洁范本

某机械厂一次设计 摘要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机械厂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变电所。变电所主接线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灵活和经济运行。 本设计在给定机械厂具体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变电所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步骤,完成了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本设计中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补偿无功功率,以减少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同时提高了供电电压的质量。此机械厂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包括: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型式的确定;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进出线的选择;短路计算和开关设备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变电所一次系统图。 关键词:电能;变电所;一次系统。

目录 1 前言 0 1.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原则 (1) 2 负荷计算及电容补偿 (4) 2.1 负荷计算的定义 (4) 2.2 负荷计算 (4) 2.2.1 负荷计算的方法 (4) 2.2.2 负荷统计计算 (5) 2.3 电容补偿 (7) 3 负荷计算及电容补偿 (9) 3.1 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9) 3.2 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9) 3.3 主接线方案确定 (10) 3.3.1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10) 3.3.2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10) 3.3.3 工厂变电所常见的主接线方案 (11) 3.3.4 确定主接线方案 (11) 3.4 无功功率补偿修定 (13) 4 高低压开关设备选择 (15) 4.1 短路电流的计算 (15) 4.1.1 短路的定义 (15) 4.1.2 短路计算的目的 (15) 4.1.3 短路计算的方法 (15) 4.1.4 本设计采用标幺制法进行短路计算 (15) 4.2 变电站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1) 4.2.1 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 (21) 4.2.2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22) 4.2.3 按短路条件校验 (22) 4.2.4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3) 4.2.5 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5) 4.3 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26) 5 变电所进出线和低压电缆选择 (29)

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 I - 一、设计要求 35KV 变电所简图如图所示,双电源供电,变电所为降压变电站,两台变压器,双回路进线, 引出多条出线 各元件参数为: 发电机:30N S MV A =?,''0.186d X =, cos 0.8?=; 变压器:12NT S MV A =?,额定电压:35/10.5kV ,%7.5K U = ,010P KW ?=, 50K P KW ?=,0%1I =,允许过载倍数:1.1; 线路L1:单位长度电抗0.4/X km =Ω,120L km =,25L km = ; 负载:''0.3l X =,10NL S MV A =? 。 1.设计35kV 降压变电所的的主接线方案(无需经济性比较) 2.选择35kV 侧和10kV 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型号 二、设计方案 变电所一次接线系统中所用设备最多的是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为此一次系统方案 设计中主要以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等设备和一次接线方式的选择为主,分析一次系统的最佳方案确定。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根据电能生产、转换和分配等各环节的需要,配置了各种电气设备 及一次接线系统。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条件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具体选择方法也不相同。但是,为了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选择时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正常运行条件下选择,以短路条件校验其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于断路器、熔断器等还要校验其开断电流的能力。本次设计步骤如下: 1.按照题目要求,分析变压器两端接线特点,根据各种主接线的适应范围,参照《中华人民共国国家标准35kV ~110kV 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初步拟定主接线方案,然后从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操作简单程度及扩建简单程度等方面比较各种主接线方案,选择决定最终方案。 2.通过负荷容量及变压器参数计算变压器两端最大电流。 3.根据变压器两侧电压等级,及流过两侧线路的最大电流在正常状态下初步选定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型号。 4.通过计算电力系统各元件标幺值计算最大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两端短路次暂态电流及短路冲 击电流,以用于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校验。 5.对于变压器两侧的断路器,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时,流过的短路电流最大,计算此时的短路电流和冲击电流,以校验热稳定性,动稳定性,开断能力。 6.校验隔离开关的热稳定性,动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55600

1 引言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首先是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其次是要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再者就是优质,电力系统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还有就是要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目前,我国一般大、中型城市的市中心地区每平方公里的负荷密度平均已达左右,有些城市市中心局部地区的负荷密度甚至高达上万千瓦,乃至几万千瓦,且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因此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供电电压:如以进城,用配电。以解决大型城市配电距离长,配电功率大的问题,这在我国城市已经有先例。简化配电的层次:如按的电压等级供电。逐步淘汰等级:因为过细的电压分级不利于电气设备制造和运行业的发展。提高设备配套能力,只是由于我国在设备上还不能全面配套而尚未推广。广泛使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离线和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做到保护、运行、管理的自

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最新】

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气二次设备的安装质量在关系到变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但是现在对于变电站中的电气工程,特别是其中电气二次设备的安装现状仍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有效提高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和校验质量的同时,促进变电站及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和高效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系统,安装,调试,校验 引言 变电站二次部分的安装、调试以及校验工作中,存在大量的容易出错的关键点,变电站设备经常发生过电压损毁事件,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影响,加强和改进电子系统(设备)的防护,严格控制这些关键点,避免重复犯错,减小其遭受雷电等冲击干扰损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是提高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校验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等级的关键。本文就从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安装、调试、校验三方面全面的进行论述其系统设计,力求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

一、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普遍使用,使各项工作的处理和运作效率都得到了大大提高,而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不仅为电能的控制及调度提供了自动化的手段,还为其高效运作创造了智能化的途径。结合这点我们不难看出,电力事业在不断发展、进步,并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要时刻提高警惕,预防在现有的工作中出现不好的变故;而且我们还要预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所以,我们应就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在目前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用和管理的一些经验。 (一)变电站接地不良引起二次设备烧毁 无论是在电厂中,还是在变电站内,合格、有效且良好的接地是促进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而现在,多数变电站因其接地不良引起二次设备的烧毁,从而导致了电力系统的无法正常运行,最终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二)变电站二次设备选择不达标

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前言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发展。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更加密切。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产业,必须加快建设。只有电力工业先行,国民经济才能以更高、更快的建设速度良性向前发展。 变电所作为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交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它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就成为变电所设计的关键问题。设计中要把以上诸多因素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综合平衡后才能最后确定方案。 本设计是以毕业设计任务书为依据,结合电力工业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进行了设计。设计中对主接线方案进行了论证,确定了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并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依据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对设备进行了校验和选择,对室内外配电装置和防雷接地进行了设计,并配有图纸。 在设计过程中,盛四清老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热情帮助,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建议使设计工作顺利圆满地完成,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但由于时间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和修改。

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 1.1 原始数据 上一级变电所220kV 进线4回,归算至220kV 母线的系统短路电抗为0.05,基准电压取平均电压,基准功率取100MVA. 1.2 负荷情况 1、110kV 侧:最大负荷240MW, 最小负荷180MW ,架空出线6回 cos 0.90θ= max 5500T h = 2、10kV 侧: 最大负荷 20MW ,最小负荷12MW, 出线10回 cos 0.85θ= max 5000T h = 1.3 系统情况 1、220kV 母线电压满足常调压要求; 2、220kV 母线短路电流标幺值为20(100B S MVA =) 3、110kV 母线短路电流标幺值为12(100B S MVA =) 4、10kV 线路对端无电源 1.4 环境条件 1、最高温度400C ,最低温度025C -,年平均温度200C 2、土壤电阻率 400r <欧·米 3、当地雷爆日 35日/年

110KV变电站一次设计文献综述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110kV一、选题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1]。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站的建设迅猛发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110kV展。科学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能够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降低配电网损耗和供电成本,减少电力设施占地资源,体现“增容、升压、换代、[2]。同时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节约占地面优化通道”的技术改造思路[3]积,使变电站的配置达到最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变电站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持续的城镇化进程,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电网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电力建设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变电站主要现状是老设备向新型设备转变,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变电站转变,交流传输向直流输出转变,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户内型变电站大幅增加。国外变电站主要是交流输出向直流输出转变。而数字化智能变电站也是国内外变电站未来发展趋势。 1、无人值守变电站: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起步较晚,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理念也有很大差异,使我们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水平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国,许多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已经开始由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基本上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但作为国内电网中最高电压等级的500 kV和330 kV变电站,即使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也都是实行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各个电压等级变电站都能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由此发现,在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 [4]之间、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都还有很大的差异。全面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对我国电网建设有非常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1提高了运行可靠性;2加快了事故处理的速度;3提高了劳动生产率;4降低了建设成本。[5] 2、城市变电站建设 随着城市中心地区的用电负荷迅速增长,形势迫使在城市电网加 快改造和建设的同时,在中心城区要迅速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城 市变电站,在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多种变电站的型式中户内型变电站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这几年 中得到飞[6]。由于户内变电站允许安全净距小且可以分层布置而 使占地面积速发展较小。室内变电站的维修、巡视和操作在室内 进行,可减轻维护工作量,不受气候影响。、数字化智能变电 站3光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 的发展,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 术即将进入新阶段[7]。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

35KV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

某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工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 学号 6 指导老师赵志英

目录 一. 概述 1.1. 电力系统概况 1.2. 全厂供电负荷情况 二. 供电方式的选择 2.1. 供电电压选择 2.2. 主变容量及型号选择 三. 总降压变电所的设计 3.1. 电气主接线 3.2. 短路电流计算 3.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4.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3.5. 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 3.5.1. 主变压器保护 3.5.2. 35kv线路保护 3.5.3. 10kv线路 四. 车间变电所设计 五. 厂区10kv配电系统设计 六. 附图: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设备选校表 2.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3. 高压开关柜订货图 4. 主变压器控制回路接线图 5. 主变压器保护回路接线图 6. 10kv线路控制、保护回路接线图

一、概述 1.1 电力系统概况 本厂主要通过一条长为5公里的架空电力线路与110kvA变电站连接。A变电站装设有两台SFSLZ1-31500/110的三圈变压器,A 变电站110kv母线短路容量为1918MVA。另外本厂还从B变电站接有一回长为7公里的架空线路作为备用电源。且根据系统要求,只有在工作电源也即本厂至A变电站供电线路停电时才允许备用电源供电。 1.2 全厂用电负荷情况 根据提供的资料,全厂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为6630KW,10kv 侧计算负荷为有功4522KW,无功1405KW。负荷类型1~7车间为I类负荷,8~9车间为II类或III类负荷。停电时间超过两分钟将造成产品报废,停电时间超过30分钟将造成主要设备池、炉损坏,全厂停电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全厂为三班工作制,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5600小时。 二、供电方式的选择 2.1 供电电压的选择 选择最佳的供电电压等级对于工厂节约电费开支,降低经营成本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基础资料,供电部门要求功率因数以35kv供电时为0.9,以10kv供电时为0.95。同时以35kv和10kv供电时电度电价分别为0.40元/kwh及0.41元/kwh。根据供电部门提供的资料,我们对该厂分别采用10kv及35kv供电时每年所需支出的电费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1103510.5变电站接入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1) 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2) 1.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2) 1.1.1设计依据 (2) 1.1.2设计准则 (2) 1.1.3考虑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路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1.4考虑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1.5考虑备用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2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3) 1.2.1可靠性 (3) 1.2.2灵活性 (4) 1.2.3经济性 (4) 2主接线的设计 (4) 2.1原始材料及分析 (5) 2.2 设计步骤 (5) 2.3初步方案设计 (6) 2.4最优方案确定 (7) 2.4.1技术比较 (7) 2.4.2经济比较 (9) 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2)

摘要 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 电压等级采用双母线接线,35KV和10KV电压等级都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接入系统,而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必须结合电力系统和变电所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有关因素,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运行可靠,合理的选择主接线方案。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指变电站的变压器、输电线路怎样与电力系统相连接,从而完成输配电任务。变电站的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经济运行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法的拟定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参考模板

山东理工大学供配电实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1.11.1

一、设计题目 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三、设计依据 1)工厂负荷情况: 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时数为40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4h。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为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图所示。 2)供电电源情况: 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考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型号为LGJ-95,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m,干线首端距本厂8km,该干线首端所装高压断路器的断流容量为500MV 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其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1.5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或低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达150km,电缆线路总长度25km。 3)气象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15℃,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气温为21℃。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12。

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docx

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根据电能生产、转换和分配等各环节的需要,配置了各种电气设备及一次接线系统。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条件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具体选择方法也不相同。但是,为了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选择时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正常运行条件下选择,以短路条件校验其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千断路器、熔断器等还要校验其开断电流的能力。 变电所一次接线系统中所用设备最多的是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为此一次系统方案设计中主要以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等设备和一次接线方式的选择为主,分析一次系统的最佳方案确定。 一、基本资料 变电所一次接线必须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一次接线的技术比较主要的是个方案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的定性分析。一次接线的经 济比较包括计算综合投资、计算年运算费用和所选方案综合比较三方面内容。本 次计算分析时,只计算考虑各方案中不同的部分。 (1 ) 电力系统简图如图1 所示,系统中有两台变压器、双电源、双回路进线与多条引出线。 。一一一一· 。.一.一..一 图1 电力系统简图 ( 2 ) 选择吉林省长春市的自然条件:平均温度 2 2 .9?c , 最高温度 3 s? c , 最 低温度-3 6 .s·c , 雷暴日3 s . s·c , 最热月地面下0 .8 m 处土壤平均温度19_ 3? c 。 ( 3 ) 年最大负荷小时数兀ax = 4 50 0 h 。最大损耗所需利用时间T =3150h , 地 区电价0.5 元/kWh。 ( 4 ) 设备参数 1) 查表得发电机参数为:P = 2 5 MW, X = 0.264, cos rp = 0 .8 。 2) 查表得变压器参数为:阻抗电压百分值UK % = 7.5 ; 额定容量沁=8 MV ?A;额定电压U L I=35kV;空载损耗t:,,.。=10.9kV;短路损耗t:,,.p4= 55.8kW;空载电流百分值10%=1;价格62.9万元;两台升压变压器允许 过负载的倍数为1.05,,..,l.1。 3)线路参数:单位长度电抗X W O I=XW02=0.4n/km,LI=20km,L2=5k m。 4) 负载参数:X i" = 0 . 3 5 , 负载容量SL = 8 + j 6 MV . A 由负载计算确定容量。 二、方案拟定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题目为1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此设计任务旨在体现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检验本专业学习三年以来的学习结果。 此次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在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结果,对设备进行了选型校验,同时考虑到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因此对继电保护做了简要说明。对于来自外部的雷电过电压,则进行了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最后对整体进行规划布置,从而完成110kV变电所一次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关键词1110KV;关键词2一次系统;关键词3变压器

ABSTRACT This design topic is the design of a system of substation 110KV. This design task to reflect on the major branches of the master degree of knowledge,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other subjects, and to test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ree years learning results. The design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mandate given by the system and the load line and all, the analysis of load development trend. To consider the summarized by the proposed substation and outlet direction, and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load, safety,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 determine the 110kV connec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load and power supply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number, capacity and models, also define the station transformer capacity and model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continuous working current and short circuit, for th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calibr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ystem failure, must have the appropriate protection device, the relay protection is briefly stated. For the lightning from the external overvoltage, it was designed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device, the layout of the whole, thus completing the design of 110kV substation secondary system. Keyword: 1110KV; 2 words of a system; keywords 3 transformer

(完整版)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 辑。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目录 引言................................................................................................................................... - 1第1章概述..................................................................................................................... - 2第2章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 4 2.1负荷计算................................................................................................................. -4 2.1.1 计算负荷的目的.............................................................................................. - 4 2.1.2 负荷分析.......................................................................................................... - 4 2.2主变压器的选择..................................................................................................... -5 2.2.1 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 5 2.2.2 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 5 2.3本变电站站用变压器的选择................................................................................. -6 2.4小结......................................................................................................................... -7第3章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 8 3.1补偿装置的意义..................................................................................................... -8 3.2无功补偿装置类型的选择..................................................................................... -8 3.2.1 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 - 8 3.2.2 常用的三种补偿装置的比较及选择.............................................................. - 8

某工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杜露露 班级:姓名:学号:

目录 引言........................................................... 任务书.................................................... - 0 - 一、设计题目: (1) 二、设计要求: (1) 三、设计依据: (1) 第一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 2 - 第二章变压器台数容量和类型的选择......................... - 6 - 第三章变电所主接线方案设计............................... - 7 - 第一节变压器一次侧主接线 (7) 第二节变压器二次侧主接线 (7)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 8 - 第五章变电所一次设备及进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 10 - 第一节变压器的选择与校验.. (10) 第二节低压两侧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 (10) 第三节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检验 (11) 第六章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 - 11 - 第七章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 12 - 结束语................................................... - 14 - 参考文献................................................. - 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