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

合集下载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专业系统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专业系统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摘要电能是现代城市发展关键能源和动力。

伴随现代文明发展和进步,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电能供给质量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

城市供电系统关键部分是变电所。

所以,设计和建造一个安全、经济变电所,是极为关键。

本设计拟建设一座110kV 降压变电所。

变电所设计除了重视变电所设计基础计算外,对于主接线选择和论证等全部作了充足说明,其关键内容包含:变电所主接线方案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式确实定;短路电流计算;关键电气设备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母线及进出线,避雷器)。

另外,绘制了电气主接线图,断面图、防雷接地及平面部署图。

图纸规格和布图规范全部根据了电力系统相关图纸要求来进行绘制。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选择防雷及接地目录摘要 (1)1 电气主接线设计 (4)1.1 电气主接线设计标准和要求 (5)1.1.1 电气主接线设计标准 (5)1.1.2 对主接线设计基础要求 (6)1.2 电气主接线设计步骤 (7)1.3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9)1.3.1 原始资料及分析 (9)1.3.2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10)1.4 变电所自用电接线设计 (13)1.4.1 对所用电源要求 (13)1.4.2 所用电源引接 (13)1.4.3 所用电接线及供电方法 (13)1.4.4 变电所自用电接线 (13)2 主变及所用变选择 (14)2.1 概述 (14)2.2 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14)2.3 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15)2.3.1 变电所负荷计算 (15)2.3.2 变电所主变及所用变容量确实定 (16)2.4 绕组数和接线组别确实定 (16)2.5 调压方法选择 (16)2.6 冷却方法选择 (17)3 短路电流计算 (17)3.1 概述 (17)3.2 短路电流计算目标及假设 (18)3.2.1 短路电流计算是变电站电气设计中一个关键步骤。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演化,变电站的设计和规划成为了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110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节点,其一次系统设计对于整个电力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阐述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关键因素,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的基本架构包括高压进线、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等关键部分。

设计时需要明确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并根据系统工程原理进行整体优化。

在设备选择方面,需要考虑到设备性能、技术参数以及运行环境等多个因素。

例如,主变压器应选择低损耗、低噪音、高可靠性的产品,同时要考虑到散热和冷却问题;断路器则应选择切断能力强、动作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的设备。

还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和无功补偿装置。

设备布置也是一项重要的设计任务。

在设备布置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操作空间,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同时,要合理安排设备的排列和布局,使整个系统看起来简洁、明了,方便运行和维护。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仪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为运行人员提供重要的运行参考。

安全防护装置则可以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快速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在进行电路分析时,需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原理,以确定各部分的电气性能和参数。

例如,可以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得到各部分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数等关键数据。

根据电路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计算设备的参数。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主变压器的容量、断路器的切断能力、电流互感器的变比等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设备的选择和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完成上述计算和分析后,可以得出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设计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如设备性能、系统稳定性、经济性等,以满足用户需求和系统规划要求。

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docx

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docx

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根据电能生产、转换和分配等各环节的需要,配置了各种电气设备及一次接线系统。

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条件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具体选择方法也不相同。

但是,为了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选择时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正常运行条件下选择,以短路条件校验其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对千断路器、熔断器等还要校验其开断电流的能力。

变电所一次接线系统中所用设备最多的是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为此一次系统方案设计中主要以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等设备和一次接线方式的选择为主,分析一次系统的最佳方案确定。

一、基本资料变电所一次接线必须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

一次接线的技术比较主要的是个方案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的定性分析。

一次接线的经济比较包括计算综合投资、计算年运算费用和所选方案综合比较三方面内容。

本次计算分析时,只计算考虑各方案中不同的部分。

(1 ) 电力系统简图如图1 所示,系统中有两台变压器、双电源、双回路进线与多条引出线。

一一一一·。

.一.一..一图1 电力系统简图( 2 ) 选择吉林省长春市的自然条件:平均温度 2 2 .9•c , 最高温度 3 s• c , 最低温度-3 6 .s·c , 雷暴日3 s . s·c , 最热月地面下0 .8 m 处土壤平均温度19_ 3• c 。

( 3 ) 年最大负荷小时数兀ax = 4 50 0 h 。

最大损耗所需利用时间T =3150h , 地区电价0.5 元/kWh。

( 4 ) 设备参数1) 查表得发电机参数为:P = 2 5 MW, X = 0.264, cos rp = 0 .8 。

2) 查表得变压器参数为:阻抗电压百分值UK % = 7.5 ; 额定容量沁=8 MV •A;额定电压U L I=35kV;空载损耗t:,,.。

=10.9kV;短路损耗t:,,.p4= 55.8kW;空载电流百分值10%=1;价格62.9万元;两台升压变压器允许过负载的倍数为1.05,,..,l.1。

变电站中的变电一次系统设计

变电站中的变电一次系统设计

变电站中的变电一次系统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长期高负荷运转状态的影响,供电安全性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改扩建对严重老化变电站有着现实意义。

改扩建变电站的目的是提高电压等级和容量,以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通过主变选举和电气主接线设计等手段,对变电站的一次设计进行逐渐细化,从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改扩建还可以增加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降低故障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一次;系统设计1变电站系统的电气设计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施,它起着将高压电转换为低压电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的变电站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或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为此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搜集业主的改造需求,并确定一次变电设计的初步内容。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与业主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要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初步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业主的要求。

对变电站前期资料进行设计,确定改造范围,并收集设备参数。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变电站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确定需要进行改造的范围,并收集设备参数,为后续的改造工作做好准备。

拟定改扩建的材料清单、造价核算和设计施工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前期的设计和收集的设备参数,拟定改扩建所需要的材料清单,并进行造价核算,确定改造所需的费用。

同时,我们还需要绘制设计施工图,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指导。

2变电一次设计时的准则统一化设计与灵活调整是电力变电一次设计的重要准则。

这需要进行长期的谋划和顶层设计,以便通过全面研究电能的需求量趋势来进行科学的变电一次设计。

在变电一次设计中,安全准则是最重要的准则。

高质量的变电一次设计可以提升变电站的供电质量,确保改建后的变电站各项电力设备能够符合安全生产的原则。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背景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是为了确保变电站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满足电力供应要求和安全规范。

设计目标1. 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设计能够满足35kV变电站的电力供应需求,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2. 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设计考虑到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排除故障。

3. 能耗和效率优化:设计应优化能耗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设计要求1. 变压器:选择适合的35kV变压器,根据负荷需求和计划扩容考虑容量和数量。

2. 进线和出线:设计合适的进线和出线方案,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开关设备:选择可靠的开关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以便进行电力分配和故障隔离。

4. 保护装置:设计适当的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等,以保护变电站设备和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5. 接地系统: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6. 低压配电:设计低压配电系统,包括配电柜和变压器柜等,以满足电力供应的需求。

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需求和负荷计算。

2. 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和材料。

3. 绘制电气系统图纸,包括线路图和配电图。

4. 设计保护装置和接地系统。

5. 编写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方案和相关计算。

设计评估设计评估将考虑以下因素:1. 设计可行性和可靠性。

2. 设备和材料的可获取性和可维护性。

3. 设计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结论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目标是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考虑安全性和维护性。

设计需要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变压器、进线和出线、开关设备、保护装置、接地系统和低压配电。

设计步骤和评估将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符合标准要求。

精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某220KV区域性变电所一次系统初步设计3

精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某220KV区域性变电所一次系统初步设计3

设计任务书某220KV区域性变电所一次系统初步设计本设计变电所以110KV向地区负荷供电,除220KV电压与系统联络之外,110KV电压的部分出线也与系统有联系.一、变电所的规模近期设主变为2×120MV A,电压比为220/121/10.5KV,容量比为100/100/50,本期工程一次建成,设计中留有扩建的余地:调相机为2×60MVAR,本期先建成一台。

220KV出线本期5回,最终8回;110KV出线共10回,一次建成所用电按调相机的拖动设备为主来考虑。

二、系统负荷功率因数为0.9,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300小时,同时率为0.9,每回最大负荷为:第一回(九江I)输送200MW第二回(九江II)输送200MW第三回(柘林)输送180MW第四回(昌东)输送150MW第五回(南昌电厂)输送100MW第六回(西效I)第七回(西效II)第八回(备用)1、110KV的最大地区负荷,近期为200MW,远期300MW,负荷功率因数为0.85,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300小时,同时率为0.9,每回最大负荷为:第一回(每岭)输送80MW第二回(乐化)输送80MW第三回(新期周)输送40MW第四回(象山)输送45MW第五回(水泥厂)输送60MW第六回(双港澳)输送60MW第七回(南电)输送60MW第八回(化工区备用I)输送40MW第八回(化工区备用II)输送40MW第八回(化工区备用III)输送40MW三、系统计算粢资料系统阻抗,当取基准容量SJ =100MVA,基准电压UJ为各级电压平均值(230,115,37,10.5……)时,两级电系统的远景阻抗标值如下图所示四、 所址情况变电所所在地为平原地区,无高产农作物,土壤电阻率为0.8×104Ω.cm,年雷暴日为65天,历年最高气温为38.5。

C 。

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理位置如下,220KV 用虚线所示,110KV 用实线表示:五、 系统和保护要求220KV 各线在B、C相有载波通道,在A、B相有保护通道。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摘要电能是当今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能源和动力。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在持续迅速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电能供应的质量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城市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变电所,因此,设计和建造一个安全、经济的变电所,是极为重要的。

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的设计,是主要研究一个地方降压变电所是如何保证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

而变电所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在连接输电系统和配点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这次选题的目的是将大学所学过的《电力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学》、《电路》等有关电力工业知识的课程,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将理论知识得以应用。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设计目录摘要........................................................................................................................................... 1绪论. 0110KV变电所的技术背景 0 (1)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 (2) (2) (2)2电气主接线的方案及论证 (2)6~110KV主接线 (3)单母线接线 (3)单母线分段接线 (3)双母线接线 (4)双母线分段接线 (6)增设旁路母线或旁路隔离开关的接线 (6)桥形接线 (8)角形接线 (9)主接线的选择与设计 (10)变压器接地方式 (13)电力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13) (13)3变电所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14)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14) (14)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补偿 (15)4短路电流计算 (16)短路计算的意义 (16)短路计算的目的 (17)短路计算的内容 (17)短路电流采用的假设条件和原则 (17)图及电抗计算 (17)主接线短路电流的计算 (19)5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20)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0)110K V (21)35K V (21)10K V (22)隔离开关的选择 (23)110KV侧 (23)35KV侧 (23)10KV侧 (24)母线的选择 (24)110KV侧 (24)35KV侧 (25)10KV侧 (27)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29)110KV侧 (29)35KV侧 (29)10KV侧 (30)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和选择 (30)110KV侧 (31)35KV侧 (31)10KV侧 (31)110KV侧 (32)35KV侧 (32)10KV侧 (32)各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一览表 (32)6 变电所的总体布置简图 (33)设计原则与要求 (33)总的设计原则 (33)要求 (34)布置及安装设计的具体要求 (35)6---110KV配电装置 (37)6---10KV配电装置 (37)35KV配电装置 (38)110KV配电装置 (38)7 变电所防雷保护设计 (40)结论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4)1绪论110KV变电所的技术背景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本文将探讨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关键要素与优化策略。

明确文章所属类型,接着从给定关键词出发,深入分析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核心概念,最后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以期提高变电所运行效率与稳定性。

确定文章类型本文属于说明文,旨在阐述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关键要素及优化策略,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参考。

梳理关键词本文将从变电所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备布局三个方面出发,重点围绕“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优化”等关键词展开讨论。

撰写文章结构本文将遵循“引言-正文-结论”的结构展开叙述。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重要性及优化目的;正文部分详细剖析关键词,如变电所组成、工作原理、设备布局等,阐述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优化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强调优化设计对于提高变电所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关键词分析(1)变电所组成:变电所主要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设备组成。

通过对各设备的功能与运行特性进行分析,我们可优化其选型与配置,提高电气一次部分的整体性能。

(2)工作原理:阐述变电所的工作原理,着重讲解电气一次部分的能量转换过程。

在此基础上,分析各设备在能量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设备布局:针对变电所内部的设备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各设备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降低能量传输损耗。

具体优化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备尺寸:根据变电所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设备,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减小占用空间。

*设备选型: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性能优异、能耗低的电气设备,提高整个变电所的运行效率。

*通风散热:为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散热需求得到满足,应合理规划设备布局,确保通风畅通。

*检修维护:充分考虑设备检修与维护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例如设置合适的操作通道、合理安排检修窗口等。

注意语言表达在撰写本文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生僻词汇。

同时,将注意逻辑关系的表达,使文章更通顺易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 > 1s ,则 非周期分量热效应 = 0 ,短路热效应 等于周期分量热效应 ,即

所以满足热稳定要求。
对一次侧隔离开关动稳定校验:
所以满足动稳定校验。
由于隔离开关不用来接通和切除短路电流,故无需进行开断电流能力校验。
综上,经校验隔离开关型号GW5-35G/600满足设计要求。
校验结果列入下表中:
第 3.2.5条:当变压器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6kV~10kV 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 分段方式应满足当其中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 有利于其他主变压器的负荷分配的要求。
1.1方案初步拟定
1.1.1变压器一次侧主接线
变压器一次侧主接线,两条进线,两条出线,初步拟定三种方案:内桥接线、外桥接线、全桥接线。
线路L1:单位长度电抗 , , ;
负载: , 。
1.设计35kV降压变电所的的主接线方案(无需经济性比较)
2.选择35kV侧和10kV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型号
二、设计方案
变电所一次接线系统中所用设备最多的是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为此一次系统方案设计中主要以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等设备和一次接线方式的选择为主,分析一次系统的最佳方案确定。
0.915
5.955
3.007
15.186
7.667
5、设备校验
选择原则:正常运行条件下选择设备,在最大运行方式三相短路情况下校验设备的热稳定性、动稳定性与切断能力。
由于是变压器端口处短路,保护动作时间按后备保护校验。取引出线保护动作时间 2.0s,变压器一次侧保护动作时间 2.5s,变压器二次侧保护动作时间 3.0s;燃弧时间取 0.06s。
5.1一次侧设备校验
(1)断路器校验 SW2-35/600
对一次侧断路器短路热稳定计算时间:
:后备保护时间(取变压器一次侧保护动作时间 2.5s)
:固有分闸时间(取SW2-35/600固有分闸时间0.06)
:燃弧时间
对一次侧断路器热稳定校验:
因为 > 1s ,则 非周期分量热效应 = 0 ,短路热效应 等于周期分量热效应 ,即
取基准容量 。基准电压 (平均额定电压)。
(1)发电机电抗标幺值
式中 ——发电机电抗百分数,由发电机铭牌参数的 ;
——发电机铭牌参数的的次暂态电抗标幺值;
——已设定的基准容量(基准功率),
——发电机额定的有功功率,
发电机G:
(2)负荷电抗标幺值
负载L:
(3)变压器电抗标幺值
式中 ——变压器阻抗电压百分数;
·调度灵活。各个电源和各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能灵活的适应电力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调度和潮流变化的需要;通过倒换操作可以组成各种运行方式。
·扩建方便。向双母线左右任何方向扩建,均不会影响两组母线的电源和负荷自由组合分配,施工中也不会造成原有回路停电。
②缺点:
每一回路都增加了一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面积、投资费用都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复杂,在改变运行方式倒闸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且不宜实现自动化;
(4)综上所述,经过技术比较,全桥接线满足灵活性与可靠性的需要,故一次侧采用全桥接线。
1.1.2变压器二次侧主接线
查各种主接线应用范围,得常见主接线适用35kv电压等级变电装置的两条进线、多条出线主接线有单母线,单母线分段解线,双母线接线。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国国家标准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有关内容,初步拟定两种方案:单母线分段解线,双母线接线。

所以满足热稳定要求。
对一次侧断路器动稳定校验:
所以满足动稳定校验。
对一次侧断路器校验断开能力:
因为 >0.1s,故可用 校验,高压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
所以满足开断能力要求。
以上计算表明,一次侧选用SW2-35/1000型断路器满足要求。
(2)隔离开关校验GW5-35G/600A
对一次隔离开关热稳定校验: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根据电能生产、转换和分配等各环节的需要,配置了各种电气设备及一次接线系统。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条件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具体选择方法也不相同。但是,为了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选择时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正常运行条件下选择,以短路条件校验其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于断路器、熔断器等还要校验其开断电流的能力。本次设计步骤如下:
——基准容量,MV·A;
、 ——变压器铭牌参数给定额定容量,MV·A、额定电压,kV;
——基准电压 取平均电压Uav,kV。
变压器T:
(4)线路电抗标幺值
式中 ——线路单位长度电抗;
——线路长度,km;
——基准容量, MV·A;
——输电线路额定平均电压,基准电压 ,kV。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中有四个参数,一般电抗 ,故 。由于不做特别说明,故电导、电纳一般不计,故而只求电抗标幺值。
图1内桥接线图2外桥接线
方案比较:
(1)内桥接线:
如图 1,内桥接线在发电机故障或切除、投入时,不影响其余回路工作,操作简单。而在变压器故障或切除、投入时,需暂时断开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与联络线断路器,会使相应线路短时停电且操作复杂。
(2)外桥接线:
如图 2,外桥接线在变压器故障或切除、投入时,不影响其余回路工作,操作简单。而在发电机故障或切除、投入时,需暂时断开与
图4单母线分段接线
方案比较:
(1) 单母线分段接线 :
①优点:
接线简单,投资省,操作方便。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自动将故障段切断,保障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②缺点:
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停电;由于这种接线当进出线较多或需要对重要负荷采用两条出线供电时,增加了出线数目,且常使架空线交叉跨越,使整个母线系统可靠性受到限制
故最终主接线方案选定为全桥双母线接线,见图6
图6全桥双母线接线
2.负载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国国家标准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第3.1.3条、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当断开一台变压器时,设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包括过负荷能力)应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用电的要求。
75
43.5
43.5(1s)
0.14
0.5
3.2隔离开关参数
表2隔离开关型号初步选择与参数列表
型号
额定电压
(KV)
额定电流
(A)
动稳定电流(KA)
热稳定电流(KA)
GW5-35G/600A-72
35
600
72
16(4s)
GN6-10/1000-80
10
1000
80
31.5(4s)
4程设计
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一、设计要求
35KV变电所简图如图所示,双电源供电,变电所为降压变电站,两台变压器,双回路进线,引出多条出线
各元件参数为:
发电机: , , ;
变压器: ,额定电压:35/10.5kV, , , , ,允许过载倍数:1.1;
3.根据变压器两侧电压等级,及流过两侧线路的最大电流在正常状态下初步选定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型号。
4.通过计算电力系统各元件标幺值计算最大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两端短路次暂态电流及短路冲击电流,以用于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校验。
5.对于变压器两侧的断路器,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时,流过的短路电流最大,计算此时的短路电流和冲击电流,以校验热稳定性,动稳定性,开断能力。
1.按照题目要求,分析变压器两端接线特点,根据各种主接线的适应范围,参照《中华人民共国国家标准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初步拟定主接线方案,然后从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操作简单程度及扩建简单程度等方面比较各种主接线方案,选择决定最终方案。
2.通过负荷容量及变压器参数计算变压器两端最大电流。
③适用范围:
小容量发电厂的发电机电压配电设备,一般每段母线上所接发电容量为12MW左右,每段母线上出线不多于5回,变电站有两台主变压器时的6-10kV配电装置; 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时;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3-4回时。
图5双母线接线
(2)双母线接线:
①优点:
·供电可靠。通过两组母线隔离开关的倒换操作,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使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时,只需断开此隔离开关所属的一条电路和与此隔离开关相连的该组母线,其它电路均可通过另一组母线继续运行。
(2)冲击电流 的计算
(短路冲击系数 =1.8)
K1点短路时 ;K2点短路时
最小运行方式K1点短路时:
短路点的次暂态电流有名值:
冲击电流 的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K1点短路时:
短路点的次暂态电流有名值:
冲击电流 的计算:
最小运行方式K2点短路时:
短路点的次暂态电流有名值:
冲击电流 的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K2点短路时:
线路电抗标幺值:
线路电抗标幺值:
4.2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点选择:变压器高压侧端口K1短路,流过高压侧断路器的短路电流最大;变压器低压侧端口K2短路,流过低压侧断路器的短路电流最大。
系统的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路图如图:
图7最小运行方式图8最大运行方式
(1)短路点的次暂态电流实际值
(取电源电势标幺值 )
第3.2.2条:在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变电站高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设置断路器的接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