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30年,我们的20年——写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院20周年0
深圳城市更新的蝶变——解读深圳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深圳城市更新的蝶变——解读深圳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摘要: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快速扩张之后,城市发展寻求再生空间的必要手段,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
深圳凭借改革开放,成为全国城市化发展领先地区,深圳城市更新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贡献,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一系列问题。
2016年深圳市政府施行“强区放权”改革,2019年国务院推进“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客观上为深圳城市更新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可以说,目前深圳城市更新面临的困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从顶层制度上做出变革。
本文将结合深圳城市更新发展的特有历史进程,通过“三个阶段”梳理当前困扰深圳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挖掘内在逻辑,通过“五个转变”深入解读下一阶段深圳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并以“四个持续”提炼深圳城市更新实现蝶变的可持续路径。
关键词:蝶变;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片区统筹;有机更新。
一、深圳城市更新已经走过的三个阶段特区成立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深圳城市建设很快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到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过近40年酝酿发展,深圳积累了大量城市更新实践经验,已将城市更新常态化、制度化,并成为国内城市更新发展的引领者。
总的来说,深圳城市更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2008年的起步探索阶段、2009-2016年的成熟完善阶段、2017年以后的重组升级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1980-2008)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两次城市化转地,深圳迎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城市建设用地由1979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729.08平方公里,且头一个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一度高达88.8%,后期逐年下降,至2006年下降到3.7%。
深圳市政府于1991年5月24日成立了旧村改造领导小组,推进了一批旧村改造项目实施,其中以泥岗村、赤尾村、上步旧村、渔民村、蔡屋围等为典型案例。
2004年10月,深圳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办公室设立,《深圳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出台,改造对象拓展至城中村、旧城、旧工业区三种类型,方式拓展至全面改造(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两种。
深圳市第13届优秀城市规划设计项目评选专家组评审意见

深港兴建莲塘/香园围口岸前期规划研究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林群、张晓春、田锋、杨宇星、徐正全、段仲渊、张志哲、邓琪、李智、张军、曹莎、陆洋
16
深圳市填海造地填料系统布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武强、俞露、丁年、傅晓东、魏杰、任心欣、苏瞒、刘江涛、韩绘芳、唐圣钧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张永刚、杨蓓、李春浩、王兴华、倪玮西、朱剑、过江文、周一
19
深圳市宝安区给水系统专项规划
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
张智光、马燕、党红、陈立新、谢友竹、吴昌广、胡灿、聂姣婕美、王立力、王新科
20
深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梅欣佩、成洁、陈凯、陈汉宁、秦思平、段洪雷、张秀忠、柳庆华
王泽坚、周俊、范钟铭、何林林、葛永军、龚志渊、钟远岳、陈皓、曹东川
8
重庆市龙溪地区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陈平、薛富智、藏勇、王琪、陈卫国、柳翊、胡方、王金川、胡昆光、陈璐
9
深圳中轴线整体城市设计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朱荣远、刘琦、陈晓晶、石爱华、陈琳、梅欣、张聪玲、肖磊、崔宝义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郭雁平、张玉萍、张玉英、韩刚、王晓辉、梁彬锐、刘志龙、罗健萍、刘新聆、刘娜娜
24
深圳市宝安区劳动村改造专项规划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张毅、徐红、陈子阳、覃红财、吴丽娟、黄涛、赵小平
25
东莞市轨道交通会展中心站地区土地综合开发及交通接驳概念性规划国际竞赛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年后深圳会变成什么样作文

20年后深圳会变成什么样作文第一篇:《20年后的深圳,你还认得吗?》20年后的深圳,我猜你肯定认不出来。
这地方变得跟科幻片里似的,高楼大厦都长了翅膀,好像随时都能飞上天。
街道上跑的不再是车,而是一排排的电动滑板,还有那些悬浮的自行车,看起来就像是漂浮在空中一样。
我记得小时候,深圳还是个热闹的商业城市,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和繁忙的交通。
但现在的深圳,已经变成了一个高科技乐园。
走在路上,你会发现很多机器人在服务,有的负责清洁街道,有的则在帮助游客指路。
最神奇的是,深圳的天气竟然也能人为控制,夏天不会太热,冬天也不会太冷,仿佛整个城市都有了自己的大脑。
不过,就算科技再发达,深圳人还是保持着那份热情和活力。
周末的时候,公园里依然能看到很多人在放风筝,孩子们的笑声和风筝线一起在空中飘荡。
那些传统的茶馆也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受欢迎了,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20年后的深圳,虽然变化很大,但那份属于深圳的独特魅力,依然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不管世界怎么变,深圳始终是那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第二篇:《未来的深圳,梦想照进现实》你有没有想过,20年后的深圳会是什么样?我最近就做了一个梦,梦到了未来的深圳,那真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城市。
梦里的深圳,天空特别蓝,空气也格外清新。
走在街上,你会发现街道两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甚至是从没见过的新品种。
这些植物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吸收噪音,让城市变得更加宁静。
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高楼大厦竟然都安装了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整个城市的能源几乎都是绿色的。
交通方面,深圳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
路上的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无人驾驶的公共交通工具。
这些车不仅环保,还特别智能,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自动调整路线。
还有那些飞行汽车,虽然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但在未来的深圳,这已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不过,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深圳的人文氛围。
尽管科技如此发达,但深圳人依然保持着那份淳朴和热情。
深圳30年大事记

深圳30年大事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1980年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鼓励客商及其公司投资设厂或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工业,并在税收、金融、土地和劳动工资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条件。
这4个特区的总面积为526.26平方公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和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综合企业、综合体制。
●1981年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正式耸立在蛇口工业大道路口,震动全国。
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率先提出的这句口号,如春雷般滚过中国大地,振聋发聩,大胆诠释市场经济。
●1983年深圳首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1984年1月25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深圳河畔——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渔民村。
他亲切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而渔民村和深圳的巨大变化,也给老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视察以后,他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
●1986年探索国企股份制改造新路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暂行规定》,一些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个别企业还发行了股票。
●1987年市委归纳深圳精神“开拓、创新、献身”1987年,深圳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特区精神归纳为“开拓、创新、献身”。
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5篇

深圳40年变化感悟文章5篇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吸引着同样年轻的人们;2020年,对深圳来说是很特别的一年,将迎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这一伟大时刻,下面小编整理深圳40年变化感悟,欢迎阅读。
深圳40年变化感悟1深圳是依山面海、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
深圳境内梧桐山、凤凰山、七娘山峰峦叠翠,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
不止是这些,还有像东部华侨城、莲花山、龙井—塘朗山......这些给人休闲度假放松心情的地方,也是美丽深圳中不可缺少的景色之一。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些美丽的景色吧!东部华侨城里面包含三个谷:茶溪谷、大峡谷、云海谷,茶溪谷里包括湿地花园、茵特拉根小镇、茶翁古镇、三洲茶园,都是很值得一看的景点,里面空气特别好,湿地花园里面还有升空氦气球可以坐哦。
云海谷是一个高尔夫会所,大峡谷如果完全开放了话跟欢乐谷有得一拼!休闲度假可以去茶溪谷,爱运动可以去云海谷。
而莲花山则是一个可以让人们大开眼界的地方,每次站在莲花山顶就可以看到,深南大道上涌动的车龙像一条川流不息的黄金之河;灯光璀灿的市民中心像一个富丽堂皇的水晶宫殿,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望不到尽头,整个夜空都被这个都市的欲望之火染得发红,此时的深圳,玉体横陈,毫无遮掩地炫耀着她的财富、权力、美丽和无边无际的诱......塘朗山是一条十分受人追捧的线路,是市区内的最高夜登线路(除梧桐山)。
塘朗山顶(海拔429米),登顶后东面远眺望天螺、梅林水库;西面是西丽镇万家灯火;南面是桃源村、华侨城和红树林,中间夹着龙珠大道、北环和深南大道,视野好的时候可以看到蛇口南头以及隔海的香港;北面俯瞰美丽的大学城、西丽水库,别有一番景致。
深圳不仅仅只有这些景物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还有它的变化。
老深圳的东门就像一个垃圾厂,各种各样的垃圾随处可见,臭气几乎覆盖了整一个东门。
1983年蛇口是一个村庄,它的东边是蛇口圩街道、商店、蛇口渔业大队、渔船修理厂……西边有晒鱼场、码头、村庄……1982年,世界之窗原址是光明华侨农场沙河分场,在那里,到处都是一片金黄色的稻谷,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远处被浓雾包围的一座座高山。
《2024年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范文

《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篇一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空间发展成为了众多城市规划与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自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发展机制,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深圳市为例,探讨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影响,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深圳城市空间发展背景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和复杂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这个过程中,自组织机制在推动城市空间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应用自组织理论认为,城市空间发展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即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形成城市空间的自组织结构。
在深圳的发展过程中,自组织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自组织:深圳的经济发展由早期的制造业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型,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产业集群。
这种经济结构的自组织演化,推动了城市空间功能的更新和优化。
2. 社会自组织: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迁徙,深圳市民的社会网络逐渐形成并不断优化。
这种社会网络的自组织发展,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多元化和活力。
3. 文化自组织: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文化多样性是其显著特征。
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创新和发展。
四、深圳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特征深圳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深圳的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状形态,各种功能区相互交织、相互依存。
2. 空间演化的动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深圳的城市空间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和优化。
3. 空间活力的多元性:深圳的城市空间充满了活力和多元性,各种文化、各种产业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魅力。
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6篇

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6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篇1一、基地情况概述:小区位于长安区环山路北侧,沣河东岸,批准用地3.6hm2,南北长250m,东西宽159m,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基本平坦(见示意图1)。
计划住户20xx户。
此地位于南郊郊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周围旅游景点众多,居住环境优雅安静,是人们休息度假的好地方。
二、设计理念、构思原则: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基于此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观优势,将“自然”这一话题充分考虑到本次设计中,认真的思考了“人--建筑--健康--自然”这个四元体之间的关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些人工环境,让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使建筑空间更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2、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4、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5、强化院落空间,在追求合适开发强度的情况下,有利于物业管理与分期开发,并增强小区的安全性、趣味性、识别性。
6、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把科技先行、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设计全过程中。
近二十年来深圳住宅的发展演变

近二十年来深圳住宅的发展演变摘要:本文通过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深圳近二十年来的住宅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深圳住宅在户型的风格上展示了不同的特色。
关键词:深圳住宅、发展演变、户型、风格、赠送面积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discusses the shenzhen nearly 20 years of housing development change,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shenzhen residence in the style of the family were on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shenzhen residence, development evolution, family, style, give area引言:深圳改革开发三十年成果显著,深圳的住宅由稚嫩走向成熟,本文通过梳理这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可以看见每一次走过的历程,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利益和舒适在博弈,智慧和政策在博弈,最终的结果,都是希望破茧成蝶,引导住宅往更健康和人性化的道路发展。
一、1980年至1988年以前的深圳住宅1.社会背景(1).1979年深圳特区成立,初期大量人口涌入深圳,住房比较紧张,掀起了一股建设住宅的热潮,那时候特区建设还不成熟,商品住宅市场还没有形成,大部分住宅是各单位自建房,建筑风格极为单一,普遍为板式结构。
(2).目前状况大多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住宅区,规划设计滞后,市政基础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卫生状况差,居住人口中多是低收入租住居民或养老的特区初期的建设者。
政府现在开展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引入规范物业管理、整合社区管理资源,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和社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城市的30年,我们的20年——写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院20周年
2
角度综合平衡各社会经济要素,形成了市域范围的生产、生活及环境地域分工协调体系,同时,规划对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农业保护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在空间上进行了明确的划定,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城市建设与周围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了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深圳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规划依据。
86版和96版是两部对深圳发展有里程碑意义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则编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为深圳高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在这一阶段。
深圳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规列管理、法制建设和市民公众意识发展很快,为适应上述情况,1998年,由我院参与起草、深圳市政府发布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以市场经济为
圈2深卸l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城市布局结构规划圈
F培2urb锄hyoutPlmof
shenzh饥C时(1996—2叭0)
万方数据
20Io年第7期总第192期●式希删学÷列
图31999年福田中心区法定图则土地利用规划图
Fig.3St越mtoryLand—u鸵PlallofFu止mCBD,1999
背景、以规划立法为管理取向的深圳城市规划改革,由技术性转向制度性,由研究探索阶段走向全面启动。
随后,我院承担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规划体系中最为关键环节——法定图则的技术标准确定,编制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
1999年12月,由我院编制完成的深圳市历史上第一个图则——《深期I市中
心区法定图则》正式公布实施。
法定图则不仅顺应了深圳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顺应了建设投资体制的
变化,而且与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和法规体系的一系列改革进程相辅相成。
深圳在法定图则方面的研究与实
践代表着我国城市规划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法制化的第一步,引起各级领导的热切关注。
特另q是在
2002年全国城乡工作会议上,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在谈到把城乡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时专门提到:“深
圳市实行‘法定图则’制度,在实现规划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有条件的城市,
特别是大城市可以参考他们的做法。
”
2000年底,当《96总规》第一个近期建设规划的5年时限完成后。
深圳城市发展面对的环境与形势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历经20年快速发展之后,遭遇了“土地与空间、资源能源、人口、环境”等4个难
以为继的困境。
配合市政府的部署,我院对《96总规》进行了一次全面检讨,于2002年完成了《深圳市城
市总体规划检讨与对策》咨询报告。
3万方数据
城市的30年,我们的20年——写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院20周年
4
图4前海地区概念规划国际咨询方案之一
Fig.4oneofdlc
mtcm撕ondcomIlltallcyproposals“QiarlIlairegionconccptllalplalI
面对“四个难以为继”.2005年深圳市政府作出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抉择: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升级转型。
同年我院开始编制《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规划以“紧约束条件下的城市和谐发展之路”为主题.注重解决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依据近期建设规划,自2005年起,我院开始编制近期建设规翔1年度实施计划,重视规划在实施时序上的控制.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民计项目的安排和预选址工作,突出政府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注重建设项目及用地的统筹。
经主管部门批准,我院于2006年10月开始对《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进行修订,编制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简称《2007总规》)。
《2007总规》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
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城市。
这是深圳新时期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
对推进城市全面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规划围绕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目标,实现“竞争上游”到“上游竞争”发展策略的转变。
积极探寻紧约束条件下城市成功转型的动力机制和路径方向,在理念和技术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和突破.为城市全面转型建立坚实的空问基础和实施指引。
在深圳30年的发展中,深港合作始终成为主旋律。
在深港、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框架下,我院承担了大量规划研究课题和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包括《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深港城市建设合作综合研究及河套地区开发综合研究》。
《深港西部通道工程系列项目——一国两制背景下的一地两检体系研究、大型公路口岸布设关键技术研究》,《深港西部通道口岸路面设计研究》,《港珠澳大桥香港、珠海、澳门口岸工程可行性研究》,上述研究与工程设计对共建深港一体化以及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深港进入新一轮合作发展之际,规划将前海、河套地区开发建设作为深港合作的新型战略空间平台。
河套地区和前海地区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河套地区是深港长期预留的战略性发展用地.可结合深圳皇岗、福田两个口岸的综合改造,香港科技人才创新基地的培育等契机。
实现打造两地都市化合作示范区。
前海地区具备海陆空多方交通枢纽的支持,是深港双方都高度认可的重要战略合作区。
目前我院参与的围绕河套和
前海的一系列研究和规划正在全面展开,如《前海地区概念规划国际咨询》的组织,《深圳市前海及宝安中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的30年,我们的20年——写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院20周年
作者:司马晓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刊名:
城市规划学刊
英文刊名:URBAN PLANNING FORUM
年,卷(期):2010(z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ghhk2010z100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