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和油脂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油脂蛋白质)) 教学设计[必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油脂蛋白质)) 教学设计[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6cbb55a528ea81c758f578b5.png)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油脂蛋白质4.加成反应5.有机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有机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第二部分新课学习【引入,投影】一听到油脂,你一定说,哎呀,我怕胖,不吃有油脂的东西,其实适量的摄取油脂,是不会让妳变胖的,油脂主要的功能是产生热量,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且对身体的器官也有保护的作用。
前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学过烃的衍生物——酯。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脂”。
问题一:如何理解油脂的概念?油脂可以怎样分类?【设计意图】让学生重温分类标准,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以固有知识为桥梁,更好地达到知识的迁移小问题1:食物营养素有哪些?小问题2:油脂可以怎样分类?【讲述】油脂的概念、分类问题二:如何从结构出发来理解油脂的性质?【设计意图】巩固“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小问题1:【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1)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2)衣服上的油渍能用汽油洗净。
【探索实验】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有关“油脂的物理性质”实验。
1.(1)取一支试管,注入2毫升水。
(2)向(1)中滴入几滴食用油,振动试管,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结论:(1)食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食用油不溶于水。
2.用汽油擦洗布片上的油渍,观察现象。
现象:布片上的油渍能用汽油擦洗干净。
结论:食用油易溶于汽油。
3.振动盛有食用油的试剂瓶,观察现象。
现象:食用油的粘度比较大。
结论:食用油的粘度比较大。
4.用手摸食用油,可以感觉到_______。
感觉到:食用油的油腻感明显。
【师生互动】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小问题3:从“油脂的结构”特征分析它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小问题4:若油脂的烃基中含有不饱和成分,我们如何验证?(并设计实验)小问题5:如何将“油”变成“脂肪”?【分析引导】1.由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混合物,而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既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
油脂和蛋白质教案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4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油脂和蛋白质营养学意义理解程度。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油脂和蛋白质食物来源的掌握程度。
第七章:油脂和蛋白质的安全性
7.1 教学目标
油脂和蛋白质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如生物支架、组织工程等
油脂和蛋白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农业等
10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油脂和蛋白质的分类和性质:理解油脂和蛋白质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分类和性质是学习的基础。油脂和蛋白质的分类繁多,性质各异,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2. 油脂和蛋白质的提取和加工:了解油脂和蛋白质的生产过程,理解不同提取和加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掌握程度。
第十章:油脂和蛋白质的综合应用
10.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油脂和蛋白质的综合应用,掌握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
培养学生对综合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 教学内容
油脂和蛋白质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如保湿剂、乳化剂等
10. 油脂和蛋白质的综合应用:了解油脂和蛋白质在不同领域的综合应用,如化妆品、生物材料和医药。这部分内容需要结合相关领域的知识来加深理解。
第八章:油脂和蛋白质的食品应用
8.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油脂和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应用,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食品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油脂蛋白质 教学设计[必修](3)
](https://img.taocdn.com/s3/m/347423f4b9d528ea81c779b5.png)
蛋白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2.掌握蛋白质的水解反应以及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3.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从饮食与营养等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本节中的有机化合物,将学到的有机化合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3)学会分析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重要原子团(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与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使学生体会学习有机化学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检验方法;(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引言】脂肪、糖类、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它们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热能。
今天讲第三类营养物质——蛋白质。
【板书】蛋白质1.存在【提问】根据预习和日常生活经验回答:幻灯片中哪些是含蛋白质的物质?【投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
【讲述】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板书】2.组成和结构:【提问】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些?【板书】(1)组成:由C、H、O、N、S等元素组成。
【提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根据《生物学》中所学知识回答)【讲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二十多种。
体内只能合成一部分,其余则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的氨基酸都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故又称为“必需氨基酸”。
体内能自己合成的、不必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的氨基酸又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有8种,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
氨基酸分子里既有酸性基(羧基);又有碱性基(氨基);氨基酸分子之间可以相互缩聚而成高分子。
【板书】(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专题3-4-2 基本营养物质 油脂、蛋白质(教案)-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二讲练结合教学案 Word版含解析

一、油脂1.结构特点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其中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R1、R2、R3相同,则称为单甘油酯;若R1、R2、R3不同,则称为混甘油酯。
[特别提醒]①矿物油属于烃类,不是油脂,如汽油、煤油。
②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③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均不是混合物,而天然油脂大都是由多种混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例1花生油和柴油虽然都被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来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生油属于纯净物,柴油属于混合物B.花生油属于酯类,柴油属于烃类C.花生油属于有机物,柴油属于无机物D.花生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柴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答案】B2.分类根据油脂在通常情况下的状态不同,把油脂分为油和脂肪。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沸点低的植物油;油脂中的碳链均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3.油脂的物理性质油脂的密度比水小,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油脂的化学性质(1)油脂的加成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具有与乙烯相似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等,如油酸甘油酯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特别提醒]油酸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其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油脂的氢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
例2某天然油脂10 g需1.8 g NaOH才能完全皂化,又知该油脂100 g进行催化加氢,需13.44 L(标准状况)氢气才能完全硬化。
试推断1 m ol该油脂平均含碳碳双键()A.2 mol B.3 molC.4 mol D.5 mol【答案】C(2)油脂的水解①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油脂的用途(1)给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7.4.2 蛋白质和油脂 学案

第2课时蛋白质和油脂学习目标1.了解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
2.掌握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3.了解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探究【情境导入】提示:可以各取少许点燃,假设闻到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是真丝。
【知识梳理】一、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油脂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蛋白质、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二、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1.油脂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物质,因此能发生水解反响。
其中反响②又叫,即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响。
2.蛋白质(1)水解反响。
蛋白质。
(2)特征反响。
【自主思考1】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吗?均是有机高分子吗?【自主思考2】“显色反响〞与“焰色反响〞有什么区别?三、蛋白质蛋白质的性质1.显色反响: 。
2.灼烧现象: 。
3.蛋白质的变性(1)化学试剂: 。
(2)物理因素: 。
4.水解: 。
【思考】1.如何检验真丝与化学纤维?2.在使用浓硝酸时不慎溅到皮肤上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四、油脂1.油脂的概念和分类:。
2.油脂的组成元素是,其结构可表示为。
3.油脂能发生的反响有。
4.油脂的应用。
评价反响1.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水解制得甘油C.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某些性质D.油和脂互为同系物2.以下关于油脂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一定是丙三醇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3.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盐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D.灼烧4.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过氧乙酸(CH3COOOH)功不可没。
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过氧乙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过氧乙酸可使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而将其杀灭C.过氧乙酸是唯一能杀灭新冠病毒的特效杀毒剂D.过氧乙酸既有氧化性又有酸性核心素养专练1.以下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该物质是( )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淀粉2.以下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Cu(OH)2混合加热B.淀粉溶液中参加碘酒C.鸡蛋清中参加浓硝酸D.淀粉溶液中参加稀硫酸3.棉花和羊毛都具有的特点是( )A.遇浓硝酸都显黄色B.灼烧后有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C.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4.一般的植物油外观呈淡黄色,在植物油中滴加碘水,结果发现植物油由淡黄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讲义:蛋白质 油脂(教师版)

蛋白质 油脂1.了解蛋白质、油脂的组成,掌握蛋白质、油脂的主要性质。
2.了解蛋白质、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1.蛋白质的存在和组成(1)存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
(2)组成: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物理性质有的蛋白质能溶于水,如鸡蛋清等;有的难溶于水,如丝、毛等。
3.化学性质(1)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①蛋白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水解反应多肽水解反应聚合氨基酸(最终产物)②几种常见的氨基酸a .甘氨酸:b .苯丙氨酸:氨基酸的官能团:氨基(—NH 2)、羧基(—COOH)。
(2)蛋白质的特性 ①实验探究操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分别灼烧一小段头发和丝织品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黄色沉淀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结论或解释 蛋白质发生变性 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头发、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②蛋白质的变性重金属的盐类、强酸、强碱、乙醇、甲醛、加热、紫外线等都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溶解度下降,并失去生理活性,属于化学变化③显色反应:很多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4.蛋白质的应用蚕丝 织成丝绸可以制作服装动物皮、骨 提取的明胶可用作食品增稠剂,生产医药用胶囊和摄影用感光材料驴皮 制成的阿胶是一种中药材 牛奶、大豆 提取的酪素可以用来制作食品和涂料绝大多数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在医药、食品、纺织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油脂的组成及分类室温下的状态代表物 元素组成物理性质油脂油 液态 植物油脂 C 、H 、O 密度比水的小,黏度比较大,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脂肪固态动物油脂2油脂可以看作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 、R′、R″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可以相同或不同;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油脂的官能团主要是酯基。
3.常见的高级脂肪酸名称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软脂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结构简式C 15H 31COOHC 17H 35COOHC 17H 33COOHC 17H 31COOH脂肪酸的甘油酯,熔点较高。
教学设计12:3.4.2 油脂 蛋白质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油脂蛋白质5.有机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有机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第二部分新课学习【引入,投影】一听到油脂,你一定说,哎呀,我怕胖,不吃有油脂的东西,其实适量的摄取油脂,是不会让妳变胖的,油脂主要的功能是产生热量,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且对身体的器官也有保护的作用。
前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学过烃的衍生物——酯。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脂”。
问题一:如何理解油脂的概念?油脂可以怎样分类?【设计意图】让学生重温分类标准,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以固有知识为桥梁,更好地达到知识的迁移小问题1:食物营养素有哪些?小问题2:油脂可以怎样分类?【讲述】油脂的概念、分类问题二:如何从结构出发来理解油脂的性质?【设计意图】巩固“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小问题1:【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1)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2)衣服上的油渍能用汽油洗净。
【探索实验】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有关“油脂的物理性质”实验。
1.(1)取一支试管,注入2毫升水。
(2)向(1)中滴入几滴食用油,振动试管,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结论:(1)食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食用油不溶于水。
2.用汽油擦洗布片上的油渍,观察现象。
现象:布片上的油渍能用汽油擦洗干净。
结论:食用油易溶于汽油。
3.振动盛有食用油的试剂瓶,观察现象。
现象:食用油的粘度比较大。
结论:食用油的粘度比较大。
4.用手摸食用油,可以感觉到_______。
感觉到:食用油的油腻感明显。
【师生互动】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小问题3:从“油脂的结构”特征分析它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小问题4:若油脂的烃基中含有不饱和成分,我们如何验证?(并设计实验)小问题5:如何将“油”变成“脂肪”?【分析引导】1.由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混合物,而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既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油脂蛋白质 教学设计[必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油脂蛋白质 教学设计[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85120ecd960590c69ec376b5.png)
第2课时油脂蛋白质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调查、查找资料和研究的内容:帮助班级学生组建五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和双休日,按以下内容分配不同的任务,开展活动。
第一小组: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及应用。
第二小组:糖类(淀粉)的存在及应用。
第三小组:糖类(纤维素)的存在及应用。
第四小组:油脂的存在及应用。
第五小组:蛋白质的存在及应用。
(二)、课堂教学过程1、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全体学生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发表课前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有关的调查、收集资料和研究的有关小结报告。
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及应用:1.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
2.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应用:人们每天摄取的热量大约有75%来自糖类,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及维生素C等。
食用的白糖和冰糖等就是蔗糖。
糖类(淀粉)的存在及应用:1.淀粉的存在:①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根里。
②其中谷类中含淀粉较多。
如:大米,约含淀粉80%小麦,约含淀粉70%马铃薯,约含淀粉20%2.淀粉的应用:①做食物。
②制造葡萄糖和酒精等。
纤维素的存在及应用:1、纤维素的存在:纤维素是植物的成分,植物的茎、叶和果皮中都含有纤维素。
食物中的纤维素主要来自干果、鲜果、蔬菜等。
2、纤维素的用途(6个方面):①.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②.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
③.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
根据含N量分为火棉(含N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火药)、胶棉(含N量较低,用于制赛璐璐和喷漆)。
④.制造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不易着火,用于制胶片。
⑤.制造粘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其中的长纤维称人造丝,短纤维称人造棉)。
⑥.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和油脂
教案
一、蛋白质
1. 蛋白质的存在和组成
1.存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
2.组成: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高分子
2. 蛋白质性质
(1) 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蛋白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水解反应
多肽――――――→水解反应
氨基酸(最终产物)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教 案
(2)蛋白质具有两性
观察甘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辨认其中的官能团,并说明其结构的共同点。
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氨基(一NH 2)和羧基。
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更为复杂的多肽, 进而构成蛋白质。
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酶的作用下, 经过水解反应生成各种氨基酸。
教案
以上两个反应均可用于鉴别部分蛋白质
多用灼烧法鉴别羊毛或蚕丝织物的真伪。
3. 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1.蛋白质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毛和蚕丝的成分都为蛋白质,可以制作服装。
3.从动物皮、骨中提取的明胶可作食品增稠剂,阿胶可作中药材等。
4.绝大多数酶也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二、油脂
1.油脂的组成、结构及分类
(1) 组成元素:碳、氢、氧
(2) 结构: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教案
兴城市高级中学
油脂结构
R1、R2、R3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相同时称为单甘油酯,不同时称为混甘油酯。
(3)分类:
①油(液态)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
主要是熔、沸点较低的植物油
②脂肪(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
主要是熔、沸点较高的动物脂肪
2.油脂的性质
(1) 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黏度较大,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食品工业中常使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味。
一般油脂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天然油脂大多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2)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教案
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条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工业上利用这个反应来制造肥皂。
硬脂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②油脂的氢化(硬化)——加成反应
氢化植物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和储存,可用生产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食品工业原料。
3.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油脂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吸收,并为人体
提供亚油酸等必需脂肪酸
②为人体提供能量,调节人体生理活动
③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
④工业上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制肥皂、油漆等
总结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