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第17课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上册:第17课《爱情诗二首-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课件(3)

高中语文上册:第17课《爱情诗二首-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课件(3)

诗经
《诗经》主要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是直接叙述。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是比喻,是“以彼物比此物”。
如《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 用贤人。
“兴”是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即 起兴。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牧场归来送我荑, 荑草美得真出奇。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荑草真的美, 美人送我含爱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文雅的姑娘。 其姝: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 俟:等待,等候。 城隅:城边的角落。 爱:隐藏,遮掩。通“薆(ài)” 见:通“现”,出现。 踟蹰:心里迟疑,犹豫徘徊,要走不走的样子。
【法】安德烈•莫洛亚
爱情是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 【法】莫里哀
自由朗读
意象
• 凌霄花 • 鸟儿 • 泉源 • 险峰 • 日光 • 春雨
世俗的爱情观
• 一方攀附的爱情 • 单方痴恋的爱情 • 一味奉献的爱情
木棉
——象征女性阴柔之美 平等、独立
阳刚之气的橡树 阴柔之美的木棉
特殊关系
(1)“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 和你站在一起。” ——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又鹊
岂 在
桥 归
柔 情
朝 朝
路 。
似 水
暮 暮
两 情
, 佳

若 是
期 如
久梦
长 时
, 忍
,顾
胜迢纤 却暗云 人度弄 间。巧 无金, 数风飞 。 玉星
露传 一恨 相, 逢银 ,汉 便迢

高中语文 第17课 徐霞客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 第17课 徐霞客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3.古今异义 (1)搜讨形胜. 古义:优美的;今义:胜利。
(2)从野.人.采药 古义:未开化的人;今义:指性情粗野的人。
(3)江.河.二经 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江河。
(4)多囿于中.国.一隅 古义:中原;今义:国家名。
(5)吐.纳. 古义:流量;今义:本指呼吸,后比喻吸取
与放弃某东西。
(6)梧下先.生.曰 古义:自称;今义:对别人的尊称。
栏 目 链 接
1.结构梳理
早年游历1~4段东中南原诸省 徐霞客传 母亲去世后游历5~9段远著游述
评价10段,古今游记之最
2.句段剖析
1.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
剖析:唐寅曾经用倪云林的画卷偿还赌博所输的三千 钱财,而倪云林画卷的真迹还在他的家里。这一句从徐霞 客祖父讲起,突出了徐霞客的家学渊源。而世代收藏倪云 林的画卷更表明徐霞酷爱山水的天赋形成背景。
啮.(niè)
扪.(mén)
阕.(què)
谒.(yè)
繇.(yóu)
囿.(yòu)
徼.外(jiào)
憩.(qì)
2.通假字
(1)扳.援下上(通“攀”,攀登) (2)繇.终南(通“由”,从) (3)山川两戒.(通“界”,边界) (4)自纪.载来(通“记”,记载) (5)要.之登陆(通“邀”,邀请)
(6)托估.客(通“贾”,商人) (7)三月而反.(通“返”,回来) (8)及池边铁舡.寸许遗海(通“船”) (9)自非驭风冯.云(通“凭”,驾) (10)年五十有.六(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1)余属.其从兄仲昭雠勘而存之(通“嘱”,叮嘱)
2.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 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7课红旗谱朱老巩护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7课红旗谱朱老巩护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又时常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可以用于人,指重大
辨 的事情、消息震动人心 。

振动:一般指有规则地摆动、摇动,以一个位
置为中心左右或上下地动,是多次的、不断往复
的。一般用于具体物体,并多用于科学术语中。
2.扶养 抚养 父亲在他幼年时就去世了,母亲独自 抚养 他和弟
例 弟成人。他不但要赡养母亲,还有承担 扶养弟弟的义
赏环境
1.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来护钟,锁井镇的父老乡亲 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他们的这种表现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状况?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 (1)朱老巩护钟的决定,首先遇到的是老祥 大娘和朱全富的劝阻,在朱老巩与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 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 人都置身事外,眼睁睁看着,没有人施以援手。
[明确]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突出朱老巩疾恶如仇的 个性。朱老巩的铿锵话语,表明他所维护的是全镇农民的 集体利益,这就使得斗争具有了正义的性质。
3.①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着脚连声 说:“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
②这时他眉棱一横下了决心,闪开衣裳,脱了个大光膀 子。小辫子盘在头顶上,挽了个搪扭儿。叉开腿把腰一横,举 起铡刀,刀光晃着人们的眼睛,张开大嘴喊:“大铜钟是四十 八村的,今天谁敢捅它一手指头,这片铡刀就是他的对头!”
(二)多音字
1.翘翘翘..尾首巴qiqáioào
3.抹抹抹..布黑mmāǒ 抹.墙mò
2.捋捋捋..虎麻须绳
luō lǚ
4.扒扒扒..皮手pbáā
二、写准字形
1.y远òuxi釉ù岫质 yóu柚木
气pò魄 3.灵hún魂
鬼mèi魅 biāo膘肥 15.piāo缥缈 piāo剽窃

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 课件

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 课件

作者视窗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唐朝中期,文坛上出现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像巨浪一样摧毁了骈文 的沙堡,这个运动的领袖就是韩愈。 在科举路上,他曾当了三次重考生,在当官的生涯里,他廉洁、耿直、敢 讲真话的优点,而使他数度被贬至鸟不生蛋的地方,有次更险些被皇上杀头。 虽然他是如此倒霉,但在文学的领域里,他却委实有着重大的贡献。 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 不浪费生命。他既立业又立言,大力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 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功绩光耀千古。这个人, 就是韩愈。
假如你没有力量,这个世界上便没有力量;假如你退缩,这个世界便没 有前进。当一个人体验自己,体验到自己身上的好东西,他才能体验到别人 身上的好东西。他将自己当作宝贝,他也能够将别人当作宝贝。
相反,他若是习惯于践踏自己,自暴自弃,那他就会倾向于践踏他人, 无视他人。
佳句咀华
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赏读:先去实践想要说的话,等到做到了然后才把它说出来。君子对说 大话做小事或者说空话不做事的行为感到羞耻。 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赏读: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二、“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则不然”此处何意? 提示 这句话揭示了现在的君子“毁谤”的具体表现:要求别人全面,要求 自己却很少。谴责了嫉贤妒能的恶劣行径,与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形成鲜明对 比。“则不然”揭示“今之君子”的嘴脸,“责人”“待己”恰与“古之君 子”相反。
基础梳理
1.通假字
(1)恐恐然惟 其人之有闻也
通_“_惧__”__,__恐__惧____。

高中语文上册:第17课《爱情诗二首-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课件(1)

高中语文上册:第17课《爱情诗二首-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课件(1)
2 ①只要一组意象就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为什么诗人
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②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3 ①这首诗多次运用了什么写法?怎么运用的?②请具体说
说每段内容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③这首诗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和《致橡树》比较)
4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和《致橡树》有什
有什么不同?(从国度、时代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考虑) ②它们矛盾吗,为什么?
《我愿意是激流》爱情观——对爱情的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倾慕依恋。
《致橡树》正确的爱情观——相互依存、心心相印、同甘共 苦、平等独立、坚贞不渝、外内兼蓄,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
自身价值——伟大的爱情!
(1)、认识不同——《我》男性视角;《致》女性视角 (2)、时代不同——《我》热恋时期;《致》时代更替
3 ①这首诗多次运用了什么写法?怎么运用的?②请具体说
说每段内容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③这首诗运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和《致橡树》比较)
《我愿意是急流》
我 愿 意 是
急流、小河(崎岖经过——痛苦) (快乐——悠闲)小鱼
荒林
(勇敢作战——艰辛) (鸣叫——幸福)小鸟
废墟
(毁灭荒凉——毁灭) (攀缘——美丽)常春藤
草屋
(饱受打击——苦难) (愉快——温暖)火焰
云朵、破旗(飘荡苍白——孤独) (辉煌——明亮)夕阳
我 的 爱 人
(荒瑟冷落、凋敝残败)——对照 ——(美好热情,欢畅明丽)
(刚劲、苍凉)
(娇媚、温馨)
第一节:急流、小河 (穿越崎岖的路和岩石——不怕爱情有重重艰险、坎坷)
第二节:荒林 (同狂风勇敢作战————不怕爱情遭受磨难、打击 )

高中语文 第17课 滕王阁序并诗1

高中语文 第17课 滕王阁序并诗1
整理课件
(2)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 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 妙好图。该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 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 “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 大特点。
整理课件
(3)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 于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追求, 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 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 此化用,表示自己的壮志白首不移,困而弥坚。这样, 他写失意的悲哀,成为对时代的抨击;他又写积极的 壮怀,表现出一种乐观精神。而他以跌宕之笔抒写的 这种内心矛盾和痛苦,正展示了才智之士处困顿、受 压抑的精神面貌。所以,他的这种怀才不遇的感伤情 怀,千百年来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雕甍(ménɡ)
睇.眄.(miǎn)
涸辙(hé)
捧袂.(mèi)
解析 “霁”读jì。 整理课件
2.下列几组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分)( ) A.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隅已逝 老当益壮 钟明鼎食 B.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C.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遄飞 清云之志 俊采星弛 D.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 天高地迥 高朋满座 一介书生
第 2 课时
一、基础知识(15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C )
A.翼轸.(zhěn)
瓯.越(ōu)
棨.戟(qǐ)
彭蠡.(lǐ)
B.懿.范(yì)
遄.飞(chuán)
睢园(suī)
绣闼.(tà)
C.襜.帷(chān)
雨霁.(qí)
骖..(cān fēi)

第17课《爱莲说》课件

第17课《爱莲说》课件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 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很多古诗文中都有描述自唐以 来世人甚爱牡丹的空前盛况,充分 反映了当时追求富贵、骄奢淫逸的 庸俗世风。
以菊、牡丹、莲喻隐逸者、富贵 者、君子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 三种生活态度。作者结尾处“鲜有 闻”“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对 三种人的人生态度做出评价
爱菊者少而难得,爱莲的同道之 人没有,爱牡丹的贪慕富贵的俗人太 多!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 己的人生态度:
5.对于隐逸者、富贵者、君子这三 种人,作者在文中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资料一: 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
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 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 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 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 《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
资料二:
牡丹绚丽浓艳,国色天香,因 此它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唐朝初期, 特别推崇牡丹,把它视为珍品,誉 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 风气,更是盛行于长安。
陈胜者,阳城人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菊之爱 ( 宾语前置,译为对菊花的喜爱。 )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莲花的?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 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 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 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 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 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高中语文 第17课_与妻书第2课时课件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17课_与妻书第2课时课件 粤教版必修2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 介徐读毕, 帝怒 ,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 ,曰:“ 臣 . .. 忠愤所激, 鼎镬不避, 何辞于谪? 帝急召执政示之曰: 忠愤所激, 鼎镬不避, 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 介 “ 论事是其职。 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 论事是其职。 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 岂应得预? 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 彦博宜自省, 岂应得预?” 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 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 不可隐。 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 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帝 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 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 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 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 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 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 (《宋史·唐介传》) 《宋史 唐介传》 唐介传 水停聚处。 注 ①猪,同“潴”, 水停聚处。
B
)
表转折。B.①代词,他的; 解析 A.却,表转折。B.①代词,他的;②表揣测 语气。C.介词,表被动。D.连词,表修饰。 语气。C.介词,表被动。D.连词,表修饰。 介词 连词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 刚直无畏”性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刚直无畏” 格的一组是 ①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稍毁吾什器者, 彦博 ④明日取其疏入, 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 B.②③⑤ . D.①③⑤ . (
4.下列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卒不忍独善 例句: 卒不忍独善其身 . A.瓜 分之日可以死 .. 吾老,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C.汝幸而偶我 .汝幸而偶 . 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当亦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读: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 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赏读: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 不安详舒泰。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平气和。凡事保 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7课 伶官传序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名句赏读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佰》 赏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 任,路程遥远。如果一个读书人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没有坚强的 意志、心胸狭隘,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做事没有自己的 意见和原则,那他就是一个懦弱无刚的人。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二、背景剖析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 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在这53年 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权弑君,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 是被弑的一个。他称帝后,迷恋伶人,让伶人参与政事,遂被 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 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 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军乱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 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欧阳修著《新五代 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 “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基础积累
1.识记字音
①仇雠.( chóu ) ④勖.( xù ) ⑦俳.优( pái )
②伶.官( líng ) ⑤遗.恨( yí ) ⑧汴.州( biàn )
③仓皇.( huáng ) ⑥沾襟.( jīn )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解释实词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______给_____________ ②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羊__、__猪__各__一__头_________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_______系__,__缚___;__组__,__丝__带__、__丝绳 ④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或__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微__小__的__事_______________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傲 不 可 长 , 欲 不 可 从 , 志 不 可 满 , 乐 不 可 极 。 —— 《礼记·曲礼上》
赏读: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 兴不可过火。
(3) 礼 尚 往 来 。 往 而 不 来 , 非 礼 也 ; 来 而 不 往 , 亦 非 礼 也。——《礼记·曲礼上》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 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 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 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 《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 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 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求振作,反而忍受 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言拾贝 范式言而有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 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 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 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 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 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译文】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成为众多求 学者之一,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 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 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好的日期快 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 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 那么确定他会来拜访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 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 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 酒,尽欢而别。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卡片摘录 一、作者作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 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柳宗元、韩愈、王安 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 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早年热心政治改 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思悟】 “与人之交,言而有信”,这是先辈们留下的 至理名言,离开了诚信,我们就无法立足于世,就无法交到朋 友。古人尚且能够如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 以范式为榜样,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词语辨析 推脱·推托 “推脱”是推卸、开脱的意思,其对象为与自己有关的事 (多指责任、错误等);“推托”是借故拒绝或推辞,其对象为 别人请求的事。 例句:1.推脱罪责。 2.他推托有事,不来了。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含垢忍辱·忍气吞声 都有“受了气而勉强忍耐”的意思。前者重在“忍辱”, 主要对受耻辱、被侮辱而言,多用于书面语,可用于人,也可 用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等;后者重在“忍气”,令人“气” 的事,除了受耻辱、被侮辱外,还有受压迫、受剥削、受欺 凌、蒙不白之冤等,一般用于人,书面语、口头语均可使用。 例句:1.宋徽宗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 辱。 2.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号啕痛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