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5.衰退(recession) 答:衰退是指实际 GDP 减少,但不严重的时期,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 两个季度下降。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 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 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 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此总需求的移动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4-1所示。
图14-1长期总供给曲线2.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见表14-1)表14-1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3.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假设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
当总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
此时价格高于预期水平EP2,随着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点A变动到点B,产出暂时增加到高于自然率水平。
在长期,预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到EP3,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经济回到新的长期均衡点C,这时产出回到其自然率水平,如图14-2所示。
图14-2需求的移动是如何导致短期波动的考点二: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现代菲利普斯方程为:π=Eπ-β(u-u n)+v。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E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u n表示周期性失业;v为供给冲击;β为衡量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的反应程度的参数。
假设Eπ和v固定,则可以得到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4-3所示。
但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成立,这是因为在长期人们会调整自己的预期。
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图14-3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从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将总供给曲线Y=_Y+α(P-EP)变形为P=EP+(Y-_Y)/α,接着进行以下步骤:(1)“一加”。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构建动态AD AS -模型动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研究产出和通货膨胀随着时间推移如何对经济环境的外生变化作出反应的模型,强调变量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1)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程:()t t t t Y Y r αρε=--+其中,t Y 表示总产出,t Y 表示经济的自然产出水平,t r 表示实际利率,t ε表示随机的需求冲击,α和ρ为大于零的参数。
这个方程式说明,实际利率t r 越大,总产出就越小;自然产出水平越大,总产出就越大。
(2)实际利率和费雪方程式实际利率的决定方程由费雪方程式得到:1t t t t r i E π+=-其中,1t t E π+表示时期t 形成的对时期1t +的通货膨胀的预期,这里的实际利率是事前实际利率。
(3)菲利普斯曲线在动态模型中,通货膨胀由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扩充而得:()1t t t t t t E Y Y v ππφ-=+-+其中, 1t t E π-表示前一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t v 表示外部供给冲击,φ是大于零的参数。
这个方程式说明通货膨胀率t π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产出对自然水平的偏离以及外部供给冲击。
(4)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基于他们近来观察到的通货膨胀形成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这个假设可以简化分析。
适应性预期可以写成:1t t t E ππ+=也就是说,人们预测下一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本期相等。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泰勒规则(Taylor rule )答:泰勒规则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
泰勒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
泰勒规则的表达式如下:名义联邦基金利率=通货膨胀率+2.0+0.5×(通货膨胀率-2.0)+0.5×GDP 缺口 方程中第一个常数2%可以被解释为自然利率的估计值,第二个常数(通货膨胀率-2%)可以被解释为通货膨胀目标。
2.泰勒原理(Taylor principle ) 答:泰勒原理是以经济学家约翰·泰勒的名字命名的关于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项准则,其主要结论是: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上升名义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的上升。
也就是说,方程()()t t t t Y t t i Y Y ππρθππθ*=++-+-,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规则方程中的参数πθ必须大于零。
如果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不遵循这条准则,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失控和无休止的增长。
二、复习题1.在一个仔细标记横轴和纵轴的图上作出动态总供给曲线。
解释为什么它的斜率是那样的。
答:动态总供给曲线如图14-9所示。
写出DAS 曲线的方程表达式:()1t t t t t Y Y v ππφ-=+-+从中可知DAS 曲线的斜率由φ决定。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4章

t 1
A
DADall
1.逆向供 给冲击使 DAS曲线向 上移动
Yt Yt 1 Yt 1
3.和产出 下降
收入,产出,Y
图14-4 总供给冲击
通货膨胀率,
1.对需求的 正向冲击
5.当需求 冲击消失 时,产出 下降,经 济开始了 向初始均 衡回归之 路 3. 和通 货膨 胀上 升
Yall
G
DASt 5 DASt 4 DASt 3
将方程四代入方程三,可得:
通货膨胀率,
动态总供给, DASt
收入,产出,Y
图14-1 动态总供给曲线
——动态总需求曲线(DAD) 由方程一、二、四和五,变换可得: 1 * Yt Yt t t t 1 Y 1 Y 产出水平与通胀率之间短期的相关关系。自 然产出水平、通胀目标和需求冲击的变动将引起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6、7版)
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 的动态模型 主讲老师:程 华
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一、模型的要素 二、模型求解 三、运用模型 四、两个应用:对货币政策的启示 五、结论:向着DSGE模型迈进
一、模型的要素
本章模型的特点
强调经济波动的动态本质 纳入了货币政策对经济条件的反应 是前面讲述内容的混合,更接近经济学家的 研究前沿。
方程二:费雪方程 事前 实际利率
t期形成的对时期t+1的通
货膨胀的预期
rt it -Et t +1
名义利率
方程三: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率 大于零的参数 随机的供给冲击
t Et 1 t Yt Yt t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答: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
流动性偏好是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宏观经济学讲义整理N ·格⾥⾼利·曼昆第⼀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宏观经济学:1、⼀个核⼼问题——政府应该⽽且能够⼲预经济吗? 2、两个流派 3、三⼤模型 4、四⼤⽬标⼆、曼昆宏观:1、宏观应该是⼀个整体 2、年轻、不完善的学科3、三⼤指数:①经济增长(GDP) ②通货膨胀(CPI )③失业率三、三种价格情况 1、价格刚性2、价格粘性3、价格弹性第⼆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三⼤数据1、国内⽣产总值(GDP):⼀国的总收⼊及其⽤于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出2、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物价⽔平3、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中的⽐例⼆、存量与流量存量(stock):时点上的数量,如个⼈的财富、失业者⼈数、经济中的资本量、政府的债务等。
流量(flow):每⼀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如GDP、个⼈的收⼊和⽀出、失去⼯作的⼈的数量、经济中的投资量、财政预算⾚字等三、计算GDP的注意事项①⼆⼿车并不包含在GDP中②存货属于GDP③住房在GDP之中④耐⽤品不属于GDP⑤那些⾮⽣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市交易等不计⼊GDP中,如家务劳动、⾃给⾃⾜性⽣产、赌博和毒品的⾮法交易等⑥股票不是GDP四、GDP平减指数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按⼀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G D P 名义实际GDP五、⽀出的组成部分Y C I G NX=+++注意:①投资可以是正可以是负,如存货减少,存货投资就是负的。
②转移⽀付不是CDP的⼀部分六、收⼊的其他衡量指标①国名⽣产总值(GNP)=GDP+来⾃外国的要素⽀付-⾯向外国的要素⽀付②国名净产值(NNP)=GDP -折旧③国民收⼊(NI)=NNP-间接企业税④个⼈收⼊(PI )=国民收⼊-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的转移⽀付+个⼈利息收⼊⑤个⼈可⽀配收⼊(DPI )=个⼈收⼊-个⼈税收和⾮税收⽀出七、消费物价指数 CPI 衡量如: CPI= ()()()()525200622006?+??+?现期苹果价格现期桔⼦价格苹果价格桔⼦价格注:CPI 是拉斯拜尔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帕⽒指数⼋、失业率、劳动⼒参与率失业率= 100%?失业⼈数劳动⼒劳动⼒参与率=100%?劳动⼒成年⼈⼝第三章国民收⼊:源⾃何处,去向何⽅⼀、⽣产函数 (),Y F K L =1、规模报酬不变:(),zY F zK zL =2、长期和短期分析长期:(),Q F K L = 短期:(),Q F K L =3、齐次⽣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如,1Q AK Lαα-=()(),,F zK zL zF K L =4、要素市场与企业的均衡分析00W M PL P =(劳动的边际产量=实际⼯资)⼆、国民收⼊ 1、欧拉定理劳动:L W M P P =( W P为实际⼯资,即真实的价格,真实的货币供给)资本:K L M P P=2、进⼀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α为资本的份额)1Y AK Lαα-=∴ (1)L Y M P Lα=-K Y M P Kα=1L KM P M P αα-=,即长期中国民收⼊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划分⼤体上式不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14.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构建动态AD AS -模型动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研究产出和通货膨胀随着时间推移如何对经济环境的外生变化作出反应的模型,强调变量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1)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程:()t t t t Y Y r αρε=--+其中,t Y 表示总产出,t Y 表示经济的自然产出水平,t r 表示实际利率,t ε表示随机的需求冲击,α和ρ为大于零的参数。
这个方程式说明,实际利率t r 越大,总产出就越小;自然产出水平越大,总产出就越大。
(2)实际利率和费雪方程式实际利率的决定方程由费雪方程式得到:1t t t t r i E π+=-其中,1t t E π+表示时期t 形成的对时期1t +的通货膨胀的预期,这里的实际利率是事前实际利率。
(3)菲利普斯曲线在动态模型中,通货膨胀由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扩充而得:()1t t t t t t E Y Y v ππφ-=+-+其中, 1t t E π-表示前一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t v 表示外部供给冲击,φ是大于零的参数。
这个方程式说明通货膨胀率t π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产出对自然水平的偏离以及外部供给冲击。
(4)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基于他们近来观察到的通货膨胀形成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这个假设可以简化分析。
适应性预期可以写成:1t t t E ππ+=也就是说,人们预测下一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本期相等。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测未来时会最优的使用所有可得的信息,包括过去所有的预期。
(5)货币政策规则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方程来确定名义利率目标:()()i t t t Y t t i Y Y ππρθππθ*=++-+- 其中,t π*是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率目标,Y πθθ、是两个政策参数。
πθ值越大,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偏离目标值的反应越敏感;Y θ值越大,中央银行对收入偏离自然水平的反应越敏感。
ρ是自然实际利率。
这个方程说明,当通货膨胀率偏离目标水平或者收入偏离自然水平时,实际利率也偏离自然水平。
(6)动态总需求(DAD )曲线和动态总供给(DAS )曲线DAD 曲线和DAS 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率π与收入Y 之间的关系。
上述五个方程共同构建了动态AD AS -模型,可以从中推导出DAD 曲线和DAS 曲线。
①DAS 曲线的推导:将适应性预期方程1t t t E ππ+=代入菲利普斯曲线中就能得到DAS 曲线的表达式:()1t t t t t Y Y v ππφ-=+-+如图14-1所示,DAS 的斜率为正,表明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正相关。
它反映了菲利普斯曲线:其他条件相同时,经济活动的高产出水平和高通货膨胀相联系。
过去的通货膨胀率1t π-、供给冲击t v 的增加使DAS 曲线左移;自然产出水平t Y 的增加使DAS 曲线右移。
图14-1 动态总供给曲线②DAD 曲线的推导:由产品服务的需求方程可知:()t t t t Y Y r αρε=--+将费雪方程式1t t t t r i E π+=-代入可得:()1t t t t t t Y Y i E απρε+=---+再代入货币政策方程式()()i t t t Y t t i Y Y ππρθππθ*=++-+-和适应性预期方程式1t t t E ππ+=可得:()()t t t t Y t t t Y Y Y Y παθππθε*⎡⎤=--+-+⎣⎦求解t Y 可得:()111t t t t t Y YY Y παθππεαθαθ*=--+++ 这就是DAD 的表达式。
如图14-2所示,DAD 曲线的斜率向下,表明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负相关。
它反映了货币政策和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的影响:高通货膨胀水平促使中央银行提高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这又减少了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自然产出水平t Y 、通货膨胀目标t π*和需求冲击t ε的增加都会使DAD 曲线右移。
图14-2 动态总需求曲线(7)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经济的长期均衡代表经济波动所围绕的正常状态,此时没有外部需求和供给冲击(0t t v ε==),通货膨胀稳定(1t t ππ-=)。
长期均衡时的解为:1,,,t t t t t t t t Y Y r E i ρππρπ**+====+也就是说:产出和实际利率等于它们的自然水平,通货膨胀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等于通货膨胀的目标值,名义利率等于自然利率加上目标通货膨胀率。
在长期均衡时,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成立,货币政策不影响实际变量。
经济的短期均衡由DAD 曲线和DAS 曲线的交点决定,如图14-3所示。
DAD 和DAS 方程中的两个内生变量π和Y 由其他的五个外生变量所决定:自然产出水平t Y 、通货膨胀目标t π*、需求冲击t ε、过去的通货膨胀率1t π-以及供给冲击t v 。
在短期均衡中,产出水平有可能偏离自然水平。
图14-3 经济中的短期均衡2.动态AD AS -模型的运用 (1)长期增长由于人口的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经济的自然产出水平t Y 随着时间而变化。
如图14-4所示,t Y 的增加同时影响DAS 和DAD 曲线,使两条曲线都向右移动,移动的大小正好是t Y 增加的数量,但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
其中的原因是自然产出水平的增加使供给和需求都增加了,同时增加的供给和需求对通货膨胀率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压力。
图14-4 自然产出水平的增加(2)总供给冲击供给冲击表现了t v 的波动,例如t v 的暂时性上升。
广义上的供给冲击刻画了除了预期的通货膨胀1t t E π-和由t t Y Y -衡量的现期经济活动之外的影响通货膨胀的任何事件。
如图14-5所示,在t 时期供给冲击发生时,1t DAS -上移到t DAS ,上移的量正好等于供给冲击的大小,DAD 曲线保持不变。
因此经济从A 点移动到B 点,供给冲击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和产出的降低。
通货膨胀的上升使中央银行相应的提高名义和实际利率,对产出有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通货膨胀的上升比初始的冲击要少。
在冲击发生之后,由于预期依赖于过去的通货膨胀,所以预期的通货膨胀变高,即使冲击变量t v 回到正常水平的零值,DAS 曲线也不会立即回到其初始位置。
例如在1t +期,经济可能处于C 点。
在之后的时期中,DAS 曲线缓慢向下移动,在长期中回到其初始位置。
图14-5 供给冲击(3)总需求冲击总需求的冲击一般被假设为持续几个时期(在教材中,假定t ε的变动持续了五个时期)。
广义上的需求冲击刻画了在给定自然产出水平t Y 和实际利率t r 的情况下影响对产品服务的需求的任何事件。
图14-6 需求冲击如图14-6所示,在t 时期需求冲击发生时,1t DAD -曲线右移到t DAD ,DAS 曲线保持不变,经济从A 点移动到B 点,产出和通货膨胀都上升。
通货膨胀的上升使中央银行提高名义和实际利率,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部分抵消了需求冲击的扩张性效应。
在冲击发生之后,依赖于过去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变得更高,导致DAS 曲线反复向上移动,经济从B 点移动到随后的C 、D 、E 和F 点,持续的降低产出和提高通货膨胀。
在冲击消失时,DAD 曲线回到初始位置,经济移动到G 点,产出下降到5t Y +,经济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的逐渐降低而缓慢复苏。
(4)货币政策的变动如图14-7所示,如果中央银行永久性的降低通货膨胀目标,DAD 曲线向左移动,DAS 曲线不变,经济从其初始均衡A 点移动到B 点,产出和通货膨胀都下降。
其中的关键原因是货币政策,当中央银行降低通货膨胀目标时,当前的高通货膨胀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实际和名义利率,导致了需求的减少。
当产出下降时,通货膨胀也下降。
在1t +期,更低的通货膨胀降低了通货膨胀预期,DAS 曲线向下移动,降低了通货膨胀,提升了产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DAS 曲线的连续下降使经济达到新的长期均衡点Z ,产出回到自然水平,通货膨胀率等于新的更低的目标。
图14-7 目标通货膨胀降低3.两个应用(1)产出与通货膨胀的权衡根据动态AD-AS 模型,DAD 曲线的斜率部分取决于货币政策的参数:πθ和Y θ。
当DAD 曲线相对平缓时,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影响较小而对产出影响较大;当DAD 曲线相对陡峭时,同样的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影响较大而对产出影响较小。
中央银行在选择这些参数时面临着通货膨胀可变性和产出可变性之间的权衡。
(2)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是以经济学家约翰·泰勒的名字命名的,可以总结为: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通过提高名义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的上升。
它强调了货币政策设计中πθ大于零的重要性。
πθ小于0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失控,原因如下:动态总需求方程为:()111t t t t t Y YY Y παθππεαθαθ*=--+++ 如果πθ为负,那么DAD 曲线向上倾斜,通货膨胀的增加将增加产出的需求量,导致不稳定的通货膨胀。
如图14-8所示,在t 时期,由于正向需求冲击,DAD 曲线右移,经济从A点移动到B 点,产出和通货膨胀上升。
在1t +时期,DAD 曲线回到原来的位置,但是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使DAS 曲线上移,经济移动到C 点。
在之后的时期中,即使冲击已经消失,产生始终高于自然水平,预期通货膨胀会越来越高,经济移动到D 点,导致通货膨胀螺旋式上升。
图14-8 向上倾斜的DAD 曲线导致失控的通货膨胀14.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泰勒规则(Taylor rule )答:泰勒规则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
泰勒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
泰勒规则的表达式如下:名义联邦基金利率=通货膨胀率+2.0+0.5×(通货膨胀率-2.0)+0.5×GDP 缺口 方程中第一个常数2%可以被解释为自然利率的估计值,第二个常数(通货膨胀率-2%)可以被解释为通货膨胀目标。
2.泰勒原理(Taylor principle ) 答:泰勒原理是以经济学家约翰·泰勒的名字命名的关于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项准则,其主要结论是: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上升名义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