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职业倦怠 提升职业幸福感 文档

合集下载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

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日趋普遍的问题,近两年来,人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寻找职业幸福感。

即,试图通过帮助教师获得“做教师的幸福感”,来提高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

幸福感,通常是对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描述。

而职业幸福感,顾名思义,就意味着要将职业与生活,尤其是职业与生命质量之间建立某种关联。

那么,职业与生命质量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细加琢磨就会发现,教师在职业状态中的感受正是其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为,人的生命质量可以被简单地描述为人们在活着状态下的感受;而在清醒状态下,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

那么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简单推理: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体验,以负面的、消极的感受为主,那么显然可以认为这个人的生命质量值得质疑;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体验,主要是快乐、幸福,那么显然这个人的生命质量则可被人称羡。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职业状态中拥有了多一分的快乐和幸福,就等于其生命的质量被赋予了多一分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职业幸福感的意义所在!作为教师,从宏观上来说,“教师本人对培养学生这一职业的幸福体验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教学状况,也影响着他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

同时,如果一名教师本身没有对职业工作的幸福感,他就不能教导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生活和未来工作的幸福感的感受和获得,也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从微观来说,人活着就是要追求幸福,且享有这个权力。

设想一下,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师,怎能让学生爱上学习?一个情绪不好的老师,怎么让学生爱上生活?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找到幸福呢?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幸福。

不知道在各位老师心中对幸福是怎么样理解的,我们先看看别人的说法:幸不福幸福都要看你怎么想,你认为幸福了,那再苦也是快乐的,你认为不幸福,那幸福在你身边你都看不到。

克服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如何调整心态,找到并提升作 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在我两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 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吸引着 我,我对工作的结果愿意有一份承诺,于是我全然忘掉了 时间,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 我所教的孩子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 到了幸福;当我渐渐地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地充实,自身 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
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
3、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找到幸福?
幸不福幸福都要看你怎么想,你认为幸 福了,那再苦也是快乐的,你认为不幸福, 那幸福在你身边你都看不到。幸福就是这么 简单,外界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是你的内心 改变了,感受就改变了。
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
所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 它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 和心境心态,因此,幸福是可以自己去 获得的。
一、认识职业倦怠
2、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 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 长期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情绪、态度、行为等 方面的衰竭状态。
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
1、幸福感
幸福感,通常是对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 的描述。
而职业幸福感,顾名思义,就意味着要 将职业与生活,尤其是职业与生命质量之间 建立某种关联。
三、如何调整心态,找到并提升作
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3年国庆前夕,连日降雨,汉江水位全线暴涨。这天下午, 在齐腰深的江水里,他将三名学生背过江去,又折返两趟将中心小 学和初中的10名学生送过江。返回时,上游漂来一团荆棘,躲避不 及,他被汹涌的江水卷到一里多的下游才挣扎着爬上岸。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近年来,伴随着教师心理问题增多、压力增大、职业倦怠的产生,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

实践证明,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

如何让教师充分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做一名引领孩子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的教师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

就我而言,克服职业倦怠感有以下一些办法,写出来跟各位老师交流,希望教师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

一、调整心态,感悟幸福。

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

自己认为幸福,你就幸福。

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

要想拥有幸福,需自己去努力。

1、理性调整期望值。

许多教师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丧失职业幸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过高的角色期待,从而导致了低成就感。

选择做人民教师,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凡心。

一是要安于平凡、甘于平凡。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当教师,就要有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二是要淡泊名利。

教师的工作性质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而是属于“群体”社会型工作,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

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

”因此,想升官发财的人不要当老师。

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2、学会知足常乐。

改变世界、改变环境、改变他人,很难,唯有改变自己,学会知足常乐。

倡导知足常乐,并不是倡导教师降低要求和减少需要,而是倡导教师降低不可能的要求和减少不合理的需要。

正确地看待荣与辱、名与利、得与失等利益,不过高评价;冷静地看待晋职评优、进修深造、奖金福利等资源,不过分要求;客观地看待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不过度期待……知足常乐的教师常常会因为点点滴滴的小成绩而欣喜不已:比如家长一句肯定的话语;比如领导一个赞扬的微笑;比如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他们对自身有着合理的认知,能进行理性的妥协,能坚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能坚持有所求又有所不求;他们会适时调整目标,会进行换位思考,会不断奖励自己;他们肯接受有缺陷有遗憾的人和事,不幻想完美主义和绝对公平,因而他们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拥有较高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克服职业倦怠树立教师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树立教师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树立教师职业幸福感一、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倦怠:翻阅辞海,知道“倦”的意思是疲乏、厌倦,“怠”的意思是指懒惰、轻慢、疲倦,“倦怠”的意思是指疲劳懈怠。

也就是说,“倦怠”是一种消极心理的无意识的宣泄,是不快、疲劳、苦闷、烦恼心态的外在表现。

职业倦怠: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个词语。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随后马勒诗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其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

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较大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的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

典型的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对教师的身心产生严重的伤害。

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发现,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信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进而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

二、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一份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决定了该职业的吸引力。

在我国,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称号,但那只不过是从精神上的一种安慰,一旦涉及到实际,有绝大多数的人对教师的职业不屑一顾,充其量是一个“没有钱途而清贫一生的钟点工”,其它单位的灰色收入到教育行业都大打折扣。

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孙成良(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桂林路小学)目标激励,激发教育热情;制度保障,铲除倦怠根源;榜样引领,掀起比学热潮;学习富脑,开阔教师视野;多元评价,搭建成功舞台;绩效考核,体现劳动价值。

从这六个方面,讲了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

职业倦怠职业幸福感多元评价一、目标激励,激发教育热情有目标才能有动力,有梦想才能有追求。

学校要集思广益,广泛调研,确立发展目标,确立学校发展的创新点、兴奋点与基本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学校发展目标。

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一起,制订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成长计划,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个人成长规划和谐统一起来,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

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和斗志,有了工作热情,全校教师将实现学校发展愿景,与自己成长计划相结合,努力追求与奋斗。

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将日常教育工作化作一个个小课题去研究、去解决、去提升。

实验中,很多教师取得了丰硕的果实,尝到了甜头。

教学论文从获奖到发表在核心期刊,课堂教学比赛、课题研究从几乎空白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好。

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组建了新教育每月一事工作室,将学校的习惯教育与每月一事实验相结合,组织教师参与编纂了习惯教育校本教材和奎文国学诵读系列教材,其中,习惯教育校本教材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十大卓越课程。

二、制度保障,铲除倦怠根源制度,既可以制造慵懒散,也可以激励教师不断前行。

将好的制度执行好,是铲除教师职业倦怠根源的根本保障。

很多教师的职业倦怠,还来自于教师感觉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尤其是在评优树先、职称晋升上,有些学校政策与具体操作,不能很好的执行上级政策,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在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情况下,有些学校往往放弃原则为好人,遇到困难绕道走,遇到刺头退下来,这样就很难以服众。

在这些问题上,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实施民主决策,严格操作程序,做到决策合法、程序合法,让老师们充分参与其中,感受其中的公平与公正,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自己,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他人,杜绝投机钻营、拉帮结派,真正让老师们信服。

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教师职业是最容易给人带来紧张压力的职业之一,作为教师,如果不善于缓解压力,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工作热情消减,上课无精打采,思想走神,情绪抑郁,有时还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

这种状态既损害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学生的学业,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一、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些感觉:工作热情丧失了,和学生距离疏远了,对待学生的态度冷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

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教育教学工作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培育。

但是,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教师被称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为教师肩负着为每个家庭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在家庭中的地位极高的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将自己全部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所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有极高的要求,一旦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家长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十分严厉的。

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使得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难度加大,个人心理压力增大,教师整天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工作,因而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教师行业与公务员等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地位明显偏低,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

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几乎无任何福利待遇、以至教师群体的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工作热情下降,已经直接体现在工作中。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职业倦怠是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学工作繁重,每天都要重复相同的工作,难以激发热情。

我认为,要克服职业倦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和生活态度。

有些人羡慕教师的纯洁稳定,但有些教师却感到工作单调乏味、痛苦不堪。

其实,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工作优势,端正职业观,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就像20年行走在XXX路上的邮递员XXX一样,他虽然孤独,但在平凡的工作中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

我们教师也应该像他一样,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

其次,教师这个职业是大多数人羡慕的职业。

作为教师,虽然工作繁重,但每年有寒暑假、周末和节假日都可以休息,还能拿全额工资。

同时,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能力和教育技巧。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如果我们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就可以从中获得快乐,付出也就成为享受。

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教学工作虽然繁重,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

同时,要与同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工作中,我们还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之,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需要我们端正职业观,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教育技巧,保持积极的心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

要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们需要具备幸福的能力,而这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研究者和研究者。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

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成果意识,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方法、能力、意识,并且要具备正确的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

为了缓解工作压力,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

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

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

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来自三十六计的启发在我的印象中我没有职业倦怠,但幸福感从一开始没有,到有一点儿,到现在的不太强,一直不注意这个事,要不是今年参加这个远程学习,还真是没有机会讨论这个问题呢!一、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是青年教师之本一个人只有经历三十年了,很多事回过头来,体会才是深刻的,投入教师这个行当,我们那个时代主要是上学不要学费和伙食费,上学不要钱还发钱,工作到时分配,一开始是简单幸福的,当在具体教学生涯中,具体问题都来了,但作为一个青年人,一定要分清主要的,抓住职业的核心所在,在教学工作体会爱学生,升华爱学生,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把自己精力最旺盛,体力最充沛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我在教学的十多年中一直是担任班主任,两个班的数学课程,还有学校的兼职工作,同时也获得了很到荣誉。

要抓住青年时期精力最旺盛时期,努力定位,踏实工作,作出成绩这是青年教师最重要的事,这是三十六计中那一条呢?!二、讲师德是防止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的良药我对师德的理解就是一个教师要操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从六个方面去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师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

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

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

提升修养尤其重要,如何提升师德修养,一是要学习,二是要实践,就是要在具体工作中践行,这二者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提高。

提升师德修养主要有三个方法,一是提升业务及各种知识,二是在实践中学习师德模范,三是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及管理行为,是否符合师德的要求。

对与我来说,教材、教参、大纲,随着对象的变化,我必须要重新学习适应变化。

学校在发展,学校的信息发展遇到了发展的机遇,九四年,学校确定我负责筹建电教,特别是机房,校园网等,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困难的,我只是在大学学了BASIC语言,其他软硬件知识懂的很少,面对困难,我参加了仅是为了学校工作的函授学习,借机到大学中短暂听课学习,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在实践中边学边干,完成了各项电教建设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职业倦怠是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书多年,每天单调的重复,似乎再也难以唤起当初的激情。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使教师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

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

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和艰难,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得与失,利与弊总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的工作与其他人的工作相比,不知要丰富多彩多少,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有没有看到教师工作的优越性并为能当上教师而幸福着。

在2005年CCTV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有这样一位邮递员让我们十分感动。

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他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

他就是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

他就像一面镜子,让许多职业人在扣问自己的职业观,反思自己追求的所谓的“职业幸
福感”,特别是作为美名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的我们。

其实,我们的工作与王顺友20年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工作相比,不知要丰富多彩多少倍,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

教师这个工作,在我们看来应该是一个大多数人羡慕的职业,我自己也一直认为,做教师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首先,作为教师,虽然我们上班的时候忙一点,累一点,操心一点,但我们每年有寒、暑假,周末、节假日都可以照常休息,还可以拿全额的工资,自己的孩子也不愁放假没有人带。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当一个好的班主任,对我们的个人素质、能力、教育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我们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也在不断的提高。

如果我们喜欢自己从事的职业,我们就可以在这里收获快乐,付出也就成了享受。

第二、要学会享受教育中的幸福。

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

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

就会让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

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因为幸福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去爱学生,师生共同感受幸福的过程正是和谐教育的价值体现,享受教育要懂得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这样就会少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要懂得研究教学和合理定位,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无幸福可言;但是如果对教学进行了研究,并对自己有合
理定位,那么教师就能够从中带来了新鲜感和不断进步的成就感,那就有了幸福感。

第三、享受“爱的幸福”法国小说家雨果曾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有人爱我们。

教师拥有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爱戴。

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由于我们的点拨,成绩突飞猛进;一个消极的学生由于我们的帮助,变得好学上进了;或者,当一个个家长放心地把孩子的手放到我们的手上时,当一个个家长看到孩子健康成长而给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时,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老师好”时……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感觉到硕果累累的喜悦。

所以,一个老师要想获得幸福的体验,可以从爱孩子开始,学会了爱孩子,自然会喜欢教师工作,就会追求教学水平的进步,因为我们想把孩子教得更好;学会了爱孩子,我们自然会主动靠近学生的心灵,在了解和帮助学生的成长中体验着被尊重的人生价值;学会了爱孩子,我们自然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因为我们渴望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乐趣。

所以教师这个职业,爱是幸福的基础,能够和学生感情相融、心心相印,就能够让自己生命在每一天都感受、触摸、认同教学,他会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

一个懂得享受学生的教师一定能够体会到教师的幸福了。

第四,注重个人素质提升,不断提高幸福的能力要做一个幸福或实现幸福的教师,教师应当具有幸福的能力。

要提高幸福的能力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

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当一流的学生。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

教师要转变教学成果意识,它不仅应该有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还应该有方法、能力、意识,更应该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正确态度。

第五,掌握一定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压力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因此,教师应主动掌握一些有效释放压力的措施。

1、学会倾诉培根曾说,当你遇到挫折而感到愤怒抑郁时,向知心朋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

教师应乐于与人交往,广交朋友,这样在郁闷沮丧时,就可向朋友倾诉并寻求支持,及时释压,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3、多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每周3次,能改善情绪,降低血压和压力症状。

这是因为它刺激释放内啡肽,它是你体内令你感觉良好的荷尔蒙。

许多种类的运动都是有氧,如散步、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等。

4、培养广泛兴趣教师还应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各种业余活动,做到劳逸结合,放松自己,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

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

当发生职业倦怠时,可以尝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谓一举两得。

“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

它们隐退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

”伊丽莎白就是通过画画治好了忧郁症。


外,学校管理者要更多的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努力创设宽松自由氛围,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

学校的管理者能够多与老师谈心、沟通,真诚地倾听教师的诉说,以达成共识,发挥他们的特长,尽量安排合适的岗位,给予专业自主权;领导能够关注他们的生活,满足教师正当的要求,给他们以抚慰,那么学校就充满着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就能营造出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氛围。

融洽的人事关系,民主环境的感受,合作多于竞争,鼓励多与责备少的工作氛围,不仅能够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还能够让教师活得快乐、高贵、有尊严,让教师感觉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就大大增强。

总之,学校让教师有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师有幸福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教师自己也要树立起把教育当作幸福工作的境界。

高尚、崇高只是一种来自外在的评价,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是职业幸福感的坚实基础和永恒的活力。

因此,让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形成健康幸福的心态,一种平常的心态,一种感恩的心态,一颗对工作对学生爱的心态,一种没有嫉妒和抱怨的心态。

这样做了,教师的幸福感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