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合集下载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成果)一、概述1、工程概况秭归县九里移民安置小区功能完善项目共有5条道路系城市道路综合改造。

各条道路分别为:九里二路全长195米,红线宽26米,车行道宽15米;建东大道全长764.55米,红线宽32米,车行道宽22.5米;迎宾路全长1940米,九里二路至陡茅路红线宽13米,陡茅路至杨贵店桥头红线宽15米,杨贵店桥头至止点红线宽18米.陡茅路全长370米,红线宽18米,车行道12米;二圣路全长151.39米。

五条道路总长3421米。

2、设计提供测量点位根据建设单位按设计人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GPS-E级点共7个,其点号分别为:GPS1、GPS3、GPS4、GPS8、GPS9、GPS10、GPS11。

二、测量方案1、测量现有资料平面坐标资料: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控制点,因各点位之间有部分不能相互通视,施工过程无法进行,所以按照现场仅有通视条件,将首尾已知点GPS1、GPS8、GPS10进行了联测,并按照施工要求在中间各施工段进行了加密,其加密点编号分别为:JM1、JM2、JM3、JM4、JM5、JM6、JM7、JM8、JM9、JM10、JM11.高程资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E级点,选择GPS8为基准点,进行闭合和附合测量。

2、测量依据施工图纸:a、建东大道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b、九里二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c、迎宾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d、陡茅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e、二圣路路线平面图、路线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竖曲线表。

规范依据:a、《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该规范中相关测量章节内容。

3、平面控制测量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

城市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几个问题

城市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几个问题

城市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几个问题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高程控制网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测绘工作,其建立和改造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对高程控制网络的介绍,探讨其中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等。

关键词:城市高程控制网;建设问题高程控制是大地控制网络的一部分。

采用水准法建立了液位控制网络。

一步从全球到地方的控制原理构建步骤一般使用中,为了与精度分为一,二,三,四等找平。

水准测量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一级水准路线是高程控制的骨干,是研究地壳垂直运动和科学研究的主要依据。

每个水平线每隔一定距离埋一块标准石,点称为水平点,即高度控制点。

一、城市高程控制网等级的选择城市高程控制网一般采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一般是高度控制的一级,一般说,城市和城市越大,控制所需的面积越大,相应的等级要求越高。

还应当考虑选择地级市远景发展规划的时候,它一直是标准长度分布和水毛路点,兼顾当前和长远,建立高程控制网仅达到所需的精度,而且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对于地面沉降较大的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应在二级设置一级垂直控制网;对于中小城市,应在三级或四级设置一级垂直控制网。

沉降区高程控制网水平较高,应与城市沉降观测网配套使用。

第二,测绘法关于高程基准选择的第四条明确规定,测绘应当以国家规定的测绘基准为基础。

使用统一的测绘基准,不仅是为了保护测绘成果发挥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也使测绘行业健康发展。

二、简述高程系统(1)门槛抬高系统玉环门槛验潮站平均海平面为基准,从一个单一的,五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高驱动系统的老土地测量局一直沿用1957年以来不再使用;(2)吴淞高程系,经1871年至1900年间长达30年的水位观测,确定一个吴淞零点,它曾是长江流域和华东地区的海域基准面,目前浙江省内有些单位仍在沿用;(3)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统一以前的高程系统,华东地区水准网对青海岛和卡门进行联合平差。

潮汐站高程基准于1987年建立,成为浙江省的基本统一高程系统。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地控制点所组成地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地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地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地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3.3.1大面积地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地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地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地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地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展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1)方格网地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地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地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地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地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平均.(2)方格网地顶点应布置在通视优良又能长期保存地地点.(3)方格网地边长合宜太长,大凡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地倍数.(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地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地方格网是一种较好地检验方法.建筑方格网地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地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地二级平面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地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地)、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地其他图形(图1).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地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地密度应恰当,大凡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地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高程控制网地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地首级高程控制.当场区长、空阔于100 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3)水准点的埋设
普通水准标石是由柱石和盘石两部分组成。标石可用混凝土浇制 或用天然岩石制成。水准标石上面嵌设有铜材或不锈钢金属标志。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4)布设原则
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 、逐级加密 。
5)水准测量等级精标
等级



一 二 ≤±1.0㎜ ≤±2.0㎜ 三 ≤±3.0㎜ ≤±6.0㎜ 四 ≤±5.0㎜ ≤±10.0㎜ ≤±0.45 ㎜ ≤±1.0㎜
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 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6)水准网的布设形式
(1)一二等水准路线是国家的精密高程控制网 一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也是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等 科学问题的主要依据,其环线周长一般在1000~2000km之间。一般布设在 地质构造稳定,坡度较平缓的交通线附近。 (2)二等水准网在一等水准环内布设,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二等水 准路线应尽可能沿公路、铁路、河流布设,以保证较好的观测条件。二等 水准网环线周长根据地形条件一般在500~700km之间 (3)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工程建设所需的高程控制点。 三等水准路线根据需要在高等水准网的基础上加密布设成附合路线, 并尽可能相互交叉构成闭合环。单独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200km;环 线周长不超过300 km。 四等水准路线一般以附合路线布设于高级水准点之间,附合路线长度 应不超过80km。
技术设计:搜集和分析测区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 拟定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布设方案。一、二等水准 路线应在 1: 50万或 1: 100万地形图上进行;三、四等 水准路线在1:10万或1:20万地形图上进行。

控制网的建立

控制网的建立

控制网的建立本工程控制网分两级测设,首级为场区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为各建筑物控制网。

5.1.4.1、工程控制流程场区控制→建筑物控制→轴线内控→楼层控制轴线→楼层细部线5.1.4.2、场区控制网1、平面控制网(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以及各施工段的划分等因素进行。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须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平面控制网的埋设形式详见下图。

(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针对本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状及现场具体情况拟布设矩形建筑方格网作为场区平面控制网。

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廊坊市测绘院坐标成果后,首先对测绘院提供的四角坐标及高程进行校核,合格后利用测角精度为 1″,测距精度为:±(2mm+2ppm.D)的电子全站仪对四角桩距离及角度进行校测。

并将校测结果上报业主或监理单位,然后对结果相应调整后,测设矩形方格网作为场区平面控制网。

(3)场区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2、高程控制网(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与市政工程高程测设的基本依据;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本工程采用水准测量法建立;3)本工程高程控制网的测量等级为:国家三等水准测量;4)本工程高程控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水准的方法进行测量;5)场区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米,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15米,6)对高程控制网进行保护,并在施工期间每半年定期复测一次。

(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按三等水准精度进行复测检查,校测结果合格后,按照国家三等水准的要求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内高程控制点,经平差计算后的结果,作为场区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以此作为保证整个场区施工高程控制的首要条件。

01700021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01700021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控制点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 与场区平面控制网协调一致
建筑物的规模、形状和位置 场区地形和环境条件
建筑方格网的设计原则
建筑方格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原 则。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 上,方便施工测量和建筑物定位。
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 点,方便测量和校核。
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依据
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布点和测量方法: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根据场区大小、建筑物高度和施 工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每幢楼房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高 程控制网的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和应用: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建 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可采用上述等级之一。当场区长、宽大于100m时,可在场区内布 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利用三角学原理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方法。它具有速度 快、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优点,但是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和准确的计算。
05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 等。
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 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
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关联
平面控制网是建筑工程中确定位置和尺寸的控制网络, 而高程控制网则是确定建筑场地和建。
在建立平面控制网时,需要考虑地形起伏和建。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至 关重要的影响。在确定控制网的测量精度时,需要综合 考虑工程的定位精度要求、地形条件、建。
筑物高程的控制网络。两者在建筑工程中是相互关联的 ,因为位置和尺寸的确定需要考虑高程的变化,而高程 的确定也需要考虑位置和尺寸的影响。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二、水准测量的设计工作
4 、水准标石的埋设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水准标石的制 作材料、规格和埋设要求,具体规定和说明
基岩水准标石 一等水准路线,大约500千米 基本水准标石 一、二等水准路线,每隔40-60千米 普通水准标石 各等水准路线,每隔2~6千米一座
谢谢观看
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 山区的高程控制,平面控制点的高程测定
第二部分
水准测量的设计工作
二、水准测量的设计工作
1、工作程序Βιβλιοθήκη 1.(1)水准网图上设计:图上拟定网型方案 2.(2)水准点选定:实地选定水准点位置 3.(3)水准标石的埋设 4.(4)水准测量观测:外业 5.(5)平差计算和成果表的编制:内业
1975——8848.13m 2005——8844.43m
一、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 是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形式 •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由已知点高 程确定未知点的方法
三角高程测量
是高程控制测量的辅助形式 主要用于山区的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点的高程测定
Mw ≤±1.0 ≤±2.0 ≤±6.0 ≤±10.0
一、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国家一等水准网
•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 • 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的主要依据 • 复测周期:15~20年,沿相同的路线 • 环线周长,一般在1000~2000km • 我国一等水准网由289条路线组成,其中284
条路线构成100个闭合环,共计埋设各类标 石近2万余座
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规定: 各等级水准路线一般都应构成闭合环线或附合于高级水准路线上
一、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一、前言工程高程控制网是指在工程测量中,用于控制和监测工程地理坐标和高程的一种重要设施。

它是工程测量的基础,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合理、科学地布设工程高程控制网对于工程测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网点选取、布设方式、设备选用等方面。

二、工程高程控制网的意义在工程测量中,地理坐标和高程是两个最基本的测量要素。

地理坐标通常使用全站仪等设备来进行测量,而高程则是通过工程高程控制网来控制。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如果在工程测量中高程控制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甚至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因此,科学合理地布设工程高程控制网对于工程测量至关重要。

三、工程高程控制网的网点选取1. 布设原则工程高程控制网的网点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网点应能保证高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网点应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工程区域,且应有一定的密度,以满足工程测量的需求;③网点应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便于后续的实地调查和监测。

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网点进行布设。

2. 网点选择在网点选择上,应优先选择一些地势较平坦,离主要工程区域较近的地方,便于后续的使用和维护。

同时,应选择一些地震较少、土地沉降较小的地区,以避免地震、土地沉降等自然灾害对网点的影响。

此外,网点应尽量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区,便于后续的高程观测和测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适合的网点进行布设。

3. 网点密度在网点的布设中,应注意控制网点的密度。

一般来说,网点的密度应根据工程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来确定。

在较大的工程区域中,应适当增加网点密度,以保证高程控制的准确性。

而在较小的工程区域中,网点密度则可以适当降低。

在实际布设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要求,确定合适的网点密度。

四、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式1. 通用布设方式在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中,可以采用通用布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设计应遵循几点: (1)路线尽量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减弱前后折光。 (2)如与高压线或地下电缆平行,则保持50m距离。 (3)布设首级高程控制网应考虑下一步加密。 (4)尽量布设成环形或结点网。 (5)应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 (6)充分利用测区已有水准成果。 对于城市测图,首级高程控制网不应低于三等水 准网,且一般要求布设成闭合环,加密时可布成 符合路线或带有节点的网型或闭合环。
附合 水准 或闭 仪型 合路 号 线长 度 /km — DS1
水准 尺类 型
与已知 点联测 观测次 数
附合或 闭合路 线观测 次数
平地往 返较差、 附合或 环线闭 合差 /mm
4 L
山地往 返较差、 附合或 环线闭 合差 /mm —
4 n
6 n
因瓦
往返测 往返测
三等 6
四等 10
≤50
≤16
DS1 DS3
DS3
因瓦 双面
双面
往返测 往返测 往返测 往返测
往返测 往测
12 L 20 L
水准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城市和工程建设的水准测量的布设和施测,与国 家等级水准测量相似,其主要步骤一般是:水准网图 上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外业观测、平差计算 和成果表的编制等内容。 水准高程网的布设应力求做到经济合理。因此, 首先要充分了解测区的有关情况,进行必要的实地踏 勘,搜集和分析已有的有关水准资料,包括各等级水 准网图、水准点之记、成果表和技术总结等,从而拟 定出较为合适的布设方案。 设计方案确定后,到实地选定水准路线和水准点 位置。
L M M F W 4
单一支水准路线最弱点(终点)高程中误差计算公 式: (隧道、巷道贯通)
M M L H Δ
按等权代替法对水准网进行精度估计
• 等权代替法的实质是将复杂的水准网通过路线合 并与路线连接,简化成一条虚拟的等权路线,以 便按单一路线计算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其特点为 (1):路线合并 (2):路线连接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城市和工程测量中的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方法
水准测量(本节)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 GPS水准高程·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水准测量)
• • • • 各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水准高成控制网的布设 水准高程网精度估计 按等权代替法对水准网进行精度估计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 km 高差 全中 误差 /mm 二等 2
水准高程网精度估算
一般方法:间接平差法
间接平差法:
以各水准高程点高程为未知数 以各测段高差为观测值 以各测段路线长确定观测值的权列出各观测高差的误差 方程式(法方程) 计算方程式系数 法方程系数阵求逆(各对应元素为各点高程的权倒数) 计算各水准点高差中误差
• 大比例尺测图水准网,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 3cm,仅考虑测量误差则不超过2cm • 单一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最弱点(位于附和路线 中间)的高程中误差计算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