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周周末作业语文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周练语文试题

成绩一、语言运用和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冷峻.(jùn)氛.(fèn)围绮.(qí)丽弄堂 lòngB.淳.(chún)厚曙.(shǔ)光铿锵.(jiāng) 昏聩 kuìC.隽.(juàn)永虔.(qián)诚寥.(liáo)廓奸佞 nìngD.睿.(ruì)智憨.(hān)厚木讷.(nà) 腥臊.(sào)2.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②4月14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美国洛杉矶,中国使领馆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
③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2012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座。
A.管辖督促指日可待B.管制监督屈指可数C.管制督促屈指可数D.管辖监督指日可待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远望,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九上语文周练三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周练三(总分:60)姓名:班别:学号:一、基础1.默写古诗文(8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句是表达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 ,。
(2分)(2)《行路难》中“,。
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富的宴会场面,引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2分)(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片用对偶句式来宽慰,表现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的句子是,。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0分)(1)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xiàn mù()我。
(2)又说:“群居终日,yán bù jí yì(),好行小慧,难矣哉!”(3)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ɡ rán wú cún()。
(4)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fēnɡɡōnɡ wěi jì()!收获巨大!(5)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róu zào zuò(),是出于无聊,是fù yōnɡ fēnɡ yǎ(),是毫无意义的niǔ ní zuò tài()。
(6)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ānɡ dé yì zhānɡ()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7)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ì cán xínɡ huì()。
(8)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 yè()。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那一片草甸,到了春天,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真是美!B.有些地方官员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真该被批评惩罚!C.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简直天衣无缝。
度九年级上测语文第3周周末试卷(含答案)

度九年级上测语文第3周周末试卷(含答案)***学校2023—2024学年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3周周末试卷命题人:审核人:家长签名:得分: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
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上联:____忧得其所下联:____乐在其中(6)诗词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苏轼的美好希望在“①____, ____"(《水调歌头》)中唱响。
“②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对自然更替的深刻哲思。
根据知识卡片,分析“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其一)》]和“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句中“酒"的意义有何不同。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7分)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qióng lóu yùyǔ的huīhóng大气,也是曲径通幽的__________;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也是恬淡雅致的那朵青花;更有人说,中国风是诗经国风的悠悠__________,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
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niǔdài,将中国人紧紧联结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__________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
今天,通过诗词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qióng lóu yùyǔ()(2)huīhóng( )(3)niǔdài(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高深莫测吟唱传递B.含蓄隽永绝唱传递C.高深莫测绝唱传承D.含蓄隽永吟唱传承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今天,通过诗词的文化盛宴,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周周末试卷

兰著学校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周周末试卷〔学生版〕出题人:王凡审题人:杨素芳一、根底知识积存及运用。
正确..的一组是 ( )。
A.狡黠.〔xiá〕强聒.(ɡuō)不舍黎.民百姓(lí) 媚.上欺下(mèi)B.参.〔cān〕差恪.(kè)尽职守恼.羞成怒(nǎo) 气吞斗.牛(dòu)C.栖.(qī)息重蹈覆辙.(chè) 弥.留之际(mí) 孤.军奋战(ɡū)D.造诣.〔yì〕矫.〔jiǎo〕揉造作刻骨铭.mínɡ心涕泗. (sì)横流2.以下句子中的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如烟海....的心胸。
c.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D.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以后的借鉴,以避免重蹈覆辙。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避免同窗们不浪费用电。
B、可否推动素养教育,是保证青青年安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咱们要引导青青年用美的目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咱们考验了意志,增加了见地。
4、以下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论述了人一辈子与事业的关系。
B.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
C.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论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
D.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慰、鼓舞儿子维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顶峰。
二、诗文默写5. ,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 ?观刈麦?〕6.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 ?观刈麦?〕7.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8.因思杜陵梦,。
九年级语文周末作业(三)

《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
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
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
;
,
。
语文
首页
末页
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 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 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 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 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 生活的苦难。
语文
首页
末页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李崇断案
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
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 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此 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 后遣人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 可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奉伯咨 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 奉伯诈状。
语文
首页
末页
3.作者通过对鱼化石的记叙和描写,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痛苦和挫 折,要勇敢地抗争,生命的意义在抗争中得到 升华。
语文
首页
末页
谢谢!
语文
首页
末页
周末作业(三)
语文
首页
末页
一、基础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 弟》) (2)□□□□□□□,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行路难》)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语文
首页
末页
(4)苏轼《水调歌头》中“□□□□□, □□□□□”一句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 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初三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初三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一、知识回顾与复习《捕蛇者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黑质而白章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吾祖死于是几死者数矣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汪然出涕君将哀而生之乎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又安敢毒耶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翻译重要语句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永之人争奔走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君将哀而生之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3、填空:(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记述蒋氏祖孙三代的遭遇,发出了“”的感慨。
(2)文中写蒋氏的自述,始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_ _”相对比;以他“__ _ _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的“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_ ”相对比;以他的“_ _ _”和乡邻的“先死”说明捕蛇的不幸。
(3)文段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永州之蛇的“异”?(4)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悲惨是充满同情的,但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这从哪句话可以体现出来?二、文言文阅读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
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
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
”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初三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初三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班级姓名家长签名(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21分)[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丙]齐大饥(饥荒)。
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
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
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万钟于我何加.焉⑵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⑶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______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_________ 的表现手法。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周周末训练卷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周周末训练卷一、《陈涉世家》比较阅读(17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
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
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
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1.下面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B.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C.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D.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2013•茂名市】A.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B.人们在屋后的山坡上又种上了梨树、山楂树、橘子树、苹果树……C.五星红旗伴随“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因为他在中国发展出色,英国王子为他颁发了英国商业大奖——“年度企业家”奖。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3分)【2013深圳市】A.同学们登上莲花山,仰望着邓小平塑像,回想起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不禁肃然起...敬.。
B.前不久,某游客在埃及古神庙的神像上刻下“XXX到此一游”几个字,这让在场的其他游客叹为观止....,纷纷摇头。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D.从埃文斯语无伦次....的话里,斯科特等人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孝感】A.央视近日以《深山杏林傲风霜》为题播出了孝昌县“最美村医”何志英的动人事迹。
B.湖北来凤县一所民办高中为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建雕像的做法引起社会广泛争议。
C.一名武汉市79岁老人在目睹放鞭给人们带来的意外伤害后吟诗作词支持禁鞭。
D.面向全国公开招考选拔研究生的举措表明了孝感市对人才的重视。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2013株洲市】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了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③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乐,”这是活法。
B.会争的人,无意中失去了很多朋友;不争的人,却常获得友谊。
C.“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D.从《泰囧》、《十二生肖》到《西游降魔篇》,国产片票房破纪录越来越快。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2013·毕节】BA.不少同学早已把常规考题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
B.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我们要学会断章取义....,才能兼顾全篇文章,避免出现理解上的片面。
C.每年春季,百里杜鹃风景区观光游览的客人络绎不绝....。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饮食生活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7.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
(4分)【2012·黑龙江鸡西】(三)(共20分)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周周末作业语文试题①漫漫石板路上刻着她坚实的脚印,峭壁岩石上留下她疾走的身影,一个普通的女人,用生命的“扁担”,挑起生活的“大山”,她就是安徽休宁齐云山下“女挑夫”汪美红。
②清晨6点,齐云山脚下雾霭萦绕,当大多数村民还在休息时,她家中已经升起了炊烟。
吃完早饭后,她又带上一盒饭,然后挑起前一晚准备好的货物开始爬山。
陡峭的山路,一趟来回10来公里,汪美红每天要挑两三趟。
这样的负重攀爬,别说两三趟,就是一趟,一个成年男子也难以吃得消,但汪美红已经爬了17年。
③一个女人承受这样的命运,还要从多年前的变故说起。
④1990年的汪美红26岁,是一个美丽淳朴的农村女孩,嫁给了岩脚村的青年农民汪淑华。
第二年,汪美红生了一个儿子,但娩出的是一个患先天性白化病的残疾儿!按照国家政策,汪美红可以再孕。
第二年她又身怀六甲,并产下龙凤双胞胎。
双胞胎的降生冲淡了这个家庭的阴影,年轻的妈妈也对日子充满了美丽的憧憬。
⑤然而1994年3月1日,汪美红的人生改变了。
丈夫在村口横江打渔时不幸溺亡。
丈夫突然故去,三个孩子嗷嗷待哺,深处绝境的她开始上山采茶、下田插秧。
由于孩子小,她就挑着一双儿女,三人一起出工。
大儿子不能见阳光,做母亲的怕他乱跑,只得忍痛将他捆在屋柱或桌腿上。
“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儿子了,他很小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有时候也饿得哇哇大哭,哭累了就靠在桌腿上睡着了。
一个小孩,却比别人多流了多少泪。
”亲戚们不忍心看着她如此艰辛,私下劝她再嫁,还有人直接劝她远走高飞算了,但当她看到儿女睁大眼望着她这个妈妈时,她下定决心:“抛弃孩子,天堂我也不去!”⑥当年10月,齐云山上的道观重建工程启动,大量的砖瓦、沙石、水泥和钢筋等建材需要挑运上山。
于是,村里惟一的女高中生汪美红毅然咬牙扛起了扁担,换上了“解放鞋”,当上了挑山工。
通向齐云山的九里盘山道几乎都是台阶,许多地方非常陡峭,挑货上山谈何容易。
“当时是5元钱一百斤挑运费,从山脚爬上山大概五六公里,一般男人也就挑100斤,我第一天就挑了180斤沙石,希望能够多赚4元钱。
”“开始并不觉得很重,但是越爬越累,那天下来,两眼发黑,好几次差点连人带担掉下山。
”当她拿到卖命换来的9元钱时,人已经虚脱。
但第二天一早,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
第一担沙石一过秤,203斤!到下午4点多,她已挑了两个来回,跑了四趟。
可这个女子除了两个腿肚子练得结结实实,其实并不健壮,每走几百米,都要用拄棍撑着扁担休息一小会儿,密密的汗珠布在她脸上,而她的补救“秘诀”不过就是::“挑山工一定要吃腌菜,腌菜盐分多,上山淌很多汗,也不容易觉得累。
”⑦汪美红挑山,大儿子在家煮饭忙家务,双胞胎从10岁开始,一到双休日和寒暑假就帮着妈妈一起挑东西上山,上高中的时候,学习任务非常重,他俩还是坚持要帮妈妈挑担,从来不喊一声苦。
“家里条件差,有一年夏天,邻居吃西瓜,女儿瞟了一眼,我知道她想吃。
后来我准备买一个,但还是硬被她拉住了,非说自己特别不喜欢吃西瓜,其实当时孩子连西瓜什么味儿都不知道。
”那一刻,惟一能安慰汪美红的是,“我此生能够有这三个懂事的孩子,我也知足了!”如今大儿子已经20岁,学会了按摩,可以自食其力,而双胞胎儿女都很争气,应届高考均达到了重点分数线,女儿还超出重点线40多分,考上大学的这个暑假,他俩没有歇着,而是来到了县城开始打工……⑧这位母亲17年风里来雨里去,踏着4000多级台阶,往返9000多次山下山上,行走20多万公里山路,磨破140多双“解放鞋”,加上挑断的70多根扁担,用母爱把一双儿女“挑”进了重点大学。
当目送成才的孩子们走出深山老林的那一刻,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8.分析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2分)答:9.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2分)答:10.第⑥段“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句中“一步一步”改为“一步步”好吗?为什么?(2分)答:11.品析第⑦段中加点“瞟”字的表达效果。
(4分)答:12.第⑦段集中笔墨写了儿女们的表现,这样写的目的一是;二是。
(4分)13.本文在叙述过程中,多处引用了主人公的原话,除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外,还有何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4分)答:三、作文。
(60分)【2013年·成都市】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正真的家醅呢?时光流逝,事实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
“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
“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初中语文答题技能训练参考答案(3)1. C 2.B 3.C 4.B 5.A 6.B 7.示例: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教导我们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8.(2分)特点:①“挑山”一语双关,明指从事的劳动,暗指“负担”的沉重与人的顽强。
②“女人”用词毫无修饰,与人物身份相吻合。
③“山”也是比喻用法,强调的效果更突出。
作用:一是交代本文记叙的重点人和事;二是“挑山”与“女人”形成了强烈反差。
9.(2分)既表明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与前句呼应,也衬托出主人公的勤劳、坚毅。
10.(2分)不好,“一步一步”富有节奏感,写女人公上山时的举步维艰,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而“一步步”缺少沉重、缓慢、吃力的表达效果。
11.(2分)细节(动作)描写,既写出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又写出孩子的懂事,让人怜惜。
12.(2分)一是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孩子们的懂事。
(1分)二是通过侧面描写,(1分,答对一个要点即可)①间接写出主人公对儿女们成长的影响。
②说明主人公是一个有担当、有追求、有远见的人。
③提示了只有好“付出”,才有好“回报”的道理。
13.(2分)①具有变换叙事角度,丰富故事的作用;②使故事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初中语文答题技能训练参考答案(3)1. C 2.B 3.C 4.B 5.A 6.B 7.示例: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教导我们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8.(2分)特点:①“挑山”一语双关,明指从事的劳动,暗指“负担”的沉重与人的顽强。
②“女人”用词毫无修饰,与人物身份相吻合。
③“山”也是比喻用法,强调的效果更突出。
作用:一是交代本文记叙的重点人和事;二是“挑山”与“女人”形成了强烈反差。
9.(2分)既表明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与前句呼应,也衬托出主人公的勤劳、坚毅。
10.(2分)不好,“一步一步”富有节奏感,写女人公上山时的举步维艰,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而“一步步”缺少沉重、缓慢、吃力的表达效果。
11.(2分)细节(动作)描写,既写出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又写出孩子的懂事,让人怜惜。
12.(2分)一是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孩子们的懂事。
(1分)二是通过侧面描写,(1分,答对一个要点即可)①间接写出主人公对儿女们成长的影响。
②说明主人公是一个有担当、有追求、有远见的人。
③提示了只有好“付出”,才有好“回报”的道理。
13.(2分)①具有变换叙事角度,丰富故事的作用;②使故事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