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 车身广告 分析.doc
公交车车身广告的视觉分析

因 此 在 选 择 投 放公 交线 路 时 ,需 要 根 据 不 同产 品 的 实 际 情
况, 选 择 有 针对 性 的 线路 , 让 目标 消 费者 有 更 多机 会 看 到 广告 。
将广告每时、 每刻 、 每天 、 每 月重复 展 现在 人 们 眼 前 。 中 国大 量 的
报 纸广 告 1 0 . 2 8元 , 电 台广 告 4 . 4 3元 , 车 身广 告 1 . 1 9元 。所 以 , 在 所 有媒 体 中 , 车 身 广告 的 平 均干 人 成 本最 低 , 最 具 有 竞争 力 。 除了步行以外, 7 4 %的消 费 者 过 去 一 个 月 外 出最 主要 的代 步 交通 工 具 是公 交车 , 其 次 是 自行 车 4 7 %。 同时 , 消 费 者乘 公 交 车 的
主 动 出现 在 受 众 的视 野 之 中 , 在 传 播方 式 上 最 为 “ 积极 、 主动 ” 。 从
人 的 注意 力 角度 讲 , 移 动 的物 体 总 是 比较 能 被 注意 到 , 因此 , 唯 一 可 以移 动 的车 身媒 体 同样 也 更 能在 众 多 户外 媒 体 中脱 颖 而 出 . 得 到 更 多 的注 意 , 实现 高 到 达 率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 交车 车 身广 告 的 视 觉特 点
1 、 有 规模 性 的 移 动 户外 媒 体 广告
但覆盖的区域过于单一 , 且黄金线路的价格较高 , 并 不是 针 对 所 有 区域 , 特 别 对 于 城 市生 活 区 、 运 动休 闲 区 等 区域 的覆 盖 明 显 不
公交车体广告

公交车体广告公交车体广告是一种在公交车车身上展示广告信息的营销方式。
它利用公交车这一移动媒体的特点,将广告信息展示给广大乘客和行人,从而实现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的目的。
公交车体广告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常见的营销手段,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和消费者的关注。
公交车体广告的优势在于其广泛的触达群体。
每天,成千上万的人乘坐公交车出行,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职业和年龄段。
公交车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穿行于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商业区,能够覆盖大量的潜在消费者。
公交车体广告的宣传范围广阔,受众多样化,能够有效地传递广告信息,提升品牌知名度。
其次,公交车体广告具有较长的接触时间。
相比于其他传统广告形式,例如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公交车体广告能够在乘客等待公交车、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进行长时间的接触。
乘客在公交车站台等待公交车时,可以仔细观察车身上的广告信息;在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乘客也能够持续地接触到广告。
这种长时间的接触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和认知,提高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
公交车体广告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卓越的露出率。
由于公交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在城市的繁忙路段频繁穿行,其车身广告能够被大量的行人和车辆看到。
公交车体广告的露出率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体,例如平面广告和户外广告。
这使得公交车体广告成为品牌宣传的有力工具。
除了上述优势,公交车体广告还具有灵活性和创意性。
公交车体广告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作,形式多样。
常见的形式包括全车包装、车顶广告、车身贴纸等。
公交车体广告的设计和制作可以采用创新的手法,例如运用大胆的颜色和图案、运用动画和3D效果等。
这些创意的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广告的影响力。
然而,公交车体广告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公交车的运行区域和路线有限,公交车体广告只能在特定的城市和地区进行展示,覆盖的范围有限。
其次,公交车体广告需要面对交通流动的情况,车辆的移动可能导致广告的观看性受到影响。
公交车车体广告市场调查报告word精品文档7页

专业策划与市场调查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一、调查主题:公交车车体广告市场调查报告二、调查地点:***市区调查时间:2019年10月17日—2019年11月5日三、调查内容:1.车体广告的介绍2.车体广告的表现形式3.车体广告的优势4.车体广告的前景分析公交车车体广告市场调查报告车体广告 - 简介车身广告又称车体广告,近10年的高速发展,公交车是中国城市里面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公交车是中国城市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使公交车身,成为一种渗透力极强的户外广告媒体,同时公交车身广告又是固定户外广告的延伸,它具有固定户外广告的优点——广告画面冲击力大,广告影响持续不断,能有效的向特定地区特定阶层进行广告诉求的特点。
同时公交车身广告流动性使车身广告的受众层面更为广泛广告到达率更高,凭借自身的特点公交车身媒体日益成为众多品牌投放广告的媒体形式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出现了大量的车体流动性广告。
在平日里穿梭于市区各街道的各种车辆上,除车体本身底色和各式标志外,无论是公交车、出租车、箱式货车,还是私人轿车甚至三轮车,其车体颜色、形象标志越来越多,在这些五颜六色的车体上,名目繁多、创意各异的广告也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宣传广告图案抢眼,字体或大或小、或简或繁,在车体的位置或高或低、或前或后、或车头或车尾,效果颜色也或深或浅、或浓或艳,尤其当通过交叉路口遇到红灯时,数十甚至上百辆各型车辆排成长龙时,从侧面看,不仅颜色繁杂、内容千姿百态,其字体、图案大小更是应有尽有。
流动车体广告对于传播品牌和产品具有很好的作用。
行人在看到一两次后可能对他们的品牌还留不下很深的印象,但由于投入的时间较长,行人能经常看到车体广告,必然加深消费者的识别率、认知率。
车体广告 - 表现形式从投放内容上看,公交车广告的诉求点主要是以品牌形象为主,以产品为辅助。
公交车车身广告上往往放一些基本元素比如“XX产品体、logo和产品,再就是一些荣誉表示。
公交车身广告效果的调查报告分析

公交车身广告效果的调查报告分析调查报告分析:1. 背景信息:本调查报告旨在对公交车身广告效果进行分析。
调查针对市内公交车的广告投放进行,以了解公交车身广告对受众的影响和认知度。
2.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选取了1000名市民作为调查样本。
问卷内容包括对公交车身广告的注意度、受众对广告内容的记忆和认知度的评估等。
3. 调查结果分析:3.1 注意度评估: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称他们经常在搭乘公交车时注意到车身广告。
其中,约40%的受访者称他们的注意度为高,另外4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注意程度一般,仅有约20%的受访者表示注意度较低。
3.2 广告记忆度评估:在问卷调查中,约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能够记住他们在公交车上看到的广告内容,而剩余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广告内容记忆较为不明显。
其中,对于一些具有创意或特殊设计的广告,记忆度较高的比例相对更高。
3.3 广告认知度评估:进一步调查发现,大约50%的受访者能够理解广告内容,其中有约30%的受访者提到他们对广告内容的关联和创意有所接受。
然而,还有约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广告的含义和目的并不了解。
4. 结论和建议:4.1 结论:公交车身广告具有较大的注意度和记忆度,但只有一部分受众能够真正理解广告内容和目的。
4.2 建议:为了提高公交车身广告的效果,广告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创意设计:通过采用创意或特殊的设计方式,提高广告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增加受众对广告的注意度和记忆度。
- 精准定位:根据公交车所在地区的特点和目标受众的属性,选择适合的广告内容和定位,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并提高广告的认知度。
- 清晰传达:广告内容应简明扼要,能够迅速传达广告主的信息和目的,以确保受众能够准确理解广告的含义。
综上所述,公交车身广告在市内具有较高的注意度和记忆度,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广告内容的认知度,以更好地满足广告主的营销目标。
继续写相关内容:5. 分析:5.1 注意度评估显示,公交车身广告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超过80%的受访者称经常在搭乘公交车时注意到车身广告。
公交车体广告

公交车体广告引言公交车体广告是一种在公交车车体上进行的广告形式,它通过将广告内容植入到公交车的外观上,达到推广产品、服务或增加品牌曝光度的目的。
公交车体广告相比传统的宣传方式具有更高的曝光率和覆盖面,因为公交车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在市区内不停地行驶,使得广告内容可以被大量的人群所见,从而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
1. 公交车体广告的类型公交车体广告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 全车贴式广告全车贴式广告是将广告内容覆盖在公交车的整个外观上,包括车身、车尾和车顶。
这种类型的广告具有视觉冲击力强、广告面积大的特点,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广告的曝光率。
1.2 半车贴式广告半车贴式广告是将广告内容贴在公交车的一侧或者一部分区域上。
与全车贴式广告相比,半车贴式广告的成本更低,但是广告的曝光面积和视觉效果相对较小。
不过,由于公交车在路上频繁行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广告,依然可以有效地传达广告信息。
1.3 LED显示屏广告LED显示屏广告是通过在公交车体上安装LED屏幕来播放广告视频或图片。
这种类型的广告具有动态效果和高清显示的特点,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和注意力。
LED显示屏广告一般安装在公交车的侧面或者车顶,以确保广告内容可以被更多的人群所见。
1.4 窗贴式广告窗贴式广告是将广告内容贴在公交车的车窗上,使得广告可以通过透明窗户展示出来。
这种类型的广告可以在公交车停靠站点等待的时候,方便乘客和行人观看。
窗贴式广告一般使用半透明材料制成,以保证广告内容的清晰度同时不影响乘客的视线。
2. 公交车体广告的优势公交车体广告作为一种室外广告形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2.1 广告覆盖面广公交车体广告能够在城市交通繁忙的街道上行驶,在不同的区域和线路上覆盖大范围的人群。
这使得广告内容可以被更多的人所见,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和品牌的曝光。
2.2 高曝光率由于公交车在市区内行驶的路线多样且频繁,使得广告内容可以被大量的人群所见。
公交车身广告效果的调查报告

强化合作伙伴关系
公交公司应加强对广告位的维护和更新, 确保广告位的清洁度和完整性,提高广告 呈现质量。
与广告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优质 的服务和支持,吸引更多广告主选择公交 车身广告。
数据驱动决策
创新广告形式
收集并分析广告投放数据,为广告主提供 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 。
积极探索新的广告形式和技术,如虚拟现 实、增强现实等,为广告主提供更加多样 化的选择。
04
公交车身广告效果实证分析
曝光度效果分析
高流动性带来高曝光度
公交车在城市中运行频繁,覆盖面广,能够迅速将广告信息传递 给大量市民。
多样化的路线选择
公交车拥有众多线路,可根据广告目标人群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线路 进行投放,进一步提高曝光度。
长时间展示
相较于其他户外广告,公交车身广告展示时间较长,能够持续吸引 市民注意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众数、方差等,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集中趋势。 • 推论性统计:通过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探讨数据间的关
系和规律,验证广告效果评估指标的显著性和影响力。 • 建模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建模方法,建立广告效果评
估的数学模型,量化评估广告效果,并进行预测和趋势分析。通过这些 分析方法,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广告效果,为广告主提供精确、有价值 的决策支持。
数字化与智能化
数字化技术为公交车身广告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如动态显示、AR互动等,提升 广告效果。
公交车身广告主要投放领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费品:日用品、食品、饮料等 消费品品牌常常选择公交车身广 告进行宣传,以扩大品牌影响力
。
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等服 务业也积极投放公交车身广告, 以提升服务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公交车身广告效果的调查报告

告2023-11-06contents •引言•公交车身广告概述•广告效果调查•广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广告效果评估方法•结论和建议目录01引言背景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公交车身广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频繁地展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然而,公交车身广告的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能够有效地传递广告信息,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交车身广告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传递广告信息的效果,为广告主和公交公司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广告效果和公交公司的收益。
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范围和方法范围本研究选取了某城市的50辆公交车的车身广告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不同路线、不同时间段的公交车辆。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其中,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乘客和广告受众,了解他们对公交车身广告的认知、态度和反应情况;数据分析则主要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02公交车身广告概述公交车身广告是指发布在公交车外部,以广告牌、喷绘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的广告形式。
公交车身广告的定义具有较高的覆盖面、视觉冲击力强、传播效果好等特点。
公交车身广告的特点公交车身广告的定义和特点早期公交车身广告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形式为手绘或油漆绘制。
现代公交车身广告随着科技的发展,公交车身广告逐渐采用电子屏幕、数字喷绘等技术,提高了广告的视觉效果和传播效率。
公交车身广告的发展历程针对不同类型、年龄、收入等人群,选择相应的公交车线路进行广告投放。
目标受众分析根据不同时间段人们的出行习惯,选择高峰期、平峰期等不同时间段进行投放。
投放时间选择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设计吸引人的广告内容,提高广告的吸引力。
广告内容策划公交车身广告的投放策略03广告效果调查调查设计确定调查目的评估公交车身广告的宣传效果,包括广告的吸引力、品牌知名度、购买意愿等。
选择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目标受众对广告的反馈。
公交车身广告效果的调查报告分析

公交车身广告效果的调查报告分析xx年xx月xx日•引言•公交车身广告概述•调查设计和方法目录•调查结果分析•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01引言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不断发展,公交车的数量和车次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为广告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随着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公交车身广告也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广告形式之一,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影响力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广告形式的多样化背景介绍评估公交车身广告的效果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公交车身广告的各种要素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从而为广告主和公交公司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广告策略提供参考。
提高公交车身广告的传播效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公交车身广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广告传播效果,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研究目的和意义公交车身广告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相关的研究也已经非常成熟。
国外的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公交车身广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国内研究现状相对于国外而言,公交车身广告在国内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研究也还不够成熟。
不过,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广告市场的不断扩大,公交车身广告将会成为未来广告市场的重要力量,相关的研究也将逐渐增多。
国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VS02公交车身广告概述公交车身广告是一种移动广告形式,利用城市公交车的车身作为传播载体,通过视觉设计、文字和图案的组合等手段,向广大受众传递广告信息。
公交车身广告的定义公交车身广告具有流动性大、覆盖面广、视觉冲击力强、广告效果持久等特点,同时能够针对特定受众群体进行精准传播。
公交车身广告的特点公交车身广告的定义与特点1公交车身广告的传播优势23公交车身广告作为公共交通部门的合作伙伴,通常被视为政府或公共服务机构的官方宣传,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可信度高公交车身广告在城市中行驶,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强制收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量的人口决定了公共交通的绝对重要性和未来的发达程度,同时,也给公交车身广告的发展,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巨大空间。
在媒体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聪明的广告主频频选择车身作为发布广告的媒体,有以下十个方面的优势:
优势1:唯一可移动的户外媒体形式
相对于其他的户外媒体形式,车身广告的传播方式是主动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之中,在传播方式上最为"积极、主动"。
从人的注意力角度讲,移动的物体总是比较能被注意到,因此,唯一可以移动的车身媒体同样也更能在众多户外媒体中脱颖而出,得到更多的注意,实现高到达率。
优势2:以多面立体展示方式传播广告信息
近距离接触消费者车身广告的有效可视范围大于270度,从根本上消除了视角盲区,通常情况下,受众可同时接触到两个广告位,有效增加接触机会,确保广告的实际到达率。
车身的两侧展示位,面积巨大,特别是在经过交叉路口时,画面展示充分。
车尾展示区,配合两侧展示面构成展示整体,并大大延伸了广告的有效可视距离与角度。
同时,针对驾车者,广告特别醒目。
另外,车身广告的高度位置正好与行人视线持平,可以将广告信息近距离的传播给受众,达到最大的可视机会。
优势3:广告发布面积巨大,画面清晰,有效传播距离远大
面积的画面展示是广告信息有效传播的前提条件,庞大的广告画面可以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
单层车上画面积大于30平方米,双层车更超过70平方米,堪称移动的巨型广告牌。
MPI(媒体伯乐)在实地测量中,使用了精确的激光测距仪,车身广告最大有效可视距离达到70-75米,双层车甚至达到100米,形成范围广阔的有效可视区域。
由于广告画面巨大,在30米外,恶劣气候下,小角度观看,广告画面依然清晰
可见,纵然相距60米以上,较大的广告画面仍能保证信息清晰可见(如站在宽阔的10车道马路对面)。
优势4:适合各类产品发布
车身广告几乎适合所有行业发布广告信息。
在以往的客户中有食品、饮料、酒类、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家电、药品、邮电通讯、零售百货、房地产、金融证券、银行保险、家居建材、服装服饰、办公用品、餐饮娱乐、生活服务、媒体、教育培训、公益广告等等。
随着车身广告越来越成熟,很多以往较少使用户外类型广告的客户,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车身广告的优势。
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1999年整个网络行业对车身广告的追捧,还记得车身上那个醒目的搜狐的狐狸脚印和尾巴吗?这些本来自身就是媒体行业的客户,也加入到了车身广告的行列,远的有当初上市就大投车身广告的《申江服务导报》,近的有《东方早报》、《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甚至还有电视台、电台,如"东方卫视"、 "南京电视台"、 "成都电台"等等。
杂志方面有《大都市》、《健美女性》、《新闻周刊》等。
同时,以往定位高档品牌形象的企业(非大牌广告不做的行业)也迅速改变对车身广告的看法,抢得市场先机,比如:金盛保险、太平人寿、平安保险、海尔纽约人寿、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维珍航空、大众POLO汽车、海南马自达、东南汽车、UPS、联邦快递……
可以说车身广告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并且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优势5:高接触机率和稳定的接触频次
车身广告是可见机会最大的户外广告媒体。
公交车平均运营距离为13KM左右,以车身广告的实际可视范围计算,单车可覆盖面积平均为0.3平方公里,每天运行次数平均10次,日均接触人次8.7万余,若以3个月发布时间计算,有效OTS可达到7800,000人次(以上海为例)。
广告发布数量以及地域环境、城区面积等方面的差别,使不同城市的接触频次会有所差异,以15辆月发布规模的基础上,基本能够保证在目标区域中每周2次以上的接触频次,以此推算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发布期,其目标区域总接触频次可以达到24次以上,足以保障其对广告的印象。
优势6:较强的地理针对性
车身媒体的可移动性使之可以针对性地靠近特定场所传播广告信息,达成广告目的。
同时,公交媒体线状交叉成为网络,覆盖城市各个区域,带来广阔的广告覆盖范围,完整有效地接触目标人群。
比如高档产品、奢侈品可以有针对性的经过商务区,高档住宅小区;手机、IT电脑类产品可以经过电脑手机大卖场;药品可以经过药房、医院;快速消费品可以经过大卖场、超市、便利店;服装类可以经过百货公司、服装专卖店;家居建材类产品可以经过家居卖场、建材特色街、连锁售点等等。
在选择线路时,针对客户的产品可以适当选择线路经过商业区、商务区、主干道、特色街道、居民小区、高档住宅区、大学区等,最大限度的将广告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
优势7:较低的千人成本(CPM)
据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主流媒体中,杂志的平均千人成本最高,为20.8元,其次是电视广告20.64元,报纸广告10.28元,电台广告4.43元,车身广告1.19元。
所以,在所有媒体中,车身广告的平均千人成本最低,最具有竞争力。
优势8:广告策略配合完美
一、广告目的的配合
车身广告发布目的一般非常明确,归纳起来有以下4点:
1、以品牌形象为主要诉求目的。
2、以产品推广为主要目的。
3、以配合电视广告为主要目的。
4、以配合产品促销为主要目的。
二、广告策略的配合
有效配合电波媒体的广告落地工作(高空+地面的广告投放模式)。
对于在全国性媒体上投放广告的产品来讲,车身广告能够帮助其进行广告信息在各地域的落地工作。
投放组合媒体的广告效果要远远大于单一媒体的广告效果,高空有电波媒体覆盖(电
视),地面有车身广告配合,同时可以连接终端售点(卖场、超市、饭店、酒家等),提示消费者购买,以配合当地的销售。
车身广告的主画面和电视广告中的主诉求点相同时,可以让目标受众在强干扰的环境之下接受到电视广告后,再通过车身广告进行品牌识别,就可以大大加强电视广告的效果。
三,广告排期的配合
1、长期车身广告配合间歇式投放的电视广告,以达到长期维持品牌的知名度的目的。
2、在没有电视广告投放的情况下,用间歇式车身广告投放来维持产品知名度。
3、车身广告作为电视广告的延续,用最低的成本最长时间的延长产品的知名度。
4、长期电视广告与车身广告同时叠加投放,一定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广告效果。
四、广告位置的配合
1、两侧或单车尾发布。
广告发布面积小,发布价格低廉,适合诉求与品牌形象相关性较低的简单广告信息和促销等信息告知,同时,其广告覆盖面及发布辆月次方面应做相应增加。
2、全车发布。
广告发布面积大,广告信息传播完整美观,视觉效果良好,适合主流品牌的营造及品牌维护推广工作,因发布费用相对较高,故在线路覆盖范围、发布辆月次等方面会相应被减缩。
优势9:消费者与车身广告的关系紧密
据统计显示,在全国30个城市普通居民的媒体接触习惯中,昨天看过电视的比例有93%,过去一周看过车身广告的有66%,昨天看过报纸的有57%,昨天听过收音机的有24%,也就是说,车身广告是普通消费者除电视以外接触最多的广告媒体。
消费者在过去一周接触过的所有户外广告形式中以车身广告为最多,为 66%,其次是候车亭50%,楼顶大牌广告44%。
除了步行以外,74%的消费者过去一个月外出最主要的代步交通工具是公交车,其次是自行车47%。
同时,消费者乘公交车的频率很高,平均每月20次,16个小时。
在生活态度方面,65%的消费者喜欢使用含有天然成分的产品,52%认为广告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53%的消费者喜欢个性化的追求,同时,在看电视碰到插播广告时,46%的消费者会换台,这样就浪费了广告主大量的广告费(你的广告费的一半原来是被浪费在这里的--电视的换台率上)。
另外,有42%的消费者很留意户外广告。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与接触方式。
消费者平时看电视的主要时间段集中在晚上18:00---23:00,其中19:00---22:00是黄金时段。
合计3-4个小时,同时,在06:00---18:00这 12个小时的时间里,看电视的消费者比例最高不超过13%。
消费者平时在户外的主要时间段集中在上午7:00---9:00和下午 16:00---19:00,为上下班的高蜂时段,合计4-5个小时,正好可以和电视媒体形成最佳互补。
在06:00---19:00这13个小时的时间里,在户外的消费者比例最低不低于14%,与看电视的空挡时段形成鲜明对比,这时候,户外车身广告就可以全天候的每天2次以上的覆盖目标消费者。
另外,消费者平时看报纸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时间段,上班前后,中午吃饭休息时间,以及晚饭前后这一时间段,且最高比例不超过7%,都比较低。
优势10:最新的调研结果令人欢心鼓舞
从实力媒体最新的调研结果来看:户外广告的提示后认知度以车身广告最高38%,其次是候车亭广告23%,大牌广告14%,地铁广告9%。
同时有81%的人每周的行走路线是固定的,并且每周平均经过固定路线9.4次,使用的交通工具仍以公交车为主。
MPI(媒体伯乐)近期对一些主要城市的所有公交路线进行了数码摄像实测,并通过后期图像处理和数据统计后,获得了每条公交线路运行期间车身广告能够接触到的总人次(OTS/Reach),同时通过固定样本组的日记留置法的进一步研究,获得了车身广告
的平均接触频率(Frequency),最终得到车身广告的总毛评点GRP。
这一中国户外广告史上的创新研究,大大推动了户外广告研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