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新编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新编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一、万以上数的认识知识点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都是数位。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万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从高位读起。

读亿位或万位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5、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07、多位数进行大小比较时,先比较多位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如果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8、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把个级上的四个“0”去掉,添上一个“万”字。

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把个级和万级上的八个“0”去掉,添上一个“亿”字。

9、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先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再写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

,如果等于或者大于5,在舍去万位或者亿位后面的尾数的同时,向万位或亿位上加1,并在后面写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知识总结一.加减法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求两个数的积用乘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商用除法计算。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验算用减法,减法验算用加法)。

二.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 a+b+c a+b+c =a +c +b a+b-c =a -c +b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复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2)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 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 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4)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相当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a-b-c=a-(b+c) (5)加多了要减,减多了要加,没有加完 继续加,没有减完继续减。
(六)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把未尾4个0改成“万”字;把整 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未 尾8个0改成“亿”字。 (七) 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 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 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 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 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三)多位数的读法: (1) 先把多位数分级,先从高 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 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 每级未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 只读一个0。
(四)多位数的写法: (1) 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一 级一级往下写; (2)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 在那个数位上写0。 (五)比较数的大小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 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最高 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 较下一位……依次类推。
数 位
亿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 位
…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数 位
亿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 位
…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百 万 万
十 万





(三)多位数的读法: (1) 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 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 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 每级未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 只读一个0。
小。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 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 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 ×除数+余数 甲数÷乙数= 24,说明甲数是乙数的 24倍,也就是说甲数里面有24个乙 数。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商不变。这叫做商 不变的性质。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 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 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 干倍(0除外),商反而缩小或扩 大相同的倍数。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 算。乘除法是互逆运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 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 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
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 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
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 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2)路程= 速度×时间 速度= 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 总价÷单价
(4)总数÷份数 = 每份数 总数÷总份数 = 平均数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西师版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一、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2、数位顺序表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3、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4、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5、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6、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 0,加上“万”字或“亿”字。

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如果小于5 就舍去尾数,写上“万”字或“亿”字;如果大于或等于 5 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写上“万”字或“亿”字。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加减法的关系加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2、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3、简便计算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如:27 + 36 + 64 = 27 +(36 + 64) = 27 + 100 = 127三、角1、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多位数的认识一、概念1、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2、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1、从高位读书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在后面加“亿”字或“万”;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多位数的写法法则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四、比较两数的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五、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1、改写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去0加万或亿用=连)a.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0(四个0)加万b.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去0(八个0)加亿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2、省略万或者亿后面的尾数(找、看、去、加≈连)a、用“万”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将万位上的数加1;b、用“亿”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万位上的数,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将亿位上的数加1。

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数的运算一、多位数的加减法1.口算:先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计算.2.估算:先把这些数看作最接近的"整万"或“整亿”的数,再计算.(方法:四舍五入法)3.用计算器计算:认识计算器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4.加咸法的关系:(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5.加法交换律:在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调换加数位置,得数相同.(a+b=b+a; a+b+c=b+c+a=c+a+b)6.加法结合律:在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任意把其中两个加数先结合起来想加,得数相同.a+b+c=(a+b)+c=a+(b+c) =(a+c)+ b7、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被减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引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尤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本文将针对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

【第二部分:数的认识】1.认识自然数在四年级数学上册中,首先学生需要对自然数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自然数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数,从1开始依次向上递增,是用来计数、排序和排队等的基本数。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概念,掌握自然数的性质和特点。

2.认识整数在自然数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认识整数。

整数包括自然数、0和负整数,是正整数和负整数的统称。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理解整数的大小,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算。

3.认识小数除了整数,四年级的学生还需要认识小数。

小数是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可以用于计量、计算和比较。

通过学习小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相加、相减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数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加法和减法,学生可以掌握整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计算和解决。

2.乘法和除法在数的运算中,乘法和除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学习乘法和除法,学生可以掌握整数和小数的乘除运算规则,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性质,以及应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四部分:数的应用】1.时间和时钟在四年级数学上册中,时间和时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学习时间和时钟,学生可以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和表示方法,了解时间的计算和比较规则,以及应用时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长度、质量、容积和金额除了时间和时钟,长度、质量、容积和金额也是数学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应用领域。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一、数的认识和计数数的名词、数字及阿拉伯数字、数的比较、数字的补数、简便计数、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积累、计数习惯等。

在四年级下册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数的认识和计数的知识点。

通过认识数的名词、数字及阿拉伯数字,我们可以熟悉数的基本概念。

同时,在学习数字的补数、简便计数等内容时,我们也可以掌握如何使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数的运算0的概念、数的加减法的认识、加减法的口诀、数的乘法的认识、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除法口诀、算式的认识、加减混合计算等。

在学习数的运算方面,四年级下册有许多新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掌握。

通过学习加减法的口诀、乘法口诀、除法口诀等,我们可以轻松地进行数的运算。

同时,在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等内容时,我们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三、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认识长度的认识、长度的比较、长度的单位、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对时间的测量、重量的认识、重量的比较、重量的单位、对重量的测量等。

在四年级下册,我们还将学习一些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认识。

通过学习长度的单位、时间的单位和重量的单位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物理概念。

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对这些物理概念进行测量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技能。

四、几何图形的认识各种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分类、图形的画法、简单的图形变换等。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方面,四年级下册也有许多内容需要我们去掌握。

通过学习各种图形的认识和对图形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

同时,在学习图形的变换等内容时,我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数据的处理数据的搜集、用表格表示数据、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图形的绘制等。

最后,四年级下册还涉及到数据的处理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如何搜集数据、如何用表格表示数据以及如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等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概念。

同时,在学习如何绘制图形等内容时,我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知识点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概念
1、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2、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级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亿”字或“万”;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多位数的写法法则
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四、两数的大小比较
从高位开始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位数相同的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五、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
1、改写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
a.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掉4个0加“万”;
b.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去掉8个0加“亿”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2、省略万或者亿后面的尾数(找、看、去、用≈)用四舍五入法。

a、用“万”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向万位上的数加1;
b、用“亿”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万位上的数,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向亿位上的数加1。

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3.用计算器计算:认识计算器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一、多位数的加减法
1.口算:先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计算.
2.估算:先把这些数看作最接近的“整万”或“整亿”的数,再计算.
3.加咸法的关系: (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a+b+c=b+c+a=c+a+b)
5.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

a+b+c=(a+b)+c=a+(b+c) =(a+ c)+ b
6、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被减数里面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c-b
一、线:
线段:两点之间的距离叫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射线:一条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二、角
1、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小于900的角是锐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的角是钝角。

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量角器:(中心点、内圈刻度、外圈刻度、零刻度线等组成)
3、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0
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4、量角:(1):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3):角的另一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4):从与零刻度线重合的那一边的射线方向的零刻度开始读角度(两重合一看)
5、画角:(1):从一点起画一条射线;(2):把量角器放在射线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然后对准要画的角的度数的刻度线点上一点;(3)从射线的端点起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两重合一点)
6、用一副三角板能拼出的角有:(300;450;600;900;1200;1350;1500;1800。

)
7、直角=900钝角大于900小于1800平角=1800周角=3600
一平角 = 2直角一周角 = 2平角 = 4直角
三、相交与平行
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

4、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无数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三位数乘两数的乘法
1、口算:400×30= 400×3=1200 1200×10=12000或4×3=12 12×1000=12000
2、估算: 估算时,首先把因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整十,整百进行口算,再把近似数相乘。

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

3、笔算:计算方法及法则: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书写格式:注意进位以及数位要对整齐。

4、解决问题
(1)认真分析问题:
a、认真读题,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已知条件;
b、分析数量关系
c、列式解答(2)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先将被除数分成两个都是除数倍数的数,最后再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2、估算:将除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或整百的数,再把被除数看作最接近除数倍数的数,然后才进行计算。

如371÷62,就可以先把62看作60,再把371看作最接近60的倍数360,结果就约等于6。

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 。

3、笔算:
(1)步骤(1):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正上方;(4):每次除得的余数就比除数小。

(2)方法a、试商;b、调商;c、确商;d、验算。

(3)每一步的计算过程:a、商;b、乘(用确定的商来乘除数);c、减(用除数除的被除数的那几位来减去乘得的得数,得出余数)
注:在计算中应特别注意数位要对齐。

4、探索规律: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商的变化规律:
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缩小或扩大多少倍。

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

可能性
感受生活中不确定现象,会用可能、一定、不一定等词语说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