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新编歌诀版)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新编歌诀版)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罗老师新编歌诀版)【超新版】姓名: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一.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四位一分级,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二.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有: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多位数的读法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每级末尾如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仔细。

※万以内数的读法头顶中文数字,脚踏个十百千,读时从左到右,也要从上到下,0字读零,个字不读,零不读脚,零不挨零,零不在后。

四.多位数的写法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顶位要牢记。

※万以内数的写法分写数码单位,上写1,2,3,4,;下写个十百千,某数位,无单位,0占位。

五.多位数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比大小,位多大,位少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六.多位数的改写“万”作单位改写数:万位后面“0”去掉,加个“万”字就改好。

“亿”作单位改写数:亿位后面“0”去掉,加个“亿”字就改好。

七.“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知道。

八.身份证号编码口诀前六位,地区码;中间八位生日码;后四位,分三一,顺序码和校验码,左起十七右起二,男是单码女双码。

九.电子计算器1.电子计算器,四部分构成:①电源及开关、②显示屏、③键盘④内部电路。

2.ON/C:开机键;OFF:关机键;C·CE:清除数据键;+—×÷四则运算键;0到9:数字键。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一、加减法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1、多位数的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且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2、多位数的读法:读准大数并不难,分好级来是关键,亿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亿”字要牢记;万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万”字要牢记;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3、多位数的写法: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结果。

5、①把一个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要先去掉这个数末尾的4个0,再添上一个“万”字;把一个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要先去掉这个数末尾的8个0,再添上一个“亿”字。

②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并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要看千位上的数字是舍还是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并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字是舍还是入。

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5该舍;大于或者等于5就该向前一位进1。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3、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4、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相当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5、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基本思路是凑整和拆分,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数 位
亿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 位
…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百 万 万
十 万





(三)多位数的读法: (1) 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 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 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 每级未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 只读一个0。
小。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 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 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 ×除数+余数 甲数÷乙数= 24,说明甲数是乙数的 24倍,也就是说甲数里面有24个乙 数。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商不变。这叫做商 不变的性质。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 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 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 干倍(0除外),商反而缩小或扩 大相同的倍数。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 算。乘除法是互逆运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 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 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
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 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
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 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2)路程= 速度×时间 速度= 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 总价÷单价
(4)总数÷份数 = 每份数 总数÷总份数 = 平均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西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西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西师大版知识点总结为大家整理了四年级最新数学上册知识点西师大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知识点: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知识点: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知识点:1、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3、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知识点: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

(此为回文数)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

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引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尤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本文将针对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

【第二部分:数的认识】1.认识自然数在四年级数学上册中,首先学生需要对自然数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自然数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数,从1开始依次向上递增,是用来计数、排序和排队等的基本数。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概念,掌握自然数的性质和特点。

2.认识整数在自然数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认识整数。

整数包括自然数、0和负整数,是正整数和负整数的统称。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理解整数的大小,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算。

3.认识小数除了整数,四年级的学生还需要认识小数。

小数是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可以用于计量、计算和比较。

通过学习小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相加、相减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数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加法和减法,学生可以掌握整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计算和解决。

2.乘法和除法在数的运算中,乘法和除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学习乘法和除法,学生可以掌握整数和小数的乘除运算规则,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性质,以及应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四部分:数的应用】1.时间和时钟在四年级数学上册中,时间和时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学习时间和时钟,学生可以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和表示方法,了解时间的计算和比较规则,以及应用时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长度、质量、容积和金额除了时间和时钟,长度、质量、容积和金额也是数学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应用领域。

西师版本小学数学小学四年级的上册的每单元总结复习学习知识点总结复习.doc

西师版本小学数学小学四年级的上册的每单元总结复习学习知识点总结复习.doc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知识点复习第一元【大数的】1、以内数的:10个一万是十万 ,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 10 个一千万是一。

整数部分数⋯万个千百十千百十万千百十个数位⋯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数千百十千百十⋯万千百十一位万万万数字⋯⋯⋯⋯⋯⋯⋯⋯100 100 100 10 1表示00 0小:相两个数位之的率是“十”2、以内数的法:小:①、从高位数起, 一一往下。

②、万的数要按照个的数的法来 , 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 ,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几个“零” , 都只一个“零”。

3、以内数的写法:小:①、从高写起, 一一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数位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以内数的大小:小:①、位数多的候, 个数就比大。

②、当两个数位数相同的候 , 我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 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 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候 , 就再比下一位 , 以此推 , 直到我比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 , 哪个数大的候 , 我就可以断定个数比大。

5、“万”做位的数:小:有候 , 了写方便 , 我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是“舍” 是“入” , 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 5 是等于或大于 5 。

7、表示物体个数: 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来表示。

0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制数法:每相的两个数位之的率都是十 , 种数方法叫做十制数法。

9、以上数的法:小: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起 , 一一往下 , 末尾的 0 不 , 中有几个 0 都只一个 010、以上数的写法:小: 1、从高写起 , 一一地往下写。

2 、当哪一位上一个数位也没有 , 就在哪一位上写 0。

西师版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⑵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⑴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⑵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每4个数位一级。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个(一);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表示几个百;第四位是千位;计数单位是千;表示几个千;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表示几个万。

以此类推。

⑷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⑸多位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亿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⑹多位数的写法:写数从高位写起。

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⑺多位数大小的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高位看起;最高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依次比起;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数⑴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把大数改写用万做单位的数:把大数万位后面的0去掉;并在数的末位添写一个万字。

把大数改写用亿做单位的数:把大数亿位后面的0去掉;并在数的末位添写一个亿字。

⑵求大数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要看千位上的数字是几;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在数的末尾写上万字。

省略亿位后面的位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字是几;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在数的末尾写上亿字。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一部分:万以上数的认识一、知识点1 、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多位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 、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2 、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四、求近似数知识点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2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五、练习:1、2068070009 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 )亿。

2、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600000km,读作(),改写为万作单位为()。

3、我国某市土地总面积六万零七十三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平方千米;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蕴藏量为2730500000m3,把这个数改写成伯“万”作单位是()万立方米。

4、5208003 是()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表示()个()。

5、五千六百零九亿七千六百万写作(),省略亿后面的位数是()6、9000000000 读作()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

7、亿位上是7,万位上是4,千位上是1,其余数位上是0,这个数写作( )。

8、比最小的8 位数少1 的数是( ),比100000 多1 万的数是( )。

9、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它是()位数。

10、王明的身份证是513721************,王明是()年()月()日出生的。

11、红星小学给新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 表示男生,2 表示女生,如2014 年入学的10 班的24号的学生是男生,他的学号为1410241。

那么该校*******学号表示()年入学,是()班学生,学号是()是一位()生。

12、小丽家住在幸福小区八栋5 门3 层1 号,她家门牌号为XF0805031,贝贝家也住在幸福小区,门牌号为XF1110111,她家住在( )栋( )门( )层( )号。

13、在运算过程中,若发现己经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用()键清除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且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一分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多位数的读法:读准大数并不难,分好级来是关键,亿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亿”字要牢记;万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万”字要牢记;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多位数的写法: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依次类推。

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相当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四单元角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没有端点,无法测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法测量。

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1)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角的分类:(1)小于90°的角是锐角;(2)直角是90°;(3)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4)平角是180°;(5)周角是360°。

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六单元相交与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以除数,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里,商就写到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笔算除法不要怕,试商应把除数看。

四舎试商商易大,减去1后再计算。

五入试商商易小,加上1后再计算。

看到哪里,商到哪里!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几倍。

2.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商就扩大几倍。

3.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期复习资料多位数的认识一、概念1、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2、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1、从高位读书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在后面加“亿”字或“万”;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多位数的写法法则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四、比较两数的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五、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1、改写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去0加万或亿用=连)a.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0(四个0)加万b.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去0(八个0)加亿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2、省略万或者亿后面的尾数(找、看、去、加≈连)a、用“万”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将万位上的数加1;b、用“亿”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万位上的数,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将亿位上的数加1。

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数的运算一、多位数的加减法1.口算:先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计算.2.估算:先把这些数看作最接近的"整万"或“整亿”的数,再计算.(方法:四舍五入法)3.用计算器计算:认识计算器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4.加咸法的关系:(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5.加法交换律:在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调换加数位置,得数相同.(a+b=b+a;a+b+c=b+c+a=c+a+b)6.加法结合律:在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任意把其中两个加数先结合起来想加,得数相同.a+b+c=(a+b)+c=a+(b+c) =(a+ c)+ b7、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被减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8.简便计算:一个数加或减接近整百的数。

9、简算时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同级运算时,如果交换数的位置,应注意符号搬家。

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或加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或加上括号要变号。

二、三位数乘两数的乘法1、口算:400×30=400×3=12001200×10=12000或4×3=1212×1000=120002、估算:估算时,首先把因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整十,整百进行口算,再把近似数相乘。

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

3、笔算:1)、计算方法及法则:(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书写格式(注意进位以及数位要对整齐)如:121 224×12×52------------ ------------242……121×2的积448……224×2的积121……121×10的积1120 ……224×5的积--------------------------1452 11648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先将被除数分成两个都是除数倍数的数,最后再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如:42÷3就可以先算30÷3等于10,再算12÷3等于4,最后算10+4等于14。

2、估算:将除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或整百的数,再把被除数看作最接近除数倍数的数,然后才进行计算。

如371÷62,就可以先把62看作60,再把371看作最接近60的倍数360,结果就约等于6。

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

3、笔算:(1)步骤(1):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正上方;(4):每次除得的余数就比除数小。

(2)方法a、试商;b、调商;c、确商(3)每一步的计算过程:a、商;b、乘(用确定的商来乘除数);c、减(用除数除的被除数的那几位来减去乘得的得数,得出余数)注:在计算中应特别注意数位要对齐。

四、探索规律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商的变化规律: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缩小或扩大多少倍。

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

五、四则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c、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书写格式﹙脱式计算﹚﹙113—117÷9﹚×2 45×2+132÷2 ﹙312+188﹚÷﹙231-181﹚=﹙113—13﹚×2 =90+66=500÷50 =200=156=10空间与图形一、线:直线,线段,射线二、角1、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2、量角器:(中心点\内圈刻度\外圈刻度\零刻度线等组成)3、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4、量角:(1):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3):角的另一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4):从与零刻度线重合的那一边的射线方向的零刻度开始读角度(两重合一看)5、画角:(1):从一点起画一条射线;(2):把量角器放在射线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然后对准要画的角的度数的刻度线点上一点;(3)从射线的端点起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两重合一点)三、线的关系1、相交1)、相交的性质:(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叫做交点);(2):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对顶角相等)2)、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他们的交点叫做垂足)3)、怎样过直线上一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1):靠;(将直角三角尺的一个直角边靠在直线上,对齐)(2):移:(沿着直线将三角尺缓慢的移向直线上的一点,使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该点重合)(3):画,(沿着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即为这条直线的垂线)4)、怎样过直线外一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1):靠;(将直角三角尺的一个直角边靠在直线上,对齐)(2):移;(沿着直线将三角尺缓慢的移向直线外的点,使得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与该点重合)(3):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