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论文答辩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答辩必答题汇总.doc

1.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碉周围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
2.何谓初次来压:从开切眼开始回采工作面第一次出现的顶板压力异常增大的现象。
3.何谓关键层: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
4.何谓地应力:指天然存在于岩体内而与任何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
5.何谓围岩::受人为工程活动影响应力重新分布的岩体。
6.何谓支架初撑力:架设支架时人为使支架对顶板的作用力。
7.何谓支承压力:应力重新分布后,巷丽侧帮大于原岩应力(应力升高区内)的切向应力。
8.何谓冲击地压:是一种以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矿山动力现象。
9.何谓沿空掘巷:采动影响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
10.何谓矿压“二量”:顶板下沉量、活柱下缩量、支架载荷的总称。
11.简述5种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假说。
压力拱、悬梁、预成裂隙、钗接岩块、砌体梁12.简述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
顶板类型、底板类型、煤层采高、煤层倾角、推进速度、采煤方法、支架类型、控顶距、开采深度、采空区处理方式、初撑力、地质构造等13.采场冒顶类型。
推垮型、压垮性、漏垮型、冲垮性、局部岩块冒落14.简述按稳定性直接顶分类形式。
破碎顶板、中等稳定顶板、完整顶板15.简述按支架工作特性支架分成的几种形式。
急增阻、微增阻、恒阻16.综采放顶煤开采中,导致顶煤破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支承压力、顶板运动、支架作用17.简述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类型。
木垛支护、密集支柱支护、砰石带支护、混凝土砌块支护、高水材料支护18.简述老顶结构失稳的两种类型。
滑落失稳和变形失稳19.简述采场覆岩上二带。
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20.简述经典锚杆支护理论。
悬吊、减垮、挤压拱、组合梁、强度强化、最大水平应力21.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筒型式如何分类。
22.简述煤层大巷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
23.井田开拓方式按开采准备方式如何分类?24.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有哪几种?25.简述顶推调车过程。
采矿工程毕业答辩问题集

毕业答辩题集1.绘图指出煤巷掘进工作面局扇安装地点和要求2.绘图说明采煤机前后滚筒旋转方向,为什么?3.采区回采率有哪些规定?如何来保证?4.工作面回采率有哪些规定?为什么?5.斜井的保护煤柱怎样留设?立井?6.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的理由?(图示)7.跳采的理由是什么?适用条件?8.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是如何确定的?煤尘爆炸指数如何确定?9.底卸式矿车有何特点?10.井口位置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11.轴流式风机、离心式风机各有何性能?12.厚煤层分层开采区段平巷有几乎种布置形式?13.半圆拱、三心拱巷道断面各有何特点?14.煤仓如何施工?15.高档面普采面在设备上有何不同?16.什么叫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有哪些规定?17.什么叫采煤方法?18.矿井涌水量中最大最小量如何计算?19.工业储量.地质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20.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如何计算?21.如何确定主扇的工况点?工况点范围有哪些规定?22.选择皮带提升与井型有何关系?23.最大最小控顶距是如何确定的?24.怎样使高瓦斯矿井瓦斯浓度降低到规程规定的浓度范围内?25.主扇的工作方式有几种?26.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和拆卸的顺序是什么?27.高沼矿井工作面风量如何计算确定?28.采区变电所位置确定考虑因素?29.什么叫等积孔?物理意义如何?30.风井如何反风?31.反风的适用条件是什么?32.风井位置如何确定?33.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有哪些?34.绘图说明正悬臂、倒悬臂及其优缺点?35.煤仓容量如何确定?有几种算法?36.区段斜长如何确定?37.井下三角煤如何处理?38.画图说明工作面固定支撑压力和移动支撑压力的概念.39.什么叫电机车粘着重量?40.如何确定采煤机的截深?41.什么叫端面距?其作用是什么?42.独头巷道通风如何解决?43.通风网络图有什么作用?4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有什么作用?45.排水系数与确定矿井涌水量关系如何?46.火药库为何要独立通风?47.调节风窗为何设在回风侧?48.什么叫备用工作面?适用条件?作用?49.井筒的延深方案有几种?画图说明。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答辩演讲稿

答辩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煤采一班的xxx,我设计的题目是华晟荣矿矿井南五盘区的设计。
那么接下来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这个采区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这个井田距徐州市中心约为13km,东西长约为6.1km,南北约为6.68km倾角平均为8.2度,为缓倾斜煤层,采区的工业储量约为4200万吨,可采储量约为3000万吨,采区井型为每年120万吨,服务年限约为18年。
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本区含煤层7-13层,总厚度为13.23-17.37m,含煤系数9.15%主要可采煤层四层,主采3#煤。
那么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3#煤层,3#煤层厚约5.9-6.8m。
平均厚度为6.15m。
煤层稳定,顶板一般为砂岩泥岩地板为砂纸泥岩。
本矿井设计为大型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主井采用箕斗提升机提煤,副井采用罐笼辅助运输,井下辅助运输采用矿车运输,运输能力能满足矿井要求,技术成熟,系统稳定性高。
通风方式:矿井瓦斯涌出量小,属于低瓦斯矿井,矿井煤尘爆炸危险性不大,考虑到本井田走向和倾向平均都不大于5km,范围较小,因此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在井田中央的工业广场设置一个中央风井,可以满足通风要求根据本矿井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简便的原则,设计采用调车方式,即顶推调车。
采煤方法:单翼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优点:(1)工作面产量大、单产高、工效高。
主要材料消耗量低,生产成本低。
(2)设备先进,生产安全,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3)掘进工程量少,有利于平衡采掘关系,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
(4)工作面一次采全高,有利于提高煤层回采率和防灭火。
(5)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
(6)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工作面生产能力有增产的可能。
回采工艺运煤系统:工作面落煤—运输上山—运输大巷—煤仓--井底车场通风系统:新鲜风流—行人进风斜巷—轨道上山—工作面-工作面污风—回风平巷—回风大巷—风井运料系统:运输大巷—运料斜巷—回风平巷—工作面采煤机机型:MG300/730—WD电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730KW(2×300+2×65)采高范围:4.5~6.5m滚筒直径:2.0m截深:830mm最大卧底量:260mm供电电压:1140V牵引形式:机载交流变频调速,链轮销排式无链牵引牵引力:750~450KN牵引速度:0~7.7~12.8m/min整机重量:49t③、装煤工作面开帮煤由采煤机滚筒直接装入采煤机下部的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中。
采矿工程毕业答辩

经计算选择风机型号如下表:
经计算全矿通风成本: W=16.33元/t
矿山排水系统:
龙头山金矿的水文地质好,地下涌水量少,矿山采用 平硐开拓系统,故380m水平及以上中段的坑内水利用水 沟自流从硐口直接排出地表。
矿山总平面布置
选矿厂:龙头山南坡,蜈蚣崎沟东侧扇形区域内,标高330 ~ 390m; 废石场:380水平坑口下方蜈蚣崎沟里;地面建筑:380 水平平硐坑口200米处,位于坑口与选厂之间;变电站:地表的坑 口工业区;扇风机房:580水平出风井上风侧,与风井相距10m。
开拓方案初选
①平硐开拓方案 ②平硐开拓方案 ③平硐-地表斜坡 道联合开拓方案 优点:运输集中; 优点:溜井施工相
缺点:投资大,基 建工程量大、基建 时间长,溜井施工 难度大,放矿时容 易造成矿石的过粉 碎,对矿石回收和 生产影响大。 对容易,过粉碎相 优点:基建工程量少, 对少,基建时间相 投资低,基建时间短, 对短,投资相对少, 施工较容易。 溜井管理相对容易, 缺点:矿石运输分散 运输相对集中。 且受天气影响,设备 大型化,生产安全性 差,电耗大,运距大, 统一管理难度大。
2
地表移动带圈定
3
开拓方案选择
矿山年生产能 力校核
按开 采年 下降 深度 验证 按经 济合 理服 务年 限验 证
'
A
HS 1
1 2 , t / a
Q (1 )
,a
=3.83 ×104 t/a
符合设 计要求
=11.3a
地表移动带
岩层移动角: 上盘β=60° 下盘γ=65° 端部δ=65° 地表移动角 α =50°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采 矿 方 法 选 择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答辩问库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答辩问库(附答案)1、你设计开采的煤层赋存于哪个煤系地层中?什么叫煤系地层?煤系地层是一个地层学概念。
是指含煤层的地层。
其特征包括岩石组成、含煤层数、煤层厚度、煤质、煤类等。
2、矿井综合地质柱状图有什么作用?通过该图可直观了解井田内地层和含煤岩系的岩性组成,煤层的层位、厚度、结构、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情况,为巷道的布置和施工提供依据。
3、在开拓平面图上说明哪个是正断层?其剖面怎么画?怎么确定落差?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正断层。
在垂直或斜交断层走向的剖面上,断层上下盘同一岩层层面与断层面各有一个交点,该两点之间的铅直距离就是落差。
4、在开拓平面图上说明哪个是逆断层?其剖面怎么画?怎么确定落差?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逆断层。
5、在开拓平面图上说明哪个是背斜?哪个是向斜?背斜是岩层向上凸起的弯曲,两翼新中心老。
向斜是岩层下凹的弯曲,岩层两翼老中间新。
6、气象条件影响哪些开拓问题的确定与哪些地面建、构筑物的布置?在设计矿井选择开拓方案,拟定通风系统时,应考虑利用地形和当地气候特点,使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内自然风压作用的方向与机械通风风压的方向一致,以便利用自然风压。
要尽量增大进回风井井口的高差;进风井井口布置在背阳处。
降水丰沛地区,井口应布置在地势较高处。
7、选择确定开拓方案为什么要考虑地形影响?地形直接控制了含水层的出露部位和出露程度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情况,同时还控制着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汇集。
对主副井及风井位置的选择有较大影响。
8、地表水、地下水对开采有哪些影响?矿井地表水主要是矿区地面的江河湖泊池沼水库废弃的露天坑和塌陷坑积水以及雨水等。
矿井地下水主要是指含水层水、断层裂隙水和老空积水。
这些水源的水可能通过各种通道或岩层裂隙进入矿内,容易造成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
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9、请举例说明煤层顶底板特性影响哪些开采问题的确定?例如对于顶底板稳定性较差的煤层,要合理选用液压支架,如带护帮板的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移架要选用“带压擦顶”移架方式,减少对顶板的破坏。
采矿答辩题库及答案详解

采矿答辩题库及答案详解在采矿工程领域,答辩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
以下是一份采矿答辩题库及答案详解,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答辩。
1. 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是什么?采矿方法主要分为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两大类。
露天采矿适用于地表以下较浅的矿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地下采矿适用于深部矿体,包括房柱法、空场法、充填法等,各有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2. 简述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矿井通风对于保障矿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其基本要求包括:确保足够的新鲜风流、排除有害气体、维持适宜的温湿度、防止粉尘积聚等。
3. 什么是矿山安全“三同时”制度?矿山安全“三同时”制度指的是在矿山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使用。
这一制度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
4. 描述矿井水害防治的基本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主要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合理确定排水系统、加强排水设施维护、实施水害预警和应急处理等。
5. 什么是采矿权?采矿权的取得和转让有哪些规定?采矿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的权利。
取得采矿权需要经过申请、审批等程序,转让采矿权则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常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6. 简述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的主要内容。
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主要包括: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污染治理等,目的是减少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平衡。
7. 什么是矿山固体废物?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矿山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废石等。
有效管理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尾矿库、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实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环境监测等。
8. 论述采矿工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减排措施包括:优化采矿工艺、提高设备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加强能源管理、实施废物循环利用等。
9. 什么是矿山数字化?它在现代采矿中的作用是什么?矿山数字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矿山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
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监控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等。
采矿答辩常见问题 (2)

采矿答辩复习题一问题1井田开拓方式要解决哪些问题,根据你设计的具体条件,这种方式有哪些优缺点?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开拓方式,井筒位置及数量,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主要巷道的布置,采区的划分和开采顺序,矿井延伸及技术改造2采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结合你设计的井田条件说一说你划分了几个采区或带区,其范围及尺寸存在什么问题?依据是煤层赋存及地质条件,开采机械化水平,集中生产的要求;我的设计初期总共分成了3个采区3你设计的井田是采区、带区还是盘区?采区4工作面长度划分的依据?它与区段斜长和采区斜长有什么关系?地质因素:煤层厚度,倾角,围岩性质,地质构造技术因素:采煤机,输送机的长度,工作面通风,巷道布置,顶板管理经济因素:工作面长度以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为目标,不是越长越好5工作面推进度的确定依据是什么?矿井生产能力大小,煤层厚度,滚筒厚度及工作面长度6大巷、采区巷道布置在岩石、煤层中各有什么不同?优缺点如何?在岩巷中容易支护,维护费用低,掘进慢;在煤巷中容易掘进,掘进快,而且能边掘边出煤,但是难支护,维护费用高;7采区联合开采与分层开采各有什么优缺点?采区联合开采平巷能够即时掘进,不需要提前决出,减少了维护费用,但是采区之间相互影响较大;采用分层开采时采区之间独立性较强,相互影响小,但是生产运输不集中;巷道需要提前掘出,维护费用高。
8多水平、单水平开采的条件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根据煤层倾角,及斜长长度;大的用多水平,小的用单水平;多水平开采采用上山开采通风排水容易,相对安全;巷道掘进量大,生产系统分散,设备占有率高;9你为什么采用单水平而不采用多水平开拓?10采煤工作面长度确定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地质因素:煤层厚度,倾角,围岩性质,地质构造技术因素:采煤机,输送机的长度,工作面通风,巷道布置,顶板管理经济因素:工作面长度以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为目标,不是越长越好煤层厚度较小,工作面11采煤工作面工艺安排依据什么?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的加以安排和配合,这种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叫做采煤工艺12采用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进刀方式和割煤方式确定的依据、优缺点,画出你选择的进刀方式和进刀过程。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毕业答辩问题库第一章井田地质特征1、你设计开采的煤层赋存于哪个煤系地层中?叫煤系地层?2、矿井综合地质柱状图有什么作用?3、在开拓平面图上说明断层的性质?其剖面怎么画?怎么确定落差?4、在开拓平面图上说明哪个是背斜?哪个是向斜?是如何判断的?5、为什么要了解设计矿井的地震、洪水位、水源、电源及交通情况?6、为什么要了解矿井地面地形情况、村庄分布情况?7、为什么要考虑地表水系、地下水头压力?它们对开采有哪些影响?8、为什么要考虑顶底板中含水层与隔水层情况?9、说明钻孔各参数的含义?钻孔柱状图对设计有何意义?10、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是如何绘制出来的?11、如何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了解或得到某处煤层的倾角?12、煤层的开采条件应包括哪些方面?13、瓦斯等级是如何划分的?何为高瓦斯矿井?何为低瓦斯矿井?在设计时应注意什么?14、煤的自燃倾向性包括哪几种?15、煤尘的爆炸性分为几种?对设计有何影响?16、矿井涌水量表示什么意义?对设计有何影响?第二章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17、煤矿生产许可证划定井田境界包括哪些内容?18、井田面积与煤层面积有什么区别?19、矿井可采储量是如何计算的?矿井永久煤柱损失包括哪些?20、煤炭回采率有几种?是如何规定的?21、你的设计中,煤炭储量是如何计算的?考虑了哪些因素?5、22、你为设计中,如何合理留设井田境界、采区边界隔离煤柱与断层防水煤柱?各类煤柱损失如何计算?23、矿井井型包括哪些?是如何划分的?你设计的矿井属于何种井型?24、矿井工作制度指的是什么?25、请解释设计中矿井工业场地(或井筒)保护煤柱是如何计算的?26、在确定矿井生产能力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7、矿井生产能力与矿井服务年限有何关系?28、何为储量备用系数?为什么要考虑之?第三章井田开拓29、井田开拓部分需要确定哪些内容?说明你设计中相关内容确定的方法?30、按照井筒形式、水平个数、准备条件、大巷布置等分别说明你设计的是什么矿井开拓方式?31、为什么需要对井田进行再划分?说明你设计的井田内的再划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2、说明你选择的开拓方案的技术比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3、何为矿井开采水平?何为阶段?它们之间有何关系?34、何为水平高度?何为阶段高度?它们之间的何关系?35、井底车场的形式有哪些?你设计的井底车场属于哪种形式?为什么选择这种类型?36、你的设计中,井底车场包括了哪些硐室?37、何为管子道?其位置有何要求?38、井底车场中水泵房和变电所为何往往联合布置?何为联合布置?39、井底车场设计中处理好两种“闭合”,你是如何理解的?40、请明确说出设计中井底车场内的空、重车线,其长度应如何考虑?其作用是什么?41、矿井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量包括“矿、土、安”,分别指的是什么?42、开拓方案比较中的费用计算包括哪些内容?43、何为标准定额法计算基建工程费?44、开拓方案经济比较中,基建工程量及费用计算表包括哪些内容?45、生产经营工程量及费用计算表应该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46、井筒断面图中应该反映哪些主要内容?如何确定井筒提升方位角?设计中井下和井下提升方位角分别是多少?47、请解释设计中的井筒断面图?确定井筒断面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8、矿井开拓巷道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其断面和支护形式?49、如何确定大巷的位置、数目、断面和支护形式?50、马头门指的是哪里?其另一种名称是什么?51、如何编制井底车场机车运行图表及调度图表?52、井底车场总平面布置图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53、说明设计中水平、采区(带区)、区段(条带)的开采接替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前言(或引言) (1)
1矿震 (2)
1.1矿山微震 (2)
1.1.1矿山微震的定义 (2)
1.1.2矿山微震的特点 (2)
1.2矿震的分类 (2)
2矿山微震信号及干扰因素 (3)
2.1微震信号 (3)
2.1.1矿山微震信号的形成...................................................3...6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附录A 译文........................................................................45附录B 外文文献 (64)
目前,随着我国大部分矿井进入深部开采,矿震灾害将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对矿震预测预报做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国内外矿井矿震的发生历史及现状、矿震的预测防治技术进行了综合阐述,对矿山微震发生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类和研究;论证了由矿震破坏产生的微震信号——P波、S波的形成及速度和运动状态;介绍了微震信号的几种干扰因素;在对水平摆、垂直摆和其它摆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微震信号的拾取技术也做了简单的介绍。
结合北京木城涧矿区的地质地形特征,对微震信号拾取系统进行设计,形成了一套微震信号自动识别系统,系统对监测网络的布置以及站台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调试。
矿山微震信号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对由矿震所引发的微震信号进行拾取并分析P波、S波及干扰信号,确定信号到时及振幅、能量等微震属性,为预测和防治矿震灾害提供了必要参数。
关键词:矿震;矿震波;信号拾取;识别
Abstract
Wi th th e deep ex pl oi tati on of m ost mines in our coun try, mining trem or becom es v ery seri ou s. Thu s th e predi cti on of mining trem or m u st be stu di ed fu rth er.
Hi story an d cu rrent si tu ati on of mining trem or was descri bed .Th e predi cti on of mining trem or an d prev enti on techn ol ogy was f ormul ated. Th e occu rren ce an d f orm ati on m ech anism of mining trem or was stu di ed an d cl assifi ed. Th e f ormul ati on of P wav e an d S wave、v el ocity an d m oti on statu s were sim ply dem on strated. Sev eral kin ds of in terf eren ce f actors were in trodu ced. On th e basi s of operati on prin ci pl e abou t th e l ev el pu tting、v erti cal pu tting an d oth er pu tting, th e si gn al pi ck-u p was in trodu ced an d th e sign al pi ck-u p sy stem was design ed. Com bin ati on with th e g eol ogi cal f eatures of terrain of th e ravin e mining area of wooden city in Beijin g, a set of sligh t sh ock au tom ati c recogniti on sy stem was design ed. Th e com posi ti on of m oni toring decorating an d pl atf orm of th e n etwork was an alyz ed. In th e en d th e desi gn ed sy stem was debugg ed.
Th e mi crosei sm sign al au tom ati c recogni tion sy stem can pi ck u p an d an aly si s P wav e 、S wav e an d th e in terf ering si gn al in th e mi crosei sm si gn al cau sed by th e mining trem or, determin e th e tim e of sign al arriv al an d am plitu de, en erg y etc. An d thi s will off er th e essen ti al param eter f or predi cting an d prev en ting th e cal ami ty of mining trem or.
Key w ords: m ining tr em or; m icr osei sm signal; sei sm ic w ave; signal pick-up; autom atic
r e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