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方法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方法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区域:根据工程需求,确定需要进行防水涂膜的区域范围,包括面积、高度、层数等要素。
2.确定施工时间:根据天气预报等情况,确定适合施工的时间段,尽量避免降雨或低温等不利条件。
3.安排人员和设备:根据施工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确定所需的人员和设备,并提前做好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等工作。
二、基层处理1.清理基层:将施工区域的废弃物、灰尘等清理干净,确保基层表面干净平整。
2.处理基层缺陷:对于基层出现的裂缝、钉孔等缺陷,使用适当的材料进行修补,使基层表面光滑均匀。
3.基层预处理:根据涂膜材料的要求,在基层表面进行预处理,如打磨、清洗、刷涂底涂等,为涂膜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三、防水涂膜选材1.选材原则: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施工条件,选择适合的防水涂膜材料,常见的有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水泥、沥青等。
2.材料验收:在施工前对涂膜材料进行验收,包括颜色、厚度、粘结性能等指标的测试,确保材料质量达标。
四、涂膜施工方法1.均匀涂刷:根据涂膜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刷具进行涂刷,遵循涂膜厚度的要求,保证涂膜的均匀性和一定的厚度。
2.多层涂膜: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区域,可以进行多层涂膜,每层涂膜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以保证前一层涂膜干燥和固化。
3.排气处理:在涂膜过程中,要及时排除气泡和空洞,可采用刷涂、辊涂或喷涂等方法,确保涂膜与基层之间的附着力良好。
4.设备操作:根据涂膜材料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设备进行施工,如涂刷机、镘刀、喷涂设备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涂膜后期维护1.干燥固化:根据涂膜材料的特点,进行足够的干燥和固化时间,以确保涂膜的质量和性能。
2.检查和修复:在涂膜固化后,进行检查,如发现涂膜有破损、起泡等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以保障防水效果持久。
3.清洁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涂膜表面进行清洁和维护,避免因外力或环境因素导致涂膜破损。
以上就是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方法的详细介绍。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引言涂膜防水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施工方法,通过涂覆特殊的涂膜材料在建筑物的表面,形成一层防水层,用于防止水分渗透。
本文将介绍涂膜防水施工方案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正确进行涂膜防水工作。
施工步骤1. 表面处理在进行涂膜防水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表面进行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干燥、无油污和其他杂物。
表面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清除表面积水:使用吸水器或抽水泵将积水抽干。
•清扫表面:使用扫帚清扫表面的杂物和尘土。
•洗刷表面:使用清洁剂和清水将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油污。
•修补表面缺陷:对于有裂缝或凹坑的表面,需要进行修补,确保表面平整。
2. 底涂处理底涂处理是为了增强涂膜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和附着力,防止涂膜剥离。
底涂处理的步骤如下:•选择合适的底涂材料: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底涂材料,如底涂涂料。
•涂刷底涂:将底涂材料均匀地涂刷在施工面上,保证底涂薄膜的厚度均匀。
•干燥时间:根据底涂材料的要求,等待底涂完全干燥。
3. 涂膜施工涂膜施工是整个防水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防水效果。
涂膜施工的步骤如下:•选择涂膜材料: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涂膜材料,如有机涂膜、无机涂膜等。
•涂刷涂膜:将涂膜材料均匀地涂刷在施工面上,保证涂膜的厚度均匀。
•完工检查:施工完成后,对涂膜层进行检查,确保涂膜无气泡、无麻点、无断裂等问题。
4. 防渗处理涂膜施工完成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可以进行防渗处理。
防渗处理的步骤如下:•二次涂膜:对涂膜层进行二次涂刷,增加防水膜的厚度。
•防渗涂料:选择适合的防渗涂料,涂刷在涂膜层上,进一步提高渗透性能。
注意事项•施工环境:施工时避免在雨天或高湿度的环境下进行,以免影响涂膜的干燥和粘结效果。
•施工温度:涂膜施工时,要根据涂膜材料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施工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施工效果。
•施工工具:选择适合的涂刷工具,保证施工面的涂刷效果均匀、美观。
涂膜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涂膜防水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涂膜防水工程是指在建筑物表面或结构体进行防水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
涂膜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雨水、潮湿等恶劣环境下不受水渗透损害,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本方案将从施工前准备、施工流程、材料选用等方面详细介绍涂膜防水工程的施工过程。
二、施工前准备1.完善设计方案:根据建筑物结构和所需防水要求,确定涂膜防水的具体方案,包括涂膜类型、厚度等。
2.现场清理:清除建筑物表面的杂物、尘土,确保表面干燥洁净。
3.测量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定位,标明施工边界和需处理的部位。
三、施工流程1.基层处理:对建筑物表面进行处理,修补裂缝、平整不平整面,确保涂膜贴合基层。
2.底漆涂刷:在基层处理后,对建筑物表面进行底漆涂刷,增强涂膜附着力。
3.涂膜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要求,使用涂膜设备进行涂膜施工,确保涂膜均匀、密实。
4.检查验收:涂膜施工完成后,对涂膜表面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涂膜质量合格。
四、材料选用1.底漆:选用优质环氧底漆,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抗水性。
2.涂膜:选择质量可靠的聚氨酯涂膜,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磨性。
3.辅助材料:使用密封胶、填缝剂等辅助材料,保证涂膜施工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五、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温度:在施工过程中,注意避免在高温或潮湿天气下进行涂膜施工,以免影响涂膜固化效果。
2.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涂膜均匀覆盖,防止出现漏涂、掉漆等情况。
3.施工期限:尽量避免在雨水天气下进行涂膜施工,以免影响涂膜附着力和质量。
六、总结涂膜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防水处理方式,正确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流程对涂膜防水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本方案的详细介绍,相信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涂膜防水工程的施工要点,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
墙面涂膜防水施工方案

墙面涂膜防水施工方案1. 引言墙面涂膜防水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墙面防水技术,通过在墙面表面施工特殊的涂膜材料,形成一层防水膜,有效阻止水分渗透到墙体内部,提高墙体的防水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墙面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涂膜材料选择和施工步骤等内容。
2. 施工准备在进行墙面涂膜防水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1 清洁墙面首先,需要对墙面进行清洁,确保墙面表面没有灰尘、油污等杂质。
可以使用清洁剂和清洁工具进行清洁,确保墙面表面干净整洁。
2.2 检查墙面状况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墙面的状况,包括墙面的平整度和裂缝情况等。
如果墙面存在明显的凹凸不平或者裂缝,需要进行修补和处理,以确保防水涂膜施工的质量。
2.3 选择合适的涂膜材料根据墙面的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涂膜材料。
涂膜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耐候性、耐酸碱性、防水效果等指标,选择质量可靠的涂膜材料。
3. 施工步骤3.1 基层处理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墙面进行基层处理,以增强涂膜与墙面之间的附着力。
基层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除墙面上的浮尘和油污。
•使用专用的基层处理剂对墙面进行处理。
•在墙面表面涂刷底漆,增强附着力。
3.2 涂膜施工在基层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涂膜施工。
涂膜施工的步骤如下:•选择合适的涂膜工具和涂膜方法,确保涂膜均匀。
•将涂膜材料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使用涂膜刷或滚筒沾取涂膜材料,从墙面的底部开始涂抹,并向上方均匀涂抹。
•涂膜材料涂抹完成后,根据涂膜材料的要求,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
3.3 检查和修复涂膜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涂膜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涂膜的厚度和均匀程度。
•检查涂膜的附着力,确保涂膜与墙面之间的粘结牢固。
•检查涂膜表面是否存在气泡、裂纹等问题。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涂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涂膜的防水效果。
4. 施工注意事项在墙面涂膜防水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施工环境应保持干燥,避免雨水等湿度过高的环境。
涂膜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涂膜防水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施工人员职责,并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检查相关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做好备料工作。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和进度控制等。
2.基层处理(1)清理基层杂物,确保基层表面干净、平整。
(2)如有明显的裂缝或坑洼,需进行修补,确保基层表面没有明显的不平整状况。
(3)进行底漆处理,选择适合的底漆材料,并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涂覆。
3.涂膜施工(1)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涂膜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涂膜厚度和涂覆层数。
(2)按照施工要求,选取适当的工具(如刷子、辊刷等),将涂膜材料均匀地涂覆在基层表面。
(3)避免涂膜材料流淌、滴落或起皱,确保涂膜施工的质量。
(4)根据涂膜材料的干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间隔,以免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表面处理和修复(1)涂膜施工完成后,对表面进行检查,如有缺陷或破损,需要进行修补。
(2)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打磨等,以保证表面的光滑度和美观度。
5.清理工作(1)施工完成后,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彻底清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和废料。
(2)将施工设备、工具等进行清洗和整理,确保下次施工时可正常使用。
三、材料使用1.底漆材料:选择适合基层的底漆材料,保证与涂膜材料的相容性。
2.涂膜材料: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涂膜材料,确保其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3.修补材料:如出现涂膜破损等情况,选择适当的修补材料进行修复。
四、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施工区域。
3.施工现场应做好防火措施,禁止在禁烟区内吸烟,并设置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4.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5.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杂物和废料需及时清理,避免滑倒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涂膜施工的质量。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

1.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确保涂膜防水层施工质量,达到设计使用寿命。
3.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成本。
4.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施工。
三、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基层平整、坚实、干净、无油污、无明水。对于局部凹凸不平的基层,应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处理。
-确保机具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求。
四、施工流程与工艺
1.基层处理
-清理基层,确保表面干净、坚实、平整。
-对基层缺陷进行修补,用砂浆找平。
2.底层涂料的涂刷
-采用专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底层涂料。
-均匀涂刷底层涂料,确保涂刷遍数,无漏涂现象。
3.织物加强层施工
-在底层涂料干燥后,铺设织物加强层。
-确保织物平整,搭接宽度符合要求,用底层涂料粘贴牢固。
2.涂膜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涂膜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脱落现象。
4.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七、售后服务
1.施工单位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2.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工程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在质保期内,若因施工原因导致防水层失效,施工单位应免费修复。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涂膜防水材料,并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3.施工工具:准备专用搅拌器、滚刷、刮板、剪刀等施工工具。
4.施工流程:
a.涂刷底层涂料:将底层涂料均匀涂刷在基层上,确保涂刷均匀,不得漏涂。
b.织物加强施工:在底层涂料干燥后,铺设聚酯纤维无纺布等织物加强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并用底层涂料粘贴牢固。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涂膜防水施工方案涂膜防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防水材料,其具有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等特点。
下面是一套基于涂膜防水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1. 清理基面:将施工基面上的杂物、尘土等清理干净,确保基面干燥、平整、牢固。
2. 处理基面:对于有裂缝或破损的基面,需要进行补强处理,使用合适的修补材料进行填补。
二、底涂施工1. 原材料准备:按照胶水的配比要求,将胶水和稀释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 底涂施工:使用刷子或辊涂机将底涂材料均匀涂布在基面上,保证底涂层的厚度均匀一致,避免出现漏涂的情况。
3. 干燥时间:底涂施工后,需等待底涂层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通常需要24小时左右。
三、面涂施工1. 原材料准备:按照面涂材料的配比要求,将材料搅拌均匀,保证材料中的颜料和填料均匀分散。
2. 面涂施工:使用辊涂机或喷涂设备将面涂材料均匀涂布在基面上,保证面涂层的厚度均匀一致,避免出现漏涂的情况。
3. 干燥时间:面涂施工后,需等待面涂层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通常需要24-48小时左右。
四、涂层加固1. 原材料准备:根据涂层加固材料的配比要求,将材料搅拌均匀。
2. 施工方式:涂层加固可以采用涂刷或直接涂覆的方式。
均匀涂布在面涂层上,并保证加固层的厚度为1-2mm。
3. 干燥时间:涂层加固施工后,需等待加固层完全干燥后进行下一步施工,通常需要48小时左右。
五、检验和验收1. 检验:对施工完成的涂膜防水工程进行检验,检查是否存在漏涂、厚度不均匀等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验收: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完工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施工工序等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并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以上是一套涂膜防水的基本施工方案,具体的施工步骤和材料选择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涂膜防水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确保施工质量,从而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
JS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JS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基层:检查建筑物的基层情况,确保基层符合涂膜防水的要求。
如有裂缝、破损等问题,应进行修补。
2.清洁基层: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等杂质,以保证涂膜与基层的粘结性能。
3.基层处理:对于新建的混凝土基层,应进行拌和物理合理配制,确保基层的强度和密实度。
对于旧建筑物的基层,应进行清理、剥离和草坪整治等处理。
二、涂膜材料准备1.选择涂膜材料: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涂膜材料。
常用的涂膜材料有聚氨酯、丙烯酸、聚氨酯橡胶防水涂料等。
2.涂膜材料搅拌:按照涂膜材料的说明书,准备好所需的涂膜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搅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胶结。
三、涂膜施工技术措施1.喷涂:使用喷涂机、辊筒或刷子等工具进行涂膜施工。
施工时应注意均匀涂布,避免出现漏涂或过厚现象。
2.处理接缝:对于墙体、地板和屋面等部位的接缝处,应使用专用的接缝剂对接缝进行修补,确保涂膜的连续性。
3. 涂层厚度:根据涂膜材料的要求和环境条件,控制涂层的厚度。
一般要求涂层厚度在0.8mm-1.2mm之间。
4.反复涂层:根据建筑物的防水要求,适当增加涂层的层数。
每层涂层应在前一层涂层完全干燥后施工。
四、施工后的处理1.检查涂层:施工完成后,要对涂层进行仔细检查。
如有涂层不均匀、鼓泡、起皮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
2.养护涂层:涂层完成后,要进行养护。
根据涂层材料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养护时间和措施,确保涂膜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JS涂膜防水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施工方式,通过喷涂或涂刷等方法将涂膜材料涂布在建筑物的表面,形成连续、柔韧的防水层。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准备工作的细致、材料的选择和搅拌、施工技术的措施等,以确保涂膜防水的效果。
此外,施工后也要进行仔细检查和养护,保证涂膜防水层的质量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1)主体材料2)涂膜防水层施工方法和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具体方法适用范围抹压法涂料用刮板刮平后,待其表面收水而尚未结膜时,再用铁抹子压实抹光用于JS复合防水涂膜Ⅱ型施工。
涂刷法用棕刷、长柄刷、圆滚刷醮防水涂料进行涂刷用于涂刷立面防水层和节点部位细部处理涂刮法用胶皮刮板涂布防水涂料,先将防水涂料倒在基层上,用刮板来回涂刮,使其厚薄均匀JS复合防水涂料在大面积上的施工3)工艺流程:清理基层→配料搅拌→底面防水层→细部附加层→满铺玻纤布→配料搅拌→涂刷中间防水层→可铺玻纤布→涂刷表面防水层→饰面施工→工程质量验收4)基层要求及处理可在潮湿或干燥的基面上施工。
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用1:2.5—3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用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约10mm的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
所有穿墙管线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施工前,先以铲刀扫帚将基层表面的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除干净。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等部位更应认真清理,如发现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清除干净.5)工法选择针对不同防水工程,一般用JS-I型或JS-II型防水材料中的一种进行施工.且每种涂料可选P3/P4/Q5三种工法中的一种.对于非长期浸水且基体易变形(例:屋面)的防水工程选用JS-I型.对于长期浸水环境且基体变形小的防水工程选用JS-II型三种工法的涂层结构,适用范围,所需辅料以及涂料用量等祥见下图.a)P3工法施工顺序:打底层→下层→面层各层用量:0.3㎏/㎡;0.9㎏/㎡;0.9㎏/㎡总用料量:2.1㎏/㎡(不包括水)厚度约1㎜适用范围:等级较低及旧楼维修的防水b)P4工法施工顺序:打底层→下层→中层→面层各层用量:0.3㎏/㎡;0.9㎏/㎡;0.9㎏/㎡;0.9㎏/㎡总用料量:3㎏/㎡(不包括水)厚度约1.3~1.4㎜适用范围:等级较高及重要建筑物的防水c)Q5工法施工顺序:打底层→下层(下涂+增强层+上涂)→面层各层用量:0.3㎏/㎡;0.9㎏/㎡;一层无纺布或网格布;0.9㎏/㎡;0.9㎏/㎡总用料量:3㎏/㎡(不包括水)厚度约1.5~1.7㎜适用范围:建筑物异型部位(管根、墙根、雨水口、阴阳角等)的防水和等级较高的防水注:①无纺布按需剪裁,若涂层厚度不够,可加一层或数层;②下涂、增强层、上涂三道工序须连续作业;③增强层可选30~50克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或优质玻纤网格布。
6)配料按规定的比例取料,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料中不含团粒(搅拌时间5分钟左右,最好不用手工搅拌)。
JS-I型打底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0:10:14,其它涂层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0:10:0~2;JS-II型打底层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0:20:14,其它涂层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0:16:0~2。
彩色涂料的水性颜料加量为粉料重量的5%左右,涂料的颜色可调,加水量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在料面顶面或立面上施工时,为了能挂住足够的料应不加水或少量加水;平面施工,为了涂膜平整可加适量水。
7)涂覆及注意事项用涂覆工具滚子(用于涂覆较稀的料和大面积平面施工)或刮板,刷子(用于涂覆较绸的料及小面积局部施工),按选定的工法,按顺序逐层完成。
各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前一层涂膜干固不粘为准。
在温度为20℃的露天条件下,不上人施工约需3h,上人施工约需5h。
若现场温度低、湿度大、通风差,干固时间应长些,反之短些。
对Q5工法,其下层,无纺布和中层须连续施工,不能间隔。
涂料(尤其是打底料)有沉淀应随时搅拌均匀,每次蘸料时,先在料桶底部搅拌几下,以免沉淀。
施工时应尽量涂刷均匀,不要有局部堆积,要多滚刷几次,使涂料与基层之间不留气泡,粘结严实。
JS要严格按照配比配料(加水量不能超过液料重量的3%)。
配成料过绸会导致涂膜缺水,施工困难、粘结力差甚至不粘结,形成豆腐渣状不能结膜;加水过多导致难施工、固化慢、甚至破乳。
每层涂膜必须按规定用量取料,不能过厚或过薄。
若最后防水涂层厚度不够,尤其是立面施工,可加涂一层或数层。
配制彩色层时,只需在面层涂料中添加颜料。
JS-II型在搅拌过程中,刚加完粉料后粘稠度较大,应继续搅拌不能加水(因达到规定比例后稍加水会使稀绸度产生巨大变化)。
应避免在0℃以下或雨中施工,否则影响成膜。
二、墙、地面防水工程及验收规定工法选择:针对不同的防水工程,相应选择M4、M5、Q5三种工法的一种或两种组合进行施工。
A、M4工法(四涂):适用于厕浴间,内外墙及砼日楼维修用。
施工顺序:打底层砼下层砼中层砼面层每层用量:0.3kg/m2 0.8kg/m2 0.8kg/m2 0.8kg/m2总用料量:2.7kg/m2(不包括水)厚度约:1.2-1.4MMB、M5工法(五涂):适用于屋面防水及厕浴间要求等级较高的防水工程。
施工顺序:打底层→砼下层→砼中层→面层每层用量:0.3kg/m 20.8kg/m2 0.8kg/m2 0.8kg/m2总用料量:3.5kg/m2(不包括水)厚度约:1.6-1.8MMC、Q5工法(四涂一布):适用于屋面、厕浴间等防水工程(管根、墙根、雨水口、阴阳角等)。
施工顺序:打底层→下层→布层→中层→面层;每层用量:0.3kg/m2 0.8kg/m2 0.8kg/m2 0.8kg/m2;总用料量:2.7kg/m2(不包括水);厚度约:1.2-1.4MM;JS-2型产品一般用M4工法,可在面层直接做保护层(贴瓷砖、马赛克)基面处理:基面必须平整、牢固、干净、无明水、无渗漏,凹凸不平及裂缝处须找平,渗漏处须先进行堵漏处理,阴阳角应做成圆弧角。
配料:如果需要加水,先在液料中加水后,用搅拌器搅拌徐徐加入粉料,之后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料中不含粉团(搅拌时间约5min左右,用手提电钻搅拌)。
JS-1型打底层涂料的生量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1或1.2:0.5;下层、中层和上层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1或1.2:0—0.2;面层涂料可加颜料以形成彩色层,彩色层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1或1.2:0.05—0.1:0—0.2。
JS—2型打底层配料为液料:粉料:水=1:1.6:1;中层和上层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1.6:0—0.3;在规定的加水范围内,斜面、顶面或立面施工应不加或少加些水,平面施工应多加些水。
涂履:用滚子或刮板涂履,根据选定的工法,按顺序逐层完成。
各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前一层涂膜干固不粘为准(在温度为20度的露天条件下,不上人施工约需3H,上人施工约需5H)。
现场温度低、湿度大、通风差,干固时间长些,反之短些。
对于Q5工法,其下层、无纹布和中层须连续施工,不能间隔。
涂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若涂料(尤其是打底料)有沉淀应随时搅拌均匀。
②涂履要尽量均匀,不能有局部沉积,并要求多滚刷几次,使涂料与基层之间不留气泡,粘结严实。
③每层涂履必须按规定用量取料,不能过厚或过薄,若最后防水层厚度不够,可加涂一层或数层。
清洗:在施工间隙或施工结束时,应尽快用水清洗所有沾有涂料的工具和工作服。
否则,等涂料干固后很难洗净。
保护层与装饰层施工:JSJ—1型保护层或装饰层施工须在防水层完工2天后进行,粘贴块材(如地砖、瓷砖、马赛克等)时,将防水涂料液料:粉料=1:1.5—2调成腻子状,即可用作胶粘剂;JS—2可在面层施工同时贴保护层。
质量要求与工程检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认真检验整个工程的各个部分,特别是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涂层不应有裂纹、翘边、鼓泡、分层等现象。
涂层平均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厚度,测点中的70%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厚度,允许有30%的测点厚度不低于设计厚度的80%。
施工面积每100M2抽查1处,但每一工程不少于3处,现场上割取30MM*30MM实样,用测厚仪测定。
蓄水试验须等涂层完全干固后方可进行,一般情况下需48H以上,在特别潮湿又不通风的环境中需更长时间。
厕浴间防水做完后,蓄水24H不渗漏为合格。
屋面防水做完后,应检查排水入统是否畅通、有无渗漏(可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以后进行,有条件蓄水的屋面可用24H蓄水检查。
)三、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1.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基层应平整、坚固、密实、无油污、无起砂起壳现象。
应在含水率不大于10%的情况下施工防水面层。
2.地面柔性防水层施工:(1)聚氨酯弹性防水层应分层施工,打底料一道,面料2道,总厚度控制在1.5~2.0mm。
遇墙处应上翻150mm,每道施工间隔24h。
最后一道聚氨酯涂层施工后,在初凝前撒一层粒径2~3mm的粗砂粒。
48h后在聚氨酯弹性涂层上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厚20~30mm。
(2)地面为刚性防水层时应在墙面处上翻150mm。
(3)多水房间且面积超过两个开间的地面,在(梁等)结构板支撑处的找平层和刚性防水层均应留10×lOmm的分格缝,并嵌填弹性密封材料。
3.墙面防水层施工(1)在墙面上做高分子益胶泥防水层时,其厚度约为2~3mm,操作时分两遍先后刮涂,刮第一遍时稍用劲,并在其初凝前刮涂第二遍,两遍刮涂的方向应相互垂直,不得漏刮。
养护24h即可粘贴饰面块材。
亦可采用防水、粘结一道成活法,即在墙面防水层初凝前,在块材粘接面上刮涂高分子益胶泥同时贴上。
(2)在做过刚性防水层的墙面上宜用高分子益胶泥等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粘贴立面块材,饰面块材应采用离缝法施工,缝宽按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宜留缝3~5mm,缝内填充嵌缝型高分子益胶泥或其它专用嵌缝料。
4.地面面层施工:用高分子益胶泥作地面块材的粘结剂时,粘结层厚度一般为5~7mm;块材采用离缝法施工,缝宽5mm左右。
缝内填高分子益胶泥或专用嵌缝材料。
5.细部防水处理(1)穿楼板的管道定位后,管道与楼板四周的缝隙用掺有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堵塞严实,地面找平时应使管根部应略高出地面,并在找平层与管道之间留凹槽8×8mm,内填柔性密缝材料。
作柔性防水层时,管根部应多作一道。
(2)地漏、穿地防水套管与找平层之间应预留宽8mm深8mm的凹槽,并嵌入弹性密封材料,穿过防水层的防水套管应高出地面面层不小于20mm,管道与套管间应留6~8mm的缝隙,缝内先填聚苯乙烯或聚乙烯泡沫条,再用弹性密封材料封口,并在套管周围加大地面坡度,坡离套管。
(3)地漏处理:①地漏离墙面净距宜不小于80mm,便于作防防水处理。
②地漏上口要低于防水层20mm。
③地漏周围的处理同上下水套管根部处理。
(4)穿钢筋混凝土楼板管道或套管定位后与楼板四周的缝隙应用掺有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堵塞严实,地面找平时应使管根部应略高出地面,并在找平层与管道之间留凹槽8×8mm,槽内先填聚苯乙烯或聚乙烯泡沫条,再内填柔性密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