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实验报告
某发动机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

阅读材料1某发动机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1问题的提出排气管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极大地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某发动机厂排气管车间长期以来,只生产一种四缸及一种六缸发动机的排气管。
由于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致使投资较大的排气管生产线,一直处于吃不饱状态,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全车间设备开动率不足5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车间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被推向市场。
为了充分发挥车间的潜力,该车间在厂部的大力协助下主动出击,一方面争取到了工厂自行开发的特殊机型排气管生产权,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市场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赢得了世界两大著名汽车公司—CUMMINS和FORD的信任,成为其8种型号排气管最具竞争实力的潜在供应商。
据可靠消息,这8种排气管首批出口如果在美国市场畅销的话,后续订单将会成倍增长,而且两大公司有可能逐步减少其它公司的订单,将其它型号排气管全部转移到该车间生产。
针对这种状况,该车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8种排气管的产品图纸进行了评审,进行了工艺设计和开发(编排工艺流程图、进行PFMEA分析和编制控制计划),还进行了样品试切,同时对现生产能力和成本分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算和预测工作。
但是如何调整当前的生产计划,是否下决心增加设备或改造生产线,其它类型新产品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投入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尚缺乏科学的、定量的依据。
而目前厂部和车间最关心的资源问题,主要是加工设备的产能,关于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将8种排气管的简单生产过程和生产计划作如下简述。
2 生产概况及有关资料2.1车间概况该车间按两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标准工作日为26天。
车间现有员工30名,其中生产工人27人,每月安排职工政治学习及业务培训时间为4小时,进行文明生产等非生产性工作每月平均2小时/人?月,排气管工废按产量的1%计算,料废按2%计算。
车间生产工人工作时间按44小时/人·周(每月4周)进行考核。
运筹学实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运筹学实验报告实验设计题目:生产计划问题小组成员:刘阳春 130800194乔瑞娜 130800197梅蕊杰 130800196班级: 201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运筹学实验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运筹学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为提高学生应用运筹学方法与计算机软件的独立工作能力,运筹学实验教学本着“突出建模、结合软件、加强应用”的指导思想,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利用《运筹学》课程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一些实际题目进行建模,再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求解,对解进行检验和评价,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从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内容及具体要求1.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掌握各种运筹学模型的共性和特性,掌握不同运筹学模型的求解步骤和计算方法,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运筹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运筹学软件的求解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实验教学的具体要求:(1)熟悉软件结合教师演示和实验指导书,熟悉用运筹学软件解决运筹学问题的方法。
(2)选题建模学生选取指导教师提供需要解决的众多实际问题中相应问题,进行分析建模。
在建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编写或选取适当的运筹学软件工具求解。
结合具体题目,对软件求解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3)提交报告根据要求编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安排本课程实验要求学生从提供的实际问题中抽取相应的题目,通过具体的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求解问题,然后利用熟悉常用的运筹学软件,如WINQSB、LINGO等,对问题进行验证。
本课程设计分三个阶段:熟悉软件、选题建模、提交报告。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四、实验设计内容实验设计题目详见附录。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1. 考核方式:编写实验设计报告;2. 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封面(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问题描述、建模分析、程序设计、结果分析;3. 实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所有数学公式用公式编辑器编辑;4. 成绩评定:实验成绩量化后计入期末考试成绩。
生产流程优化总结汇报

生产流程优化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在生产流程优化方面
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为了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寻求改进,取得了一些显
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到了一
些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设备配置、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员工技能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其次,我们还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如自动
化生产线、精益生产、6σ管理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我
们的生产流程更加灵活高效,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为企
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还注重了员工的培训和团队建设,通过提高员工的
技能和意识,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我们的生产流程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生产流程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也清楚地意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改进。
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
某发动机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

阅读材料1某发动机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1问题的提出排气管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极大地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某发动机厂排气管车间长期以来,只生产一种四缸及一种六缸发动机的排气管。
由于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致使投资较大的排气管生产线,一直处于吃不饱状态,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全车间设备开动率不足5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车间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被推向市场。
为了充分发挥车间的潜力,该车间在厂部的大力协助下主动出击,一方面争取到了工厂自行开发的特殊机型排气管生产权,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市场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赢得了世界两大著名汽车公司—CUMMINS和FORD的信任,成为其8种型号排气管最具竞争实力的潜在供应商。
据可靠消息,这8种排气管首批出口如果在美国市场畅销的话,后续订单将会成倍增长,而且两大公司有可能逐步减少其它公司的订单,将其它型号排气管全部转移到该车间生产。
针对这种状况,该车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8种排气管的产品图纸进行了评审,进行了工艺设计和开发(编排工艺流程图、进行PFMEA 分析和编制控制计划),还进行了样品试切,同时对现生产能力和成本分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算和预测工作。
但是如何调整当前的生产计划,是否下决心增加设备或改造生产线,其它类型新产品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投入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尚缺乏科学的、定量的依据。
而目前厂部和车间最关心的资源问题,主要是加工设备的产能,关于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将8种排气管的简单生产过程和生产计划作如下简述。
2 生产概况及有关资料2.1车间概况该车间按两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标准工作日为26天。
车间现有员工30名,其中生产工人27人,每月安排职工政治学习及业务培训时间为4小时,进行文明生产等非生产性工作每月平均2小时/人?月,排气管工废按产量的1%计算,料废按2%计算。
车间生产工人工作时间按44小时/人·周(每月4周)进行考核。
生产排程优化工作总结汇报

生产排程优化工作总结汇报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团队致力于生产排程优化工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经过不懈努力和合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现在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和下一步的计划。
首先,我们对现有的生产排程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瓶颈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这些都对生产效率造成了影响。
接着,我们利用先进的排程工具和技术,对生产排程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我们重新设计了生产计划和排程流程,以确保生产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等待时间和停机时间。
在实施新的生产排程方案后,我们很快就看到了显著的改善。
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生产周期缩短了,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同时,员工的工作负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生产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除了以上的成果,我们也意识到生产排程优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因此,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生产排程的运行情况,及时发
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我们还将继续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以进一
步提高生产排程的精度和效率。
总的来说,我们的生产排程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
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
我们的工作,以确保我们的生产排程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感谢大
家的支持和合作,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价值。
某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

某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某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1. 背景介绍。
生产排产计划优化工作总结汇报

生产排产计划优化工作总结汇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团队进行了生产排产计划的优化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通过不懈努力和精心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以便大家了解我们的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首先,我们对原有的生产排产计划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订单量、设备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例如,部分生产线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了生产效率不高;部分订单的排产计划存在冲突,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部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影响了生产线的稳定运行等等。
接着,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案。
我们对生产线进行了重新布局和调整,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我们对订单进行了重新排产,避免了订单之间的冲突,提高了订单的交付及时性;我们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行了加强,确保了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生产线的调整和设备的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订单的重新排产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和协商。
但是,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顺利地完成了优化工作。
最后,我们对优化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估。
通过对优化前后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订单的交付及时性得到了明显改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些成果得到了领导和客户的一致好评,也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总的来说,生产排产计划的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将继续深入分析和评估生产排产计划,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生产计划与产能优化效果评估工作汇报范文

生产计划与产能优化效果评估工作汇报范文生产计划与产能优化效果评估工作汇报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评估我们团队在生产计划与产能优化方面的工作,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生产计划和产能优化的评估,我们能够了解当前的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以及改进的潜力,进而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工作背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我们开展了生产计划与产能优化工作。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和优化,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同时降低成本。
三、工作内容1. 生产计划优化我们对生产计划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分析。
通过对产品需求、生产周期、原材料供应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我们制定了一套合理的生产计划方案。
该方案考虑了产品种类、数量、交付期限以及资源利用情况等因素,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进行。
2. 产能优化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我们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通过对设备运行时间、生产速度、停机维护等方面的优化,我们实现了产能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我们也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了生产中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3. 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我们的工作效果,我们收集了大量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生产效率、产能利用率和质量等指标的统计,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我们的工作效果,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四、评估结果1.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我们的工作,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在优化生产计划和产能利用后,我们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产品的交付期限得到了明显缩短。
同时,由于我们对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的优化,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2. 产能利用率提高通过优化产能利用率,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生产设备的利用率。
我们对设备进行了时间利用的合理调配,避免了设备闲置和过载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3. 质量改善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我们成功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实验报告
————————————————————————————————作者: ————————————————————————————————日期:
西安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成绩
第1页(共页)
课程: 实验日期: 年月日
专业班号:组别:交报告日期:年月日
姓名:学号:报告退发: (订正、重做)
同组者: 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
某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
实验内容:
1、制定利润最大的生产计划
(1)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车间基本生产工人工时计算如下:
S=27×(22×8 – 2 – 4 ) =4590(小时/月)
按产量1%的工废实际可用时间:4590×(1– 1% )=4544(小时/月)
每种设备月实际可利用工时(减去工废后的可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设备名称月可利用工时(小时/月)设备名称月可利用工时(小时/月) 1.平面铣床1392×( 1– 1% )=1378 2.卧铣床1400×(1 – 1% )=1386
2082×( 1 – 1%)=2061 4.单面铣床700×( 1–1% )=693 3.组合钻
床
5.攻丝床2088×(1– 1% )=2067 6.精铣床1396×( 1 – 1%)=1382
1376×(1– 1%)=1362 8.摇臂钻床1384×( 1 –1% )=13707.扩孔钻
床
9.去毛刺
700×(1– 1% )=693 10.清洗机700×( 1 – 1%)=693
机
每种排气管利润(减去料废后的利润)如下表所示:
品
项目
1 2 3 4 5 6 7 8
毛坯价格
①
9817104102
料废成本(①
×2%)
1.96 2.08 1.88 2.24 2.12 1.942.08 2.04辅料消耗 2 2 2 2 2 2 2 2 动能消耗110 10 工具等消耗 1 1管理费用1.45
5
1.099 1.21 1.44 1.188 1.2265 1.308 1.56 税收15 16 14.8 17 16.5 14.5 15.6 15.5
售价150 16
0.1 149 172 166 145.6 157.8 15
5.8
利润(元/根)11.58
511.921 13.111
3.32
1
3.192
10.9
335
13.812 11.7
根据给定的条件及要求,设x1,x2,…x8分别为第一种、第二种……第八种排气管的月产量,月产量单位为1000根/月。
将目标函数取为每月的总产品利润,得出关于月计划生产的线性规划模型为: maxZ= 11585x1+11921x2+13110 x3+13320x4+13192 x5+10933.5x
6+13812 x7+11700x8
41.9x1+43.3x2+41.7x3+48.1x4+46.5x5+40.9 x6+47.8 x7+45.7x8 ≤
4544
4.0 x1+4.5 x2+4.8 x3+5.8 x4+5.2x5+4.0x6+4.6x7+5.6x8 ≤1378
3.9x1+4.5 x2+4.3x3+5.0x4+4.9x5+4.4 x6+5.1 x7+4.8 x8≤1386
5.9x1+5.8x2+5.7 x3+6.3 x4+6.5 x5+6.0 x6+6.6x7+6.4x8 ≤2061
3.5x1+3.0x2+3.7x3+
4.0x4+3.8x5+3.0 x6+4.1 x7+3.4x8≤693
5.8x1+6.2 x2+5.7x3+6.4x4+6.3 x5+6.0x6+6.5x7+6.2x8 ≤2067
5.5 x1+5.7x2+4.7x3+6.0 x4+5.9x5+5.2x6+6.2 x7+5.6x8≤1382
3.9x1+3.8x2+
4.0x3+4.1 x4+3.7 x5+3.5 x6+4.1 x7+3.6x8 ≤1362
4.1x1+4.0 x2+4.0 x3+4.3 x4+4.2 x5+3.8 x6+4.3x7+4.3 x8 ≤1370
2.5x1+2.9x2+2.7 x3+
3.0 x4+3.0x5+2.5x6+3.1x7+2.8x8 ≤693
2.8 x1+2.9x2+2.1x3+3.2 x4+3.0 x5+2.5 x6+3.2x7+3.0 x8≤693
x1 ≥10, x2–x4= 3,x3 ≥5,x6 ≤60,x7 ≥10,x2,x4,x5,x6, x8 ≥0(2)用WinQSB软件求解;
X= ( 10,3,84.3429,0, 0, 0,10, 0 );maxZ=1395469
(3)写出各种生产月生产量及月总利润。
月生产应如下安排:第一~第八种排气管分别按排10000,3000,84343,0,0,0,10000,0根。
月最大可获利润1395469元。
2、结果分析
(1)分析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根据线性规划得到的结果,如何重新调整资源;
资源利用率如下表所示:
资源月可利用工时实际利用工时剩余资源实际利用率
1.平面铣床1378 504.3461 873.6539 36.59%
2.卧铣床1386 466.1746 919.8254 3
3.63%
3.组合钻2061 623.15471437.8450 30.23%
4.单面铣床693 397.0688 295.9312 57.29%
5.攻丝床
2067622.35471444.64
50
30.10%
6.精铣床1382 530.5117851.4883 38.38% 7.扩孔钻床1362 428.7717 933.2283 31.48%8.摇臂钻
床
1370433.3717936.6283 31.63%
9.去毛刺机
693 292.4259 400.5
741
42.19%
10.清洗机693 245.8201 447.1799 35.47%
人工4544 45440 100%结果表明,各种设备负荷都远没有达到饱和,而人工已经满负荷运转,所以应提高人工的有效工时。
(2)利用影子价格分析个资源对利润的边际贡献,分析哪些是影响增加利润的关键设备;
人工工时的影子价格等于314.3885,所有设备的影子价格全等于零。
因此人工工时是制约车间产量或利润增长的关键资源。
(3)如果企业现有一订单,各种排气管的需求量是:15000,5000,5000,3000,15000,60000,10000,60000(根)。
正常时间内1个月能否完成任务,如果不能完成,哪些资源需要加班多少时间,假定加班不额外增加成本;
将原线性规划模型改为:
maxZ=11585x1+11921x2+13110x3+13320x4+13192x5+10933.5 x6+13812x7+11700x8
41.9x1+43.3 x2+41.7x3+48.1 x4+46.5 x5+40.9x6+47.8x7+45.7x8≤4544
4.0x1+4.5x2+4.8x3+5.8x4+5.2 x5+4.0x6+4.6x7+5.6 x8≤1378
3.9 x1+4.5x2+4.3x3+5.0x4+4.9x5+
4.4 x6+
5.1 x7+4.8x8≤1386
5.9 x1+5.8 x2+5.7 x3+
6.3x4+6.5x5+6.0x6+6.6 x7+6.4x8≤2061
3.5x1+3.0 x2+3.7x3+
4.0 x4+3.8 x5+3.0x6+4.1x7+3.4x8≤693
5.8 x1+6.2 x2+5.7 x3+6.4x4+6.3x5+6.0 x6+6.5 x7+6.2 x8≤2067
5.5 x1+5.7 x2+4.7x3+6.0 x4+5.9 x5+5.2x6+6.2 x7+5.6x8≤1382
3.9x1+3.8x2+
4.0 x3+4.1 x4+3.7 x5+3.5x6+4.1 x7+3.6x8 ≤1362
4.1 x1+4.0x2+4.0x3+4.3x4+4.2 x5+3.8x6+4.3x7+4.3 x8 ≤1370
2.5 x1+2.9 x2+2.7x3+3.0x4+
3.0x5+2.5x6+3.1 x7+2.8x8 ≤693
2.8 x1+2.9 x2+2.1 x3+
3.2x4+3.0x5+2.5x6+3.2 x7+3.0 x8 ≤693
x1≥15,x2 ≥5,x3≥5, x4≥3,x5≥15, x6 ≥60, x7 ≥10,x8≥60
用WinQSB软件求解:
(此线性规划无可行解)
由上图可知,需要增加有效人工工时3025.3小时。
考虑工废,至少应该增加人工工时3055.86小时才可完成此订单需求。
(4)对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你对排气管车间整个计划的看法和
建议。
①现在的生产结果已经达到最优,但是不生产第四种排气管,不能满足外商“第二和第四种排气管配对使用”的要求。
因此,可考虑提高第四种排气管的单位利润至16.815元/每根。
②该车间因为人工的不足而限制了生产能力,使得各设备运作都未达到饱和。
而且为了增加人工而加班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解决方案是增加生产工人人数、提高设备的无人看管性或改进工艺降低人工工时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