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污染控制
汽车污染的控制措施

汽车污染的控制措施概述汽车污染是指由汽车排放的废气、噪音以及悬浮颗粒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污染问题。
随着全球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汽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大了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管理的压力。
为了减少汽车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1.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传统燃油汽车排放的废气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发展清洁能源汽车是减少汽车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常见的清洁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汽车通过使用电能、混合动力系统或燃料电池来替代传统的内燃机,减少或消除了废气排放,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汽车污染。
2. 强化排放标准制定和强化汽车排放标准是减少汽车污染的关键举措之一。
通过规定车辆废气排放的限值,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减少废气排放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排放标准存在差异,但总体的趋势是向着更为严格的方向发展,以确保车辆排放的污染物含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3. 推行尾气排放监测尾气排放监测是对汽车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一种手段。
通过安装尾气监测装置,可以对汽车的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尾气排放监测可以发现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并及时进行修理或处罚,从而提高汽车排放的合规性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4. 推广公共交通汽车污染的另一个问题是交通拥堵导致的排放增加。
为了减少私家车使用带来的排放量,各地纷纷推广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
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污染的产生。
5. 限制柴油车的使用柴油车的废气排放比汽油车更为严重,其中包含更多的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因此,一些地方出台了限制柴油车使用的政策,例如限制柴油车进入城市部分区域或限制柴油车上路行驶的时间段。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柴油车排放引发的污染问题。
6. 加强管理和监督为了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加强管理和监督是必要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1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主要内容
1. 城市交通趋势及影响 2. 汽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和控制 3. 柴油发动机污染物的保有量增长情况 1、世界机动车增长趋势
5000万(0.5亿)
6.5亿
第一节 城市交通趋势及影响 2、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情况:
第二节 汽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和控制
工作循环包括四冲程: 进气冲程、压缩冲程、 气体燃烧 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污染物来源 汽油机排气中有害物质由燃烧产生,主要有:
CO、HC、NOx以及少量的铅、硫等 其中: 硫化物控制:通过降低燃料的含硫量
铅化物控制:采样无铅汽油 目前排放法规限制的是CO、HC、NOx和柴油机颗粒物
➢ 车辆技术改进,燃料同步改善
第一节 城市交通趋势及影响
(2)汽车排放标准 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汽车排放标准。 其中欧洲标准是我国借鉴的汽车排放标准
欧洲标准:
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法规和欧盟(EU)的排放 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 放指令是ECE或EU参与国强制实施。
第一 类车
_
全部
2.2 1.0
1 级
RM≤1250
2.2
1.0
第二 类车
2 1250< 级 RM≤1700
4.0
1.25
3 级
1700<RM
5.0
1.5
HC+NOx
汽油 机
非直 喷柴 油机
0.5 0.7
0.5 0.7
0.6 1.0
0.7 1.2
直喷 柴油 机 0.9
0.9
1.3
1.6
PM 非直 喷柴 油机 0.08
第一节 城市交通趋势及影响
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论文

目录一、汽车污染的主要途径 (3)1.1汽车内部污染 (3)1.1.1“豪华”装饰污染 (3)1.1.2车内香水污染 (3)1.1.3车主错误的“保护观”导致的污染 (3)1.1.4汽车内部霉菌引起的污染 (3)1.2汽车尾气污染 (3)1.2.1一氧化碳 (4)1.2.2碳氢化合物 (4)1.2.3氮氧化合物 (5)二、汽车污染的防治措施 (5)2.1汽车内部污染的防治 (5)2.2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 (6)2.2.1加强行政管理 (6)2.2.2加强尾气净化 (6)2.2.3开发新型能源 (6)三、总结 (6)致谢 (6)参考文献 (7)一、汽车污染的主要途径1.1汽车内部污染现如今,汽车对于人类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车内污染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了很大威胁。
世界各国也开展了不少有关研究汽车污染的活动,研究结果表明:汽车污染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且汽车污染与汽车的型号、汽车的使用年限、汽车所用的燃料、当地交通的拥挤状况、当地天气和海拔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人们虽重视汽车的污染问题,但还不太了解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问题。
目前,对这个问题研究得较多的是发达国家。
有一篇文章称“车内污染可能是现代社会中人体健康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
1.1.1“豪华”装饰污染大多数客户追求车内“高贵”装潢,但在人们追求款式时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装潢时要使用的化学制品存在一定的污染。
此中,又都存在着挥发性物质污染的问题。
人们追求的手感、质感以及光鲜的色彩,都离不开挥发性材料。
而污染源大部分也来源于它们。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这些车内污染物可潜移默化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所以,车主们在享受汽车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与舒适的同时,也应重视车内污染对健康所产生的威胁。
1.1.2车内香水污染现如今许多车主(特别是女性车主)喜欢在自己车内喷洒香水以改善车内空气。
然而,车内空气优良的标准是无毒、无害、无异味,许多人会认为是无恶味,实际上过量香味也是异味。
我国控制汽车污染的对策建议

我国控制汽车污染的对策建议目前,我国控制汽车污染必须要做到四管齐下:一是提高新车的性能,完善在用车检查和维护制度,从新车和在用车两个层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二是不断提高油品质量,减少汽车油耗,并积极开发利用污染小的新能源;三是针对交通路网规划、交通管理体系、城市发展战略等涉及汽车运行状况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改进办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为汽车使用创造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利用减少汽车污染的激励政策以及其他经济手段,引导汽车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控制汽车污染。
上述四方面的措施是配套使用的,缺一不可。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采取措施完善环保管理体制,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严格排放标准,提高汽车性能我们应分别从新车和在用车的管理控制入手,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
对新车,应当制定科学的、分阶段完成的排放控制标准,通过新车的产品认证、一致性检验和耐久性控制等监督管理措施,确保新车排放标准的实施。
对在用车,应当建立起科学完整的检查和维护制度,对在用车实施规范化的年检、抽查和维护保养,对达到国家报废标准的汽车必须报废。
首先,我国的汽车排放标准逐渐与国际接轨。
我国的汽车排放标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使得我国新生产机动车的标准偏低。
目前,合资汽车厂已经通过合资方掌握了生产符合欧Ⅱ甚至欧Ⅲ排放标准汽车的技术,但一些国内汽车厂家的技术还达不到此项要求。
从技术上讲,从欧洲Ⅰ号到Ⅱ号标准,在技术上不是质的变化,只是量的变化,技术改进并不复杂,对汽车结构改动也不大。
相对于欧洲Ⅰ号、欧洲Ⅱ号标准而言,欧洲Ⅲ号或Ⅳ号标准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因为欧洲Ⅲ号标准的实现,不仅仅是整车生产技术,而且是燃油质量、道路状况、交通管理、驾驶技术、驾驶习性、日常保养等全方位要求的系统工程。
国内厂家应加紧开展研发活动,尽快掌握先进的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在实现与国际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接轨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给汽车生产厂家环保技术进步的压力,但也要给它们可以预期的、较为充足的调整时间。
2024年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24年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的健康,制定本方案。
目标:到2023年底,机动车尾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空气质量标准。
二、主要任务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1)制定和完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确保排放限值科学合理,并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
(2)加强汽车生产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不合规生产的行为,并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的监督。
(3)加强对机动车使用的管理,提高车辆的排放检测合规率,严厉查处使用超标车辆。
2. 推进机动车燃料品质升级(1)制定和推动燃料品质的提升计划,逐步淘汰低质量燃料,保证汽油、柴油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加大对油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监管力度,严禁售卖劣质油品,增加对油品质量的抽查力度。
(3)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减少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
3.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1)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力度,建立健全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3)严格查处使用不合格设备的检测机构和作假的排放检测行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4. 推动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1)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的研发,提高其适用性和效果。
(2)鼓励和支持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的应用,引导和推动机动车主进行尾气治理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3)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的推广力度,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和支持。
三、工作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行政处罚力度(1)制定和完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确保排放限值科学合理,并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
(2)加强对汽车生产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不合规生产的行为,并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的监督。
(3)加大对机动车使用的管理,提高车辆的排放检测合规率,严厉查处使用超标车辆。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前言
城市机动车污染是当今城市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成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机动车污染的影响以及控制措施。
影响
1.空气质量下降: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
体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形成雾霾天气。
2.健康危害: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
害,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3.环境影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不仅对人体有害,也对周围环境造成
污染,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平衡。
控制措施
为减少城市机动车污染,需要综合运用以下措施:
1.加强排放标准:城市可依据国家排放标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
限制,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
2.推广清洁能源车辆:政府可以鼓励推广电动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减
少传统燃油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3.改善交通管理: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减少交通堵塞,缓解机动
车拥堵状况,减少尾气排放。
4.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增加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
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频率。
5.推广共享单车:鼓励市民使用共享单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
车使用。
结论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
通过加强管理、改善交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车辆以及改变出行方式,可有效降低城市机动车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以上是关于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的文档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机动车污染防治体系

机动车污染防治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其中机动车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机动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和交通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机动车污染,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机动车污染防治体系。
一、法律法规体系机动车污染防治的基本工作是制定出符合国情的专门法律,从根本上规范机动车的使用和管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相对完备,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机动车污染防治法》、《交通运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与测量方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使机动车污染防治有了非常明确的法律基础和规范。
二、科技手段体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不断更新和迭代,主要体现在发动机设计、排气净化设备和乘用车燃油经济性等方面。
在发动机设计上,现代汽车不断引进微粒过滤技术,加装同步喷油、气动阀门、电子点火、乘用车诊断等系统;在排气净化装置上,现代汽车普遍采用三元催化器、颗粒捕捉器等高科技装置,大大降低了排放有害物质的浓度;在乘用车燃油经济性方面,现代汽车采用了冷却液回收器、节能轮胎、动力系统集成和电子化控制辅助等技术,提高了能效。
这些高科技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机动车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还能够有效降低机动车的污染排放,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质量。
三、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是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它可以规范机动车或机动车配件的质量、技术要求和标准,统一行业标准和规范,保证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我国机动车加油站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对加油设备、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规范化建设。
此外,还有汽车排放标准、限值与测量方法等规范,明确了机动车排放的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
四、管理制度体系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主要建立在车辆监管、车辆检测、车辆维护和环保责任制四个方面。
车辆污染防控工作方案范文

车辆污染防控工作方案范文背景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以及行车里程的增加,车辆尾气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对空气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汽车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各地纷纷提出了车辆污染防控方案,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市级城市的车辆污染防控工作方案范文。
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加强车辆排放标准的控制,对机动车进行管理和控制,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主要内容加强排放标准控制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对于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2.通过提高燃油质量要求、加装催化转化器、燃油电喷等技术措施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推动清洁能源汽车普及。
加强机动车管理1.对机动车的排放进行检测,并对排放超标的车辆进行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
2.对闲置车辆进行强制报废,减少用于市场交易,防止产生较多的废弃车辆。
3.对机动车进行定期检测,并针对不合格车辆采取补救措施。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在城市内逐步展开公共交通建设,通过增加公交线路、提高公交服务水平、逐渐减少公路拥堵,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
实施1.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将该方案贯彻到实施当中,做到有效防控车辆污染。
2.建立机动车污染防控工作台账,对排放超标的车辆进行台账管理。
3.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效果评估1.结合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车辆污染防控效果进行评估。
2.定期对机动车污染防控工作开展验收,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结论本方案充分考虑了车辆污染防控中的各个环节,贯彻了防治车辆污染的要求,通过加强排放标准控制、加强机动车管理、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城市空气质量,对于控制车辆污染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车行驶工况与排放
CO总是很低, 约0.1%
减速, 怠速时HC相对较高, 浓度约为400ppm 此时NOx较低, 约为30-70ppm
加速, 定速时NOx高, 浓度约为: NOx: 800-2500ppm 此时HC: 90-200ppm
加速时碳烟最高, 约为0.30g/m3
新型动力车
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混合动力车 太阳能汽车
Slide 12
汽油车 Other Emissions
Refueling Losses
displaced vapors
Evaporative Emissions
diurnal, running losses, hot soak
Other Emissions
brake linings, tire wear, fluid leaks
尾气管排放物
Lead Hydrocarbons Carbon Monoxide Oxides of
Nitrogen Carbon Dioxide Particulates Other pollutants Water Vapor
Ambient Air Real Fuel
Engine/Emission Technology
第十一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Slide 1
Emission control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Slide 2
S4
城市机动车污染现状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连年 高速增长
➢ 汽车单车排放因子高 ➢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城市机动车污染
7.24 72.37 1.84 1.86 14.03 1.02
9.64 45.19 2.84 2.24 17.7 1.14
13.17 195.55
4.5 6.74 72.97 3.29
Slide 8
汽车污染物产生来源
油箱和化油器蒸发 HC的15%
曲轴箱 HC 的 20%
排气管 所有的CO、NOX、Pb和
HC的 60%
Slide 9
汽车动力系统
Carbon Dioxide
Water Vapor
Fuel +
Oxygen
Energy动力
Ignition点火
ηet 汽油车: 0.25~0.3 柴油车: 0.3~0.45
Slide 10
汽 油 机 污 染 与 控 制
Slide 11
Actual Combustion
主要控制技术
前处理: 无铅汽油,低硫汽油和柴油 废气再循环(EGR): 20%循环, 降低NOx约60%, 但油
耗增加3%
机内控制: 发动机设计 表面积/容积 越小越好; 电子控制技术; 多气门技术
机外控制技术: 热反应器, 催化反应器(氧化, 还原--三效)
曲轴箱(crankcase)排放控制
Slide 14
汽油车行驶工况与排放
怠速, 减速时CO, HC排放高, 浓度约为: CO: 1.0-6%; HC: 400-3000ppm NOx: 10-100ppm
加速, 定速时NOx高, 浓度约为: NOx: 1000-4000ppm CO: 0.5-3.0%; HC: 200-600ppm 加速时, 碳烟约为: 0.005g/m3
Slide 6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情况
数量 (万辆)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78
1985
1987
1989 1991 年份
1993
1995
1997
Slide 7
中美机动车排放因子比较
污染物 轿车 轻型汽油车 重型汽油车
北京 美国
HC CO NOX HC CO NOX
Slide 13
Crankcase Losses
due to "blow-by"
New Cars Are Cleaner and More Efficient
注: MPG:英里/加仑
+100%
HC CO NOx MPG
-70% -85% -85%
Percent change compared to new cars of the 1970 Model Year
分担率高 ➢ 严重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Slide 5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情况
➢ 近10年来,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平均增 长速度约14%
➢ 重点大城市保有量增长更快,北京市92年以来平 均增长速度超过20%
➢ 机动车收入弹性系数研究表明:收入增长1%, 机动车保有量增长1.02—1.94%
➢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将会在 一定时期内保持迅速增加
Evaporative emission control
汽油, 柴油发动机的区别
汽油发动机燃烧为预混火焰, 柴油为扩散火焰 柴油发动机压缩比高, 热效率高30-50% 柴油发动机以喷油雾化方式燃烧, 产生碳烟较多 柴油车经济性好, 马力大, 最先实现3升车 汽油车加速性好, 正在开发缸内直喷发动机技术
Slide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