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

.-汽车污染门路及控制举措目录纲要绪论第 1 章汽车污染的主要门路1.1 汽车内部的污染1.2 汽车尾气污染的种类1.3 汽车噪声污染第 2 章汽车污染的防控举措2.1 汽车内部污染的防治举措2.2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防治举措2.3 汽车噪声的防治举措第 3 章将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向第4章总结参照文件纲要文主要介绍灵巧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成分,排放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并详尽介绍汽车噪声和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
以及检测标准、方法,并简要介绍国内外降低气车排放污染的举措。
重点词:汽车尾气污染门路防治举措绪论跟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类必不行少的就交通工具,在人类社会中据有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陪伴着人类征服了陆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一历史进度中,人们已经愈来愈离不开它,夸张点说,人类已经像需要水相同需要汽车。
但是汽车的急剧增添,汽车尾气和噪音产生的危害也愈来愈严重,对生态环境均衡及人类身体健康都造成了必定的伤害,主要表此刻人体生病率增添以及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第 1 章汽车污染的主要门路汽车污染主要包含汽车尾气和汽车噪声的污染,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所占比率已超出百分之七十,同时汽车噪声污染也影响到人类的平时生活,所以增强汽车汽车排放和噪声的治理迫在眉睫。
1.1 汽车内部的污染“私人车” 作为突显个人生活品尝,身份地位的象征品,车内的豪华装潢更知足了客户的虚荣,但其却不知这里还有个严重性的问题存在——装潢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制品,此中含有甲醛、苯、 TVOC 、氨等有害化学物质,以及汽车空调产生的霉菌都在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许多。
美国人把室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
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药委员会在考虑室内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时,把“室内环境” 定义为“一天内度过一小时以上的非工业的室内空间”,除了办公室、教室、购物中心、医院、家庭之外,此中也包含汽车。
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

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月18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防和控制第三章使用、检验和维护第四章区域协同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防治。
第三条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坚持源头防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区域协同、共同防治的原则。
本市推进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建设,优化道路设置和运输结构,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
第四条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第五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包含基础数据、排放检验、监督抽测、超标处罚、维修治理等信息在内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信息系统,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实时更新。
第七条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支持新闻媒体等开展相关公益宣传。
鼓励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环保、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
第八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的违法行为向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进行举报,查证属实的,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控制措施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控制措施: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气环境质量低也将影响到市民的身体健康,甚至尾气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或物质,会使吸入这类尾气的人出现中毒的现象。
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处理,降低机动车尾气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为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措施【前言】:近些年来,机动车尾气污染极为严重,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都构成极大的威胁,对此需要结合城市机动车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以下本文主要对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控制措施展开分析。
1、当前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分析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机动车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出行交通上给人们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同时在运输上机动车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机动车的使用对推动人们的生活、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1]。
但机动车的使用却具有双面性,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尤其是在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也在逐渐增加。
经对机动车数量调查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汽车销售量超过1800万辆,2015年全国汽车销售量2459.76万辆,产销量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
从这个惊人的数字中不难发现,机动车的数量增加也将严重影响到环境,尤其是像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多以雾霾为主,这些多是因机动车尾气排放而造成的。
因此,机动车尾气污染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严格控制。
2、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措施2.1 积极研发燃油产品,提升燃油的利用率众所周知,机动车多以燃油为主,而在燃油的过程中经常因燃烧不完全而造成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气体排放,从而对环境构成极大的污染。
尤其是很多已经陈旧的机动车,所使用的发动机非常陈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机动车的燃油效率,不仅造成汽油、柴油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到环境。
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控制PPT课件

除了上述各种替代燃料,我国还正在开展煤的液 化、水煤浆代油的研究,目前正处于中试阶段;有专家 估计,到2010年前后将会进入商业化发展。
(4)中国绿色汽车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传统汽车产品的更新步伐加快,整车 及关键零部件水平明显提高,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90 年代水平,轿车产品基本上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 节能、环保等技术方面跨上了新台阶。目前中国处于商 业化应用及研究开发阶段的清洁汽车种类包括:LPG汽 车、CNG汽车、醇类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 燃料电池汽车等。
挂浆
干燥
活性组分溶液
焙烧
浸渍
成品
焙烧
干燥
汽车尾气制备工艺流程图
实例 贫燃条件下催化净化汽车尾气技术
利用Ag/Al2O3+Pt/Al2O3为催化剂 Ag/Al2O3的NO还原性能良好,但其活性温度高,而
且在约500℃以上,才能完全氧化HC和CO。 Pt/Al2O3催化剂尽管NO还原性能一般,但其具有
b、 汽油完全燃烧(α>1):理论上 CxHy + (x+y/4)O2 → xCO2 + (y/2)H2O
但由于混合不均匀造成局部α<1可以产生CO ;另外,CO2 和H2O在高温吸热热,离解也可生成CO。
c 、CO的主要生成过程如下:
RH→R→RO2→RCHC→RCH→CO
2、HC化合物的形成
(1)不完全燃烧(α<1): a、汽车怠速及高负荷工况 b、失火 c、加速或减速
二、汽车尾气的治理
汽油机工作原理
1、进气冲程 2、压缩冲程 3、做功冲程 4、排气冲程
产生的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有CO、NOx和HC(包括芳香烃、 烯烃、烷烃、醛类等)。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第三版课后答案郝吉明

(完整版)⼤⽓污染控制⼯程郝吉明第三版课后答案郝吉明⼤⽓污染控制⼯程课后答案(第三版)主编:郝吉明马⼴⼤王书肖⽬录第⼀章概论第⼆章燃烧与⼤⽓污染第三章⼤⽓污染⽓象学第四章⼤⽓扩散浓度估算模式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六章除尘装置第七章⽓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第⼗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第⼗⼀章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第⼀章概论1.1 ⼲结空⽓中N 2、O 2、Ar 和CO 2⽓体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是多少?解:按1mol ⼲空⽓计算,空⽓中各组分摩尔⽐即体积⽐,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CO2=0.00033mol 。
质量百分数为%51.75%100197.2801.28781.0%2==N ,%08.23%100197.2800.32209.0%2==O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05.0%100197.2801.4400033.0%2==CO 。
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质量标准》的⼆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质量标准》⼆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空⽓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1.3 CCl 4⽓体与空⽓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解:1)ρ(g/m 3N)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件——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Turbo-charge and Emission (采用增压和中冷技术)
Inter-cooler
Oxidation catalyst (氧化催化剂)
Particulate Trap (颗粒补集器)
2. 加速, 定速时NOx高, 浓度约为: NOx: 1000-4000ppm CO: 0.5-3.0%; HC: 200-600ppm 加速时, 碳烟约为: 0.005g/m3
讨论2: 影响排放的因素
汽车使用中哪些因素对排放影响大?
如何考虑汽车行驶工况对排放的影响? (如制定标准时, 计算排放量时)
Compressed Ignition Engines
27
汽油、柴油发动机的区别
汽油发动机燃烧为预混火焰, 柴油为扩散火焰。 柴油发动机压缩比高, 热效率高30-50%。 柴油发动机以喷油雾化方式燃烧, 产生碳烟较多。 柴油车经济性好, 马力大, 最先实现3升车。 汽油车加速性好, 正在开发缸内直喷发动机技术。
------目标是提高燃烧效率, 降低排放
排放性能的劣化 Conventional carburetor car
2.5 2
HC emissions of LDGV
y = 0.0114x + 0.6433 R2 = 0.1748
Emission Factor(g/km)
1.5
1
0.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0
20
40
60
Section 4
新型动力车
Advanced Technology
汽车的环境污染及控制措施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汽车污染的几个方面 11.1 尾汽污染 11.2 噪音污染 21.3 车内污染 22. 分析当前汽车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 2.1 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32.2 汽车产生噪音对人类的影响 42.3 汽车室内的污染 53. 控制汽车污染的几点措施 53.1 从燃料结构上采取措施 53.2 研发混合动力汽车 63.2.1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63.2.2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73.2.3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73.3 汽车噪音的控制方式 73.3.1 科学执法,提高管理水平 73.3.2 建立汽车喇叭声频率和响度的地方标准 73.3.3 加强宣传,加大处罚力度 73.4 汽车室内污染的改善方式 83.4.1 开窗通风 83.4.2 植物除味 83.4.3 活性碳(包括竹炭) 83.4.4 负离子 8结束语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汽车的环境污染及控制措施学生姓名:朱楠祥指导教师:项小波【摘要】随着汽车污染途径的急剧增加,汽车污染问题更加严重,本文对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做出了一些探讨。
简要描述了汽车污染的几个途径,尾汽污染、噪音污染、车内污染;分析了当前汽车污染给环境造成的几个方面的影响,重点介绍了汽车尾气污染对大气造成的影响;最后对控制汽车污染提出几方面建议,从燃料结构上采取措施、研发混合动力汽车。
【关键词】汽车污染;控制措施;大气;环境前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在逐年增加,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但排放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危害.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步减少和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除了对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随着在技术上进行改造和采取比较严格的控制标准以外,采用清洁燃料去替代汽油、柴油,从而减轻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对人和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今后汽车发展必须进行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前言
城市机动车污染是当今城市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成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机动车污染的影响以及控制措施。
影响
1.空气质量下降: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
体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形成雾霾天气。
2.健康危害: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
害,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3.环境影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不仅对人体有害,也对周围环境造成
污染,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平衡。
控制措施
为减少城市机动车污染,需要综合运用以下措施:
1.加强排放标准:城市可依据国家排放标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
限制,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
2.推广清洁能源车辆:政府可以鼓励推广电动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减
少传统燃油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3.改善交通管理: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减少交通堵塞,缓解机动
车拥堵状况,减少尾气排放。
4.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增加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
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频率。
5.推广共享单车:鼓励市民使用共享单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
车使用。
结论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
通过加强管理、改善交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车辆以及改变出行方式,可有效降低城市机动车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以上是关于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的文档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柴油机稀燃氮氧化物催化剂 柴油机在稀燃条件下运行,普通汽油机的三效催 化剂不能用于控制柴油机NOx的排放。
这方面的技术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但由于柴油 机排气中O2浓度高,排气温度低,HC和CO等还原 剂的浓度很低,而且柴油尾气中的SO2和微粒可能 使催化剂失活。因此,对催化净化技术的要求很 苛刻,开发难度相当大。
27
(3)采用增压和中冷技术
增压和中冷技术是提高柴油机功率、燃油经济性以及降低污
染物排放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增压技术最常见的是废气涡轮增压,由于进气密度的大幅提 高,柴油机功率可提高30%~100%,燃油经济性也明显改 善,CO、HC和碳烟的排放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柴油机采用 进气涡轮增压后,由于进气温度较高,提高了最高燃烧温度,
35
氧化型催化转化器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是
200~350℃。
氧化催化剂活性成分可用Pt和Pd,多采用蜂窝
状陶瓷结构作为载体材料.
36
(2)颗粒捕集器
颗粒捕集器是利用一种内部孔隙极微小、能
捕获微粒物的过滤介质来捕集排气中的微粒, 捕集到的绝大部分是干的或吸附着可溶性有 机成分的碳粒。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燃烧 (氧化)/清除过滤器中收集的颗粒物,使颗 粒捕集器再生后循环使用 .
燃油消耗率的均衡关系,后者在不采用后处理的情 况下,也能满足一般法规对NOx的排放限值要求
9
2.汽油车尾气排放后处理技术 常见的排气后处理装臵有氧化、还原型催化 转化器、三效催化转化器等。
(1)氧化、还原催化转化器
氧化型催化反应器利用排气中残留的或二次 空气供给的氧,使CO和HC完全氧化。NOX还原 催化反应器利用排气中的CO、HC和H2 为还原 剂来净化NOX。
杂,因此,对催化剂载体的机械稳定性和热 稳定性要求都很高。
14
三效催化剂一般由贵金属、助催化剂(CeO2等稀土氧化物)和 载体γ—A12O3组成。
15
16
3.曲轴箱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
曲轴箱的污染物排放来自于压缩和作功冲程 中从缸体中逸出的气体,这种现象叫窜气。
控制办法:将窜漏的气体再循环进入发动机
第七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1
一、汽油发动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工作原理:
进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2
3
1.降低污染排放的发动机技术
(1)改进点火系统
一般发动机在压缩冲程结束前点火,可以得到最大 的压缩比,最高的温度和压力。但是降低燃烧温度 有利于降低NOx的浓度,所以往往采用延迟点火的办
废气循环量一般在15%~20%以内,超过这一范围, 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将很快恶化,同时由于混合 气过度稀释产生失火,使HC排放增加。
6
7
8
由图中可以看出,要提高NOx净化率,必须以牺牲燃
油经济性为代价。值得注意的是,冷却EGR和完善
的电子闭环控制EGR技术的开发,为该技术的推广
应用创造了优越条件。前者有利于取得最佳的NOx和
反而使NO的比排放[g/(kW· h)]增加。为此,可采用增压中冷
技术使进气温度降低,防止NOx排放性能的恶化。
28
(4)采用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的NOx排放要比直喷式燃烧室低1/3~1/2,这
是因为在分隔式燃烧室中,副燃烧室的壁温较高,滞燃期 短,爆发压力低,从而使火焰前峰温度低,且分隔室中α
的进气管,然后在发动机气缸中烧掉。
17
18
4.燃油蒸发排放控制
油箱和化油器是汽油蒸发排放的两大主要来
源。温度越高,蒸发排放量就越大。
控制方法:油箱和化油器采取防热隔热措施;
用吸附法。
图11-14为吸附法蒸发排放控制装臵的原理图。
19
采用这种装臵,几乎能将HC蒸气完全吸附
20
除了汽车本身的蒸发排放外,汽油转运和加油过程
化器电加热装臵、安装前臵催化转化器等。
24
稀燃发动机技术:稀燃发动机可以使用比常规发动机稀得多
的混合气,因而具有明显的低油耗优势,如日本丰田公司 的稀燃发动机空燃比达到了27。缸内直接喷射过程的燃料 蒸发使缸内空气温度下降,有利于抗爆性的提高及充气效 率的改善,而且过渡反应性能良好。由于采用了适合发动
法,点火时间甚至可以延迟到活塞达到上止点后。
4
(2)闭环电子控制汽油喷射技术
由于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使用,需要对汽油发动机的空燃比进
行精确控制,闭环电子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正好适应了这一
需求。闭环控制系统可以将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空燃 比±1%的范围。
5
(3)废气再循环(EGR) 将部分燃烧尾气返流至进气管再吸入气缸参加燃烧, 称作废气再循环(EGR)。废气再循环是减少发动机 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方法。
30
31
2.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 柴油车排气净化后处理技术主要有过滤捕集法和催 化转化法。 催化转化法主要分为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和NOx还原 催化转化器。 柴油机排气中的大量微粒主要靠过滤器、收集器等 装臵来捕获,然后通过清扫或燃烧的办法去除,使 颗粒捕集器再生使用。
四效催化转化器,即在同一催化反应器中同时实现 HC、CO、颗粒物和NOx四种污染物的净化。
的蒸发排放也比较重要。这种排放是由于贮油罐和
车辆燃料箱的上部保留着一部分燃料蒸气。当加油
时,蒸气的位臵被汽油所占据而逸出。
21
22
减少燃料分配时HC排放的技术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控制是油气回收。其效率约为95%,可将 每升油的蒸发排放从1.14 g降到0.06 g。 第二阶段的控制是(1)改进加油枪为负压操作以 捕获蒸气;(2)在汽车上安装活性炭吸附罐,就
小,处于缺氧条件下,这些均抑制了NOx的产生。
由于分隔式燃烧系统利用二次涡流促进主室的混合气形成 和燃烧,在主室中减少或避免高温局部缺氧的不利影响, 所以分隔式燃烧室的HC、CO和颗粒物排放也较低,此外噪 声也较低。但分隔式燃烧室的经济性差。
29
(5)电控柴油喷射 由传感器、执行器、电控单元三部分组成。 它可以实现图11-23所示的一系列控制功能, 因而可以在任何工况下都选择最佳的喷油量、 喷油压力、喷油提前角、喷油速率等参数, 从而改善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是柴油机控制污染排放的有效手段。
32
柴油车用三效催化转化器
33
34
(1)氧化催化剂 柴油机氧化催化剂能氧化尾气排放颗粒物中的大部分可溶性 有机物、气态的HC和CO、臭味和其他一些有毒有机物(如PAH, 醛类等)。因为不捕集固态的颗粒物,氧化催化剂不需要再 生,可以长期连续使用。在不影响燃料消耗和NOx排放的情 况下,净化挥发性HC和CO的效率可达80%,因此可在一定程 度上减少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 二氧化硫排放会导致催化剂中毒、颗粒物排放量增加
10
11
(2)三效催化转化器
三效催化转化器能同时使CO、HC和NOX三种成分都得 到高度净化。 图11-11为不同空燃比下三种污染物的净化效率
12
13
典型的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使用多孔蜂窝陶
瓷载体.表面涂附活性Al2O3,负载铂、钯、 铑等贵金属或其他催化剂。
除陶瓷载体外,也有使用金属载体的。 由于汽车排气温度变化范围大,运行路况复
机运行条件的燃烧方式,故大大减少了燃烧过程污染物的
产生,显著提高了发动机的经济性。
25
二、柴油发动机污染物的控制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分为着火落后期、速燃期、缓燃期、 后燃期
26
1.控制柴油机污染物排放的发动机技术
(1)废气再循环
(2)改进供油系统
改进供油系统的关键技术有:采用高压喷射(最高 喷油压力可达150~180MPa),喷油规律及结构参数 优化,预喷射法,多段喷射法,缩小喷油嘴孔径并 增加孔数,以及推迟喷油提前角等。
像控制汽车蒸发排放一样。
23
4、汽油车排放污染控制的最新发展 国际上最先进的汽车排放控制系统:采用OBD的排 放控制技术,即车载诊断技术。对汽车上与排放相 关的所有部件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即通过 指示灯报警,提醒车主及时进行修理。
近年来的三效催化净化技术主要是在改善冷启动净 化性能方面进行提高,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催化转
37
主要问题:如何有效去除捕集下来的炭黑并使过滤 器再生。柴油机颗粒物中包含固态的碳,外裹一层 分子量很大的碳氢化合物。这种混合物的燃点在 500—600℃ , 远 大 于 柴 油 机 排 气 的 正 常 温 度 范 围 (150~400℃)。因此,需要设计特殊的方法来保证 点火再生,但是一旦被点燃,这些物质燃烧产生的 高温又可能使过滤器熔化和断裂。颗粒捕集器开发 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在不损坏捕集器的前提下实现点 火和再生。
39
40
41
新型汽车
太阳能汽车
42
燃料电池汽车
43
混合动力车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