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2024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01课程概述与目标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拓展计算机知识体系课程背景与意义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对于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个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性,通过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知识体系。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方法。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调试及基本维护;具备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
计算机硬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组装步骤、注意事项及调试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调试介绍计算机日常维护、故障排查及处理方法。
计算机基本维护讲解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等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课程内容与结构02计算机硬件组装负责执行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 )提供插槽和接口,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主板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保障计算机快速运行。
内存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处理图形数据,将其转换为显示器可以显示的信号。
显卡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电源组装步骤1. 安装CPU及散热器。
2. 安装内存条。
3.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
4.连接电源、硬盘、显卡等设备。
5.连接机箱前面板上的开关、指示灯等。
注意事项 1. 防止静电对硬件造成损害。
2. 确保所有设备连接正确且牢固。
3. 在组装过程中避免对硬件造成物理损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引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使用还是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
二、计算机组装1. 硬件选购计算机组装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硬件。
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组件。
在选择硬件时,需要考虑性能、价格和兼容性等因素。
2. 硬件安装组装计算机前,需要将选购的硬件安装到计算机主机箱中。
首先打开主机箱,然后将主板安装到主机箱内,确保主板与主机箱的螺丝孔对齐。
接下来,将处理器安装到主板上,并插入相应的内存条。
之后,安装硬盘、显卡等其他硬件组件。
最后,连接电源线等必要的线缆。
3. 软件安装硬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和软件。
三、计算机维护1. 硬件维护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硬件故障、电源问题等。
为了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硬件进行维护。
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的灰尘,保持散热良好;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松动,确保稳定性;定期更换电脑主机箱的电源,避免老化。
2. 软件维护除了硬件维护外,软件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杀毒软件定期扫描计算机,防止病毒的侵入;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的无用文件,释放磁盘空间。
3. 数据备份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及时进行数据备份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使用外部移动硬盘、云存储等方式进行数据备份,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如果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备份的数据可以用于重装系统。
四、总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
通过组装计算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和调整硬件配置;通过维护计算机,用户可以保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但是,组装和维护计算机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3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一篇:计算机组装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是指将各种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完成整台计算机的搭建。
相对于购买品牌机,组装计算机有着更高的自由度和可扩展性,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配置。
下面就是计算机组装的基础知识,帮助你了解组装所需要的零部件和注意事项。
一、所需零部件1.主板:计算机各个零部件的核心,主板的型号与CPU 和内存的类型有关。
2.CPU: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控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按照主板的型号选择对应的CPU。
3.显卡:负责处理图像和视频的显示,提供游戏和多媒体软件的硬件加速。
4.内存:计算机的短期存储空间,应根据主板的规格选择相应的速度和容量。
5.硬盘:计算机的长期存储空间,可依据需求选择大容量机械硬盘或高速固态硬盘。
6.电源:提供计算机各个部件所需的电力,应注意功率和接口标准。
7.机箱:保护和固定计算机内部部件,可根据喜好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机箱。
8.散热器:维护CPU的温度,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应根据CPU的类型和整体配置选择。
9.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外设:可根据需求和预算自选。
二、组装流程1.安装主板: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连接主板电源和前置接口线,插入CPU和内存。
2.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的对应卡槽,固定在机箱内,连接电源和显示器。
3.连接硬盘:将硬盘固定在机箱内,连接SATA数据线和电源线。
4.连接电源:将电源固定在机箱底部或后方,连接主板和各个部件所需的电源线。
5.安装散热器:将散热器和CPU插座对应,固定在主板上。
6.接线整理:整理主板、电源和各个零部件的接口线,保证内部布线整洁明了。
7.开机测试:连接电源和显示器,启动计算机进行测试,检查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三、注意事项1.预算: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相应的配件,不要追求无谓的高配置。
2.合适的主板及配件:计算机组装的成功与否与主板及其他部件的兼容性有直接关系,选购时应注意不同配件之间的规格、接口和功率等参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讲解计算机的分类: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等讲解硬件的性能指标和选购技巧1.3 计算机软件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组装计算机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螺丝刀、主板安装架、数据线等2.2 组装步骤详细讲解组装计算机的步骤: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数据线、安装外设等2.3 组装注意事项讲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防止静电、正确安装硬件、连接数据线等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系统维护讲解系统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理垃圾文件、优化系统设置、更新驱动程序等3.2 硬件维护介绍硬件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洁硬件、检查硬件连接、替换损坏硬件等3.3 数据备份与恢复讲解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和技巧:使用系统备份工具、使用外部存储设备备份、恢复丢失数据等第四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讲解计算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观察故障现象、使用诊断工具、查找故障原因等4.2 常见故障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电脑无法启动、蓝屏死机、系统崩溃等4.3 维修注意事项讲解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第一、防止静电、正确拆卸硬件等第五章:计算机性能优化5.1 CPU优化讲解CPU性能优化的方法:超频、更换散热器等5.2 内存优化讲解内存性能优化的方法:增加内存条、使用内存加速软件等5.3 显卡优化讲解显卡性能优化的方法:更新显卡驱动程序、更换显卡散热器等5.4 系统优化讲解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优化系统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等第六章:硬盘与存储设备6.1 硬盘概述介绍硬盘的类型: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讲解硬盘的性能指标:容量、转速、缓存等6.2 硬盘安装与分区讲解硬盘的安装方法:IDE、SATA、NVMe接口的使用介绍硬盘分区的操作:使用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格式化等6.3 存储设备扩展讲解存储设备的扩展方法:硬盘架、硬盘盒、固态硬盘扩展卡等第七章:外设与接口7.1 常见外设介绍介绍计算机常见外设: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7.2 接口类型与连接讲解计算机接口的类型:USB、HDMI、VGA、DVI等介绍接口的连接方法:使用数据线、转接头等连接外设7.3 外设驱动程序安装讲解外设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使用随机光盘、官方网站等第八章:网络连接与设置8.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讲解网络协议:TCP/IP、DNS、等8.2 网络连接设备介绍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讲解网络连接的方法: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8.3 网络设置与优化讲解网络设置的方法: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介绍网络优化的方法:提高网络速度、防止网络攻击等第九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9.1 操作系统安装准备讲解操作系统安装的准备工作:安装镜像、制作启动盘等9.2 操作系统安装流程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分区、引导、安装界面、选择安装选项等9.3 操作系统配置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设置系统主题、安装常用软件、配置网络等第十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策略10.1 计算机安全知识讲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防范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介绍常用的安全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监控等10.2 维护策略与技巧讲解计算机维护的策略与技巧:定期检查硬件、更新软件、备份数据等10.3 安全与维护实例介绍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的实例:修复系统漏洞、清除病毒、恢复丢失的数据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解析: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础,理解硬件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对于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至关重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全套)

安装显卡
将显卡插入主板的显卡插槽中。
使用螺丝将显卡固定在机箱上,并连接显示数据线。
连接电源
将电源放置在机箱内,连接电源线和 各部件的供电线。
检查所有连接线是否牢固,确保无短 路现象。
连接外部设备
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连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03
计算机系统设置与优化
02
计算机组装流程
组装前的准备
准备工具
螺丝刀、尖嘴钳、散热膏、橡皮 擦等。
准备配件
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 电源等。
准备工作环境
清理工作台,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 洁。
安装主板
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确保主板稳固。
连接主板电源线,确保电源能够正常供 连接前置面板线,以便控制电源开关等。 电给主板。
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中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的部件。
硬盘的速度和稳定性对计算机的整体 性能有影响。
硬盘容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 据量。
显卡
显卡用于处理图形数据,将数字 信号转换为显示器可以显示的模
拟信号。
显卡的性能决定了计算机在图形 处理方面的能力。
显卡的接口类型和兼容性对整个 计算机的性能有影响。
死机
可能是系统资源耗尽,硬件不兼容,或者是驱动程序 问题。
系统崩溃
可能是病毒或恶意软件感染,系统文件损坏,或者是 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排除
01
02
03
内存条故障
可能是内存条松动或损坏, 或者是内存条不兼容。
硬盘故障
可能是硬盘出现坏道或损 坏,或者是硬盘接口松动 或损坏。
显卡故障
可能是显卡驱动程序问题, 或者是显卡与主板不兼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11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11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1一、实验目标通过学习本实训内容,熟练掌握bios的设置,学会通过设置bios 优化机器性能,分析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并能通过调整bios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验内容以awardbios为例,介绍开机进入bios设置界面的方法;介绍各个选项的内容和作用,并对微机的bios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和优化;总结和掌握典型bios的基本设置,举一反三对其他类型的bios进行设置和优化;解决几种常见的有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
三、实验要点bios是开机后最先加载的程序,所以对它的设置和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准确配置硬盘,合理设置驱动器引导系统的顺序,快速有效地进行系统优化设置,都是系统维护人员的重要技能。
四、知识准备1、bios芯片与cmos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他是被固定化到计算机中的一组程序,位计算机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
cmos是微机主板上南桥中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置,其他各项参数的设置要通过biossetup程序完成。
2、bios的基本功能3、bios设置的意义4、bios的设置方法五、操作步骤1、标准cmos设置(standardcmosfeatures)2、高级bios特性设置(advancedbiosfeatures)3、高级芯片组特性设置(advancedchipsetfeatures)4、外部集成设备设置(integratedperipherals)5、电源管理设置(powermanagementsetup)6、pnp/pci模块设置7、计算机健康状态设置(pchealthstatus)8、频率和电压控制(frequency/voltagecontrol)9、装在安全模式参数(loadfail-safedefaults)10、装载优化模式参数(loadoptinmizedddfaults)11、密码设置(setsupervisorpassword)12、保存并退出六、实验结论通过学习我掌握了bios的设置,学会了通过设置bios优化机器性能,分析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并能通过调整bios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

05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防病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总结词
了解防病毒软件的重要性,掌握安装和配置方法。
详细描述
防病毒软件是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攻击的重要工具。在安装和配置过程中,需要注 意选择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品牌,按照官方指引进行安装,并及时更新病毒库。使用时,应定期进行全 盘扫描,并注意软件的实时监控和自我保护功能。
02
组装前的准备
01
准备工具
螺丝刀、尖嘴钳、散热膏等必要的组装工具。
02
准备配件
确保所有硬件配件齐全,如内存、硬盘、处理器、主板 等。
03
准备环境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静电和尘埃影响硬件组装 。
硬件的安装
安装主板
安装内存条
将主板固定在机箱上,确保主板稳固 。
将内存条插入主板上的插槽中,确保 稳固。
软件故障的排除
A
系统崩溃
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恢复系统备份,检查病毒 和恶意软件等。
软件冲突
卸载最近安装的软件,检查是否有软件冲 突,重新安装软件等。
B
C
文件损坏
使用系统自带的工具修复文件,或者从备份 中恢复文件。
注册表问题
备份注册表,然后恢复注册表到默认状态, 或者使用注册表清理工具。
D
网络故障的排除
04 计算机常见故障与排除
硬件故障的排除
显示器故障
检查显示器电源线是否 插好,显示器设置是否 正确,显卡驱动是否安 装正常等。
键盘鼠标故障
检查键盘鼠标是否插好 ,更换新的键盘鼠标看 是否正常。
硬盘故障
检查硬盘是否正常工作 ,是否有坏道,是否需 要更换新的硬盘。
内存故障
检查内存是否插好,更 换新的内存看是否正常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总结8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总结8篇篇1一、引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技能,以及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方法。
本文将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反馈等方面,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组装流程、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讲解、演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们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其次,我们采用了演示的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和方法。
最后,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们亲自动手组装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系统,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资源与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计算机实验室等。
这些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我们提供的计算机实验设备可能还不够完善,有些学生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此外,我们在教学评估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四、学生反馈与改进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例如,有些学生反映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指导,于是我们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操作环节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五、结论与展望总的来说,本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计算机的CPU的型号实际上代表
着计算机的的基本性能水平。
2020/12/2
9
2.CPU发展史
8086 CPU是16位的处理器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 准16位8088处理器, 内部数据总线16位,外部数据总线8位。内含 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4.77MHz,地址总线20 位,寻址范围1MB。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2020/12/2
1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CPU • 第三章 主板 • 第四章 概述 • 第五章 外部存储设备 • 第六章 显示器 • 第七章 其他外部设备 • 第八章 计算机组装 • 第九章 计算机调试
2020/12/2
2
第一章 概述
2020/12/2
3
第一章 概述
32位处理器,1985年推出。内含27.5万个晶 体管,最初的时钟频率为12.5MHz。80386的内 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 位,寻址范围达4GB。
2020/12/2
12
2.CPU发展史 (续)
80486 CPU
1985年推出。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时钟 频率从开始25MHz提高到33MHz、50MHz、66MHz。 首次将数学协处理器和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 成到微处理器芯片内,并采用RISC技术,可以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 。
2020/12/2
22
2.CPU发展史 (续)
Athlon 64 X2,双内核桌面处理器
64位处理器,Athlon 64 X2采用了939针封 装。双内核处理器,如可以在后台运行杀毒
程序而丝毫不影响系统性能。
2020/12/2
23
2.CPU发展史 (续)
Pentium D处理器
• 研制90纳米、4GHz Prescott CPU时,暴露出高功耗的危机。
2020/12/2
16
2.CPU发展史 (续)
Pentium Ⅱ
1997年5月 Intel公司推出Pentium Ⅱ, 集成有750万个晶体管,主频有233、266、 300、333MHz。
2020/12/2
17
2.CPU发展史 (续)
赛扬-celeron
32位处理器, 1998年推出高性价比 CPU——Celeron。Celeron的二级缓存及 相关电路被抽离,图形运算功能和运行速 度受影响。
• 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1.2 计算机组装流程
2020/12/2
4பைடு நூலகம்
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硬件系统
主机(CPU、主板、内存、芯片组) 外部设备(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机箱)
•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2020/12/2
5
1.2 计算机组装流程
• 选购计算机配件。 • 设置主板跳线(免跳线主板除外)。 • 将主板板放置于绝缘泡沫垫上。 • 向主板上安装CPU、内存条、CPU风扇等。 • 将主板装入机箱,拧紧主板固定镙丝,接插主板电源线。 • 安装显卡、声卡、内制式Modem等。 • 安装面板跳线。 • 设置BIOS。 • 拷机。
2020/12/2
20
2.CPU发展史 (续)
64位处理器
Intel Prescott (Prescott 对AMD的Athlon 64 )
2020/12/2
21
2.CPU发展史 (续)
Prescott处理器核心
Prescott使用0.09微米工艺制程,10×11mm 芯片内包含3.3亿个晶体管,是P4的7倍,L2缓 存达8MB。(头发丝的直径是60微米, 90纳米 工艺即其线径为0.09微米,这是头发丝直径的 1/666.67。65纳米是头发丝直径的1/920)。
2020/12/2
6
第二章 CPU
2020/12/2
7
第二章 CPU
1.概况: 2.CPU发展史 3.CPU的主要生产厂商和品牌: 4.CPU性能指标 5.主流CPU及选购
2020/12/2
8
1.概况:
• 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
央处理器
• CPU是计算机的心脏,包括运算
2020/12/2
13
2.CPU发展史 (续)
Pentium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Pentium处理器。内 含31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0MHz 提高到200MHz。
2020/12/2
14
2.CPU发展史 (续)
Pentium PRO 1996年 Intel公司推出Pentium PRO处理器,
2020/12/2
10
2.CPU发展史 (续)
80286 CPU
16位的处理器,1982年推出。内含13.4万个晶 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提高到20MHz。 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为24位, 寻址范围达16MB。
2020/12/2
11
2.CPU发展史 (续)
80386 CPU
内含550万个晶体管,内部时钟频率为133MHz。 一级缓存为16KB,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
2020/12/2
15
2.CPU发展史 (续)
Pentium MMX
1996年底 Intel公司推出Pentium MMX,即 内设多媒体扩展指令集(MultiMedia Extensions)。其一级缓存为32KB,含二级 缓存。
2020/12/2
18
2.CPU发展史 (续)
Pentium III
32位处理器,1999年初 Intel公司推 出PentiumIII,主频有450、500MHz。 增加了SSE多媒体指令集。
2020/12/2
19
2.CPU发展史 (续)
P4
32位的处理器,2000年11月,Intel公司 发布了 P4, 400MHz的前端总线(100 x 4), SSE2指令集,256KB~512KB的二级缓存, 全新的超管线技术以及NetBurst架构,初 始主频为1.3GHz。
继续沿单CPU、高主频的道路研发极为困难。为此,Intel停 止了4GHzCPU的开发,与AMD一道把目光放到双核心、以及多 核心处理器的开发上。
• Pentium D的 D有三层含义:Double(双核)、Desktop(桌面)、
Fourth(第四,P4)。
• 2005年第2季度,Intel公司推出第一款双内核PC机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