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加工在我国种养加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合集下载

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畜牧业作为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是一个国家国民主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比重在50%以上,如美国占50. 1%,英国占59. 8%,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占农业比重在70%以上。

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35%左右,发达国家人均摄入肉、蛋、奶的量是我国人均的2-3倍,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畜牧业就显待任重而道远。

畜牧业是农村的一个中间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头连着种植业,实现了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一头连着加工业和城镇市场,使产品变成现金,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儿年来,中央每年的1号文件中都用了很大篇幅提到畜牧业的发展,特别在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岀台了很多政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呈递增态势。

要加快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步伐,必须按照新形势下的要求,调整优化畜牧养殖结构, 提高畜牧产品质量,选准养殖项山扩大养殖规模,实行良种良法配套,种I草养殖结合,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现状1、畜牧业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许多地方在巩固和完善已建畜牧小区的同时,按照发展方式不变,扶持力度不减,工作考核不放松的要求,采取整村推进,适度规模的思路,启动建设县级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挂钩指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规范生产,扩大销售”等相关措施, 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率,推动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使标准化养殖取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时,通过釆取资金、技术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培育、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架起养殖大户,加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使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

2、饲草饲料开发利用有了新进展。

从饲草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来看,我国畜牧业打破了以前传统的养殖方式,结合规模,大力推广饲草种植、青贮氨化、生物发酵等饲草开发实用技术。

我国畜牧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我国畜牧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我国畜牧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1、我国畜牧发展面临的状况在我国,畜牧业是农业中不行或缺的一相当一部分。

从农业结构调整和总结效果与利益来看,畜牧业是一个承工启农的“中轴产业”,既可促进种植业,又能牵动加工业和有关服务业,形成农业内部产业和三次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从农民增收的方法来看,畜牧业覆盖面广,生产周期短,商品率高,投资少,回报快,受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允许局限小,能可行地吸纳从种植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是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实可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

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其中养殖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6.1%,大大高于农业总产值13%的年均增速。

预计到2015年,养殖业总产值比重将达到48.6%,超过种植业47.4%的比重,成为农业中总产值第一大产业。

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

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畜牧生产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畜牧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问题有:(1)我国畜牧生产发展不快,畜牧产业发展不全。

当前,我国畜牧生产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畜牧养殖,畜牧业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饲料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加工等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慢,同时畜牧业中介组织、市场体系等建设也不够完善。

后续加工体系不健全,导致产业值不高。

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与市场开拓

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与市场开拓

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与市场开拓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依靠畜牧业的生产是无法实现畜产品的最大价值的。

因此,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拓两个方面探讨畜牧业的发展。

一、畜产品加工1. 加工价值的提升畜产品经过精细加工后,可以提高其附加值,延长其保鲜期,并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要求。

例如,将牛奶加工成奶粉或乳制品,可以延长牛奶的使用时间,提高附加值,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增加产品种类畜产品加工可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食品和非食品产品。

例如,通过羊毛加工可以生产出羊毛制品,通过羊肉加工可以生产出羊肉制品,这些产品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用途的需求,拓宽畜产品的用途范围。

3. 利用副产品畜产品加工还可以充分利用副产品,减少资源浪费。

例如,骨头可以用于制作骨粉,羊毛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用于制作肥料等,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市场开拓1. 产品品质的提升要在市场上立足,畜产品的品质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控制养殖环境,可以提高畜产品的品质。

高品质的畜产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2. 品牌建设畜牧业要实现市场开拓,需要注重品牌建设。

建立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容易识别和接受产品,提高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通过加强广告宣传和营销推广,建立可靠的产品形象,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畜产品。

3. 拓展销售渠道畜产品的市场开拓需要多样化的销售渠道。

除了传统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外,还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线下展销会等方式推广和销售畜产品。

通过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可以扩大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

4. 持续创新市场开拓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需要持续创新。

畜牧业可以通过推出新品种、推陈出新的加工技术、开发新的产品等方式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总结: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与市场开拓是实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工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种类、利用副产品等,实现畜产品的最大价值。

再造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再造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再造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崔双保 原亚峰(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畜牧兽医中心)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而畜牧业发展是产业兴旺的重点之一。

一、上党区畜牧业概况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四季分明,原面平整,海拔1200米以上,年均气温 9℃,自然条件比较适宜畜禽养殖。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上党区委、区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畜牧业加速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方向转变,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化。

通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上党区形成了以生猪和蛋鸡养殖为主导,牛、羊和特色养殖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2020年,全区畜禽养殖总量达到382万头只,养殖场户1752个,肉类产量2.58万吨、禽蛋产量4.18万吨、鲜奶产量0.3万吨。

畜牧业年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8.3%。

二、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1.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柱。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

就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现状来讲,畜牧业正成为农村经济中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

2.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畜牧业历来是农村的传统产业,目前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畜牧业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

【最新精选】养殖畜牧业的背景政策及必要性

【最新精选】养殖畜牧业的背景政策及必要性

一、养殖业的政策方针2008年起,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项目,共支持近3000个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实施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支持生猪、肉牛、肉羊、蛋鸡、肉鸡规模养殖场发展标准化生产。

2013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为主题,明确提出了要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支持发展肉牛肉羊、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扩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规模等政策措施。

2014年中央1号文件还指出:“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粮食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上述两项财政专项资金将继续支持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今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下发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该资金包括“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畜禽类产业(主要包括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建设和改造”。

在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方面,安排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

2007年起,中央每年安排25亿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累计支持5万多个养殖场开展基础设施改造,带动了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

肉牛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2014年国家将继续强化支农惠农措施,特别是在财政扶持方面将会对肉牛业有所涉及,势必会对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养殖业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传统的饲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矛盾日益突出。

庭院饲养、散放散养的传统养殖方式,一方面难以解决养殖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限制了养殖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

另一方面无法隔离人与畜的生存空间,使畜禽的卫生安全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一些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使人们的健康易受到威胁。

畜产品期末总结

畜产品期末总结

畜产品期末总结一、引言畜产品是指以动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供人类消费的食品。

畜产品作为人类的重要食品来源之一,对于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系统地掌握了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对我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畜产品的生产1. 养殖管理畜牧业是指以家畜为主要生产对象,利用土地和人力资源从而获得牛,猪,羊,鸡等动物及其产品的一种经济活动。

养殖管理是指在畜牧业中,对家畜进行饲养、繁殖和疾病防治的管理活动。

这是畜产品生产的第一环节,直接影响着畜产品的质量。

2. 饲料供给饲料供给是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益和畜产品的质量。

合理的饲料供给可以保证家畜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良好的生长发育。

3. 繁殖技术繁殖技术是畜产品生产的核心,通过优良的繁殖技术可以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组织繁殖,选配育种和控制繁殖期等措施可以提高畜牧业的效益。

三、畜产品的加工1. 屠宰加工屠宰加工是将家畜、家禽进行屠宰、分割、包装等工序,使其成为畜产品的过程。

屠宰加工的规范和安全对于保证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乳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是指将牛奶、羊奶等动物奶制成奶粉、奶油、酸奶等消费品的过程。

乳制品的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乳制品工业的重要环节。

3. 肉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是指将畜肉和禽肉加工制成肉类制品的过程,如香肠、火腿等。

肉制品的加工工艺以及防腐和保鲜措施直接影响着肉制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四、畜产品的质量控制1.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在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控制和检验,保证畜产品质量的一系列措施。

包括生产环境的控制、饲养管理的控制、饲料的控制等。

2. 检验检测畜产品的检验检测是指对畜产品进行安全性、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的检测,以保证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畜产品的检验检测通常包括对畜产品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检测。

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第一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第一产业转型升级
2 0 1 4年 3月
内 蒙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g t )
Ma r .2 0 1 4
第4 3 卷 第 2期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产 业 是 直 接 的 需 求 与供 给 关 系 , 其 需 求 必 将 引 导 农 牧
行合 同为- T - 段 , 结 成多 种形 式 的利 益共 同体 , 以 抵 御 市场 风险 , 保证 经 济效 益 , 很 大 程度 上克 服 了原 来传 统生 产方式 中一 家一 户 的个体 生 产者 的薄 弱性 和保
守 性 。这 种 新 的 生 产 组 织 形 式 实 际 上 就 是 第 一 产 业
民调整农牧 业 内部种 养 结构 , 使 市场 效 率 高 、 附加值
高的产业逐 步成 为 主导 产业 , 并 淘 汰掉 成 本高 、 效 率
低 的 产 品及 产 业 。如 乳 肉 产 品 加 工 业 的 发 展 将 引 导
生产关 系的重 组 , 它 使 整 个 农 畜 产 品价 值 链 生 产 的组 织化水 平 、 社会 化水 平 大 大提 高 , 同时提 高第 一 产业
生产率 。
农 民 从 种 植 业 向 畜 牧 养 殖 业 方 向 发 展 。 由 于 畜 牧 养
殖 业 属 于 劳 动 密 集 型农 产 业 , 所 以 其 发 展 可 以 使 部 分
根据我国20091717部门投入产出表中间使用计算得出第一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本文研究是把17部门中的食品饮料及烟草加工业和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归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关联效应如表第一产业及农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关联系数农牧林渔业食品饮料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及皮革制造总投入合计万元488930000417903947432699283中间投入合计万元202338262316119411343236817中间使用合计万元343439679220632380244947495前向关联系数041076079后向关联系数070053057数据来源

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分析

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分析

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分析畜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畜牧业的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者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畜产品加工的重要性和意义畜产品加工是将畜禽产品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转化为具有更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可以有效解决畜产品产量过剩和保鲜储存的问题,为畜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同时,畜产品加工还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畜产品加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目前,我国的畜产品加工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品种和规模不断扩大。

主要的加工产品包括鲜肉制品、熟食制品、饲料、奶制品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深度加工、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

三、畜产品加工的价值链分析畜产品加工的价值链主要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服务和售后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都存在着增加附加值的机会。

1. 原料供应环节畜产品加工的原料主要来自畜牧业生产,中小型农牧户是主要的供应商。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优化养殖管理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获得更高品质的畜产品原料。

2. 生产加工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是将畜产品原料加工成成品的过程。

包括提取、研磨、提纯等多种工艺。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产品销售环节产品销售环节是将加工好的畜产品推向市场,获得销售收益的过程。

通过建立畜产品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市场宣传等手段,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额。

4. 服务和售后环节服务和售后环节是加工企业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产品售后服务、技术咨询和培训等。

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增强客户对加工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四、畜产品加工的发展对策为了推动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2.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加工企业,提供资金和税收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其在我国种养加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畜产品对发展国民经济,繁荣稳定城乡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建设与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我国畜产品现状,对正确认识畜产品在我国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论述我国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畜产品加工在我国加种养殖业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畜产品;现状;地位;作用
畜产品加工业是由肉、蛋、皮、毛、绒等多项产品加工形成的庞大产业。

它不但是农牧业生产的继续、发展和深化,也是消费品工业的主要行业之一;是实现畜产品转化增值,拉动养殖、饲料、加工、医药、皮革等行业的火车头,也是增加就业机会的主要途径。

畜产品加工更是畜牧业产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事实证明,没有畜产品加工业的畜牧业,永远是弱的畜牧业。

我国畜产品加工业经过6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促进畜产品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城乡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建设与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为畜产品加工业自身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推进了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一、我国畜产品加工业现状
1)生产总量逐年增大
2009年,全国原料肉产量达到7649.7万t,原料乳产量3732.6万t,禽蛋产量2742.5万t;2010年,我国畜禽副产物超过了4000万t;2014年,肉类总产量为8387.2万t,同比增长5.4%;水产品总产量为5907.7万t,同比增长5.4%。

2)加工程度逐年提高
我国原料肉加工率逐年提高,2009年达14.7%,原料乳加工率超过50%;原料蛋加工率为4%左右。

我国畜禽副产物经过加工的尚不足5%。

3)制品种类与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我国肉制品共分10大类,约500多种。

肉类产品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中式肉制品比重有所提升,中、西式肉制品结构已由过去的40:60调整到现在的45:55。

低温肉制品中调理肉制品发展迅速,高档发酵肉制品逐渐兴起。

近年来,冷却肉在生鲜肉品中发展非常快。

液态乳类和乳粉类总量占乳制品80%以上,其结构约为50:50(按折算成原料乳计)。

总体上,适应市场需求的、具长保质期的UHT乳和具保健价值的发酵酸乳发展较快。

2009年,我国猪肉、禽肉、牛肉、羊肉、杂畜肉的结构比重依次为64:21:8.3:5.1:1.6,向世界原料肉种类结构(40:30:24∶5∶1)靠近。

全国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57.3kg,人均牛奶占有量为26.4kg,是1980年(1.2kg)的22倍。

畜产品结构的调整,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

4)“规模化养殖、机械化屠宰、精细化分割、冷链流通、连锁销售”的现代肉品生产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我国畜禽屠宰加工业已逐渐发展为“规模化养殖、机械化屠宰、精细化分割、冷链流通、连锁销售”的现代肉品生产经营模式。

以冷却肉加工和流通为突破口,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畜禽屠宰分割生产线,在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屠宰工艺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我国冷链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发展低温肉制品的条件逐渐成熟,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如盐水注射技术、滚揉腌制技术)。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重大专项支持低温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了低温肉制品加工技术,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863”、“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等计划先后针对传统肉制品现代化改造技术立项支持,有力推动了我国传统
肉制品加工的技术进步。

二、我国畜产品加工业在种养加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畜产品加工业是联系畜牧生产与人民生活需要的中间环节,肩负着为畜牧生产发展提供保障,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双重重要作用。

2.1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结构效率和结构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畜牧产业向着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是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的需要,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提高畜牧企业加工转化能力,肉、奶、禽、蛋、皮革、毛织品及优质特色畜产品也需要通过精深加工增值增效,因此,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2.2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我国粮食紧缺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畜牧业是粮食加工的转化库,畜牧业发展必定带动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增产。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同时具有提高人民畜禽产品消费量的作用,人民生活中畜产品消费量的增加可降低人们膳食结构中粮食所占的比重。

因此,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既促进粮食增产,又减少膳食中粮食需求,是解决我国粮食紧缺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

2.3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其中的关键原因之一是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于人民生活需要和畜牧业发展需要,我国畜牧业发展已出现几次大的区域性和全面性跌落。

这种状况表明,只有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才能发展。

2.4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畜产品的深度开发
畜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农牧业经济发展,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关键,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丰富畜产品加工内容,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开拓畜产品流通市场,既是发挥品牌效应,扩大内需,增加出口创汇的需要,亦有利于畜产品的深度开发。

2.5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拓展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扩大农民就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相对来说要求不高,而容纳劳动力数量相对要多。

目前,如何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增加富裕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而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建立原料供应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满足了就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而且有效促进了畜牧业优化升级。

2.6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发挥畜牧业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基础
通过加快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品类齐全的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创建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我国的畜牧业特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真正形成特色经济优势。

2.7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现阶段,一次产业收入依然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体。

加快发展农产品、畜产品加工业,必将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

农产品、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与稳定。

加快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发展,不仅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任务。

2.8畜产品加工业拉动我国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与农产加工密切相关的食品机械和包装机械工业为例:2003年我国食品机械和包装机械工业产值达到460亿元,同比增长16.75%,2006年我国食品机械和包装机械行业销售额达到828.38亿元,增长22.96%,其中食品机械
422.47亿元,包装机械405.9亿元。

出口交货值8.36亿美元,增长32.98%,其中:食品机械出口30824.3万美元,包装机械出口52819.79万美元。

同时由于加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食品机械和包装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果,如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开发研究的“薯类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和长沙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等研究开发的“高速灌装生产线智能检测分拣成套设备研制及其推广应用技术”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李福林. 秸秆饲草加工储备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4,6:15-21.
[2] 孟令洋.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J].农产品加工,2014,7:5-9.
[3] 皮业林. 论农产品加工业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2,5:78-80.
[4] 庞金波,刘娜. 农产品加工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7(5):28-29.
[5] 王文亮,杜方岭,王志芬,等.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地位探讨[J].农产品加工,2008,142(7):28-29.
[6] 刘亮,钟新褔. 提升畜产品加工能力促进畜牧业优化升级[J].农民致富之友,2012,6:8-10.
[7] 梁定有. 加大秸秆综合加工利用力度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J].山西农业,2008,5:32-33.
[8] 李蓉,林褔英. 泸西县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2,8:63-64.
[9] 罗藩. 四川藏区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39(1):131-133.
[10] 梁定有. 加大秸秆综合加工利用力度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J].山西农业,2008,5:3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