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子宫复旧临床情况分析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对比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对比发表时间:2015-04-29T10:27:20.0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6期供稿作者:罗蓉[导读] 自然分娩[1]是指不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胎儿通过自然分娩方式将胎儿分娩出。
罗蓉(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重庆 401331)【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0例剖宫产术患者,为剖宫产组,再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000例自然分娩患者,为自然分娩组,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障碍、体重指数、脂肪、下肢肌肉分布系数等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剖宫产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自然分娩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除了正常体重、消瘦组、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外,其他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需推荐自然分娩,严格掌控剖宫产手术指征,以缩短患者产后的恢复时间。
【关键词】剖宫产;自然分娩;产妇预后;影响【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031-02自然分娩[1]是指不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胎儿通过自然分娩方式将胎儿分娩出,属于人类群体繁衍后代的过程;剖宫产术主要是针对产妇在自然分娩中出现的难产与高危妊娠等现象,为保障母婴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而实施的一种生产方式,在难产与高危妊娠患者中发挥很大作用,大大降低了母婴的死亡率。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新生儿死亡率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因此对剖宫产术的安全性抱有怀疑态度。
笔者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2000例剖宫产术患者,为剖宫产组,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2000例自然分娩患者,为自然分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以探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产科10个临床路径

产科临床路径1自然分娩临床路径2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3产钳助产临床路径4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5胎膜早破临床路径6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7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8产褥感染临床路径9过期妊娠临床路径10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自然分娩临床路径一、自然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O80.0伴Z37)(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孕龄≥37周。
2.规律性子宫收缩、宫颈扩张伴胎头下降。
3.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
(三)分娩方式的选择。
阴道分娩(包括阴道手术助产)。
(四)标准住院日2-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80.0伴Z37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编码。
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 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宫缩诱导药物:用于宫缩乏力时造成的产程延长。
2.镇静药:根据产妇状态酌情。
3.分娩镇痛:酌情。
(八)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
(九)出院标准。
1.产后恢复良好。
2.会阴伤口愈合良好。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产程中若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
2.阴道手术助产者,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3.产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自然分娩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O80.0伴Z3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4天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剖宫产的现状综述

剖宫产的现状综述剖宫产的现状综述内容提要:回顾和分析当前国内外剖宫产的现状总结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摘要题:学术研究总结关键词:剖宫产现状 10 年前“社会因素”作为剖宫产术的指征还非常罕见如今在大多数的__中早已位居前列[1]。
剖宫产适应征从传统的母亲因素、胎儿因素、逐步转变成母亲、胎儿、社会因素三足鼎立。
剖宫产率的迅速上升和以社会因素为指征比例的增加引起了医学界的忧虑和社会的关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众多文章讨论的重要议题。
1、当代国内外剖宫产现状1.1 国外现状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剖宫产率的急剧上升趋势已引起国内外产科专家深切忧虑。
请看一组数字: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剖宫率为5.5%到80年代末约为25%几乎为70年代的5倍;英国的剖宫产率20世纪60年代初是6%~8%到90年代末剖宫产率超过20%的产科机构约占41%;公认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剖宫产率1994年高至50.8%加以控制后的1996年仍在36.4%[2]。
国外剖宫产率迅速上升的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从90年代开始有所下降上升趋势大约持续了20年。
但也有少数国家剖宫产率保持低水平如南非20年间保持在13%左右约旦仅为8.4%(1995年)日本则由于强调做好临产陪伴一般不超过5%~8%。
美国在1997年降到了20.5%[3]。
1.2 国内现状目前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已基本稳定于5%~20%[4]。
我国与国外的变化模式相似:20世纪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3%~5%70年代以前仅为5%~10%80年代以后快速上升至30%以上甚至超过了40%。
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__剖宫产率在40%以上少数已超过60%某些__已上升至70%以上个别__甚至达到惊人的100%[5]。
在2000年“全国妇产科第11届专题会议”上报道全国多数__剖宫产率均保持在50%以上目前仍在普遍、持续上升其特点是:__市大于中城市中城市大于小城市;城市大于农村;高收入者大于低收入者[6]。
【自然产和剖腹产基本认识】剖腹产前中后7

剖腹产前中后7剖腹产多久可以再生随着现代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政策的修改,很多夫妻都在考虑生二胎的问题,而大多数女性都是剖腹产生下的第一胎,因为很多女性都在迷惑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再生?剖腹产后可以再生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剖腹产多久可以再生相信很多女性在第一胎剖腹产的时候,医生都会说明剖腹产后至少2年才可以生第二胎,这是针对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再生这个问题,中国医疗行业的一个标准。
一般来讲,剖腹产后是不影响怀孕的,可以有正常妊娠。
但是剖腹产后子宫壁的刀口在短期愈合不佳。
过早的怀孕,由于胎儿的发育使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尤其是剖腹产手术刀口处是结缔组织,缺乏弹力。
新鲜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很容易胀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再次妊娠最好是在剖腹产后两年以后较为安全。
怀孕后要在医院检查、分娩,以免发生危险。
第一胎是剖腹产,生第二胎也并非一定要剖腹产。
当然了,这些都是医疗行业的标准,但是每个女性的身体条件不一样,从上面也可以得出,决定剖腹产多久能再生的取决于女性剖腹产后子宫恢复情况,如果女性剖腹产后子宫恢复良好或者女性自身恢复能力强的话,剖腹产后再生可以不用等到2年,但是至少至少要一年以后。
当然二年以后再怀孕更好些。
另外,剖腹产后再次怀孕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子宫恢复情况。
相关文章>>·小S剖第三胎女人能经几次剖腹·杨千嬅产子什么人适合做剖腹产·自然产OR剖腹产女星更爱哪种方式·10个问答让你全面了解剖腹产剖腹产后可以再生吗剖腹产后再生的注意事项:1、剖腹产后再生育,需在两年后再孕,再生。
因为剖腹产后子宫壁的刀口在短期愈合不佳。
过早的怀孕,由于胎儿的发育使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尤其是手术刀口处是结缔组织,缺乏弹力。
新鲜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很容易胀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再次妊娠最好是在手术两年以后较为安全。
2、只要功夫深,拉屎也认真啊!妊娠晚期要防止腹部受挤压。
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临床子宫复旧的比较

剖 宫产 和 自然 分娩 的临床 子宫 复 旧的 比较
焦华娟 ( 富平县中医医院, 陕西 富平 7 1 1 7 0 0 )
摘要: 将我院 2 0 1 0年 6月 ~ 2 0 1 3年 1月收治的 8 4例 即将 分娩 患者 , 随机分 为两组 。甲组 4 6例患者接受剖 宫产 , 乙 组3 8例患者接受 自然分 娩 , 观察两组产后的宫底 下降速度 , 恶 露持续时问及子 宫复 旧情况 。结果 产后 3 5 d后 , 乙组
除 骨瓣 减 压 。
2 结 果
本研究表明 , 尽早依据不 同患者 的手术适应症对高血压
脑 出血患者实施不 同的手术治疗 , 能够提高患者 的自我生活
能力 , 避免并 发症 的出现 , 降低患者的致死率 。
参 考 文献 :
[ 1 ] 毛 [ 2 ] 李 群, 勾俊龙 , 刘宗惠. 外科 治疗脑 出血 : 回顾与展 望[ J ] .国 伟, 刘 呜. 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脑 出血临床研究证据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9
依 据 自主生 活能力评价标准对 术后患者进行 分级 , 8例 患者达到 I级标 准 , 2 2例 患者达 到 Ⅱ级标 准 , 5例 患者达 到 Ⅲ级标 准 , 4例患者达到 Ⅳ级标 准 , 6例 患者发生死亡 。
3 讨 论
医学研究显示 , 患者 在脑 出血 的 2 0~3 0 m i n , 颅 内就 会 出现血肿 , 3 h以后 血肿 出现 的周 围会 形成脑 组织 继发性 凋 亡, 6~ 7 h后脑部会 出现水 肿 , 随后水 肿周 围的脑 部组 织会
・
】 5 9 8・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断与治疗
对比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临床子宫复旧情况

. 3统 计 方 法 近年米, 剖 J 进 分 娩 的J j c 』 比例 越 来 越 多, 通 过 手术 的 力 ‘ 1
式将胎儿娩f I ; ' 对于 一 些 难 产或 者 产科 并 发 症 产 l 女 ] 是 行 之有 效 的于
采 用S P S S 1 3 . 0 统 计软 件进 行 统 计, 组 问 比较 采 刖, 进 行 检验 . 计
异 具有 统 汁 学 意 义P < 0 . 0 5 。 3讨 论
选 择 相 同 的 时 问 进 产 产 宫 低 下 降 高 度 的 测 吊。 测 前 应 首 先要求 J 叟 J 排 空膀胱, 对 子 进 按 摩 促 进 其 收 缩 , 再 对 宵 低 与 耻骨 联 合 l 缘 之 问 的 距 离 进 测 昂 = . 以相 邻 两 次 洲 之 差 作 为 低 的 下 降 高 度 低 下 降 高 度 的 测 量 , 需 要 安 排 专 人 进 行 测 量 和 记录, 避免引起误 差, 对 观 察 效 果 造成 影 响 。
1 . 2 . 2 产 后 宫低 下 降 高度 测 量
在广 : 后即刎 、 广: 后1 、 3 、 5 d , 尽 量
绀 产妇 l 0 0 例, 常6 3 例, 良好 3 0 例. 良7 例, 总有 效率9 3 %, 自
然 分娩 组产 妇 的术后 子宫复旧情 况明显优 于刮宫 产组 。 埘 比差
【 摘要】目的 探讨 剖官产与一然分娩 的术后 子宫复旧情况 , 进 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 ’ I 作。 方法 选 取在我院行剖官产 手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情况的比较分析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情况的比较分析作者:成志红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子宫复旧的影响。
方法:对其两组行产后宫底下降高度的测量和产后B超检查子宫产后42天子宫三径以及观察产后42内恶露情况改观。
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后子宫的复旧明显要好于剖宫产组;剖宫产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发生率(P【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复旧;自然分娩随着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作为分娩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自然分娩的模式。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然而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并发症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然分娩的产妇产褥期母体变化已明确,但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期的变化规律认识模糊,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期行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规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且行产后保健检查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分进行分组为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
各组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两组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2.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2周,孕次1~5次,平均2.5±0.3次,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
两组在年龄、孕次、孕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排除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及其他内科并发症。
手术方法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式。
产后均使用抗生素,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无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发生。
1.2 方法对其两组行产后宫底下降高度的测量和产后B超检查子宫,产后42天子宫三径以及观察产后42内恶露情况改变。
并以此为标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了解其复旧情况。
观察产后子宫复旧的B超检测产后42天是否存在宫腔积液,宫腔条状暗区前后径大于1.5cm,诊断为宫腔积血。
产后42天B超测子宫三径之和不超过18cm为正常,提示子宫收缩好,三径之和大于18cm,提示收缩差。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初产妇恶露持续时间与子宫复旧的影响

20中国乡村医药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初产妇恶露持续时间与子宫复旧的影响周 洁剖宫产在临床上常用来处理异常分娩和病理妊娠,可以降低围生期母婴死亡率,减少妊娠并发症。
但盲目选择剖宫产术,反而会影响产妇分娩后的恢复,甚至造成膀胱等脏器损伤[1]。
本文旨在探讨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对初产妇恶露持续时间和子宫复旧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400例初产妇作为剖宫产组,同期在我院自然分娩的400例初产妇为自然分娩组。
所有产妇均为头位、单胎,符合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条件,无严重孕期并发症及严重心、肾、肝等功能障碍产妇,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自然分娩组平均年龄(26.5±1.6)岁,平均孕周(38.4±1.4)周,B M I (24.5±1.9)k g /m 2;剖宫产组平均年龄(26.4±1.7)岁,平均孕周(38.5±1.4)周,B M I (24.4±1.8)kg /m 2。
1.2 分析指标 ① 于产后第1~5天同一时间测量产妇子宫底高度,宫底下降高度为前一天宫底高度减去当日宫底高度之差。
② 统计两组产妇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恶露干净时间和42天内干净率。
③ 于产后第42天行盆腔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子宫三径之和,统计宫腔积液发生率。
子宫复旧良好:子宫三径之和≤18cm ,恶露干净。
2 结果2.1 两组产后子宫底下降高度比较(表1) 生产后当胎盘排出子宫外时,子宫立刻收缩,子宫底高度降于脐平或作者单位:317200 浙江天台县中医院妇产科通信作者:周洁,Email:ttlinbi@【摘要】 目的 观察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初产妇恶露持续时间和子宫复旧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400例初产妇为剖宫产组,同期在该院自然分娩的400例初产妇为自然分娩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子宫复旧临床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子宫复旧情况的临床差异。
方法实施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实施自然分娩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
测量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底下降高度,分别在产后的第1、3、5天进行测量。
观察两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情况,记录产后6周内恶露干净例数以及子宫复旧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后不同时间的子宫底下降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恶露干净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子宫复旧良好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产妇产后的子宫复旧速度较自然分娩的子宫复旧速度慢,且恶露持续时间较自然分娩长,必须把握好剖宫产适应证,减少剖宫产率。
关键词剖宫产;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恶露
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而剖宫产后子宫复旧和相关并发症方面的研究也引起临床医生的观注[1-3]。
自然分娩后子宫复旧方面的问题研究已经明确,但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方面的问题认识较为模糊。
本文选择在本院实施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产妇,观察两种不同分娩方式下的子宫复旧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实施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实施自然分娩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27.4岁,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6.9岁;观察组平均孕周38.2周,对照组平均孕周38.3周;观察组平均孕次
2.4次,对照组平均孕次2.5次。
两组均排除合并有子宫肌瘤、子宫畸形产妇。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观察组产妇实施剖宫产,对照组产妇实施自然分娩。
两组产妇产后均给予相关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均实施母乳喂养。
两组产妇均为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均无产褥感染等。
测量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底下降高度,分别在产后的第1、3、5天进行测量。
观察两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情况,记录产后6周内恶露干净例数。
观察两组产后6周的子宫复旧情况,子宫收缩良好,自然恶露干净,为子宫复旧良好;否则为子宫复旧不良。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底下降高度测量结果比较观察组产后第1天子宫底下降高度为(-0.94±0.22)cm、产后第3天子宫底下降高度为(2.17±0.34)cm、产后第5天子宫底下降高度为(2.27±0.36)cm;对照组产后第1天子宫底下降高度为(-1.22±0.24)cm、产后第3天子宫底下降高度为(
3.36±0.29)cm、产后第5天子宫底下降高度为(3.27±0.25)cm;
观察组产后不同时间的子宫底下降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产妇产后6周恶露持续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内恶露干净共121例,占60.5%,其余79例产后6周内恶露未净,占39.5%。
对照组产妇产后6周内恶露干净共184例,占92.0%,其余16例产后6周内恶露未净,占8.0%。
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恶露干净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产后6周两组产妇子宫复旧良好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内复旧良好共161例,占80.5%,39例产后6周内子宫复旧不良,占19.5%。
对照组妇产后6周内复旧良好共183例,占91.5%,17例产后6周内子宫复旧不良,占8.5%。
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子宫复旧良好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妇剖宫产分娩或自然分娩后,进入哺乳时期为产褥期,产妇机体器官恢复到未孕前的状态[4-6]。
胎盘娩出后,子宫要逐渐恢复到非孕状态,此过程即为子宫复旧。
子宫复旧的过程是子宫肌纤维恢复到非孕状态,同时子宫内膜开始再生。
产后子宫复旧受多种因素影响,分娩方式(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及喂养方式(是否母乳喂养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7-9]。
在相同的喂养方式下,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子宫复旧的影响起着主要作用[10]。
研究表明,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在子宫复旧中起着重要作用,若影响子宫复旧可导致子宫复旧不良[11-13]。
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不同时间测量子宫底下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第1天的子宫均未下降,子宫底均上升,观察组产后的第3天和第5天子宫底下降高度开始增加,观察组子宫底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速度慢。
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的恶露持续时间(P<0.05),说明剖宫产术会影响到分娩后的子宫复旧。
再者,对两组子宫复旧良好情况进行评定,观察组子宫复旧良好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剖宫产影响到患者的子宫复旧速度,且恶露持续时间较自然分娩长,必须把握好剖宫产适应证,减少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 李春梅,刘婷,王若光,等.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湖
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6):13-15.
[2] 肖娟,张海燕,张琳琳,等.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现况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5(27):42-43.
[3] 黄益平.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河南中医,2012,4(1):124-126.
[4] 李瑞兰,吕玲,黄益萍,等. 芪母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复旧192例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2012,6(5):407-409.
[5] 黄敏玲. 产妇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对泌乳、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分析. 吉林医学,2012,7(13):2741-2742.
[6] 左燕,陈丽宏,谢人明. 试论中成药子宫复旧促进剂的概念、分类及临床应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1014-1016.
[7] 伍军容.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情况的比较. 基层医学论坛,2015,8(5):616-617.
[8] 陆露,李成志. 子宫复旧不良治疗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15,10(4):643-645.
[9] 柳树芝. 妇产康复治疗对促进子宫复旧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5,8(9):177-178.
[10] 雷国冰.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的效果观察. 广西医学,2009,5(6):890.
[11] 李蘋. 影响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7(12):941-942.
[12] 王琼林,付国芳,王梅. 益宫颗粒促进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2013,3(15):111-113.
[13] 梁丽凌,杨贻钧.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初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5,9(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