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目标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应能:1.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和词语,进一步提高书写规范和准确性。
2.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3.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
4.发展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概述本册教材包含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内容包括课文、生字新词、练习等。
通过多样化的文本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与时间规划根据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合理规划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全面覆盖且时间分配合理。
同时,预留一定的复习和测评时间,以确保学生掌握牢固。
五、评价标准与方法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平时表现、作业成绩、单元测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六、学生情况评估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效等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七、教学资源与工具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便利的学习环境。
同时,积极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如电子教材、在线学习资源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和方式。
八、教研活动与实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沪教版(三起)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Unit 1 Touch and feel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能听、说、读、写本单元单词:touch, feel, soft, hard, thick, thin, young2.能用How does it feel?和It’s…来询问并描述物品的触觉。
3.能用What is it? It’s…来确认事物的名称。
4.能够从颜色、大小、形状、触觉等方面来描述事物。
5.能正确读出字母组合ch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含有ch组合的单词中拼读中。
6.知道要从外形、触觉等方面全面了解事物。
语言技能:听: 听懂关于物品触觉的对话。
说:1.用How does it feel? It’s…来询问并回应对某物品的触觉感受。
2.用What is it? It’s…来询问并回应是什么物品。
读:1. 读懂有关物品触觉的对话,了解怎样询问和表述物品的触觉。
2. 欣赏故事《盲人摸象》,了解故事大意。
写: 1.正确书写本单元的核心词汇。
2.正确书写本单元的核心句型:How does it feel? It’s soft.3. 能描述物品的触觉。
情感态度目标:利用多种游戏或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教学重难点学时重点重点:词汇:young, men, blind,语音: ch(chick, chair)句型:How does it feel? It’s thin.学时难点难点通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抓住关键信息,了解故事大意;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本单元所学核心词汇和句型。
3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Step1:Pre-task preparation1. 学生拿出物品放在桌上,两人一组对话:S1: Touch this. How does it feel?S2: It’s hard/soft… It’s a book/…2. 两人一组猜谜游戏。
S1: Close your eyes. Touch this.S2: OK.S1: How does it feel?S2: It’s hard and thick.S1: What is it?S2: It’s a book.活动2【讲授】2Step2:While-task procedures1. 出示一张年轻人,一张老人的图片,学习young、old。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蕉树下斗智谋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蕉树下斗智谋一、教材分析《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是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一本语文教材,适用于四年级下学期的教学使用。
本册课本内容丰富,包括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听说读写,识字,阅读理解,语法规则等。
本次教案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
本次教案要教的课文为《香蕉树下斗智谋》。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只自以为聪明的猴子和一只智慧的乌龟之间的智力竞争。
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力和智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写作目的;–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词语;–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和尊重他人意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寓言故事的写作目的和故事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推理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思和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寓言故事的概念,让学生说出他们听过的寓言故事,以及这些故事的特点。
2. 预习课文(10分钟)让学生预习课文《香蕉树下斗智谋》,并简单了解故事情节。
3. 寓言故事分析(15分钟)让学生分析寓言故事的写作目的和特点,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隐含意思和寓意。
4. 理解课文(20分钟)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表达自己的理解。
5. 读课文(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加强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
6.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几个关键问题:猴子和乌龟分别怎么展示自己的智慧?他们之间的对话有什么意义?帮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难点和寓意。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勤读》教案

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自主识字,读准"见"在文中的读音,理解"从"、"遇"、"云"、"岁" 等词的意思,积累古文中表示"说"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借助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
体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以及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2、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板书:勤读)3、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题目。
看看课文,谁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于哪?4、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学者,可谓学富五车。
这段古文写的是他劝人勤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1、范读全文。
认真听我读课文。
2、自渎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导难读句;三、再读懂意思1、课文读通了。
能否借助注释,根据译文内容,一句一句对照着理解古文的意思呢?2、交流。
(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 者:的人遇:董遇云:说。
古文中表示说的字还有哪些?(2)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言:说见:现。
出现,明白(3)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苦于没有时间干什么?(4)遇言"当以三余。
" "当以三余。
"干什么?(5)或问"三余"之意。
或:有的人。
回顾"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中"或"的含义,进行比较。
(6)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日:一天。
时:时令岁:年。
还有哪些词或者诗句中"岁"有年的意思?岁月、年年岁岁花相似、守岁句意解释:古时候下雨就没法下田地干活,所以也是空余时间。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当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简洁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今日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英语教学设计,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1一、Greetings.二、Presentation.Step1,Trace the words.Take out a colored pencil.T: What color is it? Elicit from Ss “Its red.”Have students open their books at page 44. Show your copy of the page.Show two pencils of the same color. Repeat the procedure. But this time ask “What color are they?”Repeat the procedure for the other sentences.Step2,Do and say.Take out the set of water color paints you prepared. Mi_the red and white paints together and paint the picture of fish. T: What color is it?Have students check the correct word on their books.Repeat with other picture and color.Step3,Uncle Bookys story time.Tell students to open their books at page 49. Draw their attention to the pictures. E_plain that these pictures tell a story about a butterfly reading a book with her mother.Ask questions about the pictures. Have Ss talk about the story and what they think each character is saying.T: Now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what the characters say. Play the tape. Tell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story, pointing to the matching pictures. Encourage them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unfamiliar words.Play the tape of the whole story again. This time have students touch the speaking character.Step4,Touch and say.Draw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bottom half of the page. Ask them what things they can see in the picture. Elicit their English names snake, duck, bird, butterfly, fish and flower.“What color is it?”Have students repeat the question. Then elicit the answer.“Its blue.”Put students into pairs to practice asking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s.Step5,Homework.Tell students that you want them to finish tracing the words.三、教学后记重点还是在单词和字母的拼写上。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课题】Unit Five Where is my ruler?【教学重点】学习单词bus, taxi, bike, jeep【教学难点】短语“Look out!”的理解和连读。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
2、教师准备Let’s learn 部分的教学课件。
3、教师和学生都准备所学单词的玩具。
4、教师准备所学交通工具类单词卡片和图片。
5 、学生按小组准备眼罩。
【教学过程】1、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练习。
让学生在课下将日常用语和其它知识综合在一起,自编自演一个对话。
每节课进行1—2组,所用时间为3—5分钟。
(2)学生俩人一组,表演Let’s talk 部分的对话。
(3)游戏:Simon says教师发出指令,学生执行指令。
规则是:如果指令前有Simon says ,学生执行指令,否则被罚下,如:T: Simon says, put a pencil-box on your desk.。
学生将铅笔放在书桌上。
如教师只说:Put a pencil-box on your desk. 学生则不做任何动作。
指令语以介词为主。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1)教师画简笔画呈现新知a、教师首先画两个圆形, 问:What is it? 学生回答: It is a bike.b、用同样的方法出现其它交通工具bus, jeep, taxi 。
(2)让学生看动画, 学习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
(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单词卡片,让学生逐个再次认读单词。
3、趣味操练 (Practice)(1)学生俩人一组,每次一人戴上眼罩,另一个同学手举玩具,让戴眼罩的同学摸摸玩具的一小部分,进行问答练习:What is it? It is a bike(…).(2)游戏:Where is it?教师将玩具准备好,请一位学生面对黑板,然后将一个玩具如:taxi放在某处如:in a desk ,全班学生问: Where is the taxi? 让前面的同学猜在哪?(3)四人一组,说说51页Let’s play 部分的图片上各物品的位置。
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课件和教案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自制糨糊。
2、在制作糨糊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勇于 创新、敢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勇于 创新、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面粉、淀粉、烧杯、玻棒等。
教 学 流 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交流。
1、出示自制的糨糊,激发学生试着自己制作糨糊。
8、学生试一试糨糊黏不黏。
9、总结制作糨糊成功的要领。
(1)严格按照了解到的步骤进行操作。。
(2)可以先用少量材料做实验,积累经验。
……
三、拓展延伸
1、学生用不同的材料糨糊,方法一样吗?
2、选用其它材料,进行验证。
(1)“芋头斗士”
(2)“蛋清斗士”
(3)“面粉斗士”
……
3、试试作好的糨糊,看看它们的黏性。
3.给校园中的垃圾箱设计一个变身方案
第三章
小商品大学问
1.通过爱心义卖活动,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活动筹
备能力和爱心。
2.初步学会家庭理财,过节俭的生活。
3.了解文具的不同种类,调查文具店和校园班级的文具使用情况。
第四章
动物——人类的朋友
1.了解动物园里动物的生活情况,能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关于仿生学的知识。
4、设定比赛规则和项目。
5、制定评判标准。
6、正式比赛,学生记录在第 24 页的表格中。
7、根据记录情况,得出结论。
三、总结交流。
四、填写第 25 页的《学习单》。
课 题
关注身边的垃圾1、侦查家庭垃圾
课 时
一课时
3.培养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4.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范本模板】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积累词语若干个。
2、能根据提示预习课文;能根据“说写双通道”的建议,组织语言实践活动。
3、正确朗读4篇课文、一篇古文;背诵课文部分段落;背诵2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4、借助字、词典和注释阅读文言短文《勤读》,并知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道理。
5、感受春天的气息,了解春天的特点,体会积极向上的精神。
1.燕子教学目标:1.自学字词,积累词语,学习准确使用动词。
2。
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3.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背诵。
4。
通过对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1。
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课前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诗句教学流程: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生交流:韩愈:早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孟浩然: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2。
出示句子: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开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指名朗读句子,说说你的感受.(2)理解“黄绿眉眼":柳枝发芽时颜色发黄,看上去有黄有绿,就像是柳树刚刚睡醒,在春天睁开朦胧的双眼。
理解:光彩夺目聚拢(找近义词)(3)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光彩夺目.)(4)齐读句子3。
这幅艳丽的春意图,有了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的加入,更是富有生趣。
出示: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男女生读4。
这段文字,就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燕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过年的回忆课题名称:第1课节日夜空课题名称:第2课快乐的新年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现代建筑课题名称:第3课做建筑模型课题名称:第4课小小设计师单元主题:第三单元雕塑陈列室课题名称:第5课装饰浮雕课题名称:第6课圆柱装饰课题名称:第7课人像雕塑单元主题:第四单元动物天地课题名称:第8课我的朋友课题名称:第9课活泼的小猴课题名称:第10课写生动物单元主题:第五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11课认识印象派课题名称:第12课色调的感觉单元主题:第六单元我们去旅游课题名称:第13课等车的人课题名称:第14课都市情怀课题名称:第15课水乡情趣单元主题:第七单元美化我们的生活课题名称:第16课校徽设计单元主题:第八单元电脑给我新本领课题名称:第17课装饰纹样课题名称:第18课美丽的花边单元主题:第一单元过年的回忆课题名称:第1课节日夜空知识要素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技能要求:学习多种表现手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通过欣赏,发现各种焰火造型和色彩的美实践与创造:通过焰火的表现,创意出节日的夜空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表达出创作后的感受教学重点焰火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焰火的造型教学过程一.讨论与导入1.师生问好。
2.引入新课:课件展示节日夜晚的情景,在欣赏中师生谈谈过年的事,引出节日的夜空。
3.课件展示节日夜空的情景,特别是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焰火。
4.学生讨论表现焰火的方法,对其中有创意的想法要加以介绍。
5.揭示课题。
二.欣赏与尝试1.欣赏书本中表现焰火的范例,了解表现焰火的其他方法。
2.师生对其中的一些方法做示范,如:吹,刮等。
3.讨论焰火的造型特点,教师总结。
4.学生选择用一种方法尝试表现焰火。
(1)剪贴(2)水彩(3)吹画(4)拓印5.交流,谈感受(着重在焰火的色彩,造型上交流)。
三.制作与指导1.背景屏幕滚动展示燃放的焰火。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节日的夜空。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
4.教师要发挥巡视指导的作用。
四.交流与评价1.展示作品。
2.小组讨论,发表对自己和同学作品的看法。
3.学生谈谈创作后的感受。
4.运用自评,互评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5.再次欣赏节日夜空的美妙景象,隐性渗透情感教育。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过年的回忆课题名称:第2课快乐的新年知识要素情节想象、构思构图技能要求:学习吹塑纸版画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制作的乐趣,了解新年的风俗活动实践与创造:回忆过年的情景,表现过年的活动欣赏与评议:欣赏和评议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教学重点版画的制作过程和表现方法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安排和人物的动态教学过程一.交流与导入1.师生问好。
2.了解学生过新年的各种活动,让学生谈谈活动时有趣的故事和场景等。
3.通过多媒体课件,扩充新年活动的内容。
如军民同欢,写春联,贴窗花吃年夜饭,拜年等,启发想象题材。
4.揭示课件。
二.作业与指导1.构思草图:可选择一两个典型形象(能表现出过年的动物)进行描绘。
2.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联想。
3.在吹塑版上描绘草图。
4.讨论制作方法,教师简单示范。
(1)设计图案。
(2)在吹塑纸上刻画图案,不能把纸弄破。
(3)在吹塑纸上滚刷颜料,颜料浓度适宜。
(4)进行拓印。
5.用浓厚的水粉色(单色或多色)刷或滚在吹塑版上。
6.压印后揭开,作业完成。
7.指导中要注意草图的构思与构图,以及涂色中的技巧等制作环节。
8.可向套色版画拓展,介绍或示范套色版画的基本方法。
三.回忆与创作1.了解色彩版画的制作,教师演示。
2.欣赏同学作品后,学生构思画面:表现什么新年活动?活动的场面是怎样的?快乐吗?3.交流草图。
4.课件出示作业要求,理解要求。
5.学生创作。
四.交流与评价1.展示作品,欣赏作品。
2.交流制作后的感受:发现了什么?3.评论自己或同学的作品。
4.欣赏课件,感受新年的气氛,重温过年的情景。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现代建筑课题名称:第3课做建筑模型知识要素理解用几何体块组成新造型技能要求:粘贴组合与创造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现代建筑图片,感受变化的造型美实践与创造: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欣赏与评议:感受现代建筑的新颖,独特的设计美教学重点用纸制作一组以六面体为主的建筑模型教学难点各个形体以及添加,切挖后变化与整体的把握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现代建筑的相关资料。
2.分小组或搬家形式进行资料的交流,介绍自己搜集的现代建筑(可以是自己的感受,建筑的背景,造型特点等)。
3.教师出示优秀现代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4.教师小结:现代建筑造型新颖,简洁,以几何形体为主,同时又具有变化丰富的特点。
二.启发与尝试1.出示一张建筑照片,请学生讨论,分析这幢建筑是由哪些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又进行了哪些添加和切挖(可以分小组进行,每组分析一幢建筑。
)2.讨论,交流各种形体进行组合的时候怎样才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
3.小结:组合的形体数量不要太多。
大小有变化,但要突出主体。
适当添加和切挖,不要太零散。
4.绘制草图,交流设计意图,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三.想象与实践1.回忆以往学习制作现代雕塑,设计路灯等作业,遇到过的制作难题及讨论解决方法。
2.全班交流好的构思,设计草图。
3.创意制作:①折制几个主要的几何形体;②在粘贴前制作需要切挖的部分;③粘贴固定几何形体;④添加装饰部分,并进行调整。
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
2.互评,教师评议:①创意如何,模型是否具有现代感?②几个形体的组合是否有变化又能突出主体?③添加和切挖的部分是否有现代感?④作为纸工作业,作品折制得是否光挺,整洁?⑤各个形体粘贴,固定是否牢固?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现代建筑课题名称:第4课小小设计师知识要素理解与感受三维空间技能要求:表现立体效果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观察自己的建筑模型,发现不同角度的美实践与创造:写生模型,并加以想象欣赏与评议:感受创意,设计的过程教学重点模型立体感的表现教学难点造型的添加和立体感的表现教学过程一.尝试与体验1.出示一较简单的建筑模型。
改模型由几个几何形体组合,有一定的添加和切挖2.学生尝试:用线描的方法快速表现3.展示,交流。
交流自己的写生感受,以及自己感觉比较难表现的地方4.教师小结(难点处予以演示):写生时,注重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角度不同会直接影响立体感的呈现。
仔细观察经过添加和切挖处的立体感如何表现二.启发与尝试1.展示上节课自己设计折制的建筑模型。
请学生自己或由其他学生对原有模型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2.教师演示或出示范作,提出再设计的要求和方法3.欣赏现代建筑实物照片。
欣赏,观察,讨论怎样使自己的作品有变化,更丰富,美观4.小结:可以在建筑表面添加装饰,花纹5.请学生尝试用各种线条,方法表现6.提出装饰要求:进行适当的添加,花纹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三.创意与设计1.学生自己折制的建筑模型,写生前,先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挑选一个最能表现建筑造型风格,又能呈现出丰富变化的角度进行写生。
写生时注意立体感的表现2.在写生的作业基础上,对建筑的造型进行再设计,再设计的同时仍要注意表现出立体感3.运用丰富的表现方法,在建筑表面添加装饰等四.展示与设计1.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
2.互评,教师评议:①是否表现出立体感;②表现方法有个性;③再设计的部分是否使原设计更新颖,丰富?④装潢司部分的添加是否丰富,适当;⑤有否运用多种表现方法。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雕塑陈列室课题名称:第5课装饰浮雕知识要素了解浮雕的装饰功能技能要求:学习刻、贴、叠、印等泥工技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在造型活动中,体验泥塑过程的快乐实践与创造:以浮雕形式塑造自己最喜欢的景物欣赏与评议:观摩和评议与众不同的作品教学重点浮雕造型概括,夸张教学难点物体间前后层次的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欣赏建筑浮雕的图片资料,观察与平时的绘画作品有和不同?2.出示绘画作品进行比较。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感受1.出示小浮雕实物欣赏,简单归纳。
2.下发实物,学生进行触摸感受,交流自己发现的感受。
3.介绍浮雕的特征。
4.分析作品的造型层次:①所运用的技法;②尝试分析制作过程;③了解作品表现的内涵。
5.讲解前后的层次排列,着重是叠加关系。
三.制作与指导1.对典型的作品具体分析制作过程:A.对学生提出的过程进行小组讨论;B.各组阐述自己的理由。
2.学生示范主要的泥工技法。
压捏贴3.多媒体演示制作方法:①捏压——泥板;②修整泥板;③根据作品捏,塑,堆造型;④对作品进行修正,添加;4.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健身活动的场景。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展示小组优秀作品。
2.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3.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评价。
4.教师总结。
5.布置课后练习。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雕塑陈列室课题名称:第6课圆柱装饰知识要素感受柱形装饰的美技能要求:在柱形物体上塑出新形象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玩泥的快乐,发现造型的新方法实践与创造:运用泥条,泥片进行盘搭,堆筑圆柱造型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丰富的图案,评析学生作品教学重点泥条拼搭成的图案,泥片外型的捏制教学难点泥条卷成圆柱的过程和泥片堆筑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欣赏多媒体,展示收集的立体圆柱体作品资料,观察与平面浮雕作品有何不同?2.出示平画浮雕作品进行比较。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感受1.出示实物欣赏,简单归纳。
2.揭开桌上抹布,学生进行实物观察感受,交流自己的发现,想法。
3.介绍立体圆柱的特征。
4.分析作品的造型及装饰特点:A.所运用到的辅助工具;B.尝试分析制作过程;C.了解作品表现形式及进一步美化的赏析。
5.欣赏课本提供的作品范画。
三.制作与指导1.对典型的泥条盘搭作品具体分析制作过程A。
对学生提出的过程进行小组讨论B。
各组阑述自己的理由。
2.学生示范主要的泥条盘搭方法。
3.多媒体岩石泥片的制作方法;A.捏压一片泥;B.泥塑泥片的外;C.根据辅助工具捏,塑,堆筑作品;D.针对作品进行修正,添加。
4.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外观的装饰添加。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展示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参与评价。
2.个小组请作者对作品进行讲解。
3.多媒体展示优秀作品欣赏。
4.学生对作品进行投票评价。
5.教师进行小结。
6.课后延伸。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雕塑陈列室课题名称:第7课人像雕塑知识要素人物五官的夸张变形技能要求:头部形态及五官表现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塑造头像的快乐,发现夸张变形的重要实践与创造:运用泥工技法制作个人雕塑欣赏与评议:欣赏与评析同学作品的个性象征教学重点对人物五官的夸张,表现出各种表情教学难点圆柱人物头部造型的制作和五官之间的搭配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欣赏圆柱装饰的作品资料,观察与回忆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