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古诗

合集下载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词语表 带拼音 古诗名言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词语表 带拼音 古诗名言

乐游原
1.冰心---
2.马卡连柯---
3.巴金---第一单元(4A)
二、古诗默写
赠花卿三、名言默写
暮江吟秋夕
三、名言默写
1.蒙田---
2.亚里士多德---
3.高尔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从军行(其四)
1.罗素---
2.华罗庚---
2.钱学森---
三、名言默写
鸟鸣涧采莲曲(其二)
三、名言默写
1.冯梦龙---
2.张九龄---
3.《论语》---
夏日绝句望洞庭
三、名言默写
1.陶行知---
2.布鲁诺---
3.歌德---
百忧集行浪淘沙(其一)
三、名言默写
1.苏轼---
2.牛顿---
3.秉志---
宿建德江墨梅
三、名言默写
1.培根---
2.凯勒---
3.《管子》---
独坐敬亭山别董大(其一)
三、名言默写
1.蒙田---
2.李大钊---
3.列别捷夫---。

沪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汇总

沪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汇总

花落知多少。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 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风 雨声;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沙暖睡鸳鸯。
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 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 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 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7.七步诗:
8.池上 :
三国魏 • 曹值
唐 •白居易
煮豆燃豆葚,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 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二年级第一册
1.回乡偶书 2.敕勒歌 3.秋浦歌
唐 贺之章
北朝民歌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 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 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 相照。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 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 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 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 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 要有限制,建立国家都要有边界。只要能够 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 了多杀人吗?
二年级第二册
1.竹里馆 2.游园不值 3.清明
唐 •王维
宋•叶绍翁
唐•杜牧
唐•李商隐
唐•杜甫

沪教版必背古诗词汇总表

沪教版必背古诗词汇总表

沪教版必背古诗词汇总表沪教版必背古诗词汇总表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汇总,供学生学习参考: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7.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出塞》 -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赤壁》 -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3. 《题西林壁》 -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5.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些古诗词汇是沪教版教材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加诵读,深刻理解每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掌握其基本的文学知识和鉴赏能力。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名言语段整理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名言语段整理

1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采莲曲(其二)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1百忧集行唐·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12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6别董大(其一)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冰心——学生们尊师的最好礼物就是拿出自己的好的学习成绩。

2.马卡连柯——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能力,才能教养出伟大的人来。

3.巴金——世间再没有一件能够比母亲的爱更深的东西。

上海小学四年级上半学期古诗

上海小学四年级上半学期古诗

采莲曲(其二)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 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 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知道。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注释] 1.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涧: 两山之间的小溪。 2.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 意思。 3.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 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 有。 4.月出:月亮出来。 5.惊:惊动,惊扰。 6.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 时:时而,偶尔。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 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 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 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 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 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 延 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 走 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 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 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 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 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 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 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 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 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 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 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 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 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 边关的宏伟壮志。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名言-语段-生字表整理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名言-语段-生字表整理

1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采莲曲(其二)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1百忧集行唐·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12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6别董大(其一)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冰心——学生们尊师的最好礼物就是拿出自己的好的学习成绩。

(好好学习报答老师)2.马卡连柯——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能力,才能教养出伟大的人来。

关于人的培养)3.巴金——世间再没有一件能够比母亲的爱更深的东西。

沪教版小学语文古诗大全

沪教版小学语文古诗大全

沪教版小学语文古诗大全一、江南1. 出处这是一首汉乐府诗,出自汉乐府·相和歌辞。

2. 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 注释“田田”:形容荷叶茂盛的样子。

4.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我们仿佛能看到采莲人在田田莲叶间穿梭,鱼儿在莲叶间欢快嬉戏的画面。

那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独特的美,简单而又富有生活气息。

二、敕勒歌1. 出处它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2.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 注释“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见”:同“现”,呈现、显露。

4. 赏析这首诗意境开阔,雄浑壮阔。

诗的开头就点明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在阴山脚下。

然后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形象地描绘出天空像巨大无比的蒙古包一样笼罩着大地的景象。

最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那苍茫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当风吹过,牧草低伏,成群的牛羊显现出来,给人一种无尽的美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北方草原的壮美和游牧民族的豪迈。

三、咏鹅1. 出处这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

2.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 注释“曲项”:弯着脖子。

4.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神态。

诗人从鹅的叫声开始描写,那“鹅,鹅,鹅”的叫声仿佛就在耳边。

接着“曲项向天歌”写出鹅仰头向天鸣叫的姿态。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则细致地刻画了鹅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的画面,充满了童真童趣。

四、风1. 出处这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

2.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 注释“解落”:吹落,散落。

4. 赏析这首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这些在风中的不同表现,巧妙地表现出风的力量。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夕》优秀教案(精品)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夕》优秀教案(精品)

《秋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诵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授教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板书课题《秋夕》、读题,练写“夕”字。

2.理解题意。

3.说一说有关秋夕(七月初七)的传说。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感知。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学生按要求学习课文。

汇报。

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质疑。

(二)品读悟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冷画屏”什么含义?“冷”什么意思?秋天来了扇子本不要用了,为什么宫女用罗扇扑打“流萤”?说一说古代深宫中的宫女的生活。

教师补充介绍相关的资料。

讨论:“冷画屏”的“冷”指什么?(深宫的冷清,宫女生活的孤寂无聊。

)“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宫女怎样的生活?想象:宫女们会想些什么?练读,将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

师播放音乐。

(三)写字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大声朗读故事两遍。

三、结论总结用秋夜景色的萧瑟来比喻人物内心的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深宫中宫女寂寞生活的叹息。

四、课堂练习1.读读背背与夜有关的其他古诗。

2.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银烛:_______________天阶:_______________秋光:_______________五、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的生字。

2.背诵《秋夕》。

3.找一找描写宫廷生活的古诗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秋夕生字:会认会写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古诗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
1、《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关东。

10、《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1、《百忧集行》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12、《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6、《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