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平面三轴式变速箱的设计

机械平面三轴式变速箱的设计
机械平面三轴式变速箱的设计

摘要

设计内容:机械平面三轴式变速箱的设计。

汽车实际行驶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都是由整体设计来决定的;实际中发动机传到车轮上的转矩和转速必须改变以适应起步、爬坡、转弯、加速、倒行等各种工况,变速器就是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

我的设计从实际出发利用所学知识对变速器进行设计,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主要介绍变速器的功用和基本要求;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汽车变速箱主要参数选择,各部件的选择以及整体布置;第三章为齿轮的设计,第四章为轴的设计。第三、四章是本次设计的重点,这两章从齿轮的设计与计算,轴的设计与计算以及零件的定位润滑出发对变速器详细设计。

经过我的计算和验算,我所设计齿轮、轴、轴承及操纵机构等均达到任务书要求。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轴经济性

Abstract

Our design includes: Three-axis gearbox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The actual moving vehicle safety, economy, practical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overall design; practice spread to the wheels on the engine torque and speed must be changed to meet the start, climb, turn, speed up, but line and other working conditions of transmission in order to satisfy these requirements is designed.

I design from the reality of learning to use the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 the specific content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functions of transmission and basic requirements;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 choice, the choice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 overall layout; article three chapters to the design of gear,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design axis, the third, four chapters is the focus of this design, these two chapters from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gear, shaf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as well as the positioning of parts of the transmission lubrication point detailed design.

After checking my calculations and I designed gears, shafts, bearings and control agencies to meet all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book.

Keyword: Transmission gear axle economy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I I 第1章绪论 .. (1)

1.1变速箱的功用和要求 (1)

1.1.1 变速箱的功用 (1)

1.1.2 对变速箱的主要要求 (1)

1.2变速箱设计原始数据 (1)

第2章变速箱总体方案设计 (3)

2.1绪论 (3)

2.2总体设计 (3)

2.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3)

2.2.2 零、部件结构分析 (6)

第3章齿轮的设计 (7)

3.1变速箱主要参数 (7)

3.1.1 挡位确定 (7)

3.1.2 传动比范围确定 (7)

3.1.3 中心距A (7)

3.1.4 外形尺寸 (8)

3.1.5 齿轮参数 (8)

3.2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13)

3.2.1 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13)

3.2.2 确定第一轴常啮合齿轮的齿数 (14)

3.2.3 确定二挡齿轮齿数 (14)

3.2.4 确定三挡齿轮齿数 (15)

3.2.5 确定四挡齿轮齿数 (15)

3.2.6 确定五挡齿轮齿数 (15)

3.2.7 确定倒挡齿轮齿数 (16)

3.2.8 齿轮的齿形系数计算 (17)

3.3齿轮的强度校核 (18)

3.3.1 齿轮的损坏形式 (18)

3.3.2 齿轮的弯曲强度计算 (18)

3.3.3 计算齿轮的接触应力 (24)

3.4结论 (29)

第4章轴的设计 (30)

4.1轴的结构 (30)

4.2第一轴的设计 (30)

4.2.1 确定轴的尺寸及结构形式 (30)

4.2.2 轴的强度计算 (31)

4.2.3 轴的刚度校核 (35)

4.2.4 对轴上的花键进行校核 (37)

4.3第二轴的设计 (38)

4.3.1 确定轴的尺寸及结构形式 (38)

4.3.2 轴的强度计算 (39)

4.3.3 轴的刚度校核 (48)

4.3.4 对轴上的花键进行校核 (52)

4.4中间轴的设计 (54)

4.4.1 确定轴的尺寸及结构形式 (54)

4.4.2 轴的强度计算 (54)

4.4.3 轴的刚度校核 (58)

4.4.4 中间轴上花键的校核 (61)

4.5结论 (61)

第五章变速箱操纵机构 (62)

5.1绪论 (62)

5.2操纵机构的结构 (62)

5.2.1 自锁装置 (62)

5.2.2 互锁装置 (62)

5.2.3 倒挡锁 (63)

5.3挡位的布置 (63)

第6章总结 (64)

参考文献: (65)

致谢 (66)

第1章绪论

1.1 变速箱的功用和要求

1.1.1 变速箱的功用

变速箱的功用是根据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提出的要求,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使汽车具有合适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同时保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为保证汽车倒车以及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能够分离,变速箱具有倒挡和空挡。在有动力输出需要时,还应有功率输出装置。

1.1.2 对变速箱的主要要求

a 应保证汽车具有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在汽车整体设计时,根,据汽车载重量、发动机参数及汽车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变速箱挡数及传动比,来满足这一要求。

b工作可靠,操纵轻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箱内不应有自动跳挡、乱挡、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为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操纵轻便的要求日益显得重要,这可通过采用同步器和预选气动换挡或自动、半自动换挡来实现。

c 重量轻、体积小。影响这个指标的主要参数是变速箱的中心距。选用优质钢材,采用合理的热处理,设计合适的齿形,提高齿轮精度以及选用圆锥滚柱轴承可减小中心距。

d 传动效率高。为减少齿轮的啮合损失,应有直接挡。此变速箱设有超速挡,可以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提高零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采用适当的润滑油都可以提高传动效率。

e 噪声小。采用斜齿轮传动及选择合理的变位系数,提高制造精度和装配刚性可减少齿轮的噪声。

1.2 变速箱设计原始数据

最大总质量:9475kg

最大功率:84.5KW(2800r/min)

最大转矩:353N(1100—1200)

最高车速:75km/h

变速箱:机械平面三轴式五前+R 各挡位的传动比:

()23.6 i

91

.0

i

;

31

.1

i

;1.2

i

;

39

.3

i

;

24

.6

i

R

5

4

3

2 1

=

=

=

=

=

=

倒挡

各挡位使用时间比例系数:

Ⅰ挡 20%

Ⅱ挡 20%

Ⅲ挡 25%

Ⅳ挡 25%

Ⅴ挡 5% R挡 5%

第2章变速箱总体方案设计

2.1 绪论

a 变速箱的设计方案必须满足使用性能、制造条件、维修方便及三化要求。在确定变速箱结构方案时,应从齿轮型式、换挡结构型式及其布置、轴承型式、润滑和密封以及倒挡布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评价,以期得到合理的最佳方案。

b 变速箱由变速传动机构、操纵机构和壳体组成。

2.2 总体设计

机械式变速箱因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工作可靠等优点,在不同型式的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2.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1) 变速箱传动机构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前进挡数的不同,有三、四、五和多挡变速箱。根据轴的型式不同,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两类。固定轴式应用广泛,其中两轴式变速箱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前驱,中间轴式变速箱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旋转式主要用于液力机械式变速箱。

与中间轴式变速箱比较,两轴式变速箱有结构简单、轮廓尺寸小、布置方便、中间挡位传动效率高和噪声低等优点。因两轴式变速箱不能设置直接挡,所以在高挡工作时齿轮和轴承均能承载,不仅工作噪声增大,且易损坏。此外,受结构限制,两轴式变速箱的一挡速比不可能设计的很大。

根据此变速箱的转动参数选用中间轴式变速箱,其传动方案如下图2—1所示:

Z 1

Z 13

Z 13′Z 3

Z 5

Z 7

Z 9

Z 11

Z 12Z 10

Z 8

Z 6

Z 4

Z 15

Z 2

Z 14

输 入 轴中 间 轴

输 出 轴

倒 挡 轴

图 2-1 传动方案

(2) 变速箱在一挡和倒挡时有较大的力作用,所以在布置齿轮时变速箱的低挡和倒挡都应当布置在靠近支承处,以减少轴的变形,保证齿轮重合度下降不多,然后按照从抵挡到高挡顺序布置各挡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容易装配。

倒挡的传动比虽然与一挡的传动比接近,但因为使用倒挡的时间比较少,从这点出发此方案应将一挡布置靠近轴的支承处。经常使用的挡位,其齿轮接触应力过高而造成表面点蚀损坏,将高挡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撑中部区域较为合理,在该区域因轴的变形而引起的齿轮偏转角较小,齿轮保持好较好的啮合状态,偏转减少能提高齿轮的寿命。

对于倒挡值得注意一点,倒挡设置在变速箱的左侧或右侧在结构上均能实现,不同之外是在挂倒挡时驾驶员移动变速杆的方向变了。为防止意外挂入倒挡,一般在挂倒挡时设有一个弹簧,以便在挂倒挡时需要克服弹簧所产生的力,用来提醒驾驶员注意。

(3) 倒挡的结构方案如图2—2所示:

Z 1

Z 13

Z 13′Z 15

Z 2

Z

14

图2—2 倒挡结构方案

(4) 轴的支承方式和轴承的选用与固定

轴的支承方式和轴承的选用依变速箱的结构类型和轴上的受力不同而有所不同。 变速箱轴承常采用圆柱滚子轴承、球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滑动轴承套等。变速箱第二轴前端支承在第一轴常啮合齿轮内腔中,可采用滚针轴承。变速箱的第一轴前端支承在飞轮内腔,因有足够大的空间故常采用球轴承来支承。作用在第一轴常啮合齿轮上的轴向力,经第一轴后端轴承传递给变速箱壳体,因为此轴向力比较大,故选用圆锥滚子轴承,在轴承外端用挡圈固定。第二轴输出端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其外端也是用挡圈固定。中间轴上的齿轮在工作时,因产生的轴向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抵消,所产生的轴向力只有在一挡时最大,而一挡使用的时间相对于其它的挡位比较少,所以对于中间轴的前后支承选用比较常用的球轴承,其外端用螺母固定。

对于轴的轴向定位,通常是把一端轴承内外圈固定在轴与箱体上,而另一端的轴承内圈固定在轴上,外圈以配合装在壳体上,以便在轴受热后能带着轴承自由胀缩,同时也是可以消除零件中的制造精度带来的安装误差,以及简化拆装工艺。

(5) 零件的润滑与密封

变速箱中的齿轮、轴承、衬套等零件的润滑方式有两种: a. 压力强制润滑 b. 飞溅润滑

因此变速箱齿轮转速比较高,综合设计经验对于该变速箱的润滑方式选择飞溅润滑。在采用飞溅润滑时,应充分考虑到对润滑油不易溅入的摩擦表面的润滑,例如:衬套表面,平面三轴式变速箱的前端支承等。对这些部位通常的做法是在齿轮上钻径向孔,利用齿轮的啮合旋转,把油挤入摩擦表面。此外对轴的端部受到遮盖的轴承,因无法用齿轮溅油,因此应设法采取集油措施,将飞溅起的润滑油引入摩擦表面,并设回油通路,让润滑零件后的油液能流回壳底。

变速箱的密封必须可靠,箱体,箱盖,轴承等之间应有垫式橡胶圈。输入轴的外端一般采用骨架式直紧密封。变速杆球应用橡皮罩密封,放油螺塞均采用锥形细螺纹结构。为防止变速箱温度升高时箱内因膨胀而迫使油液泄露,在变速箱盖上安装有带滤芯的通气孔。

2.2.2 零、部件结构分析

(1) 齿轮型式的确定

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斜齿圆柱齿轮有使用寿命长、工作时噪声低等优点;而确定是制造时比较复杂,工作时有轴向力。变速箱中常啮合齿轮均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尽管这样会使常啮合齿轮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并导致变速箱的转动惯量增大,但是斜齿轮稳定的传动及噪声小等优点正是变速箱设计所要求的。综合比较,此变速箱中所有的齿轮均是常啮合,故齿轮的型式选择斜齿轮。

(2) 换挡机构型式

变速箱换挡机构有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挡型式。

汽车在行驶时中间轴上各挡的齿轮的转速不一样,因此用轴向滑动直齿齿轮的方式换挡会在齿轮端面产生冲击,并伴随有噪声,这会使齿轮端部磨损加剧并过早的损坏,同时会增加驾驶员的操控难度,不容易挂上挡,产生的噪声又会使乘坐的舒适性降低。只有驾驶员的操作技术非常的熟练,才能避免以上的不足。啮合套换挡型式一般是配合斜齿轮传动使用。由于齿轮常啮合,因而减少了噪声和动载荷,提高了齿轮的强度和寿命。啮合套又分为内齿接合式和外齿接合式,视结构布置而选定,若齿轮幅内空间允许,采用内齿接合式,以减少轴向尺寸。啮合套换挡结构简单,但还不能完全消除换挡冲击。

使用同步器能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挡,使齿轮强度得以充分发挥,同时操纵轻便,缩短了换挡时间,而与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无关,从而提高汽车的加速性、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同上述两种换挡方法比较,虽然它有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轴向尺寸大等缺点,但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3章 齿轮的设计

3.1 变速箱主要参数

3.1.1 挡位确定

增加变速箱的挡位数能够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挡数越多,变速箱的结构越复杂,并且使轮廓尺寸和质量加大,同时操纵机构复杂,而且在使用时换挡频率也增高。

在最低挡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变速箱的挡数会使变速箱相邻的低挡与高挡之间的传动比值减小,使换挡工作容易进行。要求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该值越小换挡工作越容易进行。要求高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小。

该变速箱选用五挡位变速。 3.1.2 传动比范围确定

变速箱的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箱最低挡传动比到最高传动比。传动比范围的确定与选定的发动机参数、汽车的最高车速和使用条件等因素有关。

由设计参数可知该变速箱的传动比范围0.91 ~ 6.24 3.1.3 中心距A

对于中间轴式变速箱,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箱的中心距A 。它是一个基本参数,其大小不仅对变速箱的外形尺寸、体积和重量的大小,而且对齿轮的接触强度也有影响。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齿轮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箱的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方便和不影响壳体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一些。此外,受一挡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的限制,要求中心距也要取大一些。

初选中心距A 时,根据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3g 1max e A i T K A η= (3-1)

式中; A 为变速箱中心距(mm );A K 为中心距系数,对于一般的货车A K =8.6~

9.6 ;max e T 为发动机的最大转矩(N ·m ); 1i 为变速箱一挡的传动比; g η为变速箱传动效率,取96%。

取A K =9.5

将max e T =353 N ·m 1i =6.24 g η=96% 带入式(3-1)中得

A=121.94 mm

货车的变速箱中心距在80~170 mm 范围内变化。 所以圆整中心距 取A=120 mm 3.1.4 外形尺寸

变速箱的横向外形尺寸,可根据齿轮直径以及倒挡中间(过渡)齿轮和换挡机构的布置初步确定。

货车变速箱壳体的轴向尺寸与挡数有关,可参考下列数据选用:

四挡 (2.2~2.7)A

五挡 (2.7~3.0)A 六挡 (3.2~3.5)A

该变速箱为五挡,但由于没有直接挡,所以该变速箱的轴向尺寸应按照六挡轴向尺寸来计算。即轴向尺寸范围在(3.2~3.5)×120=384~420 mm

当变速箱选用的常啮合齿轮对数和同步器多时,中心距系数K 应取给出范围的上限。为了检测方便,中心距A 最好取整数。 3.1.5 齿轮参数 (1) 模数的选取

齿轮模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并且影响它的选取因素又很多,如齿轮的强度、质量、噪声、工艺要求等。

应该指出,选取齿轮模数时一般遵守的原则是:为了减少噪声应合理减小模数,同时增加齿宽;为使质量小些,应该增加模数,同时减少齿宽;从工艺方面考虑,各挡齿轮应该选用一种模数,而从强度方面考虑,各挡齿轮应有不同的模数。对于货车,减少

质量比减小噪声更重要,故齿轮应该选用大些的模数。

变速箱低挡齿轮应选用大些的模数,其它挡位选用另一种模数。少数情况下汽车变速箱各挡齿轮选用相同的模数。对于中型货车变速箱齿轮的模数的范围为:3.5~4.5 mm ,所选模数应符合国家标准GB1375-78 的规定。

啮合套和同步器的接合齿多数采用渐开线齿形。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同一变速箱中的接合齿模数相同。其取用范围对于中型货车来说:2~3.5 mm 。此变速箱中的同步器模数选为2.5mm 。

第一轴常啮合斜齿轮的法向模数m n 可以通过下式初步确定

3max e n T 47.0m = (3-2)

max e T —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 N ·m

知max e T =353 N ·m 则n m =3.32

其它各挡齿轮常啮合斜齿轮的模数可通过下式初步确定

3x max e n i T cos 33.0m β= (3-3)

max e T —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 N ·m

x i — 各挡的传动比

β—各齿轮的螺旋角 其范围在10°~26°间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各挡齿轮的模数范围分别为: 一挡齿轮的模数范围:3.86~4.2 mm 二挡齿轮的模数范围:3.15~3.45 mm 三挡齿轮的模数范围:2.68~2.94 mm 四挡齿轮的模数范围:2.29~2.51 mm 五挡齿轮的模数范围:2.03~2.23 mm

倒挡齿轮的模数范围:3.86~4.23 mm

考虑实际加工中的工艺及模数要符合国家标准,确定各挡齿轮的模数如下表1:

表 1

(2) 压力角α

压力角较小时,重合度较大,传动平稳,噪声较低;压力角较大时,可提高齿轮的抗弯强度和表面接触强度。对于货车,为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应选用22.5°或25°等大些的压力角。实际上因国家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20°,所以变速箱齿轮普遍采用的压力角为20°。啮合套和同步器的接合齿压力角有20°、25°、30°等,但普遍采用30°压力角。

(3) 螺旋角β

斜齿轮在变速箱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选取斜齿轮的螺旋角,应该注意到它对齿轮工作噪声、齿轮的强度和轴向力有影响。在齿轮选用大些的螺旋角时,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增加,因而工作平稳、噪声降低。试验还证明: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的强度也相应提高,不过当螺旋角大于30°时,其抗弯强度骤然下降,而接触强度仍继续上升。因此,从提高低挡齿轮的抗弯强度出发,并不希望用过大的螺旋角;而从提高高挡齿轮接触强

度着眼,应当选用较大的螺旋角。

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设计时应力求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以减少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因此,中间轴上的不同挡位齿轮的螺旋角应该不一样的。为使工艺简便,在中间轴上全部齿轮的螺旋方向应一律取为右旋,则第一、第二轴上的斜齿轮应取为左旋。轴向力经轴承盖作用到壳体上。一挡和倒挡设计为直齿时,在这些挡位上工作时,中间轴上的力不能抵消,所以将一挡和倒挡也设计为斜齿轮。货车的螺旋角范围在 10°~26°之间。初选螺旋角为20°。

(4) 齿宽 b

在选择齿宽时,应该注意到齿宽对变速箱的轴向尺寸、齿轮工作平稳性、齿轮强度和齿轮工作时受力的均匀程度等均有影响。

考虑到尽可能缩短变速箱的轴向尺寸和减小质量,应该选用较小的齿宽。另一方面齿宽减小使斜齿轮传动平稳的优点被削弱,此时虽然可以用增加齿轮螺旋角的方法给予补偿,但这时轴承承受的轴向力增大,使之寿命降低;齿宽窄还会使齿轮的工作应力增加。选用宽些的齿宽,工作时会因轴的变形导致齿轮倾斜,使齿轮沿齿宽方向受力不均匀并在齿宽方向磨损不均匀。

通常根据齿轮模数m (n m )的大小来选定齿宽: 对于斜齿轮:b=c

k n m (3-4), c k 取为6.0 ~8.5

b 为齿宽(mm )。采用啮合套或是同步器换挡时,其接合齿的工作宽度初选时可取为(2 ~4)m 。

第一轴常啮合齿轮副的齿宽系数K C 可取大一些,使接触线长度增加、接触应力降低,提高传动平稳性和齿轮寿命。

选取齿宽系数:对于第一轴常啮合齿轮,齿宽系数c k 取8 第一挡c k 取7 第二挡c k 取7

第三挡c k 取7 第四挡c k 取7 第五挡c k 取7 倒挡c k 取8 (5) 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

齿轮的变位是齿轮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变位齿轮,除了避免齿轮产生根切和配凑中心距以外,它还影响齿轮的强度,使用平稳性、耐磨性、抗胶合能力及齿轮的啮合噪声。

变位齿轮主要有两类:高度变位和角度变位。高度变位齿轮副的一对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等于零。高度变位可增加小齿轮的齿根强度,使它达到和大齿轮强度相接近的程度。高度变位齿轮副的缺点是不能同时增加一对齿轮的强度,也很难降低噪声。角度变位齿轮副的变位系数之和不等于零。角度变位既具有高度变位的优点,又避免了其缺点。

变速箱齿轮是在承受循环负荷的条件下工作,有时还承受冲击负荷。对于高挡齿轮,其主要损坏形式是齿面疲劳剥落,因此应按保证最大接触强度和抗胶合及耐磨损最有利的原则选择变位系数。为提高接触强度,应使总变位系数尽可能取大一些,这样两齿轮的齿廓渐开线离基圆较远,以增大齿廓曲率半径,减小接触应力。对于低挡齿轮,由于小齿轮的抗弯强度较低,应根据危险断面齿厚相等的条件来选择大、小齿轮的变位系数,此时小齿轮的变位系数大于零。由于工作需要,有时齿轮齿数取得少(如一挡主动齿轮)会造成轮齿根切,这不仅削弱了齿轮的抗弯强度,而且使重合度减小。此时应对齿轮进行正变位,以消除根切现象。

总变位系数 21c

ξξξ+= 越小,一对齿轮齿根总的厚度越薄,齿根越弱,抗弯强

度越低。但是由于齿轮的刚度减小,易于吸收冲击振动,故噪声要小一些。另外,c ξ值越小,齿轮的齿形重合度越大,这不但对降噪有利,而且由于齿根强度提高,对由于齿根减薄而产生的削弱强度的因素有所抵消。

根据上述理由,为了降低噪声,对于变速箱中除去一、二挡和倒挡以外的其它各挡齿轮的总变位系数要选用较小一些的数值,以便获得低噪声传动。一般情况下,最高挡

和一轴齿轮副的c ξ可以选为-0.2~0.2。随着挡位的降低,c ξ值应该逐挡增大。一、二挡和倒挡齿轮应选用较大的c ξ值,以便获得高强度齿轮副。一挡齿轮的c ξ值可以选用1.0以上。

3.2 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当初选中心距、齿轮模数和螺旋角以后,可根据变速箱的挡数、传动比和传动方案来分配各挡齿轮的齿数。 3.2.1 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在中间轴上一挡齿轮的齿数参考设计经验,初步选取齿轮1的齿数14Z

1

=又中心

距()1

2n cos 2z z m A 1

β??=+ (3-5)

其中:n m — 法向模数 1z — 齿轮1的齿数 2z — 齿轮2的齿数 1β — 一挡齿轮的螺旋角

第一挡的传动比 1

2

12111z z z z i ?=

为使第一轴常啮合齿轮的齿数多些,以便在其内腔设置第二轴的前轴承并保证轮辐有足够的厚度,那么常啮合传动比可分配小一些,经多次适配初步确定

94.1z z i 12

110== ,24.6i 1=则:

21.3i i z z 0

1

12== 又 1z =14 则2z =45

实际传动比为1

2

z =3.214 传动比误差为0.12% 满足设计要求。

将A =120 mm 1n m =4 1z =14 2z =45 代入式(3-5)中得 1β=10.48 3.2.2 确定第一轴常啮合齿轮的齿数

常啮合传动比为 94.1z z i 1211

0== ()0

120n cos 2z z m A 11β??=

+ 此外从抵消或减少中间轴上的轴向力出发,还必须满足下列关系式

???

? ??++=1212111110Z Z 1Z Z Z tan tan ββ (3-6) 由以上三式得:

11z =48 12z =25 0β=24.15°

实际传动比

12

11

z z =1.92 传动比误差为0.01% 满足设计要求。 3.2.3 确定二挡齿轮齿数

2

34i i Z Z ==1.78 ()2

432n cos 2z z m A β??=+

???

?

??++=3412111120Z Z 1Z Z Z tan tan ββ 由上述三式得:4z =37 3z =21 2β=14.84°

实际传动比为3

4

Z =1.76 传动比误差为0.01% 满足设计要求。

3.2.4 确定三挡齿轮齿数

3

56i i Z Z ==1.08 ()3

653n cos 2z z m A β??=+

???

?

??++=5612111130Z Z 1Z Z Z tan tan ββ 由上述三式得:5z =37 6z =39 2β=18.20°

实际传动比为5

6

Z Z =1.05 传动比误差为0.97% 满足设计要求。

3.2.5 确定四挡齿轮齿数

4

78i i Z Z ==0.68 ()4

874n cos 2z z m A β??=+

???

?

??++=7812111140Z Z 1Z Z Z tan tan ββ 由上述三式得:7z =44 8z =30 4β=22.33° 实际传动比为

7

8

Z Z =0.682 传动比误差为0.02% 满足设计要求。 3.2.6 确定五挡齿轮齿数

机械停车库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使机械式停车库(场)(以下简称停车库)的设计符合相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和城市交通等的管理要求,特别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停车库设计。扩建或改建的停车库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停车库配置的停车设备,其安全和性能均应符合该设备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1.0.4停车库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方便高效,并符合城市规划、交通、消防和环保以及停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 1.0.5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1.0.6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机械式停车库(场)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lot)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车辆的停车库(场)。 2.0.2地下机械停车库underground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库内地坪面低于库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停车库净高一般的机械式停车库。 2.0.3独立机械式停车库in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单独设置的不依附于别的建筑物的机械式停车库。 2.0.4附建机械式停车库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附建于建筑物或包含在建筑物内的机械式停车库。 2.0.5机械式停车设备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利用机械方法,将车辆作垂直、横向、纵向搬运,达到存放和取出车辆目的所使用的集机、电、仪一体化的全套设备。 2.0.6停车位parking place 停车库(停车设备)中车辆最终停放的位置。 2.0.7转台turntable 通过回转动作,改变所载车辆纵轴方向的机械设备。 2.0.8车辆升降机vehicle lift 依靠升降机械,改变车辆停放高度的机械设备。 3一般规定 3.0.1停车库的规划、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与建筑配套建设的停车库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3.0.2停车库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建库地点的交通环境情况来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3.0.3停车库及其停车设备的类别应根据所需停车位数量、交通和环境情况、建筑物的规模和布局以及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空间等具体条件进行选择和设计。 3.0.4停车设备的类别见附录A 3.0.5常用停车设备适停车辆的外轮廓尺寸和质量见表3.0.5 3.0.6停车库宜配置1/4或以上机械式停车位总数的适停车辆为中型车 以上的停车设备。 3.0.7典型停车设备的单车最大进(出)时间均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3.0.8公共停车库的全部车辆连续出库时间或全部车辆连续入库时间均不应大于2h。

机械手设计汇总

第一章( 第二章绪论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业现场的很多易燃、易爆等高危及重体力劳动场合必将由机器人所代替。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例如,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型汽车生产以及轻工业生产中,往往冲压成型这一工序还需要人工上下料,既费时费力,又影响效率。为此,我们把上下料机械手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工业机械手是工业物流自动化中上网重要装置之一,是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工业机械手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工业机械手的产生和推广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新技术产品。工业机械手已经在工业生产、资源开发、社会服务、排险救灾以及军事技术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应用。 工业机械手的应用和推广已经并将获得极大的效益。例如在机械制造工业、汽车工业等生产中采用电焊、弧焊、喷漆等机械手,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又如在微电子、医药等生产部门,采用机械手操作,可以消除人对产品的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机械手可以在有毒、噪音、高温、易燃、易爆等危险有害的环境中代替人长期稳定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操作者的安全保障问题。因而在这方面应用和推广机器人技术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近代工业机械手的原型可以从本世纪40代算起。当时适应核技术的发展需要开发了处理放射性材料的主从机械手。5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通用重复操作机器人”的方案,59年研制出第一工业机械手原型。由于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关系,在60年代机械手发展较慢。进入70年代后,焊接、喷漆机械手相继在工业中应用和推广。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机械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可配视觉、触觉的机器人所应用的机械手。如美国Unimation公司PUMA系列工业机器人相关的机械手,即使由直流伺服驱动、关节式结构、多cpu微机控制、采用专用语言编程的技术先进的机械手。到了80、90年代机器人及相关的机械手开始在工业上普及应用。据统计1980年全世界约有两万台机器人在工业上应用,而到今年增长更快。今年已近开发出

机械式变速器总体方案的确定

机械式变速器总体方案的确定 专项设计题目,任务与分析 设计题目:微型面包车变速器 设计变速器形式:中间轴式五档变速器 设计参数:满载质量 整备质量 最高车速 发动机最大功率 发动机最大转矩 车轮滚动半径 主减速比 η─传动系机械效率取0.96 设计要求: (1)画出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的总装配图(1号或0号图纸); (2)画出所有手动机械式变速器内零部件图纸(需要标注装配尺寸、配合公差与明细栏,撰写装配技术要求等); (3)选取、设计和确定手动机械式变速器内各零部件结构、尺寸等,能实现所设计零部件的相关功能要求; (4)校核手动机械式变速器内的关键零部件。 设计功用分析: 现代汽车采用的活塞式内燃发动机转矩变化范围较小,不能适应汽车在各种条件下阻力变化的要求,因此在汽车传动系中,采用了可以改变转速比和传动转矩比的装置,即变速器。变速器不但可以扩大发动机传动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汽车在各种条件下行驶的需要,而且能在保持发动机转动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倒车,还能利用空档暂时的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使发动机处于怠速运转状态。 变速器的功用: (1)改变转速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比如起步、加速、上坡等,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工作; (2)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3)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启动、怠速,并变速器换挡或进行动力输出。 因此变速箱通常还设有倒挡,再不改变发动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汽车能倒退行驶;设有空档,在滑行或者停车时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能保持分离。变速器还应能进行动力输出。 为了保证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设计变速器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和基本要求:(1)应该合理的选择变速器的档数和传动比,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工作可靠,在使用过程中不应该有自动跳档、脱档和换挡冲击现象发生;此外,还不允许出现误挂倒挡的现象; (3)操纵轻便,以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4)传动效力高、噪音小。为了减少齿轮的啮合损失,应设有直接挡。此外,合理的齿轮形式以及结构参数,提高其制造和安装精度,都是提高效率和减少噪声的有效措施;

轿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摘要 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工况范围内工作。变速器设有空挡和倒挡。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因为变速箱在低档工作时作用有较大的力,所以一般变速箱的低档都布置靠近轴的后支承处,然后按照从低档到高档顺序布置各档位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装配容易。变速箱整体结构刚性与轴和壳体的结构有关系。一般通过控制轴的长度即控制档数,来保证变速箱有足够的刚性。本文设计研究了三轴式五挡手动变速器,对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做了阐述,变速器的各挡齿轮和轴做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并进行了强度校核,对一些标准件进行了选型。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简单讲述了变速器中各部件材料的选择。 关键词:变速器;传动比;机械式;齿距;

目录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汽车参数的选择 (1) 1.3 变速器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 2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3) 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3) 2.1.1 固定轴式变速器 (3) 2.1.2 倒挡布置方案 (3) 3 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5) 3.1 齿轮形式 (5) 3.2 换挡机构形式 (5) 3.3 变速器轴承 (6) 4 变速器设计和计算 (8) 4.1 挡数 (8) 4.2 传动比范围 (8) 4.3 中心距A (8) 4.4 外形尺寸 (9) 4.5 轴的直径 (9) 4.6 齿轮参数 (9) 4.6.1 模数的选取 (9) 4.6.2 压力角α (10) 4.6.3 螺旋角β (10) 4.6.4 齿宽b (11) 4.7 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12) 4.7.1 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12) 4.7.2 对中心距进行修正 (13) 4.7.3 确定常啮合传动齿轮副的齿数 (13)

机械停车规范.

机械式停车库(场)设计规程 1.总则 1.0.1为使机械式停车库(场)(以下简称停车库)的设计符合相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和城市交通等的管理要求,特别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停车库设计。扩建或改建的停车库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停车库配置的停车设备,其安全和性能均应符合该设备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1.0.4停车库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方便高效,并符合城市规划、交通、消防和环保以及停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 1.0.5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1.0.6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机械式停车库(场)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lot)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车辆的停车库(场)。 2.0.2地下机械停车库 underground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库内地坪面低于库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停车库净高一般的机械式停车库。 2.0.3独立机械式停车库 in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单独设置的不依附于别的建筑物的机械式停车库。 2.0.4附建机械式停车库 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附建于建筑物或包含在建筑物内的机械式停车库。 2.0.5机械式停车设备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利用机械方法,将车辆作垂直、横向、纵向搬运,达到存放和取出车辆目的所使用的集机、电、仪一体化的全套设备。 2.0.6停车位 parking place 停车库(停车设备)中车辆最终停放的位置。 2.0.7转台 turntable

机械手设计

一、总体方案设计 1.1设计任务 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多自由度机械手(至少要有三个自由度)将最大重量为40Kg的工件,由车间的一条流水线搬到别一条线上; 二条流水线的距离为:1000mm; 工作节拍为:70s; 工件:最大直径为160mm 的棒料; 1.2总体方案确定 1.2.1自由度 自由度是指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立坐标轴运动的数目,但是一般不包括手部(末端操作器)的开合自由度。自由度表示了机器人灵活的尺度,在三维空间中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和姿态需要六个自由度。 机械手的自由度越多,越接近人手的动作机能,其通用性就越好,但是结构也越复杂,自由度的增加也意味着机械手整体重量的增加。轻型化与灵活性和抓取能力是一对矛盾,,此外还要考虑到由此带来的整体结构刚性的降低,在灵活性和轻量化之间必须做出选择。工业机器人基于对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以及结构刚性的考虑,往往体积庞大,负荷能力与其自重相比往往非常小。一般通用机械手有5~6个自由度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其中臂部有3个自由度,腕部和行走装置有2~3个自由度),专用机械手有1~2个自由度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它执行将工件从一条流水线拿到另一条流水线这一动作。在满足前提条件上尽量使结构简单,所以我们这次选择5自由度机械手。 1.2.2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 常见的工业机械手根据手臂的动作形态,按坐标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 (1)直角坐标型机械手:

特点:操作机的手臂具有三个移动关节,其关节轴线按直角坐标配置。 优缺点:结构刚度较好,控制系统的设计最为简单,但其占空间较大,且运动轨迹单一,使用过程中效率较低。 结构图: (2)圆柱坐标型机械手: 特点:操作机的手臂至少有一个移动关节和一个回转关节,其关节轴线按圆柱坐标系配置。 优缺点:结构刚度较好,运动所需功率较小,控制难度较小,但运动轨迹简单,使用过程中效率不高。 结构图:

机械式六档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机械式六档变速器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刘京华 学号:1000110124 指导教师:彭晓楠 职称:副教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 2014年5 月26 日

摘要 变速器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机械式变速器换档时冲击比较大,操纵繁琐,但其传动效率高、生产制造简单以及成本低,所以仍广泛应用在现代汽车上。在变速器中增加一个档位,由于变速器相邻档之间的传动比变化更小,所以汽车换挡时的冲击较小。本文根据市场上的五档汽车,设计一个机械式六档变速器,依据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设计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同步器和换挡操纵机构等,然后对齿轮和轴进行校核。 关键词:变速器,六档,机械式

Abstract Transmiss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 in automobile.Although the impact of 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has complex manipulation, but the transmission is efficient and simple and also has a low manufacturing cost, so it is still widely used in modern vehicles.An increase in the transmission gear, because the transmission ration between adjacent transimission gear become smaller, so the impact of the shift become smaller when the car change the gears.Based on the five-speed car on the market, the article designs a mechanical six-speed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cal desig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The design contains transmission main mechanism design, synchronizer and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etc., and then check the gear and shaft. KeyWords:Transmission; six-speed; mechanical

机械停车库设计方案

机械停车库规划设计原则和要点 一、升降横移类 (一)入口和通车道的要求: 1、升降横移类停车库供轿车通行,要求车道宽度不小于6.0米。 2、供轿车通行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0米,单车道不应小于3.5米,回转车道半径不小于3.5米,宽度不应小于4.0米。 3、出入口应设置于空地,其宽度及深度为汽车出入路中心线上一点至道路中心线左右各60°以上范围无妨碍视线之空地。 停车数量小于100辆时,出入口的设置不得少于一个双车道或两个单车道的出入口。当停车数量少于25辆时,宜设置双车道,也可以设置一个单车道的出入口,但必须完善交通信号和安全设施,出入口外应设置不少于2个的等候客车位。 4、大于等于100小于2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2个单车道的出入口。 5、车数大于等于200小于5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2条道进,2条车道出的出入口。 6、车数大于等于 5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三个双车道的出入口。(二)对土建的要求: 1、升降横移类停车库要求地坪粉光误差±5mm. 2、二层升降横移类停车库对楼板的要求为活动载荷5.396kPa左右,三层升降横移类停车库对楼板的要求为活动载荷8.339kPa左右,其他多层升降横移类停车库对楼板的要求依厂商提供的载荷量定。 3、轿车通行直线纵坡不大于15%,曲线纵坡不大于12%;且在上、

下两侧均应设置截水沟,以保持地下室干燥。 4、在停车设备四周的人行通道,宽度应大于0.6m,净空高度应大于1.8m。 5、停车库的人员紧急出口和车辆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6、停车库楼板面应采用强度大、易清洁、易冲洗的不燃烧材料;并应具有耐磨、耐油、耐水和防滑的功能。 (三)电器的要求: 1、车库应采用双路供电。如果采用单路供电,则应配备备用电源。两个电源或两条线路之间采用自动切换装置。 2、一般升降横移类停车库请提供三相五线制动力线至设备区左后侧位置。 3、车库内应设置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蓄电池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20min。 4、种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必须与动力、照明等一般线路分开, 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消防用电设备的两个电源或两条线路 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四)对消防的要求: 1、横移类停车库的停车超过50辆时,应设置防火墙进行分隔。 2、升降横移类停车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汽车库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除应安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的规定执行。

机械式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的初步设计 设计要求 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台用于5t中型载货汽车上的FR式的手动变速器。根据货车的外形、轮距、轴距、最小离地间隙、最小转弯半径、车辆重量、满载重量以及最高车速等参数结合自己选择的适合于该轿车的发动机型号可以得出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排量等重要的参数。根据上述参数,再结合汽车设计、汽车理论、机械设计等相关知识,计算出相关的变速器参数并论证设计的合理性。

具体设计方案 一机械式变速器方案的确定 1.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 中间轴式和两轴式变速器得到的最广泛的应用,对比如下表。

因为设计的汽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因此这里选择中间轴式变速器。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布置方案。 图1-1 中间轴式六档变速器传动方案 以上各种方案中,凡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的档位,其换档方式可以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来实现。同一变速器中,有的档位用同步器换档,有的档位用啮合套换档,那么一定是档位高的用同步器换档,档位低的用啮合套换档。 2.倒档传动方案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倒档布置方案图 图1-2变速器倒档传动方案

图1-2为常见的倒挡布置方案。上表是对相关常用倒档方案的分析,本设计采用图1-2f所示的传动方案。 3.变速器主要零件结构的方案分析 1.齿轮型式 斜齿圆柱齿轮有使用寿命长,工作时噪声低等优点;缺点是制造时稍复杂,工作时有轴向力。变速器中的常啮合齿轮均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尽管这样会使常啮合齿轮数增加,并导致变速器的转动惯量增大。直齿圆柱齿轮仅用于低档和倒挡。但是,在本设计中由于倒档采用的是常啮合方案,因此倒档也采用斜齿轮传动方案,即除一档外,均采用斜齿轮传动。 2.换档结构型式 换档结构分为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三种。

立体车库技术参数及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1.项目概述 招标设备名称: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停车数量:机械停车位74 个,设备层数、容车规格及车位数如下: 1.2.1两层升降横移机械式停车设备,车位数68 个 容车规格:≤长5000mm×宽1900mm×高1550mm,2000kg; ≤长4500mm×宽1900mm×高1550mm,2000kg; 1.2.2两层简易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暂定车位数6 个(3套) 容车规格:≤长5000mm×宽1900mm×高1550mm,2000kg; ≤长4500mm×宽1900mm×高1550mm,2000kg; 车位数为固定车位数,投标人按照固定车位数及容车规格进行投标。 驱动提升方式:电机驱动+链条提升,一机一板 容车种类:轿车 供电:双路供电,三相380V,50HZ 2.招标范围 宿迁凤凰文化广场项目所需机械式停车设备全部设备、材料、随机备品配件及专用工具,运抵买方工地现场,负责安装、调试,直至买、卖双方及买方所在地质量监督部门共同验收合格,获得质量监督部门发给的验收合格证,交付买方使用,即交钥匙工程。 1. 机械立体车库设备深化设计内容: 机械立体车库设备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含设计说明书、平立剖结构图,设备清单、性能特点说明及有关样本资料等。 机械立体车库设备系统的全套安装施工方案,操作说明书及投标人认为必须提供的其他资料。 中标后配合并协同主体设计单位完成机械立体车库设备的土建、消防、照明、通风、排水等专业的工程设计,并对各专业的设计施工图会签确认,若有预留预埋项目应提前向招标人和施工单位提出要求,实施时须派人员来场协助指导及预留预埋项目验收。 2.所有机电设备、材料的供应: 包括金属结构,如钢架、车台、横移导轨等;存取车操作面板及相应辅助设备;传动原件:所选马达应运转平稳、噪音小,且应附刹车装置;动力配电系统设备:设备所需电控箱、各类行程开关、电缆、桥架等(招标人负责至立体车库每个控制区控制点,控制点的下端配置及内部相应的开关配置、线路、

机械手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业现场的很多易燃、易爆等高危及重体力劳动场合必将由机器人所代替。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例如,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型汽车生产以及轻工业生产中,往往冲压成型这一工序还需要人工上下料,既费时费力,又影响效率。为此,我们把上下料机械手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工业机械手是工业物流自动化中上网重要装置之一,是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工业机械手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工业机械手的产生和推广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新技术产品。工业机械手已经在工业生产、资源开发、社会服务、排险救灾以及军事技术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应用。 工业机械手的应用和推广已经并将获得极大的效益。例如在机械制造工业、汽车工业等生产中采用电焊、弧焊、喷漆等机械手,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又如在微电子、医药等生产部门,采用机械手操作,可以消除人对产品的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机械手可以在有毒、噪音、高温、易燃、易爆等危险有害的环境中代替人长期稳定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操作者的安全保障问题。因而在这方面应用和推广机器人技术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近代工业机械手的原型可以从本世纪40代算起。当时适应核技术的发展需要开发了处理放射性材料的主从机械手。5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通用重复操作机器人”的方案,59年研制出第一工业机械手原型。由于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关系,在60年代机械手发展较慢。进入70年代后,焊接、喷漆机械手相继在工业中应用和推广。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机械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可配视觉、触觉的机器人所应用的机械手。如美国Unimation公司PUMA系列工业机器人相关的机械手,即使由直流伺服驱动、关节式结构、多cpu微机控制、采用专用语言编程的技术先进的机械手。到了80、90年代机器人及相关的机械手开始在工业上普及应用。据统计1980年全世界约有两万台机器人在工业上应用,而到今年增长更快。今年已近开发出具有视觉、触觉及力觉感受的高性能机器人以及各种智能装配机械手,并投入工业应用。

常见变速箱类型(出自易车网)

变速箱 汽车变速箱功能: 车变速器具有这样几个功用: ①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功率较高而油耗较低)的工况下工作; ②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情况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③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变速器是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需要时,还可以加装动力输出器。在分类上有两种方式: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和按操纵方式的不同来分。 变速箱原理:

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 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泵轮和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它们就好似相对放置的两台风扇,一台主动风扇吹出的风力会带动另一台被动风扇的叶片旋转,流动的空气——风力成了动能传递的媒介。如果用液体代替空气成为传递动能的媒介,泵轮就会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再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上导轮以提高液体的传递效率。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且效率偏低,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换档。 种类: 按传动比变化方式来分: 有级式变速器: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它采用齿轮传动,具有若干个定值传动比。按所用轮系型式不同,有轴线固定式变速器(普通变速器)和轴线旋转式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目前,轿车和轻、中型货车变速器的传动比通常有3-5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在重型货车用的组合式变速器中,则有更多档位。所谓变速器档数即指其前进档位数。 无级式变速器:其传动比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可按无限多级变化,常见的有电力式和液力式(动液式)两种。电力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传动部件为直流串激电动机,除在无轨电车上应用外,在超重型自卸车传动系中也有广泛采用的趋势。动液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部件为液力变矩器。 综合式变速器:是指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有级变速器组成的液力机械式变速器,其传动比可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几个间断的范围内作无级变化,目前应用较多。 操纵方式来分: 强制操纵式变速器:是靠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 自动操纵式变速器:其传动比选择和换档是自动进行的,所谓“自动”,是指机械变速器每个档位的变换是借助反映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的信号系统来控制换档系统的执行元件而实现的。驾驶员只需操纵加速踏板以控制车速。 半自动操纵式变速器有两种型式:一种是常用的几个档位自动操纵,其余档位则由驾驶员操纵;另一种是预选式,即驾驶员预先用按钮选定档位,在踩下离合器踏板或松开加速踏板时,接通一个电磁装置或液压装置来进行换档。

商用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目录 1、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 (2) 2、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与主要零件的设计 (3) 2.1、传动比的确定 (3) 2.1.1、驱动桥主减速器传动比0i的选择 (3) 2.1.2、变速器头档传动比1g i的选择 (4) 2.2、中心距 (4) 2.3、轴向尺寸 (4) 2.4、齿轮参数 (4) 2.4.1、齿轮模数 (4) 2.4.2、各档传动比及其齿轮齿数的确定 (4) 2.5、齿轮材料的选择 (4) 2.5.1、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 (4) 2.5.2、合理选择材料配对 (4) 2.5.3、考虑加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 (4) 3、校核轴和齿轮 (4) 3.1、计算各轴的转矩 (4) 3.2、齿轮强度计算 (4) 3.3、轴及轴上支撑校核 (4) 3.3.1轴的工艺要求 (4) 3.3.2轴的强度计算 (4) 3.3.3轴的刚度计算 (4)

4、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4) 5、建模 (4) 6、总结 (4) 参考文献 (4) 1、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 变速器的功用是根据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提出的要求,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使汽车具有适合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同时保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为保证汽车倒车以及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能够分离,变速器具有倒档和空档。在有动力输出需要时,还应有功率输出装置。 对变速器的主要要求是: 应保证汽车具有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在汽车整体设计时,根据汽车载重量、发动机参数及汽车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变速器档数及传动比,来满足这一要求。 工作可靠,操纵轻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内不应有自动跳档、乱档、换档冲击等现象的发生。为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操纵轻便的要求日益显得重要,这可通过采用同步器和预选气动换档或自动、半自动换档来实现。 重量轻、体积小。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参数是变速器的中心距。选用优质钢材,采用合理的热处理,设计合适的齿形,提高齿轮精度以及选用圆锥滚柱轴承可以减小中心距。

机械式停车库设计规范

1.总则 ,特别制定本规程。 ,其安全和性能均应符合该设备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方便高效,并符合城市规划、交通、消防和环保以及停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 ,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parking garage(lot)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车辆的停车库(场)。 underground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库内地坪面低于库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停车库净高一般的机械式停车库。 in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单独设置的不依附于别的建筑物的机械式停车库。 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附建于建筑物或包含在建筑物内的机械式停车库。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利用机械方法,将车辆作垂直、横向、纵向搬运,达到存放和取出车辆目的所使用的集机、电、仪一体化的全套设备。 parking place 停车库(停车设备)中车辆最终停放的位置。 turntable 通过回转动作,改变所载车辆纵轴方向的机械设备。 vehicle lift 依靠升降机械,改变车辆停放高度的机械设备。 3一般规定 ,并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以上的停车设备。 4建筑和结构 4.1建筑设计 ,应备置机房、控制室、管理办公室等辅助用房和必要的生活设施。 1 出入口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 出入口门洞的宽度应符合本规程第,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2m。 3 设置在停车设备周围的人行通道,其宽度应大于0.6m,净空高度应大于1.8m。 4 人员安全出口和车辆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5 人员安全出口和车辆疏散出口处应设置醒目的标志。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6 有车道(人)的停车库额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机械式停车场(库)建设规范(北京)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机械式停车场(库)建设规范 Mechanical Parking(garage)building norm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0年4月14日)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机械式停车场(库)的设备分类、适停汽车尺寸及质量 (4) 5 机械式停车场(库)的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 (5) 6 机械式停车场(库)的选址原则与总平面布置 (6) 7 建筑标准与工程设计 (7) 8 建筑设备 (10) 9 交通工程设施 (11) 10 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 (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起草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停车行业协会、北京市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北京万象国纪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顺恒达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紫光百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汇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山东莱钢泰达车库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殿东、金朝志、李响、刘鹏、马景山、沈鸿生、许竞、闫维庆、翟凯鸿、张军、张瑞锋、程琪、张迎星、崔勇健、向志远。

工业机械手设计

摘要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械手已被广泛应用,从而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本设计通过对机械手各主要组成部分(手部、手腕、手臂和机身等)分析,从而确定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机械手进行设计计算,从而确定装配总图。通过此次机械手设计,掌握相关机械手设计的主要步骤,对于CAD/CAM软件应用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机械手,设计,手部,手腕,手臂,机身,结构

The Design of Industry Manipulator Abstract In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manipulator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hus the big improvement worker's work condition, the remarkable enhancement labor productivity, sped up realizes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the automated step, this design through to the manipulator each main constituent (hand, skill, arm and fuselage and so on) analyzes, thus determined each main constituent the structure, carries on the design calculation in this foundation to the manipulator, thus determination assembly assembly drawing.Designs through this manipulator, the grasping correlation manipulator designs the main step, had the further enhancement regarding the CAD/CAM software application aspect. Keywords:Manipulator, design, hand, skill, arm, fuselage, structure

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doc

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车辆自动变速器可以使驾驶员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形下实现自动换档,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自30年代就开端不遗余力地对此进行研讨并提出很多计划。其中液力机械式主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简称AT)以其优胜的动力性能、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简便的特色,在汽车产业中盘踞相当主要的位置。但与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相比,其构造庞杂,制作精度请求和本钱较高,且传动效力较低。鉴于AT所存在的毛病,人们开端尝试应用现代微盘算机技巧使机械式变速器实现自动化,从而开发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Transmission,简称AMT)。 70年代中期,德国奔跑汽车公司采用由电子控制的半自动操纵方法实现换档,这是第一代AMT。该产品没有实现完整的自动化,即换档时驾驶员仍要踩下离合器踏板,电子装置提醒驾驶员何时为最佳的换档时刻,但它具有传动效力高、成本低、易制作等长处,从此成为自动变速器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1984年日本五十铃公司生产降生界上第一种全自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NAVI-5,到80年代末,全自动AMT进入适用化阶段。从90年代开端,美国、德国生产的重型汽车开始使用AMT,使在复杂多变条件下工作的车辆的换档品质和起步性能进一步提高。 一、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在传统固定轴式齿轮变速箱的基本上,把选档、换档、离合器及相应发动机供油操纵用以微处置器为核心的控制器完成、实现的自动变速器。其基础功能:一是依据当前汽车运行状况、路面情形及驾驶者的意图,自动断定变速箱的最佳档位,即档位决策功能;二是自动控制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完成换档进程,即换档、起步的自动操纵功效。随着AMT的发展,人们引入了各种最新的监测、控制技巧以改良自动变速器的性能,使档位决策及换档控制对路面环境、使用者特色、使用者意图具有适应性。AMT在离合器控制和档位决策方面采用含混逻辑,模拟熟练司机驾驶车辆中的相应操纵以改良起步、换档、离合器联合控制特征和档位选择的适应性。神经网络办法也被引入AMT的档位决策和控制中,以获取更多路面特点信息,提高AMT对路面的适应性。AMT控制系统与发动机控制系同一体化以增添信息共享、和谐控制才能,并实现整车控制系统网络化。AMT使用性能的好坏和智能化水平的高下主要是由AMT中的控制系统决议的。控制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电控单元(ECU)进行处置,对相应的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完成一系列操作。 二、三种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优缺陷 电控气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电控液动AMT的换挡体系长处是:工作安稳、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安全维护、具有必定的吸振与吸冲击的才能、起步换挡品德好以及便于空间安排;毛病是:结构复杂,它包括液压油油箱,油泵及驱动电机,电磁换向阀(6-10个),油

机械式停车场设计规范 (1)

机械式停车场设计规范 转:机械式停车场设计规范1.0.1为使机械式停车库(场)(以下简称停车库)的设计符合相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和城市交通等的管理要求,特别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停车库设计。扩建或改建的停车库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停车库配置的停车设备,其安全和性能均应符合该设备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1.0.4停车库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方便高效,并符合城市规划、交通、消防和环保以及停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 1.0.5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1.0.6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机械式停车库(场)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lot)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车辆的转:机械式停车场设计规范停车库(场)。 2.0.2地下机械停车库 underground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库内地坪面低于库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停车库净高一般的机械式停车库。 2.0.3独立机械式停车库 in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单独设置的不依附于别的建筑物的机械式停车库。 2.0.4附建机械式停车库 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附建于建筑物或包含在建筑物内的机械式停车库。 2.0.5机械式停车设备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利用机械方法,将车辆作垂直、横向、纵向搬运,达到存放和取出车辆目的所使用的集机、电、仪一体化的全套设备。

机械手结构设计

机械手结构设计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轻型平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及运动仿真 摘要 随着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需要,机械手在工业应用中越来越重要。文章主要叙述了机械手的设计计算过程。 首先,本文介绍机械手的作用,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说明了自由度和机械手整体座标的形式。同时,本文给出了这台机械手的主要性能规格参量。 文章中介绍了搬运机械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全面详尽的讨论了搬运机械手的手部、腕部、手臂以及机身等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最后使用软件对机械手的手部实现运动仿真。 关键词:机械手;运动仿真;液压传动;液压缸;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主要符号表 (5) 1 绪论 (1) 前言 (1) 工业机械手的简史 (1) 工业机械手在生产中的应用 (3) 建造旋转零件(转轴、盘类、环类)自动线 (3) 在实现单机自动化方面 (3) 铸、锻、焊热处理等热加工方面 (3) 机械手的组成 (4)

执行机构 (4) 驱动机构 (4) 控制系统分类 (5)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趋势 (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6) 本章小结 (6) 2机械手的总体设计方案 (7) 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 (7) 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及运动 (7) 驱动机构的选择 (8)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 (8) 本章小结 (8) 3 机械手手部的设计计算 (9) 手部设计基本要求 (9) 典型的手部结构 (9) 机械手手抓的设计计算 (9) 选择手抓的类型及夹紧装置 (9) 手抓的力学分析 (10) 夹紧力及驱动力的计算 (11)

手抓夹持范围计算 (12) 机械手手抓夹持精度的分析计算 (13) 弹簧的设计计算 (14) 本章小结 (16) 4 腕部的设计计算 (17) 腕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7) 腕部的结构以及选择 (17) 典型的腕部结构 (17) 腕部结构和驱动机构的选择 (18) 腕部的设计计算 (18) 腕部设计考虑的参数 (18) 腕部的驱动力矩计算 (18) 腕部驱动力的计算 (19) 液压缸盖螺钉的计算 (20) 动片和输出轴间的连接螺钉 (21) 本章小结 (22) 5 臂部的设计及有关计算 (23) 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23) 手臂的典型机构以及结构的选择 (24)

机械式停车规划设计导则

天津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库 规划设计导则

前言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体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精神,推动机动车机械式停车在天津的发展,根据市规划局统一部署,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天津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库规划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导则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机械式停车库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一般规定;4.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5.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6.平面移动类和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7.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8.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和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9.汽车专用升降机。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一般规定 (4) 4 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9) 4.1 布置形式及适用条件 (9) 4.2 泊位数量及尺寸 (11) 5 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17) 6 平面移动类和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18) 7 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20) 8 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21) 9 汽车专用升降机 (22) 附录A: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库占用最小空间尺寸 (23)

1 总则 1.0.1 为规范天津市机械式停车库的规划设计工作,服务城市规划管理,保障机械式停车设备的高效使用,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天津市市域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机械式停车库的规划设计。 1.0.3 建设项目机械式停车库规划设计在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设计方案阶段,应按照本导则内容初步确定机械式停车库的类型、规模和车位布置策划方案。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设计单位应进行机械式停车库的详细设计,并将有关内容纳入施工图设计之中。 1.0.4 建设项目机械式停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停车数量及消防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关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1.0.5 机械式停车楼与住宅之间的间距应满足相关管理规范要求。 1.0.6 机械式停车库规划设计除应遵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