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年炼厂气体分离工艺设计(参考)

5万吨年炼厂气体分离工艺设计(参考)
5万吨年炼厂气体分离工艺设计(参考)

淮海工学院专业设计报告书

题目: 50000吨/年炼厂液化气分离

工艺初步设计

系(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12月20 日

设计任务书

班级:姓名:学号:

一、设计题目: 50000吨/年炼厂液化气分离工艺设计。

二、设计条件:

液化石油气

组分 wt%

乙烷 0.31

乙烯 0.02

丙烯 35.58

丙烷 8.46

正丁烷 7.51

异丁烷 14.66

异丁烯 12.08

丁烯-1 5.01

反丁烯-2 9.81

顺丁烯-2 6.55

异戊烷 0.01

总硫量 20~50ppm

水分饱和水

合计 100

丙烯:

分子式: C

3H

6

熔点(℃): -191.2

沸点(℃): -47.72

相对密度(水=1): 0.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48

饱和蒸气压(kPa): 602.88(0℃)

性能:

主要成分: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

闪点(℃): -74

引燃温度(℃): 426~537

爆炸上限%(V/V): 33

爆炸下限%(V/V): 5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

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麻醉性。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特点:

①污染少。②发热量高。③易于运输。④压力稳定。⑤储存设备简单,供应方式灵活。

目录

1 工艺流程的确定 (1)

2主要工艺设计计算 (1)

2.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

2.2 塔板数的确定 (1)

2.3塔高的确定 (1)

2.4 塔径的确定 (1)

2.5 塔盘开孔数的确定 (1)

2.6 塔溢流堰高度的确定 (1)

2.7塔流出管径的确定 (1)

2.8 储罐容量的确定 (1)

3浮阀塔的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总表 (1)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附图

图1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图2 分离工段的平立面布置图

产品方案和技术指标等

产品的方案及建设规模

(1)产品名称:精丙烯

副产品:丙烷,C4馏分等

(2)设计规模:液化石油气, 50000吨 /年

(3)产品规格:丙烯, 99.61%

丙烷, 0.39%

设计指导思想

(1)技术方案的选择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力求先进,运行可靠,护理,维修方便,以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丙烯生产的主要设备立足于国内自己开发,制造,运行可靠。

(3)贯彻工厂布置一体化,装置露天化,建(构)筑物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引进技术国产化等“五化”原则,以求达到节省投资和用地之目的。

生产方法和主要技术方案

本设计分离丙烯采用精馏流程。

工艺设计

生产工艺综述

本设计是关于年处理量5×104t/a的液化石油气分馏装置的初步设计

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评述

经脱硫后的液化石油气进入脱丙烷塔进料缓冲罐,再经脱丙烷塔进料泵送至脱丙烷塔进料预热器,由脱丙烷塔底物流加热至59.3℃后,进入脱丙烷塔第14层塔板。碳二,碳三馏分从顶部蒸出,经脱丙烷塔冷凝器冷凝后,进入脱丙烷塔回流罐,冷凝液一部分用脱丙烷塔回流泵抽出,作为脱丙烷塔回流;另一部分用脱乙烷塔进料泵抽出,送至脱乙烷塔第14层塔板作为该塔进料。塔底物料经脱丙烷塔进料预热器冷却后至碳三碳四冷却器。

脱乙烷塔塔顶碳二,碳三气体经脱乙烷塔冷凝器部分冷凝后,进入脱乙烷塔回流罐。不凝气自脱乙烷塔回流罐顶经压控阀送至燃料气管网,冷凝液用脱乙烷塔回流泵全部送回脱乙烷塔顶作为回流,脱乙烷塔底物料自压至精丙烯塔A第134层塔板,作为该塔进料。

精丙烯塔因板数较多,分为两塔串联操作。精丙烯塔A塔底丙烷馏分和脱丙烷塔底物流混合后,经碳三碳四冷却器冷却至40℃后,自压出装置。塔顶气体进入精丙烯塔B底部,精丙烯塔B底部液体由精丙烯塔中间泵送回精丙烯塔A顶部作为回流。

精丙烯塔B 塔顶气体经精丙烯塔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精丙烯塔回流罐。冷凝液用精丙烯塔回流泵抽出,一部分送回精丙烯塔B 顶部作为回流;另一部分,经精丙烯冷却器冷却至40℃后送出装置。

工艺流程示意图:

脱丙烷塔蒸汽

乙烷气体

脱乙烷塔

热水

脱丙烯塔(下段)脱丙烯塔(上段)

热水

精丙烯出装置

碳三碳四馏分

液化石油气

精丙烯塔的操作条件

进料 塔顶馏出物

塔顶回流液

塔釜液 温度(℃) 70 47 46 68 压力(MPa )

1.9

1.95

1.9

2.05

物料质量含量表(mol %)

物质 进料 塔顶馏出物 塔顶回流液 塔釜液 丙烯 71.40 99.61 99.61 1.76 丙烷 28.60

0.39

0.39

98.24

工艺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物料平衡计算

物料衡算是工艺设计的基础,根据所需要设计项目的年产量,通过对全过程或单元过程的物料衡算,可以计算出原料的消耗量、副产品量以及输出过程物料消耗量以

及三废生产量;并在此基础上作能量衡算,计算出蒸汽、水、电、煤或其他燃料的消耗定额;最终可以根据这些计算确定所生产产品的技术指标。同时根据衡算所得的各单元设备的物流量及其组成、能量负荷以及其等级,对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进行选型或设计,从而对过程所需设备的投资及其项目可行性进行估价。

物料衡算的步骤

(1)确定衡算的对象、体系与环境,并画出计算对象的草图。

(2)确定计算任务,明确哪些是已知项,哪些是待求项,选择适当的数学公式,力求计算方法简便。

(3)确定过程所涉及的组分。

(4)对物流流股进行编号,并标注物流变量。

(5)收集数据资料,数据资料包括两类:一类为设计任务所规定的已知条件;另一类为与过程有关的物理化学参数。具体地说包括一下内容:

(a)生产规模和生产时间。

(b)有关的定额和技术指标。

(c)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规格,包括原料的有效成分和杂质含量,气体或液体混合物的组成等。

(d)与过程有关的物理化学参数。

(6)列出物料衡算方程。

(7)列出过程的全部独立物料平衡方程式及其他相关约束式,对于有化学反应发生的,要写出其化学方程式,明确反应前后的物料组成的定量关系,必要时还应指出其转化率和选择性,为计算作准备。

(8)选择计算基准。

(9)统计变量个数与方程个数,确定设计变量的个数及全部设计变量。

(10)整理计算结果,将计算的结果整理并根据所需的换算基准列成原材料消耗表。

物料衡算计算

物料衡算表

精丙烯塔物料平衡表

塔进料塔顶馏出液釜残液

Kmol/h % Kmol/h % Kmol/h % 丙烯

丙烷

物料平衡总表

序号物料名称数量备注

kg/h ×104t/a

1 进料:液化石油气

合计

2 出料:精丙烯

碳三碳四馏分

乙烷气

合计

塔的进出口物料流量表

精丙烯塔

kmol h kg h 塔进料

塔顶馏出物

塔釜液

精丙烯塔的操作条件

进料塔顶馏出物塔釜

温度(℃)70 47 68

压力(MPa) 2.0 1.95 2.05

物料质量含量表

物质进料(%)塔顶馏出物塔顶回流液塔釜液(%)

(%)

(%) 丙烯 丙烷

根据《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查得不同温度丙烯、丙烷的热容。

不同温度下丙烯、丙烷的热容

温度(℃) 46 47 68 70 丙烯

热容(()KJ kg K *)

3.10

3.14

3.60

3.68

丙烷

热容(()KJ kg K *)

3.43 3.48 3.68 3.77

根据《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查得丙烯、丙烷在沸点时的汽化热。

丙烯、丙烷在沸点时的汽化热

汽化热

KJ mol

KJ kg

丙烯 30.64 410.31 丙烷

32.52

435.43

化工生产中 使用的塔型有喷洒塔,板式塔,和填料塔,其中填料塔和板式塔最为普遍。

塔型的选择:

(1)塔径大小的因素,板式塔以单位塔板面积的造价随塔径增大而减小,而填料塔造价与其体积成正比。小直径填料塔(0.8m 以下)的造价一般比板式塔底,所以,从设备投资的角度看,大塔用板式塔而小塔用填料塔是经济的;另外,板式塔在直径大时效率较高,而填料塔在大塔径时由于液体分布难以均匀影响效率,因此,大塔宜用板式塔小塔宜用填料塔。

(2)板式塔可适应比较小的液体流量,若此条件下用填料塔易导致填料润湿不足。 (3)处理有腐蚀的物料时,宜用填料塔,塔板需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造,造价较高,而用填料塔时,可以考虑用廉价的陶瓷填料,当操作温度不高时,还可使用塑料填料,造价会更低。

(4)填料塔适于处理易发泡的液体,因填料能起到破碎泡沫的作用。

(5)含有固体颗粒的物系,宜选用液体通流量较大的板式塔,例如孔径较大的筛板

塔,泡罩塔,浮阀塔,舌形塔等,若用填料塔易被固体颗粒堵塞。

(6)如果工艺上要求侧线出料宜选用板式塔。

化工设备是组成化工装置的基本单元,化工设备的设计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化工设备从设计角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标准设备或定型设备,是成批成系列生产的设备,可以从设备生产厂家买到,并可以从产品目录或样本手册中查阅其规格及牌号;另一类为非标准设备或非定型设备,是化工过程中需要专门设计的特殊设备,需要根据工艺要求,通过工艺计算及机械计算而设计,然后提供有关工厂制造。

塔径

一、计算依据

空塔气速的上限由严重的雾沫夹带或液泛决定,下限由漏液决定,适宜的空塔气速应介于二者之间,一般依据最大允许气速(称为极限空塔气速)来确定。

二、计算过程

塔板

一、计算依据

1、计算回流比R

在精馏设计中,一般并不进行详细的经济衡算,而是根据经验选取。通常操作回流比可取最小回流比的1.1~2倍。 2、计算塔板

利用逐板计算法计算塔板数,塔采用全凝器,从塔顶最上一层板(第一层板)上升的蒸气进入冷凝器中被全部冷凝,则塔顶馏出液组成及回流液组成均与第一层板的上升蒸气组成相同,

由于离开每层理论板的、气、液两相是互成平衡的,故可由1y 用气液平衡方程求得1x 。由于从下一层(第二层)板上升的蒸气组成2y 与1x 符合精馏段操作关系,故用精馏段操作线可由1x 求得2y ,即

二、计算过程 1、计算回流比

2、计算塔板数

表3-2 精丙烯塔进出物料的摩尔分数表

组分 进料 塔顶馏出物 塔釜残液 丙烯 71.40% 99.61% 1.76% 丙烷

28.60%

0.39%

98.24%

塔高

1、计算依据

根据给定的分离任务,求出理论板层数后,就按照公式计算塔的有效段高度,板间距2、计算过程

3.塔釜高度

4.塔顶气相流出管径及回流管径

底层塔板的开孔率和浮阀个数

其他设备选型

换热器

换热器按工艺功能分类可分为8类:

(1)塔顶冷却器面积

冷却工艺物料的设备。一般冷却剂多采用水,若冷却温度低时,可采用氨或者氟利昂为冷却剂。

(2)塔顶回流泵功率

(3)塔顶储罐容量的确定

4 自动控制要求

4.1.重沸器加热量控制

重沸器供热量直接影响塔的平稳操作,本设计对重沸器的热流(蒸汽或热水)采用定值流量控制方案,以消除热流变化对塔的干扰,其中脱乙烷塔和脱丙烷塔采用灵敏塔盘温度与热流串级的控制方案,以提高这两个塔的分流效果。

4.2.塔底液位控制

本装置的三个塔(脱乙烷塔,脱丙烷塔,精丙烯塔A)均采用塔底液位与塔底抽出量串级均匀控制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当塔底液位在允许范围内波动时,塔底抽出量按定值流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至下一工序的流量基本稳定。

4.3.塔压力控制

(1)脱丙烷塔和精丙烯塔塔顶压力均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三通阀的开度来实现,冷凝器一路开度越大,塔顶泄压越大,为了减小冷凝器一路的压力损失,该三通阀口径应于管道通口径,以减小阀上的压力降。

(2)脱乙烷塔塔底压力是影响该塔分馏效果的关键,因此,采用脱乙烷塔塔底压力直接控制塔顶回流罐的不凝气排放量,塔底压力高,说明塔底不凝气含量太高,应及时将其排放至燃料气管网。

4.4.丙烯塔塔顶馏分质量控制

精丙烯塔分馏难度较大,产品质量要求也比较严格,为此,在精丙烯塔B顶设置气体色谱分析仪,并将分析仪的输出作为装置出丙烯流量调节器的给定值,当塔顶丙烯含量指标正常或较高时,提高出装置的丙烯流量,反之,则减少出装置的丙烯量。

数据汇总

结论

参考文献

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项目 2、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贷款等均可 3、建设单位: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合作单位 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设范围:内蒙古自治区XX自治旗XX矿区 6、建设内容及规模:以XX矿区丰富的褐煤资源为依托,建设年产合成氨18万吨、尿素 30 万吨的项目。可联产轻质油4752吨/年、煤焦油 14454吨/年,氨水(16%)27720吨/年、粗酚1980吨/年 7、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05年4月-2008年9月。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投资规模:总投资为1472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38703万元,流动资金8512万元。 本项目资金来源可以是贷款、风险投资等。 9、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一览表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XX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XX自治旗境内的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西麓。其地理坐标是东经120°24′~120°38′、北纬49°09′~49°16′。矿区西连海拉尔区,东接牙克石市,南临巴彦嵯岗苏木,北至海拉尔河,与陈巴尔虎旗隔河相望,南北宽约13.7Km,东西长约46.1Km,总面积385.7Km2。XX火车站东距牙克石18Km,西距呼伦贝尔市64Km,滨州铁路线由东向西穿过XX矿区,北有301国道,铁路经过牙克石可达齐齐哈尔,哈尔滨乃至全国各地,经海拉尔可达满州里市,民航经海拉尔机场可达北京、呼和浩特等地,交通十分方便。 2.煤炭资源及煤质情况 ⑴资源情况 XX煤业公司拥有XX矿区、扎尼河矿区、伊敏河东区、陈旗巴彦哈达矿区、莫达木吉矿区五大矿区。煤炭储量丰富,XX矿区精查储量17.3亿吨;扎尼河矿区预计储量15.8亿吨;伊敏河东区普查储量58.4亿吨,其中详查储量6.1亿吨,精查储量2.3亿吨;巴彦哈达区预计储量49.0亿吨;莫达木吉矿区普查储量30.0亿吨。煤田内煤层集中,赋存稳定,构造较简单,倾角小,沼气含量低,埋藏较深,适宜于井工大型机械集约化连续生产。 ⑵煤质情况

年产20万吨合成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20万吨合成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 项目名称:2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 主办单位:X 企业性质:股份制 企业法人: 邮编: 电话: 传真: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1. 2.1编制依据 1.原化工部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及国务院

(98)253号文;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1996); 7.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 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1. 2.2编制原则 1.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客观地为上级主管部门审议该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 4.合理有序的安排用地结构,用地功能布局考虑产业用地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5.根据工厂的区域位臵及性质,严格控制污染,污水的排放应遵循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 6.在满足生产工艺及兼顾投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以体现本工程的先进性。

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质合成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概述 (1) 第一章总则 (7) 1.1 编制依据 (7) 1.1.1 法律、法规及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7) 1.1.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7) 1.1.3 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8) 1.1.4 导则、规范 (10) 1.1.5 规划文件 (10) 1.1.6 项目文件及资料 (10) 1.2 评价目的、原则及重点 (11) 1.2.1 评价目的 (11) 1.2.2 评价原则 (11) 1.2.3 评价重点 (12) 1.3 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 (12) 1.4 评价因子 (12) 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3) 1.6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5) 1.6.1 评价工作等级 (15) 1.6.2 评价范围 (19) 1.7 评价标准 (19) 1.7.1 环境质量标准 (19) 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 (21) 第二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5) 2.1 自然环境概况 (25) 2.1.1 地理位置 (25) 2.1.2 地质地貌 (25) 2.1.3 水文特征 (26) 2.1.4 气象气候 (27) 2.2 吉林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概况 (27) 2.2.1 规划基本情况 (27) 2.2.2 园区总体发展重点及准入要求 (28) 2.2.3 规划功能布局 (32) 2.2.4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情况 (33) 2.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6) 2.3.1 常规污染物 (36) 2.3.2 特征污染物 (38)

2.4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2.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 2.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 2.7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46) 3.1 项目概况 (46) 3.1.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及建设地点 (46) 3.1.2 周围环境敏感情况 (46) 3.1.3 总投资及来源 (46) 3.1.4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组成 (47) 3.1.5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52) 3.1.6 厂区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 (54) 3.1.7 主要生产设备 (60) 3.1.8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68) 3.1.9 项目建设进度 (69) 3.2 工程分析 (69) 3.2.1 原辅材料供应及消耗 (69) 3.2.2 公用工程供应及消耗 (74) 3.2.3 可燃气体排放系统 (82) 3.2.4 储运系统 (83) 3.2.5 生产工艺及排污环节 (91) 3.3 水平衡、物料平衡分析 (116) 3.3.1 水平衡 (116) 3.3.2 蒸汽平衡 (121) 3.3.3 物料平衡 (121) 3.3.4 硫平衡 (127) 3.3.5 氮平衡 (127) 3.3.6 燃料气平衡 (127) 3.4 拟建项目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128) 3.4.1 施工期 (128) 3.4.2 运营期 (129) 3.4.3 运营期环境风险 (146) 3.5 拟建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分析 (159) 3.5.1 废水非正常排放 (159) 3.5.2 废气非正常排放 (159) 3.6 清洁生产分析 (162) 3.6.1 工艺技术先进性及合理性分析 (162) 3.6.2 原料及产品先进性分析 (177)

C5物化性质

碳五介绍 轻烃又名碳五、拨头油、石脑油、凝析液,我国年产近千万吨, 但轻烃的有效利用一直是一个难题。深圳日研的成果对于重组分较多的轻烃,添加油公后轻烃可直接供车使用;对于中等组分为主的轻烃则添加油公后,轻烃以适当比例掺入汽油中使用;对于轻组分较多的轻烃,则在汽车上另外安装一套从液态轻烃转化成气态轻烃进入发动机汽缸作功的转化系统。 中文名:碳五 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液体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 经使用证明,车用轻烃油与汽油相比,动力不下降、与汽油相当,单耗比汽油下降3%-5%尾气下降90%以上,排放达欧H、欧皿标准。成品车用轻烃油零售价比汽油便宜0.50元/升以上,与液化气价格相当。具有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可使石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乙烯副产裂解碳五可得到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如异戊二烯、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异戊烯、1-戊烯、2- 丁炔、3-甲基-1- 丁烯、环戊烷、环戊烯、异戊烷、正戊烷等;其中异戊二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这3种双烯烃含量约占一半左右。 碳五烃类中含有三种双烯烃类:环戊二烯15~17%异戊二烯

15%~20%间戊二烯10~20%近年来,碳五馏分的利用已由初期的混合利用转向分离单组分的利用,同时向制备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发展。三种双烯烃类的主要用途有、 (1)环戊二烯(CPD :能进行聚合、氢化、卤化、加成、缩合和还原等反应,用途广泛。环戊二烯的活性高,已成为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途有:①生产多种橡胶,如顺式聚环戊烯橡胶和乙丙橡胶等,尤其是降冰片烯橡胶可用于减震防震领域中;②合成石油树脂,产品性能良好,可用作干性油、增粘剂、固化剂、增塑剂、防腐剂、油墨或其他咼分子掺合改性。也可制备硫化水泥,用于建筑和铺路。 环戊二烯聚合产物有双环、三环、四环和五环结构,其中以双环戊二烯(DCPD用途最大。由双环戊二烯与乙烯、丙烯共聚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具有很好的耐候、耐老化、耐酸、耐热、耐化学品等性能,广泛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品配件。目前,工业化乙丙橡胶第三单体主要有双环戊二烯、乙叉降冰片烯、1,4-已二烯。其中,乙叉降冰片烯以硫化速度快、收率高、二次反应少而应用最广。乙叉降冰片烯可由双环戊二烯与1,3- 丁二烯反应,再经异构化而制得。此外,双环戊二烯与环戊二烯共聚,可得到机械强度高、能与天然胶媲美的通用橡胶。此产品目前已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进入工业化研制阶段。 双环戊二烯经热聚可制得用于涂料、压敏胶粘剂、热熔型胶粘剂、印刷油墨等领域的石油树脂;由双环戊二烯制备的金刚烷类药物是治疗A型流感的特效药;由双环戊二烯加氢制得的四氢化双环戊二烯及其衍生物可

年产18万吨合成氨厂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计算基准按1000Nm 3新鲜原料气。 本工段计算中全部采用绝对压力,为简便计算,下文中的压力单位中“绝对”二字略去不写。 1、工艺流程: 3、压力: ①系统压力为30MPa ; ②废热锅炉产蒸汽压力为2.5MPa ; ③计算循环机进出口气体温升时,其进出口压差取2.5MPa ; ④系统压力降忽略不计。 4、温度: ①新鲜气温度为35℃; ②合成塔底进气温度190℃; ③合成塔出口(至废热锅炉)气体温度约为320℃; ④废热锅炉出口气体温度195℃,进入合成塔前预热器; ⑤入水冷器气体温度80℃; ⑥水冷器出口气体温度为35℃; ⑦废热锅炉进口软水温度约为122℃; ⑧冷却水供水温度为30℃,冷却回水温度为40℃; ⑨进循环机气体温度28℃; ⑩氨库来源氨温度20℃。 5、气体组成: ①合成塔进出口气体中氨含量为3%; 塔前预热器 去氢回收

②合成塔出口气体中氨含量为16.7%; ③循环气中H 2/N 2为3; ④循环气中(CH 4+Ar )含量为15%; ⑤各气体组分在液氨中的溶解量忽略不计。 6、年操作日:285。 7、参考书: ①《小氮肥工艺设计手册》 ②《合成氨工艺》 二、物料衡算 基准:1000Nm 3新鲜气为基准 1、 合成物料衡算: ?、放空气体量V 1及其组成 V 1= 15% 0.38%) (1.21%1000+?=106Nm 3 查手册查得35℃时,气相中平衡氨含量为:y*NH3=9.187%,取过饱和度为10%,则: y NH3=9.187%?(100%+10%)=10.11% y H2= %17.56%)15%11.10%100(43 =--? y N2=72.18%)15%44.10%100(4 1 =--?% y CH4=15%%42.1138.0%21.1% 21.1=+? y Ar =15%%58.3% 38.0%21.1% 38.0=+? (2)、氨产量V 4 由气量平衡:V 2-V 0=V 3-V 1-V 4 ① 由于氨合成时体积减少,故:V2-V 3=V 4+10.11%V 1 ② 式中:V 0——补充新鲜气 Nm 3 V 1——放空气体积 Nm 3 V 2——进入合成塔混合气体积 Nm 3 V 3——出合成塔混合气体体积 Nm 3 V 4——冷凝成产品氨(液氨)的体积 Nm 3 301000Nm V = 31106Nm V = 由①、②解得:V4= 31064.4412 106 1011.1100021011.1Nm V V =?-=- (3)、合成塔出口气体3V 及其组成(进入循环机中氨含量控制在3%)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

中药化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乙酸-丙二酸途径生成的化合物是()A.脂肪酸类B.蛋白质C.生物碱D.皂苷E.糖类 2.用石油醚作为溶剂,主要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是()A.糖类B.氨基酸C.苷类D.油脂 E.蛋白质 3.利用分子筛作用进行化合物分离的色谱是() A.硅胶柱色谱 B.离子交换色谱 C.凝胶过滤色谱 D.大孔树脂色谱 E.纸色谱 4.能提供分子中有关氢及碳原子的类型、数目、互相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以及构型、构象的结构信息的波谱技术是() A.红外光谱 B.紫外光谱 C.质谱 D.核磁共振光谱 E.旋光光谱 5.可以研究母离子和子离子的关系,获得裂解过程的信息,用以确定前体离子和产物离子结构的质谱技术() A.电子轰击质谱 B.快原子轰击质谱 C.电喷雾电离质谱 D.串联质谱 E.场解吸质谱 6.在提取原生苷时,首先要设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为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常用的提取溶剂是() A.乙醇 B.酸性乙醇 C.水 D.酸水 E.碱水 7.纸色谱检识:葡萄糖(a),鼠李糖(b),葡萄糖醛酸(c),果糖(d),麦芽糖(e), 以BAW (4:1:5,上层)展开,其R f值排列顺序为() A.a>b>c>d>e B.b>c>d>e>a C.c>d>e>a>b D.d>b>a>c>e E.b>d>a>c>e 8.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烃基分布情况是() A.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在两个苯环的β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 D.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 E.在醌环上 9.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 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 C.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D.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 E.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 10.用葡萄糖凝胶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洗脱下来的是() A.紫草素 B.丹参新醌甲 C.大黄素 D.番泻苷 E.茜草素 11.下列反应中用于鉴别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是() A.无色亚甲蓝反应 B.Borntr?ger 反应 C.Kesting-Craven D.Molish 反应 E.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12.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可用于检识() A.蒽醌 B.香豆素 C.黄酮类 D.萘醌 E.生物碱 13.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 A.羟基蒽醌类 B.查耳酮类 C.香豆素类 D.二氢黄酮类 E.生物碱 14.判断香豆素6 位是否有取代基团可用的反应是() A.异羟肟酸铁反应 B.Gibb's 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 https://www.360docs.net/doc/057801132.html,bat 反应 15.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在提取时可加入() A.AlCCl3 B.Ca(OH)2 C.H3BO3 D.NaBH4 E.NH3?H2O 16.非苷类萜室温下析出结晶有易至难的顺序为() A.单萜>倍单萜>二萜>二倍单萜 B.倍单萜>单萜>二萜>二倍单萜 C.二萜>倍单萜>单萜>二倍单萜 D.二倍单萜>二萜>倍单萜>单萜 E.单萜>二倍单萜>二萜>倍单萜

年产合成氨30万吨

目录 一、绪论 (1) 、概述 (3) 、设计任务的依据 (1) 二、装置流程及说明 (2) 、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2) 、粗苯洗涤 (4) 、粗苯蒸馏 (4) 三、吸收工段工艺计算 (7) 、物料衡算 (7) 、气液平衡曲线 (8) 、吸收剂的用量 (9) 、塔底吸收液 (10) 、操作线 (10) 、塔径计算 (10) 、填料层高度计算 (13) 、填料层压降计算 (16) 四、脱苯工段工艺计算 (17) 、管式炉 (17) 、物料衡算 (18) 、热量衡算 (22)

五、主要符号说明 (25) 六、设计心得 (26) 七、参考文献 (27)

一、绪论 概述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用途很广。在农业方面,以氨为主要原料可以生产各种氮素肥料,如尿素、硝酸铵、碳酸氢氨、氯化铵等,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料。液氨本身就是一种高效氮素肥料,可以直接施用。目前,世界上氨产量的85%—90%用于生产各和氮肥。因此,合成氨工业是氮肥工业的基础,对农业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合成氨工业对农业的作用实质是将空气中游离氮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态氮,这一过程称为固定氮。 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药、炼油、纯碱、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含氮无机盐等工业。将氨氧化可以制成硝酸,而硝酸又是生产炸药、染料等产品的重要原料。生产火箭的推进剂和氧化剂,同样也离不开氨。此外,氨还是常用的冷嘲热讽冻剂。 合成氨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高压、催化、特殊金属材料、固体燃料气化、低温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尿素的甲醇的合成、石油加氢、高压聚合等工业,也是在合成氨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氨及氨加工工业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 在合成氨工业中,脱硫倍受重视。合成氨所需的原料气,无论是天然气、油田气还是焦炉气、半水煤气都人含有硫化物,这些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S H 2)、二硫化碳(2CS )、硫氧化碳(COS )、硫醇(SH -R )和噻吩(S H C 44)等。其中硫化氢属于无机化合物,常称为“无机硫”。 合成氨在生产原料气中硫化物虽含量不高,但对生产的危害极大。 ①腐蚀设备、管道。含有S H 2的原料气,在水分存在时,就形成硫氢酸(HSH ),腐蚀金属设备。其腐蚀程度随原料气中S H 2的含量增高而加剧。 ②使催化剂中毒、失活。当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含量超过一定指标时,硫化物与催化剂活性中心结合,就能使以金属原子或金属氧化物为活性中心的催化剂中毒、失活。包括转化催化剂、高温变换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合成氨催化剂

年产20万吨苯乙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总论 1.1项目提出背景及项目实施必要性 1.1.1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从我国苯乙烯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需求的巨大缺口和持续强劲的增长势头,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增长的原动力;我国的苯乙烯市场仍呈产不足需的现状。2012 年,国内纯苯供应将进一步的增长虽然我国苯乙烯的产能和产量增速明显,但依然没有改变我国苯乙烯供不应求的局面,2012年我国的苯乙烯的进口依存度高达69.2%,虽然同比下降了5.3个百分点,但供需缺口依然较大。从长远来看。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对纯度不高的丙烷等石油裂解气的综合利用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利用丙烷制备乙烯,进而制备苯乙烯符合国家的战略要求 1.1.2产业链优化配置的需要 据调研,主营业务为石油炼制和烃类衍生物的生产与销售。目前拥有以800万吨/年原油加工、65万吨/年乙烯、140万吨/年芳烃装置为核心的43套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年产聚烯烃塑料、聚酯原料、橡胶原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成品油等5大类44种商品700多万吨,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电子、食品、汽车、航空以及现代化农业等各个领域,公司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我们设计的大概的丙烷的产能是40万吨每年,使乙烯的年产量增加,尽可能的逼近一百万吨,也能填补扬子石化苯乙烯的空缺,平稳之后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 1.1.3原子经济性和清洁生产的优势 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尽可能多得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转化到最终产物中;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AtomEconomy)概念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我们设计的三个反应联合应用下,可以做到苯乙烯产量的最大化,而不会产生过多的废物,尤其是完全利用了可能的副产物苯,避免了其可能造成的污染和风险,从而将芳烃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对于产生的废气,经过模拟计算可知,其组分含有大量乙烯、氢气及其他轻烃,与乙烯厂的原料相似,可以作为乙烯厂的生产原料。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

食品化学考试 名词解释

1、阈值:感受到某种物质的最低浓度,单位为mol/L。 2、LD50:半数致死量,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所需的剂量,单位为mg/kg(体重)。 3、BHT(写出结构式):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 4、Vc(写出结构式):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 5、温度系数Q10:表温差为10℃时的呼吸强度比。水果、蔬菜呼吸作用的温度系数Q10在2~4之间。 1、MNL:最大无作用量是指长期摄入被试验物质仍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体重)。 2、ADI: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单位为mg/kg(体重)。 3、TBHQ(写出结构式):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 4、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平衡值。以石蜡为0,油酸为1,油酸钾为20,十二烷基磺酸钠为40作为参考标准。 5、ppm:表百万分含量。每公斤(升)中所含毫克数,或每克(每毫升)中所含微克数。 3、寡聚酶:寡聚酶由几个甚至几十个亚基组成,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多肽链,也可以是不同的多肽链。亚基之间不是共价结合,彼此很容易分开。 4、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需要量很少,但对维持健康十分重要。人体一般不能合成它们,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作为辅酶的成分调节机体代谢。 5、糖酵解:糖酵解是将葡萄糖转变成酮酸并同时生成ATP的一系列反应,糖酵解是一切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6、发酵:由葡萄糖形成乙醇及乳酸称为发酵。 7、氨基转移作用:氨基转移作用是由一种氨基酸把它的分子上的氨基转移至其它α-酮酸上,以形成另一种氨基酸。 1、食用合成色素:合成色素一般较天然色素色彩鲜艳,牢固度大,性质稳定,着色力强,并可任意调色,成本也较低。但合成色素本身无营养价值,大多数对人体有直接危害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共有8种,即: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和亮蓝。 2、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为了改良食品品质及其色、香、味,改变食品结构,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和为了加工工业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3、尸僵期:即尸体僵硬期。哺乳动物死亡后,僵化开始于死亡后8~12h,经15~20h后终止;鱼类死后僵化开始于死后约1~7h,持续时间5~20h不等。在此期中的生物化学特征是磷酸肌酸消失,ATP含量下降,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及肌球蛋白逐渐结合,形成没有延伸性的肌动球蛋白,结果形成肌肉的僵硬强直状态,即尸僵。 4、呼吸跃变:有一类果实当进入完熟期后呼吸强度骤然提高,并随着果实衰老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现象。该类果实称为高峰型果实,如苹果、桃、梨、西瓜、芒果、无花果、木瓜等。 5、毒苷: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的有毒的糖苷化合物,主要有氰苷、硫苷和皂苷三大类。 1、淀粉的老化:淀粉溶液经缓冲慢冷却成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2、蛋白质效率比值(PER):实验动物体重增重与摄食的蛋白质重量之比。 3、生理价值(BV) :被生物体利用保留的氮量与吸收的氮量之比。 4、氨基酸分数(AAS) 4、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的净利用率等于生物体利用保留的氮量与摄入氮之比。NPU=生物价×消化率。 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A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及二硫键的位置。 6、写出下列字母代号的含义: POV(过氧化值);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TG(三酰基甘油脂);EFA(必需脂肪酸) ;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 DHA(脱氢丙氨酸/脑黄金);SFA(饱和脂肪酸); UFA(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月桂酸(La) ;硬脂酸(St);亚油酸(L);SFI(固体脂肪指数);二十二碳六稀酸(DHA) ;油酸(O)。 7、淀粉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糊状溶液的作用。 8、SFI:在一定温度下一固体状态脂的百分数,即固体指数参量。 10、油脂氢化: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在不饱和键上进行加氢,使碳原子达到饱和或比较饱和,从而把室温下当呈液态的植物油变成固态的脂,这个过程称为油脂氢化。 11、酶: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12、AV—酸价:中和1g油脂里游离脂肪酸所需KOH 的毫克数。 13、SV—皂化值:1g油脂完全皂化所需KOH 毫克数; 14、IV—碘值: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衡量油脂里双键的多少。 15、POV—过氧化值:利用过氧化物的氧化能力测定1kg油脂里相当于氧的mmol数。 16辣味:刺激口腔黏膜、鼻腔粘膜、皮肤、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17、涩味:口腔蛋白质受到刺激后而产生的收敛作用。 20、指出下列代号的中文名称及颜色。 Mb 肌红蛋白紫红色;MMb 高铁肌红蛋白褐色;O2Mb 氧合肌红蛋白鲜红色;NOMb 亚硝酰肌红蛋白亮红色;NOMMb 亚硝酰高铁肌红蛋白暗红色;MMbNO2 亚硝酸高铁肌红蛋白红色。

2015年中国石油化工新建项目大全

《2015年中国石油化工新建项目大全(上册)》新建工程项目信息报告目录(节选) 项目名称:中石化催化剂(北京)有限公司6000m3/a脱硝催化剂生产装置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3万吨/年异戊橡胶装置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3万吨/年稀土/镍系柔性顺丁橡胶装置 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项目 项目名称:捷汽新世纪汽车用品(北京)有限公司汽车用、工业设备用添加剂、润滑油、汽车保护用品生产项目 项目名称:北京京源鑫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北京燕山分公司脱硝治理项目 项目名称:北京通煤盛昌燃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优质型煤生产项目 项目名称:道达尔润滑脂生产加工、仓储项目 项目名称:天津石化分公司8万吨/年聚醚装置异地改造项目 项目名称:埃克森美孚(天津)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工厂新增锅炉项目 项目名称:天津海星石化有限公司30万吨/年碳四深加工项目 项目名称:天津市富源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6.2万吨废机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90万吨/年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项目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炼油部加氢裂化轻石脑油分离项目(汽油升级国五) 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水务部水净化一车间高含盐改造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水务部化学水系统整合及消化富余淡化海水项目 项目名称:天津鲁华化工有限公司加氢树脂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部2#常减压装置石脑油轻重分离项目项目名称: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储运部油品罐区恶臭治理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芳烃部3#重整C7馏份分离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碳五分离装置溶剂再生单元改造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化工产品提升调整项目 项目名称: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尼龙6,6一期年产21.5万吨己二胺变更项目项目名称: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酯装置优化项目 项目名称: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硫磺脱气及蜡油增设循环氢脱硫技改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异丙苯中试装置(改造)项目项目名称: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芳烃抽提装置(AEU)C8分离单元和EBSM装置增加一个苯乙烯产品塔项目 项目名称: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丙烯、丙烷/LPG球罐及配套设施项目 项目名称:上海石化合成纤维加工应用中心项目 项目名称:上海石化炼油部50万吨/年溶剂脱沥青装置胶质单独抽出项目 项目名称:上海石化塑料部2PP装置增设第二共聚反应器项目 项目名称: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储运部T-104罐改扩建项目 项目名称: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部2#柴油加氢装置加工催化柴油改造项目 项目名称: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产氢能源利用项目(二期2台氢气锅炉)调整 项目名称:重庆德雅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甲醛项目 项目名称:重庆市大为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醇基混合燃料生产线扩建项目 项目名称:任丘市利和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聚烯烃催化剂技改项目 项目名称:任丘市利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烯烃催化剂技改项目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 IV 1 综述.................................................................. - 1 - 1.1 氨的性质、用途及重要性.......................................... - 1 - 1.1.1 氨的性质................................................... - 1 - 1.1.2 氨的用途及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 - 1 - 1.2 合成氨生产技术的发展............................................ - 2 - 1.2.1世界合成氨技术的发展....................................... - 2 - 1.2.2中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概况................................... - 4 - 1.3合成氨转变工序的工艺原理......................................... - 6 - 1.3.1 合成氨的典型工艺流程介绍................................... - 6 - 1.3.2 合成氨转化工序的工艺原理................................... - 8 - 1.3.3合成氨变换工序的工艺原理................................... - 8 - 1.4 设计方案的确定.................................................. - 9 - 1.4.1 原料的选择................................................. - 9 - 1.4.2 工艺流程的选择............................................. - 9 - 1.4.3 工艺参数的确定............................................ - 10 - 1.4.4 工厂的选址................................................ - 11 - 2 设计工艺计算......................................................... - 1 3 -

生化考试试题2汇总

生化考试试题 蛋白酸水解得到的是L-氨基酸。缺点是色氨酸被沸酸完全破坏。 蛋白碱水解D-型和L-型氨基酸的混合物。该法的优点是色氨酸在水解中不受破坏。 蛋白酶水解多肽不会破坏氨基酸,也不会发生消旋化。但水解往往不彻底,产物为较小的肽段。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物为紫红色,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的产物为黄色化合物蛋白质的化学修饰:是指在较温和的条件下,以可控制的方式使蛋白质与某种试剂(称化学修饰剂)起特异反应,以引起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侧链或功能团发生 共价化学改变。 氨基酸的旋光性,除甘氨酸外,氨基酸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都具有旋光- 性。蛋白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与次级键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称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作用呈现紫红色, 肽和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是以肽-键的化合物都呈此反应,有两个以上-CO-NH 键相连,因此,所有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因素:高温、高压、紫外线、电离辐射、超声波等;①化学因素: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② 蛋白质分子相互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沉淀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并凝聚成块状称为凝固。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透析和超过滤凝胶过滤盐溶和盐析.有机溶剂分级分离法 凝胶电泳 离子交换层析 亲和层析 高效液相层析 影响蛋白电泳因素 凝胶层析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 水解酶类:催化加水分解作用胰蛋白酶 酶的专一性 酶(活力)单位: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U/g,U/ml) 对酶促反应反应速度的影响 Km的意义 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包括专一性抑制和非专一性抑制(如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有机汞对巯基酶的抑制等)两种。 可逆抑制作用包括竞争性、反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几种类型。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地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安全专项)[1]

1.编制依据 1.1相关文件 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C5预处理精制区D-705/D-704地坑施工图纸。 北京燕山分公司15万吨/年碳五分离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结构专业施工图总说明。 北京燕山分公司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相关法律法规 1.3相关的规范、标准

2.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 本项目位于燕山石化化一生产厂区北部,西侧为变电站、西南角为乙烯返送设施用地、南侧隔离厂区东西向主干道便是乙烯装置、一高压聚乙烯装置、东临储运二厂北罐区的石脑油罐组。本工程位于C5预处理精制区西南侧。现场平面布置见附图1. 该地坑长13.1m、宽8.1m,为钢筋混凝土水池,采用C30混凝土浇筑(P6抗渗),池壁上口300mm 厚、下口厚500mm,基础底板600mm厚。 2.2地质环境 84.80m之间;第 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勘察报告,第①层土质为杂填土,厚度为绝对高程82.99 ~ 83.64m之间;第③层土质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层,厚 ②层土质为强风化岩层,厚度为绝对高程77.99 ~ 度为绝对高程77.99m以下。 地下水情况:根据地坑旁边已开挖的预处理精制区分析,本工程自然地面下4m有地下水,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工程东北侧的排水沟渗水。 根据附近开挖点判断,地坑开挖部位土质为强风化、中风化花岗岩。排水形式采用明沟排水,使用潜污泵抽出的地下水排放至附近的排水沟。 2.3基础开挖概况 本工程±0.00(84.2m)相当于标高EL100.00m,自然地坪清表后为EL99.7m,基底标高为EL95.0m,基础开挖深度4.7m。基础开挖的降水方式采用明沟排水。 基础开挖期间,应考虑基底留置1m宽操作面,含0.4m宽排水沟(0.3m深),基础开挖的上口尺寸为22.15m×17.15m、下口尺寸为15.1m×10.1m。周边设排水沟,基坑对角设2个集水井。

4.2.1乙烯装置与加工工艺

乙烯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技术路线 一、概述 80 万吨/年乙烯及其配套工程共有以乙烯装置为龙头的九套工 艺生产装置。其中乙烯装置以混合石脑油、加氢尾油、丙烷和LPG 为裂解原料,经裂解分离制得氢气、甲烷氢、聚合级乙烯、聚合级丙烯、混合碳四、裂解汽油等产品。部分氢气作为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装置、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聚丙烯(PP)装置所需原料,其余部分氢气送炼厂。甲烷氢主要作为裂解炉燃料,少量甲烷送EO/EG 装置作为该装置反应所需致稳剂。聚合级乙烯主要供给EO/EG 装置、LLDPE 装置、HDPE 装置,以生产EO/EG、聚乙烯作为商品出售;少量乙烯供给PP 装置。聚合级丙烯主要供本项目PP 装置生产聚丙烯。 混合碳四供丁二烯抽提装置,抽提出丁二烯作商品出售,丁二烯抽余碳四送MTBE/丁烯-1 装置生产MTBE(甲基叔丁基醚)和丁烯-1,MTBE送炼厂或作为商品外卖;丁烯-1 部分作为LLDPE、HDPE 装置的共聚单体,其余部分作为商品外卖。裂解汽油经分离出C5、C9 馏份,C5馏分作为C5分离单元的原料,生产包括聚合级异戊二烯、化学级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等产品;C9馏份作为商品外卖,其余物料经二段加氢后送往芳烃抽提装置抽提纯苯、甲苯和二甲苯产品。

二、生产装置介绍 1、装置规模和主要产品 装置规模和主要产品见表1。 表1 乙烯各生产装置规模及产品表 2、各生产装置介绍工艺简图 2.1乙烯装置 80万吨/年乙烯装置采用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简称ST)工艺技术,单台炉能力为120000吨乙烯/年,共八台裂解炉,该装置是股份分公司80万吨/年乙烯及其配套工程的主生产装置,装置年操作

20万吨年Φ1800合成氨系统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新建20万吨/年Φ1800合成氨系统 基础设计说明书 南京国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总目录 一、前言 二、气象条件 三、工艺设计条件要求 四、设计能力计算(详细数据见物料热量衡算表) 五、G CΦ1800三轴一径合成塔技术特点 六、Φ1800合成系统工艺流程及特点(见流程图) 七、Φ1800合成系统主要设备技术规格 八、平面布置说明 九、土建说明 十、电器说明 十一、仪表说明 十二、保温与防腐 十三、安全与环保 附表、合成系统物料热量衡算表 附表、系统主要工艺管线流速计算表 附表、工艺仪表条件表(另附) 附图、Φ1800合成系统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Φ1800合成系统循环机工艺流程图 附图、Φ1800合成系统设备平面布置图 附图、Φ1800合成框架工艺条件图 附图、Φ1800合成塔外筒条件图 附图、Φ3000/Φ3400废热锅炉条件图

附图、Φ1400气-气换热器条件图附图、套管式水冷器条件图 附图、Φ1400冷交换器条件图 附图、Φ1600/Φ2200氨冷器条件图附图、Φ1400氨分离器条件图 附图、Φ1400循环机油分条件图附图、Φ1600新鲜气氨冷器条件图附图、Φ1000新鲜气油分条件图

一、前言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企业发展及市场需要,目前准备将合成氨生产线进行能力扩大,产品结构重组:新建二套Φ1600中压联醇系统,一套Φ1400高压醇烷化系统和一套Φ1800氨合成系统。为此受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将承接一期工程的Φ1800氨合成新系统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基础设计。 二、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 14.1℃ 极端最高气温: 40.3℃ 极端最低气温: -18.3℃ 降雨量: 771.7mm 年最大降雨量: 1263.8 mm 年平均气压: 1007.3毫巴 年平均湿度: 68.92%㎜㎜ 年平均风速: 2.7m/s 年最大风速: 32m/s 地震列度: 7级 雪载荷: 400N/m2 三、工艺设计条件要求 根据合同技术条件要求,工艺设计条件如下: 1.入塔气体成份 H2N2CH4Ar NH3 %58 20.5 14 4.5 3 2.新鲜气成份

娄冰 年产20万吨合成氨造气炉设计

目录 一、绪论 (1) 1.1 合成氨概述 (1) 1.2 煤气化技术发展 (1) 二、生产方法的选择及论证 (2) 2.1 生产方法的介绍 (2) 2.2 生产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3) 三、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法 (3) 3.1 固定床气化法的特点 (3) 3.2 半水煤气制气原理 (3) 3.3 发生炉内燃料分布情况 (4) 3.4间歇式制半水煤气工艺流程 (5) 四、工艺计算 (5) 4.1工艺计算方法及已知条件确定 (5) 4.2理想气化过程原料煤消耗量 (6) 4.3煤气发生炉的物料及热量衡算 (7) 4.4 吹风阶段的物料及热量衡算 (8) 4.4.1物料衡算 (8) 4.4.2热量衡算 (10) 4.5 制气阶段的物料及热量衡算 (11) 4.5.1 物料衡算 (11) 4.5.2 热量衡算 (14) 五、设计的体会和收获 (16) 六、参考文献 (17)

一、绪论 1.1 合成氨概述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特别是生产化肥的原料,它是由氢和氮合成。合成氨工业是氮肥工业的基础。为了生产氨,一般均以各种燃料为原料。首先,制成含H 2 和CO等 组分的煤气,然后,采用各种净化方法,除去气体中的灰尘、H 2S、有机硫化物、CO、CO 2 等有害杂质,以获得符合氨合成要求的洁净的1:3的氮氢混合气,最后,氮氢混合气经过压缩至15Mpa以上,借助催化剂合成氨。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占很大比重。煤的气化是煤转化技术中最主要的方面,并已获得广泛的应用。煤气化提供洁净的可以管道输送的气体燃料。当前城镇及大中型企业要求实现煤气化的迫切性越来越大,至今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合成含氮、含氧化物、烃类及燃料的C化学技术已经获得相当成功,并且这方面的开发活动至今仍方兴未衰。目前还在建设采用各种煤气化技术的工业化装置。煤气化在各方面的应用都依赖于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这主要因为煤气化环节往往在总投资及生产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我国合成氨工业原料路线是煤汽油并举,以煤为主。合成产量60%以上是以煤为原料,全国现有1000多家大中小型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厂。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今后将停止以油为原料的新设备建设,并要求进行以煤代油的技术改造。 1.2 煤气化技术发展 煤炭气化,是以煤或焦碳为原料,用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汽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或称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焦碳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煤炭气化包括煤的热解、气化和燃烧3部分。煤炭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气体称气化煤气。当前国内外煤完全气化技术发展的趋势,概括地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1)气化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因为大型化可以提高单位设备的生产能力: (2)使用氧气为气化剂,提高煤气化炉的操作温度: (3)提高煤气化操作压力,几乎各种类型的新开发的气化炉都采用加压气化的工艺; (4)扩大气化煤种的范围,随着采煤机械化和水力采煤技术的发展,原煤中的碎煤产率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种趋势,一些新开发的新气化方法都用碎煤或粉煤气化; (5)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气化方法,许多开发的气化方法,都考虑了在工艺过程中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