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部编三年级语文下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方法+范文+点评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习作是统编版写人习作的第二篇。
本单元《剃头大师》、《我绝不能失信》都是展示“有特点的人”的很好范例。
教材的第一部分,呈现了一系列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还设计了两个泡泡,一个泡泡提示学生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第二个泡泡提示学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行为来体现人物持点,就是引导学生围绕“想到了谁”和“为什么会想到他”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教材的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选一个人来写。
习作完成后,教材要求用上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给习作取个合适的题目,并提供了具体的范例。
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评价的建议。
建议学生将写好的习作“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并听取他的评价,看是否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上习作《猜猜他是谁》中,已经学习了能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并且有一定的观察意识。
本次习作的难点是要求学生要用一件事或几个行为突出对象的一个特点。
【设计理念】中段习作要重在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兴趣,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所以,我们习作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习作过程指导,用一件事或几个行为把人物的一个特点“写清楚”,并在写作和评价的互动过程渗透交流意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提示的词语,发现身边人的特点。
通过学习范例,尝试用一件事或几个行为把人物的一个特点写清楚。
(重难点)2.通过交流习作,根据评价标准,给同学习作评星或提出修改意见。
3.通过制作班级作品集,体会与人分享习作的乐趣,激发习作表达的兴趣。
【过程预设】一、拓展词语,发现特点(一)创设情境,聊聊特点1.出示空白作品集《寻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产生学习期待。
2.揭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范文和名师点评(14篇)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范文和名师点评(12篇)范文一:小路旁的一棵树爷爷今年70多岁了,爱看戏,可真是爱到极致。
每逢赶场,他总是要带几块新的戏碟回家。
有一个星期天,我陪爷爷去赶场,来到卖碟片的杨叔摊边,那杨叔又是递烟又是搬凳,瞧他那亲热劲,你就知道爷爷是他的座上宾了。
“带戏碟、座上宾”体现出爷爷对戏曲的热爱。
其实我爷爷平时特别“抠门”。
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年,即使破了,补一补,也不愿意换新的。
可他买戏碟时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无论多贵,他的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就毫不犹豫地带回家。
在爷爷眼里电视只有中央戏曲频道。
若奶奶不在家时,他就是遥控器的掌门人。
他常常看得笑眯眯的,时不时还跟着哼上几句。
有时还会跟我们讲解“京剧”的戏曲知识。
让我这个“门外汉”,也开始了解什么是“生、旦、净、丑”了。
爷爷最爱的还是戏班子演的戏。
前段日子,集镇上来了一个戏班搭台唱戏,爷爷一看便是六天,硬是把戏班子送走了才行。
你们看,我这位戏迷爷爷是不是很可爱呢?①“带戏碟、座上宾”体现出爷爷对戏曲的热爱。
②对比的手法,“抠门”与“挥霍”对比体现出爷爷对戏曲的热爱。
③针对爷爷的神态描写,体现出爷爷对戏曲的着迷程度,让我这个“门外汉”也感染到了戏曲的魅力。
④“连续六天”说明爷爷戏瘾很大。
范文二名师点评:小作者开头便直接点明我们班的“小书虫”是喻沐然;然后写了“小书虫”读书时的表现以及她被“我”抢走书的事,将一个“小书虫”的形象展现了出来;结尾表明“小书虫”对“我”的积极影响。
小书虫我们班有个可爱的“小书虫”,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喻沐然。
“小书虫”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跟书做伴。
当读到精彩的地方时,她会傻傻地笑;当读到悲伤的地方时,她会伤心流泪。
她“啃”书经常“啃”得忘了时间,忘了朋友,甚至忘了自己。
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我想和喻沐然一起出去玩,就叫她:“喻沭然,出去玩啦!”见她没搭理我,还在埋头看书,我又大声叫道:“小书虫,咱们出去玩吧!”她这才答应道:“别吵我,我正看到精彩的地方呢!”这时我一把抢过她的书,正准备拉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导入1.如果我要让你们向我介绍班上某个具有突出优点的人,你们想向我介绍谁呢?他有什么突出优点呢?2.原来你们提到的这些都是我们班的名人,他们都是有响当当的名号、大名鼎鼎的人。
3.像这些具有突出优点或特点的人,我们可以给他起一个别称,出示各种别称,你还能想到哪些别称呢?二、确定写作对象1. 如果让你把这些别称送给班上的某个同学,你最想送给谁呢?2. 完成“你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个小名人”的开头练习单。
三、指导写作内容。
1. 你光是告诉我他是……能让我相信吗?那可以通过介绍他的……来让我相信呢?(通过例举事例)2. 请生交流自己打算写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怎样把这件事情写清楚呢?猜猜他是谁(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带着学生回忆课文中的写法)(1) 每次他都是被父亲押进理发店里,而且,父亲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他准会夺门而逃.(动作)(2)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她边说边把手抽了回来。
(抓住语言、标点)(3) 只见他盘腿坐在溪边的草地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水面上的浮漂,洁白的牙齿紧紧地咬着下嘴唇,好像是担心自己轻微的呼吸声都会把鱼儿吓跑似的。
这时,一只蜻蜓飞过来,一边飞一边欣赏着水里的影子,小男孩儿皱紧了眉头,眼睛焦急地随着蜻蜓忽高忽低,似乎在说:好蜻蜓,乖蜻蜓,漂亮蜻蜓,求求你快走吧!那可爱的红蜻蜓似乎听懂了孩子的话,轻轻地停在了钓鱼竿上,静静地打量起自己美丽的身影。
小男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抓住神态、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专心)从哪儿看出专心?一动不动——动作,目不转睛——神态有没有你觉得好玩的句子?(想象)3、说一说你想给大家介绍的小名人:最能体现“名人”特点的一件事情是: A说清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六《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指导与范文赏析

习作六《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指导与范文赏析一、写作要求1、选择一个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尔见到的陌生人,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出人物的典型特点。
2、同学们选择的这些典型事例,可要把这个人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突显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需要把这个事例写好,尤其是要把事例中最体现人物特点的地方写好。
3.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抓住人物典型特点来习作,属于写人的记叙文。
二、思路点拨教材提供的词语让你想到了谁,只要是和身边人有关的都可以写。
如这个人的外这篇习作的要求就是写人时要抓住人物典型的特点来写。
所以选材时注意选择人物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思想品质与众不同的方面。
1、抓特点。
有的人爱学习、有的人爱帮助别人,有的人爱看书,有的人爱吃零食,有的人喜欢昆虫,等等。
这“爱学习”“爱帮助别人”“爱看戏”“爱吃零食”“喜欢昆虫”就是这些人的主要特点。
写人的作文就是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特点反映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等等。
这些特点抓得越准确,事例写得越具体,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
如《我不能失信》,就是抓住了“宋庆龄”不去伯伯见看最喜欢的鸽子而在家大牛股小珍的事,写出了“宋庆龄”诚实守信性格特点。
2、选好事例。
写人的文章,也要写事例,通过一个或几个事例来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最好用一、两件事来写一个人)。
选择事例时,要选那些能打动人、影响人、感染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事例,也就是要选择典型、新颖的事例。
作文时,你第一个想到的事例不要用,第二个想到的事例也不要用,第三个甚至是第四、第五个想到的事例,你用在作文中一般容易吸引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因为你容易想到,别人也容易想到,大家都把这样的事写在作文中,作文就成了人云亦云的“大路货”,得不到高分或老师的好评。
所选的事例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当你读完《剃头大师》后,你对“小沙”的胆小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你对如何理发就有了全新的印象,这时作文就成功了。
《身边那些有特色的人》范文点评.doc

《身边那些有特色的人》范文点评编辑:指导:日期:《身边那些有特色的人》范文点评范文一:”辣子“班长要说起我班的“辣子”班长,那说话可是一言九鼎。
班主任出差,我们的“虾兵蟹将”个个对她言听计从。
说一件能证明这“辣子”班长“辣”得够味的事吧。
一次班主任出差,班中群龙无首,教室里乱哄哄的。
正在这时,“辣子”班长一声吼—“安静!”班中顿时鸦雀无声。
“辣子”班长站在讲台上开始布置任务,正在这时,她的“千里眼”突然看到后排有一位男生正在玩玩具。
“辣子”班长怒视那名男生:“请你放下手中的玩具!”那表情,那声音,那阵势真可说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礼貌中不失严厉。
那名男生一惊,本来偷偷玩就有些胆怯,这下更是吓了一跳,立马把玩具收了起来。
辣子”班长虽然“辣”,但是人缘可不差。
班级里要投票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辣子”班长分别以54票和59票的成绩当选。
更令人敬佩的是,她把其中的“三好学生”称号让给了其他同学。
她说:“荣誉对我来说一个就够了,应该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同学。
”这就是我们的班长——学习出类拔萃,性格胆大心细,一心为班级着想的“辣子”班长!点评:本篇习作篇幅虽短,但叙述具体,语言生动。
小作者通过写班长的两件事,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成功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胆大心细、一心为班级着想的“辣子”班长形象。
范文二:我的弟弟我有一个弟弟,他叫曲成宇,才刚满一岁半。
我看着小弟弟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直到他能独自奔跑。
弟弟长得很可爱,圆乎乎的小脸,白嫩嫩的皮肤中透出健康的红晕,一对猫眼闪着清澈的光,端正的鼻子下,一张小姑娘般的小巧的嘴巴,还有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
他整天笑眯眯的,一双眼睛笑成了一条线,似乎那若隐若现的两只酒窝把甜甜的笑意倾泻出来。
嘿,乍一看,还挺像一尊无锡的“泥阿福”呢!见了他,人人喜欢,左邻右舍都爱逗他玩。
弟弟非常聪明,爷爷拿着扫帚要扫地了,弟弟就到椅子底下去拿簸箕,有时候他蹲下拿不到簸箕,索性就趴在地上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优秀例文及点评

第六单元习作,美文展示我的“花迷”爷爷湖南省常德市三年级方思琪有人迷棋,有人迷戏,还有人迷球,而我爷爷迷的是花,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迷。
他爱花,可真爱到“顶”了。
为了得到奇花名花,他四处买花种;每次去书店,他总不忘买几本有关养花的书回来。
记得有一天,天还没有亮,我正甜甜地做着美梦,突然耳边传来爷爷的声音:“思琪,快起来,昙花开了。
”我迷迷糊糊来到桌前。
果然,一朵昙花正徐徐开放着,那雪白的花瓣真美啊!再看看爷爷,一边满脸笑容地欣赏,一边不住地念叨着:“昙花一现真难得见到啊!”过了一会儿,他又兴致勃勃地拿起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昙花,仿佛要看清每根叶脉的颤动,每片花瓣的舒展。
后来我才知道,爷爷为了观察昙花开放,一整夜没睡。
奇怪的是,爷爷第二天还是那么有精神。
我问爷爷为什么能把花养得这么好,爷爷对我说:“做一件事,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
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专心,必须付出代价。
”听了爷爷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专心,必须付出代价。
”这句话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开篇即点明爷爷是“花迷”。
爷爷对“花”的执着可见一斑。
列举观赏昙花的事例,突出爷爷迷花之深。
爷爷的话意味深长。
结尾深化了主题,有画龙点睛之妙。
开篇点题买种、买书看昙花深化主题这篇习作中,小作者重点抓住爷爷为了观察“昙花一现”而一夜无眠的典型事例做文章,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使人深受启迪。
全文叙议结合,结尾使主题得到升华。
爱玩乐器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人,他特别擅长玩各种乐器。
白天,爸爸为生计忙碌,只能跟他的乐器“小别”。
吃过晚饭后,稍作休息,他就拿起心爱的笛子,吹起了《小放牛》。
一时间,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田园气息,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仿佛看见:阳春三月,在那开满鲜花的山冈上,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正缓缓向我走来……一曲完毕,爸爸又拿出了他心爱的小提琴,拉起了《渔舟唱晚》。
这时,悠扬的琴声又荡漾在整个房间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2.读懂例文,并初步学会用一件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3.给文章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会抓住人物的特点,把一件事写清楚、具体、完整。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
2.布置学生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感知特点,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今天邀请了几位神秘的嘉宾来到我们的课堂。
为什么说他们很神秘呢?因为他们需要大家发挥聪明才智,根据老师的提示把他们猜出来。
同学们有信心吗?好的。
当老师说完题目,然后说“开始”之后,同学们才能拍桌抢答!来,让我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出示PPT:分别出示提示语。
根据一个一个提示语猜人物]以游戏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揭题。
①火眼金睛嫉恶如仇(孙悟空)②心地善良虔诚取经(唐僧)③优雅美丽呼风唤雪(艾莎)④超级飞侠乐于助人(乐迪)小结: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就猜出了所有人物!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把艾莎公主和乐迪飞侠请到我们的课堂上送给大家,你们喜欢吗?[将两个人物的贴画贴在黑板相应位置,再将学生分为对应的两组于学习中进行PK,并于学境中用符号分别记载学生的表现于贴画之下,以资奖励] 请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加上满满的能量,让他们去帮助更多的人吧。
愿意吗?谈话: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刚才,我们为什么一看提示语就能猜出相应的人物呢?(引导学生体会发现)是的,之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提示语就知道是谁,是因为这些提示语鲜明地点出了人物特点(板书:特点),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谁。
比如,一说到“火眼金睛”,就知道他是孙悟空,火眼金睛就是孙悟空最突出的特点;一提起“虔诚取经”就能想起唐僧,这个提示语十分精要地点出了唐僧的特点。
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那些有特点的人。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范文3篇及点评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训练范文3篇及点评单元主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目录:1.人见人爱的小表弟2.我的妈妈3.开心的爸爸“孙猴子”☆人见人爱的小表弟☆有这么一个小孩,他天生大脑袋,微微凸起的后脑勺里似乎比别的小孩多装了不知多少脑细胞。
他那红扑扑的苹果脸上嵌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乌黑发亮的眼珠子整天滴溜溜地转个不停。
再说他那张樱桃小嘴,只要一打开,说话就如同开机关枪似的。
他有一双细皮嫩肉的小手,这双小手只要一个小时不动,就好像对不起谁似的。
你知道这个小孩是谁吗?他就是我的小表弟,姑妈全家人的“开心果”——小逗逗。
虽然逗逗才五岁,但他却特别聪明。
那天,我去姑妈家,刚一进门,就见逗逗正在聚精会神地与隔壁的男孩玩积木。
只见他一手按住初具雏形但尚缺炮筒的小坦克,另一只手仍在“咦,积木堆中挑选着,一旦挑到如意的便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继续往坦克上搭。
我这块积木怎么搭不上去,老往下掉呀?”逗逗自言自语。
只见他抓抓头,睁大眼睛,仔细地盯着坦克琢磨。
“叫你姐姐帮你搭呀!”见逗逗一时搭不起来,隔壁的男孩提醒他。
“不,让我再想想,肯定会想出来的!”逗逗的话语中显出百分之百的信心。
不大一会儿,猛听逗逗一拍大腿,大叫起来:“哦,我有办法啦!”只见他将一块一头圆一头方的长积木往原先已搭成的坦克中轻轻一插,一辆炮筒高扬的坦克便搭成了。
他高兴得猛地爬起来,又笑又叫又拍手。
逗逗不但手巧,而且对古诗、儿歌怀有浓厚的兴趣。
他除了能将四五十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以外,还常常自编儿歌呢!那天逗逗跟他爸爸出去玩,他看中一套玩具,心里痒痒的,可是他爸爸却装着不同意买的样子,于是他眼珠一转便编起儿歌来:“玩具玩具好玩具,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方法+范文+点评写作要求“小书虫、乐天派、智多星、运动健将、故事大王、幽默王子、热心肠、昆虫迷、小问号”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谁?围绕以上问题和同学交流,然后选一个人写一写。
本次习作要求是写身边有特点的人,题目自拟。
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这样更加得心应手。
【写作时需注意的的方】?围绕中心,选取有代表性的、很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
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
?组织安排材料,确定叙事的顺序和重点,注意详略得当,开头和结尾可以互相呼应。
?刻画人物要生动、形象,适当运用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
写作指导1.以写人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特点。
要写好这类作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写好人物的形象①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
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②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
③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
④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2、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写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
因此,要学会把人物放到事件中去写,人物只有在事件中才能真正“活”起来。
行文时,可以采用“一人一事一特点”“一人多事一特点”或者“一人多事多特点”等不同的形式。
3、写完后,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
然后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同桌之间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同学之间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可以按照“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说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互相启发,加深印象,共同进步。
范文点评聪明又可爱的老宽有个小男孩,黑黑的头发、宽宽的额头、红扑扑的脸蛋,两道弯弯的浓眉下面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会说话。
他就是我的表弟——老宽。
“老宽”名叫罗闰腾,小名叫宽宽,还不到四岁。
为什么叫他“老宽”呢?这是因为他刚学说话时,他爸要他叫“老爸”,他妈要他叫“老妈”,他就觉得名称前面加个“老”字很好玩,于是就给叫自己“老宽”了,还管我叫“老哥”,管我妈叫“老姨妈”。
有一次,我叫他:“宽宽,快过来!”他噘着嘴说:“不是,我是‘老宽’!”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从此,大家只有叫他“老宽”,他才满口答应。
老宽十分聪明。
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总喜欢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不能加油而要吃饭”,让人无言以对。
别看他才三岁多,数数可厉害了,可以一口气数到100;更厉害的是,他认得200多个汉字。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带老宽出门去玩,他就不停地东瞅瞅西望望,还伸手指着街边一家店铺的招牌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老—王—家—牛—肉—面!”我们一瞧,还真是!妈妈竖起大拇指,直夸表弟比我小时候还聪明。
嘿,他还真行!老宽不仅聪明,还十分讨人喜爱。
他长得白嫩乖巧,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可高了。
而且又天生一张小“甜嘴”,见人就叫,奶声奶气的,几乎没有人能抵挡他的热情。
不过,这么甜蜜乖巧的人,也会干“坏事”。
有一次,老宽故意把椅子踢倒,爷爷假装要打他的小手板,他就赶忙躲到姥姥背后,一个劲儿地说:“手没看见!手没看见!”还有一次,老宽闷头从我房间里跑出来,边跑边嚷嚷:“发大水啦!发大水啦!”我进屋一瞧,原来是他在房间里撒尿了。
这个淘气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很喜欢老宽小表弟。
每逢周末回姥姥家,我第一个想见的就是老宽。
他稚气的话语、可人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的细雨,一洗我一周的疲倦,让我倍感清爽、快乐。
快快长大吧,聪明又可爱的老宽!【点评】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描写细腻而有重点,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第1自然段运用了外貌描写,让读者对描写对象形成了一个大致的印象;第一句话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悬念,再由第二句话点描写对象就是“我”的小表弟“老宽”,很好地吸引了读者。
第2自然段介绍了“老宽”这个名字的由来,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老宽的天真和执着,十分有趣,让人不禁心生喜爱,想接着往下看。
第3、4自然段紧紧扣住题目,分别从“聪明”“可爱”两个方面介绍了老宽的特点,其间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以及侧面烘托等手法,将人物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鲜明。
第4自然段首句还恰当运用了过渡,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最后两段表达了“我”对老宽的喜爱之情和美好祝愿,抒情自然,水到渠成,收束全文,简洁有力。
外语老师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劈柴时抡着的斧子。
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状相异,歪歪扭扭地向外露着。
说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存疑惑:有这两颗门牙顶着,他怎么教我们语文呢?(点明林老师的外貌特点——长有两颗大歪牙。
)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挺爱挑剔人呢。
上课时,老师喜欢让同学们挨个儿朗读,而不管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铲”出来,予以“斧”正。
(语言幽默风趣,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铲”和“斧”与开头的比喻相呼应。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含含糊糊的。
这两颗大门牙可就对我毫不留情,“大铲特铲”了:“你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
如果你长大当局长,还是这样子给大家做报告,大家都会打呼噜的。
”打他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对那两颗门牙刮目相看了。
背地里,我曾偷偷地问:“林老师,您的门牙怎么歪了?”他“嘿嘿”地笑着说:“我从小爱笑,不小心笑歪了。
”(歪牙老师的回答体现了他平易近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开始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就深信不疑了。
课堂上,这两颗门牙常常会迸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话来,令我们开怀大笑。
王帅同学总是要在老师和组长的催促下才写作业,老师就对他说:“王帅,你这种学习方式像挤牙膏,总要在屁股上挤一下才挤出一点点。
你以后要不时地捏一捏自己的屁股。
”(歪牙老师的话让人忍俊不禁。
)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王帅的老毛病从此就改掉了。
我很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
不过,门牙歪了也好,你看我的心不正是被这两颗大歪牙死死地钳住了吗?(用反问句表达了“我”对外语老师的喜爱。
)【点评】老师的外貌特征——“歪牙”成为本文的着墨点,由此展开的不仅仅是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还有对人物形象的“形”和“神”的有特点的描写。
全文语言流畅,对老师的外貌和语言描写很能感染人。
写作要求“小书虫、乐天派、智多星、运动健将、故事大王、幽默王子、热心肠、昆虫迷、小问号”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谁?围绕以上问题和同学交流,然后选一个人写一写。
本次习作要求是写身边有特点的人,题目自拟。
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这样更加得心应手。
【写作时需注意的的方】?围绕中心,选取有代表性的、很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
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
?组织安排材料,确定叙事的顺序和重点,注意详略得当,开头和结尾可以互相呼应。
?刻画人物要生动、形象,适当运用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
写作指导1.以写人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特点。
要写好这类作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写好人物的形象①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
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②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
③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
④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2、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写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
因此,要学会把人物放到事件中去写,人物只有在事件中才能真正“活”起来。
行文时,可以采用“一人一事一特点”“一人多事一特点”或者“一人多事多特点”等不同的形式。
3、写完后,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
然后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同桌之间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同学之间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可以按照“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说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互相启发,加深印象,共同进步。
范文点评聪明又可爱的老宽有个小男孩,黑黑的头发、宽宽的额头、红扑扑的脸蛋,两道弯弯的浓眉下面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会说话。
他就是我的表弟——老宽。
“老宽”名叫罗闰腾,小名叫宽宽,还不到四岁。
为什么叫他“老宽”呢?这是因为他刚学说话时,他爸要他叫“老爸”,他妈要他叫“老妈”,他就觉得名称前面加个“老”字很好玩,于是就给叫自己“老宽”了,还管我叫“老哥”,管我妈叫“老姨妈”。
有一次,我叫他:“宽宽,快过来!”他噘着嘴说:“不是,我是‘老宽’!”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从此,大家只有叫他“老宽”,他才满口答应。
老宽十分聪明。
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总喜欢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不能加油而要吃饭”,让人无言以对。
别看他才三岁多,数数可厉害了,可以一口气数到100;更厉害的是,他认得200多个汉字。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带老宽出门去玩,他就不停地东瞅瞅西望望,还伸手指着街边一家店铺的招牌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老—王—家—牛—肉—面!”我们一瞧,还真是!妈妈竖起大拇指,直夸表弟比我小时候还聪明。
嘿,他还真行!老宽不仅聪明,还十分讨人喜爱。
他长得白嫩乖巧,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可高了。
而且又天生一张小“甜嘴”,见人就叫,奶声奶气的,几乎没有人能抵挡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