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 有关动态电路比例关系的压轴题解题方法
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的命题方向及解答方法

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的命题方向及解答方法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和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和较强的解题能力。
本文将从命题方向和解答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命题方向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的命题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电路分析和设计:题目通常会给出复杂的电路图,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设计,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方向等。
欧姆定律和功率计算:欧姆定律和功率是电学中的基础概念,中考电学压轴题中经常出现与欧姆定律和功率相关的计算题。
电阻的串并联及变化:电阻的串并联及变化也是中考电学压轴题的常见考点,题目通常会给出不同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要求学生分析电阻的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动态电路分析:动态电路是中考电学压轴题的难点之一,题目通常会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描述的情境,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简单逻辑电路:简单逻辑电路是中考电学压轴题的另一个难点,题目通常会涉及到开关、继电器等简单的逻辑电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出相应的电路。
二、解答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学压轴题,可以采用不同的解答方法:电路分析和设计题:首先应读懂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其次是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然后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分析,确定各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设计和计算。
欧姆定律和功率计算题:首先应读懂题目,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和单位;其次根据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对答案进行整理和化简。
电阻的串并联及变化题:首先应读懂题目,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电阻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串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分析电阻的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动态电路分析题:首先应读懂题目,明确题目中描述的情境;其次根据情境对电路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计算和答案整理。
简单逻辑电路题:首先应读懂题目,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其次根据条件和要求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最后对答案进行整理和化简。
2013年中考物理 有关电学动态题中单刀双掷的压轴题解题方法

有关电学动态题中单刀双掷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利用单刀双掷开关,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甚至可以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试卷中与此有关的压轴题频频出现(如,2012年湖北天门卷第48题、2012年湖北黄石卷第46题、2012年四川宜宾卷第17题、2011年贵州遵义卷第37题、2010年辽宁大连卷第25题、2010年福建厦门卷第32题、2010年广西崇左卷第30题,等等).下面,我就以2012年湖北天门卷第748题为例,和同学们认识一下单刀双掷在电学动态题中的应用。
第一步,正常发光电压明由图可知,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当S.闭合、S。
接口时,灯L,与R串联,灯泡L,能正常发光,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且电压表示数已知,故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求出电源电压,至此,第(1)小题解出。
第二步,串联电流皆相等第(2)小题是计算R的大小,由于R两端电压已知,故求出通过它的电流即可.由于灯L.与R串联,电流相等,所以应先求出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即可知道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它的阻值.第三步,先求电流和电阻在第(3)小题中,开关S,闭合,S。
拨至6处,此时灯L:与R串联.根据灯L。
的铭牌信息可求出其阻值,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最后利用公式P= 12R 即可计算出灯L。
消耗的电功率.三、解后反思收获大决定性的一步知道灯L,“正常发光”的含义对于顺利解出第(1)、(2)小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困难在哪儿明确开关改变后电路中的变量与不变量,例如在第(3)小题中,由于灯L:的铭牌给出了其额定功率,此时若认为灯L。
的功率就是其额定功率就会坠入陷阱.另外,此时电压表示数已经发生改变,大小未知,若认为仍是6V,也会导致错解.有什么值得一学在分析电路问题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即当电路的连接情况发生改变后,某电阻两端电压、通过它的电流,以及它的电功率一般也会发生改变,惟一不变的可能是它的电阻(对于定值电阻而言).因此,把物理量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认识这些物理量是否相对于同一段电路的同一个时刻而言的,否则这些物理量不能参与运算。
初中物理 动态电路规律分析、解题方法及例题解析

动态电路规律分析、解题方法及例题解析【知识点】1.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2.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比例关系:电流:I1:I2=1:1分压作用:U1:U2=R1:R23.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纯并联非混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③电阻:1/R总=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n④比例关系:电压:U1∶U2=1:1分流作用:I1:I2=R2:R1动态电路在中考中一定有一个题,可能是选择,也可能是填空【例题】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的是()解析:A选项中,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变暗B选项中,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二者互不影响,所以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灯泡的亮度不变;C选项中,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被短路,不能起到改变电路电阻的作用;D选项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
答案:D【方法技巧】“四步法"巧解动态电路问题在含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中,由于滑片的移动,会导致电路的有关物理量发生变化,我们一般把这类问题称为动态电路问题。
“四步法”解答动态电路问题的一般思路为:(1)分析题图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可采用前面所学习的“去表法”来分析,即将电流表“去掉”相当于一根导线;将电压表“去掉”,电压表处相当于断路;(2)明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位置,是在串联电路中还是在并联电路中,是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还是在并联电路的支路上;(3)分析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4)根据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分析电阻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解题技巧和方法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审题与建模:解题的第一步是审题,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给的
条件和问题。
同时,要建立清晰的物理模型,可以根据题目描述将物理模型画出来,帮助理解题意。
2.受力分析:对于力学问题,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体受到的
力以及力的方向。
在分析时,要注意考虑物体的平衡状态以及运动状态。
3.电路分析:对于电学问题,要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流、电压的大小
和方向。
可以使用欧姆定律等基本电学知识来分析电路。
4.运动分析:对于运动学问题,要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
可以通
过画运动轨迹图或速度时间图来帮助理解。
5.能量分析:对于能量学问题,要明确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可以通过画能量转化图来帮助理解。
6.解题思路:在解题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数形结合、等效替代等解题方
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同时,要注意解题的步骤和格式,保持卷面的整洁。
7.练习与反思:最后,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
要注重反思和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总之,解答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电路分析、运动分析和能量分析等。
同时,要注重审题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动态电路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动态电路解题技巧【基本概念】(1)欧姆定律:RU I =(2)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 (3)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解题关键】1、抓住不变量:电源电压—U 总,定值电阻—R 定2、利用欧姆定律按顺序判断)(定总变变总不变定总定定总总U U U U R I U U I R R U -)(=↓−−−→−=↑↑→↓→↓→)(定总变变总不变定总定定总总U U U U R I U U I R R U -)(=↑−−−→−=↓↓→↑→↑→ 【实例解析】(一)串联电路动态问题例1、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U 变大,I 变大 B .U 变小,I 变小 C .U 变小,I 变大 D .U 变大,I 变小解析:当浓度增大时→电阻↓R →电路的总电阻↑→↓→总总总电流I R R 两端电压)(定总变变总不变定U U U U U U -=↓−−−→−↑ ,电压表测量的是U 定,所以正确答案是A. (二)混联电路动态问题例2、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开关S 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滑动变阻器R 的中点位置向右滑动时,小灯泡L 1、L 2、L 3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 L 1灯变亮,L 2灯变暗,L 3灯变亮;B. L 1灯变暗,L 2灯变亮,L 3灯不变;C. L 1、L 2两灯都变亮,L 3灯变暗;D. L 1、L 2两灯都变暗,L 3灯不变。
初中物理动态电路的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动态电路一、由滑动变阻器(或灵敏电阻)引起的动态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设定值电阻阻值为0R ,流过定值电阻0R 的电流为0I ,定值电阻0R 两端的电压为0U ,滑动变阻器(或灵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为P R ,流过滑动变阻器(或灵敏电阻)的电流为P I ,滑动变阻器(或灵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P U ,总电流为总I ,总电阻为总R1、P R 变大 总R 变大 总总R U I =,总I 变小 P R 变小 总R 变小 总总R U =,总I 变大 2、串联电路:先确定定值电阻的总I 变小 P I I =0 000R I U =,0U 变小 0U U P -=,P U 变大 总I 变大 P I I =0 000R I U =,0U 变大 0U U P -=,P U 变小3、并联电路:电压表实数不变,定值电阻0R 的电压0U 和电流0I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电压P U 不变 总I 变小 0I I I P -=总 P I 变小总I 变大 0I I I P -=总 P I 变大4、当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时保持不变。
5、移动滑片P 时,总电阻没有改变,则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总I 不变,灯泡亮度不变。
(如图所示)6、比值问题,若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电压,则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不变。
7、电功率的变化问题,总功率:总I 变大总P 变大,总I 变大总变大。
定值电阻的电功率:由R I P 2=推出,并联电路中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不变,串联电路中总I 变大0P 变大,总I 变小 0P 变小。
8、IU ∆∆的问题,举例判断,一般情况比值不变。
二、由开关的通断引起的动态电路1、弄清开关在不同的通断情况下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的测量(必要时画出有效电路图)2、由串联变到一个电阻接入电路,总R 变小 总I 变大由一个电阻接入电路变到串联,总R 变大 总I 变小3、由并联变到一个电阻接入电路,总R 变大 总I 变小由一个电阻接入电路变到并联,总R 变小 总I 变大4、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根据电压表是测量电源电压还是测量某电阻电压或局部电压来判断5、总功率:总I 变大 总P 变大,总I 变小 总P 变小。
电学比例问题解题技巧

电学比例问题解题技巧
电学比例问题在物理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类型。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等电学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学概念和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解题技巧:
1. 确定比例关系:首先需要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电学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等。
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题目描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例如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
3. 代入已知量: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将它们代入到数学模型中。
4. 求解未知量:通过数学运算,求解出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
5. 检验答案:最后需要检验得出的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例如电流不能为负数等。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题目:有两个电阻R1和R2,它们的阻值分别为10欧姆和20欧姆。
当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多少?
解题思路:
首先,我们知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处处相等的。
因此,通过R1和R2
的电流是相等的。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即U = IR。
由
于电流相等,所以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之比,即1:2。
最后,由于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总电流也等于各部分电流之和。
因此,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1:1。
综上所述,解决电学比例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电学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初中动态电路解题技巧讲座

初中动态电路解题技巧讲座动态电路问题在初中物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类题目考察了我们对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动态电路问题时,以下几种方法是我们可以参考的:1. 化繁为简:首先,我们要把复杂的电路图简化。
对于动态电路,我们需要找出变化的元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整个电路。
在简化电路图时,可以把电压表看作断路(因为它们的电阻非常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把电流表看作短路(因为它们的电阻非常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小)。
2. 应用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解决动态电路问题的关键。
欧姆定律可以表示为 I=U/R,其中 I 是电流,U 是电压,R 是电阻。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分析元件的变化如何影响电流和电压。
3. 逐一分析:在分析电路时,我们应逐一分析每一个元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电流和电压。
特别是对于变化的元件,我们需要理解它们如何改变电流和电压。
4. 尝试和检验:如果遇到复杂的电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和检验的方法找到答案。
我们可以改变某些元件的值,然后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看它们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
5. 熟悉基本情况:对于动态电路问题,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基本情况。
例如,当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时,它两端的电压也会增大;当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时,它两端的电压也会减小。
这些基本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电路的变化。
总的来说,解答动态电路问题需要我们综合运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化繁为简、应用欧姆定律、逐一分析、尝试和检验以及熟悉基本情况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压轴题中有关动态电路比例关系的解法
研读近三年全国各省市中考物理试卷发现,电学压轴题占了压轴题的绝大多数.而在电学压轴题中,动态电路问题属于难度较大的一类.这类考题大多通过滑片的移动、开关的通断,改变电路连接方式或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功率(例如2012年河北卷第38题、2012年北京卷第38题、2012年贵州铜仁卷第41题、2011年北京卷第38题,等等).这类考题往往涉及到比例关系,综合性大,不同程度地提升了试题的思维水准,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很好地实现了知识和思维与高中的衔接,体现了考题的“选拔性和导向性”的原则.下面,我就以2012年河北卷第38题为例,剖析一下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帮助同学们在今后面对这类问题时增强信心。
的已知条件,还要利用“灯泡正常发光”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这两个几乎在所有的电学题中存在的隐含条件.
片P置于6点时,电压表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比为8:11”,但是这一比例式中未知量过多(Ro、R。
、Rb均未知)无法求解,要想解决这一难点,常见的思路是减少未知量的个数(利用“灯泡正常发光”求出R。
),或者寻找其他的关系式来建立方程组(利用电源电压不变列出有关Ro、Rb的等式).
有什么值得一学
在较为复杂的压轴题中提供的条件不止一个,这些条件并不是在一个步骤上同时被全部用到,而是在不同的步骤上逐步被使用,一般来说,一道题完全解答后,所有已知条件都会被用上.所以,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特别是解答最后一个小题时,不能“专注”于那些已经用过的条件,更应该从未曾使用的条件上寻找突破口.如本题第(3)小题,首先要考虑的条件是在前两小题没有使用的“当滑片P置于6点时,电压表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比为8:11”这一条件.。